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教育到底是在走一条什么道路?(图文)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6-03

132 个回答

不久之前, 我的一位本科三年级学生在走廊碰到我, 似乎有话要说。在我的鼓励之下, 她犹豫地问:“老师, 为什么我学了这么久, 还是不能领会像柯布那种白色方盒子建筑美在哪里? 为什么建筑专业的审美标准与普通人的看法那么不同? ”

这句看似幼稚的问话引我深思。 多少年前, 当我还不能理解柯布和康好在哪里的时候, 我嘲笑自己专业知识的匮乏, 却不曾意识到, 在艺术审美方面, 曾有一个专业与大众之间并无鸿沟的年代。 那时候, 了不起的文学名著大家都还在读, 伟大的绘画大家都还看得懂, “技术” 和“方法”不是衡量艺术的主要标准。

我们的时代到底怎么了, 让精英话语和大众感受之间的鸿沟如此之深,以至于每一个所谓的“大师作品” 都被人们冠以一个侮辱性的绰号。 不仅如此, 建筑专业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 对身边世界的可悲现实束手无策。 很可能, 一直以来我们丝毫不敢质疑的专业知识, 其实都是精心包装的现代神话。我们丝毫不敢提出质疑, 而一个在建筑教育中浸淫未深、 还没有力量将常识和感觉付之一炬的三年级学生, 却将这个事实赤裸裸地摆在众人面前。

为了撰写这篇文章, 我查阅了近 30 年来中国建筑教育、 建筑理论和建筑实践领域不少前辈学者的文章。 这些文章中流露出来的忧思会将人淹没。人们普遍迷惘, 这种迷惘大概来自现实变化的速度, 它像一阵飓风, 将坚固的观念摧毁, 把珍贵的东西抛弃。 我不揣冒昧, 提出三个问题并自问自答,没有经过细致的论证, 也没有提供充分的事实依据, 有识者不妨视之为一个行将对自己所学失去信念的建筑人的痴人呓语。

问题一: 当代建筑教育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是什么?

问题二: 建筑教育中应该向学生传授什么?

问题三: 理想的建筑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问题一 : 当代建筑教育面对的现实危机到底是什么?

在专业内部,几种产生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教学方法及其教学目标互相并置,莫衷一是,由教研立项推动、起于相互模仿、缺乏高远立意的教学改革层出不穷,新技术和新观念通过新媒体对教学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老教师和年轻教师之间、不同学历和教龄的教师之间、土鳖教师和海龟教师之间、求学于不同国家的海归教师之间、隶属于不同学派的教师之间、拥有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之间,观念上都存在相当严重的分歧。既然谁都搞不清楚到底什么是对的,只能忠于自己狭隘的受教育经历。20 年前虽显僵化但条理明晰的教学风气如今已难觅踪迹。

在专业与现实之间,一直存在一个巨大的鸿沟,哪怕传统日渐式微且本身来路可疑,它所代表的那种严谨审美和高尚情操,也跟目下残酷的地产市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学生在基础教育之后,还要面临设计单位的“再教育”。教学环节与生产实践的脱节,不仅表现在学非所用,而且也表现为核心价值上的巨大鸿沟,过于注重本体的教学理念和缺乏现实感的理想精神在巨大就业压力和生存压力面前显得幼稚可笑,学生在校期间就耳濡目染了一种忧心忡忡的自嘲和虚无,悄悄转战于快题辅导、出国培训等进修班。“就业率”指标考核让学校也默认这些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加以配合。大量信息轮番轰炸,连同追求效率的社会心理,共同作用于设计行业,使细腻的感觉化为乌有。高等教育本身的膨胀和功利化、教师队伍的膨胀和平庸化,导致“师徒制”的传统教学模式迅速崩溃,被一系列统一安排、定量考核、貌似科学严谨实则千疮百孔的“教学方案”所取代,“感觉”的传授变成了“方法”的传授。

同样因为资本运转的速度和城市聚集的规模,建筑物尺度陡然膨胀,每隔数年,教师所学所思就已无法适应社会。商业利益与评估机制挂钩,让大量未经证实的设计手段和价值可疑的竞赛评奖渗入教学环节,进一步与古板的教学内容形成对比,以至于教学环节不得不吸收一些似是而非的新观念、新方法,提倡所谓“研究式教学”,并与考评机制挂钩。随着师资队伍学历层次的提升和人数猛增,激烈的竞争更促进了此类盲目求新的大胆实验。

在西方世界的比照之下,建筑教育的实验主张甚嚣尘上,那些实验的内容却很难与高速运转的中国城市开发建设相容,工具性教学目标和“成为设计大师”的许诺纠缠不清,让学生左摇右摆、无所适从。

由于教师未能在教学内容中充分展示人性的复杂和局面的困难,使师生之间的互相抱怨成为常态。 老师认为学生太过功利,学生认为老师从不教有用的东西。师生间的不信任让师道尊严荡然无存,学校日益沦为一个售卖无用商品的国营商店,学生交了学费只为购买体制认可的文凭,被迫从别的途径获得商业社会中必需的生存本领。在这些问题当中,最突出的是两个方面,一为真实感觉的丧失,二为价值观念的崩坏,二者共同完成了对未来建筑师的人格改造,使其丧失独立的价值判断标准和真实趣味,在未出校门之前就做好准备,日后成为商业资本的趁手工具。

20 年来,身处国内的建筑教育系统中,虽然没有太多机会深入核心,却也获得一种印象。这种教育的主要问题也许并不是僵化保守或激进前卫,而是两者之间一种相当浅薄的混合,社会在急剧地膨胀,教学环节需要一点相对可靠的东西来填补迅速瓦解的职业内容,结果后现代、解构主义、建构学、绿色建筑、参数化,潮起潮落。多数时候,这些知识也同样并不可靠。

一些理想主义者坚持的原教旨的教育法,也许只是实用主义胁迫之下的逃避性的自我期许,世故的学生一开始就不信,单纯的学生以后也会被迫开始怀疑。我们也许会认为这是中国社会大环境的一个缩影,可是放开视野,会发觉整个世界建筑学的知识体系都面临类似的问题。中国问题、世界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伦理问题、审美问题;技术问题、空间问题;学业问题、就业问题;良心问题、生存问题。

说来说去,建筑教育没本事提供答案,本身就是一个其大无比的问号。佩雷斯 - 戈麦斯说:“建筑学确实存在于一个极端复杂的大环境之中。一方面建筑学随着人类历史和文化而变化,另一方面却试图将当今人类生存环境的部分现状在某种程度上完好地保留下来。”

 

问题二: 建筑教育中应该向学生传授什么?

一般认为, 学校当然应该传授具体可靠的知识。 可是建筑太综合了,它几乎无所不包、 无所不有、 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 如此一来, 教学过程需要从哪里开始, 到哪里结束? 哪些知识必须传授, 哪些可有可无? 传统的课程内容, 哪些亟待更新, 哪些必须保持? 空间和美学训练到底还有没有用? 技术、 设备和管理到底重不重要? 理论和历史有没有必要? 遗产保护要不要教? 类型化的设计课题真的错了吗? 层出不穷的新软件、 精雕机和三维打印机要不要学? 谁来教? 在人体尺度上的美学探讨, 能否适应大规模的工业化建造? 批评态度和怀疑精神, 是否适合纳入教学环节? 变革或坚持哪个更正当? 教育是该塑造崇高的人格, 还是要培养自觉的意识,还是要教授实用的技能, 或者只是为了应对扩招等社会义务? 当这几个方面彼此纠缠不清又自相矛盾的时候, 教师是该生硬排斥、 被动适应, 还是去主动改变自己以承认其合法性, 或者站在道德制高点大加鞭挞?

亚历山大·佐尼斯前辈看来也被一大堆问题困扰着。 他问道:“全世界都在不停地讨论建筑教育。 这些思考背后的一个主要问题是: 我们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化, 无论是尺度, 还是种类——也许可以称之为‘新环境’ ——人口过剩、 资源枯竭、 污染加剧, 但同时也有空前的技术革新、 生机勃勃的经济, 以及全球的便捷易达; 那我们的建筑院校是不是正在为设计和建造活动提供恰好所需要的知识呢? ”

顾大庆教授曾对切实可教的知识进行过一次粗略的梳理。他将自己几十年间从事建筑教育的历程归纳为三个“核心价值”, 其中既包含了教学法, 也包含相应教学法的价值关怀和教育目标。 这三个核心价值分别是作为中国建筑教育传统主体的布扎体系、 20 世纪 90 年代由东南大学从苏黎世高工引入的空间设计体系和 2000 年以后在香港中文大学推进的“建构设计方法”。 顾大庆将三个体系的核心词汇分别进行如下归纳:传统的布扎体系: 平面功能—结构柱网—立面造型苏黎世高工的空间训练: 体量模型—空间模型—结构模型—建筑模型中大发展出的建构教学: 概念—抽象—材料—建造。

通过这些概念, 顾大庆斩断枝节, 将基础教学收拢在建筑本体层面,尽量屏蔽外延和交叉, 如建筑的文学性、 建筑的伦理意义、 建筑的社会政治属性、 建筑的商品价值等。 剩下的应该是相对切实可教的内容。这三个教学系统之间, 确实存在着递进批评的关系。 在 20 世纪 80 年代之后, 作为中国建筑教育基础和源头的布扎式教育成了改革的众矢之的。

顾大庆指出: 布扎设计方法存在于它组织设计教学的一系列安排, 它在中国建筑教育中经历了移植、 本土化的改造过程, 并一直遭到抵抗。 在这个过程中, 中国的类布扎教学法发展出“如画” 的审美态度, 包含三个要点:教条的功能主义、 注重外观形象的形式主义以及表现至上。 表现在设计教学中, “设计课题以建筑的类型来排列, 先简单后复杂, 面积规模不断扩大,每个设计的程序, 先是根据某种既定的功能关系图来凑平面, 等功能关系合理后再把建筑立起来, 根据不同的杂志上抄来的形式给建筑套上一件外衣, 最后选一个最佳的角度画一幅表现图。 ”这是实情, 精确地描摹出笔者当年所受教育的大致情形。

张永和曾轻蔑地将布扎教育体系的设计思路称为“美术建筑”, 认为这样培养出来的建筑师只关注建筑的外部形象。张永和主张教育实用技能,如材料、 结构和建造方法等。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 张永和的教育理念对国内建筑教育思想造成的冲击是不可估量的。 在种种合力的作用之下, 国内的建筑教育开始注重建构。 建构(tectonic)这一概念, 本身也许就包含着批评的态度: 精工细作、 耐心组织、 合理安排和反图画性、 面对材料与建造过程本身, 无不是对中国式布扎教育中缺失环节的补充, 但同时也构成了对彼时方兴未艾的潦草城市化的否定。 布扎体系下教育出来的本土建筑师,正是近 30 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主力军。 但是, 换个角度看, 布扎美学也算不上是潦草城市化的共谋, 它和建构之间仅有视角的差别, 并无立场上的分歧。 在残酷而剧烈的地产浪潮面前, 它们都太温良、 太缓慢了, 都造不出市场经济需要的“可用人才”。 这一点也一直为库哈斯所取笑。 库哈斯主张适应尺度变化所带来的观念革命, 顺应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阶段如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但国内建筑教育的新变化, 也并不能因此就看作是对社会变革的有价值的抵抗, 它更像是一种无视整体趋势、 固执僵化的自言自语,甚至有点罗曼蒂克。 建构这个概念太高贵了, 在博物馆化的欧洲或许适用,中国却正全心全意师法美国的实用主义, 显然水土不服。

其实, 不管是传统的布扎体系、 脱胎于西方现代建筑观念的空间训练、建构教学, 甚至更新更精确的教学模式, 只要施教者固守学科本位主义、不肯面对现实, 对掠夺式开发捂上双眼, 既不顺从也不抵制, 那么这个教育体系生产出来的学生, 在面对现实问题的时候, 会从云端直接落入泥沼。体量、 光线、 空间和材料的细腻处理, 本是原教旨现代主义的独特发明,或者说是一种“方言”, 却被这一教育体系认作普世价值, 追随柯布、 康或斯卡帕的脚步去处理这些素材的能力, 成了一个学生的最高追求。 一旦面临地产项目, 不管是设计周期、 审美观念、 材料市场还是施工水平都会让纯洁的设计思路瞬间破灭, 被迫到泥坑里打滚。 在现实压力之下, 有些学者开始提倡“权宜设计”“处理现实”, 这让忽略建筑本体、 直接面对问题的“研究式设计” 和“研究式教学” 大行其道。

可以说, 研究式设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国际资本主义的新动向, 以及随之而来的建筑尺度失控和原有核心价值的崩溃。 新的生产模式对建筑师职业内核造成的破坏性冲击是不可估量的。 从内容到方法, 都必须面对新一轮的调整。 在研究式教学里, 一板一眼的可传授方法退居其次, 理性态度本身成了唯一可靠的东西。 理性本来枯燥不堪, 可一旦突破了常识的束缚,就开始全方位冲击人的感官, 结果被唯新唯异的现代艺术所接纳, 甚至显得极具创意了。 流风所及, 教师必须以战术家的态度, 带领学生挑战层出不穷的新鲜问题, 做出理智的分析和判断, 靠形式突围。 这样一来, 前例和感觉就都被从形式捕获的过程中清理出去。 它与参数化设计本质上是同一类东西。张永和乐观地认为,这种极其理性的态度其实包含着更多的内容:“研究具有理性的特征, 但研究的目的并非是使建筑理性化, 而是使建筑思维透明化, 包括非理性的部分, 从而促进建筑思维。 同时也为合作创造了沟通的基础。 ” [10] 事实上, 形式图章和方法图章都抛弃之后, 建筑学中可教的东西就更稀薄了, 教师很容易就将学生变成试验品, 去为生产实践试错, 而布扎体系和建构教育中那些僵而未死的本体价值也随之飘散。 换句话说, 如果不能看破更深层次的现实, 研究员并不比传统的绘图员高明多少。

随着留学生归国和大量的教学交流, 美国式建筑教育对中国的影响正在扩大。 在王辉与范凌的对话中, 我们可以窥见美国高等建筑教育的最新趋势。范凌认为, 美国的建筑教育正走向趋同, 计算机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正成为他们的核心价值。 王辉分析道, 美国作为当代文化的引领者, 它主张这两个方面, 一边继续强化现代科技, 一边把建筑学核心问题重新拉回社会道德范畴, 占领了新的文化制高点。 不难推测, 新的教育趋势试图证明技术既可以是道德也可以是美, 建筑在这两方面建立起来的历史性的专业知识就没有用场了, 普通人都可以用适宜的方法靠机器来创造环境,美国文化就又一次领先于时代了。 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美式实用主义, 而研究式教育正在与它沆瀣一气。 唐克扬编辑的《设计学院的故事》 里, 我们能够看到 MIT 媒体实验室的教学方法, 笔者曾将其形容为没有目的地的疯狂大探险。事实上, 在这场耗费不赀的媒体狂欢式教学背后, 到处充斥着商业资本的影子。 它正在深刻影响着严重缺乏方向感、 被原始积累裹挟着一路向前却仍然自命清高的中国建筑教育。

《多快好省博物馆》是张永和教授和乔尔·拉梅尔教授2013年春季在麻省理工学院开设的硕士班高年级设计课,以建川博物馆聚落为个案,试图寻找在购入收藏和建设场馆之间分配资金这一难题的解决方法,除了探讨使用轻型复合材料、预制的可能性之外,还涉及相应的结构体系和建造方式的设计、材料的地域性、博

在这些时髦的教育理论的背后, 我们仿佛听到一种声音, 那就是: 与西方建筑学保持同步, 不仅是正当的, 而且势在必行。 我们的建筑教育一直落后于境外建筑教育的发展, 为了缩小这个差距, 不惜砸破旧有体系、汲取经验、 强推改革。 摇摆于沉重的学科本位意识和轻浮的求新求变精神之间, 在讨论建筑教育问题的时候, 我们很少能够看到对建造活动的本源式探讨、 对当代中国问题与建筑教育关系的切实分析, 以及建立在传统知识论上针对建筑教育体系的透彻反思。 似乎建立一种属于中国本土的建筑教育是不可能也不必要的。 出于对西方建筑知识论和教育方针的认同与敬仰, 多数人失去了反思和开创的勇气。

《小菜场上的家》是对2012年秋季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0级实验班三年级建筑设计课教学活动,以及围绕这个活动所进行的教学讨论的梳理和总结。该课程的任务是“菜场及住宅综合体设计”,基地位于在同济大学所在的上海杨浦区的一个普通的街角。
2014年2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开始进行的一次教学实验——15位实践一线的职业建筑师被聘为“设计导师”,每年将有8位建筑师自拟题目教授三年级春季学期的八周建筑设计课,而学生将自由选择进入不同建筑师的课题组。

 

然而西方世界也在迷惘中。 杨宇振在一篇文章中引用克劳斯·昆斯曼(Klaus Kunzmann)教授关于欧洲教育的演讲稿, 猛烈地批判了美国式新自由主义对建筑教育、 对大学、 对建筑师和社会的不良影响。 与 100 年前不同,外来经验显然已经不足取信, 大家都清楚, 没人能帮得了处于巨变中的中国。所以吴良镛说:“我们要从万物中, 从各种纷繁的现象中, 要根本地从中国国情的主要矛盾中探索问题的解决, 寻找我们自己的范式(paradigm)。 如果有建筑的诺贝尔奖的话, 它应授予根植于本土、 惠及人类的创造。 ”

王澍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展开其特别具有破坏力的建筑教育实验的。 从王澍的片言只语里不难推测,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的教学改革的目标并不只是改变受布扎影响的中国建筑教育, 它更像是在为陷入困局的当代教育寻找出路。在环境伦理、 职业人格和设计语言之外, 建筑教育是王澍的第四个战场。

王澍自己将这项实验命名为“中国本土建筑教育的重建”。 重建后的学科, 可能不会再叫带有浓厚殖民色彩的“建筑学”, 而换做一个带有传统意味的“营造学”, 这个词不仅暗示着同“营造学社” 前辈学人的精神传承, 也将土木建筑的关怀范畴推广到环境营造, 这里的“环境”, 并非指工科意义上的物质环境, 而是带有文学色彩的“周遭”, 或现象学意义上的“家园”。 改革的目的之一是将建筑学科向人文艺术的方面扭转, 尽可能多地追寻中国情怀。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 第一步就是要“抛弃西式教育”, 但王澍自己也说“是否能彻底抛弃,这需要一个过程”。李凯生说得更加具体:“本土的建筑教育, 首先要把本土建筑本身思考清楚, 才能建立起可教化的东西。 我们老师都试图能放开西方建筑教育这个体系, 但这是个很强大的工具, 始终在左右着我们。 我们试图逐渐放弃, 一点点回到本原, 即建筑活动,一种生活方式, 也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生存本能。 ” 这就是说, 教育的前提就是去寻找不带文化色彩的、 一般意义上的“建造活动”, 并以之作为一个学科重生的基础。

王澍和李凯生都强调, 在建筑学科出现之前, 人们就在凭本能来建造,所谓的“去建筑中心化”, 就是反学科、 反体制、 反结构, 甚至反自觉意识,强调本能与行动在人工环境营造中的意义。在知识论的底层, 这一观念对现有学科体制构成了强有力的冲击, 类似于阳明学派对延续了几百年的理学传统的冲击: 知识无用, 开始行动吧!

