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考研社会学概论笔记(8)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3-11



第五节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已经不自觉地卷入了现代化进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分别代表着在原有社会制度内部推进现代化的器技层次和体制层次。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但是并没有触动深层的社会结构。“新文化运动”代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新的重要阶段。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到下个世纪中叶,中国有望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为了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进行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全面体制改革。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希望在于改革,改革必须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过程。只有改革,才能适应社会主义的历史要求;只有改革,才能主动地、有效地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只有改革,才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不断自我完善。
 
    思考题
l、什么叫社会变迁?社会变迁都有哪些类型?
2、简述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和西方社会学关于社会变迁的理论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
3、什么是社会现代化?它的基本内涵包括哪些方面?
4、简述社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5、简述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6、联系实际,谈谈改革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第十四章  社会问题

第一节  社会问题概述

    一、什么是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它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问题,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狭义的社会问题,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即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
一般认为,社会问题由下述四种要素构成:(1)必须有一种或数种社会现象产生失调的情况;(2)这种失调情况影响了许多人的社会生活;(3)这种失调引起了社会多数成员的注意;(4)这种失调必须运用社会力量才能予以解决。

二、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

一般地说,社会问题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普遍性和变异性、复合性和周期性、破坏性和集群性、客观性和主观性。
    (一)普遍性与变异性。一般而言,社会问题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这就是其普遍性。同时,社会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以及不同的时代里,又具有一定的不同,这就是其变异性。
(二)复合性与周期性。所谓复合性是指社会问题的产生原因、表现形式以及社会后果等方面通常具有复杂性;所谓周期性是指社会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反复出现的特性。
(三)破坏性与集群性。所谓破坏性是指社会问题对于社会运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威胁、损害的破坏性作用;所谓集群性是指社会问题往往不是单个独立地出现,而是呈现出相互联系在一起,并集中爆发的性质,从而使得社会问题的破坏性更强。
(四)客观性与主观性。所谓客观性是指社会问题总是以特定社会中客观存在妨碍社会运行和发展的社会现象为依据的,没有客观现象的存在,社会问题也就无从确认;所谓主观性是指对社会问题的发现、认识、评估和解释,总是带有相当浓厚的主观成分,不同的人们对于同一现象所作出的判断往往有所不同。

第二节  社会问题的基本类型
   
社会问题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许多不同的类型。
从社会问题发生的领域上,可以区分出政治性社会问题、经济性社会问题、文化性社会问题和日常生活中的社会问题,等等。
从社会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上,可以区分出人口问题、贫困问题、环境问题、犯罪问题,等等。
从社会问题产生的历史条件与地区差异上,可以区分出普遍性社会问题和特殊性社会问题两大类。所谓普遍性社会问题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普遍发生在各个地区或国家的社会问题;所谓特殊性社会问题,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发生在某类(个)地区或国家的社会问题。
从社会的结构与功能上,可以区分出结构失调性社会问题和功能失调性社会问题。结构失调性社会问题是指由于社会结构自身的不合理或失调所导致的问题;功能失调性社会问题是指由于某种(些)障碍性因素的存在,防碍社会结构正常发挥功能所导致的问题。 
从社会体制与社会成员行为上,可以区分出体制性社会问题与行为性社会问题。体制性社会问题是指由于社会体制本身的原因所导致的问题;行为性社会问题是指由于社会成员行为的原因所导致的问题,特别是指社会成员的行为偏离正常社会规范所导致的问题。

