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考研社会学概论笔记(4)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3-11


自致角色,亦称自获角色或成就角色,指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的区分是相对的。自工业化以来,许多原来的先赋角色都已变成了自致角色。

二、自觉的角色与不自觉的角色
   
    这是根据人们承担社会角色时的心理状态所做的区分。
    自觉的角色,指人们在承担角色时,明确意识到了自己正担负着一定的权利、义务,意识到了周围人都是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观众,因而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周围的观众。
    不自觉的角色,指人们在承担某一角色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充当这一角色,而只是按习惯性行为去做。
   
    三、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这是从社会角色规范化的程度上所做的区分。
规定性角色指有比较严格和明确规定的角色,即此种角色的权利与义务,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都有明确规定。
开放性角色,指那些没有严格、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这类角色的承担者可以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社会对角色的期望而从事活动。
   
    四、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这是从社会角色追求的目标上所做的区分。
    功利性角色,指那些以追求效益和实际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角色。这种角色行为的价值就在于实际利益的获得。
    表现性角色,指不是以获得经济上的效益或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表现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

第三节  社会角色的扮演

    角色扮演就是人们承担具体的社会角色的过程,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角色的确定

角色的确定,也叫做角色的“认同”,即证明一个人的实际地位、身份、能力及其他条件与他所承担的角色是一致的、等同的。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在不断的社会交往中明确了自己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从而确定了自己的角色。在社会关系发生变动时,人们会遇到重新确定角色的问题。
角色确定不当的情况也是经常发生的,它包含了以下几种情况:不能胜任角色;未能承担合适的角色;选择了不适当的角色。
    角色确定还有个“有效性”的问题。即某种角色确定是否得到了公认。角色确定“有效性”的获得应该是人们长期实践的结果。
   
    二、社会角色的表现
   
角色表现即通过利用一些环境因素和个人的表演,反映所扮演的角色的权利、义务及其行为规范和形象。角色表现的一系列环节主要包括:
(一)布景与道具
    就象舞台上的表演需要装饰一样,社会角色的表现也需要布景与道具。所不同的是,社会舞台上需要的是真正的实物。
(二)衣着、仪表与言谈举止
布景与道具只是社会角色的一种背景与衬托,角色的更为直接的表现是扮演者的仪表、风度。此外,言谈、举止和气质等是表演者内在品质的体现,因而在角色表现上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三)台前、台后的表现与社会角色表现上的配合
    在表现角色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前台表现与后台表现的不同特点,从而塑造适当的形象。此外,为使角色表现出色,还必须注意不同角色承担者之间的配合。
   
    三、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
   
    从动态的角度看,社会角色的扮演通常要经历三个阶段:
首先,人们在承担了某种角色时,立即遇到了他人或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望,这种期望是每个角色承担者都必须了解的。一般而言,社会上对于某种角色的期望不会有太大差别。
其次,人们对角色的扮演虽然受到社会期望的影响,但是,在更大的程度上,只有角色承担者自己对角色有所认识、理解,也就是角色领悟之后,才能谈得上开始表演。通常,由于各个人的素质不一样,角色领悟的程度多有不同。
最后,角色领悟的进一步发展就是在实际行动上表现出来的角色实践,它通常是与角色领悟相一致的,但有时受其他因素影响,也会不一致。在角色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做出“角色建设”,即创造性地表演角色。

第四节  社会角色的失调

    常见的角色失调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是指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结果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角色冲突有不同的类型,一种类型是角色不同承担者之间的冲突,这也可以称作角色外部的冲突;另一种类型是一个人在承担了多种角色之后,由于角色要求过多,或者几种角色行为规范不相容,而引起个人心理上的冲突和紧张,也可以称为角色内部的冲突。此外,即便是在单一的角色内部,有时也会发生冲突。

    二、角色不清
   
角色不清是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种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做什么,不应做什么以及应怎样去做。转型期社会的急剧变迁,常常是造成社会角色不清的最主要原因。

    三、角色中断
   
    角色中断是指在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明显矛盾的现象。它的发生通常是由于人们的承担前一种角色时没有为后一阶段所要承担的角色做好准备。

    四、角色失败

角色失败是角色扮演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极为严重的失调现象。它是指由于多种原因使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的表演,最后,不得不半途终止表演;或者,虽然还没有退出角色,但已经困难重重,每前进一步都将遇到更多更大的矛盾。最终,其表演实际上也是失败的。

    思考题
1、 简述角色理论的四个重要来源。
2、 什么是角色和角色集?如何认识自身的角色集?
    3、怎样正确认识不同类型的角色以及它们的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4、社会角色的扮演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才能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
    5、简述角色失调的不同情形。