王澍目前将尚在摸索中的新教育方针命名为“自然的建造”, 说明他对这一探索的伦理内涵心知肚明。 当年曾有人问海杜克如何教授建筑, 海杜克的答案是“渗透, 慢慢地渗透”。 可是, 当霍伊斯里带着鲜活而富有冲击力的透明性思想回到 ETH, 却使它在方法化的过程中沦为体制。 没人能够否认, 教育理应传授确定的知识, 可是确定的知识让人僵化, 失去反思和变通的潜力。 杨宇振说:“将创造性培养纳入理性轨道, 实际上隐含了教育者对创造性既热望又畏惧的心态。 开发学生真正的创造性, 对教师来说意味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创造的激情中, 一切已存而有序的既定教育格局都可能被打破, 一切传统的教育方法都可能彻底失灵。 ”王澍的实验有多大成功的可能是一个问题, 一旦成功是否会重新沦为教条则更无法预测。

问题三 : 理想的建筑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当年格罗皮乌斯特别害怕他一手开创的现代建筑教育制度专门培养工具。 他反复强调:“我们最高的目的, 是培养一批能全面看问题的人, 不要他们早早钻到专门化的狭窄胡同里去。 ……现代建筑要求建筑师有广泛的知识, 博采众长, 而不是狭隘的专门家。 ” 他批评专门化教育说:“人被局限于生活的一个方面, 越来越多地失去和生活整体的内在联系。 ” 他要造就的理想学生是“把艺术家、 技师、 业务家的品质集中于一身的人, 又会手艺, 又会机械, 又懂艺术。 ”

很显然, 格罗皮乌斯的教育目标, 需要将师生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规模之内, 让“传授” 在一个私人化的情感空间里完成, 一旦演变成规模教育,就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 不管是工厂还是学校, 现代管理制度可以保证的是“规模质量”, 即批量制造的一般水平, 而不是差异化和修养。 很多东西是不能靠方法传授来解决的, 比如书法、 绘画这一类强调心手相应的技艺,日复一日的磨练带来的感觉提升, 才是训练的终极目标。 感觉到底是不是一种知识呢? 至少我们可以说, 它没有办法被概念化, 也就不能灌输, 它不能被移植, 也就不能批量复制。 但是, 古今中外的经验都证明, 感觉其实也是可以传授的, 而它对建筑这样的职业特别重要, 因为没有细腻的感受力, 就没有对生活的爱, 建筑师一旦陷入集体麻木, 他们所创造的现实世界是什么样子不问可知。

布扎教育其实就是这样一种感觉教育。 它也有一系列的方法, 但都是为培养感觉服务的。 而且它的规模控制也很好, 或者说, 那个时候的世界还没那么复杂, 还没膨胀到今天的水平。 正是生产力的变化催生了无穷无尽的建设任务, 才让建筑师无暇成为“全面的人”, 只能扮演一个“建设工具”的角色。 这是人类的主动选择, 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我们不得而知。但就建筑教育而言, 从布扎到包豪斯, 工业产品一次次侵蚀艺术的领地,在这个意义上, 不管是德州游侠还是研究式设计教学, 都在一条理性上位、方法篡权, 尺度膨胀、 感受力沦陷的线性发展道路上, 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作“学科发展”, 让每一个瞠乎其后的人内心焦虑。

顾大庆在谈到中国早期的“师徒制” 建筑教育时, 引用了童寯的话:“学徒制度, 已共认为教建筑之最完善制度, 盖良师益友之利, 唯于此得完全发展。 如何做设计的知识和方法说不清、 道不明, 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学习的最佳途径唯有观察和模仿有经验的建筑师做设计的方法, 靠自己的悟性来体会。 ”不少人认为这些特征源自布扎传统, 笔者却一直模糊地以为这种方式与中国传统私塾或书院私相授受的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处。 它的根源真的在宾大吗? 如果这是我们的传统, 它的意义也许并不只是感觉的磨练, 更重要的是情感的传承。 没错, 我们今天的教育, 最缺乏的就是情感, 老师在课上大谈设计方法而不亲自动手改图, 教育成了职业, 而不是事业。 那一代老教师让人缅怀的地方, 是他们在用做人的道理告诉学生做设计的道理, 哪怕他并不晓得坂本一成, 他也在尽力把他的所知所学传授给学生, 在这种身心涵育的氛围里, 师生之间甚至建立了一条精神脐带,它让学生在日后的生涯里也带着相似的感情, 真诚地对待他人、 对待身边的事物。 为了让自己显得现代, 我们无条件地接受了方法、 制度、 规则,让情于理, 可是不要忘了戴震的话:“理也者, 情之不爽, 失也。 未有情不得而理得者也。 ”最坏的教育制度, 就是以认知发展为名行功利之实,忽略、 牺牲人的情感, 每当这种时候, 人们就会格外地追怀往昔。然而我们仍然要追问, 王澍式反现代的人格塑造和思维训练, 是否有益于问题的解决? 一个拥有传统细腻生活感受的人, 是否能在现代社会里活得很好? 诗意和平衡的环境, 是否能在商业地产开发的时代获得生存空间, 或者进一步讲, 假如它存在, 是否能被人们所欣赏接纳? 生产不合格产品, 是否有助于一个体系的崩溃? 本土建筑语言和理想环境出现的契机,是否蕴含于建筑教育中? 我们是否有力量改变这一切, 还是不得不继续随波逐流? 当我们看到问题、 有了改变的勇气, 我们是否有能力进行重建,建筑教育的重生是否能在封闭的环境内单独进行, 还是必须是一个上游系统全面新生的必然结果? 这还是个建筑学问题吗? 事情膨胀到如此地步,我们还能让它缩小吗? 或者眼睁睁随着它破灭? 建筑学能解决这么大的问题吗? 如果不想得更大, 建筑学自身的问题能得到解决吗?

问了这么多问题, 不禁感觉非常的无力和困惑。 假如说内心对设计实践还抱有一丝希望, 对建筑教育, 却无法生出一丝一毫的乐观, 因为它不可能靠一两个人卓绝的努力就能有所改观, 而是需要集体反思, 逐渐改良。任重道远, 吾辈且需上下求索。

 

文/金秋野 北京建筑大学教授
原载于光明城出版的《异物感》
光明城思想专栏:金秋野 zhuanlan.zhihu.com图标

讲个段子:
在某传说中中国最顶尖的建筑学院,大四学生A激动的发现自己选上了建院德高望重的知名教授B的Studio,感觉就像中了头彩。
第一堂课,B设定了课程的主题,针砭时弊地提出了城市中存在的某个问题,并让学生思考如何用建筑的语汇去解决。
A听的如痴如醉,觉得这个题目不但贴合现实,还强烈的充斥着建筑师的使命感和情怀。妙哉妙哉!B教授果然名不虚传!

临到下课,B的PPT突然蹦出了一页这货:
案例探究--世界著名广场

请同学们选择下列世界著名广场进行研究,为期两周,最终要求电脑建模,排版出图。


这时候A和同学们都觉得:不愧是知名教授啊!不急于推进,而是让学生们研究经典,把握场所精神和历史文脉,再应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妙哉妙哉!
然后各回各家开始搭模型。具体工作量参考圣马可广场。周边建筑还有铺地也要搭细哦亲!
一周,两周,四节课设计课过去了,虽然本身的设计还停留在有一搭没一搭的地段调研上,同学们的广场却渐渐搭起,心中成就感油然而生。
临近案例研究提交时限,巨大的工作量让每个人都没空再管自己的设计。这时老师传来指令:同学们,先把广场弄完,设计可以放一放!
A感动的涕泗横流,觉得老师真是太善解人意了,而且这个案例一定对我们的设计至关重要,不然老师怎么会这么重视。虽然因为自身的愚钝还没有发觉学到了什么。但是它对我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啊!一定要好好弄完!

第三周,终于把广场交了。

第四周,一草。

第五周,二草。

第六周,老师出差,停课放羊。

第七周,定方案。开始出图。

第八周,交图,评图。

八周的设计,关于A的方案设计本身的点评时间加一起不超过2小时。知名教授嘛,总要四两拨千斤嘛。

“你们真是太水了。”老师虽然始终和颜悦色,但眼神说出了Ta内心的想法。
A感到十分羞愧。它自己也觉得这次设计自己做的实在不好,很多东西都是草草了事,完全没有思维的深度。那些场所精神、那些建筑师对人性和城市的关照、那些令人动容的空间。。。。。
都被狗吃了。

A觉得对不起老师,对不起自己能选上他的课的那份幸运。

后来A发现老师正在写一篇论文,关于城市广场的,里面有许多广场的案例分析以及模型、图面展示。

看起来好眼熟啊。

哦,我不会说B在同学们讲方案的时候睡着过好几次呢!

 

的回答写得非常深刻,感谢分享。我是同济景观的老师,典型positivist。在专业上一直有类似的困惑,所以一直追着这个问题读了建筑及设计研究的博士,研究美国景观专业知识的生产和应用。

本答案就建筑方案生成过程的逻辑性和建筑教育,分享几个跨学科的观点和材料,手机码的,整理的不够系统参考文献也不规范,仅供讨论。

1)解决方案的知识往往只有很少一部分直接来自于对问题的理解。
即便更严格限定的工程知识(建筑研究的问题是所谓的wicked problems,更难直接推理),其解决知识的获得也并非主要来自于现象的观察和理解。这是来自于技术史STS研究关于engineering knowledge和scientific knowledge近50年研究的主流观点。请参阅Edwin Layton的几篇文章(mirror-image twins, technology as knowledge, American ideologie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cience as a form of action),此方面优秀讨论还有Bruce Seely, Walter Vicenti等。
那么真正解决问题的知识来自于哪里呢?美国国防部hindsight project,研究二战后20年十三个大型武器系统的知识来源(短介绍刊登在60年代末的science上),其结论是92%的技术发明来自于技术发明,仅有8%的来自于科学研究,其中仅有2%的来自于基础研究。换句话说,技术发明能够催生更多技术发明,科学发现能够催生更多科学发现。但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化比我们预期的少多了。
这里想提供另一个素材,Tim Hartford的ted讲座。里面讲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联合利华要设计一个生产洗发水过程中需要的喷嘴,这个喷嘴的形状对于洗发水质量密切相关。他们开始找来了流体力学专家,专家看后说,这个太复杂了,无穷解算不出来(就这个问题还太复杂了,建筑天天涉及的问题还不得跪了)。最后联合利华还是解决了这个问题,怎么解决的呢?遗传算法。最有意思的是,利用遗传算法,通过45代迭代以后,他们得到了满足他们要求的喷嘴,但“这个喷嘴为何work的科学原理,他们一点不知道”。
提到这里,不得不提另一本书,Donald Schon的reflective practitioners,第一个故事就是讲的建筑studio教育。他的结论是,工程设计和建筑设计中大量依赖的是一种隐性知识(tacit/implicit knowledge),这种知识人们不能很好的解释清楚为什么,但有经验的资深专家就能依靠它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这方面其实从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学角度来看,是个很有意思的记忆问题,但估计大部分建筑类同学会嫌扯的太远,我就略过了)

2)在实际社会中,追求逻辑性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向社会证明自己的专家地位,而非支持自己的推理。
这个观点主要来自于研究现代职业竞争的芝加哥大学社会系泰斗Andrew Abbott。在现代职业之前,职业基于一种对称信任,即村民相信村口王裁缝的手艺,王裁缝相信李大叔二侄子会给钱。而现代职业之后,职业主要基于知识控制,即社会是否觉得某职业具备足够的知识占领一个领域。作者例举了在心理治疗领域,以精神分析为核心的心理咨询师如何抢走了教会的心理治疗执业领域;又如何在和精神病理学中败北,形成行业中受psychiatrists统治的局面。其实这三个学科都没有很好解决精神心理疾病,但社会信任一个职业主要仰仗的是其专业(解释)知识而非疗效。Abbott特别指出,建筑设计的推理链太长,基本上无法避免地会犯错误,所以很容易被其他行业攻击。
至此,我觉得一定要提到对我建筑方案逻辑思考启发最大的书,Christopher Alexander的notes on the synthesis of forms. 亚历山大谈到了建筑积累知识的两种方式(他叫做两种文化),一种是基于(准)完全认识,需要把复杂系统分解成若干相互较为独立的小系统,单独去认识;一种是小修小补,做小改动然后根据反馈去修正。其中第二种往往成功,而第一种却常常不行。他认为是系统分解的不够好。所以他开始做了模式语言系列。而city is not tree和俄勒冈实验却是第二条思路的产物(上面遗传算法的喷嘴也是)。很有意思的是,其实第一种方式对于复杂的问题解决是很糟糕的。如果关注人工智能进展(亚历山大是少有的一位对计算机和人工智能产生过深远影响的建筑理论家),人工智能已经由第一条路转换为第二条,并开始突飞猛进。但我们整个大设计专业却仍然固执在第一条路上继续摸瞎着。这就回到第一条中技术史研究的观点,虽然都是假说,但逻辑自洽很好。(我特地将老先生的两个文化换了个顺序,更符合建筑学的主流逻辑)

3)关于教育的几点浅见。
我个人觉得,现代景观教育陷入了一个怪圈,从专业一开始就在追求文艺复兴式全能人才。但这个追求随着知识迅速扩大和分化,从70年代到21世纪初,景观知识的外延被大大的拓展了(参美国景观知识体LABOK研究),而陷入一种怪圈:越是觉得justification不够,就越希望拓展知识建立更科学的解释,而越是拓展解释知识就越是迷茫,越觉得这个问题不可解。这个现象非常类似于美国公共道路局在一战后二战前这么20年研究陷入的泥潭。这是前面提到的Bruce Seely先生的得奖论文,我曾经写过一篇介绍Seely先生这篇文章的博文,被<中国科学报>转载。
(科研不应为精确性牺牲实用性
blog.sciencenet.cn/blog)
另外,中国目前还是对于国际教育有种盲目崇拜(虽然退烧了不少),这里我很想推荐另一本技术史得奖著作,讲的是日本引入西方现代建筑教育中的问题和反思,我在下面这篇博文中有介绍,也被<中国科学报>转载(
打破科学技术引进中的盲目迷信
qstheory.cn/kj/kjbw/201)

最后回到题主的问题,我想吐槽个相关黑历史,来自于美国OSU俄亥俄州立大学。美国60~70年代居住区建设市场需求很大。OSU景观系在咨询设计师后修改了教案,全面覆盖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方方面面,培养出可以直接上岗的熟练工。但这个建设热潮一过,这批学生根本不像其他景观学生那样具备很好的适应性,无法解决居住区以外的问题。所以OSU又不得不把教案改了回来。至于出路是不是题主提到的人文,我不知道。我只能说中国文史哲教育实在不对我胃口,一副我说你听着记住的傲慢嘴脸。我在上了STS课才开始觉得历史还是有实用主义意义的。

设计难道不该是感性的外表美化下,骨子里却深藏着理性!


………………………………分隔线…………………………………
1.我认为这样的设计符合了可持续发展,符合生态设计需求。(规划设计)
2.我想以枯与荣的概念去重新塑造这一块场地,体现凤凰涅槃重生。(校园广场设计)
3.我想恢复逝去的傣族村寨文化(规划设计)
4.………

以上为常见的方案讲解套路,我们看出大多体现了目前涉及教育中重视生态人文历史的体现,以及狂拽酷炫高大上的理想概念………说出来都感动了自己………有没有

可是,仔细一想,连一些最简单的逻辑我们都没去考虑,就去套概念,这不是完全拍脑袋想出来的吗?



可能有人站出来说,我可是实地调研过,发过调查问卷,有理有据!………真的这样吗?

这个逻辑错在,实地调研的信息中有多少是有效信息?调查问卷是不是参杂了引导性话语?(推荐,批判性思考一书)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时设计老年人社区的时候,有同学是这么设置问题的,“请问您认为在这里如果设立廊架,方便闲聊,打牌,如何?”………

这种拍脑袋现象产生,跟学院教育制度方式脱离不了关系。

建筑院校虽然强调前期调研的重要性,但是tmd课业量这么大,每天熬夜到2点,要我一个星期去调研,剩下一天设计?

所以,结果是大多数学生调研只有一天,或者半天,然后用剩下的时间赶赶赶,还被自己的努力感动到!!!………





这种快节奏的设计,叫快消品生产好吗?

国外为什么精品多,别人光调研就花了多长时间?举一个例子,为了创造舒适怡人的庭园环境,用了(忘了多久),测量了光照,温度,湿度,风动模型试验………这才是客观因素上决定人在该环境中是否舒适……

说到底,我们渐渐忘了还没读设计前看待世界的感觉,学会了活在自己构建的美好世界中。
摘自谢菲尔德某教授一书,名字忘了,就是在反思设计教育与设计到底有没有一个理性化的流程,知道的知友麻烦回复一下

当然了,这个现象不单单源于国内建筑院校的教育,还在这个市场这只无形的手。

方正小公司抄大公司,大公司抄国外,一套模版南北通用,只需要合格的建筑师,景观师,而不需要优秀的设计师。

我认识很多对设计充满热情的同学,熬夜也是半开玩笑的吐槽。可是,真正到了设计院,你会发现所有的理想都不如利润来得重要。甲方永远是爸爸。



因此,恶性循环地输入与输出………

………………………………分隔线…………………………………
学设计的,连学生熬夜画图,上课没精神的问题都解决不了,或者压根没想去解决,你跟我讲如何解决问题,关心社会弱势群体?



好吧,有点激动。如果当初不是遇到了一个好老师,我真可能上了一个假的设计学院。真正用心教育的老师,不多啊。

……………………………分隔线……………………………………

问我为什么转行,因为景观无法救国!



妈的,说出来我自己都害怕。我相信你会为我这个弱势群体点个赞的!

对建筑教育批判基本有以下几点。

第一,缺乏逻辑。很多建筑系学生和建筑师都会觉得自己“变笨了”,我也是其中之一。作为一个曾经的高考数学满分,本科期间总觉得各种设计的推理未免太过简单了,而作为一个较真和谦虚的人,我以前会相信建筑学就是靠“设计感”,后来面对永远严肃板脸的建筑大师们,我又会相信他们的设计思路多多少少是出自专业训练和积淀。直到出了国我才明白设计的推理还是可以比较复杂的;直到自己创业了,我才明白很多人的所谓思路是纯粹的瞎扯或者自以为是,这其实是一个社会现象,大师们必须通过欺骗和装逼才能推动自己的方案或者维护自己的权威。当有一天突然听明白一个建筑思路其实啥都没有时,真乃醍醐灌顶。

第二,缺乏美感。讽刺的是,部分学校追求设计感的设计其实缺的就是设计感,所谓手腕一抖就出来一条美好的线,这样的设计感层次相当低,但是因为催逼的甲方或者缺乏别的提高美感的途径,这似乎成了设计师唯一要做的事情。作为基本素养的美感是应该从大自然、从历史作品、从艺术其他门类、从科学中去发现的,而不只是一个画图或者建模那么简单。

第三,缺乏理想和理论基础。如果说之前的缺乏逻辑是过程,那缺乏理论和理想就是出发点的平庸,就像“最孤独的图书馆”,出发点就很low,然后才是设计的逻辑问题。

第四,虽然说了以上三点,我并不觉得董功及马岩松不值一提;相反,他们能够推动方案并且较好的实现可以算作一种成功,只是以更高的标准来衡量也许比较平庸罢了。我们不妨将他们的设计视为商业行为。

归根到底,太浮躁。

我所要做的就是在这种浮躁的氛围里朝着自己的方向做出深入的理论研究;对部分作品从逻辑和审美进行认真的设计;对其他作品迎合甲方,按质按量尽快完成。

泻药
想起当年我写教学总结批评学院教学的时候,大概这里很多人还在上幼儿园吧。
大笑三声,摆足资历先。

那还是2001年,刚读博那会做过一年助教,做完以后对学院的教学系统意见很大,于是写了一篇满是牢骚的总结,拿去给导师看。导师看了一下,哈哈一笑,弯腰就在底层抽屉里翻啊翻,好半天翻出一个文件夹,抽出几张泛黄的信纸给我。

我一看,是一篇内容一要点差不多的教学改革建议,时间大概是八十年代中的样子,正是我导师当年写的。
--------------------------------------哈哈哈分割线------------------------
当然,这都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新世纪的十七年,是整个中国天翻地覆的十七年,急剧转型的十七年,你还真别说现在建筑学教学就不行,颇有很多很好的青年教师,也还有留存的很好的老教授、院士,还有很多很新很有创造性的课程,要说中国建筑教育正在走入一条死胡同,我是不能同意的,严重不同意。
都以为走死胡同这么容易啊?
侏罗纪公园里有句话说得好,Life finds its way,你想做死全国几百个建筑系,上万名教师,上十万学生,可没这么容易,这行业竞争还是很充分很激烈的。

但当然,也不能说走得很好,显然不能。毕竟毛病一大堆,回头看积重难返,向前看困难重重。
但无论如何,主要矛盾不是什么缺乏人文教育——这种结论简直近乎老中医阴阳不调,不疼不痒,看似正确,其实全是空话套话。真说个人意见,我还偏认为职业技术教育不够呢。
王澍自己在美院上班,虽然有几个作品确实不错,但讨论建筑学教育,他说的不对。

那么,中国的建筑教育到底是在走一条什么道路?
我说很简单,中国的建筑教育走在一条整体剧烈转型、四面八方探索试错的道路上。
而教育的转型,毫无疑问源于整个行业以至于整个社会的剧烈转型。这种全世界都在摸石头的时代,说对错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结论尚不明朗,条条大路都不知道通不通罗马,你让从业人员如何是好?你让建筑教育改革如何是好?
(在互联网时代极度焦虑的传统行业并不止建筑学一个,有很多行业已经嗝屁了呢,还谈什么教育。。。)

如果细说,我看到的是确有一些院校教学保守,教师不负责任,素质有限,但同样也有很多院系在积极改革,教师殚心竭虑积极创新。
以前教学评估,样样都是清华第一,但如今清华建筑系在学校的地位和资源获取远远不如航空航天、计算机、生物、医学、核物理这些前沿学科,学科排位也在下降。相反,同济的规划,东南的设计,天大的建筑史,都可以排到前面去,你说这些院校是不是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呢?起码相对排位上是的。
但即使地位下降的清华建筑,也没停着,更不缺什么人文教育,早在十七年前,秦院长就亲自开哲学思想类的课程,又同时推进数学、物理等技术类教育,更别说今天。
我观察建筑教育十七年,我看到的是建筑学当下的道路非常难走,前途非常艰难,样样都缺,而且还特别缺职业技术教育,证据就是,有几个本科生出来能直接做实际工程的?人家蓝翔出来可是直接能开挖掘机的。
现在不同院系正在走的道路,非常纠结,各不相同,奇形怪状,互不买账。
就是这样。

---------------进一步深究的分割线-------------------------
这个提问背后的想说的,实际是 教学好像进了死胡同的问题,或者说对当下教学不满的问题,其实根本问题还在于传统建筑学在整个社会上行业间竞争、行业内竞争失势,跟不上科技进步和经济转型,获取的资源越来越少,纵然老师们各显神通寻求出路,但目前确实传统行业转型升级艰难,前途未卜,因而显得不尽人意。

我个人认为,这种困境一方面是对工业和信息技术跟进还不够,另一方面也对产业发展和经济问题关注不够,(人文教育只是较小的一个问题,不是主要矛盾)。而目前我看到很多建筑学教师正在努力的,也是这些方面,我认为是正确的。但行业规模小,传统性质强,现在全社会都还在继续剧烈转型,因而确实效果不理想,起码是不明朗。
这就好像清末社会变革,重点可不是诗书经典,仁义道德,而是社会经济制度,科学技术工程。跟上科技大潮,找到产业模式,才谈得上人文教育。从1840年到1978年,中国摸索了138年。

但这条路,还是要继续往下走的,而且要鼓励走各种各样不同的道路,尝试不同的可能性。哪怕传统建筑学彻底消亡,但这批人这个行业里长出的新一代,也许会成为更重要的新学科,新行业。

做学生的,则一样应当秉持这种探索、转型、创新的精神,跟着一起往前走,教学相长,大家都有一份力要出。

不要静止的看问题,建筑学两千年来一直在流变中,甚至在未来有独特的优势,有转型爆发的机会。至于我认为未来建筑学如何走(也就决定了建筑教育如何走),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以后有机会再说。
什么是职业技术学校?
哪个技术学院读了五年出去还得从头学起?
蓝翔的同学们难道在学校一直在学挖掘机的发展史?还是挖掘机的发动机原理?还是加哪种柴油更省钱?计算挖斗挖土的着力点?
别看不起职业技术学校了好吗?人家出了校门就是一个生产力了……

学科的发展不会一直都是大破大立
在跨越时代的辉煌中间
是漫长的修修补补和波澜不惊。

这时候,建筑教育往往都是
长辈们回忆过去的辉煌;
青年才俊展望来为的美好;
大量普通的从业人员们对于学科的支撑被默默忽视。

希望可以举头明月望的同时,不忘低头故乡思。

在本科学 建筑设计 这门课,
有一种到设计院当实习生的感觉


老师教的还没自学的多......

