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749中国教育史考研复习笔记一(3)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4-04


2、荀子
特别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竭力倡导尊师。
    在教师的地位方面,教师提高到与天地君亲的同等地位。
    在荀子看来,“礼”是最高的社会规范,而教师又是传授“礼”,实行“礼”的榜
样,是“礼”的化身,因此,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    荀子倡导国家和社会必须尊师重教。教师的职责是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连的,教
师关系到国之兴衰,法度之存亡。
    荀子对教师很严格的要求,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要有崇高的威信足以使人敬畏;
二要有丰富的经验足以使人信服;三要讲授儒家经典能够根据教材的内在逻辑,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能力;四要有理解并阐发儒家经典微言大义的思维能力。
第3节《礼记》的教育思想
一、《大学》的教育思想
1、三纲领——大学教育目的
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体现了儒家修己治人的理想目标。
2、八条目一一大学教育过程
所谓“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实际上前五条都是修身的原则措施,后三条是修身的扩展和递进,先到家,再到国,再到整个世界。
二、《学记》的教育思想
1、《学记》
也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他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其作者一般认为是思孟学派,甚至具体到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其中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作用与目的,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原则与方法等几大部分。
2、教育作用:
《学记》把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概括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兴办学校,推行教育,教化人民群众遵守社会秩序,养成良好风俗。《学记》将教育与政治高度结合起来。使教育成为政治的手段。其次,尽管也说明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但人的发展问题是服从于政治与社会的发展的。因此,教育与人的关系只是一个中介。
3、学制理想与教育阶段
    学制与学年《学记》把大学教育定为两段、九年。七年为一段:谓之“小成”;九
年合格后,谓之“大成”。
    视学与考试其中,一、三、五、七、九,都有考试,分别是:“视离经辨志”、“视敬业乐群”、“视博习亲师”、“试论学取友"、“知类通达,强力尔不返”。体现国家対教育的重视
4、教育教学的原则(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
    教学相长,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
    尊师重道
    “藏息相辅”:即有有计划的正课学习,又有课外活动和自习,有张有弛,让
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劳逸结合。
    豫时孙摩:“禁于未发之谓预”——预防性原则;“当其可之谓时”——及时
施教原则;“不陵节而施之谓逊”一一循序渐进原则;“相观而善之谓摩”——学习观摩原则
    “启发诱导,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答”:教师引导学生,但又不牵着
学生的鼻子走,督促勉励,又不牵强、压抑;打开学生的思路,但又不提供现成的答案。
三、《中庸》的教育思想
1、关于教育本质与作用
《中庸》是论述个人修行的一篇哲理性极强的名篇。首先,它阐述了教育的本质与作用《中庸》一开头就指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是继承思孟学派“性善论”的思想。意思是说,上天所赐予的称作“性”,顺应和发扬这种本性称作“道”,修明和推广这个道,就称作“教”。也就是说,教育即修道,而教育的作用在于“率性”,尽量把天赋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体现出来,其实本无什么天命,所谓天命,都是统治者及其御用学者杜撰出来的,用以震慑和愚弄民众,所以这种教育本质论既是神秘主义的,又是专制主义的。
2、关于教育目的:尊德性而道问学,即发展人的智慧与德性的教育目的观。
3、关于教育教学过程和步骤:
《中庸》概括了学习的过程,这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五个步骤。“博学”就是广泛的学习,“审问”即对博学中的内容详尽设问置疑,“慎思”即对审问的内容谨慎思考,“明辨”。即通过慎思而明辨真伪是非,“笃行”即将明辨的结论付诸切实的实行。这是一套环环相扣的学习和修身方法,包括学、问、思、辩、行等几个主要环节。
4、关于教育途径:
《中庸》认为人可以从两条途径得到完善,一是发掘人的内在天性,达到对外部世界的体认,这就是“自诚明,谓之性”,或称“尊德性”。二要通过对外部世界的求知,以达到人的内在本性的发扬,这就是“自明诚,谓之教”,或称“道问学”。意思是说,学习和教育的实现需要有人性的依据,故要尊重德性,发扬自己先天的善性。同时,人性的完善又要依赖于学习和教育,故要注重后天的学习和掌握文化知识。《中庸》认为这两条途径是相依并进,相辅相成的。
“诚”与“明”,“尊德性”与“道问学”的教育途径论后被宋明理学家发挥,并以此为标准,形成了不同的学派。
