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教程 圣才考研复试笔记(非常详细)(6)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2-01


②五步教学法。杜威把思维的五步法直接运用到教学方法上,指出教学的要素和思维的要素是相同的。这些要素包括: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要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兴趣的连续的活动;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来对付这个问题;要负责有条不紊地展开他所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有机会和需要通过应用检验他的观念,使这个观念意义明确,并且让他自己发现它们是否有效。五个阶段的顺序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具体情境而灵活多变的。
③活动性课程。培养思维能力首先要提供合适的情境,活动性的课程恰恰能提供这种情境的条件,儿童在这种情境中能产生自己的问题,经验性课程与思维、探究的方法密切相关。杜威要求“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要求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来取代传统书本式教材的统治地位。杜威主张通过“教材心理化”来实现儿童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有机结合。
(2)对杜威教学理论的评析
杜威教学理论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活动性、经验性的课程和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使学生富有智慧,这个目的高于其他目标如知识、技能之上。这种教育观体现了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结合,它既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希望通过这种手段使不完美的现实走向完美的理想之境。这种教育观宣告了教育理论旧时代的终结和新时代的开始,但杜威的思维方法和教学理论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知识的地位问题。杜威也强调知识的重要性,但将知识的获得、发展从属于智慧的培养,从属于探究的过程。如何才能获得系统知识,在杜威那里始终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②认识的途径问题。科学的方法、智慧的方法并不是对所有的认识类型都有效,解决问题与获取知识也并不总是一致的,杜威对效用的强调、对知识的工具主义的理解,存在不足之处。
③存在的问题。杜威将思维的过程、经验改造过程、知识获得过程都与解决问题相联系,这使问题存在的普遍性受到了质疑。而且问题的情境终究是有限的,把知识的获得和儿童充分全面的生长只寄托于和依赖于“解决问题”的过程,是远远不够的。
4.比较分析赫尔巴特和杜威的教育理论。
答:赫尔巴特和杜威是西方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杜威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二者教育理论既有统一性,也存在着对立,其表现如下:
(1)赫尔巴特和杜威在教育理论上的统一性
①他们对哲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理解,是其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前提。赫尔巴特的哲学思想受康德和费希特影响,其在《普通教育学》中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与其哲学认识论是密不可分的。而杜威的教育理论则是建立在他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上的。
②赫尔巴特和杜威都十分关注教育的目的、道德教育、课程理论以及教学过程等教育的基本问题,他们的教育理论都是建构在这些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的。而由于二者在哲学认识论、教育观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他们在论述这些问题时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特别是在对教育目的认识上: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第一目的是要发展人的多方面的兴趣,使人的各种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道德,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五种道德观念,成为普鲁士培养优秀的公民。
杜威则认为,促进儿童的生长就是教育的目的,社会性的要求和儿童的需要并不总是相对抗的,因此,教育也是社会进步及改革的基本方法。杜威理论中理想的人应该具备良好的公民素质、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等。虽然二者的论述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他们都从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论述教育目的。
(2)赫尔巴特和杜威在教育理论上的对立点
①道德教育方面,赫尔巴特更重视个人的观念的培养,杜威则注重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赫尔巴特认为存在着五种道德观念的培养,即内在自由、完善,善意、法权和正义。观念是最根本的要素,人们用这些观念来调节个人意志和社会冲突,就能使自己成为服从既定法制的、有美德的人。
杜威认为,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要重视人的独立性、独创性和毅力。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而非竞争等。在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上,杜威认为,学校生活、教材、教法皆应渗透社会精神,道德教育应有社会性的情境、社会性的内容和社会性的目的,还要建立在学生本能冲动和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基础上。
