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考研社会学概论笔记(7)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3-11



三、影响人们获得社会地位的因素

由于在现代社会中,职业地位对于个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很多时候都把职业地位作为个人社会地位的综合性象征。
影响人们获得某种职业地位的因素包括:(1)个人因素,包括先赋性因素和自致性因素;(2)社会因素,包括就业制度、就业机会和文化价值观念等。

    四、合理的社会流动是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协调机制

合理社会流动一般应符合两项标准:(1)量的标准,即根据社会需要和社会承受力积极开拓适量的流动机会;(2)质的标准,即应体现机会平等原则。而为了实现机会平等的社会流动,必须同时实行普遍性原则和自获性原则。
合理社会流动在促进社会良性运行方面的协调作用主要表现在:(1)形成开放、动态的分层结构,以取代封闭、固定式分层结构,有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2)拓宽社会各层次之间的接触界面,有助于各阶层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了解,以加强社会整合;(3)有效地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开拓进取精神,给社会系统注入活力,从而推动实现高水平的社会良性运行。

    思考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本内容。
    2、如何正确对待西方社会分层理论?
    3、为什么我国现阶段还存在社会分层现象?
4、简述韦伯的分层理论对于后来分层研究的影响。
5、简述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与帕累托精英循环理论之间的区别。
6、试论我国转型社会中的分层结构调整。
7、简述社会流动的类型。
8、如何理解合理社会流动的意义?

第十一章  社会制度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制度

一、 社会制度的涵义

社会制度,也叫社会设置。一般来说,它是指:通过长期的社会互动,人们为调整特定社会活动领域中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而基于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所创设的并为此特定领域中大多数人所共同遵循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它既不同于某个单一的规则或办事程序,也不同于关系社会整体的根本制度。

二、 社会制度的构成

社会制度的基本成分是社会规范体系,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价值观、维护制度的权威和社会制度的实际承载体系等。这四个要素缺一不可,它们之间的协调程度和状态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功能。

三、 社会制度的特征

社会制度具有如下特征:(1)可重复性;(2)集体性约束;(3)制度惯性。

    四、社会制度的类型

从社会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可以区分出本原的社会制度与派生的社会制度。本原的制度是在人类适应环境、争取生存和延续的过程中最早产生的。同时,它又是其他社会制度产生的母体。
从人类实际活动的领域看,可以区分出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教育制度、文化制度、宗教制度、家庭制度等等类型。
从社会制度的确立过程看,可以区分出自然形成的制度和有计划建立的制度两种类型。
从制度发挥作用的方式看,可以将之区分为无形制度与有形制度,或者说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两种类型。

第二节 社会制度的功能分析

一、 社会制度的功能

在社会层次上,社会制度的基本功能表现为: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整合,有效配置社会资源,提高社会整体效益。
在个体层次上,社会制度为人类的行为选择提供各种服务,并具有消除不确定性,建立个人与社会群体、社会组织之间的联系,提供激励等功能。
但是,社会制度的功能发挥不是绝对的。有时,特定的社会制度会发生反功能,或者出现潜功能。

二、 考察社会制度功能的角度

具体分析社会制度的功能发挥,有以下几种角度:(1)从社会制度的功能耦合网角度,考察制度之间的一致、配套、衔接以及功能互补情况;(2)从制度潜功能的角度,考察制度功能发挥的复杂性。人类有意识的行动,常常产生无意识的后果。制度设计也是如此。一种制度既可能发挥设计者所预料到的显功能,也可能出现没有预见到的潜功能。这里,潜功能可能表现为正功能,也可能表现为负功能。要深入揭示制度的潜功能,首先要注意潜功能发生的层次和环节;其次,还应注意潜功能是对谁而言的。(3)从发展的角度,揭示社会制度的功能性质。既要果断终止和废除不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制度,又要对一些新创设制度的功能发挥抱有一定耐心,并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其功能的正常发挥。

第三节 社会制度与社会转型

一、 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

经济制度是人类社会最早的一种制度形式,对于社会的运行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当前我国经济改革的核心是实行两个转变,即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这当中涉及到一系列制度上的变革。同时,在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促进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的共同发展与繁荣方面,也需要有效的制度创新。

二、 政治制度与社会转型

政治是所有社会、所有群体或集团的一种活动,政治制度就是通过权力机构、国家机器等对这类活动进行协调、监督与控制的一整套规范体系。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也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其基本目标是发展民主,促进平等,扩大自由,建立法治国家。

三、 教育制度与社会转型

教育是一个或一群人把知识、技能、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有意识地、系统地、正规地传授给另一个或另一群人的过程。教育制度就是这一过程中所确立的各种原则、规范体系、组织体系和设备设施等的总和。现代教育制度在促进教育和社会发展方面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具有多方面的显功能和潜功能。顺应社会转型的需要,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也需要进行重大改革,例如推行多渠道、多层次办学,扩大办学自主权等等。

