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思想政治理论精选实用教程 - 李海洋 第6集(3)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1-09


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召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并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以及劳动法、土地法和经济政策等重要文件。大会选出63人组成中央执行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一个实行工农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工农民主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局部地区执政的重要尝试。它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地建设和新中国的政权建设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单选、多选)
1 .“左”倾错误及其危害
从大革命失败到遵义会议之前,“左”倾错误先后三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第一次是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要求“创造总暴动的局面”;第二次是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要求举行全国暴动和攻打武汉;第三次是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其主要错误是:在革命性质和统一战线问题上,混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将反帝反封建与反资产阶级并列。将民族资产阶级视为中国革命最危险的敌人,排斥和打击中间势力。在革命道路问题上,继续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将城市工人总同盟罢工和武装起义作为党最主要的任务;指令红军集中力量配合攻打中心城市。在土地革命问题上,提出坚决打击富农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主张。在军事斗争问题上,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在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推行宗派主义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这些“左”倾错误,特别是第三次,使中国革命受到严重挫折。
2.“左”倾错误产生的原因
这一时期,党内屡次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其原因在于:八七会议以来,党内存在着浓厚的“左”倾情绪,虽然几次受到批评,但始终未能在指导思想上得到认真清理。同时,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存在着错误干预和瞎指挥的情况。但最主要的原因是, 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不了解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
3.毛泽东等人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对于王明等人的“左”倾错误,毛泽东等进行过坚决的抵制和斗争,刘少奇也多次提出过反对冒险主义的主张。但是,王明等人在组织上采取宗派主义,对持有不同意见的干部实行“残酷斗争”和“无情打击”。“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的最大恶果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这次错误给党和红军造成巨大损失。这个教训是极其惨痛的。
 二、遵义会议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选择题命制重点)
(一)解决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1934年10月中旬,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长征初期,中央领导人博古依靠与共产国际有关系的军事顾问李德,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造成惨重损失。严酷的事实使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得到支持。在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毛泽东建议放弃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这些重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的联系中断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的。
(二)遵义会议的意义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这次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三、红军长征的胜利(单选、多选)
(一)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的过程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人的正确指挥下,采用机动灵活的作战方式,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堵,于1935年6月在四川懋功同红四方面军会合。中共中央又同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分裂中央、分裂红军的严重错误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同在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师,宣告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二)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革命英雄主义的伟大史诗。它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包含着丰富深刻的内涵:①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②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③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④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⑤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本章是命题的重点章,选择题考查频率很高,分值一般为2~3分。考生应以此为主要复习方向,但今年有分析题的重大命题点。以下5个问题要做好分析题的准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基本策略;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抗日民主根据地建设;延安整风与中共七大;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本章内在的逻辑线索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两个历史过程:一是日本帝国主义是如何一步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并给中国人民造成巨大灾难的;二是全国各族人民是如何走向全民族抗战,并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其中,第一个过程需要一般了解,第二个过程是复习的重点。

 
本章共五节。第一节是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包括2个问题: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第二节是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包括6个问题: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第三节是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包括2个问题: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第四节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包括6个问题: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延安整风运动。
第五节是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包括3个问题: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本章的重要概念和内容是: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台儿庄大捷,皖南事变,《论持久战》,百团大战,整风运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失利的原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及其地位,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一)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一般了解)
1.制定侵略政策与发动侵略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是蓄谋已久的。1868年的明治维新使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也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1927年,日本召开“东方会议”,制定了先独占中国东北、内蒙古进而侵占整个中国的扩张政策。
1929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使其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为摆脱困境,日本加紧实施其既定的侵华政策。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不到半年,东北全境沦陷。
2.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
日本之所以能够轻易实现它的侵略计划,主要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的结果,其基本理由是“攘外必先安内”。
3.华北事变