②在课程内容上,赫尔巴特提倡分科课程,而杜威强调活动课程。
赫尔巴特提出了多方面兴趣的概念以及教学必须培植多方面兴趣的要求。他认为多方面兴趣是教学的主要依据。他把人的兴趣分为经验的、思辨的、审美的、同情的、社会的、宗教的六种,认为课程的设置要适应这多方面的兴趣。所以,他把所有的学科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历史的”学科,包括历史、文学和语言文字等,另一类是“科学的”学科,即各种自然学科及数学等,提出了一个比较广泛的课程系统,是一种较为系统的分科课程理论。
而杜威要求“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要求以生活化和活动教学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儿童的亲身经验代替书本传授。这种活动性的课程范围很广,包括园艺、烹饪、纺织、绘画、唱歌、讲故事、阅读等形式。他认为,这些活动既能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又能满足社会性的需要,还能使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总的来说,是一种综合各门学科的活动课程。同时,杜威还指出成年人的知识和技能对于未成年人的经验也是有指导价值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使儿童最终获取较系统的知识,同时又能在学习过程中顾及儿童的心理水平。
③教学过程方面,赫尔巴特提出教学形式阶段理论,杜威强调五步教学法。
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利用学生原有的旧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从而获得新观念的过程,并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的理论。他把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归结为观念的运动。他认为,教学过程可分为两个基本环节:“专心”和“审思”。由此就形成了教学的四个阶段: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联想——把新知识跟旧知识联系起来;系统——作概括结论;方法——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
杜威认为,在教学方法上,师生应该共同活动、共同经验,书本降到次要的位置,活动和经验才是主要的;教学活动也不限于教室。他把思维的五步法直接运用到教学方法上:第一,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第二,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第三,学生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第四,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第五,在现实情境中解决问题。
④在教师和儿童的地位上,赫尔巴特强调教师主导,杜威强调儿童的兴趣。
赫尔巴特在这方面重点论述的是纪律问题。他认为,纪律的本质就是约束儿童的意志,管理本身并不是教育,而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他提出了威吓、监督、命令,禁止和惩罚等管理的方法,对待学生采取严酷的态度,很少注意到儿童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杜威十分关注在教育中儿童兴趣的发挥和经验的形成。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儿童的生长,实质上是提倡一种新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要求摒弃压抑、阻碍儿童自由发展的东西,强调经验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强调个体在经验过程中的主动性,使一切教育和教学适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要求等。
(3)在教育史上,一般来说,把赫尔巴特作为传统教育的代表,而杜威则是现代教育的代表。两大派在教育理论上的分歧总的来说可以归结为“三个中心”的对立,即教师中心与儿童中心的对立、系统书本知识中心和个人直接经验中心的对立、课堂教学中心和活动中心的对立。这两个派别的争论已经持续了一个多世纪,虽然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度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但是总的来说,这三个中心的“对立”,揭示了教育教学发展过程中最为基本的相互联系的几个因素。无论是现代教育对于传统教育的批判,还是传统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反驳,他们的争论都离不开“三个中心”的问题,而对对方的批判中也都击中了对方教育理论存在着的问题和弊端。
因此,从杜威和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比较以及两大派的争论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在现代教育教学过程中,只有根据各国的实际国情、学校的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并考虑不同学科和课程自身的特点,灵活地选择课程和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一刀切或是盲目地跟从某一种派别的做法,过分强调“三个中心”中的任何一个中心,都是不科学不客观的,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会违背教育的内在规律。
19.2  课后思考题详解
1.20世纪前期,各国教育主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哪些因素影响了各国教育改革的进程?