第三节 社会问题的理论解释

有关社会问题的理论解释主要包括:社会整合论、文化失调论、社会解组论、价值冲突论、社会病理学的观点、越轨行为论、标签论,等等。
(一) 社会整合论
社会整合是指社会的不同要素、部分结合成为一个协调统一的社会整体的过程,也叫社会一体化。社会整合论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与社会整合程度的高低有着密切关系。在整合过严或整合不足两种情况下,都容易产生社会问题。
(二) 文化失调论
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认为,在文化发生变迁时,组成文化的各个部分,其变迁速度是不一致的。一般而言,文化的物质部分先发生变化,非物质文化后发生变化。而在非物质文化中,制度性文化又先于观念性文化发生变迁。这样,在文化变迁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差距和错位,从而导致各种社会问题的产生。该理论也叫“文化堕距论”。
(三) 社会解组论
社会解组与社会整合相对应,其极端的情况,是指社会规范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从而使原有的社会秩序无法维持和继续下去,社会联系中断,社会处于混乱的原子化状态。社会解组论认为,正是社会解组导致了社会问题的产生,而社会解组则是由于急速的社会变迁。要解决社会问题,关键在于尽快重建社会规范和秩序,重构社会的价值体系。
(四) 价值冲突论
该理论认为所有的社会问题都是源于“文化价值上的冲突”。正是由于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着个人间、群体间价值观念的差异,才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要解决社会问题,必须使用交涉、达成协议和使用权力等办法。
(五) 社会病理学的观点
持此种观点的人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在正常情况下是健康的。社会问题的出现是社会出现毛病的表现。而社会之所以出毛病,主要是由于社会化的失败,即没有培养出能够遵守社会规则,接受社会价值观念的合格的社会成员。在这里,有的人把社会化的失败归咎于社会成员自身的原因,如自身的生理素质;有的人则归咎于不良的社会环境。社会病理学的观点认为,要解决社会问题,关键在于治疗社会中有毛病的部分或个人。
(六) 越轨行为论
该理论认为,越轨行为就是违背社会规范之期望的行为。社会问题的产生正是越轨行为的结果。要解决越轨行为,治理社会问题,关键在于对有关人员进行再社会化,同时,合理分配生活机会,完善社会成员达到社会目标的手段。
(七) 标签论
该理论侧重于关心社会问题的主观定义过程,关心社会问题所引起的社会反响,而不是关心问题自身的原因和性质。它认为,社会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主观上的认识和规定(或“贴标签”)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一种社会现象,如果人们认为它是成问题的,慢慢地,这种现象就真得成了问题。要解决社会问题,一方面要改变定义的标准,另一方面,要尽量消除指称所带来的利益。

第四节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问题

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由于历史欠帐、文化传统的消极影响、社会结构的不稳、社会变迁的不平衡以及国际环境的不良影响,各种社会问题是广泛存在的。
大体上,可以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问题区分为两大类型,即历史遗留问题和转型中的新问题。这两种问题的叠加,使得中国社会转型的步履更加艰难。
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问题有一个正确认识的问题。首先,广泛存在的社会问题是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的问题,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不抵触;其次,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一些社会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如腐败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等等,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第三,应该承认党和政府在解决一些重大社会问题方面已经作出了很大努力,例如贫困问题等,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缓解;第四,应当承认社会主义制度为缓解和根除各种社会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也必须承认,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完善和发展;第五,应当承认,针对社会问题的科学研究,对于解决社会问题之对策的各种探讨,在客观上发挥着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维护社会良性运行的积极作用。

思考题

1、 什么是社会问题?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包括哪些?
2、 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是什么?
3、 如何区分社会问题的不同类型?
4、 应用社会问题的有关理论,联系当前中国实际,举例分析社会问题。
5、 应该如何认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问题?

第十五章  社会控制

第一节  社会控制概述

    一、什么是社会控制

美国社会学家罗斯最早提出了社会控制的概念。在他看来,社会控制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统治,可以区分出三种类型,即对于意志的控制、对于情感的控制和对于判断的控制。
一般而言,社会控制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社会越轨者施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社会学研究中一般在广义上使用社会控制这一概念。

    二、社会控制的一般特征及其类型

(一) 社会控制的一般特征
从社会控制的本质看,它具有普遍性与阶级性。所谓普遍性是指社会控制是任何社会维持其秩序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所谓阶级性是指在阶级社会,社会控制的内容和形式体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
从社会控制的方式看,它具有统一性与强制性。所谓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控制体系内各种控制手段的统一性,即各种控制手段是互为补充、协调一致的;二是社会控制范围的统一性,即社会控制的有效范围是整个社会,而不仅仅是其中的某一部分;三是社会控制准则的统一性,即社会控制的准则对于全体社会成员是一致的,一视同仁。而所谓强制性,一方面体现了阶级的强制和压迫,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保持控制统一性的需要。
从社会控制的作用及其过程看,它具有多重性与闭环性。所谓多重性是指各种控制手段的控制作用叠加在控制对象身上,使其同时受到多方面的约制。所谓闭环性是指社会控制系统是一个具有反馈回路的闭环控制系统,社会控制自身是一个动态的调节过程。
(二)社会控制的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控制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大致上说,社会控制可以分为:积极性控制与消极性控制、硬控制与软控制(或称强制性控制与非强制性控制)、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制度化控制与非制度化控制、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等等。

    三、社会控制的功能

社会行为和价值观念是多样性与一致性的统一。只有后者没有前者,社会活动空间过于狭窄,社会缺乏活力,不利于社会创造和社会发展;只有前者没有后者,社会一片混沌,社会互动无法进行,社会秩序无法建立,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社会行为和价值观念某种程度的一致性,是社会运行与发展的基本前提。社会控制的基本功能就是保证社会行为与价值观念在某种程度上的一致性,维系社会正常秩序。

    四、社会转型与社会控制
   
由于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结构的耦合度不高,脆性较大,社会运行机制不稳定,处在不断转换的过程之中,这一时期的社会控制显得更为复杂,也更加重要。“规范真空”和“控制失灵”是这一时期最为常见的社会控制失调现象。

