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历社会学综合复习题库(8)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5-05-15


参与观察法
参与观察是指人类学者长时段参与研究对象的日常和非日常的一切活动,以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方法。参与观察者一定是全身心投入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活之中,以当事人的角度观察并理解诸文化事项及其行动的意义,梳理其整个的文化脉络,并加以诠释
参与观察的目的
为了真正到达参与观察的目的,人类学者通常需要:
1)    学习当地语言,从而能随意与当地人进行交流
2)    在调查点居住较长的时间,一般为一年或一年以上,从而有机会参与当地人因季节周期变化而不用的长生活动、仪式和节庆等
3)    与当地人一样生活,跟当地人建立起密切关系,真正了解他们的文化
谱系法
谱系法是收集家谱并编辑成系谱表以确定亲属制形式及其结构性质的研究方法。谱系分析方法以个人为中心从家庭成员出发到整个世界群,是田野工作中解开人群分类的第一件事和出发点
游猎和采集
指以采集生活地域上的植物、猎捕动物的办法获取食物的生计行为,其生活地点常常游移不定
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因人类客服自然并借以获得生存而产生,故也称为技术文化,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映。它包括人类在生产、生活以及精神活动中采用的一切物质手段和全部物质成果,从衣食住行所需以至于现代科技均涵盖在内,所以它的内容丰富而多样
非物质遗产
非物质遗产主要包括口头、神话、民间文学、民俗、民间音乐、民间歌舞、技艺传承等方面的内容
理论探索
以建立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网络
语言与言语
言语指具体的语言运用,即一次次内容形式不尽相同的具体讲话。语言指的是一个潜在的系统,该系统能反映出多变的言语活动背后的稳定的规律
语境
一是“文化语境”,包括话语产生的整个文化背景,即交往双方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环境;二是“情境语境”,指言语行为发生时的具体情景
语言与社会
语言是社会组织与制度的产物,随着社会发展的进程而演变,所以应该看做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
语言与认知
萨皮尔—沃尔夫假说:真实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知不觉地根据人类集团的语言习惯建立起来的,人在客观世界中生活,很大程度上受语言的支配
语言与认知的关系: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语言的功能是多样的,应加以区分而不该一概而论,并且语言与认知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人们怎样感知和经历世界是极大地守着语言的影响的;另一方面,语言又是带着不同文化色彩的生活经历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根据不同文化的世界观、需要、期待和目的性的不同而发生着变化。认知影响语言,同时又受语言制约,语言和认知在文化交流之中相互影响。

话语分析
话语分析是针对社会文化知识和语法之间关系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在话语分析中,会话推理起中心作用。
语境化提示
每一条成功传送的信息都附带有第二条超信息,它告诉听者如何诠释基本信息。语境化提示表示在一般话语中传达超信息的方式。因此,会话实践中的语外行为或者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成为话语分析研究的重点。
话语/交际民族志
是人类学家研究语言对象是所运用的重要方法,也是社会文化知识和语言关系研究的传统流派之一。用于分析语言在社会文化联系中的使用问题。只有联系话语表达所涉及的事件或交际时间,才能领会在有关场景中使用的言语意义。
婚姻与权力
婚姻是排除了杂乱的性交状态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文化制度,其性质似可表述为建立在性关系基础至上的异性(男女)间的社会契约,不是个人之间的契约,是代表两个团体间的结盟,是“制度化的性的结合”;人类婚姻的缔结双方,具有结盟的生物——文化意义,以利益上的经济、政治意义,因此违背地方的婚姻规矩将受到约束和惩罚。
婚姻的交换意义:缔结婚姻的双方群体交换物质资源,包括作为礼物的嫁妆和聘礼等,以及地方民俗中的各种援助的承诺。
聘礼指新郎或其家庭为了获得与新娘结婚的权利而支付给新娘家里的补偿,有物也有钱。
嫁妆是新娘在结婚时得到家里的一份财产,事实上就是新娘提前得到父母的遗产,这份财产会被转移到夫家
家庭
家庭(family)是一种社会集团,以共同的住处、经济合作和繁衍后代为其特征。它包括了不同性别的成年人—其中至少有一对可以发生由社会认可的性关系的男女,以及这一对男女亲生的或收继的儿女
核心家庭
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也称小家庭,是由夫妻和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主要包括两种基本的家庭关系:夫妇关系和亲子关系,具有性的、经济的、生育的、教育的和情感的等基本家庭功能
主干家庭
当核心家庭的以为男性子嗣已婚,在亲子连接联系上的一家庭结合,称为主干家庭(stem family)
扩大家庭或组合家庭
如果一个核心家庭的夫妇在他们直系和/或旁系的家庭扩张方面,总共有两个以上的核心家庭,这类家庭称为扩大(扩展)家庭(extended family)或组合(联合)家庭(joint family)
家庭形态
一个社会中可以有多个形态并存,主要分三个阶段:
扩张、分散与分裂、取代
综上所诉,家庭就是由至少一对父母和他们孩子组成的社会、经济单位。家户(household),是指一个生产、消费、抚养子女的基本居住单位。家户居住的可以是一个家庭,也可以是没有亲属关系的人
单偶和多偶家庭
核心家庭是属于单偶家庭的一夫一妻制,一生有2~3次离婚和结婚是连续一夫一妻制
