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笔记讲义修正版(13)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4-03


书面语这个概念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
(1)从狭义上说,书面语就是文字记录下来的口语,但是这种记录不是"实录",而是有所选择和加工,是比真实的口语精确、严密和规范的语言形式。
(2)从广义上说,凡是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表现为书面形式的语言和言语作品都叫书面语。
口语形式灵活,书面语规范严谨。
   口语词语通俗活泼,文艺作品使用带有口语色彩的词语要多一些;
理论文章、公文使用带有书面语色彩的词语要多一些。                               
三、声音的锤炼
声音协调是选择词语的重要方面。
词语的声音美具体体现在:
1、音节匀称 
2、平仄相调 
3、韵脚和谐 
4、叠音自然
注意:音节不匀称、平仄不相间、押韵不和谐等是声音锤炼中常出现的问题,在实际运用中要注意韵律配合的协调。
1、音节匀称
音节的匀称主要是指结构相似、音节数目相等。
诗歌及抒情散文等讲究音节整齐,使语言具有节奏感,能增强语言表达的抒情色彩和感人力量。例如:
我爱我们祖国的土地!狂风曾来扫荡过它,冰雹曾来打击过它,霜雪曾来封锁过它,大火曾来烧灼过它,大雨曾来冲刷过它,异姓奴隶主的铁骑曾来践踏过它,帝国主义的炮弹曾来袭击过它。(黄药眠《我爱我们的祖国》)
句中的几个分句构成了结构相似、字数基本相同、音节整齐匀称的排比句,读来感情充沛,很有气势。
2、平仄相调
平声长而平缓,是扬;仄声短而曲折,是抑。平仄相间、抑扬顿挫是汉语语音修辞常用手法。
音节安排恰当,平仄相配,就使得诗歌或散文声调抑扬起伏,和谐动听,构成汉语的音律美。例如: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诗句的平仄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3、韵脚和谐
把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句子的末尾,这就叫押韵。
押韵通过同韵相押使句子的末尾字音回环反复,同音相应 ,给人以和谐悦耳的美感。 例如: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北岛《回答》)
诗中的韵字是"证"、"铭"、"影",押"ing"韵。声韵和谐,悦耳动听。              
4、叠音自然
   叠音词是指用音节重叠的方式构成的词。如"密密麻麻"、"朗朗"、"嗡嗡"、"兴冲冲"等等。
叠音词的声音有很强的音乐性,听起来和谐悦耳,给人以美的享受。作品中使用叠音词,可增强语言的音律美。例如:
五颜六色的街灯闪闪烁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时隐时现,走在路上,就像浮游在布满繁星的天空。(丁玲《曼哈顿街头夜景》)
句中"闪闪烁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叠音词,读起来很有节奏感,清新明朗,让人在领略街灯多姿多态的美的同时,也在声音上得到一种音乐美的享受。

第三节 句式的选择
一、长句和短句
1、长句的选择
   长句结构复杂、表意精确、严密,抒情深沉、细腻。
长句一般多出现在政论、科技等语体中。
这是一个长句。主语是"事实",谓语中心语"表明"的宾语很长,是:"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文学作品也有采用长句形式的                
2、短句的选择
短句表意简短、生动、明快、有力,叙事简明,抒情强烈激越。
短句常用于口语中;文艺作品一般也多用短句。例如:
啊,美,伟大的美,令人陶醉的美。(峻青《沧海日出》)
"美"这个名词和"伟大的美"、"令人陶醉的美"两个偏正短语构成了具有递进关系的感叹句,简洁明了表达了作者对日出美景的赞叹。              
二、整句和散句
1、整句是结构相同或相似、形式整齐匀称的句子。
整句整齐匀称、节奏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常常用于诗歌、散文等文艺性文体中。例如:
走生路,生而出新;走险路,险而出奇;走难路,难而不俗。
(徐刚《黄山拾美》)
三部分句子字数、结构都相同,构成排比格式。
