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辅导班讲义-暑假班部分(3)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3-05


受众----受众分析
概念辨析:
集群(crowd)群体(group) 集体(collectivity)公众(public)受众(audience)
公民(citizen)大众(mass)

Crowd:
指集合状态下的人群,规模大,通常局限在一定的物理空间之内,具有匿名性、情绪性、暗示性和感染性,能够从事一定的集合行为,但是一般是临时组成的,不具备成为稳定社会构成体的条件。

Group:(or Primary Group 或小群体)
特点是:所有成员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和地理边界内,经常保持面识关系,拥有共同的目标或价值观,群体关系构成简洁明了,且在时间上有一定稳定性。

Collectivity
集体:许多人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跟“个人”相对。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层次。它不同于一般群体。特点在于,其成员之间不仅有着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活动,而且彼此之间联系密切,具有鲜明的组织任务,成员不仅要认识到群体活动个人和本群体的利益,而且还要认识到对组织、对整个社会的意义。在集体中,成员之间彼此建立有稳定、合作和相互友爱的关系。例如,学校的班级、部队的班、排、连队,工厂的车间、班组等都是集体。

Public
指的是社会上围绕共同关心的公共事务和问题,通过公开、合理的讨论而形成的能动的社会群体,是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者,行为是有理性的。卢梭认为公众的意见“公意”是共同体的最高意志。公众主要是一个政治概念

Audience
指的是一对多的传播活动的对象或受传者,会场的听众,比赛场的观中,都属于受众的范围。传播学中,受众一般指的是大众传播的而受众(mass audience),大众传播中,受众和传媒构成了传播过程的两级,两者相互依存和竞争,构成了现代信息系统运行的重要角色。受众是一个传播学的概念。

Citizen
通常指具有一国国籍,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享有权利同时也承担义务的人。在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公民的概念也有所不同。公民一词最早始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在当时的奴隶制国家,公民仅指在法律上有特权的一小部分自由民。

Mass
是伴随着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而出现的一个概念。这种理论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人类进入大众社会的一个分界点。在这个时代,作为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大众传播发展的结果,过去的那种传统社会结构,等级秩序和统一的价值体系已被打破,社会成员失去了统一的行为参考系,变成了孤立的、分散的、均质的、原子式的存在,即所谓的“大众”(mass),它是一种新的未组织化的群体。主要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

