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考研资料-现当代文学笔记(4)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3-25


三、《北京人》的艺术特点
1、运用生活还原的手法,通过旧家庭内部日常生活现象揭示其中的各种矛盾冲突,如曾皓与儿媳曾思懿之间抢夺家权的明争暗斗,曾思懿,曾文清和愫方之间的爱情纠葛,曾霆与瑞贞小夫妻之间的矛盾,并用抛弃旧生活,走向新生活的题旨把这些互不关联的矛盾与情节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2、发掘生活的诗意与情韵,如曾文清与愫方之间藏而不露的“又凄凉又甜蜜”的爱情,瑞贞与愫方同病相怜,依依不舍的缠绵情意,都充满抒情诗的韵味。
3、巧妙运用象征手法,以棺材象征封建阶级的灭亡和资产阶级的没落,同时借象征性的“远古北京人”的健康、勇敢批判封建文化孕育的“今日北京人”的懒散、怯懦、颓废和腐朽,寄希望于自我更新,具有独立人格和勇猛精神的“明日北京人”。
4、在具体人物描写,对远古北京人和明日北京人,曹禺使用的是粗线条的手法,使他们寓言化,漫画化。而对今日北京人,则采取工笔细描的手法,这样使观众能够入戏,保持审美距离与清醒。
四、《北京人》的人物形象
在北平曾氏大家庭里,剧作家首先发现的是“孤独”——对人与人之间的“不相通”的悲哀的体味和思索。
1、曾文清:一个士大夫家庭的子弟,染受过度的腐烂的北平士大夫文化的结果,使他陷入了无可救药的怯懦、颓废与懒散之中,被那腐朽的文化磨成了生命的空壳。
2、与曾文清相爱的愫方,她的生命状态不同于曾文清,她为人醇厚聪颖,拥有博大丰厚的爱与坚韧的精神,从衰老的姨夫,到未出世的孩子,她都给予了无私的关怀。
3、曾皓、袁任敢、袁圆(见前的第3条)
五、分析愫方的个性特征及其思想意义
愫方与曾文清不同,她像真正的人那样活着,拥有博大而丰厚的爱与坚韧的精神;一个作为人早已死去,只剩下生命空壳的曾文清,两人心灵本就相隔“天涯”,“若比邻”只是自欺欺人的虚词,悲凉之感透骨而生。而愫方竟是为着这样的无用的生命做出无私的奉献,更使人感到,人的美好的感情,追求是多么容易被无端地扭曲和捉弄。但在愫方的感受里,这梦幻般的追求的破灭是悲凉又能给人以温馨的,因为毕竟有过真诚的追求。表达着她对日常生活中真正诗意的深切体验。(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北京人》称为曹禺“生命的诗”。)
六、比较《雷雨》与《北京人》不同的审美价值取向
《雷雨》中展现了人对命运的抗争与命运对人的主宰这一对难以调和的巨大矛盾/悲悯的情感充溢其间,蘩漪身上犹为突出。
而《北京人》中,作者是作为一个真正的灵魂的探险者/通过愫方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体现着真正诗意的深切体验。并借象征性的“明日北京人”,代表作者对自我更新,具有独立人格与勇猛精神的北京人的期待。
曹禺的作品《雷雨》分析(中学学过的经典作品,应当掌握)
一、《雷雨》的思想内涵
剧作在特定的家庭关系中,写出了人物各自的社会因素,进而很自然地暴露大家庭的罪恶引出社会的罪恶,由大家庭的毁灭揭示出社会制度的不合理及其崩溃的趋向,更为重要的是,剧本在展示家庭悲剧和社会悲剧的同时,还写出了一种更为复杂,更为深刻的命运悲剧,即人对命运的抗争与命运对人的主宰这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
二、《雷雨》的人物形象
