湖南师范大学749中国教育史考研复习笔记一(5)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4-04


1、西晋以前魏国曾立过太学,魏文帝于黄初五年(公元224年)于洛阳正式恢复太学。学制仍沿用汉代旧制。但由于三国纷争,太学生多半是为了逃避兵役。学业水平较低,百人应试能通过的不过10人。
2、西晋创立国子学是在晋武帝咸宁四年(公元278年),并设国子祭酒、博士各一人,教授学生。惠帝元康三年(公元293年),明确规定官至五品以上弟子许入国子学,而太学则成为六品以下子弟的求学之所。这是我国古代于太学之外专为士族子弟另设国子学之始,也是门阀世族阶层所享有的政治特权在学校教育制度上的反映。这种国子学与太学的分立,直接影响了南北朝以后的学校教育制度
(三)、专门学校的产生
1、文学2、律学3、书学4、算学
“刘宋四学”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五年(公元438年)开办了儒、玄、史、文四个学馆,就是说,这时候研究儒经的“儒学”,研究佛老的“玄学”、研究历史的“史学”研究词章的“文学”四科并立。虽然这些学校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但这种分科的教学制度,对于隋唐时代专科学校的发展是有直接影响的,也可以说这是后代分科大学的开端。后来宋明帝合并办总明观。
(四)地方官学的完善(略)
(五)复杂多样的教育内容
1、魏晋南北朝官学的教育内容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南北分野,各有侧重。二是以经学为主,兼及各家。
2、“南学”与“北学”:“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
3、经学(儒学)、玄学、文学、律学、佛学、史学、数学、医学
4、“三玄”:老、庄、易
三、隋唐学校教育制度的完备
1、唐代的学校教育制度
    中央官学。由中央直接设立的学校有“六学”和“二馆”。
    六学属于直系,直属于国子监,长官为国子祭酒,六学包括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中的前三学属于太学性质,后三学属于专科性质。二馆是指崇文馆和弘文馆,属于旁系,弘文馆属于门下省直辖,崇文馆归东宫直辖。
    地方官学。在地方上,各府有府学,县内又有市学和镇学,所有府州县市各学校统属直系,由地方办理的学校,性质类似于中小学。
2、唐代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
    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
    学校各项管理制度日趋健全。
    入学制度。“束修礼”。
    考试制度。“旬考”、“岁考”、“毕业考”。
    体假制度。常假和制假。常假分为:“旬假”、“田假”和“授衣假”。
    制订有较为完备的教学计划。包括开设的课程和修习时间安排。
    教育的等级性明显。
    学校类型多、分布范围广。
    教育、研究和行政机构三者合为一体。
第二节私学
一、两汉时期的私学
1、私学发展的概况
    汉朝初建时统治者无暇顾及教育,文化的传播,学术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均依赖于私学。
    汉武帝时官学制度确立后,私人讲学并未衰落,反而有所发展,成为官学的补充。
    时学生有两种:一为“及门弟子”,是亲身来受教的;二为“著录弟子”,是把学生名字登录在有名望的大师门下,不亲自听教师讲授,是属挂名求学的。
2、私学教育的类型和教育内容
汉代私学就其程度而言可以分为蒙学和专经两种。
    蒙学即童蒙学习的地方,也称为“书馆”,教师称之为“书师”。学习内容第一阶段:是识字习字,《急救篇》流传较广,是自汉到唐的主要识字课本。第二阶段学习《论语》和《孝经》。
    专经阶段教育主要由经学大师教授儒家经典,专学一经或数经。,专经教授的场所称为,精舍或精庐,重在対儒家经典的深入钻研相当于太学。
    汉代私学还有一种特殊的形式——家学。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私学
1、私学发展的概况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学衰颓,私学却呈现繁荣局面,名儒聚徒讲学仍占重要地位。
2、私学的特点
    家学教育进一步发展
家学是私学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普遍的一种教育形式,最主要的特点是家族性很强。
    私学教育内容的多样性
儒学、玄学、佛学、道教的结合,是这个时期私人讲学的特色;还出现了各家兼综、合流的私学,天文、历算、占卜、书法等学科也有私学设立;医学也在私学中传授。
三、隋唐时期的私学
1、唐代的私学随着社会盛衰的变化也经历了由微弱到兴旺的转化。就教学内容而言,开元前以儒家经典为主,开元以后进士科为社会所重视,就不再以儒学为主要内容,诗词文赋的比重逐渐加大,,出现了文学化的倾向。同时还有其他方面的内容。就教育层次来讲,当时私学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初级教育,如各种形式的私塾、蒙学以及家学,_对儿重实行启蒙教育,主要就是识字及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的教育;中级教育,是指有一定造诣的学者开办的聚徒教授的一些私学或家学;高级教育,由一些著名的学问大师、著名文人等开办的私学,他们或赋闲在家或隐居山林聚徒而教、或在做官的同时在家授徒或读书士子幕名而来求学质疑,这些私人讲学的程度大都较高,相当于国子学或太学教育程度。
2、唐代佛教寺庙所举办的寺学业属于私学的性质。僧人为教师,学生既有佛门弟子,也有俗家弟子。寺学所教授的内容既有佛家经典,也有儒经、史籍、文字书算和诗歌辞赋。
第六章汉唐时期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贾谊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的社会作用
