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考研社会学概论笔记(3)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3-11


(三)文化震惊
作为文化交流过程中文化冲突之一种的“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种文化当中的人,在初次接触到与其自身文化迥异的另一种文化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必须正确对待和适当处理这种客观现象,避免失误。
(四)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有着很大差异,因而在文化交流过程中,比较与评价各种文化时就存在着“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两种倾向。
所谓文化中心主义,也叫种族中心主义,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常有一种倾向,容易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等看成是最好的,并以此为标准,来衡量、评判其他文化,对自己所不熟悉的文化抱有怀疑甚至敌视的态度。文化中心主义在近现代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欧洲中心主义。
所谓文化相对主义,是20世纪前期由美国人类学家在反对欧洲中心主义思想时提出来的,它主张一个民族中的文化现象只能用该民族内部的文化价值标准来加以衡量,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各民族的文化无优劣之分。文化相对主义在反对民族歧视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
极端的文化中心主义会盲目排斥一切外来文化,而极端的文化相对主义则否认了事物绝对可比的一面。两种极端都是错误的,都具有明显的形而上学倾向,缺少辩证法。

    二、多元文化与统一国家

    由于历史的原因,当代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方面的多元一体格局在文化上呈现出多元的特色。文化交流和文化共享为文化进步和社会整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现代化并非“汉化”或“西化”。现代化不可避免地要考虑民族传统。在当前的建设中,必须保持和发扬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点,充分考虑民族特点。中国的现代化是各族文化共同繁荣前提下的社会进步,决不能以牺牲某一民族文化为代价。
  
    思考题
1、 E.B.泰勒的文化定义是什么?
2、 文化与文明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3、什么是主文化、亚文化与反文化?在我国现阶段,应该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4、简述文化的基本特征。
5、简述文化的主要功能。
6、试用文化堕距理论分析当今中国的有关社会问题。
7、试析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

                                       第四章  人的社会化

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化的定义
   在社会学研究中,对社会化这一概念的理解经历了一个由狭义到广义的发展过程。一般来说,50年代以前的社会化研究主要是面对少年儿童,这一阶段所形成的研究范围和重点,以及由此延续下来的传统,属于狭义的社会化研究。50年代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人们不再只是研究童年时期的社会化问题,而是开始全面探讨包括一切角色学习在内的社会化过程。同时,不同角度的关于社会化的研究开始出现联合的趋势,社会化被认为是一个包含了内化、角色学习和获得价值标准的统一过程,由此形成并出现了广义的社会化研究。
当前,对有关广义社会化的解释又出现了两种新的倾向:
(1)许多人认为,社会化要研究具有社会意义的问题,应当关注个体成长与社会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重视研究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失序对于个体成长的影响;
(2)一些学者在实际研究中,拓宽了对于个体概念的理解。以往的研究把社会化过程中的个体视为处于不同年龄段的个人,而目前的研究中,个体既可以指个人,也可以指一个具有社会意义的群体或社会单元,如一代人,一个群体,一个社会或一种文化。这样,社会化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所关注的问题也日益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二、社会化在人与社会相互关系中的作用
   
    社会化在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个人生来只是自然人、生物人,而不是社会人,他没有社会观念和社会技能,但同时人又必须生活在社会环境之中。社会环境不同于自然环境,它是一个人造的世界,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因此,个人只有接受社会化,才能适应社会,在社会环境中生存,同时参与创造社会;而社会也必须由经过社会化的合格的社会成员组成,才能维持正常的运行。
    (一)从个人方面分析
    (1)社会化是个人得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独立生存的必要前提;(2)继续社会化是个人适应社会变迁所必经的途径。
    (二)从社会方面分析
社会化是人类社会及人类文化不断延续和发展的前提条件。(1)没有经过社会化的人也就没有社会,没有具备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人,社会就不能维持正常运行;(2)没有社会化,社会及其文化就不能保持其一致性,共同的社会目标也就无法实现;(3)没有社会化,社会文化就不能世代延续和发展。

    三、社会学研究社会化的三种角度(补充)
   
