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复习讲义(6)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8-15


4、新媒介
     20世纪后期的卫星、有线电视、数字媒介、网络媒介
 
三、认识媒介
(1)施拉姆:认识媒介的八个原则
     1、媒介所刺激的感官;2、反馈的机会;3、速度的控制;4、讯息代码;5、增值的力量;6、保存信息的力量;7、克服弃取的力量;8、满足专门需要的力量
(2)胡正荣:认识大众媒介的四个方面
     1、传播手段;2、时效性;3、持久性;4、受众参与的程度
(3)认识四种大众媒介:报刊、广播、电视、            互联网(见附件)
(4)认识媒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媒介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应取长补短。2、媒介有融合的趋势。3、警惕工具理性。
 
四、选择媒介的原则
施拉姆:媒介选择的或然率公式

报偿的保证
=选择的或然率
费力的程度
 
五、麦克鲁汉的媒介理论
     “地球村”;(1)媒介延伸论(2)媒介即讯息论(3)媒介凉热论
 
思考题:
      ▲请简述媒介的发展简史,并分析新媒介的发展趋势。
      ▲我们应如何认识媒介以及大众媒介?
      ▲四种大众媒介各有什么特点、长处和缺点?
      ▲受众选择大众媒介的规律如何?
      ▲麦克鲁汉的媒介理论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第七讲
传播内容
一、大众传播的传播内容:具体的说,就是媒介的各种产品,如新闻报道、电视剧、电影、音乐节目等等。抽象的说,就是经过符号再现的信息。
 
二、大众传播内容的特点:1、综合性;2、公开性;3、开放性;4、大众性;5、复制性
 
三、大众传播内容研究的目的
1、进行大众传播内容研究,和媒介分析结合起来,可以探索大众传播的基本规律和有效技巧,为传播者更好的进行传播内容的制作服务。
2、进行大众传播内容研究,和控制分析结合起来,可以透过最终的信息产品分析传播者的意图和观念。
3、进行大众传播内容研究,和受众分析、效果分析结合起来,可以分析什么样的传播内容能够对哪些受众产生怎样的效果和影响。
4、进行大众传播内容研究,还可以对其所反映的社会文化进行深入的探讨。
 
四、如何研究大众传播内容
(1)说什么
梅尔文·德弗勒:美国大众传播内容的三个主要方面
     1、低级趣味内容;2、无争议内容;3、高级趣味内容
西方大众传播内容:
1、大众传播媒介只能选取一部分信息进行传播,传播内容只是媒介能够得到的大量信息中经过高度选择而不是全盘加以反映的抽样。因此,传播内容所反映的世界,并不是真正的完全的世界。
2、大众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内容,相当大量的是娱乐性的,而不是消息性的,他们更多是分散而不是集中和增进人们对重要问题如社会经济政治等的注意力。
3、大众传播媒介为了吸引最大量的受众,因此在内容上是通俗的、平易的,在形式上是简单的,很少传播意义不明确,可能被误解的复杂的材料。
 
易读性(readability)测量:弗雷奇的易读性测量公式
1、阅读容易度公式
     阅读容易度=206.835-0.846×每100字的音节数- 1.015 ×每句平均字数
2、人情味公式
人情味分数=3.365 × 每百字中的人称词数目+0.314 ×每百句中的人称词数目
易读性测量应用的领域:
     对新闻等大众传播内容进行测量;
     对教科书、宣传小册子进行测量;
     对合同书、公文写作进行测量等。
易读性测量的缺点:
1、较适用于表音文字体系和书面写作,对于更复杂的符号体系难以进行科学测量。
2、只能测量文字符号形式的复杂性,无法测量其意义的理解难易程度,也无法测量修辞手法的影响。
3、忽略了读者身上发生的复杂的信息处理和认知的过程。
 
美国三大电视网在20世纪50~60年代选择节目的原则:
LCD(Lowest Common Denominator),最小公分母原则,又称雅俗共赏原则,即节目应尽可能简单明了,满足尽可能多观众的欣赏口味,尽量少设置障碍;
LOP(Least Objectionable Programming),最低反对原则,即节目不能引起任何争论、任何麻烦。
 
(2)怎么说
1、不同的大众媒体所制作的传播内容产品有自己的样式和风格。这是由传播制度、传播者的观念意图和传播理念、传播媒介渠道、媒介组织的定位经营、目标受众的需要所决定的。
2、大众传播内容的制作也有一些普遍规律。
 
第八讲
受众
一、受众是谁?Audience
大众传播过程中的受众,即受传者,或称阅听人,是对大众媒介信息接收者的总称。具体而言,包括报刊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电视戏剧的观众、网络的浏览者等等。
受众的分类
(1)根据对信息的关注程度和内容的范围,可以分为一般受众和专门受众。
(2)根据接触媒介方式的差异,可以分为读者、听众、观众,以及网络的浏览者。
 
二、受众的特点:多、杂、散、匿
大众(mass)vs. 精英(elite)
(1)19世纪、20世纪前期,以托克威尔为代表的学者
(2)20世纪30年代之后,以卡尔·曼海姆为代表的学者
(3)二战之后,以里斯曼、孔豪瑟为代表的美国学者
(4)60年代之后,以霍尔、费斯克为代表的欧洲学者
 
三、受众的动机与目的:使用与满足理论
(1)赫尔塔·赫措格

相关话题/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