以下全篇引自,康石石东家——汉艺国际教育资深建筑设计导师,Jun.M
首发于SODO(微信号:sodo_art)

 

以一个几乎从事建筑行业的人都知道的设计师Thomas Heatherwick为例,他值得被誉为建筑界的“达芬奇”,他主持的每一个设计,从小到大,都在概念、结构、形式与展示中不断地突破和革命。而每当面对建筑的转型与探索,中国学生们很多都会怀疑,这样的设计还算不算建筑?其实题主的问题,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中国的建筑设计一直没有太多突破性的、具有真正影响力的项目,究其根源,也许要从中外建筑教育和建筑市场差异说起

Autumn Intrusion, London,Thomas Heatherwick

 

1. 学生基础

很多经历过中国建筑教育的同学回顾了自己的建筑五年,似乎都不理解为什么自己在大学经历了一种类似于中学般的基础教育,即五年一直都是被动接收一些基础的知识,而且和十几年前的建筑创作思维差异不大,循规蹈矩,这反而与最近十几年社会的大变革相差甚远。但是这种怪象或多或少是不得已的教育安排,因为大学建筑本科的招生从高考中选拔,建筑和艺术专业的要求除了高考分数,就是最基本的绘画功底,可以说会素描就行,没有更多的表达或者更关键的思维上的筛选。而国外,想留学本科的同学都知道,大家在做——“作品集”!这个作品集就可以让学生重视和尊重这门学科,提前进行自我审视和判断,同时让教育机构去衡量比较学生的水平。这种筛选机制会让进入这个学科的人从起点更加专业和热情。

众所周知,建筑是一门复杂而综合的学科,从未来工作的角度看,需要一名建筑师满足不仅仅对于建筑形体、空间图像和施工操作的把控,同时需要对经济、地理、文化、法规等全面的掌握。但是在建筑学科生源多数是理科生,他们对于前面有关形体的几项是擅长的,但是对于后面几项就相对较弱了,所以这样的背景导致中国建筑本科生在计算面积和统筹以及形体上可以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但是一旦到方案的深层含义以及伦理意义上就会完全缺失。特别是对于文学的理解深度不够,导致像英国很多学校贯穿的叙事风格在中国教育中没有用武之地。建筑无疑要对社会及文化等各方面有深刻的理解,这支撑着一个实体建筑的外延和内容,但是这些在建筑本科招生以及后期教育中并没有明确的体现。

Bartlett学生以文学,政治和经济为切入的建筑方案, Freja Bao

 

2. 教材与理论体系

大学到底该不该有教材,是不是应该全面自学,这一直是一个值得思考和争论的话题。“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一点不假,国外也一样,不论是英国院校还是美国院校,也都有自己的“教材”,这些教材更像是一些建筑理论书或者相关学科书的节选和引用,还可能是教师针对当下环境提出的见解作为Brief(下文中会做更详细的介绍),以此来启发学生去思考究竟什么是建筑以及换个思维模式去探索建筑的可能性。这些Brief经常会随着每一年社会的变革,以及导师的思索方向不断更新

但是中国大学普遍的建筑教材,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没有太大变动,以北京的许多院校为例,仍是以中国建筑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教育系列教材为主,配以导师自己为了课程而设计的案例PPT。

建筑初步教材

 

这一系列教学资料更多是介绍一些对于建筑的基本认知和技法,以及一些经典的建筑师和建筑案例,比如勒柯布西耶,但是并不系统和全面,比如对于稍早期的具有实验精神的麦金托什就介绍的比较少,对于后期兴起的诸多建筑实验团队介绍几乎没有。

这样的偏重导致中国学生对于几位经典大师了解很多,而忽略了更多可能性和方向性的其他建筑师。同时对于柯布的理念很熟悉,导致很多学生对于比例和住宅很感兴趣,这种形式和功能的偏向性学习会忽视对于现代社会和建筑行业变化的思考。

建筑行业在世界范围内近十几年变化得太快,以Bartlett为例,已经出现了互动,参数化,实验材料等新兴的建筑领域,这些已经越过了建筑普遍性的功能与形式的单一可能,所以这种一贯的教材满足的了基础教育,但满足不了时代的更新

'MetaBall-ism', Mickey Matter, 2016

 

当然国外也同样具备基础教育,比如在众多国外建筑院校本科第一年往往称为“first year”,是讲述基础知识更多的,比如平立剖面去绘制一个楼梯,用材料搭接处一个建筑模型。

Bartlett Year 1 Installation Project,Soane Museum,2011

 

之后循序渐进,慢慢开始思想的启发,比如做一段叙事,并开始发展对于自己建筑的研究。到了第四年和第五年,国外院校逐渐增加一些以理论和思考为主的开放式Brief,这样的作用无疑是帮助学生理解并传播关于此建筑学院奉行的思维和理论体系。但是在中国,每个建筑学院的风格并没有特别强烈的偏向和区别,即使有一些风格也是在技法和表现上,特别在某些院校,你可以画出很漂亮的建筑线条和大师般的草图,可那并非是真正的思想和研究偏向。

建议:等着教材教,不如自学和扩大视野。教材只能帮助你最简单地了解一个时期的建筑风格,你需要接受更多的建筑实验者的引领,特别是最近十年内的建筑师,可以获得一些建筑的可能性和更多转型的机会。多花时间读一些理论的文章帮助自己早日确立自己喜欢的方向。

 

3. 中外教学课题对比

国内外做建筑都会有一个前提和设定,国外称作Brief,国内称为任务书。其实从题目就可以辨别:

  • 国外更像一个概述,一个引子,一个启发,来引领学生开始新的一年的主题创作;
  • 国内更像是任务,类似工作,一个需要完成的工作。既然有任务就一定有要求,国内从大二接触设计开始,一直到大四结束,虽然在功能上不断地转化,但是在任务书上的关键词几乎没有变化——地点,功能,面积,指标,一张总图。
某大学图书馆建筑设计任务书

 

在这种限定地点和功能的情况下(这和在工作中的前提是很接近的),做设计更接近于布置功能和平面,计算调整面积这些非常基本的建筑素质,偶尔的兴奋点是功能一直在变,从第二年小型建筑功能到之后的公共空间,再到大四可能会涉及高层建筑,但是设计步骤和内容几乎是一样的,一做就重复三年。

  • 好处自然有——对于不同功能空间排布的理解越来越深,排布效率也会越来越高,很多其它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不具备这种优势——从平面入手去思考空间排布的方法和思维,他们不容易去排布一个平面。
  • 但缺点在于——不断对一种建筑逻辑的方式和数据处理的强化,并无思想和理论上的循序渐进。慢慢的,连建筑学生自己都会认为自己就是绘图的工具。

 

在国外,每个Brief基本上是一个开放式的话题,比如以一部科幻小说为切入去思考装置的作用,以一段旅行为切入组织学生去一个特殊的地理、政治和宗教复杂的地带,重新思考“神圣”和“礼仪”这些长久的传统话题的。每一年思维模式会稍作改变,但是课题不一样,内容、功能和场地都由学生自己去决定。所以很明确的,就是做概念和建筑的思考,放在一个合适的场地去实现

Brief, Unit 10, Bartlett, 2016-17

 

这只说了Bartlett一个Unit,其实每一个Unit都会有自己的主题和思维导向,这也就构成了国外院校繁荣的盛况。国内做的功能多数是常见的功能,为了未来工作的需求而培养。国外的功能不受限制,很多冷门的功能都会出现,表现一个学生特殊的观察与思考。

Brief, Unit 15, Bartlett, 2016-17

 

建议:不要仅仅满足任务书上的要求,那忽略了建筑最重要的环节——概念和选址。思考你的概念是什么,可以关联什么,可以实现什么。

对于任务书要有自己的见解,比如一个同学和我提到过,这是一个有关艺术家工作室的任务书,里面提到有些房间容纳十个艺术家,可是有哪些真实的环境是存在这样的可能的呢,艺术家难道不是多数需要自己独立的空间吗?所以对于任务书的内容要不断地质疑,修改任务书本身就是一种思考建筑的提高

 

4. 实验与跨专业——在形式以外的创造

在建筑历史上,意大利是建筑教育的先驱。早在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在其所著《建筑十书》中,就对建筑教育提出一系列要求。在该书开篇,他已经强调建筑理论和实践同等重要,建筑师除擅长绘图技巧以外,应通晓各种学科,包括几何、音乐、历史、哲学甚至天文等多种学科。以近现代几个知名的建筑学院为例:

麦金托什建筑学院在建筑师麦金托什的带领下早在19、20世纪之交就走向建筑、艺术和设计结合的路线,这种学科间的交叉形成创造力的兴盛时期,而且即便是麦金托什本人的设计独具特色,形成高度装饰味道的风格,他的设计很大程度是受到日本的浮世绘的跨学科的影响。

Students working in studio at Glasgow, c.1900

 

库伯联盟是为建筑、艺术及工程学科所设,学生齐聚一堂,共用讨论室。建筑学院自己以与艺术学校为邻为荣,因为可以获得许多重要的观念。建筑学生不仅仅设计建筑物,他们的作品包罗万象,甚至包括一张邮票。所以这对于建筑而言是广义的。

Public art at Cooper Union architecture

 

巴特莱特建筑学院,英国公认的最强建筑之一,在十几个Unit的带领下,进行着叙事,哲学,互动,历史文化,绘画等多角度的思维发散,从Workshop里的学生穿着基本看不出是做建筑的学生。

Students working in the Bartlett ,Manufacturing and Design Exchange workshop

 

除了以上三个典型的建筑学院,在国外几乎每个学校都或多或少地在以跨学科入手来探讨建筑的本质和可能,这会大大摒弃了建筑从形式出发的单一方向,而且让建筑可以延展的可能性扩大,无疑建筑本身研究的就是关系,所以关联其它学科是自然的。

这种跨学科甚至影响整体设计界和艺术圈的学术氛围,各学校间的以及不同专业的交流很紧密,知识和学术在于分享。像AA——非常开放的建筑学院,它每周都会有大大小小的讲座,同时其它院校其他专业的学生也可以过去听,经常爆满抢不到座位。这个在国内一些院校是有改观的,但是普遍还是不够。同时AA也会在网上公开自己讲座的内容,这种学术传播多于商业传播的行为非常普遍。

Lecture Videos in AA Website

 

但现在国内多数院校考虑的关联学科很实际,比如结构,法规,仍是以一些平面排布和立面设计为主,这些均与概念脱节。这种并不是以概念作为切入的,理论的考量就更少了。另外任务书的限定比较多,创作时间比较短,时间的分配多为贡献满足其中的要求,达到评判标准即可。说到标准,下文继续讨论国内建筑学的评判标准问题。

中央美院建筑展

 

建议:做建筑其实就是寻找自己,发现自己喜欢什么,把这些内容作为自己的收藏品,慢慢变为自己的系统和研究内容。很简单的一句话,你应该变为你喜欢领域的专家。

 

5. 作品评判的标准以及对工作的培养

学生作品的整体质量一定和评判标准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国内,首先需要满足任务书的所有要求,缺项少项的立马扣分,虽然学习的本质是为自己,但追求分数也并没有错,所以学生通常是以任务书的要求为主进行设计。教师通常会统一要求上交方式——比如,排好三张A1展板,必须有什么样的图纸,甚至每张图纸的要求都会说明。在概念不明确的情况下,基本就是以平立剖面图的表达以及整体效果技法来评判了,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来康石石这儿培训作品集的学生,只关心技法的原因之一。

北京大学建筑学院课程终期作业评图

 

林间巧筑2016,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课程

 

这里必须再强调一下建筑设计的核心不是技法,那只是辅助你来实现自己想法的,真正重要的是自己的概念和逻辑。在国外往往是表达清概念,你所做的努力都可以往墙上贴,如果你的图多,这面墙就是你的,这种方式鼓励和激发学生的热情,往往几张A1图纸拼成的巨幅图纸在评判日会经常出现。

An open crit at the Bartlett

 

The Bartlett Summer Show, 2016

 

多数从事建筑教育的老师或多或少经历过中国的建筑行业,他们其实清楚什么样的培养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获取更多有利的机会。之前提到,在这种限定地点和功能的条件,与在工作中和甲方沟通得到的前提条件是很接近的,只是工作后更苛刻,需要更成熟地思考甲方需求和双方经济利益,城市与建筑法规,以及实际工程与施工细部,让一个建筑真正建起来并适应现在的中国发展趋势。

所以因为没有理论支撑,单以类似工作和完成任务的方式来对待是埋没潜力和智慧的行为。整体而言,学校更应该是聚集大胆的想法,严谨的研究的地方,而非仅仅为工作输送定向人士的地方。

建议:希望同学们理解传统院校老师的苦心,但勿忘在项目初期发现自己的核心概念,一个真正有野心的概念,一个说出来别人不信的概念,然后做足研究去实现它,最后力争在完成任务书的基本项目的同时花篇幅表达出自己的概念。另外在最终表达上,寻找到自己独特的方式,建筑毕竟是一个创造的行业,并不是一味地模仿,它不能教你创造,就像Zaha的Drawing表达,那种极端透视的倾斜的状态,这又是谁能教出来的呢?

 

6. 建筑大环境——需求量过大和整体的浮躁度

提到中国教育不得不提中国的建筑行业现状。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在我个人工作期间,碰到甲方不少,当时我们做一个产业园区改造项目,甲方觉得我们设计得不够好,原因是没有一个“具体形象”,随后他又明确地解释了一下这个“具体形象”的含义,就是“外号”。其实后来我们懂了,甲方一直需要的就是一个“大裤衩”。再深一层想,这个外号正代表了当代从事商业行为的甲方的普遍想法,一个浮夸的形象,一个便于快捷传播的形象。这个形象强过于建筑自身的空间形象,强过于建筑的概念。

工业革命与各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西方建筑也在很早就进行着更新与洗礼,新功能不断出现,所以对于现代功能,西方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改革开放后,整体现代化的进程催促着中国建筑的更新,中国也开始引入西方更多的理念和需求,追求全面大发展的新生与改造,导致建筑需求量迅猛扩大。

甲方希望早些获得经济利益,希望多快好省,不考虑设计周期,最常听闻的就是甲方诉说“我们十一要开业!”,然后不断地压缩设计时间,催促施工方的介入。

施工方那边更希望多快好省,往往配合度非常差,因为他们还有其它的业务,也在赶工期。同时在不理解你的设计的情况下会提前按自己的理解施工,经常与设计相距甚远,比如一个楼梯的扶手是设计过的,施工直接购买接近的现成的,这当然会引起很多纠纷与摩擦,但对于他们挨骂就挨骂了,挣钱就行。基本上在中国即使有几成好的设计,如果不配上好的施工团队的话,设计变异的几率太大了,而碰到好的施工方的几率真的很小这里提到的是普遍现象,好的是近些年有些年轻的甲方慢慢越来越专业,也开放,提供更多机会让建筑师去创造

但是在大趋势下,为了满足甲方的功能和形式,从建筑到建筑,从形式到形式的基本法则应运而生。为什么,快啊!直接抄,这种方式在中国几乎遍布大大小小的设计院和事务所。这种懒惰的方式也严重影响了之后的建筑工作。虽然能学习到国外的建筑,但往往也停留在表面形式,抄西方导致中国建筑的盲从。

补充一点,国外很多建筑师在实践和教育中寻找到一种平衡,他们不仅有自己的工作室,同时很多著名建筑师也在大学任教,他们经常办讲座出理论书分享给下一代的青年。中国的建筑界也出过书籍,多数是一种成果的商业展示和里程碑式的记录,作为一种自身的宣传和传播。

The Manhattan Transcripts, Bernard Tschumi

 

建议:建筑行业应该扮演着设计先锋的角色,能够以专业的角度去对待甲方,把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且对于建筑研究和教育更需要有一种力争预测未来建筑发展和传承传统的责任。

 

7. 社会大环境——审美、标准与话语权

最后要提一下,整个国家对于文化和审美的认知趋势。不可否认,中国历史上出现多次文化断代,也经历过战争,所以很多艺术瑰宝都随着一次次地流失和灭亡,这些文化传承到现在其实并不多。谈起过去的建筑,可以滔滔不绝,从元朝宗教建筑的兴盛,到唐朝的木建筑实现了艺术加工与结构造型的统一,又到宋代建筑的空间层次和装饰色彩,再到明代的家具和材料的多元,之后是清代的皇家园林以及特色民居,中国当时一直保持着本土建筑色彩。

《营造法式》内页

 

但是转而再想想中国现代建筑,中国经历了而且经历着一个信息爆炸,物质爆棚的时代,就好比对于信息的认识不足但已经接触信息了,就这样缺乏一定的判断力,学习西方还要保留东方,最后抓不住核心建筑的概念,变为形式的杂交体

湖州喜来登温泉度假酒店

 

建筑师和设计师整体的审美还相对偏高,但是在这样一个经济年代,普遍性的甲方——拥有权力——在市场中由于建筑师的妥协,他们反而拥有了更多的建筑的话语权和审美权。所以整体上,是一个全民审美的问题。教育家叶圣陶曾一直推行的美育教育在如今看来是至关重要的。这个问题似乎是从小学就应该推行的,但是却是最没有被重视的,包括在大学的建筑教育。

总之,建筑既然作为一种艺术与设计,需要有不停的追求和持续的不满足,相关的学习与教育一定探讨的是建筑的未来和可能,但是中国多数院校的教育还是在考虑建筑的现在和实用

中国曾经有着很辉煌的文化和建筑历史,也许从古建和民间中参考和学习不失为一种保持建筑文化属性的一种方式,至少在日本对于古建筑的专题和研究非常多。中国建筑教育可以往前向西方教育靠拢,也可以往后寻根创造一种本土的构建世界观,但是就是要改变,不要停滞,因为时代在变,相关领域就在变,机会就在变。

对于学生自身,以上提供了很多好的建议,并且分享了至少像AA公开讲座这么好的资源,但笔者仍相信即使看到此篇文章的同学,也未必能花时间去深入了解,所以提升自己对于建筑的热情动机和好奇心才是能做好建筑的根本

 

以上望有帮助,欢迎交流

———————————————————

欢迎关注我的个人官方微信(kang-shishi)

如有艺术留学、院校、专业、作品集方面的问题,可私信康石石咨询

此文某些观点作废,有兴趣可看新版本:

如何评价国内现阶段的建筑学教育? www.zhihu.com图标

————————————————————————

在看本文之前,为了避免歧义和误读,请阅读以下名词解释(不一定准确,但比望文生义强),来源自维基百科:

 

人文主义:(亦作人本主义)是一种基于理性和仁慈的哲学理论的世界观。作为一种生活哲学,人文主义从仁慈的人性获得启示,并通过理性推理来指导

 

人文学科(英语:humanities),又译人文学,是以观察、分析及理性批判来探讨人类情感、道德和理智的各门学科(科学、哲学、文学、艺术、历史、语言等)和知识的总称。

 

科学:通过经验实证的方法,对现象(原来指自然现象,现泛指包括社会现象等现象)进行归因的学科。(包括形式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应用科学,生命科学。)

 

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如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主要是当代),政治学研究政治、政策和有关的活动,经济学研究资源分配。广义的“社会科学”,是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统称。

 

科学方法:(英文:scientific method)指的是检查自然现象、获取新知识或修正与整合先前已得的知识,所使用的一整套技术。为了合乎科学精神,这方法必须建立于收集可观察、可经验(empirical)、可量度的证据,并且合乎明确的推理原则。梅里亚姆-韦伯斯特辞典如此定义:科学方法是一种有系统地寻求知识的程序,涉及了以下三个步骤:问题的认知与表述、实验数据的收集、假说的构成与测试。

