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学院国关考研资料之三:国际关系史资料(1945-2002)(7)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5-06


1967年中东“六五”战争结束后不久,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率代表团赴纽约参加讨论中东战后局势的联合国紧急会议。 6月 23日至 25日,柯西金应邀与美国总统约翰逊在纽约与华盛顿之间的葛拉斯堡罗举行了会谈。这是赫鲁晓夫下台后美苏两国领导人之间的首次直接会谈。双方讨论了中东,欧洲防止核扩散,越南,反弹道导弹系统以及美苏双边关系等问题。在谈到中东问题时,双方都承认以色列存在的合法性,这是美苏之间唯一达成的共识,但柯西金坚持以色列军队必须撤回到“六五”战争之前的停火线上,而约翰逊则要求保护以色列侵占阿伯大片领土的现状。双方在谋求“政治解决”中东问题方面达成了一些秘密协议。然而,由于双方在中东各有图谋,争相控制这一地区,为争夺全球霸权服务,因此,这次首脑会议未能取得实质性成果。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又称 “防止核扩散条约 ”或“核不扩散条约 ”。50年代后期 60年代初,核扩散问题引起了美苏的高度重视,为了防止他国掌握先进的和技术,早在 1963年美苏英就签订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后来中国核试验的成功加剧了美苏等国的危机感,于是在美苏葛拉斯堡罗会议上,两国就达成协议并提出了条约的相关草案,并于 1968年 6月召开的 22届联大会议上正式通过了《不扩撒核武器条约》,7月 1日分别在华盛顿,伦敦,莫斯科签署了这一条约,当时共有 59个国家签约加入。条约的宗旨就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以及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
这一条约的签订并不是为了缓和美苏核竞争的进程,而是为了阻止其他国家为增强国家防御能力获得必要的核能力,以便维持美苏核大国的垄断地位,而且条约并未禁止在无核国家部署核武器,这就为美苏的军备竞赛留下了余地。但该条约在防止和武器扩散方面还是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苏联南斯拉夫关系正常化
斯大林逝世后,苏联于 1953年 6月恢复了与南斯拉夫之间的正常的外交关系。 1955年 5月 26日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率领苏联政府代表团到达贝尔格莱德,与南斯拉夫政府举行了自 1948年两国关系破裂后的第一次首脑会谈。 6月 2日双方发表《贝尔格莱德宣言》,宣言强调相互尊重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相互平等,和平共处,不干涉内政等原则,同时两党同意缔结必要的条约,协定以调整和促进两国的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的发展等。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此后不久,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也先后同南斯拉夫恢复正常关系。 1956年 6月 1日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对苏联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6月 20日双方发表了《莫斯科宣言》,强调了各国社会主义发展形式的多样性,双方恢复了两党之间的关系。
苏南关系的改善时赫鲁晓夫采取务实外交的结果,但苏联对南政策的调整难以超越当时冷战对抗的国际形势的影响,其目的是把南斯拉夫拉回社会主义阵营,作为“美苏合作,主宰世界”的战略依托,因此,两国的关系仍然是很脆弱的。
波兹南事件
1956年在波兰西部城市波兹南发生的骚乱事件。赫鲁晓夫在苏共 20大上作的“秘密报告”,在波兰社会引起巨大反响,民族情绪高涨,要求摆脱苏联控制的呼声日益强烈。 1956年6月 28日,波兹南市的斯大林机车车辆厂工人因不满工资的下降,在通过正常渠道无法解决的情况下,举行了大规模的游行,要求改善生活,增加工资,减少税收。因当局政府处理不当,使游行变为最终变为骚乱,警察和群众发生流血冲突。当局出动保安部队和坦克才平息了骚乱。冲突中有 53人死亡, 200余人受伤,数百人被捕。这就是所谓“波兹南事件”。
