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学院国关考研资料之三:国际关系史资料(1945-2002)(5)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5-06


克什米尔问题( 03年名解)
克什米尔争端是指印度和巴基斯坦对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主权纷争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克什米尔争端是英殖民主义在 1947年撤出印度时留下的。独立前的印度,行政上由两大部分组成:英属印度和土邦。克什米尔就是最大的土邦之一,根据 1947年 6月公布的 “蒙巴顿方案
”,土邦地区归属哪个自治领则由当地的王公来决定,但是土邦必须考虑所在地区的地理因素。克什米尔情况很特殊,它处于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 “地理因素 ”的考虑在这里不起作用。而克什米尔的王公是印度教徒,但居民中将近 80%却是穆斯林。按照分治方案中多数决定原则,应该归入巴基斯坦;但按照土邦的王公决定原则,显然印度会被优先考虑。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就未能得到解决,在日后漫长的岁月里,克什米尔的归属争端一直是在南亚地区建立持久和平与稳定的绊脚石,也是印巴 3次大规模战争的导火索,是印巴不和的主要原因。这就成为了后来一直无法解决的克什米尔问题的根源所在。
联合国大会关于巴勒斯坦问题通过的 181(二)号决议
1947年 11月 29日,联合国大会第二届会议在美苏等国 33票赞同,阿拉伯国家 13票反对,英国等 10票弃权的情况下,通过了第 181(二)号决议,即《巴勒斯坦分治决议》,主要内容有: 1、在 1948年 8月 1日前结束英国的委任统治,并撤出英国军队; 2、在之后 2个月内,成立犹太国(面积 1.42万平方公里,占约总面积 56%)和阿拉伯国(面积 1.1万平方公里,占约总面积 43%);3、耶路撒冷及其周边约 158公里作为独立主体,由联合国接管。这一决议实际上是偏袒犹太复国主义,因此遭到了广大阿拉伯国家政府和人民的强力反对,这也为此后几十年间双方之间不断地发生军事冲突,引发中东战争,埋下了祸根。
冷战对峙下苏联外交战略的调整 ---“三和路线”目标、特点(背景)
冷战对峙时期,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成为了苏联的最高领导人,在对冷战下的国际形势进行了一番观察后,赫鲁晓夫在 1956年苏共 20大上提出了“三和”路线,即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这一政策成为赫鲁晓夫初期苏联外交政策的总方针。借此苏联向西方国家展开了一个声势浩大的“和平运动”,迫使西方国家承认苏联在东欧的利益和大国地位,赫鲁晓夫还企图把美苏之间的“和平共处”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总路线,要求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服从苏联的国家利益,这势必引起了许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反感,“三和路线”也最终成为了社会主义阵营分裂的思想根源。其主要目标为:
(1)缓解两大阵营间的尖锐冷战状态,消除战争危险,为国内社会经济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创造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

(2)改变“美攻苏守”的被动态势,力求与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联手,共同主宰世界;

(3)加强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领导地位,将各社会主义国家纳入苏联的全球战略轨道;