答:(1)各国教育主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①在一些国家的教育制度中存在着典型的双轨制,国民的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互不衔接。整个学制并不能很好的衔接在一起,中等教育不够统一,在对高等教育的促进上作用不大,初等教育也受到抑制。
②中等教育还存在着严重的古典主义倾向,与工商业发展急需新型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教育内容还是延续以往中等教育的内容,存在很多文法、语言等古典学科,与进入20世纪后科学教育的发展不相符合,显得教育内容过于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③在一些国家,学校制度和教育体制的管理还存在相对分散、比较混乱的状况。
(2)影响教育改革进程的因素
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这一时期,工业革命在一些国家的完成,使得最低水平的初等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了;生产部门对科学技术的需求,不仅要求改变初等教育的课程,也要求对中等教育的课程和结构进行改革,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问题、学校教育与社会联系的职能问题等,成为改革家关注的中心。
②以进化论为代表的生物学思想和方法论的产生,也影响了教育的发展。一方面,学校教学普遍重视科学方法的训练;另一方面,强调教育可以培养优秀的个人和民族,以更好地参与竞争,提高社会效率的思想占据重要地位。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许多国家的学校教育采取选择与淘汰的政策,学校制度上采取多轨制或设置多种课程的办法,实行教育上的分流。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欧美教育思潮和理论对本时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欧洲新教育运动的自然主义教育和美国进步主义教育的进步教育思潮,主张回归自然,尊重儿童自身的发展以及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引导着教育改革。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诞生,以及20年代后期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出现等,都影响了各国教育的进程。
2.20世纪前期,现代教育发展的两大趋势是什么?在不同的国家是如何体现的?试予以分析。
答:20世纪前期,现代教育发展有两大趋势:一是改变双轨制、加强中等教育与初等教育的联系,改革中等教育的组织、结构和职能;二是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表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改变双轨制、加强中等教育与初等教育的联系,改革中等教育的组织、结构和职能
在英国,《哈多报告》第一次从国家角度阐明了中等教育面向全体儿童的教育思想,并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角度,明确提出了初等教育的终点和初等教育后的教育分流的主张,以满足不同阶层人们的需要。《斯宾斯报告》把中等教育的双轨方案扩展为三轨,即文法中学、现代中学和技术中学,报告还提出设立兼有文法、现代和技术学科的多科性中学的设想。《巴特勒教育法》实施后,英国形成了由文法学校、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组成的中等教育结构,工党执政后,要求按照综合中学的模式改组中等教育结构,最终确定了初等学校与中等学校相联系的制度。
在法国,1919年,法国掀起了“统一学校运动”,要求建立全国统一的学制,法国政府决定在初等教育阶段实施统一的学校制度。设立统一入学考试制度,使学生享有入学的平等机会。把中学的初级阶段改为独立的公立学校,与初等统一学校衔接,实现初级中等教育的统一。
在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在初等教育方面,德国废除了双轨学制,实施了4年制的统一初等教育。在中等教育上,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取消了中学的预备阶段,使中学能够建立在统一的基础学校之上;二是新建立了两种学校——德意志中学和上层建筑学校。纳粹时期,中学的学习时间由原来的9年缩短为8年,学校类型由原来的五种减少为三种。中学课程强调统一性,民族沙文主义成为中学课程灌输的基本精神。
在美国,通过了《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的报告,建立一个中等教育与初等教育相衔接的学校系统。其中,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各为6年,中等教育可由初级阶段教育和高级阶段教育组成,每段3年,中等教育在包容所有课程的综合中学进行。
(2)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发展
在英国,“罗宾斯原则”中抛弃了传统大学长期以来一直实行的狭窄专业占主导地位的办学方针,强调高等教育要适应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雷沃休姆报告》对调整高等教育课程内容和结构,以适应知识综合化和职业多变化的需要;加强和改进高等教育管理,特别是要加强高校内部专业化的管理。
在法国,《阿斯蒂埃法》的颁布,使法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第一次获得了有组织的形式,成为一种由国家管理的事业。《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的主要内容是确立了法国高等教育“自主、自治、民主参与、多科性结构”的办学原则,要求按照新的原则调整和改组法国的大学。
在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在高等教育上,一方面坚持大学自治、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提出高等教育面向大众的思想。在美国,“八年研究”计划研究大学与中学的关系问题,建立初级学院,颁布《史密斯—休士法》,把传统的专为升学服务的中学改为兼具升学和就业的综合中学。
3.美国在中等教育改革中,研究和探讨了哪些问题?有何历史和现实意义?