1、贾谊关于教育的社会作用是建立在它的社会政治思想基础上的。
2,贾谊是在民本思想的基础之上论述礼治和仁义教化的社会作用的
3。“教者,政之本也;道者,教之本也。有道,然后教也;有教,然后政治也。政治,然后民劝之,民劝之然后国丰富也。"
二、毕生教育思想
关于教育在人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贾谊是从全人生发展的角度来加以论述的。贾谊将人生的教育分为胎儿期、幼儿期、少年期、成人期四个阶段。
1、胎儿期的教育即胎教。
婴儿出生以后的教育分为幼儿期、少年期、成人期三个阶段;
2、幼儿阶段,教育养护相结合,保教并重。
3、少年阶段,以学业学习方主,严格督促、要求。
4、成人阶段,应当实行主动自发的教育。
贾谊特别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贾谊主张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施以不同内容的教育。“古者年九岁入就小学,碾小节焉,业小道焉;束发入就大学,碾大节焉,业大道焉。”又说:“弟子随师而问,博学以达其知而明其辞,以立其诚。”
这种强调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年龄特征及其程度来确定教育内容要求和采用相应教育方法的观点无疑是合理的。
三、品德修养思想
关于道律教育的内容(“品善之体”)。贾谊提出“六德”“六行”说。他认为,人应当具有道、德、性、神、明、命等“六德”(亦称“六法”)和仁、义、礼、智、信、乐等“六行”,儒家“六艺”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行的最佳内容。
贾谊还论述了具体的道德行为规范,以作为道德教育的内容。
关于德育方法,贾谊提出应做到积渐和习染。
四“圣化”教学思想
    观点:关于教学,贾谊有一段非常精辟的论述:“故师傅之道:既美其施,又慎其齐;适疾徐,任多少;造而勿趣,稍(稽)而勿苦,省其所省,而堪其所堪,故力不劳而身大盛(成),此圣人之化也。
    影响:这种思想给后来的董仲舒以很大影响:“圣化”到董仲舒“吾取之”
第二节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年),广川(今河北景县)人,生活在“文景之治”和“雄材大略之武帝”的汉王朝极盛时代,汉代最著名的经学大师之一、哲学家和教育家,有“汉代孔子”之称。
一、生平与教育学术活动
1、教育实践活动
自幼学习刻苦专一,传说三年不窥园,精于《春秋》公羊传。一为博士,二为国相:长期从事私家讲学活动,人慕名求学,“皆师尊之”;教学方式是“下惟讲诵”、“次相传递”,即“导生制”一一小先生制;教学艺术高超,讲究“圣化”之功。他的贡献不在从政,而在三大文教政策的提出和对儒学的经学化改造上。
2、改造儒学的学术活动
    儒学的发展轨迹:先秦儒学——两汉经学一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一清代朴学(汉学复兴)——现代儒学(或曰儒学第三期)周孔孟苟一董仲舒、郑玄——王弼、何晏一一宋儒、朱喜一一乾嘉考据学一一梁漱溟、冯友兰、张君励、杜维明等人,与现代化相结合
    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主张“独尊儒术”使儒学神学化、经学化、官场化、社会化上。首先是儒学的神学化。其次是儒学的正统化、官场化、经学化、社会化。
3、三大文教政策的提出
在汉武帝急于寻求统一治国策略的背景下,董仲舒提出“抑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置名师,以养天下之士”、“行选举以尽天下之材”的三大对策,被汉武帝所采纳,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
    抑黜百家,独尊儒术
    兴太学置名师,以养天下之士
    推行选举,以尽天下之材:实试贤能,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考试“经术”:
三大文教政策不仅对两汉的学校教育及教育管理影响很大,而且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也极为深刻。独尊儒术与兴学校、重选举三者紧密结合,有效地发挥了维持和巩固封建统治、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二、教育思想体系
1、关于教育作用思想
    德治论与教育的社会作用
    董仲舒主张“任德而不任刑”。(《对贤良策一》)
    “以教化为大务”。“任教而不任刑”,必然要求重视教化。《对贤良策一》重点论述了“教化”问题的基础地位与重要作用。提出:“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
    教育的社会政治作用,第一方面表现为培养治理国家、统治百姓的人才,一方面传播“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建规范教化庶民。从第一方面来说,他主张从中央到地方普遍设置学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以养天下之士”,获得英俊人才。第二方面就是要对广大百姓经学伦理道德教化,“渐民以仁,摩民以谊(义),节民以礼”,以达到“教化行而习俗美”、养成良好社会风气的目的。
2、人性论与教育的个体作用
    人性论:“性善情恶论”、“性三品说”、“性善质说”
      “性情善恶论”。他把善性谓之“性”,恶性谓之“情”。这是对先秦孟、荀两人关于人性善恶争论的调和。
      “性三品说”。他把人性划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三个不同的等级。这是对孔子有关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关话题/中国教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