1、周朴园:是整个剧作的中心主人公,若是其性格表现的类型特征来看,在他的身上集中突出了这两个特点:其一:具体地说他是《雷雨》悲剧的总根源;其二,扩大地说他是个封建色彩浓厚懂得资本家的典型,是封建专制独裁的象征。但这个人物的魅力和内涵更在于其性格和命运充满了深刻的矛盾。周朴园早期留学德国,一定程度上接触到追求自由与真诚爱情的思想,于是,他与家中年轻的女仆侍萍相爱了,但终于他又向封建传统意识和封建家庭观念的压力屈服,抛弃了侍萍也是对他自己早先曾经追求过的自由思想与真诚情感的否定,对自己做人良心的否定,周朴园由此成为一个极其自私,冷酷和虚伪的人。无论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上,一切都要以他的意志为主宰,
虚伪的慈善家的面貌,冷酷的封建家长的威严,自私阴暗的内心世界,使周朴园性格异常复杂。在戏剧中,周朴园在毁灭整个家的过程中也毁灭了自己,在制造他人悲剧的同时也受到了命运的无情惩罚。他是这场命运悲剧的承担者与受害者,这是《雷雨》更深刻的地方。
2、蘩漪:如果说周朴园是《雷雨》命运悲剧的核心人物,而蘩漪则是精神悲剧的核心人物。从其命运上看,她首先是个受害者,她曾经受到过新思想的影响,追求过独立的个性与美好的人生,但命运却把她抛到了周家这口“残酷的井里” ,她不仅没有得到爱情,而且也从未得到过起码的人的自由和尊严。曹禺对她充满了理解和同情,赋予了她“最雷雨”的反抗性格,他恨周朴园的无情,恨命运的不公,在周公馆她孤立无援的抗争着,痛苦的燃烧着自己生命的火焰。但她的性格和反抗也充满了矛盾和困惑。她不顾人之常伦地爱上了周萍,这“爱”是那样的畸形,甚至为世人所耻,但她却死死抓住它,因为这段“爱”已成为她生命中最富有意义的事。这既是她自身存在价值的体现,是对周朴园的疯狂报复,也是对命运惟一有效的抗争。这种揭示着极端个人主义和时代社会意义的反抗,使蘩漪的性格和命运显示出一种双重的精神悲剧。
周朴园是毁灭别人也埋葬了自己,蘩漪是燃烧了自己也毁灭了别人,所不同的是蘩漪的自我燃烧精神深含着令人同情的因素,而她的毁灭别人也更具有惊世骇俗的精神震撼力。
3、 《雷雨》中其他人物形象也都以各自鲜明独特的性格从不同的角度展示着这场命运悲剧的深刻与复杂。
       ——周萍是又一个畸形的人,作为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资产阶级家庭的长子,他既有自私软弱的一面,又有痛恨父亲的冷酷、追求自由与真爱的一面。但这个畸形的,罪恶的家庭决定了他在本质上是怯懦的,颓废的和自私的。最终只能在自我内心巨大的精神压力下被毁灭,作者塑造这个形象,除了对其悲剧命运予以一定的同情之外,也强烈地暗示着周家注定崩溃的必然性。
——鲁大海。这个周家“外部”的工人代表,他既是周朴园的个人罪孽的一个活证据,也是现实社会中工人阶级与周朴园代表的封建资产阶级根本冲突的象征。因此,鲁大海的命运同样揭示了由周朴园亲手制造的《雷雨》整个悲剧的必然性,只是它更突出了这场悲剧的社会因素。
——侍萍与四凤母女俩的性格和命运相似得简直如出一辙,然而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虽都品尝到爱情的甜蜜,但更多是由此产生的痛苦与最后悲剧性地毁灭,正是在作者设置的这种恼人的巧合之中,才使人能够充分领悟《雷雨》悲剧在人伦道德,阶级差异,人性善恶等诸多方面所显示出的深刻性。
——鲁贵在剧中似乎只是一个不起什么大作用的奴才,但他惟利是图,见利忘义的本性以至到了完全不顾亲情的地步,这使他在某种意义上与周朴园有着本质的相通,而不仅仅是个陪衬,还是剧本的又一笔深刻之处。
——周冲是一个完全生活在“最超脱的梦”中的人,然而对自己的爱情和整个家庭的期望却一个接一个地破灭了。他痛苦地感到显示的丑恶,一种幻灭的悲哀袭击他的心。这样的人即使不为“残忍”的天所毁灭,他早晚会被那绵绵不尽的渺茫的梦掩埋。与剧中其他人物的命运不同,周冲的悲剧并不是某一个具体的社会问题造成的,而是带有很大的偶然性的“巧合”,但恰恰是这种偶然“巧合”所蕴含的必然因素最充分,与其说他是被社会所毁灭的,不如说他是被自己的理想毁灭的。
三、《雷雨》中所体现的“郁热”
这不仅是戏剧发生的自然背景(剧本中一再出现的蝉鸣,蛙噪,雷响,无不在渲染郁热的苦夏氛围,同时暗示着一种情绪、心理、性格,以至生命的存在方式:在《雷雨》里,几乎每个人都陷入一种“情悲”。