 

美学:传统美学的任务,是研究艺术作品作为“美”的永恒的不变的标准。德国理想主义的形而上学美学被认为是当时唯一标准的美学。在此条件下,发展出两个分支:心理美学和美学。美学(感性)的认知在很长的时间被认为是理性认知的对立面。这个观点被现代的新观点所取代,即这个对立面是不存在的,理性的认知是必然通过感性的认识过程而被认识的。

 

文艺复兴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摆脱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肯定人权,反对神权,摒弃作为神学和经院哲学基础的一切权威和传统教条。

 

实事求是: 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关于现代性与理性的关系有篇论文可以参考《理性与现代性》作者:陈嘉明( 1952- ) , 男, 福建闽侯人, 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哲学博士:

从哲学的意义上看, 现代性主要是一套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 它们既促成现代化的形成, 同时又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表现为它的结果, 并相应形成现代人的特有人格, 以及社会在经济、政治与文化等方面的特定属性。这其中, 理性与自由是现代性的两个基本要素。理性作为启蒙哲学所认定的人的本质, 它是现代的精神与灵魂, 不仅构成现代价值观念的来源, 同时还以 理性化!构成现代历史进程的方向与准绳。自由则是人的基本权利, 它是现代人与社会得以生存与发展的第一前提,构成现代人与社会同以往社会的根本分水岭。


epistemology.xmu.edu.cn

 

 

因为总有人说国情特殊性

 

补充下关于中国哲学的概念:有两本书叫做《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和《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所以中国哲学是有理性和逻辑性的。如果哪个老师拿中式哲学试图对不合理一言以蔽之,不妨拿着这本书,问问这位老师,他的哲学符合哪种中国哲学逻辑。

 

还有关于中国国画,我对做个方面没太多研究,不过推荐下哈佛燕京学社出版过《Poetry and Painting in Song China: The Subtle Art of Dissent 》。他们在宋画领域的研究算是权威了。

 

 

还有关于什么是逻辑,这个系统非常复杂,请自行查阅,或者请教逻辑学的同学。

 

只是本文是从理性和科学的立场去阐述,我们目前的所面临的困境,但并不宣扬科学至上,理性至上等极端言论。理性,科学,与,人文,艺术,人性并不是对立的。

 

下面是正文:

——————————————————————————————————————————

 

先从一个事情开始导入这个问题:

 

如何看待清华大学建筑系学生大规模转专业? - 大学生 - 知乎

 

 

去年这个时候被这个消息刷屏,除了行业整体下滑,最主要的原因不少转专业同学都对建筑学学习的过程中的模糊性和不确性感到难以接受,于是觉得是自己出了问题不适合读建筑。我没读清华的同学那么优秀,但我在高中也是读理工科,倾向有说服力的逻辑过程。我也面临过这样的问题,读完大二后,我当时的解决方案是去外所实习了一年,但是实习的过程并没有消解我的困惑。于是在选择去英国,从头读起。

 

我认识到建筑学不是这样,而是科学的。

 

 

引用下周有光先生说过的话:

 

历史发展的轨道主要是三个层面:

经济方面,从农业化到工业化到信息化,从听任自然到改造自然;

政治方面,从神权到君权到民权,从专制制度到民主制度;

思维方面,从神学思维到玄学思维到科学思维,从迷信盲从到独立思考。

而吴良镛老先生早就说:建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走向科学,向建筑学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媒体报道----中国科学院) 否则他一个搞建筑理论的怎么能拿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呢?

所以关于国内的设计课,我整理了一下思路,回答一下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为什么在我们软件水平,勤奋程度,信息渠道都不差,甚至超越情况下,很多人觉得建筑学是玄学(无法找到的形式的合理性和设计的合理性),建筑概念和理论很难有令人信服的存在和有意义发展?

 

 

首先建筑学(不是仅仅指建筑设计)是科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与工程科学的综合学科,甚至与艺术(art)相关。

 

 

而我们面临最大的问题就由于我国建筑学科在设计中都存在过度文学化的现象(这与体系无关),没有逻辑性,缺少科学的方法论。

 

 

而英国的设计流程大致是:observe-document-research-design-technical study-(construction)(各校有一定区别),而国内的建筑学对于设计的认知往往知停留在design这个中间阶段,而且design手法非常成熟。但忽视设计的动机和原因(observe-document-research),以后设计后的功能上和物理上的测试(technical study)。

 

 

 

因此我们的教学手段和系统(design阶段)是现代的,但是由于现代科学方法论的缺位,让我国整个建筑教育的思想基础却处于前现代阶段(关于现代方法论的重要性,可以和经济学政治学等其他社科类同学了解下,可以说现代科学就是起源于现代方法论)。

 

 

 

科学方法论是一种有系统地寻求知识的程序,涉及了以下三个步骤:问题的认知与表述、实验数据的收集、假说的构成与测试。

 

 

 

 

所以理工科出生,而且逻辑思维好的同学,在国内建筑系最感到不适应。过去我们一直都接受的现代科学方法论的学习过程,现在突然让你接受前现代的思考模式。其实并不是你的错,而是你太优秀,看问题很有逻辑性,很有条理。

 

 

(重点强调一下:科学的方法论和国内很关心的形式不冲突,反而是合理设计的基石,不仅能衍生出新的形式,更能解释其形式的合理性。)

 

 

我们在客观技术上,对比欧美,没有任何劣势。问题不在于用什么软件,采用什么技术,推敲出什么样的空间,而在于为什么用这些手段。软件、技术、空间和理论都得在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下进行合理的安排。每次回国都看到很多表现优秀,平面优秀,空间很好,模型精细的作品,可是由于缺失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在设计的出发点就犯了主观臆断的错误问题,很多设计都源于无中生有。这就导致虽然成果是精彩的,但是设计过程是无效的,这就非常可惜了。科学的方法论就是指挥家,安排指导各个技术和操作处于合理的位置,使最后的设计是可以解释的,是可以理解的。

 

主要就谈概念设计吧。你这个概念从哪来的?绝大多数人都是脑袋里凭直觉蹦出来的,或者是主观想法。但这种主观臆想出来的“概念”并不能称之为概念。举个例子,做建构这几年在国内特别火,通过基本元件通过自由组合然后做成一个实体。我当时面试的时候,就有这样的作品,老师就问过我这个问题。基本元件的设计的依据来自于什么? 对,我不知道,我哑口无言,我记不得是从哪地方看到的或者说抄到了。这就是模仿者和设计者的区别。

 

仔细想想,设计过程中,多少改动是因为主观上的,多少改动是因为客观上的。很多理由都是:我觉得,我认为,我感觉。

 

例如设计教堂,国内的分析会说什么神性,神圣感,还有什么精神的冥想。这些词一定很熟悉,安藤忠雄洗脑大法好。这些都是主观的。请你说说什么叫神性?什么是神圣感?什么是冥想空间?凭什么这个空间是用来冥想的?这些词其实都是文学上的修辞,而不是一个事实陈述。

 

但是往往忽略,教堂设计和整个弥撒的仪式流程是有关系的,参与者的位置和阶级也是不同的。如果要设计教堂,就得深入了解基督教的宗教仪式和它的所在的系统。设计是要服务于这个系统,而不是你觉得怎么样。

 

有个实际项目,前些年比较火,海边最孤独的图书馆,当时媒体拍的一些照片

 

 

 

 

 

设计师是这么认为的:“关于图书馆,我是这么理解的,现在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包括我自己。读书往往是一种内省的状态,通过与作者的关系,对自己做出某种反省。这其实也是一个冥想的状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图书馆就是中国人的教堂,因为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宗教,这些文化类的建筑起到了某种类宗教的功能。比起教堂,图书馆更贴近中国人的生活。”

 

 

 

所以提问:为什么图书馆是中国人的教堂?为什么说中国没有真正意义的宗教?你认为读书是内省,通过何种渠道得知为什么认为其他读者也是这样?

 

这些问题放在别的学科都是一个大课题,可是设计师随随便便给了一个他认为对的答案

 

所以这个他认为的最孤独的图书馆,成了一个笑话:

 

 

变成海边最热闹的图书馆。如果设计师考虑一下当地游客和人流量,和大多数人民的喜好,而不是一味去模仿安藤师傅,就不会有这样的结果。

 

其实这个图书馆不是孤例,比如西扎师傅关于一个古城改造的项目:

 

面目全非的古城改造?这事儿还真不赖建筑师但建筑师却绝不无辜 | 建筑学院

 

当西扎在赞叹茅草屋顶的房子是一座宫殿时。第一栋房子的的主人Abel却认为茅草顶容易导致火势蔓延,想换成瓦屋顶。第二栋住宅的女主人对西扎抱怨茅草顶连年漏雨,西扎并未对此作出回应,仍旧夸赞这栋房子如何美丽。

 

 

还有某位国内的大师:

如何看待王澍在洞桥镇文村所主持设计的农居群落? - 匿名用户的回答 - 知乎

 

作为当地人,在校大三建筑生,春节期间去过一次,与村民交流后…首先南方的冬天非常难受,而且地块还处于山背侧,光线严重不足,每一户都采用了天井,房间的与天井的分隔,只有木板,保温如何解决,斜的风雨后,木板上的污渍如何清洗,楼梯过于狭小…卧室房间也小,使用对象是农民,少了存储空间,房间里衣柜都放不下。再说外立面,采用当地岩石作为装饰,木头作为辅助装饰…与当地民居没有很好的融合,开窗风格迥异,还是美院的风格…估计农民内心是反对的…传统观念趋势着他们难以接受

作者:吕晓城
链接:如何看待王澍在洞桥镇文村所主持设计的农居群落? - 吕晓城的回答 - 知乎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这是2013年的时候马工去UCL Bartlett演讲去介绍他的“理论”:山水都市。这也是少有的世界知名的中国建筑师对海外的“理论"输出,但结果异常尴尬。有人对山水都市合理性提出质疑,马工被人现场怼了。中场绝大多数人离席,只有少数中国学生留下,最后演讲由英文完全变成了中文。这个讲座最终成为了AB校学生眼中的笑话,更是一次学术事故。(有两个彩蛋:演讲前,海报上的MA YANSONG 打成了MA YASONG,马工不会说蒙古包的英文,最后淡定的说出menggubao。)

 

 

 

如果用毛泽东思想来概述,以上四位师傅都是犯了右的错误:多少设计是他们想当然觉得合理的,多少设计是使用者客观上需求的?

 

 

 

所以概念是什么:基于现实中严谨的观察,归纳总结出的一种客观结论。即使现在我做设计,也会不由自主忽略事实依据,从主观上找些素材融入到设计中,这就是惯性思维作祟。其实这是错误的方法。只要老师逻辑感强,就会告诉你你的设计逻辑是有漏洞的,把我从主观的想象上拉回来,去看场地,去仔细想想之前做的调研和研究。

 

 

今年在正在做一个疗养院课程设计,我开始就觉得哎呀,疗养院嘛,要舒服,就主观上觉得要搞一些柔软材质的东西,去抄抄日本小清新就好是不?但柔软舒服,这是我对疗养院这个词主观上的感受,回到实际场地中并不是这么回事,所以老师把我拉回去。所以我之前想的柔软的疗养院这个概念,那就是个伪概念。

 

 

后来我重新去看我在现场周边环境的录像,比如风声,鸟声,树叶声,还有各种花草点缀,树影婆娑的周边环境。用这些客观事实去支撑一个认识:这样的环境是令人放松舒服的。(主观感受也得需要客观的支撑,比如:在你特别饿的情况下,觉得什么都好吃。好吃是主观的,建立在你饿了这个客观现实上)

 

 

那么如何用这样的一种环境,或者说放大这样的客观环境(比如树影婆娑的环境下,他的树多高,品种是什么,间距多少,如何分布)去服务哪个对象则成为下一步我需要思考的问题。这样的逻辑是一环扣一环的,每一个环节都得认真思考,不能有逻辑上纰漏,每一步都得经的起批判。

 

 

以上只是举一个例子,不同类型的研究或者设计,走的道路是不同的,但是相同点都是是:客观现实的总结,逻辑上的缜密。

 

国内的设计多少真调研而且是真的从调研中总结出规律,再去做设计,多少是post-rationalist(后来补上的分析图),大家应该心理清楚。我直到现在也在训练这个方面的能力,这是个痛苦的过程,每一步都要跟自己的主观想法和惯性思维做斗争,但是每一步都是逻辑清晰和合理的推演,则是一个令人高兴的事,因为每次往下一步推演,都能有令人惊奇的收获,这和主观预设的结果完全不同。

 

 

同时这种过程,不是对去过去的操作进行反复修改,而是不同阶段的演化或者进化(一个学期的项目,可能大半个学期都在进行前期研究和调研,设计阶段不到半个学期,即使在设计阶段大量时间也是花在技术的合理上,比如保温,通风,结构,节能的合理性。作为先锋设计的AA就更夸张了,有的人一整年可能最后的成果连房子都看不到,交上去的是整个研究报告。),所以在这种方法论下,并没有对同阶段的重复劳动(比如设计阶段的一草二草三草,一大堆推敲模型,对平面反复进行主观性修改),而是知识和信息累加的过程,对如何解决问题会有逐渐清晰的过程。

 

 

关于英国设计思想,李士桥先生的有本书讨论过这个:《现代思想中的建筑》中的《克里斯托夫·雷恩与培根思想》一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阅读参考一下。

 

 

 

同时我也跟在英国读Alevel还有在CSM学习艺术和fashion的同学也交流过,他们做艺术时候的思路,也和这边做设计的有类似的地方。(前段时候知乎有人去提问何志森的mapping工作室,mapping其实就是英国设计前期的一环,算是基础教育,alevel和预科都有教)

 

An art methodology differs from a science methodology, perhaps mainly insofar as the artist is not always after the same goal as the scientist. In art it is not necessarily all about establishing the exact truth so much as making the most effective form (painting, drawing, poem, novel, performance, sculpture, video, etc.) through which ideas, feelings, perceptions can be communicated to a public. With this purpose in mind, some artists will exhibit preliminary sketches and notes which were part of the process leading to the creation of a work. Sometimes, in Conceptual art, the preliminary process is the only part of the work which is exhibited, with no visible end result displayed. In such a case the "journey" is being presented a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destination. Conceptual artist Robert Barry once put on an exhibition where the door of the gallery remained shut and a sign on the door informed visitors that the gallery would be closed for the exhibition. These kind of works question accepted concepts, such as that of having a tangible work of art as end result.

Art methodology - Wikipedia

 

 

可以用一副艺术品也稍微解释下现代艺术的思路和其背后的理性思考。这是人人都知道的蒙德里安的作品。那么问题来了,在这个作品之前,发生了什么?这不是凭空脑洞出来的东西。

 

 

 

 

首先来看这幅画,这是他学印象派时候画的树。

 

 

 

他又画了一颗树,已经很抽象了。

 

然后又画了一颗树。

 

 

他把具象实物抽象成了更极简的线条。

 

然后他以此往后发展

 

 

下面这张完全就是从上面这张发展出来的。

 

 

 

然后再继续简化抽象

 

 

 

下面这张几乎就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作品

 

 

 

但是。。。其实还有一张,这是他的final step

 

 

 

Piet Mondrian: The Evolution of Pure Abstract Paintings

 

其实每一步之间都有大量的手稿和他的research,我在google上没找到。但是Tate Modern曾经展出过,厚厚好几本。他伟大地方,不在于我们一开始看到几个色块,而是怎么推导出这些色块的,他自己往前走了一步,进入了抽象派。

 

但是我们只看到了:

 

 

 

为什么很多东西不明觉厉,因为很多情况下,就是因为不了解背后的东西或者看不到。你想想为啥库哈斯和ZAHA他们设计理念很早就成型了,这不是机械劳动搞出来的,也不是凭空脑洞出来的。这是他们在AA时期就通过科学方法论一步步研究探索出来的,他们也会学习前人作品,但不是模仿,不是突发奇想,而是发展。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从工业革命到今天,所有建筑领域的一次次革命都起源于西欧。

 

 

对于英国教学思想,强调理性的典范就是AA的5年本科课程 。有渠道的朋友,最好找你在AA读本科的同学聊聊,详细了解下他们课程设计的详细始末过程,和整个作品的完整思路。这样你就会理解,他们为什么在世界建筑圈如此有声望,以及为何在过去几十年来,直到今天一直不断推动建筑学的边界。同时Royal Institute of British Architects的任务就是the promotion and advancement of architecture.大家可以仔细体会下究竟什么才能实现advancement of architecture。

 

 

建筑史和建筑理论的混乱。改革开放后突然接触西方,把西方所有书籍和文章,都当做圣经去看。

难以哪些是宣传口径的书或者感想,哪些是已经过时并早就被批判的理论,哪些是正经的学术书籍和文章(比如文丘里的《Learning from Las Vegas》还有雅各布大妈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在中文环境下,大家看得到宣传口径里那些描绘的极好的乌托邦,但是英文论文库里有着成千上万关于批判这些乌托邦造成社会问题的论文和研究报告,但是少有人会去翻译。对于建筑的思考成了文学式阅读理解,遣词用句好不好,这空间怎么怎么样,怎么怎么玄乎,很像中国文人在评论国画,毛笔字,还有诗词。推荐一本书《Modern architecture through case studies》,看看如何正确的分析建筑吧。

 

 

归根到底,建筑学的具有社会科学的一面,需要综合很多方面的知识,但是不论这个知识的范围多广,也是有逻辑的,能解释的通的。当有些人通过去强调建筑的矛盾性和复杂性,来给其不合理和无逻辑洗地时候,请记住建筑学是有内在的逻辑性和合理性的。我今年准备毕业论文,需要引用中文文献。发现社科院的东西要靠谱。因为社科院的文献和报告,都是阐述的往往是客观事实,XXX报的很多文章是主观个人感想。对住宅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张仙桥先生的《住宅社会学》,他是费孝通先生的学生。你会很开心的发现具有社会科学素养的先生们,写的东西都是人话。

 

 

 

引用下《梁思成全集》第五卷,你看梁先生说的都是人话,有些老师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说人话呢。

 

 

 

 

最后,建筑学是门科学(中国建筑学会是中国建筑学领域的学术性团体,隶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他需要一个现代的方法论作为支撑,他既是社会科学,也是应用科学,甚至有自然科学的影响,但是他是科学,是科学!是科学!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艺术会影响建筑学,但是艺术的创作也是有逻辑的,也有方法论的,无逻辑的画作就只是工艺品(craft),而不是艺术(art)。所以不要以为和艺术沾边就能让你随便胡扯了。)

所以建筑学不需要卖弄文笔的文人,要的是说人话讲逻辑的社会科学家,要的是实实在在搞技术的工程师。

 

在1981年的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上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以邓小平为首的新的领导集体概括总结了贯穿于毛泽东思想体系各个具体部分之后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又称之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1.实事求是:即要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用客观实践检验真理;
2.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即要把方针要放在本国实际和本国人民力量的基点上,找出适合本国情况的前进道路。
玄学教育,技术还得自学,还不如技校

一条令人摸不着头脑的道路:1)崇尚模糊小情趣;2)把模仿夸张的建筑形态当时尚;3)鲜有关心建筑的本质与生活的本质的。4)把没有想象力当审美。抱歉,得罪,真的很遗憾!

谢邀~~


似乎没有哪门学科比建筑教育更漫长,通宵画图的五年在每个建筑人身上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师徒式”的传授和建筑师的自我修养更持续在整个职业生涯之中。

似乎也没有哪门学科比建筑学更能显现时代的所有风向——战争中的流离和坚持,动荡中的争鸣与分合,那些漂洋过海的年轻人,把个人历史与时代大戏融进了城市的基因,也融进了一堂一堂的建筑课。

年轻人终于变成了老先生,新同学已经不知道仿宋字。

我们的建筑课,从哪里来,它将去向哪里,又将带着你去向哪里。


原载于AC建筑创作(archicreation)

策划、制作:

weixin.qq.com/r/QHWSii7 (二维码自动识别)

weixin.qq.com/r/QHWSii7 (二维码自动识别)

知乎的金句:“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我个人是04年上的大学,去年16年帮一个南京某高校大五女生看了下用来申请米理的作品集,发现就是我十年前的样子。矫揉造作的概念,肤浅的设计手段,没有逻辑的过程。
你要问建筑学教育走的什么路?
要我说,中国大部分学校的建筑学教育根本没有在走路
只是蹲在原地缩成一团,等待被日渐萧条的市场抽个遍体鳞伤。
-------------------------------------------------
该怎么走?
国外目前流行的概念是建筑 production ,
是一个给人用的产品。
这是一切计划和发展的基石。
作为一个产品,必须跟未来的市场相结合,
否则就业率以及就业质量上不去,
整个学科还是会逐渐萎缩。
未来的市场是什么?

第一,既有建筑改造,尤其节能改造部分。我国每年现在有40亿平方米的建成量,
但是建筑节能这块,跟中国未来的建筑节能目标有很大距离,是一个大市场。
本科和硕士教育可以更加踏实,更关注建造本身,更多有关的改造studio 和workshop。

第二,跟VR虚拟现实结合。小清新总喜欢强调空间体验,那么VR 肯定是未来对于空间塑造的利器,高校教育千万不要慢市场一拍,应该抢在市场前面才是。高校建筑系的研发实力在哪?

