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南京大学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考研笔记(5)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3-14

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一般性税收个人无需缴纳或低标准缴纳社会保障费,福利开支基本上由企业和政府负担;社会保障项目齐全保障范围由生到死,几乎无所不包,号称“从摇篮到坟墓”的一切福利;社会保障水平高社会保障的目的已不完全是预防贫困和消灭贫困,还在于维持社会成员一定的生活质量,加强个人安全感,开始注意满足国民的社会福利需求;社会保障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实行广泛而优厚的公共津贴制度,津贴与个人收入及缴费之间没有联系。主要作用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高累进税率等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贫富差距,促进了社会公平。刺激了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促进了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该模式以各种形式的转移支付提供补贴,缓解了贫困,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存在问题促进了社会公平,却阻碍了经济效率的提高,挫伤工作积极性,带来了“福利病”。国家财政负担过重。

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特征实行强制储蓄,建立个人账户所有公民只要有薪金收入,都必须按照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缴纳社会保障费用,每个参与其中的劳动者均拥有一个账户。实行完全积累,而非现收现付无论是企业缴纳的保险费还是劳动者个人缴纳的保险费,均完全计入相应的个人账户,实行完全积累。实现劳动者自己一生中的收入与负担的纵向平衡。强调自我责任,缺乏互济性是在国家立法的规范下,采取强制手段扣除劳动者的一部分工薪收入储存起来,完全用于劳动者自己的养老保障等需求。它不存在劳动者之间的互助共济功能,从而无法在劳动者群体中分担风险。积累基金与资本市场的有机结合该 模式是完全积累的财务机制,每个劳动者在劳动期间积累在个人账户上的资金是不断增长的,从参加强制储蓄到费用的领取,往往需要间隔数十年,期间必然会遭遇 到基金贬值的风险。为应对这些风险,必然要求积累基金与资本市场相结合,才有可能在参与社会财富创造的过程中避免贬值的风险。政府承担责任的方式特殊国家、政府通常不直接分担缴费责任,而是扮演着监督与管理者的角色,监督与管理的重点是个人账户积累基金的投资运营。强调效率,忽视公平该模式把个人的努力与基金积累的多少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但却不具有代际间和代内人际间的再分配性。政府通常很少提供财政补贴,在一定程度上推卸了政府在社会保障中应尽的责任。主要作用有效解决了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问题,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强化了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有效带动了国内市场的发展。存在问题最大缺陷是缺乏互济性  公平性大打折扣 一些需要通过社会保障手段解决的社会问题未得到解决 不具有在分配功能 拉大社会成员之间的福利差距

国家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特征宪法把社会保障确定为发展中的国家制度,公民所享有的保障权利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加以保证的,根据国家社会经济政策,依托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直接管理,由劳动者从各级政府和各自所在的公有制单位取得。社会保障支出全部由政府和企业承担,个人无需缴纳任何保障费用。工会组织负责保障事业的决策与管理。保障对象为全体公民。主要作用很好地解决了劳动者的后顾之忧,是劳动者感到“生老病死有依靠”,为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充分保证。存在问题不设立失业保险项目,隐性失业问题严重。过分注重公平而损失了效率。仅覆盖国有经济部门的劳动者,排除了非国有经济部门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劳动者,不符合社会保障的普遍性原则,造成社会保障待遇方面的严重不公平,也阻碍了劳动力的正常流动和合理配置。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的优点及缺陷优点培养了良好的民族精神。在储蓄基金制下,个人退休以后的保障水平取决于工作时存款数额的大小,因而新加坡人生活节俭、自立自强、积极进取增强了人们的自我保障意识强制自我积累机制不仅未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而且通过积累起来的巨额公积金,为国家增加了大量建设资金,形成了高储蓄―高积累―高增长―高就业―高积累的良性循环,避免了因人口老龄化而出现的支付危机,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的目标,政府允许投保人提前支取保险金用于购买住房,解决居民住房问题缺陷最大的弊端在于它并符合社会保障的社会意义,其互济功能较弱。由于互济性的丧失,该项制度的公平性便大打折扣,一些需要通过社会保障手段来解决的社会问题也未得到解决。该项制度不仅不具有在分配功能,而且还拉大了社会成员之间的福利差距。

第六章 社会保障体制比较

福利体制从 “社会政策体制”的定义来看,“福利体制”不仅仅是指国家制定和执行的各种政策的总和,而是指总体上的社会政治解决方案。再从政府、市场、家庭三个福利支 柱来看,“福利体制”不是仅仅局限于政府的公共福利,更不是限于单一、特定的福利政策与方案,而是包括政府、市场与家庭的总体福利生产。更深意义上,体制 是一种复杂的关系结构并隐含着历史互动的力量。

非商品化是指个人福利相对地既独立于其收入之外,又不受其购买力影响的保障程度。

自由主义福利体制主要代表国家有 美加澳。这些国家缺乏稳定的跨阶级联盟,国家福利主要以贫困线为标准向贫穷者提供残补式的安全网。强调个人在市场中的权利,注重寻求市场解决的方式,并且 认为国家介入的越少越好,因此这一类型的国家强调以及与资产调查的救助、有限支付转移或社会保险为主要社会政策。这一类型福利体制国家的特征是较高的就业率、较低的税赋、较小的社会支出规模,以及较高的工资差异与所得不平等。保障主要提供给那些收入较低、依靠国家救助的人,通常是工人阶级。国家的非商品化效应最低,社会权利的扩张受到有力抑制,建立起的社会秩序属于分层化类型

保守主义福利体制主要代表国家有 德意奥法。这种类型的福利国家体制为保守立场占优势的政府所制定,以确保劳工阶级的忠诚以及中产阶级的支持。强调社会整合和国家强有力的介入社会政策,希 望通过阶级分化和地位分化的社会政策来形成阶级结构,并达到对国家的忠诚。因此,一方面国家希望取代市场成为福利供应者;另一方面又赋予家庭承担与提供福 利的责任,让家庭取代福利国家来提供各种服务。只有在家庭服务能力缺乏时,国家才提供辅助性的福利与服务,即依赖并极大化家庭主义所扮演的福利服务功能。 这一类型福利体制国家的


相关话题/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