四、 宗教制度与宗教政策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也是一种社会力量。它是人们对其认为超自然的神圣的东西所作出的解释、反应,是一种信仰与实践体系。宗教可以区分为正式宗教与非正式宗教两种类型。
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重要宗教政策。在新的形势下,应不断完善和彻底贯彻这一政策。在积极促进宗教发挥正功能的同时,也应注意限制其负功能,并注意防范和打击各种不利于社会稳定的邪教。

思考题

1、 什么是社会制度?它包括哪些构成要素?
    2、简述社会制度的基本类型。
    3、如何分析社会制度的功能?
    4、试论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制度创新及其意义。

第十二章  社区

第一节  社区概述
   
    一、社区概念的涵义

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相对而言,社区是一个小社会,它包括以下几层含义:(l)社区总要占有一定的地域;(2)社区总离不开一定的人群;(3)在社区活动中产生了某些共同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以及社区意识;(4)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社区与社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社区定义的外延看,社区可以看作社会的一个部分或地区社会。但是,若从社区概念的内涵看,社区与社会有着明显的区别:(1)社会并不强调“共同”,而社区则十分强调共同的亚文化和共同的社区意识等等;(2)社会不注重地域概念,而社区则比较注重;(3)社区中的各种关系比社会中的关系更为紧密;(4)社区的功能与社会相比具有更为明确和专门化的特征。

    二、社区的类型
   
依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从纵向角度考察社区,可以归纳出社区的三种类型,即:传统社区;发展中社区和发达社区或现代社区。
依据社区的空间特征,从横向角度加以考察,可以将它区分为法定社区、自然社区、专能社区等具有明显地域空间特征的社区和地域空间特征不太明显的精神社区。
以空间特征划分的城市——乡村社区连续体一直是社区研究的主要分析单位。当前我国城乡社区连续体的几种主要形式包括: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小城镇(集镇)社区和城乡联合社区。

    三、社区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一)西方社区研究的理论
    社区研究可追溯到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那里。滕尼斯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表现为理性不断增长的过程,人类共同生活的表现形式也就由“社区时代”向“社会时代”演进。在20世纪前半期的美国社会学中,社区研究也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研究。芝加哥学派的主要观点,特别是沃思的观点,后来被称为“都市决定论”。60年代以后,该理论受到“人口构成学派”和“亚文化理论”的挑战。几乎与此同时,农村社会学也在美国迅速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的城乡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的结果。城市与乡村的分离逐步导致了城乡的对立与冲突。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消灭城乡对立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这些理论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的城乡社区研究依然具有指导意义。
    (三)社区研究的方法
社区研究方法可分为实地调查方法与分析方法两类,但两者实际上是有内在的、约定俗成的联系的。
社区研究的分析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分析理论。它主要包括:(1)人类生态学(人文区位学)方法,主要着眼于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人类学方法,重在考察、比较文化与社会形态;(3)社会体系(系统)方法,把社区看作一个互动系统,研究其结构与功能、互动关系以及社会场域(社区互动的场所)。

第二节  社区自身的协调发展
   
社区自身的协调发展指的是社区这个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与整体的相互影响以及这些要素自身的发展,它是系统在常规状态下的一种动态平衡。社区的构成主要包括五个因素:地域环境、人的因素、文化、社会活动和时间的分配。

    一、地域环境与社区发展

社区地域环境包括地理环境、资源环境和人工环境三部分,它们对社区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社区地域环境的发展与建设主要是协调两方面的关系:一是社区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关系;二是地域环境与社区其他构成要素的关系。
根据人们经济活动和生活的特点,在古典生态学的理论中,曾经有过三种主要的城市区位学说,即中心区(或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和多核心理论。

    二、社区发展中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包括人口、社会群体和个人体系。其中,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素质、人口密度以及人口流动与迁移,都对社区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有些情况下,甚至导致了社区的社会问题。应当注意人口、社会群体和个人体系与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协调。

三、文化与社区发展
   
社区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社区文化的协调发展主要包括:(1)社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协调;(2)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协调;(3)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协调。与乡村文化相比,城市文化具有独特的品格,包括它的科层制化、世俗化和理性化。就我国的具体情况而言,由于社会正处在迅速城市化的发展中阶段,协调城乡文化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4)中西文化发展的协调。

第三节  社区互动与协调发展
   
    在当代转型社会中,社区不论其类别如何,都是一个与外界相连的开放系统。不同类型社区间的互动对于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市的兴起与城市化
   