第三,人工智能。简单说,智能家居的出现,使用者的动线就被改变了,里面空间的塑造就应该进化才是。复杂里说,智能建筑,本身就不应该只是弱电工程师的事。高校建筑系的研发实力在哪?

以上三点,都是需要技术门槛,目前除了清华以外的建筑系其他都没有这个实力去做。而英国的一些高校已经在跃跃欲试了。Ok, 你说你对技术不感兴趣?你有着超乎众人的美感,强悍的思辨哲学能力,“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的品性,又或者全中国就只有你和你导师一个半建筑师?

我呸!

---------------------------------------------------------------------------------------

那是你不知道有多少人要靠这个职业养家,设计本来就是智力过剩的事情,人文就更是了。说实话,建筑学生中天潢贵胄和平民百姓过着的就不是一种生活。不过也是挺令人堪忧的,某老八校,山寨个马岩松就是优秀作业。柱网乱排一通,老师连地下室不计容都不知道......是不是连职业化的边都没沾上......大学和工作是脱开的,如楼上所说.......玄学教育

赞同 和 反对 高票回答

 

混乱的教育方法、多快好省的甲方及政府审美,导致了年轻建筑学子对建筑学本身的不理解。

 

甚至很多的知名事务所,在中国实现(zhuan)项目(qian)时,都懒得去传播自己曾经信奉的严谨建筑学。蓝天组,在深圳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展览馆开幕时的方案解说,就简单传达了“我们要做一只蝴蝶”这个形态的概念。

 

这种是玄学吗?是!

 

但建筑学就应该学学“技术”就好吗?

不是!在传统严谨教学中,建筑师和工程师是两个分工极其明确的专业。

 

建筑概念≠玄学。在国外严谨的学府,对“建筑概念推导成方案并严谨深化”的学习是逻辑严明的,做不对,是会挂科的,是毕不了业的。这个过程极其痛苦,又极其充实,每一次的探索,都会上升一次对建筑的理解。

即使毕了业,也仅仅是摸到了门槛,在职业生涯中需要终生探索,才有可能把这个过程做得更舒畅。

 

建筑师本应该是个学者,在中国,却被逼得成为了:风水大师+熟练技工+营销专家=演员

能培养出合格的技术人才已经是很高的目标了,现在都远远达不到

中国建筑教育的问题这些年伴随着整个建筑行业的下行变得越来越突出,大部分的建筑学子走出校园后都会经历一段略微痛苦的认知过程,毫不客气的说,这份痛苦大部分时候是学校教育直接带来的。

那么中国建筑教育的核心问题到底是什么呢?

个人认为是四个字“以偏概全”。

为什么这么讲,这就要从“建筑”的属性谈起。建筑学本身是涉及面很广的一本学科,是理性功能与感性美学的结合,这也是为什么建筑学的本科要学五年。因为是一门含文涉理的综合学科。

学过建筑学的人都知道,维特鲁威所提到的建筑三要素——实用、坚固、美观。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甚至更多的时候,实用与坚固更为重要。可回顾我们在大学所受的教育,更多的时候仅仅是在强调“美观”而已。这个美观不仅包括立面的美观,还包括所谓的空间体验,这种东西本身就是非常具有主观性的,于是到达一定程度后,建筑教育就变成了一种“玄学”。

剩下的实用和坚固呢?便被单纯的用“功能布局合理性”与“建筑结构与构造”所代替了,落到实面上不过是学分簿上的三五个学分而已。

这样的培养方式本没有错,是一种培养大师的路数。但并不是人人都能也都愿成为大师,成为建筑大师的概率比成为总统的概率还低。这样的教育模式引发的后果便是,使学生有一种没来由的优越感,因为他们讲着别人听不懂的话,欣赏着别人看不出来的阴影关系,没有大师的能力却早早有了大师的心高气傲。

但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一个建筑的最终建成,和一件艺术品的诞生最大的不同便是它不是一场设计师的独舞。以一栋相对简单的住宅为例,要经过拿地、可研、报建、设计、施工、销售、交付等主要过程,每个过程中又有各种端口各种环节,最终呈现的建筑效果往往来源于市场分析、客户定位等因素,设计更多是个执行部分。更别说复杂度更高的文化及商办建筑,还要加入招商、后期运营等环节。

设计在建筑成型的全流程中只扮演了一个相对重要的角色,群舞之一,除却大师之外,连领舞都不是。

这些事实于学校教育里几乎不见踪影。

80%的建筑学子毕业后的出路是大大小小的设计院,这其中的大多数是去画施工图。也就是说走向社会后,建筑设计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是一种谋生的技术,而在学校里,既没有系统讲解规范,也没有关于施工建造相关的课程,甚至连建筑的建成到底经过哪些具体环节都是在工作后慢慢了解到的。

当然大学教育不同于职业教育,并不是一定要开设实践类课程,但至少应该引导学子们主动去了解建筑学的全貌。

建筑学本身是那么丰富有趣的学科,为什么只将空间与美观这种极其主观的东西放在教育的第一位呢。它的涉及面广泛而有趣,和经济形势、生活方式、科技进步、自然生态等等诸多方面都息息相关,每个方面建筑学子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与能力寻得一片天地。上学过程中,很多原本很优秀的同学,因为不适应过多建筑玄学的教育而很痛苦,但其实,他们完全可以有更多选择。客观理性爱好分析的可以做商业顾问、管理能力强的可以做开发商的设计经理、关注技术的可以研究绿色建筑、喜欢IT的可以做建筑软件开发,长得漂亮还可以做游戏主播(当然这个跟建筑关系不大~偷笑ing)

毕竟,并不是每个人都想成为大师,这样的片面教育后果是直接抹杀了很多人的可能性。

弱水三千,为什么只取一瓢喂入尚未定型的学子口中?

当他们走入社会,踩着青春的尾巴却发现巨大落差时,学校又在哪里?

 

这回答或许略有偏颇,但确是我这个多年建筑从业人员的心声,真切的希望看到的建筑学子们,放下身段,翻过校园院墙围成的乌托邦,多看看多想想,多为自己的未来寻些可能性!

加油,共勉~

 

新开了专门探讨建筑师就业问题的专栏,欢迎关注与投稿:

建筑职介所 - 知乎专栏

 

同类回答:

在同济大学学习建筑是怎样一番体验? - 小山的回答 - 知乎

真的是玄学。

非老八南方某985城规。大一多是公选课,高数/语文/C语言完全没用,工图/力学/设计基础课学的很浅,工图对制图规范涉及太少,力学知识对直到现在的设计没有任何帮助,设计基础课中基础的形式美/制图原理/名作抄绘/空间组合等基本功很不扎实,大一下学期就开始电脑出图,很多人手绘排版功夫为零。大一结束时可以说全班没有一个人认真看过组合论,基本的人体尺度更无从谈起。

大二开设建筑设计课/建筑构造/CAD课/表现技法/水彩。学校有水彩领域知名教授,所以很重视。一个学期每周两次写生,暑假远赴浙江实习;在全班基本掌握CAD操作以后开始CAD课程,不教授制图知识,私以为毫无卵用;在设计课基本要求电脑制图以后开始学习马克笔表现技法,私以为毫无卵用;设计课槽点更多。在全班空间尺度,形体比例,收头,基本的交接等基本功都不扎实的情况下,老师要求观看大师纪录片从而了解大师有多么神棍/了解圣家族大教堂从而了解宗教性建筑/了解鲁班锁从而了解中国传统木结构的伟大/续写故事设计建筑从而了解建筑的叙事性/要求设计中做出构造,于是在出图的紧急关头,同学只好在手工模型中贴几层纸,图面上拉出一根线把课本上的水泥砂浆什么的抄上去完事……

我当时就恶心着了,硬是没有做手工模型,通了一宵现学现卖把一个节点的构造用su拉了出来。我觉得一个学期至少学一点有用的东西。

大三开学的我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基本空间尺度不会把握,形体比例乱七八糟,体块靠su瞎拉,对位,收头,界面交接一塌糊涂;CAD线型乱七八糟,不分图层;不会渲染,很多人连AO都不知道;ps普及但不精通,常规的总平图画法很少人会。有一点值得表扬,水彩画的都不错,上淘宝卖画应该饿不着。

大三以后情况改观不少,实为万幸。

总体来讲就如其他回答一样,私以为就本校情况来看是在培养一群玄学神棍。极其不踏实,极其荒诞可笑。现在的基本功,设计多来自大三后老师的调教,软件技术基本全靠韩神的教程。但是贻害颇深,不少人到现在设计只追求图面好看,空间一塌糊涂。更可悲的是部分人追求了半天画的也并不好看。这不是学生的问题。

不知道学了一肚子安东尼奥高迪弗兰克盖里埃姆斯夫妇,画的一手好水彩,但连个CAD都画不利索的人将来进了设计院能干嘛。

对于水彩,我认为培养美感是绝对必要的,但是设计和艺术之间是要画好红线的,越过去就会出问题。带队教授每天评完画,都在宾馆大堂里反复强调艺术性,艺术性,我觉得很是问题,问题不小。在时间有限,精力有限,我们的水平也有限的情况下,私以为学好基本功比过度投入艺术修养更重要。
为啥我觉得是一直都是搞人文培养,反而忽视要培养职业技术师的事。
而且培养出来的学生真特么愤世嫉俗,出来个个感觉自己能日天,,,

我毕设答辩时老师的说法是我终生难忘的。

老师给我的评价大致如下:
老师A:这个同学很奇葩,不够感性,不适合做设计。
老师B:你这个设计运用了太多理性。设计是不应该理性的。嗯所以要扣你分。
其余老师不评论
专家对我的观点比较赞同,但是并没有影响到我老师。

而别人胡抄乱画瞎搞的设计,分都比我高,还被冠以有想法有创新。嗯。那些人东拼西凑的图能和我这个从小就学建筑设计的做的东西比吗?不要恶心我好吗 = =

我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只有一个。不要以为你考上好学校周围就能有好的学习进步的环境。
不要高估周围人的智商。但也不要低估人对尊严的需求。

要想不被大学坑只有一条路。就是学生时代绝不听老师的任何建议。
非你是世界TOP1的学校,有TOP1的教授。不然还是单打独斗比较好。
一如我,从小到大都没听过学校老师的任何指导说教。
我现在混的不差,虽然比不上权势子弟,也活得有尊严。

 

教育是自己的事情。

以上。

应该问地产行业在走什么路 如何改革 然后建筑教育才会做出相应变更. 在这个资本为王的时代建筑教育是无力改变地产行业的.

从本科到研究生对建筑学的学习,再到现在就职于上海一家知名的建筑设计公司,我在建筑领域可触及到的平台是越来越广阔的,对建筑与建筑学的认知也在越来越丰富、具体。我很赞成

(下称“答主”)的回答中有关建筑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与工程科学的综合学科应基于科学的方法论这一主要观点,但也深深地觉得该回答中的某些表述实在是偏颇与局限的。

首先提前简述我在文末所作的结论:如果要我说一下“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我会说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太喜欢将建筑作为一个问题去嘲笑与批判而不是作为一个现象去看待与思辨。建筑在我们的世界中处在一个小而精的量度里,说其小是因为建筑可以说是组成这个世界的基本单位之一,说其精是因为建筑牵扯了社会中方方面面的劳力、智力、财力。正因如此,建筑是作为一个多面体存在的:气候、位置、文化、造型、结构、材料、运输、施工、管理乃至政府政策、市场推销、后期运营等等等等,任何一面作用的大小都会使建筑呈现不同的形态和意义(这也是建筑容易被“玄学”的主要原因)。而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我们是应该基于科学方法论去严肃对待每一座面向公众的建筑,任何在建筑中基于自我的文学化、艺术化、形式化的表达都应该慎重;但同时也不应该忽视建筑作为一种人类表达所必然会存在的不确定与暧昧。正是因为这些不确定与暧昧,建筑这个多面体才会趣意盎然、生机勃勃。中国建筑发展缺少了如西方那般此起彼伏建筑思潮的涤荡,而如今在历经飞速发展之后,我们应该拥有胸怀去看待和思辨存在的建筑,因为那些就是当下社会的真实映射,是一种建筑必定要经历的扬弃。建筑从来都不是偏颇与局限的,现在的中国建筑也是最怕偏颇与局限的。

其次围绕答主的回答,我想说说我的看法:

而我们面临最大的问题就由于我国建筑学科在设计中都存在过度文学化的现象(这与体系无关),没有逻辑性,缺少科学的方法论。

对于答主所述的“我国建筑学科在设计中都存在过度文学化现象”这一观点(文学化并不等同于没有逻辑性以及缺少科学的方法论),我是感到相当疑惑的,答主在回答中也没有清晰有力地阐明这一观点的由来:回答中所列举的王澍、马岩松等中国建筑师,他们都是中国建筑领域的前沿实践者,并不能代表中国建筑的主流状况,难以用来概括“中国建筑”四个字下的大议题,缺乏说服力。

在我看来,过度文学化的前提是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司职于中国建筑行业内的建筑师,其很多设计行为是在被动的情境下进行的。政府、甲方、消防局、以及各类咨询公司都在压缩着建筑师的设计空间,建筑师在高密度的工作中所解决的问题往往是实际而直接的,生存空间都不容乐观,何来过度文学化的空间?

而在中国建筑的教育领域内,不仅存在数量庞大的高校,而且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观念输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接受程度,如果仅仅凭几位答主所称的“不说人话”的老师就得出存在过度文学化的现象,恐怕是过于武断了。要谈论中国教育,不能忽略考试。虽然说我国的本科教育已经不是完全以研究生入学考试作为导向的,但作为面向具有专业知识基础的学生的选拔性考试,再加上建筑学专业科目的试题大多是由各大高校自主命题的,我国建筑学专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呈现中国建筑学教育的主要趋向的。在各大主流高校的建筑学考研试题中我并没有觉得出现了过度文学化的现象:大多数高校的试题分为建筑理论与建筑快题两部分,考察的是建筑学基本知识以及在具备一定建筑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所以,虽然已开始有所转变,但我国主流的建筑学教育还是在举着实用主义大旗的,是为了能够高效快速地解决问题。

例如设计教堂,国内的分析会说什么神性,神圣感,还有什么精神的冥想。这些词一定很熟悉,安藤忠雄洗脑大法好。这些都是主观的。请你说说什么叫神性?什么是神圣感?什么是冥想空间?凭什么这个空间是用来冥想的?这些词其实都是文学上的修辞,而不是一个事实陈述。

什么叫喜?什么叫怒?什么叫哀?什么叫乐?凭什么这部喜剧是让人快乐的?这些词其实都是文学上的修辞,而不是一个事实陈述……! 神圣感,在我的理解中是一种感受的差异与对比,一种譬如回到温馨的家和去到高阔的教堂因为空间氛围不同而产生的感受的差异与对比,而我们找了一个词——神圣感,来陈述这种事实,从而可以告诉别人这种差异与对比。那这种差异与对比是不是一定存在呢?确实不一定,一个人完全可能在回到家和去到教堂时不产生感受的变化或者没有那么强烈的需要一个词语去特别形容的变化,毕竟看同一部喜剧不一定每个人都会笑或者捧腹大笑的。

但是往往忽略,教堂设计和整个弥撒的仪式流程是有关系的,参与者的位置和阶级也是不同的。如果要设计教堂,就得深入了解基督教的宗教仪式和它的所在的系统。设计是要服务于这个系统,而不是你觉得怎么样。

读到这里我是挺希望看到答主能够分析一下某些答主认可的教堂设计过程的,可惜并没有。

是的,教堂设计和整个弥撒的仪式流程是有关系的,参与者的位置和阶级也是不同的。如果要设计教堂,就得深入了解基督教的宗教仪式和它的所在系统。但是,难道因此就能忽略“我的教堂就是要又高又大”诸如此类的想法对设计的影响吗?圣彼得大教堂就是要比万神庙高大,而且其几易设计,那到底是谁的设计在服务于这个系统?

所以这个他认为的最孤独的图书馆,成了一个笑话:变成海边最热闹的图书馆。如果设计师考虑一下当地游客和人流量,和大多数人民的喜好,而不是一味去模仿安藤师傅,就不会有这样的结果。

我不知道“最孤独的图书馆”是不是董功认为的;也不去探讨设计师到底有没有考虑了当地游客和人流量以及大多数人民的喜好;更不去研究他是否在一味模仿安藤师傅……想必崇尚科学方法论的答主已经对这些陈述做过了充分的论证。

我在这里只想计较一下“就不会有这样的结果”这句话。海边图书馆建成后,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仅微信公众号“一条”的一篇《全中国最孤独的图书馆》目前已经有十万加的阅读量,如果再统计一下其他媒体其他平台对此建筑所做报道的阅读量,想必不是一个小数字(答主在知乎对此问题的回答虽然目前只有几百赞,但已经被多个微信公众号转载,至少已有数万的阅读量)。至此,海边图书馆的属性已悄然发生了改变:成为了一个景点,一个中国景点。再加上海边图书馆周边缺乏有效的城市空间与氛围,大量人群的涌入严重破坏了原来的设计预期。所以说,媒体的推与不推,媒体推得成功与否,都是现代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众多难以预估的因子之一。于建筑上来说,越成熟稳定的城市环境中的建筑受到爆发式因子的影响越小,反之则越大。但无论大与小,难以预估的爆发式因子在摩登时代对建筑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不知道答主何以保证“就不会有这样的结果”,会不会有这样的结果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难以一概而论。我眼中的海边图书馆根本不是一个笑话,而是一个现象。

所以建筑学不需要卖弄文笔的文人,要的是说人话讲逻辑的社会科学家,要的是实实在在搞技术的工程师。

卖弄文笔的文人?要是答主的着重号在“卖弄文笔”之下,那我并无异议:在关于建筑理论的书中,确实有一些我觉得从观点到成文结构都是极其脆弱的。但要是答主的着重号在“文人”之下,那我觉得这是一种悲哀。但鉴于答主所举的例子中并没有我认为的只会卖弄文笔的文人,所以不免对答主有些不好的揣测。

套用答主的一个句式:我国建筑学科在设计中都缺少具有逻辑性以及科学方法论的文学化现象。正如我上文所说,文学化并不等同于没有逻辑性以及缺少科学的方法论。建筑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与工程科学的综合学科,而根据答主给出的维基百科对“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学科”的解释,可以得到广义的“社会科学”,是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统称,而人文科学又是以观察、分析及理性批判来探讨人类情感、道德和理智的各门学科(科学、哲学、文学、艺术、历史、语言等)和知识的总称。正是因为建筑学具有社会科学的属性,所以建筑学科在设计中或多或少都应该存在着文学化的现象,结合上文有关于中国建筑中是否存在文学化现象的论述,我是觉得我国建筑学科在设计中都缺少具有逻辑性以及科学方法论的文学化现象。

为什么在我们软件水平,勤奋程度,信息渠道都不差,甚至超越情况下,很多人觉得建筑学是玄学(无法找到的形式的合理性和设计的合理性),建筑概念和理论很难有令人信服的存在和有意义发展?

所以理工科出生,而且逻辑思维好的同学,在国内建筑系最感到不适应。过去我们一直都接受的现代科学方法论的学习过程,现在突然让你接受前现代的思考模式。其实并不是你的错,而是你太优秀,看问题很有逻辑性,很有条理。

理工科出生,而且逻辑思维好的同学,如果在国内建筑系感到不适应,那是因为太优秀了……?这个结论下得并没有什么逻辑性也并没有什么条理,甚至有些不讲理。如果真的是在软件水平,勤奋程度,尤其是信息渠道(图书馆里的书,院系内的讲座,网络上的案例与论文,城市中的展览等等)都不差的情况下,仍然觉得建筑是玄学,还不能对建筑拥有一套自己独立的认识,那是不是该稍微考虑一下自身的原因呢?如果不仅不反思自己,反而觉得是因为自己太优秀了,那即使大学老师的讲授是存在问题的,还是有些荒唐。

如果要我说一下“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我会说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太喜欢将建筑作为一个问题去嘲笑与批判而不是作为一个现象去看待与思辨。在一味的嘲笑与批判之中,我们往往会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建筑在我们的世界中处在一个小而精的量度里,说其小是因为建筑可以说是组成这个世界的基本单位之一,说其精是因为建筑牵扯了社会中方方面面的劳力、智力、财力。正因如此,建筑是作为一个多面体存在的:气候、位置、文化、造型、结构、材料、运输、施工、管理乃至政府政策、市场推销、后期运营等等等等,任何一面作用的大小都会使建筑呈现不同的形态和意义(这也是建筑容易被“玄学”的主要原因)。而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我们是应该基于科学方法论去严肃对待每一座面向公众的建筑,任何在建筑中基于自我的文学化、艺术化、形式化的表达都应该慎重;但同时也不应该忽视建筑中必然会存在的不确定与暧昧。正是因为这些不确定与暧昧,建筑这个多面体才会趣意盎然、生机勃勃。我将建筑设计视为一种表达的过程,任何一种人类的表达都难以是纯粹理性严谨的。就连答主的这篇以宣扬理性的科学方法论为核心的回答,在行文之中也掺杂了不少个人的情感宣泄,难称理性严谨。

中国的古代建筑与现在建筑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裂隙,中国建筑发展缺少了如西方那般此起彼伏建筑思潮的涤荡。而如今在历经飞速发展之后,我们应该拥有胸怀去看待和思辨存在的建筑,因为那些就是当下社会的真实映射,是一种建筑必定要经历的扬弃。建筑从来都不是偏颇与局限的,现在的中国建筑也是最怕偏颇与局限的。

我不知道中国的建筑教育在走一条什么样的路,我也不知道现在的设计院在走一条什么样的路。

建筑学学生在做八周的课程设计时,无论什么建筑类型,基本设计流程就是以下:

1.寻找:前三周会翻看大量资料浏览很多网页,来找到自己觉得满意的可以用来copy的案例。这个过称有可能是潜意识的也有可能是无意识的当然也有可能的下意识的。

2.决定:定下自己要copy的案例。这个由于课程设置或是迫于老师对于一草的要求,一般在前三周解决。有的人会一直寻找,期间会找到很多都不错的案例,但是会直到必须要决定时才会确定。这时候他的电脑里已经存了很多可以copy的案例图了。

3.模仿:这个阶段一般从确定了copy的案例开始,根据参考案例画一草,会想方设法把任务书的要求和要copy的案例match。一草完成。然后一本正经的和老师探讨概念、空间、建构bulabula

4.深化:根据方案的推进和老师的意见进行深化。慢慢的发现参考案例和自己设计任务书的差距,然后自己做的和参考案例做的越来越像。(两点阶段不同期)3.4过程中会有种偷偷摸摸的心理在,害怕别人知道自己在copy,这两个过程一般心理上会很煎熬。

5.出图:第七到八周开始画正图,继续找一大堆的参考图开始模仿。然后画一堆漂亮的没有重点的分析图。


后来慢慢的发现,不仅在学院这样,到了设计院依然是这样的流程。只是没有八周的时间来荒废了。也不用遮遮掩掩了。

看了一圈答案,严重怀疑我所学的施工管理能不能归到建筑专业?

