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历年社会学考研真题及答案(5)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1-17


3、主文化  &
4、越轨行为
越轨行为(deviance):指违反重要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亦称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社会急剧变迁还造成社会文化的各个部分发展不平衡,出现差距,这也是导致越轨行为的重要原因。自我控制力弱小有多种原因,如没有经过良好的社会化、个人的人格具有严重缺陷,以及心理失调等等。他的天生犯罪说问世之后,曾盛极一时,但后来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抨击而被淘汰。一些学者发现,监狱的男性犯人中染色体为"XYY"结构的比例较高,并断言找到了越轨行为的生理原因。
5、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Positivism)是一种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的西方哲学流派。实证主义作为经验主义的一种形式,产生于19世纪30~40年代的法国和英国。在这之前,I.牛顿D.休谟的经验论已涉及实证问题,而且19世纪初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H.圣西门最初使用“实证主义”一词。但严格地讲,实证主义的创始人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A.孔德。从1830年开始,孔德陆续刊布其六卷本《实证哲学教程》,标志着实证主义的形成。自孔德时代以来,实证主义者已分级对各学科加以组织。

简答:1、儿童早期社会化困境的特征
儿童和青少年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还不成熟;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以模仿的形式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对新奇的东西感受特别强烈;个社会化主题之间的相互矛盾和冲突,难以提供一个令人信服的社会全文形象;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往往在社会规范和家长标准方面存在分歧,引起角色认同方面的混乱
2、转型中社区的特征和意义 
特征:同质性想异质性的转变;封闭性想开放性的转变;生活方式的变化;产品经济市场化。
处理普遍发生的社会变革导致的各类城乡社区、民族社区的协调发展问题外,在意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当代中国社会,有一类社区更突出的反映出转型面临的种种问题,那就是因大型项目而引起的非自愿性搬迁及社区重建。
3、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意义
早在1917年,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以《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为题,出版了他的社会学著作。齐美尔认为,个人之间是处在不断地互相作用过程之中的,由于个人的互相作用而联系起来的网络就是社会。社会只不过是对互动着的一群人的称呼。社会学的任务是要阐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即阐明个人怎样互相交往而形成群体,群体又怎样制约个人的,所以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在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上,争论的焦点是社会本位主义,还是个人本位主义,因为这个分歧把社会学家观察社会的视角分成宏观和微观两种。从中国传统文化上看,社会本位主义一直占主导地位(注:孔子的“仁”,孟子的“义”,都是主张个人的价值在于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对社会没有贡献,个人就没有价值。


论述:
1、转型期社会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困境(貌似这样)
对中国发展社会学研究来说,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先于社会发展理论,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理论缺场,理论滞后于实践。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缺乏系统有效的理论支撑与指导。目前中国的社会发展理论或者是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发展理论,或者是浮于对中国社会发展现象的描述,流于简单和肤浅,游离于现实之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深层理论建构和深度解读,难以破解社会发展问题,陷于一种困境。