多偶婚包括一夫多妻制和一妻多夫制两种婚制
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是亲属制度的一类术语,在某一特定的语言中是一套符号化的词语,是标注某人—
经常是自我(ego)— 亲属(通常是“他人”)的特定类型。在一套亲属称谓系统中,可划分出包含自我的血亲(通过共同继嗣)和姻亲(通过婚姻)亲属的位置领域
亲属关系
亲属关系是人类文化的一种创造,它并不简单地对应与生物学意义上的遗传关系。汉语“亲属”指因婚姻、血缘与收养而产生的人们之间的关系,又分为血亲、姻亲和配偶
亲属称谓制类别
亲属称谓制研究是摩尔根首创的,亲属制却表现出滞后的特点
亲属称谓制类分式的特点在于,用同一名称去称呼属于同一范畴的人,它使用的基本称谓较少,对于亲属关系的亲疏划分不甚明确
叙述式特点是,在对一些基本血亲使用专用名称的基础上,又对一些远亲使用基本名称的组合来称呼
人格
人格(personality)是个体在濡化与社会化及在周围环境适应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之总称。人格通常被理解为个人的气质、性格、兴趣、爱好的综合表现,进一步则被认为是由一系列的核心价值观、连续而持久的自我与身心组成。群体人格则是某一特定社会群体所表现出的共有的个性特征
基本人格结构
在一种文化中,基本人格结构是基于社会成员的共同经验和可能产生的这些经验的人格特征的一种整合类型
濡化
濡化表示在特定文化中个体或群体集成和延续传统的过程
濡化含义(简答)
1)    教化与学习:这主要指个体或群体通过文化上的代际传递,建立社会的价值系统,使该社会延续与发展
2)    文化延续:文化延续是人类社会不同于动物界面而特有的延续方式,而濡化表现为个体对于整个群体的文化的内化过程
3)    族群自立:濡化是促成个人发展和社会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也是社会成员在文化上确立认同感与一致性的存在过程,是族群自立的基础之一
涵化
涵化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文化体系间由于持续接触和影响而造成的一方或双方发生的大规模文化变迁
涵化现象(简答)
1)    同化现象:当一个族群进入另一个主流族群之中,外来文化适应主流文化,逐渐合并成进支配性文化中,不再作为一个分开的文化单元。
2)    整合现象。既保持了原有的文化特征,又吸收异文化因素,把两种文化因素融合为一体。
3)    混合现象。指不同文化接触与交流过程中的文化混生状态。
4)    分化现象。指拒绝接受异文化的传播,保持原有文化要素。
5)    边缘化现象。指的是既无意保持原有文化,又没有吸收异文化,处于两种文化的缝隙之间。
文化中断
文化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在长时间获得了文化的期待与责任,文化的中断则意味着文化期待和角色需求学习的非连续性;异质社会中的文化中断主要指文化间交流活动遇到障碍或中止
文化适应
文化适应看做是个人或群体更好地与生存环境达成一致的目的之一。人的一生是不断地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的过程。学习文化内容构成整个人生历程,对社会的存在和进化是必要的。
1.    自我与文化适应。
2.    自我与他人。
3.    文化、自我与情境。
4.    交叉文化中的适应。
5.    群体的文化适应。
6.    变迁与适应。
族群
族群具有如下要素:
1)    共同的名称
2)    共同祖先的神话
3)    共享的历史记忆
4)    共同的文化元素
5)    历史家园的联系
6)    团结感
三种分类体系
1)    国家分类体系。主要目的在于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在法律和权利上保障不同族属的平等地位。
2)    学者分类体系。这一体系所讨论的族群,与采用法律形式之命名相当不同,但有时学术与国家之间也存在协商和共谋的关系。
3)    族群自身的主观认定,即群族自身的自我分类。如一些未被识别为民族的群族仍然要求国家识别认定民族,而自身也认定就是一个民族。
族群的特质(简答)
1)    起源神话
2)    族界标识
3)    族群象征正义
4)    族群的变动性
族群认同
是指一个人在特定情境下,认为自己属于一个社会群体。族群认同存在着将社会划分为“我们”与“他们”类别的一种强烈的心理或情感成分
1)    族群认同的情境性
2)    族群特质
3)    族群认同的流动性
4)    族群类型
原生论模式
根据原生论模式的观点,族群归属感是个人认同的根基。族群认同主要来自于天赋或原生性的情感纽带,如亲属关系、共同的语言、超自然的信仰、起源的叙事与神话等,所以族群感情所造成的认同有时不易改变
场景论模式
场景论模式强调族群认同的另一个特质— 族性的情境性和工具性,即族群认同的多重性、层次性
族群关系
族群关系的特点:首先,从族群关系的特征与模式来看,所有族群都以民族中心主义的(即以自身的)标准判断其他族群。其次,所有族群的人都会刻板化地看待其他族群,本族群和他族群都被以夸大或不准确的方式描述,往往强调本族群的正面特征,而强化他族群的负面特征。第三,在许多国家,族群政治是常见的,成为在政治过程中一些行为和策略的通用标签,在组成政府或治理时都必须考虑到族性。第四,族群关系更常见的状态是族群竞争(甚至是跨国),通常因竞争而导致族群冲突,并最终在竞争政治权利和财富方面引发冲突
族群关系分为六种:
多元主义、同化、少数族群的法律保护、人群转移、长期压制、种族灭绝
分层标准:
韦伯描述了财富、权力、声望三种基本指标
大多数人类学家依据他提出的分类方案区分了三种类型的社会:平权社会、等级社会和分层社会
权力与权威
权力是命令他人做某些事和获得他人服从的能力。

相关话题/社会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2016考研心理学:社会影响
      我们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既然这世界不是只有我们一个人,那我们的行为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别人的影响。如果让你站在几百人的面前做个演讲,我 想很多人都会觉得有压力,那如何克服和看待这个压力呢,心理学家拉塔纳提出了社会影响理论。有些人抗干扰能力强一些,有些人则弱一些,还有些影响则是不可 避免的,这就是20 ...