作者拿黄山的不同的路与作家三种不同的创作道路相类比,形式齐整匀称,表意简练醒目。                
2、散句是结构不同,字数长短不一的句子。
散句可以随意抒写,自由畅达,灵活自然。例如:
不过,瞿塘峡中,激流澎湃,涛如雷鸣,江面形成无数漩涡,船从漩涡中冲过,只听得一片哗啦啦的水声。过了八公里的瞿塘峡,乌沉沉的云雾,突然隐去。峡顶上一道蓝天,浮着几小片金色浮云,一注阳光像闪电样落在左边峭壁上。(刘白羽《长江三日》)
例句描写瞿塘峡的景色,句式各种各样,字数长短不一,灵活多变,形象生动,把瞿塘峡的美景描写得栩栩如生,避免了单调呆板、毫无生气。         
三、主动句和被动句
1、句中主语表示动作或行为的施事,这种句子叫主动句。例如:
"风把树叶吹落了。"
句中主语表示动作或行为的受事,这种句子叫被动句。例如:
"树叶被风吹落了。"
[辨析] 被动句和"被"字句
     2、如果说话人要突出主动者,可以用主动句式;如果要突出被动者,则用被动句式。例如:
     被动句:主语表示动作或行为受事的句子称为被动句。
"被"字句:主语是受事,而用"被"引进施事,或把"被"直接附着在动词前以表示被动关系的句子,叫做"被"字句。
被动句和"被"字句的关系:
"被"字句属于被动句的一种。可以说所有的"被"字句都是被动句,但不能说所有的被动句都是"被"字句。
被动句的范围比"被"字句大。
被动句除了可以用"被"字引入施事外,还可以用"让、叫、给"等介词引入施事。
例如:
忽而一个红衫的小丑被绑在柱子上,给一个花白胡子的用马鞭打起来了。(鲁迅《社戏》)
前一句用"被"表示被动 ,后一句用"给"表示被动。          
四、肯定句和否定句
1、肯定句的表达特点
肯定句是对事物做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如:
"他是中文系的学生。"
否定句是对事物做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如:
"他不是中文系的学生。"
肯定句和否定句语义的轻重强弱有差别。
表达同样的意义,可以使用肯定句,也可以使用否定句。
肯定句语义要重一些、语气强一些。
否定句语义轻一些,语气比较缓和。
1、肯定句的表达特点
例如:
不过,你真是个古怪的老头儿,在斑白的头发底下还保持着一个二十岁小伙子般强烈的感情,这样的人是不会幸福的。(黄秋耘《丁香花下》)
这是一句否定句。如果换成肯定句表达,结果就是:
不过,你真是个古怪的老头儿,在斑白的头发底下还保持着一个二十岁小伙子般强烈的感情,这样的人是会很痛苦的。
两者相比,"不会幸福"比"很痛苦"更加委婉、含蓄,语气相对较缓和,而"很痛苦"则更直接,语气更强,甚至还有些武断。    
2、单重否定与双重否定
单重否定句是只用一个否定词的否定句。
单重否定句如果与肯定句并用,形成鲜明的对比,所表达的意思就会更加明确,语气会更强烈。例如:
他们不是喝血者,不是寄生虫,不是强盗,也不是懦夫;他们是真正的人,大写的人。(秦牧《花蜜和蜂刺》)
"不是喝血者,不是寄生虫,不是强盗,也不是懦夫"这四个分句是为了衬托后面肯定的分句"他们是真正的人,大写的人",从而增强肯定的意义和语气。
双重否定句是含有两个否定词的句子。
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的意思,比肯定句表达的语气更强烈。例如:
男子倘要这么突然的飞黄腾达,单靠原来的男性是不行的,他至少非变狗不可。(鲁迅《关于妇女解放》)
这个句子使用了"非......不可",突出强调了"他必然要变狗"。
在实际上,这样的事情也并非全没有,逢蒙杀羿就是一个前例。(鲁迅《作文秘诀》)
         这个句子使用了"并非......没有"的双重否定,意思是肯定了"有这样的事情"的几率,增强了语气。                      
双重否定与肯定句
1、双重否定属于否定句中的一种。但是,双重否定所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
2、双重否定句所表达的肯定语气的程度超过一般肯定句。例如:
"这是任何人都承认的真理。"(一般肯定句)
"这是任何人都不能不承认的真理。"(双重否定句)
"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真理。"(双重否定句)
"这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真理。"(双重否定句)                           
五、设问句和反问句
1、设问句
