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2013现当代综合基础考研真题

本站小编 南京师范大学/2015-06-21

一、名词解释
1、学衡派:学衡派是活跃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个文化团体,1922年1月创刊《学衡》杂志,标志着该派的诞生。代表人物为当时国立东南大学的教授梅光迪、吴宓、胡先骕。他们反对新文学运动,鼓吹文言优于白话,诬蔑白话“以叙说高深之理想,最难剀切简明”,极力主张言文不能合一。在对待中西文化上,学衡派崇尚“中正之眼光”,“无偏无党,不激不随”的态度,这个社团是反对新文学运动的封建复古流派。
2、文明戏: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戏剧界出现的戏剧运动,所谓的文明戏指的是1907年中国留日学生李叔同、欧阳予倩等人组织的春柳社,并在东京演出《茶花女》,他们演出的这种不同于传统戏曲,而主要适应于现代文明需要的西方戏剧形式,被称为"文明新戏"或"文明戏"。这种戏剧主要借鉴西方的,以动作,语言为主要的表现手段,实行“幕表制”,强调演员的即兴表演,由于文明新戏的商业化倾向,过于迁就小市民的欣赏趣味,以及艺术上的粗糙和演员的堕落,很快就消失了。
3、七月诗派: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以胡风主编的《七月》、《希望》为阵地以绿原,阿垅、曾卓、牛汉等诗人为代表,形成了一个贯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最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他们吸收了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 诗人应以斗士的姿态突进生活,以饱满的热情拥抱血与火的现实,坚持在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相生相克的搏战中充分发挥主观战斗精神,揭示人民“精神奴役的创伤”,抒写激越悲壮的生活真实。 4寻根文学: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1985年韩少功率先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们认为寻根文学包括“文化守城”和“文化反思”。代表作家:韩少功《爸爸爸》,王安忆《小鲍庄》,阿城《棋王》等。
5两个口号论争:指1936年上海左翼文学界关于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这两个口号的论争。这两个口号都是因日寇扩大对华侵略和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为适应党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要求而提出的。国防文学口号先由上海文学界地下党领导周扬提出,并由此开展了国防文学运动和国防戏剧、国防诗歌活动。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由党中央特派员冯雪峰到上海和鲁迅、胡风等商量后由胡风撰文提出的。受到主张国防文学的一些作家的指责而发生论争。鲁迅撰文提出两个口号可以"并存",批评了主张国防文学的一些左翼领导人的关门主义、宗派主义错误。这是左翼文学界在新形势下围绕建立文艺界统一战线由于某些思想分歧而发生的论争。通过论争达到了新的团结,为过渡到抗战文艺运动和建立广泛的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准备了思想条件。6 样板戏:“革命样板戏”一词出现于1967年5月,所谓的样板戏指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及“交响音乐”《沙家浜》。
二、简答
1、郭沫若历史剧的理解(1)先解释郭沫若历史剧的含义:是20世纪20-30年代,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剧如《屈原》、《虎符》、《高渐离》等八部。(2)“失事求似”:失事求似”(即不追求历史事件的真实,而借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喜欢以“史”和“剧”写“诗”,在创作中追求诗意,是一种诗意的真实,对历史的诗意阐释。(3)政治性,很强的现实指向性(4)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结合具体作品分析
