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考研资料-现当代文学笔记(3)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3-25


感情真挚。深远的感情注入是朱自清散文脍炙人口的重要原因,所抒之情都是作者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没有任何斧凿的痕迹。他以家庭生活为素材的作品中表现的或温厚、或伤感、或幽默的人伦之情,颇为动人。如《背影》中所含的幽默与温馨的家庭气氛,无不真诚亲切。
情景交融,构思精巧。朱自清的散文各篇,写景的往往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既有朦胧的画意,又有幽幽的诗情;而抒情的经验是情中见景,充溢着水乡风光。如《荷塘月色》中的荷塘本很平常,而在朱自清笔下,却无美不备。
语言自然、亲切、漂亮。朱自清的散文语言美而质朴,精巧而又缜密。他善于华美而漂亮的语言表达心绪,但又毫无造作之感,完全自然天成,美的朴实。美的自然。
同时,他的散文也讲究节奏感和韵律美,善用长短句的巧妙搭配,读来错落有致,朗朗上口,颇有跌宕回环的听觉美感,形成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独特风格。
《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P331
该作品的特点:
构思精巧缜密。它以时空的转移即游踪为行文的外在线索,写作者从利涉桥、东关头到大中桥,一路领略繁华绮丽的“秦淮河的滋味”。同时,又以作者情感变化为行文的内在线索,其转折点是在大中桥外遇到歌妓的“纠缠”,于是超然物外的心态被“满载着的怅惘”所取代,而且这现实的苦闷与篇首“船儿如何载得起”的历史的“愁梦”暗相贯通,从而赋予作品以丰富的思想内涵。
绵密细致的描摹。作者注意深入观察和体味灯光、月色、河水交相辉映中的情韵,从景物的色泽、光线、形态乃至音响的勾画中表达深切微妙的主观感受,并运用对比、拟人、比喻等多种手法,创造出情景交融,诗意浓郁的艺术境界。
作品的语言清丽、典雅、优美,显示出作者卓越的艺术才华。
——————————————————————————————————
闻一多专题
——————————————————————————————————
作为前期新月派主将之一,闻一多的诗歌理论对于新月派诗人有重大影响,其理论核心内容是讲究诗歌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音乐美:即音节和韵脚的和谐,一行诗的音节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
绘画美:即诗歌的辞藻要力求华丽,要有色彩,也就是讲究诗歌的视觉形象与直观性。
建筑美:即从诗歌的整体外形来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整齐,虽不必呆板的限定每行的字数一致,但各行的相差不能太大,以求整齐之感。
创造现代格律诗
闻一多发表的〈诗的格律〉一文中,提出了他创造现代格律诗的具体理论主张,即关于诗歌的“三美”主张。闻一多创造现代格律诗是针对中国现代新诗早期的状态有所矫正的。
在语言上,闻一多认为以胡适,郭沫若为
代表的中古现代新诗(“自由诗”)早期状态不令人满意,由于白话的传统太贫乏,旧诗的传统太顽固,自由诗派的语言大多俗套多而创作少,诗中语言太千篇一律,又形成了新的死套子。于是在诗歌的语言和比喻想象上,现代格律诗要做出自己的贡献,使用“奇丽的譬喻”。
在诗歌形式上,闻一多认为自由诗派主张自然的音节,但过于散漫近于没有标准,因此,他要在自己创造的现代格律诗中体现“新形式”和“新音节”,给予必要的约束。所以他提出“三美”的主张。
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爱国主义是贯穿闻一多一生最重要的激情。其诗的主要内容便是歌颂祖国,眷恋祖国,反帝反种族歧视,对军阀统治下的祖国黑暗现实的失望和对祖国新生的信念。在艺术上,他与郭沫若不同,他的诗既充满热情又注意节制,讲究分寸美。他的诗歌不仅在听觉,视觉上有独特追求,而且显示了丰富的想象力。而且他精于炼字,设喻奇巧,令人击节赞赏。
〈发现〉P341
这是闻一多爱国诗歌中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他表现诗人从美国回国以后,对当时的军阀混战下的残破祖国的失望和愤慨,以及在这种深广的忧愤中所升腾的对祖国执着忠贞的爱。
这首诗仅12行,虽短小却立意非凡,构思新颖奇巧,尤其是开头结尾十分不寻常。诗歌的开头,诗人单刀直入,呼天抢地的呼喊:“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一呼喊,给人以突兀峥嵘之感,吸引读者迫不及待阅读下去。
接着,诗人用两组“我来了”的排比句和几个贴切比喻来直接抒发自己深沉的爱和令人窒息的失望,从而使诗更扣人心弦,表现力更强。
结尾四句是本诗最精彩的地方。“在我心里”一句石破天惊,出乎意外又合乎情理。它既指出了这才是真正的发现,又突出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爱之深切。
——————————————————————————————————
沈从文专题
——————————————————————————————————
沈从文与其构建的湘西世界(了解)
沈从文的作品擅长以 "乡下人"与"城里人"的双重经历和审美眼光,讴歌湘西自然淳朴的民风,远离时代和社会政治现实,执着地表现湘西边城和谐古朴的人性美,人情美,借以讽刺都市生活的糜烂,人性的扭曲.