公众和受众的区分
“公众”和“受众”之间究竟存在着一些怎样的具体区别呢?法国社会和传媒学者戴扬(Daniel Dayan)综合了其他法国论者的意见,将这二者间的区别归结为六点。第一,公众是一种社会群体,它具有社会交往性(sociability),并显示一定的稳定性。公众永远是复数的publics中的一个“小公众”,公民社会是由许许多多的小公众组成的。第二,公众认真对待内部讨论,并由这种讨论而形成。第三,公众具有公开展示自己的能力,每个具体的公众都在这种公开的“自我表现”的过程中确立与其它公众的关系和自己的特殊性。第四,公众在公开的自我表现中表明对某些价值的认同,对某种共好理念或世界观有所追求。特定公众的成员因这些共同性的认同、理念或价值观形成公众群体。第五,公众有将个人性质的审美“趣味”转化为公共性质的社会“要求”的能力。第六,公众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审视能力。公众的自我表现、自我形象设计和自行设立群体价值标准,都是这种自我意识和自我审视能力的表现。没有群体自我意识就没有公众。与“公众”相比,传媒受众(往往称之为“观众”,以电视观众为典型)则是零散分离的个体,他们彼此缺乏社会交往和稳定联系,既不必作公开的自我表现,也无须持有某种共好的理念。观众对外界的反应是被动的,“观众”是一个被市场所想象的群体。在这一点上,公众和观众的区别并不在于前者比后者更真实,“而在于谁想象了那个群体。公众是一种想象为‘我们’的集体存在,观众则是被作为第三人称来想象的。观众是由某些第三者为其他第三者所构建的集体存在。”〔注15〕公众的关系是由“我们”所想象的“你”和“我”所形成的“我们”。而观众则是由某个“他”为另一个“他”所想象的其它的“他”和“他”组成的“他们”。
大众社会理论
大众社会理论是媒介传播理论中最古老的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具有很大的影响,为当时的主导范式,总体来说,大众社会理论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首先,在个体层面,它揭示了工业化社会摧毁传统社群结构之后个人的原子化生存状态,工业化促进了个体的自由流动,却割裂了社区层面的感情纽带;滋生了个体的新生活和思考方式,却步入了新的标准化和格式化陷阱。
其次,在国家与社会关系层面,由于缺乏中间组织的缓冲,国家直接面对个体,国家力量可以大规模地深入社会内部,而大众又很容易为少数精英所鼓动甚至控制。
第三,在社会文化层面,大众传播媒体的急遽膨胀满足了个体消除孤立和疏离感的愿望,却创造了缺乏社会约束的国家权威流通渠道,使国家可以更轻易地通过社会教化、动员和整合制造同质性的“臣民文化”。
大众社会理论的假设:
媒介是一种非常有害的、癌症一般的社会力量,必须对媒介进行净化或重构。
媒介具有直达普通人头脑,并直接影响普通人头脑的力量
一旦普通人的头脑被媒介腐蚀,将不仅破坏个人生活,还会产生大规模的社会问题。
建立极权社会秩序就一定能解决由媒介引发的社会混乱。
受众概念的历史
今天的媒介受众,最早起源于古代体育比赛的观众,以及早期公共戏剧及音乐表演的观众。
大众媒介的受众主要随着印刷书籍的出现而出现,书本的出现早就了新的分散的群体---阅读公众(reading public)
而19世纪的技术和社会革新从根本上概念了受众特性,特别是受众规模。电影使得大规模的人群接受同一讯息,创造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受众(mass audience)。
20世纪20年代开始,无线电广播发明创造出了新型了受众,成为媒介业扩大市场和利润的目标。
20世纪60年代,电视的普及赋予了受众新的意义,电视着重关注受众的一些大众化特征,如人数众多,匿名,容易沉迷,消极被动。
经验研究中的受众观
早期的作为大众的受众
芝加哥学派学者布鲁莫(Herbert Blumer)认为受众这一新型集合体的形成是现代社会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他称这一集合体为大众(mass),并将它同传统的社会形式---尤其是群体group,群集crowd和公众public区别开来。他将大众视为现代工业话城镇社会这一新环境的产物,具有规模大、原子式、分散性和异质性等特点。受众成员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且缺乏任何自我认同意识。传者和受者关系是一种典型的计算关系。
早期评论家在使用大众概念时常带有一种贬义,反映出精英们对现代工业社会的某种悲观情绪,也放映出人们对个性消失,非理性,受人操纵等现象的担忧。
作为群体的受众
大众传播研究史上,有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出现在20世纪40到50年代之间,当时的有关大众受众的原子理论受到质疑。拉闸斯菲尔德通过调查发现,受众由基于共同利益而形成的许多互相交错的社会关系网所构成,大众媒介以不同的方式与这些社会网络融合。如拉式的意见领袖假定,人们的媒介接触行为有很多不同的社会关系所中介,这些社会关系引导,过滤,并且诠释人们的媒介经验。因此,媒介对受众的影响是很小的,只能强化已有的人们的观点。受众是“顽固的”,难以改变的。这一研究成果被称为,群体的再发现。拉式等人的研究直接导致了传播学研究范式的大转型。
作为市场的受众
把受众作为市场的观点,主要来自于媒介经营者和所有者。是一种媒介工业话语。这种观点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看成是一种计算关系,而不是一种社会关系。他关注的是经济利益。

批判研究中的受众观
法兰克福学派的受众观
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现代传媒技术是必然会造成原子孤立型受众的外界力量。大众受众基本上是一群无助的受害者,由于传媒受众之间彼此缺乏联系和对话交往,他们在政治生活中成为受权力控制的千人一面的“大众”。被那些激励贩卖虚假仪式的资本主义文化工业所操纵和剥削。使得他们丧失了任何一种阶级认同和团结意识。
根据马尔库塞的观点,大众受众的形成,是控制和同质化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控制和同质化导致了所谓的单向度的社会one dimensional society。这意味着,这样的社会中,不同阶级之间阶级利益的真正差别还没有被消除就变掩盖了,消费者和受众的需求是一种虚假需求,一种被人为刺激出来的需求,这种需求的满足不过是使得占统治阶级地位的资产阶级获利而已。
文化研究的受众观
英国文化研究学者,如霍家特(Hoggart),威廉斯(williams),霍尔(Hall)等,主要从正面重新诠释了大众受众的主流品味和偏好,他们拒绝了大众的概念,也拒绝将流行文化看成是一种低级文化,他们认为,流行文化是一种与高雅文化不同但平等的文化类别。

霍尔的编码和解码
英国文化研究的传播论对美国的媒介效果论进行批判,认为受众往往与信息传播者的意图发生偏离,对信息进行多样化的解读。其代表是霍尔的《编码/解码》,对之前美国媒介效果研究中从传者到受者的单向模式进行修正,提出了“编码/解码”的全新模式。
霍尔认为,以媒介为中介信息首先经过发送者的编码(符号化),然后被较有自主性的接收者解码(符号解读)。信息的意蕴是经过编码和解码两个过程才被创造出来。因此,被编码的信息和经过解码的信息并不存在必然的一致性,同样的信息有可能被不同的受众解读为多样的意涵。经常会出现发送者传递的意涵被接收者所误解或与发送者的期待截然不同的解读。
霍尔还认为,媒体是发送者和接收者围绕社会的意味和价值展开争夺的场所,即多元文化论坛,发送者传递的信息并不能完整、顺畅地到达接收者。在此,霍尔提出有三种解码模式:即主导-霸权的解码(dominant decoding)、协商的解读(negotiated reading)和对抗的解读(oppositional reading)。从这种多样化的解读可以发现解码者是具有某种独立解读信息的“能动的受众”

