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钱理群温儒敏主编)(6)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4-30


小说结构:吴公馆/交易所/娱乐一树千枝,“把好几个线索的头,同时提出然后来交错地发展下去”。蛛网式的密集结构。三、艺术特色:史诗性的创作:大规模地、全景式地反映刚刚逝去不久的、甚至是正在发生中的社会现实,表现各种矛盾斗争中的阶级和人。都市文学:丰富的色彩、磅礴的声浪和复杂的心理激荡。(《子夜》为上海绘制了一幅清晰的图象,缺乏美感,但真实。捕捉到了那些闪烁不定的声光影色,定格了那些动荡不安的场景,画出了那些无所依托的灵魂。几乎每个人的生活都显示着没有意义的繁华背后的苍白,强大底下的软弱,疯狂中弥漫着死亡的气息。)浮面社会化的视角,历史代言人的叙述姿态:努力扮演时代需要作家扮演的角色。人物塑造:动态/表现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和复杂性,追求立体化的油画效果。善于在大时代的变动背景之下表现异常复杂的人物心理。写出了个人为时代所裹挟时的痛苦,在外力面前最深刻的软弱,茅盾对残酷人生的深刻体验。“社会剖析派小说”:运用一定的社会科学思想对社会生活进行分析,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在戏剧性强的情节中突现人物性格及其成长史。从人的角度反映宏阔的社会历史图景的小说派别。
《春蚕》:30年代中国农村“丰收成灾”
A新旧文化思想交碰中的两代农民形象:老通宝与多多头
B丰收成灾:以农村为中心的社会经济因素剖析(帝国主义经济倾轧——民族资本家压低茧价——农村高利贷的盘剥)
《林家铺子》:30年代城镇小商人破产
林家铺子倒闭:以城镇为中心的社会经济因素剖析(战乱,钱庄催债 ——农村凋敝,生意萧条 ——同行竞争,落井下石——官吏讹诈,军队勒索)
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憩园》《寒夜》《第四病室》。
一、《家》
人物关系:
封建家长:高老太爷
支撑者:克明、觉新
蛀虫:克定、克安
被腐蚀者:四太太、五太太、陈姨太
反叛者:觉慧、觉民、琴
牺牲品:觉新、鸣凤、瑞珏、钱梅芬
主题:
青春、爱情、美——家的专制(对人的情感的漠视/腐败/迷信)的对立、毁灭和反叛、胜利。
人物形象:
觉新/觉慧/鸣凤
艺术特色:
影响源:《红楼梦》/鲁迅《呐喊》“吃人”具化/契诃夫(《樱桃园》),末世、新
抓住了那个变革时代的焦点,抓住在变革中旧和新的人物典型,同时用一连串的典型冲突事件,
表达了变革“激流”的澎湃。
结构:以爱情为线索写出整个封建大家庭的风貌及其衰败的过程,人情味最纯、生活味最浓的
小说。
饱含浓郁情感的内心独白来表现人物心理,塑造人物性格。
热情澎湃的激烈的语调。
二、《寒夜》
人物关系:汪文宣、曾树生、汪母、小宣
人物形象:
汪文宣:曾受西方现代思想的熏陶和启迪,有过个性解放的追求,有“教育救国”的理想,但
很快在黑暗社会的压迫下败下阵来,成了一个善良、胆小、软弱的小公务员。理想变成了一个
卑微的愿望,挣一碗饭吃,小家庭和睦。挚爱妻子和母亲,原为她们牺牲自己的一切,但他的
卑微以无力调节婆媳矛盾,不能再获得妻子的爱情,更无力对抗社会对他的经济、精神的压迫,
终于肺部烂了,喉咙哑了,死在抗战胜利的消息传来之际。
曾树生:一个时代新女性的形象,在婆媳矛盾和丈夫的软弱和病痛中离开了家,试图追求自我
的幸福。
情节结构:
以日常琐事为线索推进叙事:“防空洞”夫妻失和——避难——婆媳吵架——生病——婆媳缓
和——激化矛盾——离家——死——寻找
深沉的悲剧性:
主题:以“寒夜”为象征,写出小人物在大时代之下的悲剧命运。以小见大,有史诗的意味。
对人生的悲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仅仅是制度、也不仅仅是社会、不仅仅是人性,也不仅仅
是伦理,而是人生整体性的悲剧的深层理解。