沈从文充满了湘西精神的文学,也就是抒情的文学.湘西这块神奇的土地,因有了沈从文而以一个无比淳朴的,自由的,漫溢了生命力的国度出现在了世人面前.他成为湘西人民情绪的表达者,他本人即是湘西的魂魄所在.
?
沈从文小说的风格(了解)
<边城>即代表了沈从文小说独特的风格特色:擅长谱写爱和美的人生颂歌.青年男女的情爱,祖孙父子的亲爱,人们之间的友爱,湘西风俗风景的可爱,以及这些爱中所蕴藏的美,融合在故事和人物形象中,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受.
小说不以曲折的情节取胜,而是着重作品的写意性与抒情性,独创出一种诗化的境地.结构疏散,气味清淡,意境超逸.沈从文将这类发轫于五四时期现代抒情小说的文体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影响了不少后来的作者.
?
沈从文的小说创作体现的独特的审美追求(了解)
1.沈从文把文学创作看成是自我生命意识的一种最重要的自由表现,他在小说中真实的叙写自己,自由的描叙自己所感悟的人氏之道和所经历的人生磨难,其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又一种风格----独特的"自叙体".沈从文初期的小说,原始而强烈的表现着对"乡下人"和"生命"形式的执着探寻和追求.
2.对人性的讴歌与表现.,是沈从文在创作中一以贯之的审美理想,沈从文以美好的人性反观"常"与"变"的湘西社会,构成了他特殊的文化思辩定势.生命,人性,自然三者的统一,构成了"一种美的新的宗教".在他看来:"人性"是支撑这种"宗教"的基石,有了"爱",才会发现"美",发现"神"----人性的至极,发现它们与人性的和谐共存.
3.沈从文小说对完美人性追求的执着性,即是他的审美理想,也是他的人生理想,而这种追求的特殊性,把完美的人性与完美的社会和完美的大自然融合贯通起来,构成了特有的"湘西世界".
<边城>的思想内容(05)P349
<边城>充满了沈从文对于湘西人民"不可言说的温爱".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怀旧的美丽与哀愁,作者极力歌颂湘西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生存状态,歌颂这种环境中那纯净,自然,健康,强劲的人性美,人情美.同时也隐含着忧虑,那就是封建文明对于淳朴人性的侵蚀.
<边城>所蕴涵的对整个中华民族命运的忧患意识使它超越了表面上的爱情主题,具有一种隽永深沉的哲理内涵.但是作者没有绝望,翠翠仍守着渡船,等待着自己的心上人,她坚定的表达了作者的思想---为了自己的信念,即使对未来渺茫不可知,也要坚持下去.正是这种痛苦中的守侯,悲伤之中的坚强,实现了对于生命的自由,独立,纯洁,奔放的由衷追求,激发了人性美耀眼的光芒.
?
<边城>的艺术特色(05)
1.作者擅长将人物的语言,行动描写与心理描写结合起来,以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尤其是翠翠的描写,作者静观默察,敏感描摹少女在青春发育期的心理所表现的各种情态,通过粗线条的外部刻画与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从而把羞涩,娴静,温柔的个性惟妙惟肖的凸现出来.
2.小说结构寓严谨于疏散,自然流畅如行云流水.
3.作者特意在故事发展中穿插了对歌,提亲,陪嫁,等苗族风俗的描写,构成了一道鲜亮的风景线,使作品具有独异的乡土文学色彩.
?
<边城>中各人物形象的塑造
<边城>获得杰出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翠翠,老船夫形象的成功塑造.
1.翠翠是作者倾注了"爱"与"美"的理想的艺术形象.翠翠的出身具有传奇性,是其父母圣洁爱情的结果."边城"的风日,山水,使她出落成一个眉清目秀,聪慧温柔,且带几分矜持,几分娇气的少女,她既是人的至性----爱情的女儿,也是大自然孕育与教化的女儿.在她身上"天人和一",她是美的精灵与化身.