第六章  社会互动

第一节  社会互动的涵义及其理论
  
    一、社会互动的涵义

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社会互动的涵义:(1)社会互动必然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2)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才存在互动;(3)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4)社会互动并非只是在面对面的场合才发生,存在着间接互动;(5)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6)社会互动还会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并有可能对社会环境形成一定的作用。

    二、社会互动的理论

    在社会学领域,研究社会互动的理论至少有以下几种:
    (一)符号互动理论
该理论认为,所谓符号,是指能够有意义地代表其他事物的事物,是传播信息的一种意愿标志。符号沟通是将人从动物界区分开来的主要指标。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通过“符号沟通”进行社会互动和角色扮演。
符号互动论关于社会互动的基本观点如下:(1)符号在人们的社会互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2)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这种意义通过特定的符号表现出来;(3)人之行为的意义并非是固定不变的。一方面,意义的确定有赖于互动的背景和情境,另一方面,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是在互动过程中确定的;(4)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从他人的角度来解释其思想和意向,并以此为根据来指导自己的行为;(5)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从自己所认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之中来认识自己,形成并修改自我概念。
当代符号互动论有两个主要派别,一是以布鲁默为首的芝加哥学派,注重用人文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互动过程;另一个是以库恩为首的衣阿华学派,主张用实证主义方法来研究互动结构。
(二)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并非是一个单独的理论,它代表着一种以角色概念为核心的解释人类行为的研究取向。在该理论看来,互动是角色之间的互动,并且有赖于人们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同时,角色的形成和扮演也是在互动中完成的。
(三)参照群体理论
参照群体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所从属的群体,个体将参照群体的价值和规范作为评价自身和他人的基准,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价值观的依据。参照群体理论揭示了非面对面的人际接触对个人行为的制约作用,反映了个人与群体的互动的特殊方面。
(四)戏剧理论
戏剧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戈夫曼采用戏剧分析的方法,从印象管理的角度来揭示人们社会互动的特点。他认为,生活就是演戏,表演者最关心的是留给观众什么样的印象。他的理论主要研究人们运用哪些技巧来在别人心目中制造印象,所以又称“印象管理理论”。
此外,戈夫曼还研究了互动时的礼仪,区分出了四类人际礼仪:表达式礼仪;回避式礼仪;维系式礼仪;认可式礼仪。
(五)社会交换论
社会交换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主要代表人物有霍曼斯、布劳和埃默森等。该理论着眼于人们社会生活中相互交往的外显行为,并用“代价——报酬”模型来分析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认为社会互动的实质是人们之间交换酬赏和惩罚的过程。这里,酬赏是指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所得到的收获,包括金钱、社会赞同、尊重和服从四等,最有价值的酬赏是他人的服从,也就是控制他人的权力。
社会交换论还发展出关于人类行为的几个基本命题,如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满足命题、侵犯——赞同命题等。
(六)本土方法论
本土方法论是美国社会学家哈罗德?加芬克尔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又译“常人常理方法学”。它主要研究人们在日常互动中如何建立和共同使用对现实的定义,认为社会互动是由形成人们正常交往基础的规则所决定的,这些规则是理所当然、心照不宣的,但是,如果违背了这些规则,互动就不能顺利进行。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情境与过程

一、 社会互动的情境

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情境下进行的,了解情境及情境的要求,是社会互动的基础。根据不同的标准,社会互动的情境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 二人关系、三人关系与多人关系
根据参与互动的人数,可以区分出二人关系、三人关系、多人关系等不同的互动情境,不同情境对于互动有着不同的要求。
(二) 熟悉情境、工作情境与社交情境
这是根据互动的目的所进行的区分。在工作情境下,互动双方有特定的目标,有明确的分工,言谈举止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而且很少有情感的交流;在社交情境下,人们往往是为了互动而互动,并无其他目的,在有些情况下,可能有较深的感情投入;熟悉情境主要是指人们与熟人之间日常交往的场合。
(三) 情感关系、工具关系与混合关系
这是根据互动参与者之间人际关系的性质所做的区分。情感关系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中的人际互动和社会交换遵循需求法则;工具关系是个体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与他人交往时发生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双方并不预期有亲密的情感关系和长期交往,双方互动和交换遵循公平法则;混合关系是指个体在家庭之外所建立的各种人际关系,交往双方都预期将来还会继续交往,并有一定的情感联系,双方互动和交换遵循人情法则。

