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749中国教育史考研复习笔记一(4)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4-04


2、禁私学,以吏为师
3、“设三老,以掌教化”
二、汉代“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1、汉初的争论
总结:贾谊一一贾谊认为,国家的存亡,国君的成望,官吏的贵贱、贤劣以及战争的胜败都取决于人民的态度,得不到人民的拥护,将会一事无成。在民本基础上,贾谊进一步强调礼治和教化,就是强调要用礼义来教化百姓,而不是用法律来约束百姓。
2、汉代“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建立
汉武帝选择儒学为统治依据,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施了“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将儒家经典立为官方学说,开办太学培养“德治"人才,建立察举制度以选官,由此促成了读书做官教育的模式的形成。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一项统一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的政策,国家政策和文化教育皆以儒术为本,儒学成为统一的指导思想,经学的昌盛有力的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教育目的、内容、教材空前的统一起来。以儒家经典为教育内容,用严格的师法代替自由讲学,书本知识在教学中。占主要地位,长句古训代替了现实问题的探讨,这便是“独尊儒术”政策对教育的重大影响。
    兴太学以养士,实行设太学养士,这是落实独尊儒术的教育政策的重要步骤。汉武帝下令为五经博士设弟子,标志着太学正式成立,以经学教育为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正式确立。
    建立选士制度以选贤任能
察举制始于汉文帝,在汉武帝时期得以确立,是先经考察举荐、再经考试、据考试成绩优劣选任人官的制度,是对太学养士选材的补充。其实是保障了读书做官、以儒术取士的落实,称为科举制度的先导。
    三、为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教政策,汉代的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1、专门设置五经博士
汉代经学分为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两大流派。
2、开设太学
太学的建立标志是为博士设弟子,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件大事,以后历代王朝依例设立。
3、统一经学
石渠阁会议,白虎观会议。
4、选拔人才以儒学为本;察举制。
5、尊孔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教政策
1、魏晋南北朝的文教政策
    三国时期崇儒文教政策的恢复
    两晋崇儒文教政策的失控
2、南北朝时期的文教政策
    南朝崇儒重学的文教政策
    北朝“汉化"的文教政策
五、隋唐的文教政策
1、隋唐文教政策的基本精神是重振儒术,兼用佛道。
    重振儒术:《五经正义》、《开成石经》第一尊孔、第二整理、统一儒经,第三提高儒士的地位。
    兼容佛道:在学校中研究道教经典,以及在科举中考试道教经义。
    发展科举
    鼓励私学发展
第二节选士制度
一、汉代的察举制
察举制是汉代实行的由地方官向朝廷推荐人才再由朝廷任以官职的官吏选拔制度。
1、察举制的建立:
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建议,令郡国举孝廉,标志着汉代察举制的真正确立。
2、察举制的科目
西汉察举科目繁多,且每次下诏科目的要求不同。察举制实行的时候,考试的科目比较繁多。从宏观角度上划分可作两大类:为经常性举行科目,称作常科。另一类为特定科目,称作特科或持举,即为皇上根据需要临时指定的特别选士科目。
    孝廉,指能孝悌、力田者或廉洁的官吏,两汉察举制最重要的常科,按照孝子廉吏的标准察举人才。所谓孝廉,即能尽孝悌、正直廉洁。秀才即优秀、出众的人才。
    茂才(秀才)科,主要是选拔奇才异能之士,是汉代较重要的察举常科。较为常用的有孝廉、明经、明法、孝悌力田、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秀才、贤良文学等科目。两汉政府几乎年年察举孝廉、茂才两科。因此孝廉、茂才两科,称为“常科”。此外的一般科目则多由皇帝的特别诏令才能举行,算是“特科。
    贤良方正科,是指选拔对国家之治能之言进谏之士,始于汉文帝二年。
    明经科,是为察举通晓经学(儒术)的人才。
    明法科,就是察举明习法律的人才,明法科察举的对象是司法官。
3、察举制对教育的影响
    选拔了不少济世之才
    对经学发展和教育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4、察举制的弊端
首先权力分散,地方官员控制察举大权,其次以声名取士,重名声、舆论,而考试因素较少。这些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国家荐举到一定的德才兼备之人,但是有“声名”之人,其个人的素质也不能完全得到保证。最后世家权门把持选举,也造成选非其人的现象,差距演化成为世家豪门结党营私的工具。
总之,察举制度的创立使两汉人才辈出,其主流无疑是进步的,但是察举制度毕竟是社会制度的一部分,它随着社会政治的日益腐败,性质也就不断地发生转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时代的风貌。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1、九品中正制的建立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
它的主要内容是,在各州郡选择贤有识见的官员任“中正”,中正以家世、道德、才能为标准查访评定州郡人士,将他们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作为吏部授官的依据。具体方法有:设置中正、品第人物、品级升降。
2、九品中正制的影响
曹魏时对人才的提升和使用有重要作用,但到了西晋时实际上官员都从世家大族中选定,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情况。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都以此制选官。到了隋代,随着门阀制度的衰落和科举制的实现,此制终被废除。