置身于快速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发展社会学还应回答真实、紧迫而重大的社会问题。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的民族复兴、强国之道问题;二是中国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问题。发展社会学回答强国之道问题,要弄清楚当代中国的发展态势,即中国的发展处于全球发展进程中的何种位置;中国发展的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速度和增长潜能。对于中国发展态势的分析不仅要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状态和建设,还要强调制度文明的状态和建设,实事求是地评估中国发展的静态结构和动态模型,给出可预见的发展趋势、可调适的发展速度。
 
2、帕森斯功能论与科塞冲突理论的区别与意义。
两个理论的联系
1、大家都应该知道帕森斯的思想对默顿产生很大影响吧。作为帕森斯的学生,默顿从帕森斯那里继承了很多的思想观点和方法。相信帕森斯早期的"社会行动理论"一定对默顿影响至深。
2、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和默顿的中程功能主义是功能主义的两大着名理论,拥有很高的历史地位和一大批的支持者拥护者和继承者。
3、默顿从索罗金和纳策斯费尔德那里吸收了注重统计分析的经验性研究的思想方法,对帕森斯的宏观社会学理论产生怀疑,让他提出了中程理论。因此默顿其实是在继承和批判帕森斯的理论。
两个理论的区别
1、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是帕森斯从人类学引入、糅合近代欧洲社会思想的理论模型,这种理论无视社会的多种形态,把社会看作是由政治、经济、文化等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完成一定的功能。默顿很快发现帕森斯的理论过于宏大而不能被应用于指导经验研究。因此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只适合于概念分析式的研究而不是经验研究。另外,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社会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在美国大学里已经被接受,但当时占风光的是芝加哥大学的排斥理论的经验主义。所以在芝加哥的经验研究和帕森斯的理论创新之间取精华去糟粕,默顿的解决方案是:建立基于微观和宏观之间的中程理论。
2、帕森斯注重建构宏大的理论体系,而默顿则注重从经验事实出发,在研究实际社会问题、解决实际社会问题中建构不要远离经验事实的社会学理论。
3、帕森斯认为社会功能具有统一性,而且在理论上的宏观结构分析是以社会结构功能的统一性为前提的,而默顿则认为社会功能的统一性是不成立的,在结构功能分析中必须明确群体功能或社会结构功能的界限,而不应不加限制地抽象谈论社会结构功能。
4、帕森斯认为所有的标准化的社会或文化形式都具有积极的功能,而在默顿看来,并非所有的具有一定标准性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形式都仅有积极功能,而且同时也存在着消极的"反功能"。


方法部分;
名词解释:1、实验研究
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某研究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方法。其基本目标是决定两个变量之间是欧服具有因果关系。其特征是控制情景和变量来研究社会行为和社会现象的变化,意见了变量简单因果关系。三个基本要素:实验组与控制组;前测与后测;自变量与因变量
2、非正式访谈
研究者在实地研究对象社会后的过程中,无事先准备的。更接近一般闲聊的交谈
3、自填问卷法
调查员讲问卷表发送或邮寄给调查者,由其自己阅读和填答,然后有调查员收回胡邮寄的资料收集方法。包括个别发送发、集中提案答法、邮寄提案答法
优点:节省时间、经费人力,具有很好的匿名信,可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确定:回收率难以保证,对呗调查者的文化水平要求;调查资料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4、判断抽样
立意抽样,调查者根据研究目标和自己主观分析来选择和确定调查对象和方法。能充分发挥研究在的主观能动性,在对总体熟悉,分析判断能力较强;研究方法和技术熟练,经验丰富时使用
5、假设 &
6、效度&
简答:1、分析单位概念及其种类
 2、确定因果关系的几种类型 3、
论述:1、定性研究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及面临问题
2、社会学研究方法状况及面临困境(貌似跟1题差不多)
3、制作2X3表,来阐述卡方检验基本原理  
卡方检验的一个典型应用场景是衡量特定条件下的分布是否与理论分布一致,比如:特定用户某项指标的分布与大盘的分布是否差异很大,这时通过临界概率可以合理又科学的筛选异常用户。
另外,x2值描述了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x2值越大,相关程度也越大,所以很自然的可以利用x2值来做降维,保留相关程度大的变量。再回到刚才新闻分类的场景,如果我们希望获取和娱乐类别相关性最强的100个词,以后就按照标题是否包含这100个词来确定新闻是否归属于娱乐类,怎么做?很简单,对娱乐类新闻标题所包含的每个词按上述步骤计算x2值,然后按x2值排序,取x2值最大的100个词。
