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南大社保考研《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读书笔记 第十二章 补充社会保障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3-13

第十二章 补充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除了正式的制度安排之外,还有由政府倡导的,并由第三部门实施的慈善事业、社区服务以及企业年金、商业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

 

第一节 社会保障与第三部门

一、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的含义

1、“第三部门”概念的的界定

1)美国学者列维特首先提出“第三部门”概念,将介于政府组织和企业组织之间的一类社会中介组织统称为“第三部门”。

2)“非营利组织”、“独立部门”、“慈善组织”、“志愿组织”、“免税组织”、“非政府组织”的概念都涵盖处于政府与私营企业之间的制度空间,但都各自有不同的侧重,同时容易产生歧义和误解。

 

2、第三部门的五个特征

1)民间性:其基本结构是民间组织,不能为政府所控制。

2)非营利性:非营利性是第三部门与其他私营组织的最大差别所在。

3)组织性:意味着某种程度的制度化(只有法律承认的正式组织才是第三部门

4)自治性:意味着各个组织自己管理自己,不受制于其他任何组织。

5)志愿性:意味着参与这些组织的活动是以志愿为基础的,不是强制性的。

 

3、第三部门定义(本书

各类以服务公众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介于政府行政组织和市场组织以外的,非政府、非营利性的带有志愿性的独立社会组织的总称。

 

二、第三部门参与社会保障理论的理论依据

1、福利多元主义(welfare pluralism

1)福利多元主义的主要观点:福利不应该由国家包揽,民间和社会也应该参与,社会福利要走向多元化。

2)主要做法和主要体现:

A、一方面,它强调社会保障可以由政府、社会各组织、家庭和社区共同承担,政府充当仲裁和管理者,引导、促进其他组织参与社会保障供给。

B、另一方面,它注重第三部门在社会保障中的参与。其分权和参与的理念促进第三部门提供社会保障,满足多元化需求,提高社会保障供给效率。

C、观点还认为,第三部门提供社会保障比政府提供效率要高。

 

2、市场/政府失灵理论(Market / Government Failure

1)公共物品(public goods)具有不可分割性和非排他性,“搭便车”问题(劣币驱逐良币整体需求)造成市场失灵(市场无法通过供需交易来提供),要求政府进行干预(公共物品的提供应该由政府承担)。

2)由于人们对于的公共物品的偏好有着较大差异,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时不可能全部满足所有人的所有需求(过高的和特殊的需求都不能满足),会造成政府失灵。

3)第三部门正好承担了为需求较高的和需求特殊的人们提供公共物品的责任,拾遗补阙,与市场、政府构成互补的关系。

 

3、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保障的充要条件

1)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社会保障品属于排他性成本高昂的准公共产品。“搭便车”问题要求社会必须求助于市场之外的机制提供公共物品。

2)社会需求的多元化是第三部门发展的充要条件(过高的和特殊的需求政府提供不了

3)政府具有官僚组织的弱点,例如信息不对称、“寻租”、政府权利滥用会造成社会保障有效性下降,失误增加,这些也是第三部门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社会保障中的第三部门的作用

1、第三部门满足了多元化的保障服务需求

1)政府的“普遍性”“局限性”难以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需求,其弱点恰好是第三部门的优势。

2)第三部门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需求:一是以中介组织的方式介入,二是直接提供各种服务。

2、第三部门提高了社会保障服务的效率与质量

1)政府由于具有官僚主义,导致社会保障服务效率与质量下降,对社会需求反映迟钝,供给趋于保守,社会保障服务意识缺乏,“寻租”等造成服务成本上升。

2)第三部门具有非营利性、民间性、公益性的特点,具有较强的使命感,是灵活、平等、多样式的自治性组织,因而比政府具有更低的服务成本,更高的效率和质量。

3、第三部门有利于扩大就业,减轻就业压力

4、第三部门关注弱势群体,是国际社会反贫困的中坚力量。

1)由于公共物品供给不足、信息不对称、分配机制失衡造成了社会上大量的弱势群体。

2)第三部门根植于社会,且具有非营利性,能够充分为弱势群体开展社会救助、福利服务,低廉的价格也容易为弱势群体接受。

 

四、我国第三部门在社会保障领域的现状与发展

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是第三部门发展的根本原因。

1、第三部门的现状

1)独立性差

我国绝大多数第三部门由政府创建,并受政府主导。其途径如下:

A、业务主管,根据规定要成立首先必须要找到一个业务主管单位。

B、领导委任,我国有2/3第三部门主管干部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业务主管单位的委任。

C、资金支持,政府拨款和补贴是首位,会费收入是其次。

2)成熟度低

由于文化传统、市场程度、政治制度、历史发展上的差别,我国的第三部门的民间性、志愿性、非营利性特征体现不强,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不成熟。

3)规范性弱

A、第三部门存在社团行政化、社会企业化倾向。

B、造成的后果:一是第三部门还很弱小,还难以承担提供公共物品的责任,影响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二是政府对第三部门的管制太多,形成“一管就死,一防就乱”,现阶段政府应该培育和促进第三部门的发展壮大(而非强力管制)。

 

2、培养和发展第三部门的途径

第三部门承担社会保障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的社会保障现状(水平低、覆盖面小)仅靠政府部门是不够的,发挥第三部门和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是或不可缺的。

1)政府要运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为第三部门创造良好的生存、发展的政策法律环境和自主的活动空间。

2)第三部门要构建组织自身的自律机制,培养和使用专业化的人才。(业务水平+道德素质

3)充分调动社会资源进行宣传,加强人们对于第三部门的认同感,提高参与意识。(志愿是第三部门开展活动的价值和道德基础

4)第三部门在提供福利服务方面大有作为,可以社区为平台,进行各项社会福利服务。(社区被认为是孕育和发展第三部门的最好温床

 

 

第二节 社区服务

一、社区(community)的含义

1、社区的定义

一定区域内有特定生活、并且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它一般为地域性的、规模较小的基层社区。

2、社区的构成要素

1)人口:社区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是人口(数量、结构、素质、流动),离开了人口就无所谓社区。

2)地域:社区是地域性的社会,是人们从事社会活动的区域,没有地域就存在社区

3)区位:区位是由特定的人群和活动在地域上形成的规律,不同的区位的社区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要求有很大差异性。

4)结构:社区内各种社会群体和组织相互之间的关系称为社区的结构。随着社区承担的职能不断增加,社区的结构要素会更加复杂。

5)社会心理:指受文化传统、区位、结构因素影响的特定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社区成员对社区的归属感。

6)社会规范:由于社区结构因素的复杂性,因而要求建立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等社会规范。

7)物质:为社区进行各种活动提供物质支持。

 

二、社区服务及其内容

1、社区服务的概念

1)关于社区服务概念的争论

A、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社区发展的中心任务。作为工业化进程的产物,社区服务事业发源于 19C 80Y英国。

B、从1987年民政部首次提出“社区服务”到1994年,都承认社区服务的双重属性。

C、学术界给“社区服务”的两大类定义:规范型和实证型。两者区别就在于是否包含商业化服务,和否具有经营性。

2)社区服务的定义(本书

社区服务是在政府倡导和支持下,为满足社区成员多层次需要,依托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发动社区内的各种力量(包括法人社团、机构、志愿者)开展的具有福利性和经营性双重属性的社区福利服务和社区社会化服务的总称。

2、社区服务的内容

1)社区服务的三个层次

A、一是面向困难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提供的社会福利服务。(社区服务中最基本的内容

B、二是面向全体社区居民提供的便民利民服务。

C、三是面向社区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开展的双向服务(社区内的单位 居民

2)社区服务的两种服务

A、社区福利服务:第一层+第二层中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要的部分,具有福利性。

B、社区社会化服务:第二层中满足居民较高层次服务+第三层,具有经营性。

3)社区服务内容的变化趋势

A、社区社会化服务将产生分化,一部分被吸引进社区福利服务中,另一部分被社会化服务替代。

B、社区服务内容的变化趋势呈现“福利性——福利性和经营性双重属性——福利性”的特点。

 

三、社区服务的特征及其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1、社区服务的特征

根据社区服务的内涵、服务对象、服务内容诸方面,可以总结为以下四点:

