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考研笔记(18)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5-01



四句教
明王守仁的命题。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传习录》下)。他认为,心本来是超乎善恶对立的,所以无善无恶;意念发动,便有善恶之分;良知自然能分别善恶;道德修养就在于为善去恶。这良知也就是所谓是非之心,也就是好恶的情感。他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王守仁这种学说认为,人们有共同的是非标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人们有共同的理解,而这个理解也就是一种好恶的情感,这情感是天生的,是生来固有的。这生来固有的是是非非,好善恶恶的情感即是道德的根源。四句教的观点在王门后学以及晚明思想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对四句教的不同理解也是引起王门后学分裂的原因之一。

万物一体
明王守仁心学理论的出发点。王守仁批判“析心与理而为二”,主张“合与理而为一”(《传习录》中),使客观实在融入主观之中,提出“万物一体”论。认为不但有血气知觉的禽兽,有生意的草木,连风雨、露雷、日月、山川、木石以至鬼神,都因为与人“同此一气”而“与人原是一体”。同此一气之所以能相通,是由于“人心一点灵明”(《传习录》下),但这一点灵明之心是“大人”之心,“圣人之心”,有“一体之念”,能“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传习录》中),“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在这个层面上说,“万物一体”又称“一体之仁”,是王守仁的社会政治理想和道德修养境界。

心外无物
明王守仁心学的主要命题。王守仁在《与王纯甫二》中说:“夫在物为理,处物为义,在性为善,因所指异其名,实在吾心也。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义,心外无善。”他与弟子友人游南镇,对深山中自开自落的花树,答弟子问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传习录》下)此乃一切事物依赖人的主观感觉而存在之论,所以,他又说:“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敌、鬼神、万物。”

三十一、罗钦顺
(编者注:涉及到罗钦顺、王廷相的其他题目,将在谈到王夫之的时候再作进一步的总结)
朱熹与罗钦顺理一分殊比较
“理一分殊”的学说本来是程朱思想的一个理本论命题。程朱认为,宇宙中有一个独立无二的最高精神实体“理”,这个理也叫做“太极”,这就叫“理一”;而每一个具体事物的理,都是这一最高的“理”的不同表现,这就叫“分殊”。这正如朱熹所说:“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源,但所居之位不同,则其理之用不一,……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语类》卷十八)这是把最高的实体当作世界的本源,当作万事万物的根据。罗钦顺改造了这一理论,用气一元论重新解释了“理一分殊”这个命题,使得改造过了的“理一分殊”的学说成为他思想体系里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罗钦顺首先把程朱所宣扬的理(太极)还原到物质世界里面,使之成为只是气的理,然后再来解释“理一分殊”的这一命题的。他说:“盖人物之生,其理惟一;成形之后,其分则殊;其分则殊,莫非自然之理;其理之一,常在分殊之中,此所以为性命之妙也。”(《固知记》卷上)这即是说,世界上不论是物还是人,都是禀受气而生的,就这点来说,人与事物的理都是一气变化的理,其理都是同一的,所以叫“理一”;然而“成形之后,其分则殊”,即成形之后每一个具体事物运动的规律或特性,其表现又是各不相同的,这就叫做“分殊”。
在“理一”与“分殊”的关系问题上,程朱把“理一”说成是独立于任何具体事物之上的绝对存在物。罗钦顺则反对把理气判为二物,认为“理一”即存在于具体的事物“分殊”之中,“所谓理一者,须就分殊见得来,方是真切。”(《困知记》卷下)在这里,他已经接触到了一般与个别(特殊)的辩证关系:一般是不能脱离个别而存在的,一般即存在于个别之中。他认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规律是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它即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理一分殊”这一命题经过罗钦顺的改造,就与程朱所坚持的理本论路线形成了明显的对立。虽说他仍然自称是程朱学派的后学者,实际上他已经转向气本论了。

三十二、王廷相
气种有定
明王廷相气本论命题。他坚持“气者,造化之本”(《慎言•道体》)。并认为“天地未生。只有元气,元气具,则造化人物之道理即此而生,故元气之上无物、无道、无理”(《雅述》上),驳斥了程朱“理为气本”、“理生气”的观点,对自宋以后那种“以理言太极”,“太极生二(阴阳)五(行)”的离气而言阴阳、五行生化的说法提出批评。认为元气是万物由以产生的原始物质,而元气之中包含着所固有的种子“元气之种”,它是化生天地、水火、万物的基质。他用“气种有定”说对生物进化过程中相对稳定的遗传因素作了解释,他说:“阅千古不变者,气种有定也,人不肖其父,则肖其母;数世之后,必有与祖同其体貌者,气种之复其本也”(《横渠理气辩》)。以上论断,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上是有一定的科学价值的,但理论上的幼稚、素朴、历史的局限也很明显。

三十三、王艮与泰州学派
淮南格物
(编者注:高频考点!务必背熟!)
明王艮在儒家“格物”思想基础上提出的格物说。因王艮是泰州人,泰州地处淮南,故称。王艮与王守仁之说侧重点有所不同,“王公论良知,艮谈格物”(《明儒学案•泰州学案一》)。淮南格物说主要依据《大学》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提出通过“正身”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他说:“格,如格式之格。即絜矩之谓。吾身是个矩,天下国家是个方。絜矩则知方之不正,由矩之不正也;是以只去正矩,却不在方上求。矩正则方正矣,方正则成格矣。”(《答问补遗》)“格”就是量度事物的意思,或者是使事物成为一定格式的意思。量方就要用矩,只有先使得矩正,才能量得方正。而王艮认为吾身即为矩,天下国家是方,所以只有吾身正才能使得天下国家正。由于淮南格物的“以身为本”说偏离了王阳明的“以心为本”的原则,且把自身放于天下国家至上,故被正统儒学视为异端,也使“淮南格物”成为最能体现王艮思想特色的学说。