最近贬低中国建筑学教育变成了流行路线啊。

诚然,如某些说法所谓,中国是没有建筑学的。我的的确确部分赞同这个观点,毕竟我们应该传承的建筑学叫营造法式。不过以我自身的某东五年学习的拙见,我并不认为“国内建筑教育正在走入一条死胡同”。真的是,建筑系学生不去训练形式,空间,功能,建造,那他们该去做什么?拿起一支笔,形式和比例就在笔尖,你才有一丢丢成为职业建筑师的可能性,难道说学会了编程,就能变成扎哈了,看不懂解构主义绘画,后现代主义绘画,这是建筑学教育的问题么。

首先,我必须指出的是,建筑师不仅仅应该成为一个有好创意的人,更应该成为一个把创意落地的人,是解决问题得人。如果愿意仔细得看AA book,Platform和去看ETH的年鉴,你会得出完全不一样的感受,教学方向的问题。建筑当然没有一个固定得答案,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们从来不缺少脑子中有想法的人,隔壁的王老板还知道要吊顶上涂金色油漆。

如果要想要了解5年里到底学了什么,成什么样子的系统,首先看教学体系。不过,我提前在此指出,新兴建筑学院可以把这个东西编的很好看,不过可执行的程度部分值得怀疑,我仅在此以某东五年体系中的核心环节-前三年的建筑设计课程为例,告诉你他们都在教什么。

大一,以国内中学阶段的美学修养,想直接切入建筑学教育,是不可能的,这个阶段,你在教学中需要了解的是,什么是空间,什么是建造,如何操作空间,如何组织空间,这是未来一切的基础,需要去熟知建筑设计的各个要素。用一年的时间来学,不是说太长了,而是说,有些短了。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阶段,并没有直接介入建筑理论,而是进行建筑学各个方面的基础课,手绘,建筑理论概述,建筑历史概述等。
有了基本的建筑学认知之后,接下来需要处理的是更加复杂的问题,空间的虚实,城市关系的考量,大和小的组合,建立起对建筑学基本问题的认知。然后进入坡地建筑和处理较为复杂的城市建筑的设计。这个三角的框架,功能/空间-材料/建构-场地/场所,我是比较认可的。从这一个阶段开始,就会接触到建筑学理论,ZL教授的建筑学理论,我是十分喜爱的,因为的的确确听不懂,所以不明觉厉的会去看书,才能成长。

在三年级的阶段,有了对于城市肌理,功能空间,功能流线,建筑结构材料的考量,进入大三年级,接触到5年制建筑学教育中的精华部分。在大三的时候,经过两年的基础教育,所面对的设计题更加复杂,概念谁都有,在面对复杂环境下推进方案,处理材料和结构的关系,这个阶段,设计能力才会逐渐体现出来。这一阶段,建筑学理论开始进入正章,西方建筑学体系下的建筑流派,体系,理论,会一点一点刻在你脑海中。值得一提的建筑学理论WZ老师的课程,算是总结性的升华。


1.好学校也有水平不行的老师

2.你对建筑师的定位是什么,概念提供者?方案解决者?沟通者?

3.你认为有好建筑和坏建筑,或者好空间和不好的空间么

4.建筑是无法教授的,学校提供的是帮助你的课题和课程。

5.你在建筑学校对于自己的定位是如何,你是向着优秀建筑师前进,还是混吃等死?


我也许只是一个个例,不过当你和德国人合作,和欧洲人合作设计的时候,有这些年的建筑学教育,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对于比例的拿捏和偏执,和他们相比,只会好不会差。

中国建筑教育走的道路对中国来说很适合。

最高票答主的答案是一种典型的学生思维(我也是学生,也曾深陷其中),分析得貌似很有深度但缺陷也非常明显。高举科学方法论然后以此为依据分别对董功、西扎、王澍、马岩松进行了批判。但却忘记了科学检验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则:限制变量。也因此得出了不完整的结论。
董功的博物馆建完之后人山人海,一点也不孤独让人静不下心来读书,没错,说这是个看书的好地方成了个笑话。但首先,如果加入时间这一变量呢?热点新闻总会淡去,游客总会慢慢忘记这里。可能两年不会三年不会,五年呢?十年呢?二十年呢?有谁还记得20年前名声大振的哪一个非地标性的小建筑吗?20年后,如果你我都还记得这个博物馆,如果它还没有被拆除,带上一本喜欢的书,走到海边找到它,进去坐一坐静一静感受一下它的空间和光影,也许会有不一样的评价。其次,建筑师的第一责任是什么?对甲方负责。只要没有突破道德原则和法律法规,建筑师都应该首先为甲方负责。那好,加入甲方评价这个变量并给以最高权重,那它成功吗?非常成功!旁边开发的物业卖的有多好我就不说了。所以它的失败只能说是从短期来看,对到这里来看书的使用者来说,它失败了。妄下结论恐怕为时尚早。
至于王澍与西扎两位大师,他们恐怕只会对使用不便经济问题这样的质疑采取和扎哈一样的态度。扎哈的屎论是大师心中想法的一种比较激进的表达而已。原因在于他们已经走出了一般建筑师的地位与境界,在某些设计上他们就是要表达自我。和有钱任性一个道理。
关于马岩松的讲座沦为AB校学生眼中的笑话,倒是可以看看马总事务所里有多少AB校学生工作着实习着。我认识的一个B校学姐在B校做过评图导师,目前就职于Foster,其作品集中山水城市赫然在列。做出了哈尔滨大剧院这样的优秀作品的的马总是不是笑话我不了解,但AB两校作为英联邦最好的两所建筑院校,本身就是两大笑话。至于马总,在以科学精神著称的美国毕业于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获建筑学硕士和SamuelJ.Fogelson优秀设计毕业生奖。2001年获美国建筑师学会(AIA)建筑研究奖金。而至于问有多少设计是他想当然觉得合理的他自己回答得很干脆。


建筑学其实是一门实践学科,那怎么按照答主那一套科学方法论的观点董功,王澍,马岩松这些中国著名的建筑师做出的设计都不那么“理性”,可这些建筑师却都那么成功?因为这个社会疯了?
真正的原因是因为科学的评价体系其实很简单,可证伪性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但问题是建筑学不是一个可证伪的学科,很多答案逻辑不会告诉你,逻辑只会告诉你正确的答案。而人文世界很多的精彩之处都是因为错误的存在。建筑学就和社会一样,它不是看起来复杂或者说着复杂唬人,它是真的复杂。
也因此,所有的大师毕生心血所凝结而成的建筑理论指导的实践最后都出错了,没错,无一例外,都出错了。现代主义出错了,后现代主义出错了,结构主义出错了,解构主义出错了,库哈斯出错了,伊东丰雄出错了。但如果你换一个角度评价,他们能马上又满血复活。这不科学!?变量而已。。

然后答主以蒙特里安的例子来说明了艺术创作和形式设计中科学方法论和理性的重要性,可整个分析过程却陷入了一种赌徒谬误中。那些看起来一样的东西抽离出来的形式真的。。。这个问题从古典主义巴洛克时代就已经开始争论了,至今也没个结果。古典主义者认为素描才是世界的本质,因为光影和几何才能归结于对客观事实的描述。巴洛克的拥护者呢?觉得色彩才更真实,因为色彩才是人们感官的直接感受,至于某些视觉错觉,更是这个世界真实的一部分,设计应该拥抱主观感受。然而科学不能回答什么是世界的本质这类终极问题。。。把用类比思维做出来的艺术设计牵引到科学的领域来论述和解决问题最终是要出问题的。将来如果真出了问题我们作为建筑师也是要负责任的。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

中国的大学要怎么培养建筑业从业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在2013年出台的《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文件(2013版·总第五版)》(以下简称《文件》)中表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透透彻彻。为了适应社会的进步,评价体系每过几年就要修改一次,评估都要重新来一次,结果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文件》第二页:

科学、合理、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中国建筑教育体系也是在这个文件(以前有以前的版本)的指导下展开相关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只不过我们往往把这些前辈们经过认真思考写出来的文件当成了空话大话,并没有认真地对待罢了。就好像父母天天说好好学习高考,往往不听,读大学了,读研了,甚至工作很多年了才开始觉得高考真的很重要。别忘了,今天制作这样的纲领文件的人在年轻时也和你我一样,区别只是年轻的我们在知乎上指点江山,他们经过毕生奋斗达到一定的高度之后正在影响着这个国家和行业。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文件》第十一页有这么一句话:

试问有多少人去学习了环境心理学?哪个正规大学没有这门课?哪个正规大学在大一给学生开出的书单里面没有环境心理学或者涉及到的相关学科的书籍?看过,哪怕扫过一本吗?有多少同学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过分析统计?要进行分析统计恐怕就涉及到怎么搜集数据分析数据利用数据了吧。我现在依然记得在做一个规划设计的时候班上的同学连续几周被老师催着上街数人头制作表格,做采访,做分析,然后设计。在参考案例的时候发现有的案例是用google和python用大数据的方法进行规划分析的,就了解到了一个可能的发展方向。知道了要学Python,学数据分析。更重要的是环境心理学的课程让我了解到了一本很重要的书《The Image Of The City》,其内容对我后来想研究的空间互联网启发巨大,简直是为我打开了一扇新大门,所以还得感谢这些的前辈们。

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大一必修课《建筑概论》里很重要的一句话:建筑和艺术的重要区别是建筑是要解决问题的。解决问题这个关于建筑的基本观点难道不是中国建筑教育教给我们的?

《文件》总共为中国的建筑教育体系设置了81个考核项,看完之后再回头看看自己大学从大一到大五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选用,参考书目,再想想自己大学是怎么上课的怎么看书的。。。我已经算是班上比较认真的学生了,但仍然觉得自己学得太差。

我很喜欢那篇关于科学方法论的答案,也很喜欢东竹老师的补充,然后我再来补充一下。记得以前说中国的小学初中高中很水,结果没过几年,好像论调反过来了。后来的论调是中国大学教育很水,可实际上西方哪个高校的硕博核心项目里少了中国留学生的身影?再后来的论调变成了中国的博士硕士等高等教育水。这些论调简直和6070说80后是垮掉的一代然后说90后是垮掉的一代一模一样。
袁岚峰:中国科技实力正以多快的加速度逼近美国
建筑方面虽然目前仅王澍得到了普利兹克大奖,李晓东张珂得到了阿卡汉大奖,但更年轻的建筑师已经明显和国际上同年龄段的同仁们不相上下。未来随着中国社会逐渐进入发达国家社会的行列,在建筑学科,中国建筑师群体逐渐与日本欧陆和英美建筑师群体站到同一高度是可预见的。只不过因为城市化大潮的落幕,行业的萎缩,很多人在看到那一天的时候已经离开这个传统行业了而已。

人间正道是沧桑。

非建筑学出身,作为一个坐在建筑旁边的纯理工男,能强答么?

我觉得建筑老师可能没搞清楚状况,现在大学是职业技术学院吗?有请参加了工作的建筑学同学,回忆一下刚入职的那一两年连CAD都画不利索的日子是怎么挺过来的,大学老师居然还认为自己开了一个“职业技术学院”,这不是侮辱人家职业技术学院么?

大学教育与实际的脱节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按理说理工科专业更趋近于培养一个“职业高技术工人”,然而事实上连理工科专业的培养都还没达到目标,这顶“堕落”的帽子无论如何也轮不到建筑学抢先给自己带上。饱汉不知饿汉饥,建筑学老师要非这么说,有种拐着弯群嘲理工老师的感觉。

我没有走过建筑学教育的套路,想法更朴素实际一些。每个专业必须有存在的实际价值,终极价值会引导出本专业学术研究的终极目标。比如学建筑结构的,房子不倒塌就是实际价值,而为了实现绝对不倒塌,就需要我们不停的研究如何模拟真实自然状况,这是一条永无止境的道路。对于建筑学来说,它在文艺里面最理工,在理工里面最文艺,所以如何把房子造的又好看又好用就是建筑学的目标,这条道路也是永无止境的,足够建筑学永远存在下去。

所以,那些幻想自己是个“雕塑家”的建筑老师和同学往往哀叹于自己沦为了技工。那些以为自己是个技术工人的建筑师,发现距离真正的技工(比如俺们结构师)好像还差的远。在我看来都大可不必。

现在建筑学的问题,给我的感觉很大程度上是沦为了“自嗨”,旁观者看来给人一种很不真实的感觉。因为建筑兼具实用与审美的双重价值,本该让普通人觉得“大蒜味我吃的爽,咖啡苦我也能品一品”的感觉。但是现在已经远远超过了“喝咖啡”的档次,变得让人无法理解,很多答案里那种文绉绉的气质,夹杂英文词汇的描述,这个主义那个流派还有什么xx思潮,看起来根本不是在描述我们家的房子。这种玄而又玄的东西,都是建筑学自己玩出来的概念,一开始是为了解释现实而存在,后来变成为解释其他解释而存在。如果在学校教育中,沉醉于自己构建的概念体系不能自拔,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必然成为建筑师自我营销的工具,忽悠一个算一个。

但当我们培养出的全是这样的人的时候,其力量倒也足以改变现实。极端的比方就像钻石一样,这玩意有用吗?没用,但是它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让你相信他的价值,还能卖的死贵,只有当全世界都饿的吃不上饭的时候,钻石的自嗨才会破产。所以我作为理工男出身的旁观者,虽然一直不屑于“建筑大师们自说自话”,但是也真心不觉得现在建筑学是一条往下走的道路,至少钻石营销破产之前,建筑学不会先倒下,甚至随着社会的发展,营销包装精美的建筑还会越来越值钱。

姑且就说这是一种建筑学的空心化,或者叫“脱实向虚”吧。我觉得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没有内在的源动力推进自己的发展,没有自我造血的能力。我不知道我说的是不是对,至少随便翻了翻其他答案,看到的全是舶来词汇,看到的全是西方理论,给我一种很强烈的西洋感。所以恐怕就连我们在研究自己的建筑时或者现实问题时,也会不知不觉的沿着西方解构的套路分析问题。但要知道,成体系的建筑学理论是西方构建的,对于他们而言,这些理论从头到脚都是自己地上长出来的庄稼,他们的历史,他们的哲学,他们的美学,他们的思维方式都是推动自己一直发展的源动力,理论与现实相互作用,在西方环境之下更容易完成闭合,滚动发展。而我们这边最基础的文化土壤与西方就不同,但手里只有一把西洋金刚钻,这不是原生的东西,所以我们很难闭合。我们的情况感觉就像从山的两头打隧道,理论与现实什么时候打通了,把话圆上了,就胜利了。稍微偏一点,就往往觉得不是理论有问题就是现实有问题。其实理论和现实都没问题,用别人的理论套自己的现实,这才是问题。就像你还不知道世上有筷子,只见过叉子,但是老妈天天给你做的全是长寿面,这饭越吃越别扭,于是迷茫了,是老妈的面不对?还是叉子不对?还是我自己姿势不对?不知道。因为不知道是谁不对,所以不知道改进谁合适,所以眼下只能继续这么稀里糊涂的吃。

我们的建筑学,看样子是在研究,说难听点是怎么在中西方文化之间做翻译。西边写了一点。我们就翻译一点,东边写了一点,就检查一下好不好翻译,好翻译的就是好建筑,不好翻译的就是写的不好。打心眼里觉得写的确实还行的,想翻译却不知道怎么翻译。

理工科不会有这种感觉,因为大家都以自然规律为准,牛顿的公式换了谁写都是那个样子。但是不光是建筑,在任何一个有文科元素的领域。只要中国人自己搭建理论体系不够而依靠西方理论补充完整的学科,或多或少都有迷茫。由此而来会产生很多很复杂的千奇百怪的情况,有时候是发展时代不同刻舟求剑导致的错位。有时候是语言文化思维导致的认知错位。中国的建筑教育到底是在一个什么道路上,正是这种深层次水土不服的表现。

所以回到那个基本问题,在学校里,我们的教育方式是中式的,教育内容是西式的。在社会里,我们的现实行为和反馈都是中式的,我们的思考方式和分析工具都是西式的。如果我们一直没有土生土长的理论体系解释自己,或者没有借助西方理论进行中国化彻底改造来解释自己,那也只能这样一直混沌下去,谋求在中西方标准之间两头讨好,在教育和实际工作中让学生自己学着保持蛋定。

应付评估,保住事业编,就胜利了。根本也没有走路吧…
玄学+1 学了美术数学历史一溜够 最后毕业了到了设计院 一问三不知 领导问咋回事 还能咋回事 老师根本不教你实用的 现在建筑学学的都是空中楼阁 华而不实 居然还有人认为培养了一群技术人才缺少人文素养? 我最后只能说一句 你真的看过大学的课程表吗!

回来看了下各个回答还有回答下面的评论。出于好奇点进了一些偏激的用户的主页,发现很多人都对这个专业充满了质疑,甚至是有点反智状态的批判。说实话我还是挺震惊的,也是第一次明显的感受到这个专业的分化如此严重。

作为一个从中国可能算是最好的之一的建筑学院毕业然后又在国外各处逛了逛的人,尤其是看到几所学校的作业越来越好,越来越多元开开放,说实话其实自己还是很乐观的。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看到的只是很浅薄的一面。对此很羞愧,也很焦虑。我总觉得如果还有点责任感的话,总是不能停止在仅仅在网上发泄负能量,很希望自己能做些什么。

.............................

我总结的三点:
1.作为一个稍好的建筑学院的毕业生,希望你能知道,你不过就是全国设计人员中极少的一部分,如果你希望真的为建筑发展做些什么。希望你能放下自己的装逼,偏见,在适当的时候帮助可能不如你的那大部分

2.作为不是很好教育背景的同学,希望你们能保持努力,好奇,专注。5年的教育对于可以有一生那么长的建筑实践来说,意义寥寥,但是如果你在一个并不是太好的环境里自满自足,自暴自弃,那也没谁能救的了你。

3.希望大家能保持一个非功利,开放的态度,不要上来就试图通过攻击,反驳,或是下定义的语气来对事情做出判断。一些上来就说自己这几年还不如自学,学的是玄学的人,我想你们以这种心态,大概也是学不到什么。

..............................................................................

