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思想政治理论精选实用教程 - 李海洋 第5集(2)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1-09


3.先进性同广泛性相结合
要区分层次,着眼多数,鼓励先进,循序渐进,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思想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思想道德目标。
4.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中国共产党和我们国家重要的政治优势。要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探索新形势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和方法。
(二)发展教育和科学
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1.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2.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作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愈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3.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是现代国家的一种战略性资源,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面向实际、立足国情,以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
 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选择题命制重点)
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历史进程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文化已经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迫切要求我国由一个文化资源大国转变成为一个文化强国。
(一)建设文化强国
1. 文化强国的涵义
文化强国是指一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既表现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国民,也表现为发达的文化产业,还表现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2.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
1.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
文化自觉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个必要条件。当前,我国经济实力位居世界前列,文化发展却相对滞后。但我国有深厚的文化资源,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快速增长,要增强文化的自觉自信,抓住建设文化强国的历史机遇。
2.关键是增强文化创造活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让一切文化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3.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将文化资源转变为现实的文化力量。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色。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二者要协调发展。
(1)发展文化事业。
发展文化事业始终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人民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在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提升国民素质。
(2)发展文化产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要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到2020年使之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在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三)文化体制改革的新部署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出了新的重大战略部署。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1.完善文化管理体制
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
2.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流动。继续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支持各种形式小微文化企业发展。
3.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明确不同文化事业单位功能定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4.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引进人才、技术、经营管理经验。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四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社会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党的社会建设理论的提出(一般了解)
1.党的社会建设理论逐步形成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强调要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邓小平立足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社会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江泽民强调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丰富和发展了党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
2.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理论贡献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党的十七大、十八大都将社会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涵义(单选、多选)
1.总体特征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美好社会状态的一种描绘,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一般地讲,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2.基本内容
(1)民主法治。
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2)公平正义。
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3)诚信友爱。
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4)充满活力。
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5)安定有序。
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3.重大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对于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保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单选、多选)
1.建设目标
党的十八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社会建设的目标: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
2.新的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民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作出了具体部署,以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一般了解)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立德树人,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改进美育教学,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
2.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3.推进教育改革创新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国家教育督导。
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二)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单选、多选)
1.就业与经济发展联动
就业是民生之本。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健全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制度。规范招人用人制度,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
2.完善扶持创业新机制
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制度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功能。
3.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
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结合产业升级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更多用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等。
(三)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选择题命制重点)
1.坚持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2. 增加广大劳动者的收入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权益,增加广大劳动者收入,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3.形成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1)着重保护劳动所得。
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制度,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
(2)健全要素报酬机制。
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扩展投资和租赁服务等途径,优化上市公司投资者回报机制,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3)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
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完善慈善捐助减免税制度,支持慈善事业发挥扶贫济困积极作用。
(4)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四)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单选、多选)
1.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与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制度。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对于缓解社会矛盾、保证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方针
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地确定保障方式和标准,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3.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措施
(1)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确保参保人权益,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坚持精算平衡原则。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
(2)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合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使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城乡全体居民。
(3)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在城市继续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保尽保。在农村要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4)建立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
健全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改进住房公积金提取、使用、监管机制。
(5)完善社会保险转移接续。
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扩大参保缴费覆盖面,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
(6)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
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建立健全合理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加快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体系。
(7)多方充实社会保障资金。
健全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制度,完善社会保障预算制度。加强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和监督,推进基金市场化、多元化投资运营。
(8)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保险,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般了解)
健康是国民素质的重要体现,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要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
(1)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
(2)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落实政府责任,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人事薪酬制度。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加强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整合。
(3)取消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建立科学补偿机制。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加快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
(4)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社会资金可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
 三、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单选、多选)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一)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要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二)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为解决我国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不足、规范管理不够、职能边界不清、体制机制不顺等问题,要将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时直接依法申请登记。加强对社会组织和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引导它们依法开展活动。
(三)创新化解矛盾机制
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使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改革行政复议体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改革信访工作制度,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
(四)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确保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
第五节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选择题命制重点)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1.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2015年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生态文明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一样,都是历史范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着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过程。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1.十八大提出总体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现了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发展的思想。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做好生态保育工作,建设循环经济。
3. 小康建成时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度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
2015年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最新的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要点如下:
(1)全程全面融入: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2)“五化”协同推进: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
(3)“绿水青山”理念: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4) 两“优先”一“自然”: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
(5)三条发展途径: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
(6)两个基本动力: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
(7)一个文化支撑: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
(8)两种工作方式: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方式。
 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一般了解)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一)尊重自然
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尊重自然,就是要深刻认识到人类与自然是平等的,人类不是自然的奴隶,也不是自然的上帝,人属于自然,而不是自然属于人;就要深刻认识到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均直接或间接来自自然;就要深刻认识到一切物种均有生命,均有其独特价值,均是自然大家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顺应自然
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界具有自身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只有适应自然规律,才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应自然,就是要使人类的活动符合而不是违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以制度约束人的行为,防止出现急功近利和个人贪欲而违背自然规律的现象。
(三)保护自然
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要求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的同时,回报自然,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把人类活动控制在自然能够承受的限度之内,给自然留下恢复元气、休养生息、资源再生的空间,实现人类对自然获取和给予的平衡,多还旧账,不欠新账,防止出现生态赤字和人为造成的不可逆的生态灾难。
 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选择题命制重点)
(一)四项重点工作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就此提出四项重点工作:全面推动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加快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利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

相关话题/思想政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