5、重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第4节墨子的教育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墨家是两个最著名的学派,后来韩非将他们并称“世之显学”。墨家的创始人是墨翟,他出生贫民,是小工业者,同情下层人民,自称其学说代表“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其思想以兼爱、非攻为核心,以尚贤、节用为基本点。
一、教育的功能
1、墨家的社会政治理想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推行教育,主张通通教育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在他看来可以通过教育使天下人“知义”,从而实现社会的完善。这就是教育的社会作用。
2、墨子阐述了环境和教育对人性形成的影响,他以染丝为例,“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来说明“士亦有染”,所以“染不可不慎也”。这就是著名的“染丝说”,在他看来,先天的人性就如待染的素丝,有什么样的环境与教育,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
二、教育目标及其培养对象
墨子主张教育要培养“兼士”,作为兼士,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即道德的要求、思维辩论的要求和知识技能的要求。墨家讲的德行的基本要求就是“兼爱”。即能够毫无区别地爱一切人;知识技能要求是为了使兼士们有兴利除害的实际能力;思维论辩要求是为了“上说下教”,去向社会推行其“兼爱"主张。
三、教育内容
在教育内容上,为了培养“兼士”,除了“兼爱”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外,同时重视文史知识的学习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科学技术的传习。
1、厚乎德行的政治与道德教育。
重视道德观念的教育。兼爱、节用与神教(兼爱是核心)。
2、辩乎言谈的文史知识教育。
墨子对论辦术有深入探讨,提出“察类明故”的原则,即从已知推未知,强调运用类比,论据要有说服力,是中国古代逻辑理论的开拓者。墨子还提出了判断言谈是否正确的三条标准,即著名的“三表法”:“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即历史的经验和知识;“下原察百家耳目之实”,以广见识;“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在社会实践中检查思想与言论正确与否。
3、博乎道术的生产技能与科技知识教育。
墨子通过対大量实际问题的论证,提炼出了各种思维的逻辑方法,同时又将这些逻辑方法应用于各种实际问題的分析、论证、推理。墨家还注意对自然科学、生产技能、军事知识等技能的训练。
四、教育教学原则
    合其志功,评价人不光要看其动机,更要看其效果,提出以功利主义最为评判教育效果好坏的尺度。
    主动施教。墨子不赞成儒家“叩则鸣,不叩则不鸣”的被动施教的态度。
    实践为本
    量力而行
    述作结合。孔子主张“述而不作”,对此,墨翟提出批评,他认为对于古代的好东西应当继承,但是在今天应当创造出新的东西,是好的东西越来越多。
墨家教育思想具有自身特色,其中也包含着不少合理主张,尤其可贵的是其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专门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先提出并实行的,这就使得墨子教育思想成为中国教育史上一份独特的、很有价值的遗产。
第5节道家的教育思想
先秦道家在教育思想方面影响较大的是老庄学派,代表人物为老子和庄子。他们的学说反映没落奴隶主阶级悲观失望的思想。
一、教育理想:“道法自然”
道家思想的核心范畴是“道”。道德具体含义有:第一,道是原始的客观存在;第二,道是自然万物的总根源;第三,道亦指自然之道。
体现在教育目的上,就是要求人们把“道”当做认识、追求、实现的总目标,一切教育思想和活动都围绕着“道”展开,要教人悟道、认道、体道、崇道。传道、学道的根本目的是教育人们认识和把握个体身心自然的规律以顺应遵循之,从而达到治身、完身和养生的目的。
二、多元的理想人格目标
老子将人分为三类:上士,中士,下士
庄子的理想人格观:至人,神人,圣人,真人。
三、教育内容——“不言之教”
所谓“不言之教:是指教育者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良好的行为为人们树立典范,-通过身教来体现教育要求,是被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化和教育。
“不言之教”要求教育者把握和遵循自然之道。尊重受教育者的自然本性重视其自我思悟,达到自我人格的完善。
行“不言之教”并不是不言,而是“言”应符合自然原则,要“言”得少却言得精,合乎自然而无为。
四、贵师善教
他不仅主张有师,而且提倡贵师。老子简明扼要的论述了教师的条件、教学的要求。
首先,他强调只有尊崇自然无为的道,按自然规律法则行事的贤者、有道之士,方能为师,就是要能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人来当教师。
第二,善教之师,必须深入了解教育对象,从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与之建立共同的感情。
第三“贵师爱资”,“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意思是说,善于行事的人是不善于行事的人的老师;不善行事的人事善于行事的人的资鉴。不重视老师,不爱惜资鉴,虽然显得机智,实则是最大的糊涂迷惑。
第6节法家的教育思想
一、“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人性利己说出自荀子的性恶论,法家认为不用进行道德教育,只需进行法律教育。
二、焚诗书与“以法为教”
三、禁私学与“以吏为师”
第四章文教政策与选士制度
第一节文教政策
一、秦代“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
1、“书同文、行同伦”
对文字进行改革和统一工作,融汇各民族、各地风俗习惯,规定道德行为的标准。

相关话题/中国教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