波兰事件亦称波兰 10月事件。指 1956年 10月发生的以波,苏关系为核心的事件。波兹南事件发生后,波兰党和政府进行了改组,重新起用 1948年被解职的前总书记哥穆尔卡任波兰统一工人党第一书记。新领导集团主张加强民主,改革经济,维护民族独立,要求在平等基础上调整波苏关系,并建议当时任波兰国防部长的苏联元帅罗科索夫斯基调回苏联。苏联担心会失去对波兰的控制,立即邀请波党政代表团去苏磋商。但波兰当以即将召开八中全会为由,谢绝去苏。 10月中旬,赫鲁晓夫率党政代表团突然飞抵华沙,要求出席正在举行的波党把中全会,同时调动驻波苏军进逼华沙,试图用武力压波党就范。
哥穆尔卡立即向赫鲁晓夫提出抗议,坚持如果苏军不撤退,便立即中止业已开始的波苏谈判。波兰领导人的立场得到了波兰人民和军队的坚决支持。在波方的强烈要求和人民的压力下,赫鲁晓夫被迫同意巴苏军撤回原基地,调回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并立即率代表团离开波兰回国。 1956年 11月,哥穆尔卡率党政代表团到达莫斯科,同苏方举行会谈。会谈协议确认:驻波苏军不得干涉波兰的主权和内政;驻波苏军的驻地,数量,调动都必须事先征得波兰政府统一;双方要在平等,相互尊重国家主权和独立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匈牙利事件
1956年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发生的政治事件。 1956年 2月苏共二十大后,在匈牙利劳动人民党内、社会各界人士和人民群众中,要求批判拉科西 ·马加什的情绪日益强烈。 1956年 7月,匈牙利劳动人民党中央全会宣布解除拉科西中央第一书记职务,由格罗 ·艾尔诺接替。匈牙利政治形势日趋恶化。布达佩斯从 10月 23日清晨起,先是由几千名大学生,随后增加到大约 10余万市民举行和平示威游行。大多数参加者要求纠正以前的错误,实行新的经济政策,要求纳吉 ·伊姆雷出任总理。格罗 ·艾尔诺发表广播演说指责示威游行,进一步激化了矛盾。当晚,一批暴乱分子武装袭击国家广播大楼,随即攻占电台以及一些武器仓库和警察哨所,进而袭击公安部队人员和共产党人。深夜,匈牙利政府宣布改组,由纳吉 ·伊姆雷出任总理。纳吉 ·伊姆雷向全国发表广播讲话,声称这次事件为反革命事件,政府已请求驻扎在匈牙利的苏联部队协助平息叛乱,要求闹事者放下武器。此后,暴乱波及全国。 10月 28日,纳吉 ·伊姆雷在广播讲话中宣布苏军将撤离布达佩斯,解散国家保安局,成立新政府。
10月 30日纳吉 ·伊姆雷宣布取消一党执政。 3天后,组成所谓四党联合政府。 1月 1日,纳吉 ·伊姆雷宣布匈牙利退出华沙条约组织,实行中立,呼吁联合国进行干涉。
以卡达尔 ·亚诺什为主席的匈牙利劳动党中央六人主席团在 10月 31日宣布解散匈牙利劳动人民党,重建新的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 11月 4日,以卡达尔 ·亚诺什为总理的匈牙利工农革命政府宣告成立。政府宣布,已向苏联提出,请求红军部队帮助恢复国内秩序。同日,苏军进入布达佩斯。
历时 13天的事件给匈牙利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据不完全统计,经济损失相当于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 3/4。1991年匈牙利当局公布了一份当年的绝密报告:事故中死亡人数共计 2700人,其中体力劳动者 1330人,大专院校学生 44名,中学生 196人。另有约 20余万匈牙利人逃往西方
匈牙利事件与波兹南事件性质的比较
二者的根本性质是不一样的 ,前者是人民内部矛盾激化的结果 ,后者则是反革命事件了 .
具体些说 ,波兹南事件是由于当时的波兰政府没能正确处理好工人通过合法途径提出的经济和政治要求 ,导致工人不满情绪上升并失控所发生的悲剧事件 ,工人提出的意见实际上是要求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而探索适合波兰的社会主义道路 ,但是没有否定工人阶级政党 (波兰统一工人党 )的领导 ,没有否定社会主义道路 ,说到底都是波兰内政问题 .
匈牙利事件最初的目的也是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 ,但是在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挑唆下 ,合法的游行请愿变成武装动乱 ,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被否定 ,同时领导层内部发生分裂 ,出现了以纳吉为首的右倾分子 (提出实行多党制 ,退出华沙条约 ,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和以卡达尔为首的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共产党人 .而且这一事件已经超过匈牙利政府所能控制的范围,最终是在苏联的军事援助下得以平息的 .也就是说匈牙利事件的性质更严重 ,矛盾更尖锐 ,爆发更激烈 ,同时超出了内政范围 ,带有浓重的国际背景 .
