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考研社会学概论笔记(5)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3-11



群体凝聚力也称群体内聚力,指群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它一般表现为三个层次:(1)人际吸引;(2)成员对规范的遵从;(3)成员把群体目标自觉地看成自己的目标,并将群体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大致上包括了成员个人、群体自身以及环境等方面。具体地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个人和群体的心理互动;(2)个人和群体间的利益关系;(3)成员在群体中的关系结构;(4)群体成员与其领导的关系;(5)群体与其环境的关系。
    群体凝聚力对于群体的形成和维持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群体凝聚力的社会功能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二、 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指在某一特定群体活动中,被认为是合适的成员行为的一种期望,是群体所确立的一种标准化观念。但是,群体规范的效用是有一定范围的。

三、 群体内部关系
   
群体内部关系是指成员间彼此交流与作用的状态和过程,是群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群体内部关系的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1)从群体规模入手,分析群体成员间关系的数量和形式;(2)利用“社网图”分析群体成员间关系的状态及该群体结构的紧凑程度。“社网图”是美国社会学家J?莫里诺使用的一种表示群体内成员间个人偏好的示意图,它由一个个圆圈及彼此间的联通线组成;(3)通过分析群体内部的信息沟通方式,以了解群体成员的地位结构类型和凝聚力状况。

四、 群体领导与决策

群体领导是指在群体内部关系网络中处于中心位置,并能对群体其他成员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角色。一般来说,有两种主要的领导形式,一是工具性领导,它指引群体为达到目标而奋斗;一是表意性领导,它力求保持群体的团结与和谐。不同领导人所采取的领导作风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权威型(也叫“独裁型”)、民主型和放任型。
群体决策指在群体活动中,群体针对所遇到的问题而作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是群体发挥作用的重要步骤。一般而言,群体决策可以集思广益,提高决策水平,减少决策失误。但是,由于群体决策容易降低事情的严重性,造成责任分散,加上群体内部保持一致的压力,容易导致冒险决策,造成决策失误。

第三节 初级社会群体

一、 初级社会群体研究的发展

关于初级社会群体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一些社会学前辈那里,如滕尼斯、杜尔凯姆、齐美尔等。但是,总的看来,科学而深入地研究初级社会群体是20世纪的事情。美国社会学家C?H?库利在其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初级群体”概念。此后,初级群体逐步发展为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并吸引了很多研究者的关注,取得了众多成果。
初级社会群体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研究初级群体有助于全面、深入地把握社会过程;其次,研究、解剖初级群体可以增进对社会的认识;第三,研究初级群体中人们的心理过程与行为方式,有助于推动社会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的发展;第四,有助于在实际工作中引导、改造初级群体,促进其正功能的发挥。

二、 初级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

初级社会群体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包括:(1)成员有限;(2)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3)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个性;(4)成员间的交往富于感情;(5)成员难以替代;(6)群体整合程度高;(7)群体控制常常是依靠非正式手段。

三、 初级社会群体的形成条件

初级社会群体的形成通常要具备以下一些必要条件:(1)社会活动空间接近;(2)接触时间长;(3)相互交往较自由,不受过多拘束;(4)交往各方角色、地位间的社会差异较小。除此而外,群体成员的稳定性以及某些人突出的个性特征,都有助于初级群体的形成。

    四、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

    初级社会群体发挥着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大体上可以区分为正、负两种方向。
    (一)正功能
    (1)承担着社会化的任务;(2)满足人们的基本心理需要,如情感交流、安全感、精神寄托等;(3)有助于实现社会控制,维护社会秩序。
    (二)负功能
在特定条件下,初级群体由于其自身的封闭性和排他性而在社会生活中产生负面影响,也就是说发挥着负功能。
(1)从微观心理角度看,初级群体可能压抑个性的形成和个人积极性的发挥,限制个人的社会发展。
(2)从宏观结构角度看,正规组织中初级群体的存在,有可能干扰正式组织关系,破坏组织结构,妨碍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总之,初级社会群体在社会中过度发达或过度萎缩都不利于社会的良性运行。应当掌握好“度”,积极引导初级群体充分发挥其积极功能,同时抑制其负功能的出现。

