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749学校教育学(精简版)考研复习资料(5)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4-04


(三)、学校在西方的变迁(外国教育史)
(四)、当代学校的特点与趋势
1、学校系统日益完备
2、学校系统的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教育服务,承担社会责任,服务学生)
3、中小学改革的核心是提高教育质量
4、关注“教师共同体”
教师共同体是一种专业性的团体;是教师基于共同的目标和兴趣自愿组织的,旨在通过合作对话和分享性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师团体。
二、学校性质
(一)、学校作为教学的场所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场所。具有目的职能的专门性,学校组织的严密性,教育作用的全面性,学习内容的系统性,教学手段的有效性,组织形式的相对稳定性等特征。
(二)、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
学校的专门性体现在以下方面:
1、学校活动时空的专门性。特定的校舍与特定的学习年限,构成学习教育活动所特有的时空范畴。
2、学校活动人员的专门性,主要是教师和学生。
3、学校活动行为的专门性,学校进行系统的课程教学,并采取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教育形式。

(三)、学校是一种社会组织
1、学校是特殊的社会环境。
一是简化社会环境。二是净化社会环境。三是平衡社会环境。
2、学校的社会化功能。
一是学校的社会化功能。二是学校的社会控制功能
(四)、学校是“专业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是指一个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家长、辅导者)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它意味着学生、教师和管理者互作用参与学习。学校作为专业学习共同体意味着:
1、学校的变革和发展必须从学习开始。离开了学习,学校就失去了体现其本质存在和特性的基础,也就失去了其变革与发展的内在力量。
2、校长、教师就是教学生学习的人,校长和教师更应该被认为是学习者。
3、校长和教师的学习不是个人主义性质的学习,而是共同学习,是通过其与教育教学问题所 实现的合作互动的学习来发展学校的教育智慧,提升学校的组织品质。
4、校长与教师的学习是团队自愿式的学习。这种学习使每个人在相互的专业知识和合作中更新自我,拓展未来,不断创造和实现生命的真正意义。
三、学校结构
(一)、学校结构类型
霍尔 通过将理性组织的科层模式和专业模式都一分为二,区分出四种组织结构类型。
1、韦伯结构:是科层结构和专业结构的结合体,学校运转协调,效能高。
2、专业结构:由专业人员做出重大决策的结构、这一群体的成员被认为是拥有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在组织决策过程中,教师的权力较大。
3、权威结构:是在牺牲专业性的同时强调科层权威。权威是建立在职位和等级制度的基础上。规训化的服从规则、规章和指示,是其运作的基本原则。规则和程序被非人格化地应用。
4、混乱结构:一种科层化水平与专业化水平都很低的组织结构,运行过程中都会充满着混乱与冲突,不协调、矛盾以及效能低下。
(二)、学校结构体系
每个学校都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有自己的组织系统。作为系统的学校,其构成要素有物质子系统、技术子系统、规范子系统、行政子系统。
1、学校物质子系统。
学校组织的设备与财力构成学校物质子系统,学校物质子系统包括学校内部的物质中介与学校外部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支持。学校内部的物质中介指教育中的器物。学校内部的物质中介保证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学校外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维持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2、学校技术子系统。
学校组织成员所掌握的知识、技能等构成的技术子系统。教师无疑是学校技术子系统的重要性力量。
3、学校的规范子系统。
学校的规范子系统是学校或者社会为学校有组织地建构的一系列相对持久的信条、制度和规范。
学校的规范子系统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对于什么是真正的学校或教育的一种价值定位。
(2)学校生活中的规章制度。
(3)学校中特定的角色体系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角色期待。
4、学校行政子系统。
学校组织中的领导体制、科层结构、岗位职责等构成学校行政子系统、学校行政子系统可以按照以下形式来组织:直线式、直线参谋制、矩阵式、事业部制。


