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思想政治理论精选实用教程 - 李海洋 第2集(4)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1-09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分析题命制重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1.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所谓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对象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这种情况决定了检验标准既不能在纯粹主观范围内去寻找,也不能在纯粹客观范围内去解决,而只能是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从而确定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在。
2.实践的特点是指实践的直接现实性
直接现实性是指实践可以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产生现实的结果。实践是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客观的物质的活动,即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是沟通主观和客观关系的“桥梁”。
3.实践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相对照
实践既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和优点,又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和优点。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在联系起来加以对照,判明主观与客观是否一致,从而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这是理论所不能替代的,即使是正确的理论也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4.逻辑证明是对实践标准的补充
(1)逻辑证明在检验真理过程中的作用。
①逻辑证明是根据前提条件推断出某种结论的思维过程。②逻辑证明是探索真理、论证真理和扩大真理范围的重要手段,是对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③否认逻辑证明是经验主义。
(2)逻辑证明不能代替实践标准。
①逻辑证明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它只能证明前提条件与结论的一致性(或自洽性),而不是证明真理性,即不能证明它们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否一致。②逻辑证明所使用的逻辑法则本身也来自实践。③夸大逻辑证明的作用,否认实践标准,会导致唯心主义观点。
(二)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分析题命制重点)
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或绝对性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
(2)凡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
(3)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即使当前的实践还不能加以判定,最终也会被尔后的实践做出裁决。
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或相对性
(1)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
(2)实践检验真理是一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
(3)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3.坚持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坚持二者的统一,既可防止唯心主义的随意性,又可避免形而上学的绝对化。
要把实践对真理的检验,看做是全部人类实践即无数个别的、历史发展着的、整个社会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实践检验和证明真理是一个永远不会完结的过程。
 三、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
人们在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不仅依照客观规律去探索真理,而且按照人自身的需要去实现价值。价值同样是人类活动的目的,但又有着不同于真理的特殊性质和意义。
(一)价值及其特性
1.价值范畴(理解性重点)
(1)价值的定义。
价值是指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关系。简言之,价值即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是对人与社会的积极意义。这是价值范畴在哲学上的含义,与经济学上的使用价值含义相近,而与经济学的价值范畴所指的抽象劳动的含义不同。
(2)价值的实质。
价值的实质是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效用关系。价值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主体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客体的属性。价值就是二者的关系。当客体属性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时,客体就有价值,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
2.价值的特性(选择题命制重点)
(1)价值的客观性。
价值的客观性首先体现于价值客体。价值关系是否成立首先在于价值客体是否存在,客体属性能否满足主体需要。客体的价值并不是由人的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体本身的属性决定的。此外,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需要的过程也要受到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并非主观随意,也体现出价值的客观性。
(2)价值的主体性。
价值的主体性最突出地体现了价值范畴的实质。价值范畴是一种客体对主体的效用关系。价值关系的形成以主体的需要为主导因素,客体是否具有价值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价值关系并不是主客体之间的一般的、现成的关系,也不是主体与客体之间随机的相互作用关系,而是主体以有目的的需要与客体所具备的属性在实践活动中相遇并创造的关系。由于主体的层次和类型不同,同一客体所形成的价值也有不同。
(3)价值的社会历史性。
价值的社会历史性表明价值是动态的和不断发展的。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主体的需要和客体的有用性都是历史地发展着和变化着的,必须用社会的和历史的眼光考察价值现象。
(4)价值的多维性。
价值的多维性表明价值关系的丰富多样性。主体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客体的有用性也是多种多样的。因而价值关系就具有多维性。人们必须根据实践需要进行价值评价和选择。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一方面要认识事物的规律,一方面要满足自身的需要。为此就要对客体进行价值评价,以把握客体可能具有的价值,实践改造客体后的意义。
1.价值评价(单选、多选)
价值评价是主体对于客体有用性的认识。价值评价的对象不是客体本身,而是客体对主体的关系。价值评价的标准不是真理尺度,而是价值尺度。价值评价的功能是价值导向,即引导主体的行为选择。
2.价值评价的特点(选择题命制重点)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活动有两种方式,知识性认识和评价性认识。二者的对象、标准、认知方向都是不同的。前者从客观性出发,侧重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后者从主体性出发,侧重把握事物的功能用途。
(1)价值评价以价值关系为对象。
①知识性认识的对象是客体。知识性认识的对象是客体本身的客观状态,着眼点在于求“真”,认识的目的是获取关于客体自身的状态和属性的知识。
②评价性认识的对象是价值。评价性认识的对象并不是客体本身,而是客体对主体的价值关系,着眼点在于向“善”、求“美”,认识的目的是把握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
(2)价值评价以价值的主体性为标准。
①知识性认识的标准是客观性。知识性认识来自人的主观反映客观实际的过程,以客观规律为衡量标准,将主体参与视为干扰因素,尽量排除任何可能的主观性,以获得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知识。
②评价性认识的标准是主体性。评价性认识则基于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以主体需要为衡量标准,将主体需要视为根本标准,充分反映任何可能的主体需要,以获得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知识。
(3)价值评价以价值的客观性为基础。
①对客体的知识性认识是评价性认识的基础。知识性认识所提供的关于客体状态的信息为评价性认识的开展提供了条件,对于客体状态和属性的了解是评价性认识得以进行的基础。
②对主体的知识性认识是评价性认识的保证。评价性认识的出发点是主体性,但主体性并非主观性。主体性不仅包括主观愿望,也包括产生主观愿望的客观条件。对主体需要的知识性认识保证了价值评价正确进行。
3.价值评价的标准(理解性重点)
(1)价值评价的主体差异。
价值评价不同于真理标准。真理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价值评价则是人们的主体选择。而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主体总是具体的,不同的主体存在不同的需要,这就决定了不同主体在价值选择上会具有差异甚至产生矛盾,因而,价值评价具有主体差异。但价值评价的这种主体差异并不意味着价值评价只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成为没有任何客观标准的主观随意性。
(2)价值评价的科学标准。
①实践是价值评价的标准。列宁说: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包括到事物的完整的“定义”中去。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价值评价的标准。这是因为,价值虽是主体对客体的需要,但也产生于实践,并通过实践得到满足,而且需要通过实践作出评价。