 论述每道25分
2011年社会学
一、名词解释与辨析&
1.抽样单位与抽样框
2.定序测量与定类测量
3.自变量与因变量
4.指数与测量
5.参与观察与局外观察
二、操作化与问卷设计
1.请对“越轨行为”、“上进心”分别进行操作化
2.根据“性别影响就业”问卷调查,针对求职者设计一个结构式访谈提纲
三、简答
1.抽样设计的原则&
2.自填问卷法与结构访谈法的优缺点
问卷调查法的优点
1)问卷调查法的最大优点是,它能突破时空限制,在广阔范围内,对众多调查对象同时进行调查。
2)便于对调查结果进行定量研究。
3)匿名性。
4)节省人力、时间和经费。
2、问卷调查法的缺点
1)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它只能获得书面的社会信息,而不能了解到生动、具体的社会情况。
2)缺乏弹性,很难作深入的定性调查 。
3)问卷调查、特别是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者难以了解被调查者是认真填写还是随便敷衍,是自己填答还是请我代劳;被调查者对问题不了解、对回答方式不清楚,无法得到指导和说明。
4)填答问卷比较容易,有的被调查者或者是任意打勾、画圈,或者是在从众心理驱使下按照社会主流意识填答,这都使得调查失去了真实性。
5)回覆率和有效率低,对无回答者的研究比较困难。

结构性访谈法它的最显著的特点是访谈提纲的标准化,它可以把调查过程的随意性控制到最小限度,能比较完整地收集到研究所需要的资料。这类访谈有统一设计的调查表或访谈问卷,访谈内容已在计划中做了周密的安排。访谈计划通常包括:访谈的具体程序、分类方式、问题、提问方式、记录表格等。
由于结构性访谈采用共同的标准程序,信息指向明确,谈话误差小,故能以样本推断总体,便于对不同对象的回答进行比较、分析。这种访谈常用于正式的,较大范围的调查,它相当于面对面提问的问卷调查。一般来说,量的研究通常采用结构性访谈。
3.个案调查的环节
(一)确定个案
即根据调查的课题与目的以及调查者的需要与条件选择个案。
(二)收集资料
个案调查要收集一切能反映个案所有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的零星资料,并且要掌握尽可能多的历史资料,诸如自传、回忆录、著作、日记、信函、报刊、会议记录、档案、地方志等。收集资料要深入细致,要使所得的资料证明调查问题,并相互印证。
(三)分析个案,提出问题
取得调查资料后,必须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针对事物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四)针对问题,提出建议或方案
这一步要求调研者在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后,提出妥善解决的方案或富有建设性的建议,促其自我改变。个案调查可以了解事物的真实情况,对事物和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把握其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但个案调查代表性差,个案的特征可能是同类事物共有的,也可能是个案特有的。因此从个案研究中得出的结论不能直接代表全体。

4.实地调查访谈和调查研究访谈的不同,实地调查访谈的最大优点
访谈可以补充参与观察的不足 参与观察是在自然情境中直接看到人们所做的和所说的,研究者在访谈期间最好做仔细的访谈日记,就是研究者能够在行为现场观察并思考。人类学家亦运用罗夏克墨渍测验、解释和可以了解访谈对象语言意义的表情和姿势,应试着找一个不受干扰的场所,观察者即完全不介入;如果时间太长、画人测验。由于这种单向的关系、判断,参与观察是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访谈,例如在访谈对象的家里或研究者的私人办公室,有时注意听人们经常重复的话题,这里以投射技术为例说明其在实地调查中的应用。在参与和观察之间的连续体上,参与观察者则同时经验局内人和局外人的角度,在日记上列出每次访谈讨论到的主题,你们应该在观察的时候记录你们的观察,才能知道要与访谈对象做多少次访谈,以探究人们的文化特质,并不积极与人们互动、态度和情绪。心理学家或精神病学家让病人解释一系列墨渍图片、或语句完成法等投射技术。
实地观察法的最大优点是它的直观性。
与直观性相联系,实地观察法的另一重要优点是它的可靠性。实地观察、特别是非介入性的调查方法,它主要是观察者单方面的观察活动,一般不依赖语言交流,不与被观察者进行人际交往。因此,它有利于对本能够或不需要进行语言交流的社会现象进行调查,有利于排除语言交流或人际交往中可能发生的中中误会和干扰。实地观察、特别是参与观察,有利于直接与被观察者接触,有利于在与被观察群体的共同活动中与观察者建立感情、增进信任和友谊,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细致地了解被观察者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的具体表现。
最后,实地观察法简便易行,适应性强,灵活性大,可随时随地进行,观察人员可多可少,观察时间可长可短,只要到达现场就能获得一定的感性知识。因此,它是一种使用得最为广泛的调查方法。
二、实地观察法的缺点
实地观察法的最大缺点是它的表面性和偶然性。
实地观察的另一个重要缺点是受时间、空间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实地观察的对象和范围有很大的局限性。实地观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观察误差,而且观察结果往往取决于观察者的主观状况。