这段时间,通过和年级里的其他学校本科毕业的同学接触,在美国欧洲各个学校的同学在辅导机构帮人看了无数作品集的同学给我的反馈,和四处评图带设计的老师的交流,我渐渐的有一种感受,就是中国的建筑教育几乎是悬崖式的跌落的。第一个阶梯就在前四和后四。前四校几乎是达到了欧美中上等学校的建筑学教育的平均水平。甚至对于美国这种本科教育比较差的地区,还要微微超过。我看了cornell的课程设计,说实话大部分人做的和我本科学校比起来是不如的(当然我仅仅指设计能力)。但是除了老四校其他就比较惨淡了。

现在这个问题印证了我的感受。看了各个回答,我感觉差距主要在对于基本问题认知的确立思考的广度上。第一个个问题可以形成讨论的基础,第二个问题可以避免陷入偏激与反智的陷阱。比如上面很多人说的技术,形式的问题。我百分百肯定你们心里所想象的关于这两个词语的指代都是每个人不相同的,这就如同鸡同鸭讲,构不成讨论的基础。

这种教育的影响有多大呢?就是如果你不够勤奋,不够有悟性,一个后四所学校中等水平毕业生工作五到八年,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的看法和处理能力,仍然不如前四所学校前10%的刚开始工作的本科毕业生(这个案例恰好在我身边和我身上出现了三次,我想也不算偶然了)。当然更不用提同样的设计能力前10%,非老八校除了几所还不错的建筑院校以外,几乎是完全被前八校碾压的。

我觉得这才是非常可怕的。因为大量的资源倾斜到了前八所,甚至前四所。然而对于真的在实际的设计中发挥最大能力的,作为majority的其他学校的毕业生,其所受的建筑教育实在是堪忧的。

Architecture is politics.
建筑不是放在地上的大号艺术品,它原本是可以承担更多的意义的。
建筑是和社会环境,政治环境有相互影响的。

一方面是国内的环境,建筑设计本身能承担的社会意义或者政治态度很难有所表现;另一方面国内的教育体系,包括建筑以外的其它学科,对于社会和政治的关注度本身也比较低,所以很多情况下对设计的理解不会和政治或者社会问题相关联。
不过除了社会政治,其实也还是有很多其他的方向可以研究…不至于说建筑学到死胡同了。

这个问题和简述正说明了建筑教育的问题。你们以为学校培养了职业建筑师吗?其实并没有,因为老师都没几个职业建筑师。你们以为需要培养人文精神吗?其实是机会主义者的幌子而已。

作为一名建筑学大三学生,我想说一说我在现行教育体制下的感受。
有点长,不喜请折叠。
1.大一时候让我们画“平面构成”“立体构成”,从照片里凭空提取个型出来,没有前因后果,要求是美。符合要求的才叫美。我从初中时代就有到处拍风景写文字的习惯,自认对美有感觉。然而在那些高端得毫不讲理的作业题目之下我的脑子一片空白。身边的人匆匆完成作业,按老师要求一遍遍改到合格出图。我却做不到,因为我对这些题目不理解,也无感触。无法和生活产生联系。只能一直低分并认为自己低能。而在真实生活中,从我十几年的生命中生长出的,对美的感受,就像被阉割一样,丢失了。

2.实体搭建的小组合作,当我们组抽到一块全是树的地,同学们抱怨着好难做,要是什么也没有就好了,我却觉得那些树会是这个方案的感情基调,和他们想法不同的我感到很无趣,但还是努力想好好合作。本来是让我们自己设计,我画完场地图之后有了想法,在纸上勾勾画画,根据该处的光照通风树木位置高度等条件步步推导出一个相对完整的方案,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思维火花,但从来没有不尊重他人的想法,上课时我拿着方案征求同学们意见,他们脸上很难看,让我问老师,我给老师看过,老师表示很肯定,觉得逻辑严密而且图示语言用得很好,方案可行,并提了几点他的建议,我认真记了,并且转述给大家,他们的表情更难看了。最后在老师催促下其他人也出了方案,其中一个方案很好,大家公认,包括我在内。然后组内其他人的做法是:对我之前提出的方案不置一词,一致同意就用那个我们都觉得不错的方案。重点是,直接略过,不加讨论。按照正常程序,我问大家对我提出的那个方案有什么意见,他们却觉得没用我的方案,我没出着风头,我不愿意,他们开始脸色难看地打圆场,或者找一切不合逻辑的理由提出缺点。有女生甚至态度激动地说,场地上的树根本不好看。我知道既然大家没想讲理,那我想讲理也没用,我不想破坏团结,便表示同意,听大家意见。第二天老师问我们,上次课提出的方案不是很好吗?你们怎么舍弃了?老师问完没人接茬,我也不说话,解释也没用。让我伤心的不是组里不用我的方案,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本来就该采取最好的方案,与谁提出的无关,这恰恰是我的愿望啊!让我感到心寒的是“枪打出头鸟”,因为我是最先出头的那个,所以他们因为对我这个人的意见毫无根据地彻底无视掉一个方案,仅仅因为是我提出的。后来我很困惑地给本专业的学长学姐讲这件事,问他们我该怎么办,他们给我的建议都是“换组。”看我惊讶的眼神补一句“我是认真的。”然而我知道没用,大环境都是这样的,而且大家都好好的只有我提出换组,在别人看来我就是性格很刺无法和人相处(当然现在不会有这种软弱的想法了)。其他朋友给我的建议却都是“何必那么认真。”
我所处的大环境是顺从老师,听指令,只看结果,反独立思考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想要理性自由地思考就要挣脱周围大环境的捆绑,只是我还没有强大到那种程度。

3.大二以后我们做方案的方式,看起来很“自由”的样子。我们做的“方案”就是铺开一张拷贝纸画平面图,大家都不屑于方方正正的矩形,喜欢圆的画圆,喜欢三角,菱形,六边形等等的就往纸上画,画一堆,要有“构成感”,然后把功能块塞进去,要塞得下。想不出“形”就上网搜,然后套进去。“设计”的东西不相上下,图纸高端就是高分。没人想要去闻闻场地的味道究竟是羊肉串味还是海腥味还是民房的炊烟味,就算感受得到也不见得有办法回应。大家几乎只是套建筑语汇里那堆公式,有水怎么做,有坡怎么做那一堆。如果有控制风格的能力,那也是朕要它什么风格它就得什么风格。

4.我做过相对满意的方案是大二上第一个设计休闲驿站(当然也是毛病百出),场地从我家走路五分钟就到,了解并且有感触。我没有从平面图开始思考,而是抽象的带颜色的立体概念草图。灵光一现之后,一条逻辑链严丝合缝地接上,我知道了那是个充满感情又可行的方案。老师很认可,要求我下次课拿具体的图。我兴奋地告诉几个同学我的设想,同学问,老师让你做?后来这个方案的发展也一定程度上治了我的毛病:行动力不强。我苦着脸说,老师我画不出来怎么办?老师督促我,你就画吧,你肯定能画出来。画了好多个不成功版本后真的画出来了。模型建好之后才知道效果没有想象的那种惊艳,这让我看到想象和实际如何发生联系。现在回想起来,是因为我对建筑本身的不够了解,这是这种尝试带给我的新的思考。那是我的第一个建筑设计,我还没有学会在设计中“说谎”。

5.后来自己渐渐学会用“说谎”“编造”的方式设计,不知不觉地和“别人”一样了,也是因为对更难的设计任务了解太少,不懂的只能用谎言填充才能交上作业。然而,在这样设计的过程中,似乎画一根线都让我觉得特别吃力,累得不行。当时我指责自己懒,但现在觉得错怪了自己。这种累是由于空想,编造,这些不健康的思考方式,让我压抑着心中的疑问,让我感到失衡吧。
看到同专业的学弟学妹和我当时一样满腔热情,却都觉得专业课好难方案总被否老师说丑不知道自己在做啥等等,我不知道该说什么,说了也改变不了什么,毕竟环境如此,而且我眼中的真相万一不是真相呢。

6.因为特别巧地碰上了一堆不好的事,或是自己做了后果不好的尝试,大二一整年都过得浑浑噩噩,对生活失感,对任何事不在状态,想使劲但使不上劲。这段时间里自己开始重新思考很多事,以及过去的观念,这种状态在大三上也一直有所反复,但是总归越来越好。这种停滞也是自身成长的一部分。
回归正题。在试着重新出发的大三上,我发现一些偏人文的课程内容能够让我吸收,这些老师在讲台上,我能够感受到他们真实的存在,他们想要唤醒我们的愿望。一节节课专注地听,我发现我能够感觉到这些课程和这些老师的阅历当中有比我更强大的知识体系。唤起了一点点我大学以来沉睡的好奇心。当然不是所有的课我都听得进去(比如上概念设计课的时候,我会在心里默默想:会思考的人用思考的方式生活,思考能力被阉割的人你再教他也只会照葫芦画瓢。至于我,我不需要这课教我怎么思考。)

7.专业课依旧是老样子,我尽力思考,一有时间就泡在图书馆五楼,但仍然感觉画一道线都很累,因为我在“说谎”,场地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复杂,我又只是个学了两年没觉得自己学到什么知识的大三学生,在我的逻辑思辨解决不了的问题上,我无法不说谎。泡在图书馆耽误了很多时间,有那么一些收获,但是不多。只是怀着愧疚为了让自己多点对事实的了解,少说点谎。老师又不会教我们去了解事实的方法。

8.我知道我心里憋着反抗,反抗不了,自己不强大,憋着的结果也不好。比如交不上图挂科什么的听起来可怕的事情。集中周生病时候,身体的愤怒让我哭着明白很多事。比如我一直忽略了自己身体的存在,比如我的身体不怎么喜欢这个地方,因为它看起来很美,设施那么齐全,但我触摸不到它的存在,它的人文气息。就像建大的人,大家彬彬有礼,除了我谁都是一副完美的样子,在我跌跌撞撞犯各种错误的时候他们还会道貌岸然地看着我,但是,我感受不到他们作为一个人真实的存在,和这个校园一样。做的事情也是,看起来很好的“设计”,却冷冰冰的,没有人在其中活动的质感和温度,和这个校园一样。我才发现这样的环境对我而言好奇怪。我羡慕他们,却丢了自己。我觉得学校好,却丢了自己。
所以我回了家,和专业有关的东西因为没有想做的欲望,所以没有做。我想带着敬畏去感受,而不是为了分数去完成。只是在一个字一个字吃力地啃外建史教材,吃力是因为文字的浓度很高,理解得慢,还有点枯燥,也可能是和久未读书思考有关。但是不讨厌这件事,因为这些知识很真,比在学校做的事情真实多了。从字里行间感觉到写书的人是个谦虚又实在的学者。有时可以想象到古人把纸草,泥巴,土砖,大理石,混凝土用不同的方式摞起来时,它们的重量,还有那些人思考怎么做的过程。


回到学校还要面对同样的环境做同样的事,我只能想办法自己吸取营养还不知道靠自己的力量够不够。当初选择这个专业我没有后悔过,这个选择值得。我没有出国读书的经济条件,暂时也没有不受环境影响,还能自己从生活中吸取营养的强大能力。不说了,吃晚饭然后继续啃书了。
作为一个在中西方都受过系统建筑学教育洗礼的设计师,个人感觉中国的建筑学教育以前走的是工科教育的路子。特点就是任务书式的,解决问题式的,填鸭式的,速成式的,流水线式的职业技工教育。培养有技术,有效率,有纪律的制图工人。核心原因是无论在计划经济年代,还是改革开发头三十年,中国社会处于物质贫乏,建设市场一片蓝海,市场需要快速粗糙能解决问题的建筑设计专业人员。加上中国体制的特殊性,产权文脉传统统统不是建设的障碍和出发点,建筑师更是不需要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只要有专业系统的山寨能力即可。看一张图片反推平立剖的大有人在。
但是,时代不同了!
08以后,产能过剩已是现实,增量发展缺乏动力,盘活存量成为市场唯一出路,而百姓物权和产权意识在唤醒和加强。现在的市场更加需要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再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建筑师,或者是建设者,需要有创新意识和匠人精神的设计师,需要有思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思想者。因此,建筑学教育会不可避免地向欧洲的模式发展。重在基于城市环境和现状文脉基础上的发现与思考问题并寻找相应对策的教育目标。这是历史的车轮和时代的需求。以前的并不错,现在的也许对。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城市和人类活动状态必然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未来是未知,建筑学终将继续向前。希望中国的建筑界在未来能够引领世界!

本着设计课老师一贯风格:优点咱就不说了,只说不足。

同济建筑本科大二,没啥资格回答,但只提一点感触最深的:知识面太窄。

曾经以为建筑这个科技+艺术的学科可以完美涉猎各大学科,直到接触了才发现它对理科要求停留在“四位数以内加减法”(忘了哪个问题下看到的了,深以为然)至于最近大火的参数化方向,在计算机编程和数学方面的实际要求在相关专业领域看来实在班门弄斧。

但我认为建筑本身就是个和时代接轨紧密的学科,这样浅尝辄止还标榜综合美学实在有点名不副实。

设计课上大肆推演各种空间体块与虚实并无不可,毕竟要打好基本功将来大三大四玩概念才更得心应手,但,面对一切稍有萌生的新式创意就直接打入“形式主义”的大牢,一通批判后又高举“建筑本源”的大旗号召青年才俊为现代主义和功能至上添砖加瓦,实在让人觉得建筑学在这沧海桑田的现代社会有点过于保守与脱节。很多本可靠设计解决的问题如今却被忽视与回避,很多虚无缥缈的理念却被升华为哲学来迷惑懵懂的入门者。

对老师最失望的一次是在他说“数学与计算机不过是工具,哲学才最重要”的时候。

期待未来的建筑教育,多些谦卑与实打实的包容,多些与时代接轨的可能。

================

关于哲学这个问题解释几句。作为理科生我是很难读懂《存在与时间》这类著作的(然而还是要读)T^T,后来偶然接触了数学系的《离散数学》,断断续续地学了下去,学的很浅,但对理解社会关系、个体存在等问题提供了许多帮助。可能理科生接触这种语言会更习惯些。

=========

谢各位关心,资历严重不足,一点浅显之见不足挂齿。其实现在建筑学在努力与各个新型领域挂钩,但它对于新手实在太不友好了...

相对国外教育而言,大趋势不同而已。没那么多谁优谁劣。就目前来看,中国教育更重视空间形式,更奉行实用功能主义。国外教育更重视材料科技,更奉行实验工匠主义。中国建筑教育更多是生产线式让更多学生具备能投入工作的基本建筑素养与技术,而国外更推崇启发式教育,更看重建筑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

architects wishing to use this new tool must not only become hackers (so that they
can create the code needed to bring extensive and intensive aspects together) but also be able “to hack” biology, thermodynamics, mathematics, and other areas of science to tap into the necessary resources.

———————————————————————2017.2.1更新

0 AI代替建筑学可能性,建筑生成逻辑

最近和一位计算机博士(研究方向:人工智能,师从AlphaGo的创始人之一的那位神人)聊了有关AI这个话题,又有了些新的感悟,就写下来讨论一下。简单来说,人工智能可能会代替大多数的重复性工作,但在创作性工作上仍然需要很长时间的摸索。因为机器识别的是事物之间的相关性,而并非因果。所谓的大数据,也是大量数据统计学上的相关性,但因果判断则更加偏向人类思维方式。

同时他还指出了一个理解误区,用机器运算和人工智能是有很大区别的。人工智能核心在于机器学习,机器可以自己学习知识。而我们常用的参数化设计和simulation,其实是计算机Aided设计,并不是让机器代替人类思考。相比之下,人工智能则更加高级的可以统计出人类此刻流行的元素,场地各个逻辑条件以思考出最优解。为什么要加重思考这个词呢,因为机器也要尝试去模仿人类主观思维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得到最优解。这一步其实是机器最困难的点之一。因为如果是最优解那么正常计算机将导致的结果很可能是会牺牲少部分的利益而去追求利益最优解。而在人类社会,人性的拷问和道德的约束,思维的差异性很可能会作出另外的选择。可以参看《疑犯追踪》和《西部世界》里machine的思维模式改变导致的选择不同,虽然是科幻剧,但也体现了高级的机器思考将很有可能代替人脑大部分的功能。

而AI代替人类做设计,做施工图这样的规律性东西是较为容易并且可以设计出很好且非常实用的建筑平面。(这就相当于断了好多建筑师的饭碗,因为设计行业施工图虽然繁杂但是是最赚钱的地方,很多小设计院甚至赚施工图送方案这样的形式。)同时建筑秩序、建筑形式等也是可以很好模拟的方向。机器可以很好的分析当下最流行的形式,并且进行重新组织出更符合大众审美的设计。并且这样的设计还是实用的,肯定会深受大部分群众喜爱。那么问题来了,假如AI出现,建筑师还能拼什么?刚刚所提到,机器分析的大部分是“相关性”,所以实际上,人类独创的思维模式才是优势所在。在逻辑对决上,譬如围棋,人类很难战胜不断升级思考的人工智能。因为人的运算速度不如机器。但是,机器常常选择的最优解其实是一个值数,而那机器看来是得不了最优解的可能性正是人类智慧与创作能企及的地方。大概就是是概率上的随机性,亦是一个简单的马尔科夫链。机器可以通过统计相关性了解你做下一步动作的概率和最大可能性。但人某天脑洞清奇也可能产生有趣的结果,所以过去的实事和你下一步要做的东西无关,只有你现在的决定有关。也就是说建筑师呀你有了缜密的逻辑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敢想,敢开脑洞,敢跳出常规。

建筑学教育也是这样,我们既要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要有足够的启发性教育。很多建筑同学包括我肯定都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场地条件限制一定了,按照生成逻辑来讲会得到最优解,那不是得到的结果会是一样的?

我们知道结果肯定不同,就像很多大师参加一个竞赛,得到的结果会不同。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侧重点和自己的生成逻辑。而得奖的竞赛不见得能解决所有问题,而是谁更符合评委或者大众的逻辑与审美。也就是说,逻辑这个东西,不是真的缜密无暇,不是像机械语言一样顺从算法,而是你能够自圆其说,并且能够get到观众内心那个点。然而很多建筑学生都不齿于什么都应和甲方,清高地蔑视甲方或者大众的审美,觉得自己的设计独一无二且逻辑缜密。

但实际上,聪明的大师们都很清楚自己的作品要有负责出名的建筑和负责赚钱的建筑

负责赚钱的建筑,可以说和中国建筑教育宗旨相似,就像在学校你要满足评图老师的口味一样,在社会你要满足甲方或政府的需求。你要挖掘他们内心真正的渴望,你要了解市场规律和需求关系。你可能要放下心中的骄傲,踏踏实实的做出大家所期望的东西。

负责出名的建筑,也就是国外建筑教育常常关注的一个词:实验。用另一个不那么好听的词叫:噱头。并且很多时候我还想称他们为“乌托邦”实验或者“标杆”实验

我在楼顶盖一个跑道看看学生用起来怎样?我做个结构极限大裤衩实验实验新奇的结构吧?哇我用钢条垒了一个鸟巢我厉害不厉害?你们太Low了,我现在把建筑架起来并称他为现代主义建筑哼~什么,老朋友你居然比我更厉害直接创造一个词叫“少就是多”?

哈,对不起,更好的例子还是有的,比如板茂的地震纸板房和高线公园。因为我相信这才是人类不同于机器的地方:人性关怀以及对自然的渴望。我们不是为了赚钱或出名就放弃了以人为本的一批人,我们不是可以牺牲自然创造最大利益的机器,我们的设计不是为了更好的明天吗?不是为了用设计改变世界吗?

与君共勉。

———————————————————————————————————————————


1.为什么有人说建筑为玄学或技校?

私以为说建筑是玄学的,除开抖机灵的就是以偏向布扎体系的高校居多。在该体系下,建筑设计过程也是艺术设计创作过程,该体系重形式美,重构图,偏向设计概念。所以美学功底非常重要。该体系也非常强调手绘功底和绘画能力,强调对历史、社会与文化的思考过程。所以这也让这个体系下的学生更加注重形式主义,而产生“我在学玄学。”的想法。这就像大众认为艺术是一种玄学一样。但窃以为艺术的诞生实际是生活规律和自然规律的结合体。

虽然大众审美不同,但是美学也并非无迹可寻,也是有共通点和结合点,所以如果你还在认为学玄学,很可能是没有把握形态学和空间组合学的思维方式。现象背后是本质,形态的组合和艺术的创作也有它的规律和秩序,而运用统计学手段和算法也是可以模拟一定普世(general)美学的。就像用遗传算法做诗和作曲,或者英国的空间句法来研究城市空间。无意是将数据作为美学和科学接洽点,将算法作为模拟建筑形态的类型学生成。你看,科学和艺术,也是可以以较完美的形态结合的。当然这个是笔者最近在英国研究的课题之一,私以为国内布扎体系下欠缺的正是过渡科学,将美学形式转换成理性思考这一步。

有些人因此诟病中国建筑教育非常重视表达与表现。但其实这话有失偏颇,毕竟三分图七分裱,怎么讲故事也是一种能力。英国也提及叙事性建筑。艺术本身是没有明确的界限的,学院派的学生不要仅仅拘泥于建筑美学,真正这一派的学生应该去理解美学深化美学并创造新的美学方式。就像苹果手机刚刚出扁平化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好丑,但现在扁平化正是UI设计的一个新趋势。实际上,美学没有答案,但大众群体是易受影响和具有时间趋同性。所以可能某天你灵感大发创造一个美学形式,大众自然会慢慢接受他并可能过度解读并推崇他,哈哈,这就扯的有点远了。

同时,国内也有包豪斯体系存在,首推同济。笔者所读的本科也算是老八校里较为偏向包豪斯体系的高校。当然如果你是这个体系出来的,你多半认为自己学的是技校。虽然该体系也有分裂,比如密斯和格罗皮乌斯本身就有不同的教学理念,前者重视现代技术后者更倾向技术美术统一。但总的来说,该体系更重视科技和材料,喜欢建构主义,喜欢功能或结构美。一些学校所开展的建造节也是该体系下的一部分(用粘贴方式伪构造搭建的纸板建筑除外),因为该体系教学更重视培养学生建造过程,更工匠式更推敲,而非思考式研究哲学美学。所以不同于普通的班授,该体系喜欢手工作坊(workshop)这种方式。但这种思考模式也容易出问题

当然现在很多的中国建筑教育都是两种体系的结合,只能说谁更偏向哪种而已。国外亦是如此,美国以往更偏布扎体系,梁思成当年从美国带回来该体系,使得中国建筑教育更加偏向这边。而欧洲更偏向包豪斯,同济因为和德国千丝万缕的关系正是受益于该体系。但随着如今AA的两位元老远渡重洋前往宾大和UCLA当系主任,各个体系也是遍地开花。当然两个体系没有谁对谁错,你能思考到最顶尖都是大师。就像你说文丘里、斯蒂文霍尔和福斯特、zaha孰优孰劣,恐怕也是没有标准答案。

2.空间重要还是技术重要?