霍尔多元文化论坛----对大众文化的看法
他认为自由民主中的大众媒介最好被理解为多元化公共论坛,在此论坛中,不同力量相互较量,形成关于社会存在的流行观念。霍尔认为精英不能对这个论坛保持完全的支配权。
大众文化并非如法兰克福批判理论所称是由统治阶级强加在大众身上并单方向的控制大众的那样,而是认为大众文化更应该看作是一个统治阶级与大众进行谈判和斗争的领域,是一个“力的场”。在这个场中,统治阶级力图通过大众文化向大众施加影响意图同化大众;而大众并非就如统治阶级所愿,他们利用大众文化向统治阶级说“不”,将之作为与统治阶级斗争的战场。
因此在这种意义上,大众文化实则成为了一个大众与统治阶级进行斗争、谈判的领域,而大众则成为了为自己的利益而斗争的主体。由于大众的利益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对大众文化的解读和反应表现出不同方式。对此,霍尔在《电视话语中的编码与解码》中作了深入的分析。

霍尔认为编码是大众传播中必备的两个环节。在大众传播中,首先必须对事件进行各种处理,这个处理的过程即为编码;受众对节目的接收理解的过程即为解码。因为传播交流的双方缺乏对等性,他们在地位与结构方面都有可能存在差异,所以编码者所要传达的意图并不一定等同于解码者的实际理解。受众与编码者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受众解读方式的多样性。霍尔区分了受众的三种地位:即主导———霸权地位(dominant-hegemonic position),协调符码(negotiated code)或地位;完全对立的地位。因而受众在收看节目时就有了三种不同的解读方式:顺从编码者的意图进行解码;采取商讨方式进行解码;以完全相反的方式去解码所接收到的信息。[8](345)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对于大众文化理论的意义在于:大众文化的受众并不是消极被动的接收影响而被塑造成大众文化所需要塑造成的样子,而是能够根据自己的立场采取自己的方式去解读自上而下的大众文化,并在解读的过程中发出自己的声音,或同意,或协调或反抗。


补充:大传书
霍尔提出了一个受众研究的方法,现在被称作接受研究或接受分析。这个方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关注不同类型的受众怎样理解特定形式的内容。霍尔使用法国的符号学理论声明,任何媒介都可以被当作由符号组成的文本,这些符号互相联系,一定要理解它们的结构。霍尔认为大部分文本都可以用不同方法去解读,但是讯息的生产者通常倾向于人们以某种方法去解读,这被称为倾向性的或者主导性的解读。但除此之外,受众也有其他的解读可能。它们可能不同意某个讯息或者误读讯息的某些方面,从而解读出另一种不同的意义,也被称为协商意义,这种意义和主导性解读中的意义有巨大的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受众在进行对抗性解码。

莫利的接受分析研究
接受研究是文化研究的个受众研究的分支,强调读者在对媒介文本中的作用,认为受众对于大众媒介所提供的主导性和支配性的意义具有抵抗和与之颠覆的力量。其研究特征一般采用民族志和定性方法进行研究。

补充:
莫利的著作为后来的接受分析提供了一个模式。他把从英国社会各阶层中选出的人分为二十几个组,成员范围包括从商业经理到工团主义者和学徒工。他要求这些人观看某一集《全国各地》,看完后这些人开始讨论节目,并提出各自对节目的理解。这个节目制作者的本意是用特定的方法来吸引中低阶级受众。莫利将所有组的讨论记录下来,分为三类来分析:主导性解码、协商性解码和对抗性解码。他发现属于上层阶级的商业经理虽然仅仅把节目看作是娱乐,但并不抱怨节目提出的问题,莫利把他们划为主导性解码那一类。在另一个极端,商店服务员们喜欢这个节目的形式,但却反对节目传递的讯息,莫利把他们划为对抗性解码那一类。归入协商性解码那一类的人主要是实习教师和文科学生。实际上很少有小组只对节目进行了主导性解读,大部分小组提供了协商性解码,一些小组提供了对抗性解码。
菲斯克的生产性受众
霍尔为代表的理论中,大众面对大众文化所显露的姿态各异,既有同意,也有怀疑,还有反抗,而
在约翰•费斯克的理论中受众则采取了一种统一的反抗姿态,成为了大众文化的生产者。费斯克所提出的两种经济理论为他的大众文化理论奠定了基础,因而要深入理解他的受众观就有必要认识他的两种经济理论。费斯克把经济划分为金融经济和文化经济。