答:(1)美国中等教育改革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从19世纪开始,美国全国统一的公立小学作为公立的和普及的教育制度的基础已经建立起来了。到20世纪初期,美国完成了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任务。19世纪末,一种与小学相联系的中学又在美国得到了发展。进入20世纪以后,中等教育改革成为美国学校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在美国中等教育改革中,研究和探讨了以下问题:
①中学课程的变革
进入20世纪后,美国教育飞速发展,基本上完成了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任务。中等教育的改革成为美国学校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目标是建立有别于欧洲的美国式中等教育。
1891年,美国教育协会任命了一个“十人委员会”,专门研究中学的课程问题和中学与大学的衔接问题。1895年,美国全国教育协会任命了一个“十三人委员会”,专门研究学院的入学条件问题。1899年,该委员会提出了一份报告,建议设立与六年制小学相互衔接的六年制中学;允许学生选修各类学科。这些建议确立了美国中学实行学分制和选修课制的基础。19世纪末,美国中等教育通过多方面的改革,形成了不同于欧洲教育的特色,对美国社会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②中学职能的变革
进入20世纪以后,美国中等教育的智力教育模式忽视社会职能,难以满足社会要求,受到批判,引发了改组中等教育的改革。1913年,美国教育协会成立“中等教育改组委员会”,1918年委员会提出了《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的报告,指出美国教育的指导原则应是民主观念的原则,应使每一个成员通过为他人和为社会服务的活动来发展他的个性。中等教育必须以全体青年的完善和有价值的生活为宗旨,引导青年向着高尚的目标改造自己和社会,并将中等教育的主要目标概括为:健康;掌握基本的方法;高尚的家庭成员;职业;公民资格;适宜地使用闲暇;道德品格。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报告建议改组学制,形成六三三制,并建立组织统一、包容所有课程的综合中学。
③“八年研究”计划
“八年研究”,也称“三十所学校实验”,是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协会发起的一项大规模教育实验,目的在于通过实验验证来寻求解决中学教育目标问题的方式与途径,建立中学与大学之间的有机衔接,以期建立新型的中等学校模式,协调中学升学与就业的双重目标;同时也证明进步主义教育理念和实践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2)历史和现实意义
19世纪末,美国的中等教育通过课程与教育目标的改革,形成了具有欧洲传统教育与美国教育相结合的特色,对美国社会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的报告在美国教育史上是一份很有影响的报告,它不仅肯定了六三三学制和综合中学的地位,而且提出了中学不应是一个选择机构,也不是大学的附属机构,而是面向所有学生并为社会服务的学校的思想,对美国20世纪前期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八年研究”的主要内容、实验步骤、运用的手段和方法对20世纪中后期的美国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它使美国中学的课程脱离了传统的学术性束缚,增加了一些富有生活意义和实用性的课程,使中学课程结构由传统走向现代,成为进步教育在主导美国教育改革过程中最有价值的“杰作”,使进步教育的原则和思想从初等学校渗透到中等学校乃至高等学校,从而使进步教育运动在实现其改革美国学校教育的目标上,迈出了更具现实性的一步;它通过新的教育理念对中等教育制度发起了冲击,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设想和有力的挑战,引发了对中学教育目标、课程、评估理论等基本问题的无限遐想和经久不息的探讨。
4.20世纪前期,英、法两国在教育改革中各提出了哪些教育法案和报告?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5.20世纪前期,德、日两国教育改革中都出现了极端的民族主义倾向,最后又都导致了法西斯专制主义教育,二者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应当吸取什么教训?