(4)加紧扩大在第三世界的影响,与美国争夺外交空间。特点:把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摆在突出位置,特别以美苏关系为核心;调整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巩固苏联的领导地位,进而把社会主义阵营作为实现其全球战略的支柱;积极向第三世界渗透,突出美国的遏制包围。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对外政策
1953年赫鲁晓夫就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后,开始修正斯大林时期的外交政策。从理论到实践上推行了一条美苏合作,主宰世界的和平共处总路线。(1)提出“三和”路线。在 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在总结报告中提出,要把列宁关于和平共处的思想运用于存在两个对立的世界阵营的时代;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可以在经济和文化方面进行竞赛;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不同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形式将会越来越多样化;战争并不是注定不可避免的。据此,赫鲁晓夫提出了和平共处,和平过渡,和平竞赛的“三和”路线,把和平共处作为苏联外交政策的总路线。这一总路线的灵魂是谋求同美国平起平坐,苏美合作主宰世界,并试图在经济竞争中赛跨美国。(2)解冻同西方的关系,走向和解的道路。 1955年苏联同联邦德国建立外交关系,同年 6月,签订对奥合约,从奥地利撤出军队, 1963年同美英达成《部分禁止核武器试验条约》,赫鲁晓夫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和肯尼迪分别举行最高级会谈,美苏两国建立了热线联系。这一系列措施体现了和平共处总路线的外交政策。但有时苏联也利用制造危机的办法,试图对西方施加某种压力,如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等。(3)调整同东欧一些国家的关系。鉴于斯大林对东欧政策的失误及其引起的东欧国家的普遍不满,苏联首先恢复了同南斯拉夫的关系,实现了苏南关系正常化;较为妥善的处理了波兹南事件之后的波兰问题,发表了处理兄弟党之间关系的宣言;建立了华约组织,从军事上抗衡北约。但苏联并没有真正放弃大国沙文主义,把持有不同意见的阿尔巴尼亚赶出华约组织和“经互会”;对中国施加压力,要求建立联合舰队和长波电台,撕毁协议,撤走专家造成了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破裂。(4)向第三世界渗透。赫鲁晓夫认为,在欧洲存在着两大军事集团直接对峙的情况下,应该把南下作为重点,向亚非地区进军。因而积极地向亚非拉地区推行苏联发展模式,把非洲的几个国家作为所谓非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试验地。
大规模报复战略
美国五十年代推行的一种军事战略。侵朝战争的失败宣布了杜鲁门政府遏止政策的破产。 1953年艾森豪威尔继任美国总统,制定了“大规模报复战略”。用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于 1954年 1月 12日的公开宣称表述就是:美国将放弃无限期的进行区域性抵抗来对付“侵略”的传统政策,代之以建立一支庞大的报复力量,用美国选择的武器和选择的地点对共产主义进行迅速的大规模核报复。这种战略把赌注压在核武器上,以核武器为“剑”,常规武器为“盾”,重点打击和摧毁敌方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为此应缩减常规兵力,重点扩充导弹核武器和战略空军,以图用核威慑支撑美国的霸权地位。“大规模报复战略”是建立在美国占有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优势,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核武器打不到美国本土的设想基础上的,其突出特点是核威慑、核讹诈。由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迅速发展,其他国家相继掌握核武器,特别是苏联核力量的迅速增长,造成美苏战略核武器的均势,从而打破了美国在垄断核武器及其地理上的优势,该战略遂走入死胡同,被“灵活反应战略”所取代。
灵活反应战略
美国总统肯尼迪,约翰逊政府时期的军事战略。进入 20世纪 60年代以来,亚非拉人民革命斗争风起云涌,美苏核僵局日趋明显,这种形势下,肯尼迪政府指责艾森豪威尔的大规模报复战略对战争没有选择余地,提出应对国际政治,均势局势作出灵活反应。于是在 1961年肯尼迪政府下令发展多样化的军事力量,以便能够应付包括核战争,特种战争到局部战争在内的各种类型的战争。约翰逊政府执政后继续了这一战略,并将其具体化为“逐步升级战略”,主张在同对手打交道或对抗中,随时准备使冲突逐步升级,以达成威慑目的。约翰逊政府明确提出了“两个半战争”的理论,即同时在欧洲同苏联,在亚洲同中国打两场大战,又能在其他地方应付规模不大的“紧急情况”。这一战略后来以失败而告终。但其关于未来战争的特点和作战方法的基本原则被列为现实遏制战略的内容。
《奥地利国家条约》
1955年 5月 15日由苏美英法四国与奥地利外交部长在维也纳签订的和平条约。后来,南斯拉夫加入此条约。 1938年,奥地利被纳粹德国吞并,后作为德国的仆从参加了二战,战败后被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该条约主要内容包括:
①恢复奥地利主权、独立和 1938年 1月的边界。