——欲望与追求中,周冲充满着“向着天边飞”的生命冲动;蘩漪、周萍、四凤,则充分表现了人的非理性的情欲的渴求;鲁大海也同样满蓄着反抗的、破坏的、野性的力;即使是侍萍,以至周朴园,他们对充满痛苦的(侍萍是一种屈辱之苦,周朴园是忏悔之苦)初恋的极其矛盾,复杂的情感反应。
——————————————————————————————————
钱钟书专题
——————————————————————————————————
关键词:讽刺小说家
钱钟书在文学史的地位
无论是他的散文还是小说,都体现出学者的渊博睿智和诙谐幽默之风,他的创作将特殊的辛辣幽默和深刻理性融合在一起,这一风格完美地体现在《围城》创作中。如司马长风在《中国新文学史》中所评价的那样,他“作品虽少,可是篇篇彩华耀目,透现了不羁的才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论快乐〉(07)P430
——————————————————————————————————
卞之琳专题
——————————————————————————————————
卞之琳对现代诗歌的贡献(看看即可)
他既受到了以徐志摩为代表的后期新月派及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诗人的深刻影响,同时也提供了一些新的东西。
由“主情”向“主智”的转变。在新诗史上卞之琳是一位具有自觉哲学意识的诗人。人们说他的诗常“于平淡中出奇”,就是因为善于对日常生活现象进行哲学的穿透与开掘。如其代表作《断章》,就是通过对常见的“风景”的刹那感悟,讨论了主客体关系的相对性。卞之琳被称作“新的智慧诗”,其受到西方后期象征派的影响是明显的。但同样明显的是,卞之琳接触到了许多现代哲学命题,却无从考究,他所表现的是一些智慧的闪光,是哲理的趣味,也正是这一点上,他的诗可以视为对早期白话诗,以至更遥远的宋诗对“理趣”的追求的一个隔代回应与发展。
他的另一个贡献是“诗的非个人化”,人们说他的诗“用冷淡掩深挚,从玩笑出辛酸”,也就是指的这方面的特点。诗人主体的退出与模糊,尽管也可以看作是新月派提倡的“抒情客观化”的发展。但更是对早期白话诗开始的“高扬诗人主观意志(情感)”的新诗潮的一个历史的反拨,也是向传统的回归。
《断章》P435
这首诗通过对常见的风景的刹那感悟,揭示了主客体关系的相对性,诗人在清雅的图画中表达了他的人生哲理,在宇宙万物中,没有绝对孤立的存在,一切都是相对的,又是相互关联的。这首诗仅有四行,所创造的画面的自然美和哲理的深邃美达到了和谐统一。诗人通过巧妙的语言调度把不相关的事物各自联系在一起,在内容与时序上,两节诗之间若即若离,可并可分,各自独立又相对映衬,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全诗构思精巧。诗人从多个视点观照对象,在一种被分割而又统一的“生活空间”上创造诗歌意象,并运用蒙太奇的手法,将这些意象巧妙地组接成两幅静态的画面,借以表达对人生关系的理性思考。
这首诗短小精致,富于自由体格式,又大体整齐,带有格律诗匀称的特点。同时,诗人用极为简单的形式传达极其丰富的内涵,创造了一种含蓄朦胧的诗境,较好地体现了现代派诗歌的美学风格。
——————————————————————————————————
穆旦专题
——————————————————————————————————
穆旦在现代新诗史上的意义(看看即可)