金融经济                           文化经济
Ⅰ           Ⅱ
生产者     制片商(厂)    节目                   观众
商品         节目       观众                意义/快感
消费者      发行者     广告商               观众自己

费斯克指出,电视节目首先运行在金融经济系统中,这一系统包括两个阶段。作为生产者的制片商把作为商品的节目卖给作为消费者的发行者,第一阶段至此结束;
金融经济的第二阶段则是电视台将电视观众作为商品卖给广告商,广告商成为了消费者,电视台播放出的节目则成为了“生产者”。金融经济至此结束,但文化经济却刚刚开始。费斯克
认为在文化经济中,观众成了生产者,他在收看电视节目时创造了意义和快感,而这种意义在观众之间流通。从这种意义上看电视节目实际上成为了观众创造意义和快感的源泉。

费斯克的分析表明,文化商品与一般商品存有差异,因为文化商品还存在文化经济的流通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制造商只是向观众提供文化产品,而根本就不能够控制观众的解读。制造商提供的只是一种文化资源,大众利用这些文化资源创造出了意义和快感,创造出了自己的文化。因此,大众成为了大众文化的创造者和消费者。在此基础上,费斯克认为大众文化就是大众利用统治阶级所提供的文化资源创造出来的规避或抵制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一种文化,由是大众成为了大众文化的生产者,并以规避或抵制的姿态来与统治阶级作斗争。

政治经济学派
加拿大学者斯麦思(Smythe)提出了受众商品论,认为受众实际上是在为广告商打工,受众利用闲暇时间看报纸或电视,这项劳动被传媒包装成一种新的商品出售给广告商;而受众却还需要花费额外的钱去购买媒介广告的商品,再次为媒介买单。因此,整个商业电视体系和报业体系,都是依靠对受众处心积虑的盘剥,榨取他们的剩余价值而存活的。受众商品论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审查了受众。

“受众商品论”是由加拿大传播政治经济学者达拉斯.史麦斯提出的一个经典理论,试图从媒介、受众、广告商三者之间的关系中揭示资本主义媒介及其产品的实质。该理论从媒介运作的经济方面出发进行传播研究,在媒介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现了受众,意识到受众角色的变化,替代媒介一般意义上的产品内容而成为介于媒介和生产商之间交易的商品,由传统观念中的消费者变成了消费品本身,这对于资本主义的媒介批判是极其深刻的。但同时,该理论对受众这一概念的诸多消极属性介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受众作为人本身的主体性。

“受众商品论”主要观点

史麦斯“受众商品理论”的思想第一次正式提出是1951年瓦萨学院消费者联盟研究所的一次会议上。1977年他发表《传播: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盲点》 一文,标志着受众商品理论的形成。其中几个主要的观点为:

1. 媒介生产的商品是受众
史麦斯认为,以广告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媒介所生产的商品不是广播电视节目,而是受众这一特殊商品。“大众媒介生产的消息、思想、形象、娱乐、言论和信息,却不是它最重要的产品,他们只是‘免费午餐’,其目的是引诱受众来到生产现场——电视机前。真正的商品是受众。媒介则根据受众的多寡和质量的高低向广告客户收取费用”。因此,媒介的主要功能就是将受众集合,然后打包出售给广告商。

2. 受众通过劳动来创造价值。
该观点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媒介的广告费是将受众作为商品卖给广告商所得的营业收入,受众不仅要花费时间和金钱来实现媒介产品的使用价值,还要间接替广告商向媒介支付商品的广告价值,而他们自己却“没有及时地获得这种劳动的报酬”。

3. 受众劳动的本质是冲动购买
“‘冲动购买’逐渐成为意识工业的实践……消费者的准睡眠状态导致冲动购买,因为消费者回到家中以后想不起任何购买的理由。广告商掌握了媒介话语权,通过广告操控消费者,向他们灌输虚假的价值观,鼓吹物质至上和消费主义观念,充分激发利用他们的情感,从而引导人们去购买那些并不需要的或者估价过高的物品。

由此可见,在“受众商品论”所揭示的这样一个隐型的“受众、媒介和广告商”三角关系中,广告商为媒介运作提供资金,媒介则为广告商提供受众作为交换,而这些受众“通过把他们的时间(‘工作’或劳动)用来消费广告信息和购买其他商品来为广告商创造剩余价值”。