    社会学对于社会化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角度,即文化的角度,个性发展的角度和社会结构的角度。
从文化角度对社会化的研究,把社会化看做是文化延续和传递的过程,认为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核心是价值标准)的内化。这种角度受文化人类学的影响,属于社会学的文化学派。
形成与社会学的初创时期美国社会学的创始人W.萨姆纳和W.托马斯开创了这方面的研究。
20世纪20年代以后,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十分重视对社会现象中文化因素的探讨,系统的确立了社会化研究的文化角度。
从个性发展角度对社会化的研究,认为社会化就是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就是经由社会化过程而形成具有个性的人。这个角度受到心理学的影响,属于社会心理学的立场。
这一学派研究社会化的历史最为悠久。
美国社会学家C.库利和G.米德关于“自我的研究是这一研究角度的重要体现。
    从社会结构角度研究社会化,就是重视人与社会关系中的社会方面,认为社会化就是要使人“变得具有社会性”,角色学习的过程也就是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人逐渐了解自己在群体或社会结构中的地位,领悟并遵从群体和社会对这一地位的角色期待,同时学会如何顺利地完成角色义务。社会化的功能在于维系和发展社会结构。
随着广义社会化研究的开展,他们逐渐改变原来现对独立的状态,相互融通,最终演化为社会学内部关于社会问题的三个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研究工具。

综上所述,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

四、社会化的类型

 初始社会化,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
 预期社会化,人们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
 发展社会化,成年人在初始社会化的基础上,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
 逆向社会化,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
 再社会化,全面放弃以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第二节  社会化的生物基础

个体的社会化是以人的生物遗传特征为基础的,离开了人类特有的生物素质,社会化的活动就无法进行,其内容也无法被接受,个体社会化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经由生物进化和人类长期劳动实践而形成的高度发达的大脑是人类独有的财富,正是这种在容量和结构上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大脑,使得人类具备了接受社会化的一切潜能。这些潜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具有思维能力
    人类不仅具有一般的生物本能,而且作为高度发展的有机体,人具有高度发达的大脑。大脑的思维能力是人能接受社会化的主要生理条件之一。
    (二)人具有语言能力
    语言是客观事物在人的大脑中形成的表象、概念和思维的外部表现,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人们借助语言文字学习知识,传达信息,交流思想,借助语言与他人沟通合作,参与社会生活。
    (三)人具有学习能力
   在学习能力上,人与一般动物不同。动物的学习只限于感性领域,只能模仿不能创新。而人能在感性经验和抽象思维两个领域内进行学习,把外界的信息自觉转化为自己的观念和技能,并在有目的的学习基础上不断创新。
    (四)人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人从婴幼儿到青少年阶段,有一个较长的生理上不能自理、智力上尚未成熟、生活上不能独立的时期,必须依赖于父母或他人。这一方面决定了个人自出生以来就必须在社会环境中生存,学习社会文化,适应并参与社会生活;另一方面,较长的生活依赖期也使得个体接受全面、复杂的社会化成为可能。此外,由于长期不得不依赖他人,所以可以培养个体的权威意识,这种意识也是顺利进行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第三节  社会化的社会机构(社会主体)

    所谓社会化的社会机构,是指承担着社会化任务或者发挥着社会化功能的各种社会机构或社会环境。这里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工作单位、同龄群体、大众传播媒介和社区等。
    (一)家庭
    家庭是个体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对个人的早期社会化甚至一生的社会化都具有重要意义。它培养了儿童的感情和爱,并且借助于父母的权威,使得早期社会化非常有效。
    (二)学校
    随着儿童和青少年年龄的增长,学校和教师的影响逐渐成为他们社会化中最重要的因素。学校是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学习机构,它为学生接受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系统化教育提供了条件。同时,学生在这里将面对次级群体中的权威,遵守带有强制性的行为准则,并学会过一种群体生活。
    (三)同龄群体
    所谓同龄群体,是指由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等方面都比较接近的人们所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它是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同龄群体中的规范和价值往往成为个人的重要参照系。在同龄群体中,个人学会平等地与他人交往,学会扮演多种角色,并培养独立精神。同龄群体是个人认识、了解和适应社会的重要渠道。
    (四)工作单位
    工作单位是个人进行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在工作单位中,个人学习职业规范和职业技能,学会扮演职业活动中的各种角色,掌握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技巧。同时,工作单位也提供了一个检验家庭和学校社会化成果的场所。
    (五)大众传播媒介
所谓大众传播媒介是指社会组织为在广大社会成员之间传递信息、互通情报所采用的各种通讯手段,如广播、电视、报纸、书籍、杂志等等。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媒介日益发达,它在向人们宣传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引导着人们的社会态度、社会行为、生活方式等许多方面。
(六)社区
社区是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是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环境。它通过现实的社会生活,在许多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许多方面,增进个人对于社会的了解,促进个性的成长。