在穆旦笔下,出现了中国诗歌史从未有过的“残缺”的世界里的“残缺”的“自我”:如果说在传统诗歌里的主体是与客体的物象融合为一体的。以早期的白话诗开始,才出现了有着强大的独立意志的诗人主体,但诗中的自我,或是浪漫主义的无限扩张(如创造社郭沫若的诗歌),或虽然已经触及现代社会里知识者个体的种种矛盾与痛苦,却缺乏开掘到灵魂深处的勇气与思想穿透力,终不免成为充满伤感情调的自哀与自恋(如戴望舒30年代的诗歌);那么,现在在穆旦的诗歌里,出现了站在不稳定的点上,不断分裂、破碎的自我,存在于永远的矛盾的张力上的自我,诗人排拒了中国传统的中庸与平衡,将方向各异的各种力量,相互纠结撞击,以致撕裂。所有现代人的生命的困惑全部都在这里展开,这正是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情感方式。于是,我们可以说,早期白话诗人所提出的建立现代新诗的现代思维方式与情感方式的历史任务。到穆旦这里得到了初步的落实,意义自然重大。
同时,穆旦充分发挥了汉语的弹性,利用多义的词语、繁复的句式,以表达现代人的“较深思想”与诗情,同时又自觉地大量运用现代汉语的关联词,以揭示抽象词语、跳跃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这样,穆旦不仅在诗的思维、诗的艺术现代化,而且在诗的语言的现代化方面,都跨出了在现代新诗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从而成为“中国诗歌现代化”历程中的一个带有标志性的诗人。
穆旦诗歌的思想内容
穆旦的诗歌在思想上继承了鲁迅式的怀疑主义特点,他对于一切权力关系有着天赋敏感的批判态度,也对一切单纯热烈的行动报着审慎的批判态度。对个体、民族、人类这三者,穆旦都同样重视,这使他的诗歌具有深邃的洞察力,能够超越一时一地的喜怒悲欢。
穆旦诗歌的独特魅力
1、首先,战争使穆旦的心灵和肉体受到双重的考验,更增加了他作为一个现代诗人的敏感气质,在他的诗中充满了丰富、痛苦、挣扎和永远难以协调的矛盾心态的相互撕扯,自我始终处在这种痛苦的撕心裂肺的自我解剖中。他的诗向我们展现了诗人心灵的惊心动魄的自我搏斗历程,真切地传达出种种痛苦而丰富的焦灼体验,具有深沉的内省力量和雄厚的思辨深度。
2、其次,他的诗不是浪漫主义的情感流泻和爆发,不是要塑造英雄的崇高形象,而是着重表达自我的复杂与变化,集中探究人性中错综的,甚至是混乱不齐或非理性层面的精神变换。同时,穆旦诗中的“我”是深深植根与中国现实土壤的,始终在社会人生的总体现实中探讨个体生命,在个体生命的展开中体认时代现实,这是其诗歌的一个显著特点。
3、再次,他的诗不仅用头脑,而且用身体来思想,穆旦的诗歌将肉体的感觉与形而上的玄学思考结合起来,构成思考的丰富张力。
4、此外,穆旦诗突破了传统词形式和语言束缚,充满新鲜的感觉与新鲜的新颖的观念,他的诗歌用清晰的形象体验代替浪漫致意朦胧模糊的语言,体现出反传统方面的创新成就。
        尽管穆旦的诗以“看法”作诗难免抽象难懂,但正是在这种拒斥性的痛苦体验中读者才能更为深刻的启示和更为震撼的力量,他传达出的不是某种思想的结果,而是思索过程中所蕴藏丰富的体验纠缠。这正是穆旦诗歌最动人之处。
《诗八首》P437
《诗八首》是一组爱情诗,但它并非仅指人生历程中爱情的一个截面、一种经历。它是一个整体,一个随自然生命的起止而萌生、发展、延续和升华的情感过程。它体现一个思想者关于爱情的灵肉、苦乐和生死的辨证关系。《诗八首》是穆旦经典性的作品。它在诗思和形式上体现了中国现代诗的探险和突破。
《诗八首》各首的内容与思想见《大学语文》P491
——————————————————————————————————
老舍专题
——————————————————————————————————
一、老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
老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与价值在于他对文化批判与民族性问题的格外关注,他的作品承受着对转型期中国文化尤其是俗文化的冷静的审视,其中既有批判,又有眷恋,而这一切又都是通过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全景式的风俗描写来达到的。他第一个把“乡土”中国社会现代变革过程中的小市民阶级的命运、思想与心理