1福利性服务

福利性特征是指社区服务是一种社会福利性事业,它     服务对象:民政服务对象

是以社会效益为前提,以孤老残贫幼等特殊对象为重点,    服务方式:有偿无偿相结合

以维持生存的救助性生活服务为基本目标。                 实现目标:社会效益

2地域性服务

地域性服务是指社区服务的一种属地式服务。它有两层   社区服务的宗旨就是充分利

含义:一是指就近开展社区服务,满足本社区居民的需求;   用社区条件,为本社区开展

二是指其服务会受到本社区各种结构要素的影响,反映本社   就近、就地服务,创造良好

区情况。                                               生活条件。

3互助性服务

互助性服务是指社区与居民之间、居民与居民之间的互   社区的每一项工作都体现着

助服务。这种服务是社区服务的原始形态,有助于居民相互   主体与客体、权利与义务的

了解,既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又增强社区成员感情交流,培   统一。

养了居民的社区意识。

4综合性服务

     社区服务虽具有福利特征,但又突破了福利工作的范围   社区服务是一项综合性的社

在服务对象上:福利对象+全部居民;在服务内容上:物质+    会保障与服务的系统工程。

精神;在服务功能上涵盖广泛;在工作性质上:政府+社会性

工作;在组织管理上,政府+单位+群众。

 

2、社区服务与社会保障

1)社区服务将承接、弥补、替代政府、第三部门等行使部分社会保障的职能。它与各种慈善组织、基金会等社会团体一样,是社会保障的运行主体之一。

2)随着社区服务的发展,其福利性、互助性特征将使社区服务进入社会福利领域,成为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

3)社区服务在社会保障的具体事务运作方面起较大的作用,做了大量的基层工作。

4)特别的,在农村保障体系中,社区保障将作为集体保障的新形势获得重生,将可能成为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其他两种为家庭保障、土地保障

四、我国社区服务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及改进建议

1、社区服务不平衡的表现及其成因

1)第一,社区居委会成员素质、能力差异很大;

2)第二,社区办公和开展服务的设施差别较大;

3)第三,社会单位参与社区共建和资源共享程度不一,加剧服务设施整体发展不平衡状况;

4)第四,社区服务项目发展不平衡;

5)第五,居民参与程度和社区内部资源调动程度差别较大;

6)第六,政府、企业和非营利性组织三种服务资源开发利用不平衡。

 

2、如何从制度层面建立社区服务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

1)建立和完善社区服务决策机制

A、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差别大、社区项目发展不平衡根源在于政府单中心决策机制不合理,表现在政府决策信息不全面、决策不客观等。相反,社区掌握信息更完全。

B、要完善基层政府或社区的决策机制、居民参与和表达机制。

2)建立社会资源共享的激励机制

A、社区与驻区单位应建立资源共享、资源利用方面的政策规定。

B、应该建立资源共享的激励机制,促进单位自觉、自愿开放内部资源。

3)建立社区服务多主体供给机制

A、不能期望政府和社区满足所有的社区居民需求,提供所有的服务。

B、政府主要负责标准制定、行业监管、环境创收、政策制定;具体的生产和供给可以引入市场和社会机制(非营利机构的+市场机制),以满足居民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

4)完善社区工作者培训机制和工资待遇保障机制

A、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服务的发展,需要尽快完善社区工作者的培训机制提高社区工作者的素质,缩小因素质、能力带来的社区发展不平衡。

B、完善社区工作者的工资待遇保障制度,缩小社区成员与聘用人员的待遇差别,提高社区工作者积极性。

 

 

第三节 慈善事业

一、慈善事业及其基本特征

1、慈善组织(团体/机构)与慈善事业

1)慈善组织(团体/机构):指独立于政府组织之外的以向公众提供扶贫济困、救灾助孤、发展教育等有利于公众福利为宗旨的非营利性、非政治性的团体和组织。

2)慈善事业:慈善事业是人类社会互助行为在现代社会的基本载体,具有不可替代性。在经济学意义上,被称为“第三次分配”;在社会意义上,具有补充社会保障的内涵。(慈善不等于慈善事业,个别慈善活动也不是慈善事业

 

2、慈善事业在实践中表现出的几项基本特征:

1)善爱之心是慈善事业的道德基础

   慈善属于道德范畴,慈善事业的非强制性和慈善行为的自愿性,决定了社会成员的善爱之心对慈善事业发展起着道德支配作用。

2)贫富差别是慈善事业的社会基础

   贫富差距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在共同贫穷(都需要援助)和共同富裕(都不需要援助)的社会都不可能有慈善事业。只有存在贫富差别的情况下(一方面有具有足够能力援助他人的人和合适的援助途径,一方面有需要他人援助的人)慈善事业才成为富人和穷人的共同需要。