答:一战以后,德国开始改革学校教育制度,但德国社会和教育中长期存在的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逐步演变为法西斯专制主义。在纳粹统治时期,德国教育成为法西斯专制统治的重要工具。同样,日本教育也呈现出极端的军国主义色彩,在二战中两国的教育都成为侵略的工具,但二者仍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表现如下:
(1)德国教育的特点
①多轨性、等级性和阶级性。德意志帝国时期,德国教育具有鲜明的多轨性、等级性和阶级性。三轨制的学校教育制度将学校分为三类:国民学校、中间学校和文科中学。其中文科中学在德国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②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的倾向。魏玛共和国时期,国民教育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有了一定程度的衔接。但是在指导思想上也出现了强调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的倾向,为以后纳粹时期德国教育演变为法西斯统治的工具提供了机会。
③法西斯化。纳粹时期,德国学校教育出现倒退。希特勒实行法西斯专政使得教育也被纳入法西斯化的轨道,成为纳粹实施法西斯专政统治的工具。
(2)日本教育的特点
①民族主义加强。20世纪初期到20年代,日本为了继承其传统文化、抵御西方文化的影响。
②引进国外教育思想。1890年,日本制定了《教育敕语》,把儒家伦理道德规范与日本民族意识的培养结合起来强调忠孝为日本国体之精华,日本教育之渊源。
③国家加强对教育的控制。具体表现在:第一,加强了对初等教育的控制。第二,大力发展高中,加强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的衔接。第三,改善和加强女子中等教育。第四,颁布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法令。
④高等教育得到发展。1918又颁布了修订的《大学令》,强调大学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传授国家所需要的思想和知识,培养高水平的人才;允许创办私立大学和地方公立大学;大学可设立多科大学,也可设立单科大学等。《大学令》颁布以后,日本的大学得到较快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综合性大学和单科性大学。《大学令》促进了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完善了日本大学的教育体系。
⑤重视民族精神教育和军国主义教育,日本的教育开始军国主义化。主要表现为:加强对师生民主进步运动的控制和镇压;加强教育的军国主义内容;军事训练学校化和社会化。到1937年以后,日本教育开始实行战时教育体制,教育成为战争的工具和机器。
(3)教训
德国和日本的教育在这一时期取得了发展,但也出现了严重的危机。纵观其发展历程,可以从中吸取不少教训,主要包括:
①要避免极端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教育。教育应提倡普通的国民教育和健康的体育教育,使其顺从自然、人的发展特点,不能在教育之外强加一些附属物,从而使教育变质,不符合教育发展的道路和规律。
②可以强调教育的独立地位,教育从政治、军事领域独立出来,适当吸取其他领域的有价值的东西,同时加以合理利用。教育本身作为一个独特领域,应该树立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培养合格公民以及承担文化传承,如果单纯将军事、政治、宗教凌驾于教育之上,让教育为其实现其他目的而服务时,就会产生副作用。以至于对社会起着一种破坏性的影响,如德、日的法西斯教育给世界带来极大的破坏力。
③应该建立起合理的制度,使其教育内容、教育宗旨符合教育本身的需求,不背离人类本身的发展道路,将强制性约束和舆论力量相结合,促使教育处于正规的发展道路。
20.2  课后思考题详解
1.略述苏联建国初期(1917~1920年)教育改革的意义。
答:苏联建国初期的教育改革重点是废除旧的教育制度,改变学校的性质,确立无产阶级政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地位。这些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分析如下:
(1)通过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苏联建立了教育人民委员部,成立了国家教育委员会,作为全国教育的领导机构,负责研究和制定国民教育建设的原则;同时还进一步清除了教会对学校的影响。这样,便彻底克服了之前学校管理方面的分散和混乱现象,保证了学校领导权统一在无产阶级手中。
此外,还公布了一系列的法令,保证了各民族、各阶层人民子女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消除了教育的封建性。
(2)《统一劳动学校规程》在世界教育史上第一次贯彻了非宗教的、真正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教育原则;尖锐地批判了旧学校的形式主义、脱离生活实际的倾向,要求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地结合起来;强调全面发展儿童个性,充分发挥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等等。这一切不仅对苏联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而且在国外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3)通过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逐步加强了对学生个性的重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在教育工作方面,也加强了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为苏联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4)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还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团结、教育和改造旧教师,建立了一支新的无产阶级的教师队伍。
总体而言,这一阶段的教育改革为苏联教育事业的发展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2.试评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苏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就及其影响。
答:(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的成就
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至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经济建设的同时,在教育方面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经过最初几年对旧教育的根本改造、20年代对新教育的探索和30年代对教育的全面调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有:①建立了自己独特的、民主的学校制度。②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科学理论体系。③培养了一大批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和各行各业的专家,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
①苏联共产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学校教育的思想方向性,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力图把学生培养成为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的全面发展的新人。但是,在具体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过程中也出现过某些偏差,严重地影响了学校教育工作的质量。
②重视师范教育,注意教师队伍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苏联教育事业的发展,使苏联教育很快就赶上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并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对我国解放后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1.2  课后思考题详解

相关话题/外国教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