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思想政治理论精选实用教程 - 李海洋 第2集(3)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1-09


3.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以实践为中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揭示了这种主体对客体能动反映的基础和机制,这就是实践。
(1)实践在能动反映中的功能。
实践是主体——客体结构中的一种基本的功能关系,它表现为主体借助工具与客体发生实际的、物质的相互作用,实践是把主体和客体真正联系起来的中介。
(2)认识活动在实践中实现反映性和创造性统一。
认识之所以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正是由于实践不仅把客观事物提供给主体作为其认识的内容,而且能为主体提供加工、改造客体内容的认识模式,从而把认识的反映性和创造性统一起来。恩格斯提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运动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辩证发展过程。
(一)从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选择题命制重点)
认识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
①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这既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既是它的可靠性所在,也是它的局限性所在。
②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理性认识在形式上超越了客观事物,而在内容上则更深刻、更正确、更完整地反映了客观事物。这是它的特点和优点,但也造成认识脱离现实的可能性。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
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
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在社会实践中,人们首先获得的是感性的直接的经验,理性认识只有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没有感性材料,理性认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为主观自生的唯心主义先验论。
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因此,必须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取得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才能有意识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经过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才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完成认识的任务。
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
一方面,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人们在获得感性认识时,总是以原有的知识为背景,使用已有的概念和逻辑框架,在理性认识参与和指导下进行。同样接触客观事物,理论准备不同,感受就大不一样。“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现代科学哲学中“观察渗透理论”的命题,也指明了这一点。
另一方面,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且通过感性认识来说明。感性认识丰富的人与贫乏的人相比,理解事物的深度不同。如黑格尔所说,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其内涵不同。
(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错误观点。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如果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唯理论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经验论则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片面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经验主义犯了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2.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分析题命制重点)
(1)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必要性。
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的特点,这既是优点,也有局限。作为一种感官的直接感受,感性认识只能反映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而认识的任务却要求把握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这是认识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2)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过程。
在实践过程中,人们开始只是看到现象,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这是感觉和印象的阶段。也就是个别的事物作用于感官,引起了感觉,在头脑中形成印象及这些印象间的大概的外部的联系,这是认识过程的感性认识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们还不能形成深刻的概念,作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某些东西会反复多次引起感觉和印象,这就会使现象之间的联系在大脑中呈现出来,达到一定程度,认识就会发生一个突变,即飞跃,产生理性认识,把握事物现象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思维抽象是理性认识阶段最重要的环节。思维抽象先是使认识离开了生动直观的表象,以抛弃次要的东西,提取出本质的东西。接着,将分析提取出的分散的事物各个方面的本质加以联系和综合,循此继进,通过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就可产生出合乎逻辑的结论。《三国演义》中所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我们普通人说话所谓的“让我想一想”,就是人脑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这是认识过程的理性认识阶段。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过程和那一过程间的内部联系,因而能在周围世界的总体上、内部联系上去把握周围世界的发展。这就是基于实践的由浅入深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识发展过程。
(3)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①尽量获取感性材料。通过直接观察和亲身感受,接触大量生动的现象,尽可能充分地获取丰富而真实的原始资料,在现象的重复中深化认识。把现象作为入门的向导,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
②充分运用抽象思维。在获取大量丰富现象的基础上,对感性材料进行取舍印证,对原始资料进行梳理概括,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深入进行思维加工。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二)从认识到实践: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1.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选择题命制重点)
由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是否可靠,能否转化为现实,理性认识本身无法回答。这是认识过程中遇到的又一个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这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于:
(1)从实践的角度看,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一个认识指导实践的过程,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指导实践,使认识物化、对象化,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2)从认识的角度看,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一个在实践中检验认识的过程,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使认识受到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
2.从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从实际出发。理论所反映的事物本质是一般,实践所要解决的问题则是个别。一般与个别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只从理论原则出发生搬硬套。“量体裁衣”和“按图索骥”是正反典型事例。
(2)客观规律同主体需要相结合,形成合理的实践观念。理论向实践转化,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变事物的现存形式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此就必须以对客观事物的事实性认识为基础,对客体的价值作出科学的评价,按照客观尺度(外在尺度)和人自身尺度(内在尺度),在观念中建构理想客体,即形成实践观念。实践观念是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变理论为现实的中介环节和决定性的环节。