2、郁达夫前后两个时期小说创作(1)早期的作品,多表现作者自身的孤独、寂寞、痛苦、忧郁。作者的这种苦闷的心态来自于“性的苦闷”和“生的苦闷”。作者笔下的主人公多被称为“零余者”, 他以强烈的主观色彩,感伤的抒情性和清丽、自然的文笔使自己截然区别于其他的现代作家,形成了“五四”以来新文学中独具一格的小说流派。郁达夫的小说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其抒情性与自传性一同构成了郁达夫早期小说风格的核心,代表作《沉沦》分析作品(2)后期的作品,达夫后期的小说创作仍然留有某些浪漫主义的主观性和抒情性色彩,但是现实主义已经作为一种独立而主导的创作精神出现了,并且,现实主义拓展了郁达夫创作的审美空间。作者走出了情欲主题的狭小框架,对永恒人性美的挖掘和歌颂使作品的影响超越时代 。其自我表现方式具备深刻的理性美,以景写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彰显出散发人性之光的美好感情,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迟桂花》《薄奠》分析作品
3《寒夜》的艺术特点
(1)通过小人物的悲惨命运来批判和揭露这个社会的黑暗和残酷,小人物平淡的生活琐事里表现人生的悲剧性冲突,通过小人物的命运写出了整个祖国整个民族的命运,给予我们的感受也是有如作品的标题一样在黑暗的夜里寒气逼人。巴金在这部作品上拓宽与深化了作品的广度和深度,他不仅仅是将矛头指向封建制度,而是整个旧制度,整个黑暗的社会现实。巴金通过人物的命运来表现这些现实环境时还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充分地挖掘出来,将他们病态的心理刻画得深刻而又细腻生动。故事中的主人公常常被表现出一中隐秘对立的心理过程。比如说汪文宣,他常常想到这样活着还不如死去,可是他又要自己活着,努力地挣扎着。他在难过得想死的时候到了冷酒馆里喝酒,碰见了唐柏青,看到老朋友的境遇,他却又告诉他的老朋友要好好活着,并邀请他回家住一晚。他的妻子,明明已经是做好了决定要走,可当丈夫同意她走时,她却唯心地说“我不走”,甚至还气愤地心想你们都要我走。
(2)侧重于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分析和揭示,与前期相比,较侧重于心理描写巴金通过人物的命运来表现这些现实环境时还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充分地挖掘出来,将他们病态的心理刻画得深刻而又细腻生动。故事中的主人公常常被表现出一中隐秘对立的心理过程。分析人物
第2/6页
(3)色调比较低沉,分析文章,我们在看这本书时就会发现,作品中似乎弥漫着一种消极,低沉的色调,作者之所以这用使用就是为了照应当时那个黑暗残酷的年代,借以渲染气氛。
4双百方针对文学史的意义
首先,“双百”方针激发了一大批在“五四”新文学传统影响下成长起来的老作家的创作热情,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自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以来在五四新文学传统和解放区文学传统间形成的隔阂。许多跨时代的作家都相继发表文章或作品,他们包括周作人、沈从文、汪静之、徐玉诺、饶孟侃、陈梦家、孙大雨、穆旦、梁宗岱等。出版部门也出版了(或计划出版)徐志摩、戴望舒、沈从文和废名等作家的作品选。包括张友鸾、张恨水等现代通俗作家在内的许多老作家和袁可嘉等外国文学翻译研究者一道,以不同的方式,对中国当代文学传统资源的相对狭隘提出了质疑和批评。
第二,在理论方面提出了反对教条主义,提倡现实主义的“广阔道路论”,提倡文学写人性,恢复人道主义传统。围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概念及其内涵,何其芳、秦兆阳、周勃、刘绍棠、陈涌等人都作了深入的思考,其中秦兆阳的题为《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一文的影响最大。
第三,涌现出一大批直面现实的创作成果。如王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刘宾雁的《在桥梁工地上》和《本报内部消息》、李国文的《改选》等小说,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大胆剖析生活,深刻反映人民内部的复杂矛盾,揭露和批判了官僚主义和其他阻碍社会发展进程的消极现象,同时又在揭示的过程中廓清时代发展大的主流和走向。另一批作品如陆文夫的《小巷深处》、宗璞的《红豆》等则涉及了以往不敢轻易描写的爱情生活题材,揭示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折射时代的变迁。
论述
1、根据新时期对鲁迅的研究,谈谈你对鲁迅的理解
鲁迅作为文学家的思想家和思想家的文学家,是以自己的对于历史和文化的直接体验感悟、深入透辟理解和着眼未来的无休止的现实批判来辐射他的艺术能量,而不是在其形而上的逻辑系统的浅表终点上来论证其思考的凝结。这就使其创作指向具有深刻且多义、现实又超前的特点,为后人的“当代性”解读提供了无限生动的广袤空间。因之,鲁迅研究的弯路并不在“当代性”本身,而在于时代的正常与否和对时代是在消极意义上迎合还是积极意义上参与。于是,更自觉更积极地试图直接回应新时期“现代化”的思想文化主题,以对近代以来文学和文化的历史的深入反省、对当下文学和文化状况的激烈批评来寻找乃至有意识地构成鲁迅研究的精神支点,很快成为新时期鲁迅研究的主流,并引起了鲁迅研究的深层变化。例如,从原先着眼于反帝反封建的政治内容的现代文学观到如今突出现代意义又强调文学特征的现代文学观,鲁迅的贡献究竟在哪里?其文学传统究竟有哪些值得继承和发扬?这些问题都有了与过去不同的理解和评判:除了政治上的反帝反封建,博大的人文精神、鲜明的独立意志和主体意识、复杂的文化心理