第四节  社会化的过程和内容

    一、社会化过程的划分

对于社会化过程的划分,大体上都是依据心理学家研究个体心理发展时所做的划分。最有影响的两种方法是埃里克森的八阶段划分法和哈维格斯特的六阶段划分法。
(一) 埃里克森的八阶段划分法
E?埃里克森把个人心理成长的历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婴儿时期、幼儿时期、学前时期、学龄时期、青少年期、青年期或成年早期、中年期或成年期、成熟期或老年期。他认为在每个阶段中,个人都会遇到某种心理成长所必须解决的问题,都要对周围环境所提出的特定要求作出反应。如果在每一阶段中,个人能够成功地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就会在心理与行为上表现出积极的反应,从而顺利地进入社会化的下一个阶段;反之,个人则会作出消极的反应,并给以后的社会化过程留下隐患。因此,必须重视解决个体社会化不同阶段所遇到的问题。
(二) 哈维格斯特的六阶段划分法
R?哈维格斯特把人一生的社会化过程划分为六个阶段:幼儿期、儿童期、青年期、壮年初期、中年期和老年期,并具体地描述了各个阶段的社会化任务。
(三)划分社会化过程的要点
归纳起来,社会化过程的划分一般有以下要点:第一,年限或时间界限;第二,不同年龄段上的人具有的个性发展或心理发展特征;第三,不同阶段个人所要达到的目标;第四,人们为达到不同阶段的社会化目标所采用或接受的方式、方法;第五、在不同阶段,社会化任务的主要执行者或承担者;第六,在社会化的每个阶段,实际上都有两种发展的可能性,或是正常的发展,或是非正常的发展。

一、关于社会化的若干理论
总:自我意识和人格发展理论
1.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2.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
3.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4.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

社会化的最终结果就是形成每个人独特的“人格”
人格“指的是特殊的思想、感觉和自我关照的模式,他们构成了特殊个体的一系列鲜明的品质特征。人格可以分为:
认知(思想、知识水平、知觉和记忆)
行为(技能,天赋和能力水平)
情感(感觉与感情)”
简单地说,人格就是个体心理特质和行为特征的总和。
自我意识是个体关于“我是谁”的看法和判断,是人格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1、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最早将“自我”概念引入社会化研究。他认为自我和人格是社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互动而成生的。
库利非常形象的将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即每个人的“自我”观念其实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
他将自我意识分为三个阶段:
(1)我们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
(2)作出行为后,我们设想或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
(3)我们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作出下一部反应。
在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每个人的自我意识和人格。

2、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

    二、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大体上,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培养完美的自我观念
    个性又称人格,其最基本的含义是指个人具有的稳定的、综合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基本的精神面貌。它包括两个方面,即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是在一定的遗传或生理素质和一定的社会条件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实现的,是社会化的产物。
个性的核心内容及其形成、发展水平的标志是自我。自我也称自我观念或自我意识,它是个体对自己存在及存在状况的觉察,是自己对于属于自己的人的特征及生理、心理状况的认识,其中包括了自我评价、自我感觉、自尊心、自信心等一系列涉及认识自己的内心活动。
培养人的完美的自我观念,就是要人们把对自己的认识与社会规范协调一致,使人们在经历了社会化的过程之后,从外在行为到内心世界都尽可能地合乎社会需要。
    (二)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
    社会化研究的文化角度认为,社会化就是社会文化的传递过程,“社会人”不过是掌握了社会和群体的行为方式,并将社会文化的主要内容内在化了的人。按照这种观点,社会化的内容就是个人学习和掌握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价值体系和社会规范两大部分。人们通过社会化接受价值体系,可以确定行为的目标和行为的方式。通过社会化而使人们接受社会规范,可以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社会关系。此外,社会文化的内化对于社会来说,意义更为深远,它使文化得以继承、传递和延续。
    (三)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
社会化的最终结果总要体现在个人对社会角色的扮演上,社会化过程就是角色学习的过程。角色学习又必须以基本生活技能和某些专门技能的掌握为基础。未成年人必须首先学习基本生活技能,并在此基础上掌握专门技能。成年人除不断深化专业技能外,也需要不断发展基本生活的技能,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同时,角色学习也包括了在社会化不同阶段对于不同角色的理解和把握。

第五节  当前我国转型社会中的社会化问题

当前我国社会已经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转型时期。社会转型给社会化造成重大影响的关键在于,转型社会中所发生的社会规范、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等的变化,必然带来人们新旧观念上的冲突,造成人们价值观念上的多元性和模糊性,导致在行为选择上出现无所适从或随心所欲的倾向,从而妨碍个人社会化的进程,导致各种社会化问题。