华北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区之一,当时包括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五省和北平、天津两市。1935年,帝国主义在华北制造了一系列事件,总称“华北事变”。通过“华北事变”,日本轻而易举地控制了华北大部分地区。日本扩大对华北的侵略,使中华民族陷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二)卢沟桥事变与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单选、多选)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由此开始。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日军占领平津后,日本军部决定向华北和华东两个方向发动攻击,速战速决,妄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太原、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相继失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以后,由于战线太长、兵力、物力、财力不足和抗日根据地的严重威胁,基本上停止了对正面战场的大规模进攻,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随着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日本帝国主义改变了战略方针,集中主要兵力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对国民党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实施“以华制华”和“以战养战”策略。
1944年,为打通大陆交通线,日本发动豫湘桂战役,这是日军在中国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一般了解)
(一)日本在其占领区的残暴统治
《马关条约》签订以后,日本在台湾开始了长达了50年的殖民统治。1931年日军侵占中国东北后,对其进行了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1932年,日本侵略者扶持清废帝溥仪做傀儡,建立伪“满洲国”,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此后,日本帝国主义又策动、拼凑了一些地方性傀儡政权。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前后,日本加紧诱降活动。1938年12月,以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集团公开叛国投敌。1940年3月,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了效忠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伪国民政府。在关内占领区,日军允许“中华民国”国号的存在,而这些地区实质上仍然是日本的独占殖民地。
(二)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
日本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和在中国部分地区的殖民统治,犯下了空前严重的罪行,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极为深重的灾难。
1.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1937年12月,日军占领中国首都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惨案,中国平民和被俘士兵被集体枪杀、焚烧、活埋及用其他方法处死者,达30万人以上。日军在其他地方屠杀中国人民的惨案不计其数。
2.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
日本在东北独占全部重工业和铁路交通,肆意掠夺矿产资源,控制了东北的经济命脉。
在关内,日本“华北开发股份公司”和“华中振兴股份公司”分别主管对华北和华中的经济掠夺。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 5000 多亿美元。
3.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日本侵略者按照“思想战”的方针,在其占领区大力推行奴化教育,企图以此消磨、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意志,实现其同化政策。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一般了解)
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率先举起了武装抗日的旗帜。193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发出宣言,强烈谴责日本的侵华暴行,要求日本立即撤退侵华军队。同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工农革命委员会发表《为满洲事变宣言》,号召全中国人民联合起来进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并派党的干部奔赴东北组织抗日游击战争。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作战。中国共产党不仅积极参加和推动各地的抗日救亡运动,而且直接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
 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单选、多选)
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兴起。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继续高举抗日的旗帜,开始同国民党中的爱国官兵合作抗日。
在东北,中共满洲省委指示各地党组织,加强与抗日义勇军的联系,并组织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1932年1月,中共中央号召各界民众组织义勇军,支援国民党第十九路军的抗日作战。1933年5月,原西北军将领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以冯玉祥为首的抗日同盟军得到共产党人的大力帮助,也得到群众的广泛支持,队伍很快由数千人发展到10万余人。1933年11月,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等联合国民党内爱国反蒋势力李济深等,在福建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宣布反蒋抗日,并同红军签订《停战协定》,得到国内舆论的支持。
 三、一二•九运动(选择题命制重点)
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要求,适时地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中国共产党于1935年8月1日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呼吁全国各党派、各阶层、各军队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5年12月9日,北平发生了一二•九运动。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北平学联组织发动的一次大规模抗日爱国运动。游行学生喊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遭到国民党军警的残酷镇压。12月16日,北平部分大中学校学生突破军警阻拦,汇集到天桥广场,召开市民大会,会后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这就是一二•九运动。它公开揭露了日本吞并华北进而侵略全中国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退让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四、西安事变(选择题命制重点)
(一)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1936年12月初,蒋介石到达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攻打陕甘的红军。1936年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杨虎城在屡次劝谏无效的情况下发动兵谏,这就是西安事变。事变当天,张、杨联合发出通电,说明事变动机完全在于抗日救国,提出了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抗日主张。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迅速确定了和平解决的方针,并应张学良、杨虎城的邀请,派周恩来、叶剑英等人赴西安谈判,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六项条件。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从此,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国内和平初步实现。在抗日的前提下,国共实行第二次合作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大势。
(二)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
1937年2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为了促进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会前,中共中央发表致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电,提出五项要求,同时提出四项保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张,引起全国的巨大反响,也得到国民党内抗日派的赞同。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对国共两党进行谈判表示同意,并第一次将“抗日”字样写在会议文件上。
 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分析题命制重点)
随着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从土地革命战争向民族革命战争转变的新形势。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提出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策略方针。阐明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倾向,为抗日战争的到来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会议决定将“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即将到来时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根据形势发展需要,中共中央将抗日反蒋方针改为逼蒋抗日方针。1936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放弃了“抗日反蒋”的口号。9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总方针是“逼蒋抗日”。