三、隋唐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朝,集中选士大权,采用考试办法,分科举人,是隋代的一大创举。当时的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产生。
唐承隋制,逐新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科举取士制度。唐立国之初,就将人才选拔列入国家重要政事。唐太宗执政时实行偃武修文的国策,继续推动科举制度的发展。唐高宗以后,科举取士名额有所增加。武则天开创武举选拔军事人才的先例。到了开元、天宝时期参加科举的人愈益増多,科举制度中大部分考试科目己经形成,考试内容和形式基本确立,科举制度渐趋成熟和完备。
1、考生来源和考试办法
    考生来源
唐代参加科举的考生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生徒,二是乡贡。由中央、地方官学经过规定的学业考试合格,选送到尚书省应试的,称为生徒。不由馆、学而学有所成的士人,自己向所在州县报考,经县、州,考试选拔报送尚书省应试的,称为乡贡。
    报考办法
报考时间是在每年仲冬,第二年二月初春,考生赴尚书省礼部贡院应试。明经、进士考试分三场进行,每场一日。考试合格后,分等级给予及第、出身的资格。一般秀才每年取一二人,明经大约十取一二,进士则百取一二。考试录取后尚不能直接授官,须经吏部考试合格,方能入仕。
2、考试的科目和方法
    科举考试的科目
唐代科举分文科举和武科举两大类。
文科举又分常科和制科两种。其中经常举行的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六科。
    科举考试的方法
唐代科举考试的方法有帖经、墨文、口试、策问、诗赋五种。
3、主考官与主考机关
    主考官:初期有吏部的考功员外郎(从六品上)主持,唐开元二十四年改为礼部侍郎(正四品)主持,后来沿袭下去,故省试有了“礼部试”“礼闱”的说法。
    主考机关:是礼部。具体由下设的贡院进行。
4、科举及第之荣
5、科举制建立的意义
    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    标准统一,制度健全,使选拔人才较为公正客观。
    考教合一,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四、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科举制是选拔人才的制度,学校教育制度是培养人才的制度。在科举制产生以前,选士制度和育士制度基本上是脱节的,科举制的产生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学校根据科举考试的要求来组织教学活动,学校教育成为科举考试的前提,科举又是学生做官的必由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说科举制度的产生刺激了人们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但由于封建社会的弊端,社会只重科举,不重教育,使学校教育成为科举制的附庸,导致了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终极。科举制与学校关系间存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学校教育的兴衰直接影响科举取士的质量和数量;科举取士的标准和方法指导着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第五章学校制度的确立
第一节官学
一、汉代学校教育制度
1、太学
在汉武帝刘彻实行的“独尊儒术”的政策指导下,汉代的官学和私学都得到空前的发展,学校教育制度已初具规模,逐步形成了儒学独尊的学校教育制度系统,为以后整个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制度奠定了初步基础。
汉代官学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大类。中央官学有大学性质的太学,有特殊性质的鸿都门学等。地方官学按行政区划,分别设立学、校、庠、序,其程度已有高低之分。
    太学的兴办与发展
太学始于西周,是周天子的大学辟雍的别名。学术界一般都将汉武帝设置博士弟子作为汉代兴办太学的开端。
    太学的教师和学生
汉代太学的教官由博士担任。博士各专一经,或《诗》、或《书》、或《易》、或《礼》或《春秋》,在太学中以专习的一经,对弟子进行讲授。这些博士均是当时的名师硕儒,政府给予优厚的待遇,学生対博士特别尊崇。
汉代太学的学生为博士弟子,也称太学生为“诸生"。太学初建时有太学生50名,以后逐渐增加。除由京都直接挑选入学的'正式生"外,各郡国县邑选送的地方知识青年为“特别生”。
    太学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组织形式
太学的教育内容为儒家经典,太学的教育组织形式因时间和条件不同而不同。初期,采用分组或个别教学的形式。后来因人数增多改为集体授课,称“大都授”,主讲教师称“都讲”。也采用次第相传的形式。
    考试和出路:考核方式称为,设科射策。
2、宮邸学
贵胄学校是政府专门为皇室及贵族子弟所创办的学校。如'四姓小侯学”
宫廷学校是以宫人为教育对象。
3、鸿都门学
是东汉汉灵帝在洛阳办的官学,因校址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名。它在性质上属于一种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它的出现,打破了儒家独尊的经学教育传统,以诗、赋、书画作为教育内容,是教育史上的一大变革,为后来专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4、郡国学校
创于景帝末年,受“文翁兴学”推动,设在郡国的称为“学”,设在县的称为“校”,设在乡的称为“庠”,设在村落(“聚”)的称为“序”。
5、文翁兴学:汉景帝时蜀郡太守文翁。(做法)
    选拔郡县小吏中优秀之士十余人进京师向博士学习,
    设立学官招下属各县子弟为学官学生,免除徭役,学习优秀的可以补为郡县吏员。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
二、魏晋南北朝学校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一)太学管理制度的加强
(二)西晋创办国子学

相关话题/中国教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