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辅导资料讲义(5)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3-15


                    尊重信息的来源
第三,《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4.近年来我国传媒职业道德的缺失
(1)表现:
编辑部门与广告、发行或经营部门混岗现象较为普遍,使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受到利益的诱惑而扭曲;
“有偿新闻”,权钱交易,“受贿无闻”;
传媒栏目或节目与企业合办,意味着该栏目或节目自动放弃了对该企业的监督权;
“媒介事件”频繁、“媒介审判”、侵犯当事人的著作权;
侵犯公民隐私权,偷拍偷录成风,炒作明星绯闻和犯罪新闻;
虚假广告,低俗节目和广告……
(2)原因:
体制转型——中国传媒长期以来是政党权力机关的一部分,从业人员“公权力”意识明显,在市场经济发展尚不充分的条件下容易发生“权力寻租”现象;
商业利益——传媒成为市场经济下的经济利益单元,在追逐利益的同时淡化了职业操守;
内部组织——现行传媒体制内部编辑部和经营部混岗;
记者岗位聘任违规和人员流动率过高。
(3)对策:新闻从业人员加强自律,明确职业价值底线,防止商业主义对新闻业的侵蚀;
确立传播是“分享”的信念,在满足传播者需要的同时更要满足受众的需要;
改革传媒内部体制,将采编和经营真正分开。
(二)    反思
媒介专业主义引起学者的反思,除了讨论专业主义内涵的偏差之外,他们更对这种职业意识形态的根本存在机制进行了剖析。
1.    拉扎斯菲尔德和莫顿, “社会顺从理论”:指出大众媒介在强调公共服务的同事,却总是肯定社会现行体制。
2.    新闻工作者从来不是独立的专业人士,而是雇员,为市场服务,必须满足消费者的解释——对新闻业来说就是广告客户。
3.    在某些媒体机构中,称自己为专业人员只不过在表明自己的工作能力。专业主义的说法是将某些媒体角色或工作的日程运作神秘化。

五、媒介机构与媒介产业:
(一)公共媒体与商业媒体
近代大众媒介自诞生之日起,就呈现出公共性和商业性交融的景象。
1933年,本杰明•戴在美国创办“便士报”《纽约太阳报》,开启了商业媒体的道路:
1.提供信息的目的为了获利而非宣传。2.售价低廉,广告弥补
在英国,广播的发展呈现出与美国不同的进程。1923,英国的赛克斯委员会认为,广播是一种公共设施,它占有公共资源,因此控制权应保留在政府手中。
1927年,BBC成立,树立了一种公共服务的原则:垄断占有、政府控制、通过独立的委员会来运作、作为国家利益的代理人、资金来源是执照税、提供普遍性的服务。
(二)大众媒介的公共性和公益性 :
1、(1)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信息生产者和提供者,在满足社会的普遍信息需求方面起着一种公共服务的作用;
(2)大众传媒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道德具有广泛而强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涉及到普遍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共生活;
(3)大众媒介是某些“稀有”公共传播资源(例如广播电视使用的电波频率)的受托使用人,它们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相应的义务、责任。
2、(1)公共性和公益性是大众传媒的权利基础:大众传媒拥有最大限度地采访权、言论权、编辑权和刊载权,并拥有广泛的舆论监督的权利;
(2)同时公益性和公共性也对大众传媒产生重要的制约作用,它要求传媒活动必须符合社会公共利益(表现为法律、受众监督、传媒自律等)。


(二)大型跨国媒介集团
当今的大众传播格局中,商业媒体仍然占据主流。垄断是资本的本性,在媒介产业这个领域也不例外。跨国媒介集团引起学者们的担忧:
1、跨国媒介集团与全球化。全球化理论通常认为这个世界愈加紧密,没有一个中心,但美国仍然在世界上占据主导地位。
2、全球化是在商业利润动力之下进行的全球市场重新瓜分的过程。而作为全球化的集中体现,大型跨国媒介集团除了经济上可能造成的波动之外,对民主和社会权益的损害,对民族国家的独立性的威胁,对本土文化的侵蚀,也不断引起反思。