②奥地利应组成民主政府,禁止奥地利与德国合并或建立任何形式的同盟。

③奥地利永远保持中立,不参加军事集团,不准在其领土上建立外国军事基地,四国保证尊

重奥地利的独立和领土完整。

④奥地利不得拥有、制造和试验原子武器,以及条约规定的其他武器。

⑤盟国对奥管制自条约生效之日废止,条约生效 90天内,四国军队撤退完毕。


《奥约》的签订结束了四国对奥地利的分区军事占领,解决了战后一大遗留问题,消除了欧洲地区的一个紧张源,对欧洲紧张局势的缓和具有积极的意义。该条约是苏联主动行动的结果,也表明了苏联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战后与西方关系的僵持状态。
日内瓦四国首脑会议(背景,经过,取得的成果以及影响等需要注意)
二战后四大国之间举行的第一次最高级别会晤。战后,东西方分裂为两大阵营,使国际形势日趋紧张。 1953年斯大林去世,西方国家寄托苏联新领导改变东西方态度,于是,丘吉尔建议召开四国首脑会议,以推动东西关系的发展。 1954年底至 1955年初,苏联和西方国家磋商举行首脑会议问题,最终决定于 1955年 7月 18日~24日,由美,英,法,苏政府首脑艾森豪威尔,艾登,富尔和布尔加宁、赫鲁晓夫在日内瓦举行战后四大国首次最高级会议。经过争吵和协商,确定了会议内容包括德国问题,欧洲安全,裁军与东西方接触等问题。会上,西方国家拒绝讨论结束冷战,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等问题,苏联也拒绝研究所谓的东欧和共产主义问题。由于双方主张各异,甚至截然对立,会议未取得任何实质性意义的发展,最后,只得决定同年 10月举行四国外长会议,就上述任何问题进行讨论,但无功而返。
这次会议是波茨坦会议召开后东西方首脑的第一次面对面会谈,创造了一种缓和气氛,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联邦德国与苏联建交
1955年 1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通过了“关于终止苏联同德国的战争状态”的法令,为苏联同联邦德国的建交作了准备。 6月 7日,苏联向联邦德国发出照会,邀请阿登纳总理访问苏联,以便商谈双方之间的“关系正常化”。这是战后苏联政府第一次直接发给联邦德国政府的照会,意味着苏联从国际法上对联邦德国政府的承认。 1955年 9月 8日,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率代表团访问苏联。 9月 9日至 13日,阿登纳同赫鲁晓夫,布尔加宁等苏联领导人在莫斯科举行会谈,双方讨论了建立外交关系,贸易关系和文化关系,释放被拘留在苏联的德国人和德国统一问题。 9月 13日,两国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换文,双方同意互派大使级外交代表。 14日,阿登纳在莫斯科记者招待会上宣称联邦德国政府不承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 16日,塔斯社发表声明指出,苏联把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看成是德国的一部分,德国的另一部分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20日,苏联和民主德国签订了两国关系条约,确认民主德国是一个主权国家。至此,德国的分裂被固定下来。但对苏联来说,造成两个德国的既成事实,使西方难以回避民主德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客观现实;同联邦德国建交,也有利于苏联借助联邦德国的资金和技术,来改善苏联的经济状况;在外交上,也有利于改善苏联的形象。
哈尔斯坦主义( 99年论述题涉及、 09年名解)
联邦德国 50-60年代针对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推行的一项外交政策。 1955年 9月 13日苏联与联邦德国建立外交关系, 9月 20日又同民主德国签订《国家关系条约》,恢复民主德国的独立主权地位。为了避免其他国家仿效苏联,同时与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保持外交关系, 1955年 12月由外交部国务秘书哈尔斯坦代表联邦德国政府提出一项外交原则,即联邦德国在国际法上单独代表整个德国,拒不承认民主德国,不同与民主德国建交的任何国家建立或保持外交关系;苏联作为主要战胜国之一,对德国的统一负有责任,因此这一原则不适用于苏联。 1957年和 1963年,联邦德国据此原则先后与南斯拉夫、古巴断交。随着东西方关系由冷战转向缓和,这一政策越来越难适应联邦德国的外交需要, 1969年勃兰特总理宣布推行新东方政策,彻底取代了哈尔斯坦主义。
日本北方四岛争端( 06年简答)
日本为收回“北方领土”而与苏联俄罗斯进行的斗争。日本北方四岛通常指千岛群岛南端靠近北海道的四个岛屿即,齿舞岛,色丹岛,国后岛,择捉岛。这些岛屿是日本的固有领土,二战后被苏联军队占领,理应在战后由参战的同盟国在共同对日签订和约的过程中加以妥善解决,但由于美国排斥同盟国单独签订了对日合约,使得苏联出于经济利益及战略考虑,一直拒绝归还,并企图长期霸占这些岛屿。这引起日本人民的强烈反抗,长期以来为收回北方四岛,日本人民展开了各种形式的斗争,成立许多群众组织,坚持要求收回北方四岛。在日本人民的坚决斗争和强烈要求下,日本政府也曾多次向苏联政府提出交涉,要求归还北方领土,并表明,只有归还北方领土之后才能缔结日苏和约。 1956年 10月,日苏两国恢复外交关系时,曾在“联合宣言”中写明,苏联同意将齿舞岛和色丹岛移交日本。关于国后,择捉等领土问题,双方同意继续讨论。然而, 1960年 1月,《新日美安全条约》签订后,苏联提出,只有以外国军队全部撤出日本并缔结日苏和约为条件,才能移交齿舞岛和色丹岛,这样领土归还再次被搁置。 1973年 10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苏时,曾多次向苏联领导人提出“归还北方四岛才是缔结日苏和约绝对的前提”,但苏联政府却又不承认有什么“领土问题”,企图长期霸占日本北方领土。 1976年 1月日本首相三木武夫与来访的苏联外长葛罗米柯会谈时,再次重申了一揽子归还北方四岛是缔结和平条约的前提的立场,双方各执己见,针锋相对,未取得任何进展。 80年代,随着美苏关系由对抗转向对话,苏联在领土问题上也有所松动。 1991年 4月戈尔巴乔夫访问日本时,首次公开承认了日苏间存在着“北方四岛”的归属问题,并表示愿意通过谈判弥合双方的分歧。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对“北方四岛”的占领, 1992年 7月 28日,俄罗斯议会举行了关于南千岛群岛的秘密听证会。会上一些议员强烈反对南千岛群岛地位的任何变更,而日本仍然坚持要求收回“北方领土”,这样日俄北方四岛的争端仍然没有解决。

相关话题/国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