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885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考研笔记(含考试大纲)(7)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3-19


4)文本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对话的中介,教师进行教学活动,需要以文本作为活动材料,使学生能与本文进行对话,让学生发挥创造力,获得阅读智慧的源泉,而教师通过文本,依据自己对文本的独特感受、体验组织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主体,文本为他们提供凭借,与他们进行意义上的交融,教师的教学也是为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高阅读品味,获得人文素质服务的。学生通过同教师、文本的多重对话,完成教学活动,因此,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20.阅读与阅读教学:
(一)语文阅读是特殊的阅读活动。
语文阅读指学生的阅读活动,这种阅读活动具有特殊性。
1)首先是特定的阅读主体;
2)其次是特定的阅读客体;
3)再次是特定的阅读环境;
4)语文阅读活动以培养阅读能力、阅读习惯为其基本指归,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为“阅读”而阅读,是阅读的预演和准备阶段,是有别于社会阅读的“异态阅读”。
(二)阅读教学以阅读基本规律为指导。
包括语文阅读的“教”,和语文阅读的“学”。从学生的角度讲,阅读的顺利进行,必然要以掌握阅读的基本规律为前提;从教师的角度讲,阅读教学目的的最终实现,也有赖于教师自觉、主动地运用阅读的基本原理来指导学生。
(三)阅读教学为学生终身阅读服务。
要树立大阅读观,知识与信息并重,能力与习惯齐抓,立足于课内,放眼于课外,致力于目前,得益于终生。
21.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①正确选择和运用阅读方法的能力。
②阅读的认知理解能力,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评价能力。
③阅读的迁移与创新能力。
3)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①有效利用工具书,参考资料的习惯。
②勤于下批加注,提要钩玄的习惯。
③善于做摘录,编索引的习惯。
④质疑问难,独立思考的能力。
22.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1)最优化原则。
①教学目标设计的最优化。
②教学方法与教材内容结合的最优化。
③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与师生语文实际结合的最优化。
④教学评价系统的最优化。
2)整体性原则。
3)学以致用原则。
23.语文阅读障碍的排除与阅读能力培养:
(一)认读障碍的排除与能力培养。
1)加强识字、释词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认读能力。
2)下大力气培养阅读技能,提高学生认读水平。
3)加强文言文词汇教学,关注语言的继承与发展,提高学生认读的准确性。
(二)理解障碍的排除与能力培养。
1)强化思维训练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核心。
2)增强读物的趣味性、调整阅读要求是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
3)“精读”与“泛读”相结合,“读透”|与“不求甚解”相统一。
(三)鉴赏障碍的排除与能力培养。
1)要结合阅读教学实践来介绍赏评知识。
2)明确赏评的目的,领略赏评的愉悦,激发赏评的欲望。
3)通过培养想象力和辩证性思维能力培养赏评能力。
(四)迁移障碍的排除与能力培养。
1)从培养概括能力入手,加速应用迁移的速度。
2)从培养联想能力入手,促进应用迁移的发生。
3)分析类化,完成应用与迁移。
24.阅读教学流程:是指教师学生双向互动完成语文教材中一个单元或一篇课文的阅读活动的动态过程,即阅读教学过程。
25.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设计。
1)教师主导课型教学方法的设计。
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和讲练法等。此法主要用于传授新知识,也可适用于巩固新知识。优点:教师能将科学知识系统连贯地传授给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获得较多的知识,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
2)师生互动课型教学方法的设计。
讨论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常用于讨论课文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讨论法不仅能增长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能开发学生学习的智力,增长学生的才能。
3)学生自主课型教学方法的设计。
自主型阅读: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独立地钻研课文、理解课文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直接而有效的手段,也是阅读教学过程中一个关键性的环节。
质疑自读法:是指学生通过自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阅读逐步走向深入,最后达到解决问题的一种自读方法。
评论自读法:是指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表现形式、风格特点等方面进行鉴别,发表自己看法的一种自读方法。
26.阅读技能训练:(如何进行阅读技能训练?(13---2))
1)朗读训练。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是话无声的语言文字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活动,是用声音增强原作力量的手段。
意义:朗读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朗读有利于阅读主体各种感官的综合运用,有利于阅读主体充分体味读物的艺术魅力;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极为重要的途径。 基本要求:朗读正确; 训练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方法恰当;控制好朗读训练的数量,加强课内与课外的结合。
2)默读训练。
默读:是指默读时主要运用视觉来接受信息,发音器官不运动或所发声音轻微引不起听觉感受的阅读方法。
基本要求:明确目标;手脑并用;控制好“舌动”。
3)速读训练。
速读:是迅速、高效获取有用信息,注重创造性理解过程和快速反应能力的一种阅读方法。速读的核心是在较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阅读速度,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基本要求:视广度训练;利用文字标记训练;阅读预测训练。
4)精读训练。
精读:就是熟读静思,要求对读物进行反复、深入、细致的阅读,以全面掌握其内容,深入理解其特点,迅速内化。熟读,即是“精细”地读,也是读得“精细”,它既指过程也指结果。
基本要求:在朗读中品味;在默读中理解;在略读中总体把握;在探究中延伸。
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精读训练,体现了阅读教学的综合性、整体性。
5)略读训练。
略读:是“观其大要”的阅读方法,它要求在阅读中略去枝节,抓住关键,用较快的速度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读物的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抓住关键性语言单位进行分析;编写文章结构提纲,概括文意;用好版本学、目录学知识。
6)语感训练。
语感:是对言语的感受、认识、把握的能力,是言语能力的核心,也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语感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品悟感受言语的能力,积累语言经验,提高学生感受生活。认识世界的能力,提高表情达意的能力,提升语文素质。语感训练要以阅读教学为主要阵地,树立大语文观、大阅读观,从阅读的狭窄圈子中跳出来,做到在生活中感受,在阅读中体悟,在表达中升华。
基本要求:在生活中感受;在阅读中体悟;在表达中升华。