五、 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初级群体

    (一)社会转型时期初级群体的变化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初级群体发生了很大变化。(1)进入或退出初级群体的自主性和自由度有所增加,典型的如结婚和离婚;(2)随着社会分化的加剧,初级群体的原有功能不断发生外移;(3)随着社会流动的加速,初级关系日趋松懈;(4)有些初级群体已经名存实亡。总之,随着社会的日趋现代化,初级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有下降的趋势。
    (二)初级群体变化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
    联系到初级群体所发挥的双重社会功能,可以看出初级群体的变化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也体现在正、反两个方面。从正的方面看,(1)这种变化有可能提供更多的个人自由,使个人获得更大的自主性;(2)有助于促进更大范围的社会整合;(3)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初级群体的变化是社会进入高效率、合理化阶段的表现。从反的方面看,初级群体的变化也削弱了非正式控制手段的影响力,增加了社会控制的难度。同时,还造成人际关系的疏远、冷漠,妨碍了人们的感情生活,导致一些不利于人的发展的社会问题,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与正确的对策。

思考题:
1、 什么是社会群体?社会群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2、 社会群体如何得以存在和维持?
3、 简述社会群体的基本类型。
4、 什么叫群体凝聚力?如何分析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各种因素?
5、 如何分析群体内部关系?
6、 如何评价群体决策及其功能?
7、 简述初级社会群体研究的意义。
8、 简述初级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
9、 如何分析和认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初级群体的变化?

第八章  家庭

    家庭是最重要的社会细胞,也是初级社会群体的典型形式。考察家庭不仅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初级社会群体的认识,而且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家庭概述

    一、家庭的概念
   
一般而言,家庭是建立在姻缘关系和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人类共同生活的初级社会群体。根据当今家庭的发展变化,也有人对家庭进行了操作性定义,即指共同居住、共同生活和财产共享的初级社会群体。家庭中最重要的活动乃是性、生育与经济往来。

二、家庭的起源与发展

家庭不是从来就有的。家庭的产生和发展是同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相联系的。在原始人群中,由于只有杂乱的性交关系,没有正式的婚姻,因此,那时也没有家庭。
人类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认为,当人类开始以捕鱼为业或依靠人力所获食物生存时,家庭开始形成。历史上,人类家庭大致经历了以下几种形式:(1)血婚家庭。它出现于人类的蒙昧时代,是群婚制的早期阶段。这种家庭的基本特征是族内通婚,但排除不同辈分的人之间的婚姻关系,所有的兄弟姐妹互为夫妻。(2)普那路亚(伙婚)家庭。大约也存在于人类的蒙昧时代。“普那路亚”在夏威夷语中的意思就是亲密的伙伴。这种家庭的基本特征是,族外通婚,排除同族同辈亲属之间的婚姻关系,一个血缘中的众兄弟和另一血缘中的众姐妹结成夫妻集团。恩格斯认为,这种家庭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3)偶婚家庭。这是从群体婚向个体婚过渡的一种家庭形式。这种家庭的基本特征是,族外通婚,一个男人同时有许多妻子,但其中有一个是主要的,称主妻;一个女子同时有许多丈夫,但其中有一个是主要的,称主夫。这种家庭大约存在于人类的野蛮时代。(4)父权制家庭。出现于人类野蛮时代的晚期,是偶婚家庭与一夫一妻制家庭的中间环节。在这种家庭中,父权至上,一个稳定的丈夫同时有很多妻子。(5)一夫一妻制家庭。这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产物。
推动家庭形式演变的主要因素是自然选择和私有制的出现,其中,后者是起决定作用的一个因素。