(三)目前,世界媒介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一家媒介同时拥有报纸、杂志、图书、音像、广播、电视、电话、互联网等多方面的业务;
巨型化:媒体之间的收购、兼并之风日益激烈,并逐渐形成了世界市场上的媒介巨头。
媒介巨头不仅涉足不同的媒介领域,甚至涉足其他行业。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整合,媒介之间的界限不再清晰。
媒介集团经营方式:从单一的新闻信息生产和传播、盈利主要来源于广告收入,转向开发专业信息和知识产品,进而为企业和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咨询等附加增值服务。


六、有关大众传播媒介的其他理论:
1、社会顺从理论:
由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提出的。
主要观点是认为在当今社会,商业体制已经占据了主要地位,而在此体制下的传媒产品的制作将服从于商业利益,被灌注进商业的意识形态,即追求商业利益的公司支配了媒介,媒介反过来也支持公司。媒介中的广告和节目内容都体现了这一支持。然而这仅仅是个前提,社会顺从是在这一前提下被表达出来的,顺从不仅通过媒介的表述表达出来,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媒介没有说出的东西表达出来。以商业支持为背景的媒介不具备对社会问题给予关键评价的基础,反而“限制了那种真正具有批判性的观点的发展”。敏感的社会问题被在经济压力下的媒介抛弃,媒介顺从商业界,进而导致观众缺乏批判精神,也产生顺从。

2、建构现实(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 TCSR):
社会学家盖伊•塔奇曼:新闻是对现实的社会性建构。“通过新闻的常规运作,通过认定新闻专业者具有裁定知识、表述新闻事实的权利,新闻使社会现状合法化了。”新闻是一种社会资源,对这种社会资源的建构限制了我们对当代社会的分析性思考。
媒介框架(媒介组织倾向、技术现实、新闻价值观等进行新闻选择的原则),能够使新闻工作者在纷繁错综、往往彼此矛盾的大量信息之迅速按按照惯例加工和“打包”。在大众媒介的文本编码过程中,这些框架就成了一个重要的制度化环节,且可能对受众的解码活动也发挥某种关键性作用。
3媒介现实:
媒介带给我们的,是其通过对现实世界中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是经它转述的世界,而不是现实本身。
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这一点。这就使受众往往把媒介现实作为客观世界本身来对待,极易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影响到人们的社会实践。因此,能否对两种现实做出明确的区分,能否清醒地面对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对自我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就成为衡量受众媒介素养的一项重要指标。 

4媒介事件(Media Events):
所谓媒介事件,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西方传播家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把它界定为“一种特殊的电视事件”,指的是对电视的节日性收看,即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
在文本呈现出多元化,在电影、电视、广播等媒介的栏目或节目被不同的受众群体所选择、所分割,大众传播趋向“小众传”的情况下,“媒介事件”却始终表现出它对空间、时间以及对一国、数国乃至全世界的“征服”。
它是一个为几亿、几十亿人关注并为之激动的“神圣的日子”;是国家级或世界级的“大众传播的盛大节日”;是群体情感的一种宣泄。
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指出,媒介事件的成功需要提前的策划、宣布和广告宣传,而观众则是被“邀请”来参加仪式的。
自20世纪下半叶电视“媒介事件”这一样式的出现以来,人类便获得了一种全新的、现代的参与模式,人们不仅实现了在全球范围内对“历史的现场直播”、可以分享别人正在分享的东西;而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那些不在现场的“见证人”通过电视媒介所看到的历史事件,可能比在现场的人还要全面和真切。当然,媒介事件永远无法代替真实的历史事件本身,但它的出现毕竟是人类传播活动与视觉文化中的一次伟大变革,同时也标志着一个更加开放、更加民主、更加易于沟通与更加精彩的时代已经到来。
媒介事件是指经过某“组织”(如政府、政党、企业、社团等)规划并执行,有媒体参与、向受众传播的具有特定历史价值的事件。
突破空间界限,使观众直接参与到时间的进程当中;打破时间限制,使受众以改变日常生活规律为代价,投入到“表演”的收看当中,从而使其产生一种角色的错位,认为自己就是事件的一部分、是事件的直接参与者;由于是经过提前策划和电视的参与,使其在转播之前就已产生了相当的“知名度”。






