(3)理论正确性与现实可行性相结合,形成科学的方法和路径。要把理论的正确性与现实的可行性统一起来,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和工作方法。
(4)理论观念与群众行动相结合,付诸社会实践。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要最终把实践观念和行动方案变为现实,还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变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三)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单选、多选)
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都是有意识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人的理智、情感和意志是融合在一起的。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起作用的过程,但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1.理性因素及其作用
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其作用主要有指导作用、解释作用、预见作用。
2.非理性因素及其作用
(1)非理性因素的内容。
非理性因素包括两方面内容:①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它们不属于认识能力,而是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渗透到主体的认识活动中。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生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②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由于这类因素具有不自觉性、非逻辑性等特点,所以称为非理性因素。
(2)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①动力作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而实践要通过情感、意志这些非理性因素对认识发生作用。
②诱导作用。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会使人产生种种想象和幻想,而想象和幻想是科学创造中的极可贵的品质。
③激发作用。在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激发下会导致直觉和灵感,而直觉和灵感这种非逻辑力量可以弥补逻辑思维的不足,激发人的创造力,它是一种重要的认识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分析了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一方面,承认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但并不归结为理性主义;另一方面,充分肯定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又不倒向非理性主义。
(四)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的发展过程还表现在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上。
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分析题命制重点)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需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永无止境的辩证运动过程。即使是对于个别的、具体的事物,人们要形成比较正确的认识,也往往要经历多次反复。
人的认识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客观上,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主观上,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也是一个过程。恩格斯说: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对于自然现象的认识,在自然科学发展中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形成较科学的理论。而对社会领域的认识更为复杂,我们对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就经历了一个曲折反复的过程,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认识发展的无限性(单选、多选、分析)
一个具体的认识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期的结果,意味着对一个事物的认识已经完成。但是,客观世界的辩证发展是没有止境的,它作为认识客体,在认识中的反映也是没有止境的。由于客观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因而人类认识的发展也是永无止境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永无止境的螺旋式的上升。
(五)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单选、多选、分析)
1.反复性和无限性是认识过程的基本规律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这是人类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2.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者统一的具体性是指,主观、理论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二者统一的历史性是指,主观、理论要同不断发展的客观、实践相适应。当客观、实践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的时候,主观、理论就应该随之而转变,否则就会犯主观落后于客观即保守(右)的错误,反过来就会犯主观超越客观即冒进(“左”)的错误。在社会政治领域中,这是“左”的或右的错误的认识论根源。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哲学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正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认识从群众中来,主要是从群众的实践中来;认识回到实践中去,也主要是回到群众的实践中去。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一)真理的客观性(选择题命制重点)
1.真理范畴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是标志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2.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并不是说真理本身就是客观事物,也不是说它没有主观形式,而是说它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
(2)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3)真理的反映论基础是客观的。真理的客观性原理以唯物主义反映论为基础。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反映物质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就必然承认认识来自客观世界,并能够与客观相符合。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真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
3.真理形式的主观性
(1)真理具有主观形式。
真理是一种符合客观实际的主观认识。真理具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但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真理符合客观规律,但真理并不是客观规律本身。不能把真理思想内容的客观性等同于客观对象的客观性,不能把真理当做客观实在。
(2)承认真理形式的主观性不等于主张主观真理论。
主观真理论有两种典型表现:①马赫主义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社会的组织起来的经验”,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②实用主义认为“有用即真理”,把有用性与真理本身等同起来。其实质都是唯心主义的主观真理论。
4.真理的一元性
(1)真理一元性的含义。
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2)认识角度的差异性。
由于主体认识角度的差异性,人们在认识活动中关于同一客体的认识结果往往会不同,甚至相反。但这并不表明观点不同的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真理。
(3)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就某个特定范围的确定的对象而言,真理只能是一个,即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的认识。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单选、多选、分析)
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1)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
①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②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必须承认绝对真理。③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因此,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2)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