三、家庭形成的基础——婚姻

家庭一般是从婚姻开始的。而婚姻通常是男女之间依照社会风俗或法律规定结为夫妻关系的一种社会制度。人们之所以要结婚,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也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因而,婚姻自身是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一) 婚姻准备
婚姻准备是婚姻当事人在性、爱情、婚姻三个方面持续地社会化与个性化的过程,它可以粗略地划分为四个时期,即学龄前儿童培养亲密感的时期、青春期前少年品味和学习知心的时期、进入青春期的小青年培养相互吸引的时期、成年之后培养对人之关切与体贴的时期。一般说来,各准备阶段的缺乏、间断和失衡都会造成婚姻失败,实际上,它意味着一个人缺乏生活能力和协调人与社会关系的能力。
婚姻准备过程中比较引人注目的问题就是婚姻动机的培养和择偶标准的提出。
(二)婚姻的缔结与维持
婚姻的缔结是一个过程,大致上可以分为建立婚约和正式结婚两个阶段。
婚姻的维持尽管受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但起决定作用的仍是婚姻当事人自身。首先,他(她)必须认定目前婚姻是自己不可或缺的人生价值;其次,每一方必须肯于和善于为此首先付出;最后,一方必须拥有促使对方适当互动的能力。一般来说,这三点都是在长期实践和夫妻冲突中逐渐形成的。
(三) 离婚
实际生活中,总有一些婚姻维持不下去而走向破裂,并往往以正式离婚而告终。处在快速转型期的当代中国社会,离婚率实际上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古今比较,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婚内两性地位与角色发生变化,夫妻双方都难以适应;(2)夫妻共同生活的目标日益难以建立;(3)婚姻目标日益浪漫化。
通常,离婚是不幸的,会给双方都造成伤害。但是,在某种意义上,离婚率的上升也是人们日益重视婚姻质量的客观产物。
(四) 离婚率的统计方法
    离婚率的统计方法至少有四种:(1)离婚结婚比;(2)人口离婚率;(3)追踪离婚率;(4)最终离婚率。

第二节 家庭关系与家庭结构

一、 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即家庭内的人际关系。一般而言,它是以姻缘关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在一些例外的时候,也包括收养关系。家庭关系中的性爱、生殖与亲情等内容是其他一般社会关系所不具有的。
在形式上,家庭关系的数量可以用下列公式计算:N=n(n—1)/2。其中,N代表家庭关系数,n代表家庭成员数。
家庭关系可以从纵横两个方向上区分出各种不同的类型。从横向看,可以有夫妻关系、兄弟姐妹关系、姑嫂妯娌关系等;从纵向看,可以有父母与子女关系、婆媳关系、祖孙关系等。
家庭关系中的权力问题是家庭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在很多时候是在讨论家庭内部的不平等。

二、 家庭结构与类型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关系的特定组合形式。家庭关系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不同的家庭结构类型。其中,主要的有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等。
核心家庭,又称夫妇家庭,就是以婚姻为基础,父母与未婚子女共同居住和生活的家庭。
主干家庭,指父母(或一方)与一对已婚子女(或者再加其他亲属)共同居住和生活的家庭。
联合家庭,指父母(或一方)与多对已婚子女(或再加其他亲属)共同居住和生活的家庭。
主干家庭与联合家庭又合称扩展家庭。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家庭结构类型。
一般而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中的家庭结构类型有日益向核心家庭转化的趋势。

第三节 家庭的功能

家庭对于家庭成员和社会都发挥着重要功能。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家庭作为典型的初级社会群体,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化和社会控制等功能。
对于家庭成员而言,家庭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1)持续、专一地满足性生活;(2)生育子女,教育子女以及赡养老人;(3)组织家庭成员的生产与消费;(4)提供家庭成员休息和娱乐的特殊场所,满足家庭成员感情和精神生活的需求。
另一方面,也有学者指出,家庭并不总是发挥正功能,实际上它也有负功能,例如生产和再生产性别的不平等。

第四节  转型社会中的家庭

    一、转型社会中家庭的变化趋势
   
    伴随着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家庭在许多方面也在发生着变化。首先,当事人缔结婚姻和组成家庭的自由度大大增加;其次,家庭规模日趋缩小,家庭关系日益简单,核心家庭越来越多;第三,家庭的许多功能不断外移;第四,家庭生活的目标日益浪漫化。
 