受众研究的三路传统(受众观)
麦奎尔对各种各样的受众研究进行了整合和归纳,将受众研究划分为三大传统:机构性受众研究;行为性受众研究和社会文化型受众研究。

结构性受众研究源于媒介工业的需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有关受众规模、媒介接触、到达率、流动情况等方面的量化信息,这些数据对媒介广告经营是必不可少的。他们的代表性的受众观如受众市场论。常用的研究方法是受众调查。

行为性受众研究的目的是改进和强化媒介传播的效果,即通过考察受众的外在的而非内在的表现来解释媒介的影响,预测受众的行为,为传播决策者提供参考。主要的研究者如拉闸斯菲尔德,霍夫兰,克拉珀等人的经验研究。受众观为“顽固的受众”,或作为群体的受众,使用与满足等。

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内容广泛,广义上包括批判研究,文学批评,文化研究和接受分析在内。狭义上主要指接受分析,他不同于结构性与行为性受众研究,认为受众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媒介的使用是特定社会文化环境的一种反应,也是赋予文化产品和文化经验以意义的过程。
代表人物有主要有霍尔编码解码理论和的莫利(David Morley)接受分析

三种受众研究传统除了研究目的不同和受众观的差异,还在于研究方法的不同。结构性和行为性受众研究主要采用调查统计和心理实验等定量研究方法。而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则主要采用民族志和定性的研究方法。

在新媒体时代,受众是否还存在?


被动的受众:大众社会理论
顽固的受众---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
主动的受众---使用与满足理论;接受研究;费斯克的生产性受众观
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受众商品论
分众与小众
网众
新时期的受众概念的探讨

电视文化受众身份的突变:从观众到消费者
英国的文化研究者斯图亚特•霍尔写于1973年的《电视话语的制码解码》认为电视文本意义不是传播者“传递”的,而是接受者“生产”的,其创造性在于它把电视文本意义的定制从生产过程转移到消费阶段。
1980年伯明翰学派后期中心人物戴维•莫利出版了《<举国上下>的观众》一书将研究焦点转移到观众对同一电视文本的不同解读上,从中发现观众反抗霸权话语的可能,印证了霍尔模式的合理性。
1985年荷兰裔女学者洪美恩出版专著《看〈豪门恩怨〉:肥皂剧和情节剧想象》,运用了民族志的研究方法从经验层面分析了电视受众的收视行为和心理。以上研究显示电视观众不象文化批判家眼中那样被动和消极,在信息接受方面他们是主动的、积极的。

“主动的观众”理论虽然提升了观众在电视节目的生产和流通环节上的重要性,但是又无一不是把观众作为电视节目流通的最后一个环节而已。消费社会的来临使这一局面得到了彻底的改变,“主动的观众”转而成为了“影响生产”的“主动的消费者”。
补充:
传者和受者的关系问题(迷文化)
迷研究初探
[摘要]:
今日传播学研究的焦点不再是受众或阅听人(audience),而是用户(user)。主动的受众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过去传统大众媒介环境中,大量消费媒介的受众被称为“沙发上的土豆”(couch potatoes),而当前无所不在的媒介环境中的主动受众,是积极寻找偶像的“迷”(fans)。

四、迷的定义和迷研究
1.迷的定义:
「迷」,指涉粉丝,也指「迷的现象」(fandom)。学者亨利珍肯(Henry Jenkins)于1992年《文本的偷猎者》一书,为迷研究开创新的方向。他认为迷是指“狂热的介入球类、商业或娱乐活动,迷恋、仰慕或崇拜影视歌星或运动明星的人”。迷将媒介使用行为化为一种文化活动的形式,与朋友共享观看或阅读心得,并且加入共享同样兴趣的社群。[11]
杉德卫斯(Cornel Sandvoss)于2005年出版的《迷研究》一书,综合了前人对迷的研究。他认为迷是“固定的,有规律的,情绪性的投入一个流行故事或文本”。文本来自书本、电视剧、电影或音乐的形式,或者是体育或流行符号皆可。迷固定的,情绪性的消费所有亚文化(subculture)有关的媒介文本。使用消费这些文本的受众就是迷(fan)。

迷,通常以一个群体的形式出现,是相对于广大的主流受众的小众群体,虽然每个迷和迷间对媒介文本(mediated texts)的关系不同,但他们建立和维持与文本的情感联系,并分享一个共同的心理、社会和文化的基础。迷积极运用、协商和挪用(appropriating)或偷猎(poaching)媒介文本,迷研究的基础理论在于,迷的媒介使用行为是迷在文本上的自我反射(self-reflection)[12]。