第三讲 内容研究
一、    信息
(一)三论中的信息
1.    信息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一个基本要素
2.    信息是两次不确定性之差
3.    信息是事物运动、变化、联系、差异的产物
(二)传播学中的信息
信息,是在一种情况下能够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任何事物,它是人类的精神创造物。
这种创造物是人大脑收集、加工、处理的结果,它可以是内储形态的人的精神创造物,也可以是外化形态的人的精神创造物。
具体而言,它既包括人内向自我传播所用的材料,也包括外化处来的,用符号形态流通的消息、新闻、文献、资料、数据等。
(三)客观世界中的信息的特征
1.客观性:信息是物质运动、变化、联系、差异的产物。物质是客观的,所以信息也是客观存在的。
2.普遍性:事物的运动普遍存在,信息业就具有了普遍性。
3.表达性:信息是事物运动及存在状态的反映。
4.流动性:事物运动会带来物质、能量的传递和交换,同时,也伴随着信息的流动。
其他两个值得关注的性质:
载体性:这种物质载体就是符号
分享性:信息可以在不减少持有的情况下传递给另外的人

(四)人类社会中的信息的特点
1.客观性与主观性
2.多样性与复杂性

(五)信息的功能
1.认识功能:我们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无不依赖于我们对客观物质运动及存在的信息的收集、加工、传播和交流。
2.社会功能:表现在资源功能,启动、教育、方法论、娱乐及舆论功能。




二、信息论及其相关概念
(一)信息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的一门新兴学科。
申农 发表著名的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1948年),《在噪声中的通信》(1949),这两篇著作奠定了现代信息理论的基础,申农也被认为是信息论的奠基人。
认为信息是不确定性的减少与消除。通信的目的在于消除信宿的不确定性,信宿收到信息后,不确定性解除得越多,则获得的信息量越大。申农提出对信息的度量采用“熵”,表示系统失去“信息”的度量,系统有序程度越高,熵越小,所含的信息量就越大,信息与熵是互补的,信息即负熵。
(1)熵(entropy):指一种情境的不确定性或无组织性。
信息与熵互补,信息即负熵,系统有序程度越高,熵越小,所含信息量就越大。
(2)冗余(redundancy):由使用符号的控制规则所决定、而不由发送者自由选择的那部分消息。
冗余之所以不必要,是因为如果它被遗漏,消息仍然是基本完整或可以被补充完整的。
冗余可以用来抵消传播渠道中的噪音。关键或重要的消息在传播过程中需要重复以确保经过有噪音的渠道传送时这些消息仍然能被清晰的收到。(“星期二抵达,重复星期二”)
消息中冗余越多,它所携带的信息量就越少,但有时增加冗余,可以增加传播系统的效力。为达到有效的传播,熵和冗余之间应保持平衡,以抵消传播渠道中的噪音。

(3)噪音(noise):不是信源有意传送而附加在信号上的任何东西。
噪音增加了不确定性和假的信息。噪音可以通过增加冗余来抵消。
一位好的编辑,所需做的主要就是处理好熵和冗余之间平衡的艺术,及在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之间达到平衡。
(4)渠道容量(channel capacity):指渠道所能传达的信息的能力。
像所有的渠道一样,传播渠道容量也有其容量的上限,它的强度不会超过链中最弱的一环。传播渠道容量还受制于新闻编辑或播音员可使用的空间和时间,以及接收者用在媒介上的时间。
当渠道超载时,错误就会出现。因而任何传播者对消息进行编码时,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确定适度的冗余水平。
信息理论产生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数字通讯技术。(数字语言可被机器读懂,通过电脑可以快速操作,而且,在整个过程中不会有任何扭曲或损耗。)


(二)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又称为后工业社会,指的是信息化社会,就是整个社会的广度和深度上,以运用信息化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处理实践问题为主要特征的社会
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目的的经济活动迅速扩大,逐渐取代工业生产活动而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由于利用了信息资源而创造的社会价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上升直到占据主导地位。特征:
1.社会经济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主导地位;
2.信息产业迅速崛起和大规模发展,改变了工业化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也打破了传统的国际关系;
3.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就业结构,也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导致社会体系和社会文化发生深刻变化;
4.信息与知识成为重要的社会财富;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5.教义结算不再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贸易不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