翠翠身上的美,是通过她的爱情故事逐步表现出来的.她的"爱",单纯,自然,真挚,一切符合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的天性.
在爱情的挫折中,翠翠的性格展示出坚强的一面,翠翠身上重复着与其母亲相似的悲剧,而翠翠远比她绝望的母亲更勇敢坚强,她怀着希望与坎坷的命运做持久的抗争.
翠翠形象的塑造倾注了作者同情与讴歌的激情,流露着理想化的色彩.
2.老船夫,是"善"的化身,作者同样是把他放在"爱"与"美"的人性天国里进行刻画的.他是"边城"世界里的公仆,五十年如一日,为来往过客摆渡,把它看成是自己的天职,任劳任怨,鞠躬尽瘁.
老船夫的"善",主要是通过对孙女翠翠的呵护,关爱充分表现出来的.他是一位慈祥,仁爱,为孙女可以付出一切的爷爷.作者对老船夫的刻画并非置于复杂的矛盾冲突中以展现性格的复杂性,而是从之于他人,之于孙女的人伦关系中,围绕着关于翠翠的婚事种种,特意"放大"了去表现一位平凡老人充满人情美,伦理美的宽广浩瀚的胸襟,即一个纯真,至善,至美的人性的生命个体.换言之,为其"纯粹"的人性做一幅特写.
——————————————————————————————————
戴望舒专题
——————————————————————————————————
戴望舒的诗歌创作的独特风格(了解)
他的诗深受中国古典诗歌和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双重影响,在借鉴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的同时,又不失中国古典诗歌的情韵。这对象征诗派神秘的内容和晦涩的诗风有较大的突破,其诗歌语言上的清新活脱、自然质朴也来源于我国的文化习惯。
在中国“现代派”诗歌的发展历程中,戴望舒的诗作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戴望舒的追求诗歌的朦胧意象方面,在大量运用象征主义手法方面,以及在表达人生深深的寂寞与惆怅方面,都充分代表了“现代派”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倾向。
●戴望舒的诗歌早期追求音乐性,很快又实现了对音乐性的反叛。请具体谈谈他的这些追求和反叛。●
戴望舒早期的诗歌作品中体现出其对诗歌音乐性的追求。如其代表作《雨巷》,全诗共七节,每节六行,每行字数不一,诗歌从头至尾只用一个韵,在相隔不远的行押一次ang的脚韵,有意使一个音响反复出现,造成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同时,诗中字、句的更迭出现,也加强了音乐感,加深可诗人忧郁的力度。《雨巷》被叶圣陶称赞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雨巷》是戴望舒对新诗创作音乐性追求的高峰,也是中国现代新诗音节创造方面的典范作品。
然而,戴望舒后来发表于《现代》上的《望舒诗论》里对“诗的音乐性”的观念提出了挑战:“诗不能错重音节,它应该去了音乐的成分。诗的韵律不在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即在诗情的程度上。韵的整齐的字句会妨碍诗情,或使诗情成为畸形的。
其作品《我的记忆》则是他对自己诗歌音乐性的反叛的开端。《我的记忆》不再可以追求音韵上的回环往复,不追求外在的音乐美,而追求“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即在诗情程度上”的内在情绪韵律。
《雨巷》P367
一、《雨巷》表达的思想内容
在《雨巷》中,作者不仅抒发了个人的悲哀和寂寞,而且写进了“五四”以来整整一代青年所有的世纪性的理想与幻灭,表达了一种普遍的忧郁的时代情绪。全诗述说了抒情主人公“我”经过一条“悠长”而“寂寥”的雨巷时的感受。“我”希望逢着姑娘在诗中成为抒情主人公理想的化身,这种期盼实际上表达了诗人人生路途上的孤寂和悲哀 ,渴望在人生的孤途上遇到知己和同道,渴求得到理解和慰藉。这首诗表现的不仅是失落和幻灭,更是渴求和追求,是失落中的渴望,幻灭中的追求。
二、《雨巷》的艺术风格
1、这首诗是象征的手法把重大悲壮的时代主题写入诗中,受法国象征派的影响,表现了象征主义轻格律而追求美学特色的特点。
几个象征的意象:“我” “姑娘” “雨巷”分别指代什么?