通过文学表现出来并获得了巨大成功。
老舍的作品在中国现代小说艺术发展中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与茅盾、巴金的长篇创作一起,构成现代长篇小说艺术的三大高峰。老舍的贡献不在于长篇小说的艺术结构方面,而在于其独特的文体风格。老舍远离二三十年代的“新文艺腔”。他的作品的“北京味儿”,幽默风,以及以北京话为基础的俗白、凝练、纯净的语言,在现代作家中独具一格。(老舍是“京味小说”的源头,老舍创作的成功,标志着我国现代小说(主要是长篇小说)在民族化与个性化的追求中已取得重要的突破。
(简言之,老舍作品的根本价值一是体现在其独有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地方色彩方面;二是体现在其深刻的思想内涵方面,尤其是对国民性问题的关注更显示了老舍作品的广度和深度。)
二、老舍作品中的“京味”
老舍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京味”。“京味”作为一种风格现象,包括作家对北京特有风韵,特具的人文景观的展示及展示中所住入的文化趣味。
1、“京味”首先表现为取材的特色。老舍聚集其北京的生活经验写大小杂院,胡同,四合院,写市民风俗生活中所呈现的场景风致,写已经班驳破败仍不失雍容气度的文化情趣,还有那构成古城景观的各种职业活动和寻常世相,为读者提供了一幅充溢着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北京味。
2、“京味”作为小说的风格氛围,又体现在作家描写北京市民庸常人生时对北京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
老舍对“北京文化”的描写,是牵动他的全部复杂情感的:这里既充满了对“北京文化”所蕴涵的特有的高雅的美的不由自主的欣赏、陶醉,以至因这种美的丧失而生的感动,同时也时时为“文化过熟”导致的柔弱而叹惋不已。
对北京文化的沉痛批判和由其现代命运引发的挽歌情调交织在一起,使老舍作品呈现出比同时代许多主流派创作更复杂的审美特征。老舍作品中的“京味”正是这种主观情愫与北京市民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客观描写的统一。
三、老舍作品中的幽默
老舍的幽默带有北京市民特有的“打哈哈”性质,既是对现实不满的一种以“笑”代“愤”的发泄,又是对自身不满的一种自我解嘲,总之,是借笑声使艰辛的人生变得好过一些。老舍作品中的幽默就具有了两重性:当过分迎合小市民的趣味时,就流入了为幽默而幽默的“油滑”-----这主要表现在老舍的早期创作中。但从《离婚》开始,老舍为得之于北京市民趣味的幽默找到了健康发展方向:追求更加社会化,在庸常的人生矛盾中领悟喜剧意味,使幽默“出自事实本身的可笑,可不是从文字里硬挤出来的”;追求更高的视点,更深厚的思想底蕴,使幽默成为含有温情的自我批判,追求艺术表现上的节制与分寸感。逐渐克服了一种本原的内在艺术力量。读其小说使人往往忍俊不禁,又会掩卷深思。
四、老舍的语言艺术
老舍称得上“语言大师”,他在现代白话文学语言的创造与发展上,有着突出的贡献。
老舍的语言艺术得力于他对北京市民语言及民间文艺的热爱与熟悉。他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把顶平凡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烧出白话的“原味儿”来;同时又在俗白中追求讲究,精致的美,写出“简单的,有力的,可读的而且美好的文章”。老舍成功地把语言的通俗性与文学性统一起来,鲜活纯熟,平易而不粗俗。其所使用的语词,句式,语气以至说话的神态气韵,都有他独特的体味和创造,又隐约透着北京文化。这也是“京味”的重要表现。
〈茶馆〉P445(06)
一、为什么选取茶馆这样具体场所作为全剧的关键钮结点呢?