①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②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③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
(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
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作为真理,就其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而言,它是绝对真理,是永远不能被推翻的;就其是对客观事物的近似正确认识而言,它是相对真理,是要不断发展的。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包含。
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转化。
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人们已经获得的每一个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绝对真理的一个成分,都是通向绝对真理的一个阶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是这样由相对到绝对不断发展和转化的过程。
3.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同人的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关系相统一的。
(1)思维的至上性是指人类思维的无限性和绝对性。
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能力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就是思维的至上性,亦即思维的无限性和绝对性。
(2)思维的非至上性是指人的思维的有限性和相对性。
每一个乃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到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显露程度,社会历史(生产状况、科学技术状况、阶级斗争状况)的实践水平,主观的条件(个人的经历、受教育的程度、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又是非至上的,亦即有限的和相对的。
(3)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是至上和非至上、无限和有限的对立统一,作为认识、思维成果的真理,也是绝对和相对的对立统一。
4.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承认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切真理,既要反对绝对主义,又要反对相对主义。
(1)理论意义——反对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绝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认为人们可以一下子穷尽绝对真理,把已有的理论看成永恒不变的教条。绝对主义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
相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客观性,怀疑科学理论的可靠性,把真理看成是主观随意的东西。轻率地散布真理“过时论”,这种相对主义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怀疑主义和诡辩论。
(2)实践意义——科学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要正确处理好坚持和发展的辩证关系,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死的教条或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这两种错误倾向。
(三)真理的具体性(分析题命制重点)
真理有具体的规定性。真理的具体性来自客观事物的具体性。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在具体范围和具体条件下的相符合。
1.真理是全面的
真理的全面性是指它在内容上的完整性。真理是由事物的各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构成的。如果仅抽取出其中的一个方面,就会失去其真理性。真理的全面性并不是一切细节的总和,而是其本质的综合。真理的全面性并不等于穷尽真理,而是强调要尽量避免片面性。
2.真理是历史的
真理的历史性是指它的具体存在的过程性。真理是一个发展过程。真理是主观向客观的无止境的接近过程,而不是某种一经达到便永远不变的静止状态。世间没有亘古不变的真理,只有主体对真理的永恒追求。把真理的具体的存在看做是一个过程,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根本区别。
3.真理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特定的对象、范围和条件。真理受条件的制约,并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真理就是抽象而没有意义的。而一旦超出具体的条件,“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黑格尔曾说,若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连下一场雨有没有好处都不能判定。这正是对真理条件性的通俗说明。
(四)真理与谬误(分析题命制重点)
真理是不断发展的。真理的发展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矛盾不断产生和不断解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当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时,认识就表现为真理。当主观与客观相违背时,认识就表现为谬误。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生的,真理是通过克服谬误而发展的。真理和谬误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1.真理和谬误的对立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
(1)在主客观关系上性质相反。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主观同客观相违背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
(2)在同一范围中具有原则区别。在认识过程中,就确定的对象和范围而言,真理和谬误的对立是绝对的,两者的界限是确定的。关于同一范围内的同一对象的判断不能既是真理又是谬误。
(3)相对真理不是相对谬误。相对真理属于真理范畴,与谬误有原则区别。认为相对真理就是相对谬误的观点混淆了真理同谬误的原则区别,属于认识误区或诡辩论。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谬误是主观同客观相违背。真理的相对性是主观同客观相接近,而不是主观同客观相违背。不能把认识的相对性等同于真理的相对性。认识的相对性是包括谬误的,但真理的相对性已经是主观对于客观的近似正确的反映,虽然不完全,但绝不是与客观相违背的谬误。
2.真理和谬误的统一
真理和谬误的统一表现为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特别是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在确定的范围和对象之外,其对立又是相对的。二者的对立超出一定范围就会互相转化,即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
(1)真理向谬误转化:①任何真理都只适用于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其适用范围,真理就变成了谬误。②真理是一个过程,真理性的认识体现了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无论超越还是落后于事物的发展,真理都会变成谬误。③真理是全面的,真理性的认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如果把构成真理的内容彼此割裂,对立起来,真理就变成了谬误。
(2)谬误向真理转化:①超出一定范围或条件的谬误回归原来的界限之内,它又会转化为真理。②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失败常常是成功之母。③在批判谬误中发展真理,是谬误向真理转化的又一种形式。勇于修正错误,才能坚持和发展真理。
(五)成功与失败(分析题命制重点)
1. 成功与失败是两种实践状态
成功与失败是人们实践活动出现的两种不同状态,它根源于真理和谬误这两种人们认识活动的不同状态。真理是主观符合客观的状态,谬误是主观违背客观的状态。与此相对应,在实践活动中就会出现成功和失败两种状态。正确的认识会导致实践的成功。在实践中取得成功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但认识真理、掌握真理、遵循真理是实践成功的根本保证。而谬误的认识则会使实践遭受失败。即使其他客观条件都已具备,背离真理,脱离实际,违反规律,在实践中也只能失败。
2. 成功与失败的认识论根源
遵循真理使实践获得成功,陷入谬误使实践遭受失败。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希望得到真理和获得成功,但却常常会发生谬误和遭受失败。这是由真理和谬误在认识论上的性质决定的。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符合。人的认识无论达到真理或是陷入谬误都在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而任何人在任何时代都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所以,任何人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出现谬误都是难免的。
3. 失败向成功的辩证转化
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相伴而生,互相包含,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因此,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在认识论上是同等重要的。不能简单地把谬误和失败当做纯粹负面的因素。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失败往往是成功之母。要正视谬误和失败,从中总结经验教训,纠正谬误,发展真理。正视失败,争取胜利。

相关话题/思想政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