在阐明观点之前,有意先提出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和思考,这是设问。用来设问的问句,就是设问句。比如:
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呢?是美,是一种特别的美,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美。(峻青《沧海日出》)
主宰戏剧的是什么人?一般以为是剧作家,认定剧本为一剧之本。(柯灵《戏外看戏》)
设问句重要的不在于前面的提问,而在于后面的回答。
先提出问题,是为了引起注意和思考,使后面的回答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文章的标题或开头用设问句,能够启发读者思考,便于读者更好地领会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思想。
前者是简单的陈述,读者是被动地接受;
后者的疑问引发读者主动的深深的思考,同时又能在句子中找到答案。                     
2、反问句
   用疑问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这是反问。用来反问的问句就是反问句。
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你可以说他是中国人走向现代的起点,但是,哪一个民族走向现代时的步履也不会像在上海那样匆促、慌张、自怯、杂乱无章。
你可以说他是中国人走向现代的起点,但是,哪一个民族走向现代时的步履会像在上海那样匆促、慌张、自怯、杂乱无章?(余秋雨《上海人》)
第一个句子是一个否定陈述句,第二个句子是一个反问句。
前者是简单的陈述,读者是被动地接受;
后者的疑问引发读者主动的深深的思考,同时又能在句子中找到答案。
在语气上,后者比前者更强烈,给人留下的印象更深刻。

第四节 辞格运用(一)
辞格也称辞式、修辞格,是为了增强语言表达效果而运用的一些修饰描摹的特殊方法。
修辞格在修辞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1、修辞格是修饰描摹的特殊格式和方法,这种方法是长期以来在言语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修辞格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语言中准确、鲜明、生动的表达和表现形式的积累和总结。
   3、修辞格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是社会大众喜闻乐见的表达和表现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4、修辞格是语言最佳表达形式的概括和总结,对丰富和发展民族语言的表达方式、提高语言的交际功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5、修辞格是语言艺术的精华,是语言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修辞学研究的重点。
一、比喻
比喻是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的修辞方法。
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联系二者的词语叫"喻词"。例如:
她一头的褐色卷发,盖着一张小圆脸,眼极活泼,口也很灵动,配着一身极鲜艳的衣裳--漆鞋,绿丝长袜,银红绸的上衣,紫酱的丝绒围裙--亭亭的立着,像一棵临风的郁金香。(徐志摩《曼殊斐儿》)
更多比喻例子:
1、远远望去,一座细长的泥桥像一条发白的绷带,在把这条裂痕马马虎虎地包扎起来。(张一弓《春妞儿和她的小戛斯》)
2、此刻天阴,工事土墙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暗红色,真像运动员鼓起的大块胸肌。(朱苏进《凝眸》)
3、这世道就像一杆秤,不会总摆不平。(冯骥才《神鞭》)
2、比喻的类型
    ①明喻:
明喻就是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出现的比喻。例如:
这初秋之夜如一袭藕花色的纱衫,飘起淡淡的哀愁。(何其芳《秋海棠》)
②暗喻:
暗喻又叫隐喻,只出现本体和喻体,不用比喻词语,或用"是、变成、成为、等于"等喻词。例如:
美感的记忆,是人生最可珍的产业,认识美的本能是上帝给我们进天堂的一把秘钥。(徐志摩《曼殊斐儿》)
    ③借喻:
借喻是只出现用来代替本体的喻体,而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例如:
我这辈子只是在生活的道上盲目的前冲,一时踹入一个泥潭,一时踏折一枝草花,只是这无目的的奔驰......(徐志摩《再剖》)
  ④强喻:
本体和喻体有共同的特征,为了突出本体的这一特征,特别强调喻体的程度不如或超过本体。例如:
我看见蝗虫遮天蔽日
向农民争夺粮食
而地主比蝗虫更凶
甚至掠夺去妻女
(邹荻帆《乡音》)
   ⑤反喻
从反面设喻,以反托正,从被否定的喻体事物的反面去领会本体事物的特征,喻词常用"不是"或"不像"。例如:
人非木石,岂能一味谈理,碍于情面而偏过去了,在这里正有着人气息。(鲁迅《送灶日漫笔》)
  ⑥博喻
博喻就是用不只一个喻体去说明和描述本体。例如: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朱自清《荷塘月色》)3、比喻的作用
①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②比喻叙事能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更加清楚明白。
③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
                                                      
4、运用比喻应注意的问题
        ①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是两个具有相似点的不同类别的事物,而且喻体必须是常见、易懂,能使人清楚地了解本体和喻体之间的比喻和被比喻的关系。
②比喻要贴切,紧紧抓住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
③比喻要有感情色彩,应当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④比喻运用不恰当常常表现为本体和喻体之间没有相似点,或者喻体表达的思想感情不恰当,在运用时应当特别注意避免。
二、比拟
1、什么是比拟
  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就叫比拟。
例如:
树倒下了,发出一声快乐的叫喊,一种牺牲自己的快乐,如梦想的孩子离开家,奔向不可知的运命时嘴里所喊出的。(何其芳《伐木》)
更多比拟例子:
1、黑暗在不住地退却,又像捉迷藏似的,从飞驰而去的汽车两旁包抄上来。(张一弓《春妞儿和她的小戛斯》)
2、踏上岛便感到四周充满威胁,每道石缝都在咬牙切齿,晶亮的口涎滴嗒着。(朱苏进《凝眸》)
3、我无法再继续写下去,所有的英文字母全在我脑子里跳疯狂的舞蹈。(陈丹燕《玻璃做的夏天》)
2、比拟的类型
①拟人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让无生命的事物好像有生命一样能活动,让有生命的动物好像人一样有思维和情感。例如:
下面溪水大概是涸了,看着有无数用为筑桥剩下的大而笨的白色石块,懒懒散散睡了一溪沟。(沈从文《遥夜》)
"睡"是有生命的人或者动物的行为。
假如是孤行者,就可以听到草棵、树叶被风吹折的声音,听到各类小虫的绵绵情话。(庞天舒《蓝旗兵巴图鲁》)
这里是赋予小虫人的思想情感,把它们的叫声比作人的"情话"。
    ②拟物
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或者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例如:
所以诗人在冬夜,只合围炉话旧,这就有点近于"蛰伏"了。(茅盾《冬天》)
"蛰伏"是动物的行为,这是把人当作动物来写。
三月的微风像一只小猫一样舔舐着我的脸颊,弄得我浑身痒酥酥的。
"舔舐"是动物的行为,这是把风当作动物来写。
3、运用比拟应注意的问题
①运用比拟必须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符合所描写的环境氛围。
②用以比拟的人和物必须具有相似点,使比拟生动自然,收到良好的效果。
③比拟不当常常表现为用以比拟的人和物之间没有相似点,或者不符合人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环境氛围。
4、比拟和比喻的异同
   比拟和比喻都是两事物相比,但是有区别。
比喻的重点在"喻",即以乙事物(喻体)来说明甲事物(本体),甲乙两事物有主有从;