布拉格之春
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合国涌起改革的热潮,史称“布拉格之春”。这是由捷克中央第一书记杜布切克在考虑了捷克的基本国情后,进行的一次社会主义改革,目标就是要摆脱苏联一手操纵的华沙条约和经互会的控制,走出斯大林僵化的发展模式误区,建设捷克型的社会主义。苏共认为这是 20年前南斯拉夫事件的重演,“威胁了社会主主义大家庭的利益”,声称“不能同意异端势力使捷克脱离社会主义道路”。由于捷克拒不放弃改革立场, 1968年 8月 20日苏联纠结其他 4个华约成员国采取军事行动, 50万军队开进捷克斯洛伐克,占领了捷克的各大城市和战略要地,解除了杜布切克的职务,捷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改革遭到了武力镇压,“布拉格之春”夭折。
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事件
20世纪 60年代末,苏联出兵干涉捷克斯洛伐克社会改革的事件。 1968年 1月,杜布切克任捷共中央第一书记,在考虑了捷克的基本国情后,开始了内政和外交方面的一系列改革目标就是要摆脱苏联一手操纵的华沙条约和经互会的控制,走出斯大林僵化的发展模式误区,建设捷克型的社会主义。捷克的行动引起了苏联的极大不满。同年 8月 20日深夜,苏联以“保卫社会主义成果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安全”为借口,联合华约其他四国悍然出兵,对捷克斯洛伐克实行军事占领。 8月 21日,杜布切克等捷克领导人被“请”到苏联进行“会谈”。在苏联的压力下, 10月 16日,苏捷签订了《关于苏联军队暂时留驻捷克斯洛伐克的条件的条约》。苏联的侵略行为遭到了国际社会及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的强烈谴责和抗议。 1970年捷共通过决议,宣布“布拉格之春”为反革命事件,并在党内进行大规模清洗。 1989年 11月 30日,捷共中央宣布苏联等五国出兵捷克是错误的。同年 12月 4日,苏,保,匈,波和民德五国领导人承认, 1968年出兵捷克“是对捷内政的干涉,应当受到谴责”。
勃列日涅夫主义( 05年名解)(背景)
也叫做有限主权论,是勃列日涅夫集团奉行的一整套为苏联对外扩张侵略,争夺世界霸权服务的理论。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打着“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旗号,积极侵略扩张,争夺世界霸权。特别是 1968年以后,苏联的对外扩张态势更是咄咄逼人,到处进行颠覆,控制,干涉别国的活动,甚至置别国主权于不顾,公然派兵占领别国。为了掩盖侵略行为,为霸权主义进行辩护,同时为了适应日后对外扩张的需要,勃列日涅夫集团提出了其对外政策新理论。这些理论被称为“勃列日涅夫主义”。其主要论点为:1,“主权有限论”:鼓吹“保卫社会主义利益”是“最高主权”,别国各种主权都是“有限的”。苏联为了“保卫社会主义的利益”可以侵略别国,决定别国的命运。2,“国际专政论”:宣称“保卫社会主义成果”“已超出了一国的范围”,需要由苏联实行“国际专政”,苏联可以在本国领土外的任何地方动用它的专政力量。3,“社会主义大家庭论”:声称“大家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政体”,参加大家庭的国家必须听从苏联的“统一”调遣,不能单独行动。4,“国际分工论”:提出“重新安排各国经济”,建立超国家的“经济综合体”。由苏联来掌管各国的经济主权,一切从苏联的利益出发。5,“国际工农联盟论”:宣扬所谓亚非国家“工人阶级尚未形成”,只有依靠苏联,同苏联“结成联盟”才会有前途。6,“利益有关论”:声称苏联是“世界大国”,“有着广泛发展的国际联系“,因此“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局势”都“涉及苏联的利益”,苏联“不能消极对待”。7,“大国特殊责任论”:声称苏联是“世界大国”,对世界事务“负有特殊责任”。实际上是在将苏联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的“特殊责任”,与大国沙文主义无异。
勃列日涅夫主义 ----有限主权论

相关话题/国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