诗中“我”“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这是“我”对黑暗现实感到迷茫、失望、忧郁,看不到出路的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觉,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终于“静默地走近”了,“我”又陷入了更加孤独、寂寞而无奈的愁思中。这位姑娘实际上就是诗人的美好理想与希望的象征。在中国的动乱的年代中,特别是在大革命失败后的恐怖笼罩下,青年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失望和彷徨的心态和苦有所思的感觉被戴望舒用一条阴暗狭窄而悠长的“雨巷”表现的极为逼真、传神。
  
2、以浮动朦胧的音乐暗示诗人迷惘的心情。诗中“ang”韵的反复出现,句中有韵,连绵不断,织成一张音韵的网,把人罩在特设的情绪氛围中。(音乐性)
3、诗虽然借鉴了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却又不失中国古典诗歌的情韵。诗中的象征意象是中国式的“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可以说戴望舒在技巧上承袭了象征主义,而在情感上却和本民族传统一脉相承。(古典情韵)
——————————————————————————————————
赵树理专题
——————————————————————————————————
一、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了解即可)
与二三十年代涌现的许多新文学作家相比,赵树理的确是一个“新人”,带有显然不同于前两个十年的作家的新的历史特点。赵树理创造现象的出现是以解放区特定的历史环境为前提的。在解放区,以农民为主体的普通民众在推翻了封建统治之后获得了初步的经济和政治的翻身,随即要求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比较通俗而又有新的时代特点的文化艺术,呼唤贴近他们生活的能与他们气息相通的作家。赵树理以及大批实践了“赵树理方向”的作家适应了这种历史要求。这其实是新一代作家与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有着最密切,最深刻的血肉般的精神联系。他们能够忠实地反映
农民的思想,情绪,意识,愿望及审美要求,并真正能为普通的农民所接受,这是赵树理(及所代表的)这一代作家最突出的特点。
二、评书体的现代小说形式
赵树理对中国以说唱文学为基础的传统小说的结构方式,叙述方式,表现手法进行了扬弃与改造,创造了一种评书体的现代小说形式,既使农民为主体的中国读者乐意接受,又能够反映现代生活,表现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情感与心理。
1、赵树理扬弃了传统小说章回体的程式化的框架,而汲取了讲究情节连贯性和结构性的特点。
2、在描写与叙事的关系上,吸取传统评书式小说的手法,把描写情景融化在叙述故事中,把人物放在情节发展矛盾冲突中,通过自身的行动和言语来展现其性格,少有静止的景物和心理描写。
三、赵树理小说的艺术特点
赵树理作为积极实践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的代表作家,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间色彩,在发扬文艺民族传统,推广文艺的大众化、通俗化方面做出了积极而独特的贡献。
1、从主题和题材看赵树理小说总是选材某些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而又未能在工作中及时引起注意的社会意义深刻的创作主题,他将这些问题通过文学形式艺术地再现,创作了所谓“问题小说”的独特小说品种,而这类小说的共同特质就是都带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现实意义。
2、从人物形象塑造来看,赵树理笔下的人物形象往往在语言行动中丰满起来,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作为一个在农村成长起来的人民艺术家,赵树理对农民的认识是真实而全面的,他一方面揭露了农民身上的某些需要改造的落后素质,另一方面,挖掘其内在固有的美好品德,往往富批评于诙谐幽默中,将善意的讽刺与热情的讴歌结合在一起。(04)
3、在具体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技巧上,赵树理的小说也显示了异常鲜明独特的民族风格和乡土气息:
?在小说艺术结构上,注重故事的完整性,讲究情节连贯,借鉴传统评书的特点,创造出一种评书体小说形式。
?在小说语言方面,讲究亲切质朴,明快风趣的艺术特点,将经过提纯加工的生动活泼的民间土语方言引入到文学语言的领域,从小说人物语言到作家叙述语言力求口语化,真正体现了大众化和艺术化的融合。
?赵树理小说中流露着浓郁的晋东南乡土民族色彩。
《传家宝》P374