2.迷研究阶段论:
2007年中出版的《迷研究》[13]一书绪论中,指出迷研究在过去20年中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迷是美丽的”,这阶段的迷研究延续了费斯克的论点,指出受众得以挪用文本,再创造内容的发挥空间,这阶段的迷研究重点在探讨迷群对抗主流媒体的空间,庆贺迷群的挪用文本并再生产文本的能力,发挥对抗主流媒体的力量。也有学者认为,网络赋予受众权力,科技赋予受众得以向主流挑战的权力[14]。这阶段的研究实现了“从媒体对受众做了什么”到“受众对媒体做了什么”的转变。

第二阶段的迷研究中,学者发现在迷群中同样存在现实社会中的社会阶层,但迷群的文化资本是其对偶像文本累积的知识,而非社会既定的世俗陈规。迷群毕竟是社会中的一个群体,有着社会的高低结构之分。
 
第三阶段的迷群研究是当前迷研究的主流,试着回答研究迷的目的何在,试着抓住现代生活的基本要素。入迷行为代表着一种情感的依附和寄托,现代社会中,许多事情更是感性无法以理性分析的,所以研究主动的受众-迷(fan audience),也就是“藉由研究他们来理解这个媒介社会中,我们心中对社会、政治、文化的现实和认同”。
 
迷可以视为最主动的一群受众和阅听人。文化研究者重视受众主动性(audience activity),受众不是一个单一的集体,是复杂多元的文化组合,包括许多重迭的小团体与亚文化。受众积极消费媒介文本,迷研究为阅听人研究开创了新的领域。迷并非过度使用媒介的受众,迷在与媒介互动的过程中,主动挪用文本中的元素来重新生产自身的文本,进一步的反映了迷的日常生活经验。迷的主体性和日常生活因此成为新一代迷研究关注的主体。

早期的迷研究建构于媒介文本和受众的权力竞争,认为内容提供者和受众是对立的,受众抗拒、妥协或接纳文本。事实上,文本的意义是多重的,受众不再是“受”众,也不受社会经济地位的限制消费媒介文本。杉德卫斯认为来自不同社经地位的受众,可以在同样的媒介符号中获得认同,迷在符号中找到自我,从中得到熟悉感、安全感和情绪的满足。迷的媒介使用行满足其对媒介的期待和投射自我于文本符号之上(Sandvoss, 2005)。

今日商品化的社会成为一个表演的舞台,人人是演员和观众,也同时是内容的生产和消费者。商品化将社会上的影像美学化,人们更关注自己的形象,人们藉由消费建立个人的风格,从而建立个人在社会上的阶层和从属的群体。社会走向多元和创意,人们在媒介使用行为中,建立自我,找到自我,将自我内化,完成身份认同的建构过程。
新媒介环境中阅听人的媒介使用行为,建立在麦克卢汉的“媒介是人的延伸”观点之上。他认为人在延伸自我中留恋自身的影像,并且陶醉不已。这样的媒介消费是愉悦的,创造了一个多元的、差异的、易变的流动空间。阅听人在媒介影像中看到自己,进而肯定自己的存在,也就是“我拍故我在、我写故我在、我迷故我在”的最佳解释。
 
结论:
受众不再是受众――新媒介环境中的受众不再是受众,是用户、是内容生产与创造者、是想象空间中的表演者和观看者、是阅听大众、也就是我们自己。后现代媒介景观中的人们身份是多元流动的,面貌是复杂多样的。从传统大众媒介到新媒介,人们的媒介使用行为趋向主动,在虚拟与现实间交错间,在消费媒介中找到自我认同,在创意社会中建构了自我身份,这样的媒介使用模式,凸现在以虚拟空间为家的迷群身上。
在媒介无所不在的信息社会中,人们面对影像洪流,无论是否愿意,随时随地消费使用媒介。新媒介将受众由传播机构权力不平等的结构关系中解放出来,日益廉价的科技使得受众如虎添翼,在想象空间中发挥强大的创造力。受众、用户,也就是我们消费大众,成为文本的共建者,参与虚拟社区中循环不已的文本创造过程,文本得以无限延伸。对迷群来说,偶像的形象得以无限延伸,迷群得以重复消费偶像,将偶像置于一个自我投射的想象空间中。

媒介不再是媒介――网络社会中消费媒介的经验可以是及时的或是延迟的,虚拟与真实的界限模糊,新科技使远距离的人们得以迅速建立联系,但又同时疏离受众与现实以及地理意义上接近的他人。新媒介环境中受众的媒介使用行为,建立在麦克卢汉的“媒介是人的延伸”观点,认为人在延伸自我中留恋自身的影像,并且陶醉不已。这样的媒介消费是愉悦的,创造了一个多元的、差异的、易变的流动空间。受众在媒介影像中看到自己,进而肯定自己的存在,也就是“我拍故我在、我写故我在、我迷故我在”最佳解释。