(三)、学校结构变革
1、组织走向扁平化。学校的组织结构由金字塔走向扁平型。
2、管理走向柔性化。由刚性走向柔性。
3、权力走向共享化。由集权、专权走向分权和共享
四、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学校办学历史上形成的较为稳定的、为广大师生认同的。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价值观念、办学理念、学校精神和学生文化的总和,也是学校所有成员共同遵守的规则、价值、信念与行为形态和行为方式。
(一)、学校文化的基本特征(教育性,自主性,创新性,综合性)
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受社会文化的制约,又对社会文化起反作用。与其场域的文化相比,学校文化具有如下特征:
1、教育性:学校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在教育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学校文化教育性的导向方面:学校文化、教育文化是有思识、有目的、引导性的教育。
2、自主性:学校文化是一种开放文化,不断反思、重构、优化、创造自己的文化体系,最终形成富有个性的文化体系,从而推动学校健康的发展。
3、创新性:创新是学校的灵魂和生命力之所在,没有创新,会失去活力和生命力,因而创新是学校必须具备的“稀有元素”。可以说,学校文化就是传承文化、创新文化。
4、综合性:学校是一个大而全的宇宙,是各种学科和各种知识汇集在一起的地方。
(二)、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
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培养人才的场所,是依据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来规划和建设的,这决定了学校文化具有教育性、具有育人的功能。
1、营造气氛。学校之所以成为学校,不仅仅是因为适合学生,还因为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校园不时地举行各种活动,才促使学校形成一种具有特定教育内涵的氛围。
2、塑造人格。学校作为教育的场所,其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塑造和完善学生的人格。学校的一切建设都是为教育和塑造学生人格服务。
3、陶冶身心。学校文化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品质行为往往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同时,学校文化特别注重审美育人。
4、启迪智慧。学校文化的启迪智慧功能,就是通过严谨有效的课堂教学和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开发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智慧和创造力发展的功能。
(三)、学校文化的自主发展★。
1、确立学校理念。
学校文化的自主发展是在良好的学校理念的指导下实现的。学校理念乃是学校一切活动的指南针。
2、形成学校风气。
形成优良的学校风气,就是要为实现学校独特的使命——促进人的发展;实现学校文化的自主发展,创建一个民主平等、学术自由、提倡创新精神的教书育人的环境。
3、突出师生活动。
学校文化自主性的生存,需要学校个人自主性的发展,学校的自主性是学校文化的自主性与生成的基础和动力源泉。
4、重视学校历史。
学校的历史蕴涵了丰富的育人资源,是对学生进行爱国、爱校教育,推动学校文化自主发展的宝贵资源。




第九章  课程(重点)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内涵与意义
课程=课业+进程,所以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教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1、课程是教育目的实现的主要途径  2、课程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主要依据
3、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载体  4、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参照标准。
(二)、课程的基本类型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由于人们的教育观、儿童观、知识观等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课程思想和课程理论,以此为指导就设计出了不同种类的课程。类型主要有
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1)、学科课程(又叫分科课程)
学科课程:是分别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的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并从课程体系出发,整体安排它们的顺序、授课时数及期限。
①基本特点:分科设置;课程内容按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来选择和安排,重视学科内容的内在联系,强调教师的系统讲授。
②优点:使相同或相近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连贯起来,形成逐步递进、内容、连续的逻辑系列,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递:所授知识、技能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便于教师教学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③局限性:课程内容往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在教学中容易忽视学生的兴趣及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可能会压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活动课程(又叫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 2014年名词解释。
活动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
①基本特点: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强调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及个性养成。
②局限性:课程内容及安排往往没有严格的计划,不易使学生获得系统、全面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①综合课程:又称为广域课程。它是为了克服学科课程的封闭性和活动性课程的随意性而通过合并相邻领域学科的办法,把若干门教材组织在一门学科中综合而成的。
②优点: ①打破了旧有的学科界限,促进了知识的融合②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从整体上去认知世界③有利于减少学科数目,减轻学习负担
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
必修课程是指同一学年的所有学生都必须修习的公共课程,是为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能力而开发的课程,它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
选修课程是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未来发展方向,允许学生个人进行选择的课程,是为适应学生个体发展差异而开发的课程,它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4、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又称为“正式课程”、“公开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课程,它采用专门的书面文件呈现,按照编制的课表实施,是教材编辑、学校教育、学生学习和教育依据之一。
隐形课程又称为“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是指那些难以预料的、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影响的教育因素。与正规课程相比,隐性课程有其明显的特点:潜在性,整体性,持久性,非预期性。

(三)、影响课程的主要因素。
学校课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课程发展史和当代各国所进行的课程改革来看,最主要的受社会需求和条件、科学知识的进步和儿童身心的发展三方面制约。
1、社会
一定的课程存在,并服务于一定的社会,社会的需要和条件是制约课程的决定性因素。
2、知识
人类知识是支撑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支柱。从某种意义上说,课程的产生与发展就是根植于人类种族经验和社会文化代际传递的需要。
3、儿童
儿童的发展既是课程编制的依据,也是其归宿。学校课程既要考虑到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特点,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特点,这是一条基本的教育规律。
二、我国中小学课程
(一)、我国中小学的课程目标
以目的和目标的概括程度为准则,可以依次分为四种不同的目标:教育目的(总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他们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体,上一层目标制约着下一层目标,而下一层目标是上一层目标的落实和具体化。
具体就课程目标来看,它是指按照国家教育方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完成规定的教育任务所设计的教育内容而使学生达到所要达到的目标、它是国家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是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准则和指南。

相关话题/学校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