3)社会捐献是慈善事业的经济基础

慈善事业除了政府财政资助外,还需要社会捐献(没有社会捐献就无法产生社会化的慈善事业),他们共同形成慈善事业的经济基础。

4)民营机构是慈善事业的组织基础

   慈善事业由于其公益的性质必然排斥政府干预,而是采取民间公益团体或组织承担具体的组织实施工作,这是慈善事业是公益性事业而非施舍行为的组织基础。

5)捐献者的意愿是慈善事业的实施基础

慈善事业的经济基础是社会捐献,这种特殊的经济基础决定了慈善组织需要坚持以捐献者的意愿为实施基础(即慈善事业具有捐献者意愿至上的特点

6)社会成员的普遍参与是慈善事业的发展基础

只有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参与才能形成慈善事业应有的社会氛围,才能有利、自觉的促进慈善行为集约成慈善事业。形成更广泛、更厚实的经济基础。

 

二、影响慈善事业发展的因素

1、传统文化因素

1)宗教文化:西方基督教等和东方的佛教慈善都有深远影响,宗教信仰的程度影响人们的给予。

2)儒道墨传统文化对现代慈善事业有着深厚的文化支持。

2、经济因素

1)慈善事业建立在社会捐献的基础上,通过社会成员的之间的财富转移,有效调节贫富之间的关系,因此它的存在和发展会受到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经济发展越好,捐赠意识也会高,从根本上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

2)经济增长会带来贫富差距的扩大,贫富差距是慈善事业发展的社会基础,存在差距给慈善事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空间。(民办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有效的补充

3、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对慈善事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政府对慈善事业的干预上。目前各国政府都对慈善事业抱以积极支持的态度,并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刺激和规范慈善事业的发展。

 

三、慈善事业与社会保障

慈善事业是法定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补充,也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1、首先,慈善事业扶困助弱的功能客观上成为官方社会救助的补充,减轻了政府财政的压力。

2、其次,现代慈善事业的逐步发展,其活动涉及的方面除了传统的救灾济贫外,还扩展到文化教育、保健、环保等许多公益领域和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社会福利领域。

3、第三,发展慈善公益事业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社会角色(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的不足或缺位,促进“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形成。(如第三部门的发展弥补政府和市场失灵

 

四、现代慈善事业在我国的发展

1、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1)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较晚,新中国成立后慈善事业摒弃几十年。

21992年中国重新以慈善名义开始活动,并与1994年开始建立慈善协会,标志中国慈善事业正逐步走上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2、目前慈善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慈善事业面临着十分有利的时代背景,但同时受到慈善意识落后、法制建设滞后、慈善机制发育不良等因素制约,具体表现在:

1)第一,慈善公益机构发展刚起步,数量少,动员社会资源能力弱,社会公信力还不强。(慈善机构筹款能力较弱

2)第二,公民慈善意识落后,个人主动性慈善捐赠参与率较低,慈善组织、慈善理念和慈善行动没有深入人心。(不了解慈善机构、慈善事业性质,被动捐款者较多

3)第三,发展慈善事业的相关法制建设落后,慈善事业的准入、评估、监管等法律框架尚未形成,政府对慈善事业的税收优惠等政策也没有法制化。

 

3、发展慈善事业的对策

1)首先,合理定位慈善事业(政府和社会必须高度重视

A、发展慈善事业是现代社会的需要,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需要。

B、慈善事业是法定社会保障的补充,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其次,加快立法和制度建设的步伐,在短期内尽快改革慈善事业的准入、评估、监管制度,使慈善事业的运行有法可依,在政府外独立发展。(民营性、捐赠制特征要求法制化

3)第三,建立和加强慈善公益组织的行业自律、能力建设及专业化发展步伐,迅速提高慈善公益组织的整体素质。(行业自律等公信力↑→筹款能力,慈善工作开展需要专业人才

4)第四,政府在税收及财政政策上对慈善事业要有所倾斜,利用税收杠杆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发展。应用政策和法律调控机制整合更多社会资源,为慈善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5)最后,在全社会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慈善意识、传播慈善文化,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慈善活动,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从而产生乘数效应。

慈善事业发展的乘数效应是指慈善事业发展对自身所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的状态和结果。它包括:慈善组织的示范效应、志愿者群体的放大效应、慈善项目的宣传效应等。

 