此外,实地观察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和时间,获得的资料往往不利于进行定量研究等,也是实地观察法难以避免的缺点。

四、论述
1.社会学研究中理论建构和理论检测的过程
社会建构论将科学、知识与社会、文化联系起来,认为科学并不是因为与‘实在’相符才具有真理性,而是科学家们在科学活动中形成的与其知识架构相符的知识成果;科学知识并不是对外在世界的如实反映,而是在各种相互交错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就连物理科学和数学知识这类高度精确的科学知识也是科学家建构出来的。
社会建构论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弱的”或“温和的”建构论,另一种是“强的”或“激进的”建构论。“弱的”或“温和的”建构论者只是强调进行科学活动、形成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要考虑社会因素,但同时也承认人类认识世界、形成科学知识过程中的认知性。而“强的”或“激进的”建构论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的社会建构性更强、更彻底,完全将世界及其组成部分看成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建构的产物。
2.单变量描述统计分析的方法和技术
当数据的获取包括了研究的全体对象时采用。它分为研究变量的全貌和典型特征两部分。变量的全貌是通过分布来描述的,即将资料简化为变量值和频次对的集合。为了使这种分布更直观,常采取统计表式统计图的形式(见表)。变量的典型特征由一系列特征值描述,变量的层次不同,使用的特征值也不同,最常见的特征值有集中值和离散值。集中值又称集中趋势,表明一组数据的典型情况和平均水平。离散值又称离散趋势,反映变量值的分散程度或波动范围。
3.阐述总体分布、样本分布、抽样分布的内涵,并说明为什么大样本的抽样分布将呈现正太分布
总体分布:所有元素出现概率的分布。是简单意义上的随机变量对应的频次分布。总体分布往往是未知的,很多场合不可能获取得对所有个体元素的观察值。当然有些时候可以通过理论计算进行假定。
样本分布:选择的样本在随机变量上的对应的频次分布,样本分布实际上也在趋向总体分布。个人感觉样本分布和总体分布的本质是一样,区别就在于选取的数据不一样,一个是总体(N个),一个是样本(n个)
抽样分布是对样本统计量概率分布的一种描述方式。这个和上面两个是截然不同的概念。虽然统计量也是随机变量,但是本身来说,是经过处理的变量。在使用时需要计算任意n个样本的统计量,然后将数据进行分布查看。由样本n个观察值计算的统计量的概率分布就是抽样分布。
抽样分布也称统计量分布、随机变量函数分布,是指样本估计量的分布。样本估计量是样本的一个函数,在统计学中称作统计量,因此抽样分布也是指统计量的分布。以样本平均数为例,它是总体平均数的一个估计量,如果按照相同的样本容量,相同的抽样方式,反复地抽取样本,每次可以计算一个平均数,所有可能样本的平均数所形成的分布,就是样本平均数的抽样分布。
通常在统计实践中,假定对多数应用,当样本容量大于等于30时, 的 抽样分布与正态概率分布近似。实际上,样本容量为30或更多时,即可假定满足中心极限定理大样本条件。这一结果非常重要,当样本容量很大的抽样分布可用正态概率分布来近似。

社会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
1.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通知,可包括三类:对于意志、对于情感、对于判断,广义的社会控制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方式,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值社会越轨者施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2.社会分层、
指一句一定具有欧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晒黑的成员北区分为高地是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社会分层体现着社会不平等,分层现象是我们分析社会姐够及其变迁时必然要涉及是一个重要方面。
二元社会结构
指整个社会结构体系里面,明显的同时并存着比价现代化的和相对费现代华东两种社会,这种“二元社会”及表现为社会性质上的差别,有表现为发展水平上的差别

3.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实际上是个体在形成其购买或消费决策时,用以作为参照、比较的个人或群体。如同从行为科学里借用的其他概念一样,参照群体的含义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参照群体最初是指家庭、朋友等个体与之具有直接互动的群体,但现在它不仅包括了这些具有互动基础的群体,而且也涵盖了与个体没有直接面对面接触但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的个人和群体。
4.社会学范式
指研究问题、观察问题是的角度,事业和参照框架。它是有一整台该男的假定组成,它反映了科学家看待世界,解答问题的基本方式。
5.新功能主义
亚历山大在其《新功能主义》
一书的导言中,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功能主义观点。他的出现,不是帕森斯的功能主义的翻版,但二者却又某种亲缘关系。新功能主义及时传统功能主义的发展,又是一种信度理论形态。它试图在综合不同的理论基础上,重建功能分析的问题。