1、首先,“裕泰茶馆”本身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民族文化实体,它是展现民族历史的窗口,是旧社会的一个缩影。
2、其次,茶馆自身在结构上具有广阔的包纳空间,老舍说:“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3、再次,茶馆的设置巧妙地解决了时间跨度很大的困难。在三幕戏之间几乎都间隔着大约20年的时间距离,而且在三个生活横断面上出现的人物之间,发生的事件之间也不都存在必然的相互联系。而将三幕戏的场景设在一个不变的空间-----裕泰茶馆这个舞台上进行展示,这使观众摆脱了因各幕时间相距太远而导致的脱节感,这座具体的茶馆及其主人的命运像一条潜在的红线把三个时代串连起来,共同表达时代变迁的深刻内涵。
二、《茶馆》的结构特点(06)
   《茶馆》的结构形式别具一格,突破了过去话剧作品的陈旧模式,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面世。这种结构特点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它以茶馆为舞台,在三个历史横断面上对社会世态进行展览式亮相。分别代表三个时代的三幕戏的场景设在一个不变的空间----裕泰茶馆这个舞台上进行展示,这座具体的茶馆以及其主人的命运像一条潜在的红线把三个时代串连起来,共同表达时代变迁的深刻内涵。
2、《茶馆》形成“以人物带动故事”的结构形式,全剧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贯穿全剧的激烈冲突,而是靠人物命运的变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作者把不同类型的人物集中在三个时代的横截面里,通过他们的生活片段组织展开旧时代的生活画面。同时各幕也没有矛盾冲突的中心角色,而是凭借散在小人物遭遇的小单元故事来铺展连缀成篇,构成反映三个时代的整体面貌。
三、《茶馆》的思想内容
   《茶馆》通过对旧中国三个历史横断面上各色小人物命运浮现的生动描写,反映了从戊戌变法失败到抗战胜利后这50年间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揭示和控诉了旧社会黑暗昏聩的生活,体现了“葬送三个时代”的鲜明主题。
四、《茶馆》的艺术风格
1、剧中展现了在浓郁的北京风俗画面背景下一批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老舍写人物采取“主要人物由壮到老,贯穿全剧”;次要人物父子相承;无关紧要的人物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2、《茶馆》的结构形式别具一格,突破了过去话剧作品的陈旧模式,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面世。(详见第二题)
3、《茶馆》在故事情节的选取和人物命运的设置表现出独特的悲喜交融的风格。《茶馆》用喜剧的形式表现深刻的悲剧内容,是“寓哭于笑”的作品,抒发的是引人发笑的旧时代挽歌,是真正含泪的笑,是深沉的幽默。
4、《茶馆》还体现出老舍高妙精练的语言才能。他的戏剧语言来源于自己熟悉的北京话,是生活中鲜明的语言,具有精练简洁而又含蓄生动,朴素干练而又幽默诙谐的特点。
5、《茶馆》是写实剧,在对旧北京风俗的描写上,可以当作史制来读;但它又是象征剧,第一幕“秦庞对阵”和第三幕“三人自奠”都有很强的象征性。

相关话题/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