第二节  社会控制体系

社会控制体系包括了社会控制手段和社会控制过程等重要内容。

    一、社会控制手段
   
社会控制手段一般包括组织控制、制度控制和文化控制三种类型,其中,每一类中又包含了许多具体的工具性控制手段。
组织控制是指某一具体的社会组织运用组织指令、组织规章等对该组织的成员或构成该组织的各个亚组织的行为进行指导和约束的过程。组织控制是一种层级控制方式,控制范围局限在该组织内部。
制度控制是指以全社会的名义颁布行为准则,并对全体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进行调节与制约的过程,其特点是普遍性、强制性和明确性。制度控制具体表现为政权与法律。
文化控制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创造的、为人类共同遵从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对社会成员发挥控制作用的过程,其特点是广泛性、自觉性和非直接强制性。文化控制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信仰信念和社会舆论,等等。

    二、社会控制的基本过程
   
社会控制的基本过程就是社会控制手段发挥功能的动态运作过程。它一般包括四个具体的环节:决策、实施、监控和反馈。其中,决策是指处于层级控制顶端的控制者为社会控制的方向和度作出具体规定的过程;实施是指控制手段施加于控制对象并产生控制作用的具体过程;监控是指决策机构对实施过程和控制对象进行监督、核察和调控的过程;反馈是指控制过程的输出结果对社会控制过程重新产生影响的过程。
由于文化控制不是一种层级控制,所以它的控制过程一般没有决策环节和监控环节。

    三、社会控制的维度
   
    (一)社会控制的三个维度
在最基本的意义上,社会控制的“度”就是指社会规范对于社会行为的约束程度。它具体包括三个维度,即控制力度、控制刚度和控制网络的致密度。
社会控制的力度以社会活动空间为标准,即社会活动空间愈窄小,则表明社会控制的力度愈强;反之,则表明社会控制的力度愈弱。
社会控制的刚度用以表明越轨行为受到社会制裁的可能性大小以及制裁强度的高低。刚度越大,表明越轨行为受到制裁的可能性越大,受到的制裁越严厉;反之,表明制裁的可能性越小,受到的制裁越轻微。
社会控制网络的致密度用以表明社会规范的严密程度。致密度越大,表明控制的程度越深;反之,则表明控制的程度越浅。
(二) 考察社会控制是否适度的基本视角
考察某个具体社会的社会控制是否适度,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1)历史的角度,即考察社会控制是否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2)社会稳定的角度,即看社会是否秩序井然,人们是否安居乐业;(3)社会成员自由程度的角度,即看社会控制能否最大限度地给予社会成员自由。
(三) 适度社会控制的意义
实践表明,控制不足或过度控制对于社会及其成员都是不利的。而适度的社会控制对于维护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节  社会越轨与社会控制

    一、社会越轨的涵义及其类型

社会越轨,也叫越轨行为或偏差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
依据越轨的程度,可以将社会越轨区分为三类不同的行为,即违法行为、违警行为和违规行为。

二、社会越轨产生的原因

对于社会越轨产生原因的解释主要有三种,即生物学解释、心理学解释和社会学解释。
生物学的解释就是把人类生物、生理方面的特征作为社会越轨的原因,这种解释有时也被称作体质论。意大利犯罪学家龙勃罗梭最早提出了这种理论。
心理学的解释就是试图从人类心理方面去寻找社会越轨的原因,其中,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代表。
社会学的解释则倾向于从社会环境中,从人与社会的互动中寻找社会越轨的原因。其中,主要理论包括:标签理论、差异交往理论、失范理论和文化传递理论。

    三、社会越轨的控制

社会越轨,作为一种违反社会规范的社会行为,是社会控制的重要对象。但是,应当区分越轨的不同类型,严格控制消极性越轨,大力鼓励积极性越轨,积极引导中性越轨。同时,适应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具体控制应更多地依法进行。

思考题

1、 什么是社会控制?社会控制有哪些类型?
2、 简述社会控制的一般特征。
3、 简述社会控制手段的类型。
4、 如何分析社会控制的度?试析考察社会控制是否适度的基本视角。
5、 什么是社会越轨?简述有关社会越轨的各种理论解释。
6、 运用解释社会越轨的有关理论,联系实际,举例分析当代中国的社会越轨现象。

第十六章  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

第一节 社会工作概述

    一、社会工作的基本涵义

对于社会工作的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综合起来看,社会工作是指社会(政府和群众团体)以物质、精神和服务等方式,向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结构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进入正常的社会生活的个人和群体提供帮助,使其恢复社会生活能力,改善社会互动关系,提高社会生活质量,从而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上述定义包含了三个方面的意思:(1)社会工作是其主体为增进社会和谐与社会进步而展开的一项自觉自愿的非赢利性的社会公益活动;(2)社会工作是以那些不能维持正常社会生活而又需要他人帮助的个人和群体为服务对象的;(3)社会工作以社会整体利益、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作为其基本目标。