第四节 企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职业年金、私营养老金)

一、企业年金的含义

1、企业年金的定义

企业年金是指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外,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建立的,旨在吸引和留住雇员长期为企业服务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向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员工福利制度。

2、企业年金内涵的理解(三层意义

1)分配制度:职工领取薪酬后可以再获得一部分收入,供退休后使用。

2)激励制度:企业为职工建立个人账户,在职工薪酬管理和福利管理中设置不同员工的缴费比例。

3)补充养老金计划:职工在退休前不能领取,是对法定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

 

3、企业年金的模式

1)根据创立主体,分为独立企业年金和行业联合年金。

2)根据资金来源,分为个人缴费年金和个人不缴费年金。

3)根据是否立法,分为强制性、自愿性和集体谈判决定(半强制性)。

4)根据筹资方式,分为完全积累和现收现付模式(如法国)。

5)根据缴费和受益关系,分为给付确定和缴费确定模式。一般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为现收现付与给付确定模式,私营企业为完全积累与缴费确定模式,也可以组合使用

 

二、企业年金的特点与功能

1、企业年金的特点

1)第一,企业年金计划一般由企业自愿决定是否建立,并自主选择管理、运作方式;而基本养老保险由政府强制实施,政府统一管理、运作。

2)第二,企业年金属于私人产品,而基本养老保险是公共产品。政府对企业年金不承担直接责任,通过立法、税收政策监管、规范并支持其发展。

3)第三,企业年金大多采用积累制,实施个人保障;而基本养老保险一般采用现收现付制,通过代际赡养来提供养老保险。

4)第四,企业年金主要通过资本市场,由各金融机构运作,投资手段多样化,重视基金的投资收益性;而基本养老保险由政府机构管理和运营,保值增值手段通常是银行储蓄和购买国债。(也投向证券市场,但以安全性第一

5)第五,企业年金注重效率原则,是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战略中的激励机制和福利手段;而基本养老保险注重公平原则,收入再分配色彩突出。

 

2、企业年金的功能

企业年金在宏观上讲是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保障劳动者的老年生活;在微观上讲是企业人力资源战略中的激励机制和福利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

1)首先,企业年金有利于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和可持续发展。(宏观

复习延伸:世界银行提出的养老保险体系的“三支柱”是什么?为什么说企业年金有助于能够使养老金制度既有统一性和普遍性,又有灵活性和适应性?

 

 

2)其次,企业年金可以吸引人才和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劳动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微观

 

3)最后,企业年金为企业、社会投资聚集了数量庞大的资产。不但增加了资本市场的资金总量,还对资本市场的投资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三、企业年金管理的基本内容

1、企业年金的政策体系详见本书P366

企业年金除考虑企业内部情况外还需考虑经济、法律、税收、社会政策。

1)政府立法规范年金运行

2)投资限制确保年金安全

3)税收政策促进年金发展(E免税,T征税,EET先免后征,TEE先征后面

 

2、企业年金的资产管理

1)无论采用缴费确定型还是给付确定型的企业年金计划都需要对企业年金资产进行管理

2)企业年金的投资发展趋势是投资组合多样化,基金投资国外证券和风险投资的比重增长,并且资产负债管理日益成为投资管理核心。

3)企业年金的管理有自我管理和委托外部专业机构管理。

 

四、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

1、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进程

11991年国务院文件明确提出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问题。

22000年经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正式更名“企业年金”。

3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企业年金管理办法》奠定了建立和发展企业年金的基本政策框架。

4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4文件实施,标志企业年金市场运行法规体系大体形成,企业年金入市得到相关法律合理保障。

 

2、我国企业年金发展存在的问题

企业年金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未达到养老保险第二支柱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1)我国企业年金覆盖范围非常狭窄。

2)我国企业年金发展不均衡。不仅行业之间存在差距,地区之间也存一定的距离。

3)我国企业年金的投资工具少(存银行、买国债)且范围狭窄,基金收益率较低。

 

3、发展的目标取向

根据国外企业年金制度建设的经验,结合我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经验,加快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进一步明确基本目标和基本思路

我国发展企业年金的基本目标应为:按世界银行“三支柱”模型,建立强制性、商业运作和政府责任有机统一的基金积累制的企业年金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企业年金账户的衔接。