冲突中的“反传统”和“自我”否定性、以及在打破旧的思维模式和语言形式建设新文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鲁迅都是无与伦比的,在今天都有鲜活的时代意义。在谈及鲁迅的思想时,更多地注意到了鲁迅在“现代化”过程中以“立人”为核心的“人学”思想的流变发展和前后连贯性,而不再只是机械地抱定进化论、阶级论等一些僵硬的思想原则。在谈及创作方法时,也不仅仅限于现实主义,同时充分注意到了浪漫主义、特别是他在创造性地借鉴和运用现代主义方面所作的努力。关于鲁迅为什么将终生大部分精力和心血用于杂文创作,历来都沿用了瞿秋白三十年代在《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中的解释,将主要原因归结为“急遽的剧烈的社会斗争”的客观条件和客观需要。当新时期的研究者从创作主体的角度来考察时,却发现这更多地是出于鲁迅的主观选择,因为杂文的议论特质和敏捷的形式对于兼文学家、思想家以及文化战士于一身的鲁迅来说,显然更适宜更得心应手。鲁迅的这种抉择固然使中国现代文学因少了一些《阿Q正传》般的优秀小说而遗憾,但却因杂文的思想文化批判和灵魂解剖而给人留下百科全书式的精神遗产。这显然不是小说、诗歌等文体所能取代的。鲁迅以写杂文为主,说明鲁迅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对自己独特的精神禀赋、个性气质、文学好尚、艺术才能和历史责任等有了十分清醒的认识,并作了自由而又尽情的发挥。这不仅充分体现了鲁迅的崇高创作动机和创造智慧,而且体现了他在自我认知以及对待文学事业上的真诚和明智。这无疑有助于我们更完整更准确地理解这位文化巨人的杰出作用和历史地位,并给文学创作以有益而深刻的启示。
无论是得到热切的认同或真诚的敬重,还是遭到激烈的贬损或极端的否定,在这个过程中,鲁迅成了折射各种社会文化思潮的一面镜子,也成了反映中国人精神面貌的一面镜子。这里并没有“神化”鲁迅、把鲁迅作为无所不包的“圣典”的假定成分,实实在在地是由研究对象本身和研究者的时代意识所决定的。从这面镜子里,我们可以明显地触到时代的脉动,可以获得清晰可贵的思想启迪和崇高坚定的精神激励。这就是鲁迅研究的“当代性”。在其背后潮涌发酵的,是一代学人对于严峻现实热切拥抱和体验的深情,以及他们力图在广阔的时空和深刻的层面上把握和制导现实的迫切愿望。因为有这深情和愿望,鲁迅研究才在若干重要方面,尤其是在理解鲁迅与近代以来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学和文化的关系的基本着眼点上,贡献出与以往任何时代都不同的创造性成果。鲁迅事实上业已成为中国文学和文化现代化的精神源头和现实生活的批判性力量。
2谈谈你对当代文学中的家族小说的理解或者对知青作家创作的理解
A、家族小说研究;
家族小说这一概念的核心词汇是“家族”,它的基本特征就是写“家族生活”,它的题材具有特指性,所谓的家族小说是指“既写两代人以上的家族本身及生活,甚至是追溯家族的历史,也涉及同代人中几个成员和几个家庭之间的关系” 如陈忠实《白鹿原》、莫言《红高粱家族》、张炜《古船》、铁凝《玫瑰门》等。在50-70年代一体化文学格局中,家族小说是以潜文本形式存在于革命历史小说,显形的革命历史书写与隐形的家族叙事融为一体,阶级感情与家族矛盾互为表里构成革命历史小说的艺术张力。在80年代的家族小说创作中,出现了以《红高粱家族》为代表的家族英雄传奇的想像叙事、以《古船》为代表的反思家族与


相关话题/南京师范大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南京师范大学2013现当代写作考研真题
    :《一生》宋晓娴 排着队出生,我行二,不被重视 排队上学堂,我六岁,不受欢迎 排队买米饭,看见打人 排队上完厕所,然后 按次序就寝,唉 学生时代我就经历了多少事情 那一年我病重,医院不让进 我睡在走廊里 常常被噩梦惊醒 泪水排着队走过黑夜 后来恋爱了,恋人们 在江边站成一溜儿 排队等住房、排队领结婚证 在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6-21
  • 南京师范大学2013文艺学综合基础考研真题
    2013文艺学综合基础答案(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 净化:西方美学范畴,又称之为净化说,最早出自亚里士多德《诗学》中对悲剧所下的定义,亚里士多德说,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不是采用叙事法而是通过行动和语言在剧的各部分中使用,具有各种声音,借以引起人们的同情和怜悯,达到心灵的陶泄。净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6-21
  • 南京师范大学2013文艺学写作考研真题