②评价标准侧重主体的客观需要。价值评价的标准具有主体性,但主体性并不等于主观性,更不是随意性。主体性往往通过主观愿望表现出来,但并非所有主观愿望都合理地表现了主体性。真正的主体性是为实践所证明的合理的主体需要,这种主体的客观需要才是价值评价的科学标准。
(3)价值评价的理想标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价值是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但主体并不仅限于特定个体或群体,主体在社会结构上分为四个层次,包括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和人类主体。在价值评价上,当一种价值既能满足个体,又可满足群体;既有利于个人,又有利于社会,这就达到了价值评价的理想尺度。在社会历史实践中,由于人民群众的利益从根本上代表着人类整体利益,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要求相一致,因此,价值评价的理想标准就具体表现为人民利益。人民利益是价值评价的最高尺度。
(三)价值评价的功能(单选、多选)
价值评价与真理标准不同,它并不是对客观事物本身的认识,也并不是从客观规律和本质的角度对实践提供指导,但价值评价对于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更为直接的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其功能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1)精神驱动。作为人们对自身需要的主观反映,价值评价是推动人们通过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
(2)实践规范。作为实践的主体尺度,价值评价是消除盲目性和随意性,规范实践活动的重要因素。
(3)实践导向。作为实践活动的目标,价值评价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
(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作用(一般了解)
(1)价值观是关于价值本质、价值评价和价值创造的根本观点。价值观回答了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以及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价值观生成于社会实践,是世界观的一部分,与人生观相一致。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对人的社会需要的自我意识。
(2)价值观在现实中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对人的行为发挥导向作用。即使拥有同样的知识性认识,如果价值观不同,行为的取向也会不同甚至相反。
(3)价值观在实践中表现为价值尺度,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或行为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是光荣还是可耻的评价标准,对人的行为选择起到规范作用。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般了解)
(1)核心价值观是精神追求和是非标准。
习近平在2014年北大“五四”讲话中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习近平指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24字基本内容,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信念,也承载着每个社会成员的美好愿景。
(五)真理和价值的关系(单选、多选、分析)
1.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
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两大主题和两个普遍原则。
(1)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和服从真理。
(2)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于人的生存发展,创造和实现价值。
2.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对立
(1)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侧重点不同。
①真理原则侧重于客观性,强调客观事物满足人的需要;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强调人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的一致。
②真理原则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
③真理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
(2)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矛盾。
①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差异,说明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之间具有矛盾性。
②一方面,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的矛盾给人类的生活、活动造成了困难和困境。另一方面,这种矛盾的不断出现和解决又不断地推动着人类实践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③真理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人类活动的内在矛盾,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
3.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
(1)真理和价值在根本上具有一致性。真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价值是客观事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
(2)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要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来解决真理和价值的冲突,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①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统一起来的结果。
②凡是真理必有价值,价值的实现又以坚持真理为前提。
③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人们在实践中通过真理与价值的相互引导、相互结合、相互过渡来实现真理和价值的统一。
4.真理与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坚持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既坚持科学精神实事求是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又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看做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一原理,就必须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一、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单选、多选)
(一)从实际出发
(1)从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只有注重事实,才能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2)从实际出发特别是要注重变化。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要从特定的具体情况和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
(二)实事求是
1.实事求是
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即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的向导。
2.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原理本身是从实际出发的产物,是对现存历史活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实际应用也要随时随地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而不能生搬硬套。
3.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
所谓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一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陈旧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这样才能真正实事求是。
(三)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1.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一致性
两者的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创造性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
2.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侧重点
二者的着眼点不同,解放思想着眼于从主体方面,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事求是着眼于从客体方面,强调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
3.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体现了彻底的唯物论和彻底的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单选、多选)
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和发展真理,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一)在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在实践中不断吸取新经验、凝聚新思想、形成新认识的过程。它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能够在更高层次上引领和推动实践活动的开展。