    二、转型社会中的家庭问题
   
    概而言之,家庭问题的涉及面很广,凡是影响家庭正常生活,妨碍家庭功能正常发挥的种种问题,均可称作家庭问题。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家庭问题主要是由家庭内部关系失调而引发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1)夫妻关系失调,表现为夫妻冲突增加和离婚率上升;(2)亲子关系失调,主要是指父母与未成年子女关系失调。随着社会变动加速,两代人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经常产生分歧,代际之间出现代差,妨碍必要的教育过程;(3)老年人问题,主要表现为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下降,甚至遭到儿孙歧视、遗弃,不能老有所养,安度晚年。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重视并有效地解决家庭问题,对于促进人的发展,保证人的尊严,以及促进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第五节  家庭的未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将走向何方,这是许多学者非常关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家庭不会消亡,两性之间的婚姻会更加纯洁与美满,家庭会更加和睦与亲密。非马克思主义关于家庭未来的主要观点有三种:(1)家庭消亡论。一方面,在女权运动和性解放运动的推动下,婚姻将更不稳定,离婚率继续上升,而结婚率和再婚率则持续下降,家庭最终走向衰落;另一方面,随着性自由、生育科技化和教育社会化的发展,家庭也没有必要继续存在。(2)家庭四分五裂论。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家庭将变得更加不稳定,更加简化,原有的家庭角色会发生变化,各种希奇古怪的家庭形式将出现。(3)家庭复兴论。随着技术的高度发展,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心将重新转向家庭,从而带来家庭的复兴,甚至出现所谓“电子大家庭”。

思考题

1、 什么叫家庭?家庭的发展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 简析婚姻准备及其意义。
3、 简述离婚率的几种统计方法。
4、 什么叫家庭关系?请列举家庭关系的几种主要类型。
5、 简述家庭的功能。
6、 试论转型社会中的家庭变化及其问题。

第九章  社会组织

第一节  社会组织概述
   
    一、社会组织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

社会组织是次级群体的一种类型。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组织日益取代初级群体,并成为社会中占有主导地位的群体形式。现代社会中90%以上的人都在社会组织中从事工作。社会组织作为人们设计出的一种工具,大大提高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效率。社会的高度组织化是社会合理化的一种表现。在这种合理化的过程中,具体的个人倒是显得不太重要了。

二、社会组织的涵义与构成要素

    对于社会组织一般有两种理解。广义上的社会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狭义的社会组织,是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群体形式,指的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组织活动是一种整体性和结构性活动。
社会组织相对于整体社会表现出如下特征:(1)非人格化。社会组织否定人们自身的个性,要求人们转变为“组织人”。(2)非合理性。社会组织以功能上的合理性为基础,而否定实质上的合理性,也就是要求人们只按照组织的要求来行动。(3)非道德性。组织在根本上是一种工具,用以提高社会活动效率,而不管它服务的目的。
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规范,指稳定的规则与规章制度;二是地位,指人们在组织关系中所处的位置;三是角色,指按照一定社会规范表现的特定社会地位的行为模式;四是权威,指一种合法化权力。

    三、社会组织的分类
   
一般的组织分类原则包括:(1)按照功能和目标进行分类;(2)以组织的受惠者为基础分类;(3)按照组织谋求人们顺从的方式分类;(4)以组织所使用的技术为基础分类。
我国社会组织的分类一般采用两种角度。一是按照产业分类,二是以编制性质为标准分类。

    四、社会组织的运行过程
   
组织运行是指组织实现自身目标和发挥自身功能的过程。
组织运行依赖于人与组织的关系以及组织与环境的关系。人与组织的关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人的特征;(2)人与组织进行交换的形式;(3)人们能否与组织相认同。组织与环境的关系也表现为三个方面:(1)组织的外在制约因素;(2)组织的生存机制;(3)组织与环境交换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点。
组织运行一般经过投入、实施过程和产出三个步骤。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目标

    一、组织目标的涵义与分类

组织目标是每个组织都必须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达到的某种事实或未来状态。它是组织开展活动的依据和动力。
组织目标对于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组织目标是组织的灵魂;(2)组织目标是确定组织活动路线的基础;(3)组织目标是衡量组织活动效益与效率的标准。
一般来说,组织目标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主要目标与次要目标;(2)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3)平衡性目标与改进性目标;(4)显目标与隐目标。