    二、社会互动的过程

关于社会互动的过程,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 贝尔斯的互动过程分析
美国社会学家贝尔斯提出,社会互动可以区分为定向阶段(主要解决情境辨识的问题)、评价阶段(主要解决态度确定问题)和控制阶段(主要解决行为选择问题)。但是,首先,这三个阶段并不是直线发展的,有时可能会重复某一阶段;其次,在互动的各个阶段中往往伴随有情绪的因素,因此互动过程分析可能要同时涉及到工作任务领域和社会情绪领域;再次,在多人互动中,人们与谁互动,进行哪方面的互动,都有较强的选择性。
(二) 芝加哥学派的四阶段说
芝加哥学派的帕克和伯吉斯等人主张把互动过程区分为竞争、冲突、顺应和同化四个阶段。

    三、社会转型与社会互动

一方面,社会转型必须通过长期的、广泛的社会互动来实现;另一方面,社会转型必然会引起互动情境和互动方式的根本变革。

第三节 社会互动的维度与类型

社会互动本身具有不同的维度和不同的类型。

一、 社会互动的维度

通常,为了具体描述特定互动的状态,人们要考察社会互动的以下几个维度:(1)向度,反映互动的方向,表明互动双方关系的性质;(2)深度,反映互动的程度,表明互动双方相互依赖的大小;(3)广度,反映互动的范围,表明互动双方交往领域的大小;(4)频度,反映一定时间内发生互动的多寡;(5)强度,反映互动中情感投入的强弱。

二、社会互动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互动类型。以下是几种主要的互动类型。
    (一)竞争
竞争是指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它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间接的反对关系。
    (二)冲突
    冲突是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互相斗争的方式与过程。它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直接的反对关系。
(三)强制
强制是指互动中的一方被迫按照另一方的要求行事,其核心是一种力量对另一种力量的统治或制约。
(四)顺从与顺应
    顺从指互动中的一方自愿或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按另一方的要求行事。顺应的含义比顺从更广泛些,除顺从的含义外,它还指互动双方或各方都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实现相互适应。
    (五)合作
    合作是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达到对互动各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

第四节  集合行为

    在有多人参与的社会互动中,人们的行为由个人行为转变为群体行为。由群体行为产生的事件往往是反复出现的常规事件,我们一整套的社会管理机构和制度都是建立在对这类事件的处理上。但是,社会中也存在少量的非常规事件,它们是由集合行为引起的。
    集合行为又称集体行为、大众行为,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

    一、集合行为的一般特征
   
集合行为一般具有下列三个特征:(1)人数众多;(2)无组织性;(3)行为者相互依赖。
与组织行为相比,(1)在行为产生的原因上,组织行为主要是解决那些程序化了的经常事件,而集合行为往往是处理某个社会突发事件;(2)在行为方式上,组织行为一般遵循正常的社会规范和角色关系,而集合行为往往采取非常规的方式;(3)在互动特点上,组织行为一般是经过组织层次产生的制度化行为,而集合行为则是通过个人情感的相互刺激而产生的;(4)从持续时间上看,组织行为是长期的重复行为,组织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达到长远目标,而集合行为持续时间短,主要是为了应付突发事件。

二、集合行为的理论

大致上,有关集合行为的理论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必须注意的是,某些解释只是对特定的集合行为适用,而不具有普遍的解释力。
(一)斯梅尔塞的基本条件说
斯梅尔塞认为,集合行为实质上是人们在受到威胁、紧张等压力的情况下,为改变自身的处境而进行的努力。集合行为的发生有六个“必要且充分”的条件,它们是:环境条件、结构性压力、诱发因素、行为动员、普遍情绪的产生或共同信念的形成、社会控制能力。
为了避免破坏性集合行为的发生,一些社会学家提出了“社会减压阀理论”,认为社会应该有自己的减缓结构性压力的机制,以疏导社会成员中的一些不满情绪,避免不满情绪向现实行为的转化。
    (二)模仿理论
    该理论认为,当人们面临突发事件时,多数入将处于丧失理智状态,失去自我控制能力,行为出现“还原现象”。这时人们本能地彼此模仿,力求与在场的多数人行为一致,由此导致集合行为产生。
    (三)感染理论
    该理论认为集合行为是人们情绪感染的结果。参与集合行为的人,其有意识的人格已经消失,无意识的人格占据主导地位,情绪和观念的感染,以及暗示的影响,使得人们的心理朝着某一方向发展并具有将暗示的观念立即转变为行动的倾向。
    (四)紧急规范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在集合行为中虽然没有群体规范,但面临突发事件时,人们之间通过互动会产生一种“紧急规范”。这种“紧急规范”一旦产生,同样会对在场者形成规范压力,迫使他们去仿效和遵从,从而产生集合行为。紧急规范理论往往将集合行为中最先出现而又迅速得到其他人效法的某种行为方式看作是“紧急规范”。
(五)匿名理论
    匿名是指人们没有明显的群体或个人标志。匿名理论认为,—些破坏性集体行为的产生.是由于集合行为中的人处在匿名的地位上,从而产生责任分散的心理,并降低了对社会规范的遵从性,由此在集合行为的场景做出平时很少甚至没有做过的举动。
    (六)信息传播理论
    该理论强调信息传播在促发集合行为方面的作用。集合行为是非组织行为,它的信息不是得自组织渠道,而是来自非组织渠道——谣言。谣言可以在任何时候发生,但在社会出现压力时更容易流行。正是谣言的传播,引导了一致认识和共同情绪的产生,从而导致集合行为。在另外的情况下,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传播也会促发集合行为。
(七)控制转让理论
该理论认为,集合行为中的个人行为实际上是一种理性行为。在正常情况下,每个人都控制着自己的行动,而在集合行为中,人们已经把对自身行动的控制权转让给他人。但是这种转让实际上是理性权衡的结果,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收益。转让行动的控制权,并不必然导致混乱,但如果接受转让者控制不了形势,就可能会发生集合行为。