信息社会的发展起源于技术的创新,包括计算机、通信、传感技术等在内的新兴科技促使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1、带来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表现在: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产生了一大批以往产业革命时期所没有的新兴产业;传统产业体系步入衰退,利用信息技术对其改造,成为传统产业获得尊重的出路;服务业的发展使其越来越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2、带来生产要素结构与管理形式的变化,现代社会中,生产要素结构中的知识与技术的作用大大增强,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而物质资料与资本的作用相对减弱
3、加速经济国际化进程,一方面表现在现代信息技术本身发展的国际化,另一方面表现在现代信息技术对整个经济国际化的推动;
4、导致社会结构的变化,表现在城市化的分散趋向,家庭社会职能的强化,职业结构中知识与高技术化职业增多,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变化等。

(三)信息环境(拟态环境、象征性现实):
媒介所提供的信息环境不是对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信息环境会对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是现代人建构主观真实的主要途径。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分为、精力有限,不可能对与其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事物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和认知。
信息环境的环境化: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们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们的认知和行为对客观现实环境常识影响。因为人们对拟态环境做出的反映是实际的行为,并作用于行为发生的现实环境,使得现实环境越来越带有“拟态环境”的特点,信息环境因此越来越环境化,有演变为现实环境的趋势。

(四)信息超载:
指社会信息超过个人或系统所能接受、处理或有效利益的范围,并导致故障的状况。
表现:受传者对信息的反应速度远远低于信息传播速度;
大众媒介中的信息量大大高于受众所能承受、消费或需要的信息量;
大量无关、无用的冗余信息严重干扰了受众对相关有用信息的准确分辨和正确选择。
信息匮乏:指大众传播媒介提供的信息中严重缺乏受众所需要的有用的、有价值的、能了解事实真相的信息,阻碍受众对特定信息的获知。




二、 符号
1.符号的定义:
符号用来指称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
符号可以表示某事、某物等具体存在,也可以表示精神抽象的概念。它是一种有意义的象征物,是传播者与受众间的中介物,单独存在于其间,承载着交流双方向对方发出的信息。
就一般意义而言,符号是人类社会独有的。

2.符号的特征:指代性、社会共有性、发展性
(1)指代性。例如,“人”这个符号的重要价值不在于其本身即笔画和读音,而在于其指代的形形色色的人这种高等动物。
(2)社会共有性。例如,两个人必须对“人”这个符号的基本指代关系有共同的认识,才能顺利展开沟通和交流。
(3)发展性。人类总是不断创造出新的符号,甚至创造出新的符号体系,或者给旧的符号赋予新的意义。例如,WTO这个符号就是近些年创造出来并成为社会共有的一个新符号。

3.信号和象征符
信号(signal):是对象事物的代替物。
特点:○1与其所代表的对象事物之间具有自然的因果性;
  ○2与其所代表的对象事物之间具有一对一的固定关系。
象征符(symbol):是对象事物之表象的载体。
特点:○1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
○2不仅能够表述具体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
○3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传统、通过学习来继承的;
○4可以自由创造。
4.    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5.意义: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归对象事物赋予的涵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意义本身是抽象和无形的,但可以通过语言及其他符号得到传递和表达。符号是意义的载体和表现形态。
6.编码和解码
编码(encode):指传播者将信息转化成便于媒介载送或受众接受的符号或代码的过程。在大众传播中,表现为传播从业者采集、编辑、制作传播内容的活动。
解码(decode):指受传者将接受到的符号或代码还愿为信息的过程。


三、结构主义——符号学的文本与对话分析
(一)符号学:指对符号及其系统运行规则的研究;指从符号系统对意义的社会生成所做的研究。它既是关于符号如何传播的基础研究,也是对每个符号系统运行规则的研究。符号学与其说是一种学术性学科,不如说是一种理论取向及其相关的研究方法。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美国哲学家皮尔士、罗兰•巴特《符号帝国》等
1.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
符号有由“能指”和“所指”这两种元素构成;符号很少作为孤立的个体产生意义,而是通过关联制造意义;语言、符号及其意义是被历史地、文化地、社会地创造的;语言由两种维度构建:纵向聚合、横向组合。

2.皮尔士的符号学研究:
区分了三种基本的符号:记号(icons)、标记(indexes)、象征符(symbols)

3. 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
由库利、米德创立,经布鲁默总结提出。研究语言等符号在社会的发展和维持中以及在形成个人精神活动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强调个人的精神活动与社会传播过程之间的关系。
符号互动一词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认为人类传播通过符号及其意义的交流而发生,个体基于对象事物对于他们所具有的意义而采取行动,因此,可以通过认识人们用于交流的符号及人们如何赋予这些符号以意义,来认识和理解人类行为。
(1)库利:“镜中自我”和“初级群体”
(2)米德:“主我”和“客我”
(3)布鲁默:“意义”、“社会互动”、“解释”
(4)符号互动论的贡献