    农村社区是人类聚落的初始形态。与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相对应,它具有以下—些特点:(l)人际关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2)人口同质性强,社会整合程度高;(3)具有较强的社区意识和归属感;(4)以传统道德和礼俗为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
随着人类社会步入文明时代,城市作为文明的标志之一出现了。在阶级社会中,城乡对立的二元结构始终存在。不过,城市地位的根本性变化是在近代工业革命之后,无论是城市数量还是规模,都大大超过了以前。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迅速的城市化过程中,从而导致了城乡关系的新变化、新特点。

二、城乡协调发展

    城乡协调发展是社区之间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主要方面。传统上,关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主要有两种。
    (一)城乡协调发展的融合理论
所谓城乡融合,是要从本质上消灭城乡对立,而不是要消灭城市与乡村的具体形态。马克思主义认为,城乡融合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在此思想指导下,人们提出了实现城乡融合的三种主要理论模式,即:优先发展乡村社区的模式、重点发展城市社区的模式和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模式。
关于城乡协调发展,应当坚持如下原则:(1)优势发展原则;(2)整体发展原则;(3)互益发展原则;(4)地区平衡发展原则。
    (二)城市布局理论
城乡协调发展的布局理论主要是探讨城乡社区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和缩小地区差别的问题。一般说来,布局理论对社区考察的重点在地理区域的比较。就我国情况而言.主要是东、中、西部的布局和沿海、内地、边疆的布局。布局的焦点是城市,而城市布局的主要内容是经济和人口等方面的布局问题。
(1)我国城市布局的一般特点。我国城市大多数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这种分布是否合理不能仅从东西部国土面积的比重上简单地加以考察,应当区分平衡分布与平均分布。所谓平衡分布就是要根据各地区的自然环境、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以及人口等因素综合考虑,从而做到合理布局,使城市布局和发展与该地区的环境开发与利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协调。
(2)环境与城市布局。环境因素对于城市布局有着重要影响。一个地区的城市化速度和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那里的地理环境和资源。
(3)经济发展与城市布局。在某种程度上,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它们之间互为条件,互相促进。
(4)人口与城市布局。城市布局本身意味着人口的再分布。同时,城市的建立与发展也与人口有关。人口在不同地区和城市的布局与发展,应与地区环境、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协调起来。

三、转型期社区的协调发展

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传统社区转变现代社区。除了城市化趋势之外,当代中国的社区转型还至少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由同质性向异质性的转变;(2)由封闭性向开放性的转变;(3)在生活方式方面,日益注重效率,生活节奏加快,并且人们的消费行为呈现多元化的特点;(4)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是社区生活各方面发生变化的基础。

社区转型是一种整体性变化,给社区的协调发展增加了难度。为促进社区的协调发展,应当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在社区转型中,注意促进各个方面的同步性,尽快完成新的整合;(2)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以加强社区对多样化生活方式的适应性;(3)加强社区规划及预测性研究,将社区转型纳入可预测、有计划的控制轨道;(4)依据市场化要求,弱化行政干预,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培育社区内部及社区之间的自组织能力。

    思考题
1、 什么是社区?社区与社会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2、 简述社区类型的划分。
3、 简述社区研究的方法。
4、 简述芝加哥学派的都市社区研究。
5、 简述城乡协调发展理论。
6、 试论转型期社区的协调发展。


第十三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第一节 社会变迁

    一、社会变迁的涵义

所谓社会变迁,既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又特指在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既指社会变化的过程,又指社会变化的结果。

二、社会变迁的类型

依据不同的标准,社会变迁可以区分出以下几种不同的类型:(1)按照社会变迁的规模,可以区分出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2)按照社会变迁的方向,可以区分出进步的变迁与倒退的变迁;(3)按照变迁的性质,可以区分出进化的变迁与革命的变迁;(4)按照人对社会变迁的参与和控制程度,可以区分出自发的变迁与有计划的变迁。

三、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

导致社会变迁发生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环境因素、人口因素、社会制度因素、社会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因素、科学技术因素以及社会经济的变化与发展,等等。其中,社会经济的变化与发展对于社会变迁具有决定性作用。

四、社会变迁的根源与机制

在对社会变迁之根源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与西方社会学有着根本的区别。
西方社会学中,有关社会变迁的理论主要包括社会进化理论、均衡理论、冲突理论和历史循环论等。所有这些理论或解释社会变迁的模式,由于受历史唯心主义的影响,所以并不能揭示社会变迁的真正根源。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将社会变迁看作是多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除此之外,其他许多因素也影响和制约着社会变迁。
一般来说,有两种情形必将导致社会稳定状态的变化:一是社会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二是社会结构要素的自我发展。社会变迁实际上或多或少,以各种形式发生在社会运行和发展之中。
在研究社会变迁时,必须把社会及其变迁作为一个具有整体性的、有着复杂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关系的系统来认识。

