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复习讲义(11)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8-15


(1)马克思: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意识形态的概念;阶级斗争的观点。
(2)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是人对于自己与世界的关系的想象。人是意识形态的人。意识形态通过“召唤”使人成为社会结构的主体。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是国家暴力机器,而教会、学校、政党、媒体等是国家意识形态机器。暴力机器的镇压和意识形态的诱导共同构成了国家权力。
(3)葛兰西:霸权(hegemony,或译为领导权)
霸权不是意识形态,它不是阶级意念的简单再现,也不能由统治阶级强加,而是由大众传媒等通过日常的新闻报道、宣传、广告活动,把支配阶级的利益描述为社会的普遍利益,目的是制造“社会同意”。
(4)伊格尔顿:“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若不在一定程度上如实反映并使人确信它反映了无产阶级、农民阶级或小资产阶级的利益,没有把握这些阶级的经验中某些至关重要的主题并加以改造,是不可能长久存在下去的。”
2、法兰克福学派
1923年,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成立。代表人物有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本雅明等。他们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宏观的广泛的批判性研究。1934年迁往美国。1949年回到法兰克福。
“文化工业”(culture industry)  vs. 大众文化(mass culture)
阿多诺:文化工业千篇一律的产品容纳了包装后的意识形态,造成文艺作品的标准化、模式化和简单化,也带来文化消费的物化。
马尔库塞:文化工业抹煞了文化的鲜明个性,抹煞了“否定的理性”,造成人们的虚假需要,把他们禁锢成“单向度的人”。
本雅明:艺术的“机械复制”。技术的进步带来了艺术的可复制性和贴近性,造成神秘感和韵味的消失。
哈贝马斯:“沟通理性”和“公共领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公共领域遭到了政治领域和商品经济领域的双重侵蚀。
 
三、批判学派的主要取向
1、政治经济学派:强调从经济基础出发分析社会和传播现状。
四个核心:历史、社会整体、道德哲学、实践
(1)美国:赫伯特·席勒:1969年,《大众传播与美利坚帝国》:“文化帝国主义”
(2)加拿大:达拉斯·斯密塞:传播业的主要商品是受众。
(3)英国:戈尔丁和默多克:大众传播的垄断;公共商品变为私有商品。
(4)法国:阿芒·马特拉:《国际传播与文化霸权》,2001,中央编译。
以商品原则为唯一驱动力的全球化演进与人权、公民权的维护和捍卫是相左的;传播是民族空间的结构手段,也应对民族中心注意观念保持足够的理论警惕。
2、文化研究学派
以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为核心,主要观点:
大众传播生产了大众文化,其中容纳了丰富的意识形态内容,反映了斗争之下形成的权力关系;由于符号的多义性以及受众社会背景的多样性,受众可能对文本做出偏好性、妥协性、对抗性等不同的阅读。
分析的关键问题:阶级、性别、种族。方法:文本分析和民族志
(1)斯图亚特·霍尔:《电视话语的编码与解码》受众的三种态度:偏好性、妥协性、对抗性
(2)大卫·莫利:《<举国上下>的观众》:由于文化条件分配的不平等,受众使用的话语方式影响其电视文本的解读过程。
(3)洪美恩:《解读<达拉斯>》:受众从文本中获得快感。大众意识形态驻扎在感性层面而不是理性层面。
(4)约翰·费斯克:大众媒介进行了双重消费过程。受众在第二重对“多义的”文本生产出自己的快感,进行了创造性和抵抗性的消费。
 
四、为何要进行批判研究:“马达”与“刹车”的比喻——李彬
 
思考题:
      ▲简述传统学派与批判学派的差别。
      ▲考虑一下自己的传播研究价值观和方法论取向。
      ▲讨论我国传播事业中的权力分布状况。
      ▲对一个报纸版面、电视节目或某一个广告进行文本分析,看看其中容纳了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受众可能的解读方式又是怎样的。


相关话题/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