(二)结构主义及其发展
1.结构主义:
2.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社会理论
3.罗兰•巴特的文本批判论
把符号学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拓宽了符号的概念;区分了符号第一层和第二层的表意,把它们称为表面意义和内涵意义。
对媒介进行了陌生化解读:符号的意义本来是多样的,并且不断变化的,但在意识形态的作用下,符号变得单一和固化,并让人们认可这种经过意识形态选择后的、单一和固化了的意义是“自然”的。
巴特尔倡导“陌生化”解读,批判意识形态对符号意义的“自然化”。他把渗透了意识形态的符号文本称为“神话”,即当把一个符号(包括一个能指和所指)作为一个新的能指,指向一个新的所指的时候,它就构成了一个“神话”。巴特尔认为有必要揭示出意识形态在“神话”中的运作方式,并对此进行批判和解构。这种结构过程叫做“去神话”或“陌生化”。

符号学使我们意识到,媒介文本是被介质化了的,它们运用了传播符号系统中的代码和成规,因此绝不能简单地认为媒介是我们能够借以获知“真相”的透明介质。(拟态环境)

4.阿尔都塞 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四、大众传播内容研究
(一)研究史
(二)大众传播内容的类型
梅尔文•德弗勒的大众传播内容研究,任何一个媒介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范畴:
第一,低级趣味内容:即那些不断触怒批评家,广泛传布并拥有广大受众的内容。
如犯罪电视剧,色情、暴力内容的作品
第二,无争议内容:广泛传布并拥有广大受众的内容,但媒介批评家很少议论的媒介内容。
如电视天气预报,“健康”主题的电影。
第三,高级趣味的内容:有时得到广泛传布但并不一定拥有广大受众的媒介内容。
梅尔文•德弗勒进一步指出,“低级趣味内容”是这个系统的核心,原因主要在于这些
内容能够维持系统稳定。
(三)大众传媒内容的特征
大众传播的信息,即经过把关人搜集、整理、加工、传播的信息。其特征:
1.公开性:大众传播的内容是面向整个社会的,因而它必然是公开的,不具有隐蔽性。
2.开放性:大众传播的内容是连续不断地进入与输出的,因而它是变化的,开放的系统。
3.大众性:大众传播媒介面对的是大众,它传播的内容必然是以大众作为自己的诉求对象。
4.复制性:大众传播不是指向单个人的,而是同时传递给社会公众。内容产品也不是一次性的,不可复制的,而是可复制的。

(四).对西方传播内容的分析的三点一般性结论:
(1)大众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内容,只是它所能得到的大量信息中经过高度选择的(不是全盘加以反映)抽样。同样,潜在的受众所收到和使用的信息,又只是他们从传播媒介的内容中选择出来的抽样;
(2)大众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内容,相当大量的是娱乐性的,而不是消息性的。它们更多地是分散人们对社会、经济、政治等重要问题的注意力;
(3)大众传播媒介通常都要尽量吸收最大量的受众,因而它们的内容在形式上是简单的,在内容上是通俗的、平易的,以满足最大量受众的需要;