老舍(l899.2.3—1966.8.24)
一、作品:
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诗意)、《骆驼样子》《火
葬》《四世同堂》

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
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
著名短篇:《黑白李》《马裤先生》《老字号》、《断魂枪》(沙子龙)《微神》
通俗文艺作品集:《三四一》
大鼓体长诗:《剑北篇》
话剧:《残雾》、《面子问题》、《归去来兮》
二、《骆驼祥子》
内容:真实地描绘了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来自农村,在他拉上租来的洋车以后,
立志买一辆车自己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他所轻力壮,正当生命的黄金时代;又勤苦耐劳,
不惜用全部力量去达到这一目的。在强烈的信心的鼓舞和支持下,经过三年的努力,他用自己
的血汗换来了一辆洋车。但是没有多久,军阀的乱兵抢走了他的车;接着反动政府的侦探又诈
去了他仅有的积蓄,主人躲避特务追踪还使他丢了比较安定的工作;虎妞对他的那种推脱不开
的“爱情”又给他的身心都带来磨难。迎着这一个又一个的打击,他作过挣扎,仍然执拗地想
用更大的努力来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愿望。但一切都是徒然:用虎妞的积蓄买了一辆车,
很快又不得不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他的这一愿望“象个鬼影,永远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
苦与委屈”;在经过多次挫折以后,终于完全破灭。他所喜爱的小福子的自杀,吹熄了心中最
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丧失了对于生活任何企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堕落:原来那
个正直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盘辗得粉碎。这个悲剧有力地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行。