比拟的重点在"拟",即干脆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甲乙两事物不分主从,浑然一体。
三、借代
1、什么是借代
借代是用与人或事物有关的东西来代替人或事物,被代替的事物叫“本体”,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借体”。
例如:
你要是爱细腰粉腿,就有跳舞场。(茅盾《现代化的话》)
"细腰粉腿"就是借代修辞格,指舞女。
如果首长一句话不讲,扔下"有线",全用"无线"去了,那我们才受不了呐。(徐怀中《西线轶事》)
"有线""无线"分别借代"有线班的战士"、"无线班的战士"。
   更多借代例子:
1、我还不能声张,"营业部主任"知道了,又会幸灾乐祸地嘲笑我。(张贤亮《绿化树》)
2、你们捧铁饭碗的,命也比俺值钱,就是停车一百天,关上门进行啥"安全教育",也少不了你们一分钱的工资。(张一弓《春妞儿和她的小戛斯》)
3、春妞儿和她的小戛斯正以八十公里的时速向前疾驶。(张一弓《春妞儿和她的小戛斯》)
                             
2、借代的类型
  ①特征、标志代本体:用本体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的名称。例如:
"你先猜猜,你们的英雄战士'北京',也就是薛凯华烈士......"高干事非常神秘地望着我,"你猜他的爸爸是谁?"(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
这里是用薛凯华的籍贯"北京"代指薛凯华。
②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的名称。例如:
方鸿渐从此死心不敢妄想,开始读叔本华......(钱钟书《围城》)
这里是用叔本华代指他的作品。
③具体代抽象:用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代替抽象的事物。例如:
人民浴血奋战赢得的胜利,又将为血泊所淹没。中国往何处去?(刘白羽《红太阳颂》)
具体的"血泊"代指抽象的战争。                      Next
   ④部分代整体: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替本体事物。例如:
春天,树木开花了,是晴明暖和的天气,早晨大路上还充满了褴褛的衣服和光赤的脚。(巴金《能言树》)
"褴褛的衣服和光赤的脚"代指穷人。
⑤结果代原因:用事情所产生的结果代替本体事物。例如:
林先生早已汗透棉袍。虽然累得那么着,林先生心里却很愉快。(茅盾《林家铺子》)
"汗透棉袍"是累的结果。                        
3、运用借代应注意的问题
        ①借体和本体关系密切,借体必须能突出地代表本体,有时需要在上下文中对借体有所交代,使读者明白本体是什么。
②借体往往带有褒贬色彩,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诸葛亮"等作借体,常用来指代正面人物,而"三只手"等作借体,常用来指代反面人物。
③借代不当常表现为本体和借体之间关系不明确。
4、借代和借喻的异同
借代和借喻有相似处,但是不同。
借代侧重相关性,强调借体和本体有关系;借代是代而不喻,不能改为比喻;
借喻侧重相似性,强调喻体和本体之间有相似点。借喻是喻中有代,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
四、夸张                          
1、什么是夸张
   故意言过其实,对事物加以超越事实的描述,这叫夸张。
例如:
来了阵雨,雨点一开始就有烂梅子那么大,砸得人疼。(金曾豪《野种》)
经过了几百年漫长的等待之后,手术室的门打开了,她看见了那张下面带轮子的床,老周还在那上面躺着,他的脸上蒙了一块白布。(述平《某》)
更多例子:
1、啊,今天,我已成了自由人,我要用我干裂的、没有血色的嘴唇一千遍地吻这片土地!(张贤亮《绿化树》)
2、掩体内的土壤被敲打得结结实实,几乎敲出一层油来。(朱苏进《凝眸》)
3、几只小虫在灯光中翩翩飞动,屋子里静得几乎能听到女兵们每一次把竹针穿进毛线的声音。(张波《白纸船》)        
2、夸张的类型
    ①扩大夸张
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多、快、高、长、强......)处说。例如:
母亲已经哭得再哭不出声,几天间老了几十年。(何继青《哭歌》)

相关话题/现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