相关话题/传播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辅导班讲义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辅导班讲义 !绪论(6课时) 传播学与我们 第一节 传播及其传播学 一、理解传播 二、理解传播学 第二节 传播的过程 一、线形传播过程模式 1、拉斯韦尔模式 2、申农韦弗模式 3、格伯纳口语模式 二、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 1、 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2、 梅尔文*德弗勒模式 3、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15
  •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班-传播学理论讲义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班-传播学理论讲义 传播学理论 参考教材:《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库利的传播定义; 皮尔士的传播定义; 施拉姆关于传播的定义 二、传播与信息 信息定义 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 三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13
  •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8考研复试名单!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8考研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附复试名单及须知)  根据教育部及学校文件精神结合我单位实际,为做好2018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组织领导  我院成立了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  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  1.根据教育部规定和我校复试规则,负责制定本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08
  •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8考研复试时间已公布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8考研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附复试时间已公布及须知)  根据教育部及学校文件精神结合我单位实际,为做好2018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组织领导  我院成立了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  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  1.根据教育部规定和我校复试规则,负责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08
  • 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辅导班讲义-暑假班部分
    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辅导班讲义-暑假班部分 传播发展进程 口语传播时代:9万年前4万年前 使人与人之间的外部沟通更加有效,提高了人类收集、处理和传递信息的能力 局限:1、近距离传播2、不稳定 文字传播时代:公元前3000年 1、便于保存2、扩展人类交流和社会活动空间3、人类文化传承有可靠的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05
  • 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辅导班-大众传播研究方法
    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辅导班-大众传播研究方法 大众传播研究方法 传播学是一门旨在研究人类如何创制 交换和解读信息的社会科学,因此,传播学研究需要将科学与人文研究结合起来。史蒂芬 小约翰 第一章 理论与研究范式 一 理论与范式 理论:理论就是为了解释某个现象,按照一定的规范所抽象出来的概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05
  • 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辅导班-研究生入学考试基础知识
    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辅导班-研究生入学考试基础知识 北京大学传播学研究生入学考试 * 第一天:传播学的基本问题和重点问题 * 第二天:传播学历年真题分析 * 第三天:传播学热点重点问题分析 * 第四天:模拟考试 * 第五天:讲解试题,解答疑问,聚餐 传播学基础问题 简述西方传播学的起源、发展与流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05
  • 南昌大学2017新闻传播学硕考研真题回忆
    南昌大学17新传学硕考研真题回忆 【南昌大学】学硕: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 1. 文艺春秋 2.BBC 3. 东方风来满眼春 4. 开、好、管 5. 选择性接触 二、简答题 1. 简述新闻舆论形成的条件 2. 简述《民报》的主要内容 3. 简述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的原理原则 4. 甘地的新闻思想 三、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7
  • 2007-2016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历年真题
    厦门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基础) 一、填空 1、___开始,纸张在传播中开始独占鳌头:我国最早的关于报纸的记载是孙樵《___》卷的《读开元杂报》一文。 2、1815年,《___》在马六甲创办。____年《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创办;1822年,在澳门创办的第一份葡萄牙文报刊是__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07
  • 2019考研:新闻传播学三个基本问题
    1、什么是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创立乃基于这样一个信念:由于现实被合理地分成了一些不同知识群,因此系统化研究便要求研究者掌握专门的技能,并借助于这些技能去集中应对多种多样、各自独立的现实领域。(华勒斯坦等,1997:9)新闻学作为一个职业规范性学科,它探讨的,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06
  • 2018年四川大学文学新闻传播学院考研真题
    四川大学 学硕:636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 1. 书脊 2. 传播流 3. 空符号 4.DAGMAR 5. 威尼斯手抄小报 6. 涵化理论 7. 知识劳工 8. 后真相 二、简答题 1. 从受众角度分析弹幕的传播效果 2. 简述新闻、舆论与宣传的区别与联系,并举例说明。 3. 介绍罗兰巴尔特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04
  • 2018年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考研真题
    浙江大学 学硕:807新闻与传播实务 1. 声画组合的基本模式(又称稳定模式)是什么?每个要素发挥了什么作用?请举例论证。 2. 新闻专业主义防止商业逻辑侵犯新闻逻辑,你同意吗?为什么?举例论证。 3. 网络时代还需要新闻的专业堡垒吗?为什么?举例论证。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04
  • 2018年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考研真题
    暨南大学 学硕: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选做4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多选不给分) 1. 《新闻学大意》 2. 舰队街 3. 舆论反转 4. 首因效应 5. 网络直播 6. 长尾理论 二、简答题(选做3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多选不给分) 1. 简述近代中国民营报纸的活动内容及意义/贡献 2. 简述大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04
  • 2018年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考研真题
    学硕:714新闻传播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 报刊的有机运动 2. 《每周评论》 3. 王韬 4. 人民日报改版社论《致读者》 5. 信息茧房 二、简答 1. 人民性与党性的统一 2. 美国分别在1984年,2017年两次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谈谈你的看法 3. 新闻界对真理标准讨论的作用 三、论述 1.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04
  •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考研笔记详细版
    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传播学现状: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和边缘学科,与诸科学联系渗透因而对象和研究领域不甚明确。分科领域(大众传播学、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等)繁荣,基础理论研究却显薄弱。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美库利 社会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