    致那些可爱的疯子们 论文学与疾病的关系 堂吉诃德带着桑丘出发了,他骑着驽马难辛开始一段自由的旅途,当然这个过程中闹出很多可笑的事情,大战风车,和群羊作战,他在世人眼中是一个名符其实的疯子,一个十足的傻瓜。然而,令人惊奇的他的这段旅程却开始对人类社会的发现之旅,无独有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6-21
  • 南京师范大学2013古代综合基础考研真题
    2013中国古代文学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 1. 楚辞: 这一名称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战国时候产生在楚地的由屈原吸取楚神巫文化和民间歌谣的特色而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又称骚体,它是指有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在形式上与北方诗歌有较明显的区别,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宏伟繁复的体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6-21
  • 南京师范大学2012综合基础全考研真题
    2012综合基础 一. 名词解释 1.艺术构思: 指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基础上,在创作动机指导下,以心理活动和艺术概括方式,创造完整的意象系列的思维过程。艺术构思是文学创造过程最紧张最痛苦最兴奋也是最重要的阶段。 2. 三吏三别: 中唐时期杜甫有计划有安排地做了的六首诗歌,三吏指《新安吏》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6-21
  • 南京师范大学2012现当代写作考研真题
    试论鲁迅《雪》中的诗意内涵 《雪》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的一篇, 但与《野草》中的大部分篇目不同,不是用奇倔的意象和象征的语言表现作者的孤独前行与反抗绝望,而是用较有华彩的语言对照江南的雪与朔方的雪花,在江南的雪中又有自然的雪景与人工的雪景的对照,直到篇末才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6-21
  • 南京师范大学2012文艺学写作考研真题
    文学虚构与自我建构 文学是什么?文学是虚构。对于文学本质性问题的探讨似乎自文学诞生以来就没有停止过,关于文学自身合法性的质疑也随之伴随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之间,在读者与作者、创作与评论、解读和阐释的不断嬗变的过程中,这些在习以为常中不再被人提起的问题,因为在很多看来这些也不是问题,已经形成了一个约定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6-21
  • 南京师范大学2012古代写作考研真题
    一. 加标点,翻译 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6-21
  • 2011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综合333真题
    2011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中体西用 2.教育 3.班级授课制 4.道尔顿制度 6.学习动机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谈谈如何认识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意义及行动研究的步骤。 2.论述当代学制改革的趋势。 3.简述六艺教育及其对当今教育改革的启示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6-19
  • 南京师范大学2014企管考研827管理学初试真题
    南京师范大学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B卷) 科目代码及名称:827管理学 满分:150分 一、概念辨析题(每题6分,共30分) 1.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2. 职权与权力 3. 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4. 效益与效率 5. 团队与群体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为什么称弗雷德里克泰勒是科学管理 ...
    本站小编 网络资源 2015-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