1)坚持半强制性

A、这突出表现在国家只规定实施企业年金的条件和政策鼓励,但不直接规定待遇标准,由企业自主决定。

B、一旦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后,必须按国家的统一规范来运营,接受市场和国家的双重监督。这样既可以社会养老保险相区分,又使国家不必在企业年金上被财务包袱,为市场化运营创造条件。

2)实行商业运作

A、商业运作是企业年金的重要特征,发达国家巨额的企业年金是其资本市场发展和提高企业金融融资能力的重要因素。

B、企业应该自主选择是否建立企业年金以及自主选择多样化、专业化的机构实施企业年金基金的管理和投资运营。(政府不应介入企业年金基金的管理

3)明确政府责任

企业年金属于社会保险范畴,政府对企业年金的运作上负有责任:

A、一是政府提供制度支持。企业年金不同于商业养老保险,而是介于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与个人商业保险之间的养老保险制度,其建立、运作和管理离不开政府的倡导、支持和监管。

B、二是政府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强化政府责任的核心体现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上。

 

第五节 商业保险

一、商业保险概述

1、风险的概念

1)风险:损失的不确定性

2)风险的分类:可转嫁的风险(可保风险、不可保风险)和不可转嫁的风险

3)风险的处理:个人和家庭自保、社会化的保险机制(社会保险、商业保险

 

2、商业保险的种类

按保险标的: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按保险保障范围:财产保险、人身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

商业保险种类

保险标的

内容

财产保险

财产及与之相关的利益

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等造成的经济赔偿责任

人身保险

人的身体或生命

生存、年老、伤残、疾病、死亡等人身危险为保险事故

责任保险

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付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或经过特别约定的合同责任

公众责任保险、雇主责任保险、职业责任保险、产品责任和第三者责任保险

信用保证保险

合同的权力人与义务人约定的经济信用

信用保险、保证保险

3、商业保险的基本原则:最大诚信原则、保险利益原则、近因原则、损失补偿原则。

 

4、商业保险的功能

商业保险被称为经济的“助推器”和社会的“稳定器”,有三个功能:

1)一是支持功能。商业保险保障生产流通的正常运行,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

生产A、整个保险活动属于社会再生产的分配环节,将闲散资金集合成保险资金可投资社会经济建设。(财政政策

流通B、商业保险调节社会资金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比例(辅助货币政策,保持金融稳定

2)二是保障功能。商业保险不仅支持经济发展,还能增进社会福利发挥特殊作用,分担政府社会保障职能,共同构建强有力的保障体系。

3)三是管理功能。商业保险促进社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减少社会损失。

A、从商业保险公司自身利益来说,有促进社会风险管理有效性的动力。

B、社会风险管理是商业保险的社会属性,在客观上使商业保险具有参与社会风险管理的优势。

 

二、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区别

1、保险性质不同。社会保险基于公共利益,是强制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公共政策和公共物品;而商业保险基于经济利益,是合同关系,属于私人经济。

2、经营主体不同。社会保险的经营主体是政府或公营机构,其目标是非营利、维护社会稳定和全民全社会的和谐共同发展;商业保险的经营主体的商业保险公司,其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3、保险对象不同。社会保险的保险对象是法律规定的社会劳动者,有的国家是全体公民,社会化程度高;商业保险的保障对象是自愿投保的国民,无论劳动者还是非劳动者,灵活自愿。

4、保险费的筹集办法不同。社会保险由国家和地方规定统一的缴费率,由国家、集体、个人三方负担,行政强制执行;商业保险是自愿投保,保险费视险种、险情而定,由个人单方负担。

5、保障水平不同。社会保险的保障水平是基本生活需要;商业保险的保障水平是满足人们特定的需要。

6、保险金支付办法不同。社会保险的保险金支付按照投保人缴费年限、工资水平等条件,按规定给付。商业保险按经济合同给付。

7、保费的承担者不同。社会保险三方负担;商业保险个人负担。

8、经营目的不同。社会保险不以营利为目的,为了社会稳定、提高社会福利、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社会进步;商业保险必须以盈利为目的。

复习延伸:请比较“营利”和“盈利”两者的含义和用法上的区别?