本研究提出无所不在的媒介环境中,受众研究面临的挑战。本文首先梳理主动受众的范式变迁历程,以「观看∕表演」范式论点分析主动受众媒介使用行为。「观看∕表演」范式将这个社会视为一个表演的舞台,人人是演员和观众。商品化将社会上的影像美学化,人们更关注自己的形象,人们藉由消费建立个人的风格,从而建立个人在社会上的阶层和从属的群体。社会走向多元和创意,符号成为受众社会地位的象征,受众消费的媒介内容显示其社会差异和品味。人们在媒介使用行为中,建立自我,找到自我,将自我内化,完成身份的建构过程。媒介不再是媒介,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存在社会中每个角落,人和一切事物都成为媒介的主体,人们也是看与被看的客体。
传者和政府的关系问题(美国政府与媒介关系,中国政府与媒介关系)




































媒介形态
媒介形态
相关概念
案例、理论运用

“媒介融合”( Media Convergence):

一、报纸——报网融合——手机报
1、19c30s便士报 第一个大众传播媒介

2、报网融合:

3、手机报:

4、报纸消亡论:
二、广播——数字广播——网络电台

1、广播是一种听觉媒介
突发事件中的广播媒体:

三、电视——数字电视——播客
电视 1936
电视相关传播学研究:使用与满足研究,培养理论。
数字电视:
互动电视(internet television):
收费电视:
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
公共电视:

四、杂志——电子杂志

其主要特点是:

五、电影
院线制度
好莱坞的影响力
电影中的明星制:

六、网络(重点)
相关概念:
博客,播客、掘客、SNS、WIKI、 RSS 、IPTV 、P2P 、Twitter、Facebook……
公民社会、公共领域、话语权、草根新闻、人肉搜索、网络暴力、网络政治(奥巴马、伊朗)……
网络带来的问题:


网络相关理论及热点:

七、手机。。。。。。手机报。。。。。。手机电视
手机媒体的优势:
劣势:

手机的传播属性:

手机电视:

短信对社会公共话语空间的建构:

(一)从文化角度审视新媒体
(二)从政治学角度加以考量
 (三)从社会学角度加以考量

媒介事件:

媒介事件对受众来讲主要有三个特点:

传媒假事件:




















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流
基础书目
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美] 拉里. 萨默瓦 理查德.波特著, 闵惠泉等译:《跨文化传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Larry A. Samovar, Richard E. Porter and Lisa A. Stefani,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Linell Davis,《中西文化之鉴--跨文化交际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美]Stanley / J.Baran,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Foundations, Ferment, and Future, (影印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
关世杰:《国际传播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李希光,周庆安,软力量与全球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约瑟夫•奈:《硬权力与软权力》(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扩展阅读
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吕万和等译,商务印书馆。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哈罗德•伊萨克斯:《美国的中国形象》(于殿利等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年版。
[美]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黄煜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美]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英]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像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试题和复习
以英语为主,每年75-150分。今年75分英文部分,历年基本上为150分。
从考察的范围来看,跨文化和国际传播部分由于知识点比较容易掌握,08年的试题中有所淡化。反而增加了一些大众传播的知识,因此要求对知识面的掌握更加广泛,不仅大众传播的基础知识要清楚,而且国际传播和跨文化方面也要详细掌握。英语更是不能放松,个人觉得国传是所有的方向里面最难考的一个方向。如果英语基础好的话,建议报考国传方向,复习起来会相对比较轻松。

考别的方向的同学也需要了解国际传播的有关知识,这些在历年试题中也有所体现,北大基本上每年都会出1-2道国传方向的题目,目的就是检验大家的知识结构有无漏洞。所以,一定要全面的把握整体的框架,做到不漏不梳。

复习要求
英语
英语是重点,每年75-150不等,要求全面,听说读写译要全面复习。

古文
积累是关键

传播学知识
掌握体系,事半功倍,联系实际,学会运用,扩宽范围,多看原版。

知识框架体系
概念辨析
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区别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 interculture communication
1,    研究范围不同:
国家和文化是不同的概念,国际传播是指国与国之间越过地理边界而进行的传播活动。跨文化交流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信息交流活动,一个多名族的国家内,不同文化背景的名族之间的交流也算跨文化交流。如汉维族之间的交流。

2,    研究角度不同: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是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以面对面为主的交流活动,是微观的。而国际传播侧重通过大众媒体如,国际电视,广播等进行传播。

