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思想政治理论精选实用教程 - 李海洋 第5集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1-09

三、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依法治国,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它与全面深化改革一起,被视为推进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中的“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是习近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治国理政的“姊妹篇”。
(一)全面依法治国的提出过程(单选、多选)
1.法制建设过程的曲折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亲自领导并参加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起草,1954年,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国家必须根据需要,逐步系统地制定完备的法律”。但八大的正确方针未能一贯坚持,社会主义法制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坏。1978年12月邓小平就提出,应当集中力量制定必要的法律。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于1996年2月提出了“依法治国”思想。
2.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正式把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2007年,十七大提出,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2012年,十八大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到2020年,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3.依法治国内涵的把握
(1)依法治国的含义。
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之不因领导人改变、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改变而改变。
(2)依法治国的机制。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文化事业。依法治国所依之法,最重要的是宪法和法律。
(3)依法治国的意义。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4.全面依法治国的部署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此前,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为了实现这个奋斗目标,落实这个顶层设计,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015年2月初,习近平在省部级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首次把全面依法治国定位于党中央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二)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原则(选择题命制重点)
1.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2.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3.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法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保障人民根本权益。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和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道德是法律的精神内涵,法律是道德的制度底线。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
(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要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
(三)全面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分析题命制重点)
1.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指出:“提出这个总目标,既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又突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和总抓手。”并作了详细阐释。可归纳为五个要点。
(1)“一个核心要义”。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2)“五大法治体系”。
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3)“三个共同推进”。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4)“三个一体建设”。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5)“新十六字方针”。
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 全面依法治国的核心要义
(1)核心问题与关键因素。
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最关键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确、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具体讲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三个方面实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规定和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属性和前进方向。
(2)三个方面的内容定性。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
(3)依宪治国与依宪执政。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我国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新形势下,党领导人民制定、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3. 全面依法治国的法治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一环,这个法治体系包括五个方面。
(1)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以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2)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法律的生命力和权威在于实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破坏法治的问题仍然在一定范围存在。必须建立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使法治具有最坚实的支撑力量。
(3)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缺乏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权力的天然属性。因此,全面依法治国,要建立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健全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确保宪法和法律得以有效实施的责任机制,真正做到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4)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党的各级组织要切实加强对依法治国的领导,为依法治国提供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加强法治专门队伍和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改革和完善不符合法治规律、不利于依法治国的体制机制;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氛围。形成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5)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全面依法治国,党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党治党。党内法规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建设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是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
(四)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分析题命制重点)
1. “三个共同推进”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三者具有内涵的统一性、目标的一致性、成效的相关性,必须彼此协调、共同推进、形成合力。
(1)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经济文化事业,使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2)依法执政。
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基本方式。党通过法定程序将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党领导立法;党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党确保宪法和法律实施。
(3)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法治状态下政府行为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式。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是合法行政,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要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着眼全局、全面部署,努力确保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与之齐头并进。
2. “三个一体建设”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者相互联系、内在统一,是法治建设的三大支柱。
(1)法治国家。
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国家要求国家权力由宪法和法律赋予,依照法律的程序规定行使,并对行使公权力的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法治国家必然是民主的国家、依法而治的国家。
(2)法治政府。
法治政府是依法设立,职权由法律赋予且依法行使,对其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的政府。能否建成法治政府,决定着法治国家建设的成败。
(3)法治社会。
法治社会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依法承担社会责任,依法办事、依法解决纠纷,社会治理依法进行。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一体建设。
3. “新十六字方针”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新十六字方针”,科学立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前提,严格执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公正司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保障,全民守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
新方针是对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有十六字方针的发展和提升,明确了新时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环节和主要任务,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四个方面着手推进依法治国,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一)文化的内涵(一般了解)
1.文化的广狭二义
文化是一个多义词。广义的文化与自然相对应,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意识中的观念形态部分,即与经济、政治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
2.党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不断探索文化发展规律,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一般了解)
(1)新文化奋斗目标的提出。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就提出了建设新文化的奋斗目标。毛泽东明确提出,我们要建立的新中国,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还有新文化。
(2)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的文学艺术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民族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思想,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针。
(3)新时期文化建设方针的明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对文化建设有了新的认识,提出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单选、多选)
新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2)“四为”方向。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3)“三个面向”。
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4)文化自信。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3.坚持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方针(一般了解)
(1)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事关文化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
(2)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必须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4)必须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影响。
(5)必须坚持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单选、多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需要在文化的核心内容中形成一个全社会共同接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价值取向,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利益和共同愿望。
(二)核心价值体系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从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
(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1.指导思想是灵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
2.共同理想是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这一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
3.“两种精神”是精髓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两种精神密不可分,既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精神动力,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
4. “八荣八耻”是基础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为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规范。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题命制重点)
2015年4月16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印发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一)核心价值观的涵义
1.核心价值观的权威表述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这是习近平2014年在北大“五四”讲话中所指出的。习近平进一步强调说,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2.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1)核心价值观主导社会意识。
核心价值观是一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社会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制约着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
(2)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3)核心价值观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中办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在省部级干部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指出:“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2014年2月24日,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2014年5月4日,习近平的北大讲话系统深入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
习近平北大“五四”讲话指出,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经过反复征求意见,综合各方面认识,我们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
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每个社会成员的美好愿景。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5年2月28日,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先进代表时谈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1.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党凝聚全党全社会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
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2.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
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着力铸牢人们的精神支柱。
(3)坚持联系实际。
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
(4)坚持改进创新。
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群众乐于参与的渠道,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1)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2)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3)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
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4)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
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使用法律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各种社会管理要承担起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
 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教育科学(一般了解)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
1.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按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要求,建立具有引导力和规范力的道德体系。
2.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促进人际和谐,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相关话题/思想政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