    二、组织目标的制定和实施

制定组织目标是一个复杂的协调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利益集团都力争反映自己的利益。
一般来说,组织目标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互惠原则,即目标对所有参与人员都有利;(2)评估原则,即运用能够进行测量的技术特征以评估目标实现程度;(3)选择原则,即要遵循选择最优目标的科学程序。
组织目标的实施过程中,一般应注意两个问题:(1)选择适当机会;(2)在目标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监督检查。

三、影响组织目标的因素

组织目标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受到内部和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是文化环境因素的影响;其次是组织系统内各目标之间相互影响;再次是组织参与者的影响。

四、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与评估

目标实现程度是决定组织能否持续运行的关键因素。管理部门有责任运用各种技术手段进行评估。
对于一般组织来说,评估其目标实现程度及效果如何的标准有三个:(1)有效性,指组织实现各种目标的实际能力,它意味着组织能以最终实现全部目标的方式来安排和使用其资源;(2)效率,指组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消耗的资源与产出的结果之间的比例关系;(3)人道主义,即组织应追求最大限度地发展个人才能,而不仅仅是追求效率。随着社会的进步,“注重人的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

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结构
   
    一、组织结构的涵义
   
所谓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形式。它包括两种基本的类型,即正式结构和非正式结构。

    二、组织的正式结构
   
组织的正式结构是指组织内部各个职位、部门之间正式确定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形式。其内容具体包括两个方面,即总体结构和职务工作结构。
确定组织正式结构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1)目标任务原则;(2)有效管理跨度原则;(3)分工协作原则;(4)统一指挥原则;(5)责权对等原则;(6)精简与效率原则;(7)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原则。
组织中的正式结构一般表现为结构图,并将组织的规章制度载入各种手册和正式文件之中。现代社会中组织正式结构的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其中,主要的类型包括:(1)直线职能制结构形式。又称生产区域管理制。它以直线制为基础,在各级生产管理者之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从事专业管理。这种结构职权分明,要求管理人员有很高素质。实际上,这种结构的指挥与管理职能基本上由厂长自己执行,它比较适于小型组织的管理。(2)矩阵式组织结构。又称规划矩阵结构或规划目标结构,它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产品(工程项目、服务项目等)划分的小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矩阵。这种结构能够比较好地把集权与分权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效率和激发职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并充分发挥中低层管理人员的作用。同时,这种结构本身也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但是,它也有相应的缺点。(3)事业部制组织形式。又称分权组织或部门化结构。其特点是把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按照产品种类和地区分成若干个事业部,实行集中管理、分散经营的原则。各事业部是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有自己的产品和市场,实行独立核算。此种结构适用于规模庞大、产品种类众多、各类产品之间的工艺差别较大、市场条件变化也较快的企业。

三、组织中的非正式结构

组织中的非正式结构也叫非正式群体,是指未经明确规定而从组织成员的活动及相互作用中自发产生的具有灵活性的关系模式。它广泛存在于各类组织中,是组织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非正式结构的产生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人们具有情感性;(2)同一组织中的成员具有相同性和相似性;(3)组织成员之间互动的经常性;(4)非正式结构具有独特的灵活性。
非正式结构在组织中的存在可以给组织成员带来多方面的好处:(1)给予认同和情感的支持;(2)在工作中提供帮助;(3)给组织成员提供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
非正式结构的存在对于组织活动也有着重要影响。在一定条件下,非正式结构可以弥补正式结构的不足,但有时也会干扰正式结构的运行,这就需要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

四、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组织结构

改革前我国社会组织结构的基本特点是“党政不分”,它是建立在条块分割基础上的高度中央集权体制。这种一元模式强调政府管理社会经济的全面性与合法性。
改革以来,逐步引入了市场机制,我国的社会组织结构开始分化,不同组织在结构上的独立性和功能上的自主性相对增强,新的中介组织也开始出现。
转型时期我国组织结构的变化具有以下特点:(1)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相联系,我国组织结构普通受初级关系畸型发展的影响,非正式结构冲击和干扰着正式结构;(2)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相联系,我国社会组织的正式结构大体上还属于自给自足的封闭式单位制结构,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结构分化程度过低;(3)与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相联系,我国社会组织由于长期处在产品经济环境下,无论是社会组织的内部关系,还是各个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纵向行政控制结构,缺乏建立在功能互补基础上的横向联系。

相关话题/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