相关话题/传播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辅导班-大众传播研究方法
    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辅导班-大众传播研究方法 大众传播研究方法 传播学是一门旨在研究人类如何创制 交换和解读信息的社会科学,因此,传播学研究需要将科学与人文研究结合起来。史蒂芬 小约翰 第一章 理论与研究范式 一 理论与范式 理论:理论就是为了解释某个现象,按照一定的规范所抽象出来的概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05
  • 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辅导班-研究生入学考试基础知识
    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辅导班-研究生入学考试基础知识 北京大学传播学研究生入学考试 * 第一天:传播学的基本问题和重点问题 * 第二天:传播学历年真题分析 * 第三天:传播学热点重点问题分析 * 第四天:模拟考试 * 第五天:讲解试题,解答疑问,聚餐 传播学基础问题 简述西方传播学的起源、发展与流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05
  • 南昌大学2017新闻传播学硕考研真题回忆
    南昌大学17新传学硕考研真题回忆 【南昌大学】学硕: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 1. 文艺春秋 2.BBC 3. 东方风来满眼春 4. 开、好、管 5. 选择性接触 二、简答题 1. 简述新闻舆论形成的条件 2. 简述《民报》的主要内容 3. 简述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的原理原则 4. 甘地的新闻思想 三、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7
  • 2007-2016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历年真题
    厦门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基础) 一、填空 1、___开始,纸张在传播中开始独占鳌头:我国最早的关于报纸的记载是孙樵《___》卷的《读开元杂报》一文。 2、1815年,《___》在马六甲创办。____年《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创办;1822年,在澳门创办的第一份葡萄牙文报刊是__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07
  • 2019考研:新闻传播学三个基本问题
    1、什么是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创立乃基于这样一个信念:由于现实被合理地分成了一些不同知识群,因此系统化研究便要求研究者掌握专门的技能,并借助于这些技能去集中应对多种多样、各自独立的现实领域。(华勒斯坦等,1997:9)新闻学作为一个职业规范性学科,它探讨的,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06
  • 2018年四川大学文学新闻传播学院考研真题
    四川大学 学硕:636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 1. 书脊 2. 传播流 3. 空符号 4.DAGMAR 5. 威尼斯手抄小报 6. 涵化理论 7. 知识劳工 8. 后真相 二、简答题 1. 从受众角度分析弹幕的传播效果 2. 简述新闻、舆论与宣传的区别与联系,并举例说明。 3. 介绍罗兰巴尔特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04
  • 2018年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考研真题
    浙江大学 学硕:807新闻与传播实务 1. 声画组合的基本模式(又称稳定模式)是什么?每个要素发挥了什么作用?请举例论证。 2. 新闻专业主义防止商业逻辑侵犯新闻逻辑,你同意吗?为什么?举例论证。 3. 网络时代还需要新闻的专业堡垒吗?为什么?举例论证。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04
  • 2018年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考研真题
    暨南大学 学硕: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选做4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多选不给分) 1. 《新闻学大意》 2. 舰队街 3. 舆论反转 4. 首因效应 5. 网络直播 6. 长尾理论 二、简答题(选做3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多选不给分) 1. 简述近代中国民营报纸的活动内容及意义/贡献 2. 简述大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04
  • 2018年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考研真题
    学硕:714新闻传播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 报刊的有机运动 2. 《每周评论》 3. 王韬 4. 人民日报改版社论《致读者》 5. 信息茧房 二、简答 1. 人民性与党性的统一 2. 美国分别在1984年,2017年两次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谈谈你的看法 3. 新闻界对真理标准讨论的作用 三、论述 1.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04
  •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考研笔记详细版
    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传播学现状: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和边缘学科,与诸科学联系渗透因而对象和研究领域不甚明确。分科领域(大众传播学、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等)繁荣,基础理论研究却显薄弱。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美库利 社会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29
  • 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考研真题-传播学原理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上海交通大学2005年考研真题-传播学原理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708传播学理论与历史考研试题(回忆版)
    名词解释杜威:这个是芝加哥学派的学者。这题估计死了很多人,我也是蒙的,隐约感觉他MS这个学派的果然真是。符号:这个是以前的概念重复考,所以建议大家真的要把以前的名词解释全部背熟刺激反应理论:这个是很基本的理论发展传播学女性主义研究发现名词解释每年基本都有个人名,所以大家复习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了简答1.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811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考研试题(回忆版)
    名词解释:楚辞 :北方民歌的形式和楚国方言, 代表作有屈原的离骚第二个我死活想不起来,如果有其他人想起来了斑竹帮忙补充下吧- -沈从文: 湖南凤凰人,著名文学家,作家,代表作,边城 丁香姑娘义和团运动:要说山东兴起,然后发展到北京,清政府先是支持后和外国侵越者一起绞杀,此运动GC是进攻东郊民巷使馆区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武汉大学2010年传播学综合知识考研试题(回忆版)
    文学部分一、简答 10分*31、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中吹笛》的背景、思想感情和构思方式。2、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思想内容以及你读后的感受。3、闻一多分《发现》的爱国主义诗歌的特点。二、论述 15分*21、王国维认为屈原的文学精神是“北方之感情与南方之想像的合而为一”,联系屈原相关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