    本站小编 文都教育 2015-05-14
  • 2016考研心理学: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即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我们生活在社会当中,就要面对各种各样复杂的社会 关系,今天所要提到的一种社会关系叫利他行为,我们提倡积极帮助别人、为别人着想的价值观就是利他行为的一种体现。但也有一种利他行为并非是出于自愿,而 是综合各方因素所 ...
    本站小编 文都教育 2015-05-14
  • 2016考研心理学:社会关系之侵犯行为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即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我们生活在社会当中,就要面对各种各样复杂的社会关系,2016考研心理学这部分内容也需要我们重点去复习。  社会关系(四)  1.侵犯行为  (1)含义:又称攻击行为和暴力行为,有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任何行为;由侵犯行为、侵 ...
    本站小编 文都教育 2015-05-14
  • 2016考研心理学:社会影响之说服
      我们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既然这世界不是只有我们一个人,那我们的行为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别人的影响。如果让你站在几百人的面前做个演讲,我 想很多人都会觉得有压力,那如何克服和看待这个压力呢,心理学家拉塔纳提出了社会影响理论。有些人抗干扰能力强一些,有些人则弱一些,还有些影响则是不可 避免的,这就是20 ...
    本站小编 文都教育 2015-05-14
  • 2016考研专业课:心理学之社会心理
      我们学过哲学,都知道意识分为两种,自然意识和社会意识;客观存在也分为两种,物质以及社会存在。作为一个人,我们也分自然意义上的社会意义上的。由此可见,不同的社会环境会造就不同的人,也会产生不同的社会心理。这部分内容很庞杂,2016考研心理学的考生要重点记忆。  社会思维(一)  1.自我  (1)自我的含义: ...
    本站小编 文都教育 2015-05-14
  • 2016考研心理学:社会知觉与社会判断
      我们学过哲学,都知道意识分为两种,自然意识和社会意识;客观存在也分为两种,物质以及社会存在。作为一个人,我们也分自然意义上的社会意义上的。由此可见,不同的社会环境会造就不同的人,也会产生不同的社会心理。这部分内容很庞杂,2016考研心理学的考生要重点记忆。  社会心理(二)  1.社会知觉与社会判断   ...
    本站小编 文都教育 2015-05-14
  • 2016考研心理学:社会思维
      我们学过哲学,都知道意识分为两种,自然意识和社会意识;客观存在也分为两种,物质以及社会存在。作为一个人,我们也分自然意义上的社会意义上的。由此可见,不同的社会环境会造就不同的人,也会产生不同的社会心理。这部分内容很庞杂,2016考研心理学的考生要重点记忆。  社会思维(三)  社会态度  (1)态度的含义 ...
    本站小编 文都教育 2015-05-14
  • 2016考研心理学:社会心理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即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我们生活在社会当中,就要面对各种各样复杂的社会关系,2016考研心理学这部分内容也需要我们重点去复习。  社会关系(一)    1.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  (1)人际关系。①含义:人与人之间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 ...
    本站小编 文都教育 2015-05-14
  • 马原难点解读: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 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马克思主义确认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就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作实践去理解。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 种社会活 ...
    本站小编 海文教育 2015-05-13
  • 2016考研政治: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第七章的内容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改革开放也一直是当前中国社会的热点话题,所以 当然是2016考研的复习重点。从命题角度来看,可以出选择题,也可以出材料分析题。下面老师就这一理论来给大家分析一下各个命题点的命题方式和复习方 法。  社会主义改革开 ...
    本站小编 文都教育 201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