重视空间是中国建筑的传统之一,中国古典园林就是空间玩的最溜的历史典范。本身空间设计也是形态规律学和形体统计学的推演结果。更因为中国国情和甲方的喜好,中国建筑把重心放在了空间形态学。这是供需关系决定的,不能完全怨建筑教育。教育受时代和社会环境影响很大。中国建筑师有更多的大型项目,他们重视功能和实用毋庸置疑,国外建筑可修的不多,则更多研究建筑边缘科学和跨专业可能性,做智能建筑和生态建筑、材料推演和算法技术这一块也是时代的产物。

这也是国内外思维方式不同的结果,国内建筑师当然学实用和与经济效益商业价值直接挂钩的空间这样才能揽更多的活。而国外建筑师研究的智能工作生产线和参数化这压根是给建筑师减负少做工作。

同时,东方建筑师的玄学情怀,也让他们喜欢玩空间,比如【安藤-灵魂空间格斗士】,和【藤本壮介-高层大树德鲁伊】,【隈研吾-构架空间石法师】。而反观英美建筑师,他们本身就很理性思考,不是说外国人思维方式经常都是一根筋吗,也是有其根本的,比如【福斯特-高科技擎天柱】,【皮亚诺-铁皮甲人】,以及【扎姨-日本建筑界欠我一个柔美场馆】。

当然,说中国喜欢玩空间并没有贬义,某智利人玩延展空间和可变空间这个概念还得了普利茨克奖呢,科科。

而国外教育也不容贬低,没准你还在挖空间细节,人家就开始机器搭建建筑了,黑镜里很多的高科技,其实就是建筑范畴的。下下一小节我谈谈这个。

3.我认为中国教育欠缺什么?

中国教育体系在目前来看还算合理合情实用,部分高校甚至有高于国外普遍水平的能力。就论设计能力水平,前四校和后四校没有另一个答案那么大,参加过联合设计就可以看出水平其实还蛮相当的。差异主要在于科研设备和圈子平台。同时老师之间差异也很大,所持观念、教学背景都可以巨变。

举个例子,就我校而言,有些老师传统,重视形制,喜欢看构图关系;有些老师有结构背景,则喜欢卡拉特拉瓦,喜欢结构建筑。而有法国背景的老师重视空间美学,重视概念;我最喜欢的一位有荷兰背景的老师重视构造,奉行德国的功能主义,最爱的书为“DETAILS”,在建筑构造细节上的讲解真的让人受益匪浅。

但这也反应了高校教育的问题,其实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长处,所以这点上欠缺一个合理的框架统筹。有些学校的建筑教育是小规模到大规模,但其实建筑也是从粗略到详细的过程。做好了大尺度的空间序列,而真正与人相关的details也应该备受关注。

听过清华周榕老师讲座,他提到他最喜欢的台湾建筑师黄声远的时候说到,从流线设计出发的设计的假设计。在我看来,黄声远的设计之所以充满人情味,正是他的“匠人精神”建筑并非纸上谈兵,而是实践的过程,你只有真正参与了施工,才能了解使用,了解人,才能做好真的建筑。他的建筑不见得美,不见得精致,但人用起来绝对好用,用起来“顺手”,没有繁文缛节,拨开现象才能触及本质。建筑才能更加人情味




所以中国建筑教育如果更多机会参与到建造实践,让建筑师不要仅仅停留在计算机前,不再仅仅纠结那几张图怎么画。可能会增加学生许多对于建筑的理解。我来到国外,没觉得他们设计有多好,但技术设备环境和研究实验室,真的是好的不能再好。

4.国外建筑教育有什么?

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国外教育也有许多的优点。当初笔者放弃了国内TOP2高校保研机会,选择国外读研,看重的

是国内实体建筑行业的衰势和虚拟信息世界的盛世

是点状资本增长空间转向网状共享盈利系统的方式改变

是建筑作为土木产业向第三服务产业链趋近的新进程

是个体建筑向交互空间/社交时代/智慧城市的存量优化新思维

哈,笔者打了好多官腔,明白的人可能一看就知道,不明白的嘛容我举点例子。

例如当初笔者去看上一届作品展以为一面墙就是雕塑艺术,没什么空间设计,感觉很水,谁料后来才知道他们研究的课题是:3D打印的精度。嗯,你光看结果以为就是雕塑艺术什么的,就是奇奇怪怪的建筑艺术罢了,但其实过程更加重要。过程才是科技含量的重点。下次你看到什么家具,别觉得很搞笑不是建筑,可能他们研究的课题是元件的组装拼接和机械臂的算法原理。所以说A、B校神,不是指他的设计神,论设计,国内老八校真的基础好得多。但是B校的载体UCL出过AlphaGO创始人,真正厉害的是技术手段支持,和对信息科技进步的执念。同样的,MIT和ETH也是一样理念,及其宠溺交互建造和机器人,这方面MIT是老大;

没准哪天机器人统治世界,嗯,以上高校就是罪魁祸首之一。


对,资本主义有一个大弊端,就是产能过剩,这个时候就需要把过剩的产能转化为技术更替的台阶。只有技术发展,才能让资本良性循环,而不是遇到购买力不足,通货膨胀等副产品。所以国外的建筑教育本身不应该叫建筑设计,而应该叫建筑手段设计或者建造设计,即研究的不完全是设计本身,而更多是设计方法和建造原理。我觉得建筑教育是不能缺这一块的。而中国教育本身更像是拿来主义,对于建造本身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谈之甚少。

我们再来看英国几大高校和ETH的作品,他们一个设计是通过UVAS(无人飞机)进行大型建造过程和探测过程。这个像极了普罗米修斯里面的无人探测器。嗯,所以说我感受到漫威宇宙里钢铁侠的高科技产品即将全部变为现实


所以你说教育,不能光比谁的学生图画的好看,设计做的好不好;

有没有哪一天你质问过,为什么我要这样做设计?

最后以一句鸡汤结尾:

我只像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孩子,一会捡起块比较光滑的卵石,一会儿找到个美丽的贝壳;而在我前面,真理的大海还完全没有发现。——牛顿

参考文献:(习惯性写参考文献)

1.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MArch (DRL)

2. News & Updates – MIT Media Lab

3. 格罗比斯. 新建筑与包豪斯[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79.

4. 邱志涛. 包豪斯教学模式与当今设计教育改革[J]. 美术观察, 2003(11):102-102.

5. 黄蔚欣, 徐卫国. 基于参数化设计方法的城市形态生成[J]. 新建筑, 2012(1):10-15.

6. Ishida, Toru, and Katherine Isbister, eds. Digital cities: technologies, experience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00.

看了好多人的答案我都看不懂啊,好多高深的名词,一直有个感觉,建筑师自己没有多少高深的思想,偏要装作思想家一般,把自己归入到哲学一类,心中无物怎么办,就借旁的学科名词概念用一用吧。象牙塔里面搞理论的那些人一看,果然高深,于是效仿,大家一起搬弄词藻吧。同时,很多理论都是来自国外,先不说外国人文字水平参次不齐,行文啰嗦,脑子分散,建筑界的翻译水平也很差啊,中文晦涩难懂,不成人话,理论家们把晦涩诘屈也算作理论高深的一个特色了,于是自己的话也变得高深难懂。像我这种离开学校——那所人人皆知的学校——这么多年的粗人,现在也只能仰望了。

建筑教育于我已经是二十多年以前的事了,当年就觉得没学到什么东西,看来现在的教育也还是老样子。死胡同云云,不至于,不过问题一直存在。

老师们也没有闹明白建筑师该干什么,怎么教得好学生?

建筑是个大杂烩,建筑师是万金油,什么都要知道,掌握一点,有限的学校教育时间,该教点什么呢?什么都学点什么都没学好。

一次面试顶级学校的学生,问问希腊罗马建筑风格,不知道也就算了,连哪个在前哪个在后都弄反了,建筑史课都逃了是吗?

是不是应该搞因材施教?大部分建筑师将来是做普通的设计的,普通项目不需要大师,需要解决基本的功能,了解法规,了解材料,施工方法,相邻专业。那就学学基本技能,千万不要学大师作品,不要好高骛远。

个别的人有成为大师的潜质,但大师也首先得学好基本的东西,毕业才能就业,日后才能成为大师。大师是要求天分的,不是学出来的。教一点思想的方法,看孩子们自己的缘分了,有方法有兴趣坚持下去的,自能钻研出自己的语言。都往大师那边培养,听起来美好,结果出来的都是夹生饭,误人子弟。

从事设计十多年,和国外国内多种建筑师,设计师工作过,进入地产也十年了,审阅无数设计师作品,不断认识设计的本质是什么,怎样才是好设计师。学校教的那些,貌似毫不相干。

孔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好设计师要达到这个境界。不逾矩,就是掌握规范,熟悉工艺,材料,成本等一切限制,化于心中,此时反而不觉得是限制和束缚,仍然能够随心所欲,天马行空地创意,无论怎样奇思妙想都不会突破限制,那时才体会到创作的自由。

设计院就是让你熟悉限制的阶段,如果能保持你的创意欲望,日后有望进入随心所欲的境界,离成功就不远了。

学校教育能不能打好基础,让学生顺利面对限制?那些个思想啊,玄学啊,谁爱琢磨就放到博士阶段再琢磨吧。

设计要好,一定要关注生活,眼睛向下,看电影,读小说,听八卦,进菜场,处处都能学设计,设计本来就是为生活提供场景,不了解生活,怎能做好设计?

评审设计的时候,最烦那些嘴里一套一套,概念满天飞,图片眼花缭乱,真拿出设计一看,基本问题都没解决,概念根本没落实到设计中去,蒙谁哪?所以

千万别玩概念,要把人,把生活装在心里,让大家看看你的真诚。

 

建筑设计不是科学。从甲方到社会,从来都是要一个他们想要的建筑,而不是一个正确的建筑。建筑设计不是一个给定客观条件求解的过程。而是一个综合价值平衡的过程。作为一个非量产的产品,客观的正确答案因为没有群体购买这么个公正的过程,就并不具有实际的有效性。换句话说,建筑设计的唯一受众就是那个具体的人,设计的结果是否成立与设计是否足够客观,设计推到过程是否足够逻辑严谨并无决定性联系。人性的非理性就个人而言是会在某个决断上无限放大的。拿一个全世界都认同的正确设计未必能取得某一个甲方的认可。况且,建筑设计的唯一性也不容许让全世界来认可其是否正确。答主的回答是基于problem solving的设计价值观来推论。可建筑设计的problem并不是解决具体的客观问题,而是解决人。
中国的建筑教育显然也具有中国教育的通病:老师面对着评职称的压力、发论文的压力、挣钱的压力,在这些压力下能坐下来静心思考教书育人的并不能算多。
容易忽略实际项目当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注重形式大于注重形式如何实际建造完成;注重平面和立面设计,对剖面的要求及结构的逻辑又没有那么重视;强调空间为本质,却很难在课程设计这种纯二维的图纸表达中充分解释空间怎么设计;有模型课,也是注重尺度,而非构建的实现。
一方面老师们接触施工图太少,对构造了解不深入,一方面又难以静心学术。
导致的结果就是,刚毕业的学生如果做施工图,剖面就容易成为最大的问题,因为对结构的概念和逻辑不清楚,才会出现上班后很多东西重新学一遍的情况。
在学生阶段积累下来的对建筑的认识,对形式的把握,对空间的理解,在设计院实际项目中,也就容易流于肤浅,而成为绘图员或者软件使用者,才会有“技校”这么一说吧。

除去老师们心思不在教学上而在自己或写论文,或做项目上这种负能量外,最大的问题就是乱,没有主次。
建筑设计需要知识和创造,所以应该有松有紧吧?那么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什么是学生必须会的?什么有兴趣的去了解?
学院可以不讲明白建筑的真谛,因为很多老师自己都没想明白,可以不下定义什么样建筑是好建筑什么是坏建筑,毕竟这个也说不明白。这些,是松的部分,是留给学生自己想的。但最基本的课程框架,是紧的部分,将线索将所学穿起来,将学生领进门,才是为师应该做的啊!
现在回想课程设置,就是在往上堆的感觉。铅笔画钢笔画水彩画,手绘出图,完全遵循以前历史的惯性。然后就是各种力学结构设备构造建筑史往上堆,最后一看,不能被时代落下啊!绿色建筑,各种软件,城规乡规学起来,最严重的感觉就是,什么都抓了,什么都没抓住。各个事情之前也没有联系。完全是惯性使然,没有魄力去改变!家乡一个三本学校院长要求建院所有人都把BIM考下来!在我看来都比很多校方更有魄力!有点极端,但更有魄力。起码有一件事儿是拿得出手的。
就像我说的,校方甚至可以弄不明白为啥很多大师建筑不好用,造型奇特是好事还是坏事,等等,这是留给学生思考的部分,你也无法灌输。但作为过来人,告诉后辈什么应该有什么可以没有很重要,而不是和稀泥。

有时间再码字

相关话题/建筑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作为一个建筑学学生,应该出国、考研、还是工作?
    我现在好迷茫,我建筑学大三了,现在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了。是要出国还是读研还是说直接工作呢~如果出国的话,家里工薪阶层可能在不卖房的前提下要拿出所有的积蓄去国外读,回国后是怎样呢? 如果考研的话,不知道自己该怎样定位,考哪些学校, 是去考很多人挤破头都去考的那些老八校,同济、东南呢还是选择一个不是定位那么高但是有地方优势的学校,读研出来后大概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定位,可以找到什么样的工作呢? 关于出国。 之前好纠结,在寒假的时候背过GRE单词,开学后决定放弃GRE,原因有两点:1,美国费用较高,不想拿家里全部积蓄去读书 2,英语功底不是很好,害怕在语言上砸下太多的时间 。 后来觉得还是去欧洲比较靠谱,于是报了雅思班,也上了几次课了,虽说去欧洲的话,家里可能不到去卖掉房产的地步,但是总觉得还是花了家里不少的积蓄,害怕自己会后悔,而且去英国的话,现在英国留学有种被不看好的感觉,考虑过类似于荷兰的戴尔福特之类的,好像只招收211本科毕业的学生,(本人非211)。 关于考研。 一个好朋友是国内211学校学生,考研去考TJ,感觉她很努力了,有种不懂享受生活的感觉了~(自我感觉)可还是没考上,让自己对考研也有了几分恐惧。 如果考一般点的学校,又感觉,读出来的意义到底有多大。好吧``我就是在这么纠结的。。 关于工作。 完全没想过,只知道我们专业(建筑学)毕业了出去找工作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其他的就不了解了。 真的很迷茫,希望前辈们可以给一些指导建议 ...
    本站小编 知乎网 2018-06-03
  • 中国矿业大学和青岛理工大学哪个的建筑学专业质量较好?
    12 个回答别哭我会25年了你不是在逗我吧??知道什么是建筑学评估吗??。。。去百度一下吧。。。咩总车公庄里图面壁作比较一般都是多维综合的,首先说综合结果,矿大,理由以下几方面:笔者毕业N+(N8)年cumt本科,后求学工作多有辗转,圈内事略知一二。学校层面:CUMT,百年国字号老店之类不提了,当时高中老师有经典点 ...
    本站小编 知乎网 2018-06-03
  • 川大建筑学考研怎么复习?过来人说下(图文)
    川大建筑学考研怎么复习?过来人说下(图文)
    3 个回答匿名用户本文由四方手绘2017考研状元友情提供2017考研尘埃落定,回归平常。一路过来也有些心得体会,能把这份经历与同路人分享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我自己考研的准备时间不是特别的充足,2016年10月8号我才回成都认真准备,(但提前两个月我就把英语单词背了)因为刚好是国庆节过后所以这个日子我是记得特别清楚,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6-03
  • 计算机专业跨考建筑学研究生经验分享
    本人211软件工程专业本科,2013年6月份毕业,于2014年考上一所211的建筑学(非老八校)专业研究生。考研复习用时7个月。一、确定目标院校:条件:1、招收跨学科考研的高校;2、不能比本科学校差,起码是211;3、本人男友在北京,所以目标锁定北京。最终按照以上条件,确定了自己要考的学校。二、考研复习我报考的学校的考试 ...
    赵雨辞 知乎网 2018-06-03
  • 关于考研,关于建筑学考研,关于跨考建筑学研究生。(图文)
    关于考研,关于建筑学考研,关于跨考建筑学研究生。(图文)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考研准备的伊始阶段,每到这个时候,总有很多人问我到底要不要考研,以及考什么学校。其实这个问题很不好回答,因为每个人的问题都不一样,怎么以偏概全呢。前不久,看到一个本科湖大考华南理工建筑学考研的师兄写的一篇经验,想分享给大家。文章转自于“筑略设计”从湖大土木到华工建筑,我想跟 ...
    本站小编 知乎网 2018-06-03
  • 计算机跨考建筑学研究生——找工作篇
    题主情况在前篇文章中有详细说(计算机跨考建筑学研究生经验分享),现在简单提一下。211本科的软件工程专业,211研究生建筑学专业,17年应届毕业,已工作,坐标北京。对建筑学的学生来说,找工作主要分为几个方向:1、设计院;2、房地产;3、建筑事务所;4、考公务员。另外题主打算留在北京,所以北京户口是找工作考虑的一 ...
    赵雨辞 知乎网 2018-06-03
  • 本科5年建筑学 想申墨尔本大学研究生 纠结建筑管理或者工程造价 还是继续建筑学?
    主要还是想考虑移民 但学了5年建筑学实在是太苦逼了 真的不想学了 又觉得不学浪费 求教到底选什么专业啊? ...
    本站小编 知乎网 2018-06-03
  • 想出国留学建筑学,哪些国家比较推荐?(图文)
    想出国留学建筑学,哪些国家比较推荐?(图文)
    我已经毕业,不算富二代,只能靠自己的薪水支撑,所以能否分列一下该国家相应的费用?谢谢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6-03
  • 请问材料学跨专业考建筑学研究生可行吗?
    本人现在大二,从高中开始就对建筑学有浓厚兴趣,可以说是很热爱这个工作了,可惜的是我现在就读于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的材料成型与自动化,这个大学没有建筑学设立。但是我真的很想将来从事这项工作,请问现在的我准备跨专业考建筑学可行吗? ...
    本站小编 知乎网 2018-06-03
  • 电气专业考其他高校建筑学研究生存在多大可能?
    本人现就读于华北电力大学 电气专业,由于一直希望学习建筑学专业,无奈报志愿时父母包括七大姑八大姨都反对,当时我正好经历一场大病,无辩驳之力。 上学以来目标一直没有明确,今天考完工程电磁场发现自己真的不喜欢,无法倾注全力于此。 于是在这里问一下各位,考取其他院校的建筑系是否存在可能,多谢! ...
    本站小编 知乎网 2018-06-03
  • 求建筑技术科学的研究生学长学姐?本人本科建筑学,研究生想考建筑技术科学方向
    本人本科建筑学过评估,设计课也不差,但考研还是想考建筑技术科学。有没有建筑技术科学的研究生学长学姐?研究生学建筑技术科学方向的人有多少是本科学建筑学的?我在网上找到的好多本科其他专业的跨考建筑技术科学的,这个考研方向是不是更适合其它专业跨考啊?反而不适合本科建筑学的人报考?真的很苦恼啊,到底是考建筑设计及其理论还是考建筑技术科学好一些啊?求指点 ...
    本站小编 知乎网 2018-06-03
  • 出国读建筑学研究生,TUD和UCL哪个好?
    本科城市规划,想转建筑学。拿到了TUD建筑学的ad还有UCL城市设计的con offer。UCL建筑学的还没消息。 1.现在纠结的是UCL文凭是March,TUd是Msc。我之后想回高校建筑学当老师。不知道文凭会不会影响。而且如果要继续申请博士的话,MSc会是障碍吗? 2.毕竟结构基础较差,TUD重视结构会不会学不懂呢? 3.论就业而言,TUD和UCL哪个行业认可度更好?想去有想法的跨国事务所。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6-03
  • 如何备考建筑学老八校的研究生?(图文)
    如何备考建筑学老八校的研究生?(图文)
    20 个回答郑逸航2018级天津大学建筑学硕士感谢大家的支持,不过收藏比赞多这么多是怎么回事!! 因为咨询的比较多,统一回一下:关于考研资料的问题,我把自己用的资料整理了一下,分享给大家: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ju9dEZ-c8GsZVDNJF7KCg 密码:dtb6程度比较好的同学可以根据资料自己学。虽然是去年的资料,却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6-03
  • 英国一年建筑学授课硕士再回国申请同济清华东南博士?
    目标是高校任职,这样是否可行?能否顺利申请到国内名校博士?网上搜不到清华历年都招收了哪些院校的博士生源,有知道的大神指点一二。 ...
    本站小编 知乎网 2018-06-03
  • 建筑学的专业硕士相比学术硕士含金量要差吗?
    今年考了南的建筑学硕,复试后被调剂到专硕,感觉还是有挺大遗憾,想了解一下建筑学的专硕是否也比学硕的认可度要低,毕竟东南现在建筑专硕学硕的试题内容和分数线都是一样的,认可度有区别还是挺不好受的 ...
    本站小编 知乎网 2018-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