第四章  作文教学
1.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模式,也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2.作文的理念:
1)开放性与自由表达;
2)个性化与有创意的表达
3.作文教学的理念:
1)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参与生活和关注社会;
2)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写作;
3)重视写作全过程的指导;
4)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主要包括一是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二是教师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方式呈现学生作文的评价结果。)
4.如何理解作文理念的开放性与自由表达?(13---3)
1)作文的开放性,首先意味着作文都可以在能够允许的空间内进行,而不局限于课堂、学校的狭窄范围;其次还意味着作文可以在允许的任何时间内进行。自由表达,首先意味着作文的内容可以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以及自然界任何领域的生活,不受任何题材的限制;同时也意味着可以运用任何题材来表达。
2)作文的开放性和自由表达主要依据语文课程性质和目标。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包括写作能力。作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生活是取之不尽的源泉,作文的开放性,有利于挖掘生活的源头活水,从而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培养关心社会、热爱自然、爱护生命的同情心,使自己的文章更富人文底蕴和人格力量。此外,社会是发展的、开放的,语文课程同样也应该是开放并富有创新活力的,它要已具有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寻发展。作文作为语文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要开放并富有活力。同时,应注意到网络作文这一种方式。学生通过网络搜集相关信息,有利于扩大学生自己的视野,活跃思维;它改变了传统的作文思维习惯与作文写作模式,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利于自由表达。
5.如何理解作文理念的个性化与有创意的表达?
1)作文的个性化即学生有个性的表达,主要体现为学生写作时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之所以必须重视个性化是因为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与自我和社会对话的最好的一种交流方式,也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可以说,个性化的写作是作文的根本标志,作文应该展示人格的魅力,表现人性的灿烂。写作个性化要求在写作中说真话,抒真情。写作的过程就是他们学习做人的一种历练,写作是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2)写作的个性化往往体现为有创意的表达。作文的创意化主要体现在一个“新”字上。新是作文的生命。之所以鼓励有学生有创意的表达,是因为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要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写作时要运用多种思维方式,要善于捕捉自己不同于别人的独特的感受,有所创新。不造假,是对作文最起码的要求;写出个性,有创意,才是作文的关键所在。要有创意,就要运用联想和想象,写想象中的事物,要写“想象作文”,同时培养多样化思维,从不同方向和角度去观察。
6.培养中学生良好作文习惯的意义和方法:
1)要培养良好的作文习惯,首先要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使学生认识到作文是学习、生活的需要,是为了锤炼自己的语言,活跃自己的思维,实现“要我写”到“我要写”的转化;
2)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文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写作的主人。材料,靠自己搜集和积累;题目,靠自己“寻找”和拟定;中心,靠自己确定。此外,对书写、标点、作文修改都要有一定的常规要求。
7.作文教学的原则:
1)作文和阅读联结。就是指导读文章时,也要给予写作的指导。指导阅读时,也应从作文教学的观点进行文章表达的分析、鉴赏,或追求写作过程中的体验,从而使学生了解作文的基础知识或技能,使读的指导同时有益于写的指导。
①以阅读教材为基础进行的创造性表达活动;
②和阅读课文紧密联结的表达活动。
2)作文和生活联结。作文和生活联结,就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和联想事物。让学生靠自己的观察表达事物,是作文教学的一条基本途径。指导学生观察和调查,是人们较普遍地采取的方法。为使作文和现实生活联结,要尽量使学生处于一种非写不可的情境中)
8.作文教学的要求:
1)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使他们想写;
2)培养读者意识。所谓读者意识,就是在写作时要在心目中假设读者,也就是预先想到读者是谁。
之所以要特别注意培养读者意识,是因为:
①写作时会忘记对象的存在,感觉不到对象的制约。
②读者对象不同,即使题材相同,在立场和态度等许多方面都会不同。
3)多给予练习写作的机会。
9.作文教学过程:
1)写前和写前指导:是学生写作和教师指导的重要阶段。它包括学生的取材、确定立意、构思和文体选择以及教师指导等。
2)写中和写中指导:学生执笔为文的过程,就是把思想认识转化为书面语言的过程,包括把草稿修改成定稿。

相关话题/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