二、社会工作的起源和发展

人类的互助和救助行为,自从人类产生以来就一直存在。就此意义而言,社会工作是人类社会与生俱来的。
现代社会工作是工业化进程的产物。1601年,英国女王伊莉莎白颁布“济贫法案”,这是社会工作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事件。此后,社会工作在欧洲大陆和北美的一些国家都有所发展,并出现了专业组织。
到了20世纪,社会工作内容的扩大和社会工作组织与社工人员的剧增,使得社会工作教育逐步成为一项重要事业。西方国家的一些大学中,已经设立社会工作系或学院,社会工作学成为一门重要的应用学科。
中国的现代社会工作事业,大体上起步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解放后,社会工作的研究和教育一度中止。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社会工作事业在我国又逐步发展起来,并且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

三、社会工作的功能与价值

社会工作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就其最主要的而言,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1)恢复功能;(2)协调功能;(3)稳定功能。
现代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1)现代社会工作高度重视人的价值,认为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和人的尊严以及人人平等,都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准则,任何人都无权破坏这些准则;(2)现代社会工作认为,社会应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对于社会中产生和存在的某种不健全和缺陷,社会有责任和义务予以干预。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对象、内容和方法

一、 社会工作的主要对象

一般来说,社会工作的主要对象是那些在生理、心理或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受到损害的人、群体和社区。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有些国家把为全社会成员服务的某些工作也纳入社会工作,这可以看作是社会工作的延伸。

二、 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如果在比较宽泛的意义上理解社会工作,它就包含了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以及社会服务等内容。

三、 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社会工作界一般认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有三种,即社会个案工作、社会团体工作和社区工作。
    (一)社会个案工作
社会个案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以个人或家庭为工作对象,运用现代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本知识,在与工作对象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其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其发掘自身解决问题的潜能,调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增强个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在开展社会个案工作时,应当注意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接纳原则;(2)个别化原则;(3)沟通原则;(4)保密原则;(5)案主自决原则。
(二)社会团体工作
社会团体工作以各种社会群体为对象,注意人类的群体性质,探讨群体中的人们互动模式及相互关系,引导个人与群体的协调,消除群体内部人与人之间的障碍,以提高群体活动的质量,增强群体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增进群体成员的社会参与。
社会团体工作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群体讨论;群体游戏;群体竞赛。
    (三)社区工作
    社区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以特定社区为工作对象,建立社区协调、服务机构,调查和研究社区中存在的问题,组织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建设,培育社区成员的社区归属感,从而改善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
社区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1)组织社区调查;(2)制定社区计划;(3)建立社区机构;(4)协调社区力量;(5)解决社区问题;(6)实施社区评价。

第三节 社会保障概述


    一、社会保障的涵义

大致上可以说,社会保障是指政府通过立法,社会团体、社区等通过政府授权,以现金、物质和服务等形式向因精神或生理残疾、年老力衰、意外伤亡、失业、多子女负担者以及他们的家属提供旨在维持其最基本和最低生活水平的保障。有的国家或地区,在此基础上还提供一些面向全体公民的福利设施、服务和物质帮助。

二、社会保障的构成

比较普遍的看法是,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也有人认为社会保障包括现金补偿和服务(包括实物资助)两大部分。
一般而言,不发达国家由于经济落后,社会保障制度大都处于社会救济阶段;发展中国家则处于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险体系的阶段;发达国家已在完善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险体系的基础上,开始注意增进全民福利。

三、 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

社会保障作为一种制度形态,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1601年颁布的“伊莉莎白济贫法”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开端。但是,也有人认为,1883年德国制定的“疾病保险法”,才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真正开始。此后,各国纷纷进行社会保障立法。
1935年,美国政府颁布了以老年保险和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法》,标志着全球范围的社会保障活动的兴起。同时,这也是“社会保障”一词正式出现在法律文件之中。
1942年,英国的贝弗里奇为战后重建计划提出了一份题为“社会保险及有关服务”的报告,这就是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它成为社会保障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该报告系统地规划了整个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世界上其他国家建立和发展社会保障制度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1979年,英国保守党上台执政,开始对难以为继的高福利保障制度进行改革,从而标志着西方社会开始了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反思的新时期。

四、 社会保障的基本模式

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各有特色,差别很大。就其主要的模式而言,有就业保障制、普遍保障制、以经济状况调查为基础的补偿制、储蓄基金制和雇主责任制,等等。

(一) 就业保障制

相关话题/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