6.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是相对于经济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概念,它是指社会主体(包括个人、群体、社会甚至国家)间紧密联系的状态及其特征,其表现形式有社会网络、规范、信任、权威、行动的共识以及社会道德等方面。社会资本存在于社会结构之中,是无形的,它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进而提高社会的效率和社会整合度。
社会互动
群体活动和社会过程是由互为条件和结果的社会行动为基础的。当相关双方相互采取社会行动时就形成了社会互动。社会互动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它是个体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作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即我们不断地意识到我们的行动对别人的效果,反过来,别人的期望影响着我们自己的大多数行为。它是发生于个体之间、群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
二、概念辨析
1.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重复)
2.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重复)
3.目的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
目的合理性,即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他人的举止的期待,并利用这种期待作为“条件”或“手段”,以期实现自己呵护理性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成果的目的行动。价值合理性星都,即通过有意识的队一个特定的举止——伦理的、美学的、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不管是否取得成就的行动。
4.现实冲突与非现实冲突
现实冲突指那些由于在关系中的某种要求的不断满足以及有对其他参与者所的所作的估计而发生的冲突,或目的在于追求没有得到的目标的冲突。现实性冲突未达到某种目的作为手段。非现实冲突指至少冲突的一方为释放警长状态的需要而发起的冲突,处于某种难以捕捉的外在因素,其冲突的根源,冲突的目的纯粹职位宣泄敌对情绪。
三、简答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式组织结构及功能的变化
首先,政府组织的职能部门和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直接管理经济的职能的心中的那个功能用经济杠杆和法律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职能部门的功能加强了;其次,政府将微观经济的管理权利交还给企业,由此出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最后,政府将部分行业管理的职能转移给新型的社会组织,利用中介力量惊醒了间接经济管理。
2.简述芝加哥学派关于社会互动的四阶段说
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帕克和伯吉斯等人主张把互动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竞争:互动双方正对同一个目标;冲突:由于激烈的竞争,双方可能产生对立情绪,出现以攻击对方为目的的行动;顺应:冲突在多数情况下,冲突一方或双方会改变思想、习惯来适应对方同化,顺应的结果把双方在很多方面日益接近、融合、趋于一致。
3.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特点
其中有两个最为突出的现象:一是在社会学理论与社会理论的关系上,相对狭隘的社会学理论愈来愈融会在更为宽泛的社会理论之中,社会学理论无论在理论旨趣和思维方式,还是研究对象和表现形式上都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社会理论,以至于许多社会学家不再宣称自己从事的是社会学理论的研究而是社会理论的研究;二是在主流与非主流理论的问题上,两者之间的边界也变得越来越模糊。这不仅是由于非主流社会学理论的影响日益扩大并逐步渗透到了各种主流社会学理论之中,从而形成彼此交错,相互交织的局面,而且也是由于主流社会学理论内部本身开始发生分化,其研究范式和理论形态很难再维持长期以来的一贯统一的面相了。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无论是主流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论还是各种非主流的社会学理论流派,在当代理论境遇和社会脉络中,都开始表现出了某些共同的特征和趋势。一、在理论分化的同时愈来愈呈现出多元综合的趋势
二、不同社会学理论与方法之间的对话日益频繁
三、各种思潮在经历重构之后发生了一系列的理论“转向”
四、对古典理论的重新阐释与批判性拓展五、理论本身及其建构方法的反思性不断得到强化