祥子:是一个性格鲜明的普通车夫的形象,在他身上具有劳动人民的许多优良品质。他善良纯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的精神。平常他好象能忍受一切委屈,但在他的性中也蕴藏有反抗的要求。他在扬宅的发怒辞职,对车厂主人刘四的报复心情,都可以说明这一点;他一贯要强和奋斗,也正是不安于卑贱的社会地位的一种表现。他不愿听从高妈的话放高利贷,不想贪图刘四的六十辆车,不愿听虎妞的话去做小买卖,都说明他所认为的“有了自己的车就有了一切”,并不是想借此往上爬,买车当车主剥削别人;他所梦想的不过是以自己的劳动求得一种独立自主的生活。这是一种个体劳动者虽然卑微、却是正当的生活愿望。作品描写了他在曹宅被侦探敲去了自己辛苦攒来的积蓄以后,最关心的却是曹先生的委托,就因为曹先生在他看来是一个好人;还描写了他对于老马和小马祖孙两代的关切,表现出他的善良和正直。象这样勤俭和要强的人最后也终于变成了头等的“刺儿头”,走上了堕落的道路,就格外清楚地暴露出不合理的社会腐蚀人们心灵的罪恶。作品写道:“苦人的懒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结果,苦人的耍刺儿含有一些公理。”又说:“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老舍正是从这样一种认识出发,怀着对于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深切同情,写下这个悲剧的。
虎妞。这是一个大胆泼辣、多少有点变态心理的三十多岁的老姑娘。她是刘四的女儿,长期代表她父亲和车夫打交道,她的性格中带有许多可厌的剥削者的特点;但她也有自己的苦闷和追求幸福的愿望。她找上了祥子,并在被迫的情况下和刘四决裂。祥子并不爱她,却又无可奈何地接受了她的“爱情”。他们的结合成了祥子个人奋斗过程中的一个新的打击。车厂主人刘四的残忍霸道,大学教授曹先生和他所受的政治迫害,二强子的欲起又落的经历,老马小马祖孙两代的凄凉光景,小福子的一步一步走向毁灭,以及大杂院、“白房子”等处的惨酷景象。由此交织而成的生活画面,作为整个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突出地表现出了祥子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
《四世同堂》:《惶惑》、《偷生》、《饥荒》三个部分,表现了从抗日战争开始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沦陷区人民的苦难经历以及他们在苟安的幻想破灭以后,逐渐觉醒,终于意识到只有坚决抗争才有出路的过程。作品写出了敌人的残暴统治,各色汉奸(冠晓荷、大赤包、)的卑污活动的丑态;也写出了知识分子的善良、懦弱和苦闷,以及一些下层市民的坚强不屈的意志。有的人逃出北平参加抗日行列,也有的在城里坚持抗日宣传工作。故事是以祁家祖孙四代为中心: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侵华日军的铁蹄践踏着古老的北京城。小羊圈胡同的十几户居民,平静的生活被打乱了。这些普通的中国人,一夜之间被迫进入了一个梦魇般的世界。身为四世之尊的祁老太爷是一个倔强、正直,令人尊重的长者;八国联军打进北京的阅历,使他懂得了在国家民族大事上的是与非,爱和憎。儿子祁天佑上敬父母,下佑子孙,是一个正派的生意人,结果反受日本人敲诈勒索,游街示众,被逼投河自尽。长孙祁瑞宣,是一位中学英文教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也不为日寇作事,同贤妻韵梅维持一家老小生计。次孙祁瑞丰贪图安逸享当了汉奸。三孙祁瑞全是个热血青年,出城参加了八路军。全家的心肝宝贝,祁老人的曾孙女小妞妞在日本投降前夕被活活饿死。三、艺术特色:”市民诗人”1、市民社会的生活画卷的绘制及其国民性思考。老派市民:张大哥、沙子龙、祈老人、祈天佑、祈瑞宣(软)新派市民:张天真、祈瑞丰(浮)城市贫民:祥子、小福子、“月牙儿”正派市民:丁二爷、钱诗人、韵梅(狭义\坚韧/勇于担当)2、老舍的幽默。穷人的幽默:严肃、自信、平等、善意、宽容、理解甚至感同身受。“含泪的笑”。“我要把我的幽默看住了,不让它随便乱走。”3、京味:语言——运用北京方言写作,“语音有什么美的地方?一个,语音清脆;一个,四声匀调,特别匀;一个,有轻声,或者叫轻重有度;一个叫节奏明快。”作品中充满了北京地区的生活风光,不少描写点染出一幅幅色彩鲜明的北京风俗画和世态画。
沈从文:”湘西”少数民族1、跃动着的原始生命力:爱是生命的一部分,也成了做人的总则:“一个人在爱情上无力勇敢表白,那在一切事业上也全是无希望可言,这样的人决不是好人。”以爱为核心的原始生命力却难免与血腥为邻,《龙朱》《媚金,豹子,与那羊》<月下小景>《渔》2、与世沉浮的乡村灵魂:完整性《萧萧》《贵生》《丈夫》3、新的入侵:文化的尊严:文化空间《七个野人与最后一个迎春节》《新与旧》《菜园》4、寻觅精神家园:人性、人情——文化长篇:《长河》《边城》:描写一个撑渡船老人的孙女和当地掌水码头的团总的两个儿子之间的爱情故事,借助这一缠绵曲折的情节来描绘湘西地区的生活“宁静”和“民性淳朴”。在他的笔下,边地的自然景色、生活风习、人物心性无不美好;无论贫富军民,一律淳朴善良。整个作品充满一种牧歌情调。这部中篇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关于当地人民的传统生活风习也能写得优美动人。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天保傩送大老二老)两个年青人皆结实如小公牛,能驾船,能泅水,能走长路。凡从小乡城里出身的年青人所能够作的事,他们无一不作,作去无一不精。年纪较长的,如他们爸爸一样,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年幼的则气质近于那个白脸黑发的母亲,不爱说话,眼眉却秀拔出群,一望即知其为人聪明而又富于感情。渡船碾房《长河》“常与变”“新生活运动”夭夭满满三黑子5、对都市文明的审视:讽刺《八骏图》:达士“阉寺性”:虚伪、软弱艺术特色:1、散文化、诗化小说:主观性,重视叙述主体的感觉、情绪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情绪的体操”);重视意境的塑造,纯情的人物,优美的自然景物的和谐;独特的人情风俗的乡土内容;意识流的引入,结构散漫。2、语言:多暗示性,富情感美,色彩美。沈从文:有些篇中的主人公虽是农民或士兵,但着重描写一些原始性的粗犷放纵行为,而不是他们健康纯朴的感情(如《雨后》);更多的篇章则是写知识分子的恋爱,作者以许多笔墨描绘一些世俗的纤细的感情(如《八骏图》)。另外有一部分作品写旧军队的生活,如《入伍后》、《会明》、《新与旧》等篇,忽视了军队中严酷的等级制度以及他们和人民的尖锐矛盾,却去大量地描写以趣味为中心的日常琐屑。3、人物:人性生活方式老人:道德少女:美,单纯少年:野性,生命力

相关话题/中国现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