作品中的金桂婆婆,不仅自己紧紧为小生产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所束缚,而且顽固地要把这些作为“传家宝”传给下一代。通过对这些背负着封建主义的沉重历史包袱的旧式农民的深入剖析,赵树理对于解放了的中国农村社会有了自己独特的认识和发现:尽管在新社会,没落腐朽的封建经济制度已经消灭,但封建思想,小生产意识的影响仍然长期存在,要使农民真正获得精神上的解放,还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作品情节集中,结构严谨。它以婆媳双方的冲突为中心,逐层深入地揭示人物的思想特征,由此反映土改之后中国农村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
其次,作者善于运用对话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等表现手法,刻画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风格朴实、简洁、幽默。
——————————————————————————————————
曹禺专题
——————————————————————————————————
一、曹禺之于中国话剧发展的重要意义(价值)
曹禺剧作的出现使中国人真正认识到了话剧这种外来剧种的独特魅力。曹禺剧作是最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它用外来的艺术形式成功的表现中国的社会生活,中国的人物命运,并巧妙地揉进了本民族的艺术表现方式,曹禺剧作又是最善于吸取外国艺术素养的。他娴熟地运用了外国的戏剧理论和戏剧舞台的表演技巧,让中国的读者和观众对话剧的艺术形式耳目一新。曹禺在这两方面的积极探索,真正奠定了中国现代话剧向成熟发展的基础。
二、曹禺剧作的风格(了解)
曹禺剧作不仅显示了其本身独特的价值,而且他对话剧艺术不断探索求新的精神,也是现代话剧进程中最宝贵的东西。他既是现代话剧真正意义上的奠基人,又是现代话剧艺术的一座高峰。曹禺剧作的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命运之谜的憧憬与探询。曹禺的戏剧善于表现人对命运的抗争与命运对人的主宰这一难以调和的巨大矛盾。如《雷雨》中周朴园的命运悲剧,蘩漪的命运悲剧;再如《日出》中陈白露的命运悲剧都展现了这一矛盾。
2、曹禺剧作结构严谨,戏剧冲突尖锐激烈,环环相扣,尤其擅长以艺术上的偶然性写出生活上的必然性,是偶然中蕴含着必然。如《雷雨》的情节安排紧凑,高潮迭起,跨度长达30年的时间,剧情却浓缩在不到24小时内,周鲁两家复杂的血缘亲子关系和矛盾,作者用几条线索把它们串联起来,情节由一个高潮推向下一个高潮,以艺术上的偶然性写出生活中的必然性,虽然紧凑,但内容丰富,具有深刻的概括力和表现力。
3、曹禺剧作的语言和人物形象是独具个性的。曹禺剧作的语言浓烈、明丽、精确。剧中人物的语言有着强烈的个性化色彩,不仅符合人物特定的身份地位,而且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人物的心理和情感特征。如《雷雨》中的人物形象,无论主次,都具有充满矛盾的性格和错综复杂的情感,人物的语言体现了其心理和情感特征,剧本还往往通过充满暗示性的潜在词来渲染奇特的舞台气氛,达到一种出其不意的戏剧效果。
4、戏剧理论与舞台实践的融会贯通。曹禺剧作没有把人的命运抽象化,理念化,没有把人民的命运与人的社会存在割裂开来,相反,曹禺剧作中人的命运始终没有脱离中国社会的具体环境。他准确地把握了戏剧理论与舞台实践两者的适度结合,体现了戏剧理论与舞台实践的融会贯通。
曹禺作品的分析
一、《北京人》P389之于曹禺的意义
       1940年,曹禺创作了他的第四部杰作:《北京人》。此时剧作家已经走出了生命的“郁热期”,进入了生命的“沉静”状态。《北京人》也就有了另一种氛围,另一番情调——没有“雷雨”前的郁热,也不如“日出”般的炫目,“原野”似的阴森、恐怖,这里有:“秋风吹下的一片冷冷的鸽哨响”,快乐而安闲,“在苍茫的尘雾里传来城墙上还未归营的号手吹着的号声”,(这是曹禺追求已久的由“戏剧化的戏剧”生命向“生活化(散文化)的戏剧”生命的转变:不仅是对人的日常生活的表面形态的关注,更是对人的日常生活的内在神韵与诗意的开掘,普通人的精神世界的升华。只有在《北京人》里,曹禺才实现了他的“走向契诃夫”的宿愿。)
二、《北京人》的思想内容
《北京人》写的是北京没落的封建家庭祖孙三代的性格和命运。曹禺的笔触已经从早期对于人的生命意识和命运的刻画,转向对中国文化的历史审视,这和整个抗战期间为了复兴中华民族而向历史探索的知识界总体精神氛围是一致的,他把审视的重心不再放在已经衰朽的曾家老一代曾皓的身上,他写的是年轻一代,北京的没落贵族文化,是如何把人消磨成生命的空壳的。如曾文清一样真正的堕落,人的生命的彻底浪费,人的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彻底丧失。曹禺从一个相当独特的角度对没落的士大夫的“北京文化”进行了历史的否定。而曹禺突发奇思异想,在同一个舞台上,创造了三个不同时代的“北京人”,代表三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在历史的参照和对比中,更显出“今日北京人”的生存方式及所代表的封建士大夫文化的全部荒谬性,以一种悲悯的眼光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北京人》在更高的层面上又回到了《雷雨》“序幕”与“尾声”的追求,但悲悯之外,又增添了几分嘲讽,由悲剧转向喜剧。

相关话题/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