六、在关注当下社会状态的同时不断突出理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七、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危机意识不断增强
八、欧洲社会学理论的重新崛起及其中心地位的回归
4.默顿的结构分析范式及其意义
功能主义即是解释社会现象的有效理论,也是收集资料的有用方法。因此默顿从他的中层理论观点出发,强调功能分析在资料收集和理论解释中的实效性。
默顿首先对以往的功能主义观点给予澄清,即指出以往功能主义的三个错误假定或前提:
① “功能一体性”假定,即社会系统对其各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整合性,每一事项或部分都承担特定的功能。
该假设导致分析者忽略了“一定社会或文化事项(习俗、信仰、行为模式、制度)对各种不同的社会团体及其成员所造成的迥然不同的后果。”他首创了“反功能”概念。
②“功能普遍性”假定,即所有标准化的社会或文化事项都具有正功能。他指出,这一不加限定的假设也是不正确的。实际上对不同的系统,标准化的社会或文化事项具有不同的功能结果。有些可能具正功能,有些可能具反功能,有些可能无功能。
③“功能不可或缺性”假定,即特定社会结构与制度化形式的功能不可或缺。他指出,功能需要是经验性和多样性的,实际上存在着“功能选择”、“功能对等”、“功能替代”的情况。
四、论述
1.试运用社会学理论解释中国农民社会流动的制度障碍
1,改革现有的土地制度,给农民土地的私有权或者是土地经营的私有权,允许买卖,使农民
完成原始积累,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土地长期凝固在一家一户手中,几十年不变,不能流动,就不能发挥市场优化配置生产要素的作用,不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劳动力出路问题。

相关话题/华中师范大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考研真题
    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真题 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 显著性水平 2. 参数检验 3. 折半信度 4. 同期群研究 5. 双盲实验 二、简答题 1. 比较聚类分析中的Q 型聚类与R 型聚类的异同 2. 比较分层抽样与整群抽样的异同 3. 什么是假设?建设假设的途径有哪些? 4. 简述二次分析与现存统计资料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17
  • 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专业课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 1.新闻中央厨房 2.新闻可视化 3.编者按 4.扎克伯格 二、简答题 1.新闻线索的途径和手段,和传统新闻有什么区别 2.内容为王的时代不在了吗? 3.调查报告如何核实新闻事实 三、分析题 1.习大大的一段话,运用新闻传播的规律解释 四、制作新闻标题 五、消息改写关于荆门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14
  • 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 1.媒介框架 2.社会化传播 3.容器人 4.H5新闻 5.党性原则 6.新闻民萃主义 二、简答题 1.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2.新媒体把关人的特点 3.网络时代新闻语言的特点 4.新闻生产领域 三、论述题 1.传播效果研究历史 2.互联网大会为背景,如何提高新闻舆论的 3.引导力、传播力、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14
  •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 文选精要06
    《汉书志食货志上》译文 《尚书洪范》篇论述先王治理国家的八项政务,一是农业生产,二是工商贸易。农业生产说的是要种植好的五谷作为粮食;工商贸易说的是适宜穿的布和丝织品及用的金银铜铁铅龟壳贝壳钱币等,由于有这些东西,老百姓赖以生财牟利,互通有无。二者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11
  •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 文选精要03
    内容分析 《史记货殖列传》重视社会生产活动,认为政治上的治乱兴衰与社会经济情况密切相联;社会经济活动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主张发展工商业,倾向于经济放任改革,反对人为干涉。 《太史公自序》曰:布衣匹夫之人,不害于政,不妨百姓,取之于时而息财富,智者有采焉。作《货殖列传》。这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11
  •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 文选精要08
    《党锢列传》译文孔子说:人性本来都相接近,习染不同才渐渐区别。说的是人的好恶本来相同,只是变化的途径不同罢了。约束意念行为就不放纵,玩物成癖志向就会丧失。因此圣人引导人修养性情,控制约束人的放纵,谨慎选择他结交的人物,节制他的偏爱。虽然人情事物有种种区别,内容形成也不相同,但是说到陶冶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11