百姓日用即道
明王艮提出的哲学命题。意为不能离开百姓的日用生活而空洞的谈道说理致良知。原语出《周易•系辞上》:“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宋明理学家对此有多种解释,王艮提出了独具特色的解释,他说:“即事是学,即事是道。人有困于贫而冻馁其身者,则亦失其本而非学也。”(《语录》)将百姓日用物质生活条件视为“道”的基础,提出要重视百姓生活的“家常事”,批评离开百姓日用谈良知是知体不知用的空虚之弊。对开启明清实学思潮有一定影响;也一定程度开启了反理学思潮,为李贽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答邓石阳》)提供了思想基础。

泰州学派
明以王艮为代表的学派。因以王艮家乡泰州(今属江苏)为讲学活动基地,故名。主要人物有王栋(一庵)、徐樾(波石)、颜钧(山农)、何心隐、罗汝芳(近溪)等。主张“百姓日用即道”(《明儒学案•泰州学案》),要求从日常生活中贯彻伦理道德。宣传“明哲保身”、“安身立本”、“身安而天下国家可保也”等思想。认为“致良知”即“复初”,“知不善之动而复之,乃所谓致良知以复其初也。”(王艮《心斋语录》)王艮门人多为樵夫、陶匠、田夫等社会下层人物,如朱恕、韩乐吾、夏廷芳等。善于以通俗易懂的诗歌在民间传播“安天立命”、“安贫乐道”等思想。理论上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王栋(一庵)、徐樾(波石)、颜钧(山农)、何心隐、罗汝芳(近溪)等。在明中晚期有一定影响。

三十四、李贽
童心说
明李贽关于人的自然本性的学说。认为人先天具有天真纯朴的童心,“童心者,真心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焚书•童心说》)。认为一切“闻见道理”都是童心的障碍;闻见道理多是从“多读书识义理”来的,所以“多读书识义理”都是“障其童心”的。认为“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断断乎其不可语于童心之言明矣”。这一学说导源于王守仁的良知说,但又跟王守仁的良知有所不同。良知以“义理”为内容,李贽则认为“义理”是障碍童心的,否定仁、义、礼、智、忠、孝等是人的天性。反映了摆脱礼教束缚、追求自由解放的时代要求和精神。对当时的伦理思想与文学艺术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三十五、方以智
质测、通几、宰理
明方以智的哲学命题。
所谓“质测”就是研究各种具体事物规律的,也可以说就是指自然科学。质,就是实物(不是性质之质)。测是考察。方以智说:“物有其故,实考究之,大而元会,小而草木虫蠕,类其性情,征其好恶,推其常变,是曰质测。”即对于实际事物进行精细的考察以发现事物运动变化的固有规律。
所谓“通几”,就是研究宇宙万物的普遍规律,可以成为哲学。方以智说:“通观天地,天地一物也。推而至于不可知,转以可知者摄之,以费知隐,重玄一实,是物物神神之深几也。寂感之蕴,深究其所自来,是曰通几。”所谓“几”指细微的变化,亦即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源泉。“以费知隐,重玄一实”是说由现象认识本质,最深刻的本质也属于客观实际。“物物神神之深几”即事物运动变化的最深刻的原因。“通几”即是研究事物变化的深微根源的学问。
方以智论“通几”和“质测”的关系道:“质测即藏通几者也。有竟扫质测而冒举通几,以显其宥密之神者,其流遗物。”这是说,“质测”即包含着“通几”,脱离质测的通几,一定会陷于空虚。所以他又说:“学者勿欺而已,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或质测,或通几,不相坏也。”这就是说,哲学与科学是相辅相成的,绝非相互妨碍。方以智关于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的理解,可以说是深刻的。
所谓“宰理”,就是关于社会政治的学问。方以智说:“专言治教,宰理也。”即研究社会道德伦理方面的学问。
在方以智的哲学体系中,“质测”是研究“物理”的,“宰理”是研究“治教”的,“通几”则是研究“所以为物之至理”即根本原理的。

四几
明方以智的哲学命题。方以智气一元论的特色是他提出的“气形光声为四几”的新学说。所谓“四几”即“气形光声”四种变化状态。他说:“气凝为形,发为光声,犹有未凝形之空气与之摩荡嘘吸,故形之用止于其分,而光声之用常溢于其余。气无空隙,互相转应也。”又说:“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而未凝未发之气尚多,故概举气形光声为四几焉。”也就是说,形是由气凝结而成的,光和声都是由气发出的。总而言之,都是气;分而言之,是四种状态。方以智把气形光声称为四几,即认为这是四种最基本的物理现象。

宙轮于宇
明方以智在谈到时间和空间问题时提出的命题。他说:“以推移之宙消贪心,以规矩之宇辨物则,而一万俱毕矣。去者已去,来者未来,今又逝也,贪执何为?……灼然宙轮于宇,则宇中有宙,宙中有宇,春夏秋冬之旋轮,即列于五方之旁罗盘,而析几类应,孰能逃哉》”宙即古往今来的时间,宇即上下四方及中央的空间。宙轮于宇,即时间在空间中旋转流逝。未来转为现今,现今转为过去。空间中的万物都随时间的轮转而流逝。宙即在宇中,宇即在宙中,空间与时间不是彼此独立的。方以智的这一命题含有精辟的观点,但只是思想的火花,并没有详细的发挥。

相关话题/中国哲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