 

9、遵从的原则不同。社会保险遵从权利(社会成员有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和义务(享受此权利必须缴纳保险费)对等的原则;商业保险遵从的是等价交换的原则。

10、保险关系的建立依据和调整的法律依据不同。社会保险属于劳动立法范畴,调整的法律依据是《宪法》、《劳动法》及有关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商业保险属于经济立法范畴,调整的法律依据是《保险法》及商业保险法律、法规。

总结以上的十点不同,见下表:

区别

社会保险

商业保险

保险性质

基于公共利益,属于公共物品

基于经济利益,属于私人经济

经营主体

政府或公营机构

商业保险公司

保险对象

社会劳动者或全体公民

自愿投保的国民

保险费的筹集办法

由国家和地方规定统一的缴费率

三方负担,行政强制执行

自愿投保,保险费视险种、险情而定,个人单方负担

保障水平

满足基本生活需要

满足人们特定的需要

保险金支付办法

按照投保人缴费年限、工资水平等条件,按规定给付

按经济合同给付

保费的承担者

三方负担

个人负担

经营目的

不以营利为目的

以盈利为目的

遵从原则

权利义务对等

等价交换

保险关系的建立依据和调整的法律依据

劳动立法范畴

《宪法》、《劳动法》及有关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

经济立法范畴

《保险法》及商业保险法律、法规

 

三、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共性——都是风险分担和经济保障机制

1、第一,两者都是基于对特定风险损失分担的社会化机制。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都利用了风险的集中和分散原则,将风险有效的分担到被保险人身上。

2、第二,两者都进行了风险转移。部分或完全将风险转嫁到保险人(商业保险)和保险系统(社会保险)上。

3、第三,两者都以给予损失赔偿或保险金给付等方式为被保险对象提供保险。商业保险通过保险合同,根据实际损失给予保险金给付,社会保险通过现金给付和提供多种服务来提供保障。

4、第四,充足的基金是两种保险制度健康运行的物质基础。商业保险只通过被保险人一方,社会保险通过三方。

5、第五,两者都具有为偶然性的风险损失提供保障的特征。偶然性损失指不可预知的、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损失。

 

四、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互补与互制关系

1、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互补关系

1)在服务对象上的互补性。社会保险(一般只覆盖劳动者)覆盖不到的非劳动者可通过自愿参加商业保险(自愿参保的国民)来获得保障。

2)在保险项目上的互补性。商业保险的项目的多样性(项目不受限制,灵活多样,物、事、人皆可保,险种、程度均可协商)补充了社会保险(险种、程度固定,范围有限)的不足。

3)在满足社会成员需求上的互补性。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合作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需求。(社会保险满足基本需求,商业保险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

4)在发挥作用上的互补性。社会保险利用收入再分配,是调节收入差别,安定劳动者生活,直接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机制;商业保险则利用金融活动,主要是一种商业合同机制,间接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2、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互补机制

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共同发展有一定的界限,在保险资源空间一定的前提条件下,双发互相制约。

1)商业保险的发展以社会保险只能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为条件,社会保险的发展以商业保险只能保障具有投资资格的社会成员为条件。

2)任何一方超过了界限都会给对方造成压力,影响和制约对方的发展。(如美日与欧洲

两者不能对立,应该互相配合设计,共同发展,构建一个完善的保险体系。

本章小结

第三部门是各类以服务公众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介于政府行政组织和市场组织以外的,非政府、非营利性的带有志愿性的独立社会组织的总称。第三部门满足多元化的保障服务要求,提高了社会保障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有利于扩大就业,是国际社会反贫困的中坚力量。

社区服务是在政府倡导和支持下,为满足社区成员多层次需要,依托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发动社区内的各种力量(包括法人社团、机构、志愿者)开展的具有福利性和经营性双重属性的社区福利服务和社区社会化服务的总称。社区服务具有福利性、地域性、互助性、综合性等特点。

慈善事业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善爱之心——道德基础、贫富差别——社会基础、社会捐助——经济基础、民营机构——组织基础、捐献者的意愿——实施基础,以及社会成员的普遍参与——发展基础。影响慈善事业发展的因素有传统文化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

企 业年金是指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外,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建立的,旨在吸引和留住雇员长期为企业服务和提高 劳动生产率,向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员工福利制度。企业年金管理的基本内容为企业年金的政策体系、企业年金的资产管理。

对面临风险的主体而言,商业保险制度是一种风险转嫁的机制。商业保险也被称为经济的“助推器”和社会的“稳定器”,它的功能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一是支持功能,二是保障功能,三是管理功能。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既有区别又有共性,二者之间存在互补与互制的关系。

 


相关话题/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