五、有计划的社会变迁与社会协调发展

人类在认识社会变迁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地对社会变迁的过程、方向、速度、形式和条件实行有计划的指导和管理,并不断扩大指导与管理的范围,深化它的内容,这就是有计划的社会变迁。真正科学的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只有在日益现代化的社会里才有可能逐渐做到。并且,有计划的社会变迁是分层次实现的。
在一定意义上,有计划的变迁表现为特定的社会发展计划和规划。而制定社会发展计划和规划的过程,同时也是决策的过程。因此,决策的科学化是实现有计划变迁的重要保证。

第二节 社会现代化

一、 社会现代化的概念及由来

社会现代化是近代以来社会变迁的主要类型和方向。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变迁,社会现代化指的是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具体地说,这种发展过程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工业化、城市化和理性化等实现的。
社会现代化是一种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潮流。从16世纪到19世纪,西欧和北美出现了现代化历史上的第一个高潮;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出现了以日本和俄国为代表的第二次现代化高潮;二战以后,亚、非、拉的许多国家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建立了独立的民族国家,从而掀起了现代化的第三次高潮,直到今天还在继续。
但是,从当今世界各国的情况看,现代化并没有完成。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仍然是在现代化的过程之中,面临着不同的现代化阶段、主题和目标。

二、 社会现代化的涵义

对于现代化的探讨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一些经典理论家那里。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当现代化成为一个全球性现象的时候,有关现代化的研究也在不同学科中发展起来,并且一度非常活跃。随着各国现代化实践的进展,现代化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并形成了许多颇具影响的理论模式。
社会现代化的基本涵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现代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2)社会现代化绝非“西方化”或“欧洲化”;(3)社会现代化是对历史传统既批判、又继承的过程;(4)社会现代化是社会结构体系协调发展的过程。

第三节 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基本特征

社会现代化作为一种自我维持增长和创新的发展过程,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特征:(1)社会结构的日益分化和一体化。伴随着个人角色、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之社会地位的分化,社会在新的基础上形成高度一体化。(2)理性化。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社会文化价值观的理性化转变,或者说是理性原则的提高。韦伯比较系统地考察了理性主义的内涵。现代科学技术产生的基础就是理性精神。(3)科学技术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科技在整个社会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4)经济持续而迅速地发展,表现为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经济结构的改变、现代工业与现代农业相互促进以及全体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5)城市化,即在一个国家或社会中,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以及农村中城市特质增加的过程。城市化水平通常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标明。(6)人的现代化。一个社会的现代化,不仅是结构变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际上也包含了人的现代化过程。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首先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人的现代化。他认为,人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人的主观态度和客观行为。具体地说,它包括了14个方面的内涵。人们在现代制度和现代组织中的经历,有助于形成人的现代性。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征

    在社会学有关现代化的研究中,人们使用了“早发内生型现代化”与“晚发外生型现代化”两个概念。前者是指在世界范围内,主要由于社会内部因素的作用而较早进入现代化过程的一种类型;后者是指主要由于社会外部因素的作用而在世界范围内较晚开始现代化进程的一种类型。两种类型的现代化有着很大的区别。

一、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历史条件

    发展中国家在开始现代化进程时所面临的历史条件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不同:(1)发展中国家的绝大部分曾经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2)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和本国腐朽反动阶级的压迫,发展中国家在取得政治独立并迈向现代化时,基本上都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3)在发展中国家开始现代化进程时,它们不得不面对于己不利的、业已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全球社会格局。因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就表现出各种特殊性。针对发展中国家由于较晚进入现代化所导致的特殊发展过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格申克龙将其称为“迟发展效果”。

二、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基本特点

首先,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表现为有目的、有计划、赶超型的现代化过程。
其次,在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异质文化和外来模式的引入与接受。这一过程会带来许多特殊效应:(1)外来因素的输入,不可避免地要同本国原有的传统因素和社会结构发生难以控制的对抗,引发多种社会矛盾和冲突,甚至民族矛盾与冲突;(2)在这种现代化过程中,社会的急剧变革和发展,使原有社会结构关系解体或重组,因而显得更加不稳定,在有些国家甚至出现现代化“中断”的情况;(3)来自发达国家的“示范效应”,会形成巨大的社会压力,损害发展中国家正常稳定的发展。
再次,在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二元社会结构”将长期存在。“二元社会结构”是指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里,明显地同时并存着比较现代化的城市社会和相对非现代化的农村社会。这种“二元社会”既表现为社会性质上的差别,又表现为发展水平上的差别。二元社会结构明显地、长期地存在,将会成为导致或加剧社会冲突的重要因素。
最后,在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政府发挥着强有力的支配和指导作用。(1)政府是国家政治、经济独立的捍卫者、维护者;(2)政府是现代化的提倡者、计划制定者和组织者;(3)政府推动并且控制着社会现代化的过程;(4)政府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建立公营企业和控制重要的经济杠杆,直接参与经济活动。

相关话题/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