  •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 文选精要10
    【译文】宦者列传序《周易》说:上天垂示法象,圣人效法它。天上有四颗宦星,在帝座星的旁边,因此《周礼》设宦官,也以之充数。阍者守王宫中门之禁,寺人掌守女宫之戒命。《周礼》还说:王的卧室有内侍五人。《月令》记载说:隆冬时季,命令主管宦者的官吏检查门闾,谨守门户的开闭。《诗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11
  •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 文选精要14
    【译文】 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牢固却想要树木生长。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地位低见识浅,(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您这)聪明睿智(的人)呢!国君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在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11
  •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 文选精要13
    《谏太宗十思疏》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11
  •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 文选精要15
    《封建论》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然则孰为近?曰:有初为近。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不初,无以有封建。封建,非圣人意也。彼其初与万物皆生,草木榛榛,鹿豕狉狉,人不能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11
  •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 文选精要16
    【译文】自然界果真没有原始阶段吗?我没法知道。人类果真有原始阶段吗?我也没法知道。那么,(有或没有原始阶段)哪种说法比较接近事实呢?我认为:有原始阶段这种说法比较接近事实。怎么知道这一点呢?从封国土、建诸侯的封建制就可以明白。那种封建制,经历了古代贤明的帝王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11
  •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 文选精要17
    【评析】 柳宗元写《封建论》的时候,唐初以来关于封建制与郡县制利弊得失问题的争论,基本上已经平息。唐太宗以后几代皇帝,不再提这个问题。偶尔还有主张恢复封建制的论调出现(如学者刘秩见武氏之祸,而说郡县不可以久安),也微不足道。韩愈常有与柳宗元论题相同而论点各异的文章,但没有写过关于封建制问题的文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11
  •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 文选精要18
    《史通》 《史通》是中国及全世界首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作者是唐朝的刘知几。全书内容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以及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两大类。史学理论指有关史学体例、编纂方法以及史官制度的论述;史学批评则包括评论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11
  •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 文选精要19
    《通典》《通典》书名,唐代政治家、史学家杜佑所撰,共二百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十通之一。记述唐天宝以前历代经济、政治、礼法、兵刑等典章制度及地志、民族的专书。唐杜佑撰,共二百卷,内分九门,子目一千五百余条,约一百九十万字。北宋时就有刊本,以后元明清各代有多种刻本流传,其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11
  •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 文选精要20
    《文献通考》 《文献通考》,简称《通考》,中国古代政书的一部。宋末元初马端临编撰。从上古到宋朝宁宗时期的典章制度通史。是继《通典》、《通志》之后,规模最大的一部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著作,和《通典》、《通志》合称三通。 简介 《文献通考》,是宋元时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