(二)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源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只有创新,才能使我们的思想和理论随着实际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真正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这是我们的治党治国之道,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之道,也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和工作的成功之道。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般了解)
(一)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
1.认识与实践通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统一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
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理论以实践为基础,实践以理论为指导。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离开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二)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单选、多选)
1.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包括客观世界,也包括主观世界。
(2)改造客观世界包括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改造主观世界是指改造人的认识能力。
(3)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核心是改造世界观,即改造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4)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主观和客观矛盾的统一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人类世界是由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构成的。
(1)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客观世界指物质的、可感知的世界,是人的意识活动之外的一切物质运动的总和,包括自然存在和人的社会存在。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以及心理活动的总和。
(2)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矛盾。
客观世界是按照固有的规律运行的,不可能自动地满足主体的需要和愿望。主观世界则总是受目的性和能动性的驱使,因而主观和客观就处于矛盾状态之中。
(3)主客观矛盾是最根本的矛盾。
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是人类活动中的最普遍、最根本的矛盾,是人类世界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我们要自觉地拿起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在实践活动中正确地解决主观与客观的矛盾,建设一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协调统一的和谐世界。
 四、自由与必然(选择题命制重点)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一)必然与自由的涵义
必然是指人们受盲目的客观必然性支配的状态。自由是指人从受束缚中得到解放的状态。可以这样理解,必然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规律。自由是指在必然性基础上人所进行的积极的自觉活动。人的活动涉及三个领域,即自然、社会和人自身。这个意义上的自由,就是从自然力的奴役、从社会关系的压迫下和从自身的束缚中得到解放。
(二)自由是对必然的超越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其基本含义是:自由是建立在必然性的基础上的,从认识的角度,必然是自由的限度,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从实践的角度,自由是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即人在实践中通过驾驭客观必然性获得了自由。
(三)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
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
1.“必然王国”是人类的被动自发状态
“必然王国”是人受物支配的社会状态,即人类的被动自发状态。
马克思指出:“自由王国只是在必要性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
人为了维持生存,必须进行物质生产劳动,这是必然而不是自由。当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达到人从事劳动不是以生存为目的,而是以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时,人就达到了自由的社会状态,即进入了自由王国。
2.“自由王国”是人类的能动自觉状态
“自由王国”是人支配物的社会状态,即人类的能动自觉状态。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马克思说:“在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挥,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但是,这个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繁荣起来。”
认识必然、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由必然到自由表现为人类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世界历史过程。
 五、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一般了解)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揭示的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人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明了现实的道路,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奠定了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一)认识论与思想路线
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是体现在实际工作中的认识路线。坚持以科学的认识论为基础的思想路线,是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保证。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的统一,是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生动体现。
(二)党的思想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亦称“党的认识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党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活动的思想方法和思想原则,是党制定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也是正确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保证。
第四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本章是“历史唯物论”,本章的命题地位正在发生变化。长期以来,本章注定每年命题,然而分值一直不高,且不命制分析题。但自2015年,情况起了变化,一方面,2015年1月23日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就讨论了哲学原理和方法论问题,此前,还专门学习讨论过历史唯物主义问题,这意味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需要坚实的哲学基础包括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2015年的考研政治试卷,已通过命制考查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分析题将这一板块激活。因此,本章已具有重点章的地位,需要进行系统复习。
从内容上,本章既有理论分量,又有现实热度。能够作为高频命题点的内容包括:“社会存在”考过6次,“社会意识及文化”考过6次(1次为辨析题),“生产力”考过4次,“生产关系”考过4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考过4次,“社会形态更替和人的历史选择”考过3次,“科技革命的社会作用”考过3次(1次为分析题),“人的本质”考过4次(1次为分析题)。
本章是必考内容,考点多,难点也多,命题的自由度很大。若考重点,题就难;题若不难,就会较偏。因此,考生要有针对性地全面复习,重点是第一节的基本概念和重要规律,还有第三节中“人的属性和现实的人”、“人的本质”、“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等几个问题。这些考点都有理论深度,不弄懂难以答对。还有一些尽管在若明若暗的状态上也能凑合回答,但不能一开始就降低标准。如“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形式”、“意识形态”、“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生产关系”、“政治上层建筑”、“观念上层建筑”,再如“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历史人物社会作用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的原理”。对这些重点内容,需要在建立理论框架、梳理逻辑线索的基础上达到正确理解,以稳操胜券。

相关话题/思想政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