一、早期社会化的困境
   
早期社会化主要是指从幼儿时期到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阶段,这一阶段的社会化对于一个人的一生具有很大影响。而转型时期的种种社会变化,导致了早期社会化的困境。
早期社会化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社会化主体不成熟,二是社会化执行者的多样性。这样就要求,一方面社会能够提供相对稳定和统一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另一方面,社会应当提供令人信服的权威形象。但是,在社会转型期,这两点都很难做到,以至于早期社会化的主体无所适从,只好凭感觉和好奇心行事,造成角色冲突,无法实现自我认同。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帮助儿童和青少年走出早期社会化的困境。

二、社会失范与再社会化问题

社会失范指社会规范在某些方面和程度上的模糊、混乱和趋于多元化的现象。在社会转型期,由于分化与整合不能完全同步,价值规范的更新转换难以完全协调,势必造成一定范围内的社会失范。社会失范使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无所遵循、无所适从,因而是转型期影响社会化的障碍因素。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而言,社会失范容易导致青少年的各种越轨甚至犯罪行为,从而产生再社会化问题,也就是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问题。
    所谓“再社会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理解是指在生活急剧转变中,一个人放弃原来的生活方式而适应另一种对他(她)来说全新的生活方式的过程,这种过程可以是自愿的,也可以是被迫的。狭义的理解则是专指强制性的教化过程,这里主要是指对青少年的强制教化,但是,对青少年的再社会化应以教育、挽救为主。

三、社会变迁与成人的继续社会化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的社会变迁。这种社会变迁过程不仅对青少年的社会化造成了种种不利影响,而且提出了成年人的继续社会化问题,也就是不断学习、不断适应社会的问题。换句话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成年人也面临着自身的现代化问题。
成人的继续社会化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早期社会化相对,属于广义的社会化研究范畴,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社会学家A?英克尔斯通过研究,证明了成人继续社会化的可能性。他认为,只要生活环境发生剧烈变化,人们的人格也必然会发生变化。同时,他还提出了一个现代人所应具有的14项特征。在促进成人的继续社会化方面,教育和职业的改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代差问题
   
转型社会对于社会化的影响也在两代人之间的代际互动和代际文化传递活动中表现出来,这就是代差(旧译“代沟”)问题。
所谓代差,在狭义上是指父母与子女两代人之间的差别;在广义上是指社会中年轻一代与年老一代在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态度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别。在社会学意义上,代差反映的是在两代人生活的这个时代里,整个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的变化速度和程度,同时也反映了两代人在社会化阶段、社会化内容和社会化速度等方面的差异。
    在社会转型时期,代差问题尤为突出,首先必须高度重视它的客观存在;其次应对代差的性质做具体分析;最后,我们应当适当处理代差问题,注意增强代际沟通和理解,促进共识,化解家庭矛盾和社会冲突。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化及其在人与社会相互关系中的作用?
2、简析狭义的和广义的社会化研究领域。
3、简述社会化的主要机构,并联系当前我国实际情况,分析社会化过程中应注意完善和加强哪些机构?
4、简述社会学研究社会化的三种角度。
5、简述划分社会化过程的要点。
6、当前我国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7、怎样认识当前我国转型社会中的代差问题?

第五章  社会角色
   
第一节  社会角色的理论与概念

    一、社会角色理论的四个来源
   
社会角色理论至少有四个重要来源。美国芝加哥学派最早系统地运用了这个概念,旨在说明人们的交往中可以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类学家林顿是角色理论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林顿认为,角色可以定义为:在任何特定场合作为文化构成部分提供给行为者的一组规范。角色理论的第三个来源是完形主义心理学,它使用角色概念旨在强调人类的一切心理过程都是通过整合模式的发现与创造而形成的,根据完形主义创造的涵义是人类社会行为的基础。角色理论的第四个来源是社会戏剧论,该理论认为角色和角色扮演的概念有助于将人际关系的个人系统置于有意识状态,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在扮演具有高度创造性的角色。此外,二战以后的许多社会学家也对角色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社会角色的基本定义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方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了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三、角色集
   
    社会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是角色集。角色集包括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多种角色集于一人身上,这强调的是个人内在的角色关系;另一种情况是一组相互依存的角色、这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社会角色的类型

社会角色从不同的角度上可被区分为多种类型,下面是主要的几种:

    一、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这是从人们获得社会角色的方式上所做的区分。
    先赋角色,亦称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

相关话题/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