 六、全国性抗战的开始(分析题命制重点)
(一)国共合作、共赴国难
1937年8月中旬,中共代表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同蒋介石等就发表中共宣言和改编红军问题,在南京举行第五次谈判,蒋介石被迫同意将在陕北的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除琼崖红军游击队外,南方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指出团结御侮的必要性,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标志着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第一次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相比,有着新的特点:
第一,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它是民族性质的统一战线,不仅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还包括以国民党蒋介石为代表的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同时,由于阶级成分的复杂和利益的差异,决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和斗争。
第二,国共双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国民党领导全国政权和军队;共产党领导局部政权和军队。
第三,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协商一致的具体的共同纲领。国共两党只能采取临时协商、谈判的方式解决问题。
(二)全民族同仇敌忾,奋起抗战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影响下,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中国各党各派一致拥护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宋庆龄接受中共建议从上海移居香港,1938年6月成立保卫中国同盟(简称保盟)呼吁世界人民援华抗战。海外华侨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全国军民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用血肉筑起了中华民族新的长城。
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单选、多选)
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全国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这一时期,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组织了淞沪、忻口、徐州、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战役。尽管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初期对日作战比较积极,比较努力,也打过一些胜仗,但是许多仗打得不好,军队损失很大。造成这种状况的客观原因,是军事上的敌强我弱;主观原因,是国民党战略指导方针上的失误,国民党害怕群众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发展危及自己的统治地位,单纯由政府和军队抗战的片面抗战路线。
 二、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一般了解)
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对国民党政府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国民党虽然继续抗战,但表现出很大的动摇性。1939年初,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反动方针。
1939至1940年间,日军对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一系列战役,国民党军队节节抵抗,国民政府大体上保住了西南、西北大后方地区,日军没有取得很大进展。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战争。美、英对日宣战。1942年元旦,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正式形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1942年元旦,国民党军队发起的第三次长沙会战,曾给日军以有力的打击,日军死伤5万余人。同年2月,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
1944年,为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这场战役是抗战时期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国民党军队遭到大溃败。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一、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选择题命制重点)
(一)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
1.人民战争路线
1937年8月下旬,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是在全国抗战刚刚爆发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为此,必须实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全国人民的总动员,改革政治机构,废除国民党的一党专政,给人民以充分的抗日民主权利,适当改善工农大众的生活,实行抗日的外交政策、财政经济政策、教育政策和民族团结政策,使抗日战争成为真正的人民战争。这是党的全面抗战路线的具体体现。会议强调,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在国民党统治区放手发动抗日的群众运动。
2.开展游击战争和群众工作
农民是人民群众的主体,进行人民战争,首先和主要的,就是要发动和组织广大的农民,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和群众工作,创建抗日民主政权,逐步把落后的农村建设成为先进的革命阵地。中国共产党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敌后农村,在新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条件下,继续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二)采取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全国抗战开始后,由于战争局势的复杂,许多人对战争将如何发展认识不清,“亡国论”、“速胜论”等有相当大的影响。澄清这些错误观点,指明抗日战争的基本走势,是中国共产党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1938年5月至6月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讲演,总结抗战以来的经验,集中全党智慧,深刻揭示了中国经过持久抗战夺取最后胜利的客观根据,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才能取得最后胜利,强调争取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实行人民战争。
毛泽东指出: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败日本。但是日本是小国,地小,物少,人少,兵少,经不起长期战争;日本发动的战争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中国是大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够支持长期战争;中国进行的战争是反侵略的、进步的和正义的战争,在国际上,得道多助。因此,中国既不能速胜,也不会亡国。强调争取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实行人民战争。
《论持久战》深刻阐述了党关于抗日战争的战略方针和争取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是党指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同时对全国抗战的战略指导也产生了影响。
 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单选、多选)
(一)敌后战场的开辟和发展
为贯彻执行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开辟敌后战场的重要战略决策。
1.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在晋东北平型关附近伏击日军,歼敌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取得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精神和抗战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2.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1937年11月太原失陷后,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上升到主要地位。八路军在敌后实行战略展开,分兵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先后开辟晋察冀、晋西北、晋冀豫、山东和大青山等抗日根据地。
3.抗日战争的两个战场
随着敌后抗日游击战的发展,中国抗日战争逐渐形成战略上互相配合的两个战场,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走势。
(二)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战争胜负一般取决于正规战,游击战通常处于辅助地位。但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游击战却具有战略地位。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中,毛泽东指出:中国大而弱,日本小而强,但兵力不足,其占领区中必有许多空虚。因此游击战争就主要地不是在内线、在战役战斗上配合正规军作战,而是在外线即在敌后单独作战,在战略上配合正面友军的正规战。并由于有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和广大群众的广泛参加,因而游击战争就不是小规模的,而是大规模的。这些情况决定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于是中国抗日的游击战争,就从战术范围跑了出来向战略敲门,要求把游击战争的问题放在战略的观点上加以考察”。

相关话题/思想政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