    三、几种典型的集合行为

    (一)恐慌
恐慌是指人们在面临某种直接威胁时所产生的紧张心态及所作出的不协调的违反常规的行为。
(二)谣言
谣言是从不知名的来源发生,通过非正式途径传播的信息,它往往是人们在情况不明的时候,利用集体想象构造出来的没有确切事实根据的描述某一广泛关心事件的信息。
(三)流行
流行是指一个时期内在社会上流传很广的外表和行为的风格,是一时为人们所崇尚的生活模式,它涉及服饰、音乐、美术、娱乐、语言、用品等各个方面。人们追求流行是个性表现与从众心理的统一。

    思考题
1、 如何理解社会互动?
2、 社会学研究社会互动有哪些主要理论?
3、 社会互动的情境包括哪些主要的类型。
4、 如何具体描述社会互动的特定状态?
5、 简述社会互动的主要类型。
6、 试比较集合行为与组织行为的不同特征。
7、 社会学解释集合行为的主要理论有哪些?
8、 如何预防、引导和控制集合行为?

第七章  社会群体
   
第一节  社会群体概述

    社会群体既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单位,又是社会的重要结构要素。它是连接个人与社会的桥梁。

    一、什么是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的内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而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狭义的社会群体是指由持续的直接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社会群体与社会上的一般聚集体或集群,以及统计意义上的社会类属是有区别的。通常,社会群体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1)有明确的成员关系;(2)有持续的相互交往;(3)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4)有一定的分工协作;(5)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二、社会群体存在的基础

社会群体的产生与存在取决于个人与社会的双重需要。
从社会成员个体方面来看,个体有群聚的本能,并希望在群体生活中满足其各方面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爱和情感的需要,以及自尊的需要等等。
从社会自身来看,群体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必然产物,群体生活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群体一旦形成,变具有自我维持的倾向。但是,一个群体持续、有效地存在,也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三、社会群体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社会群体可以被区分为不同的类型。以下是几种主要的类型。
    (一)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这主要是依据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所做的区分。
初级群体,又叫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家庭是初级群体的典型形式。
次级群体,又叫间接群体或次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各种类型的正式组织是次级群体的典型形式。
(二)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这主要是依据群体的正规化程度及其成员间的互动方式所做的区分。
正式群体的正规化程度高,其成员间的互动采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成员的权利、义务及彼此间的关系都有明确的、且常常是书面形式的规定。
非正式群体的正规化程度低,其成员间的互动采取随意的、常规的方式,成员的权利、义务及彼此间的关系并没有明确的——尤其是成文的——规定。
(三)内群体与外群体
主要是依据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来划分的。
内群体是指成员对其有团结、忠心、亲密及合作感觉的群体,也就是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于其中的群体。
所谓外群体,泛指内群体之外的其他任何“别人”的结合。
内群体与外群体常常互相隔离,甚至处于对立的地位。
(四)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主要是依据成员的身份归属来划分的。
所属群体指的是规定成员身份的群体。参照群体并非是某个(些)人身份所属的群体,但是却被他们用作自己所属群体的参照对象。参照群体通常对人们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发生重大影响,并因此削弱或加强所属群体的团结。
(五)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与业缘群体
主要是依据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其性质所做的区分。
基于成员间血统或生理联系而形成的群体叫血缘群体;基于成员间空间或地理位置关系而形成的群体叫地缘群体;基于成员间劳动与职业间的联系而形成的群体叫业缘群体。

第二节  社会群体结构及其作用过程

一、 群体凝聚力

相关话题/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