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社保考研公共管理学考研笔记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3-13

名词解释:公共物品: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苦难等特征的物品。

旁系组织结构:从科层结构的正式成员中抽出一部分,按自由联合的方式组成某一特定的常设结构,来解决特定

问题。旁系组织成员在完成旁系组织任务时,并不与自己本职工作完全脱离,旁系组织成员是“不

脱产”或“半脱产”的。“经济学会”、“专业技术职称等级评审委员会”以及高校的“学术委员会”

等都是典型的旁系组织。

公共组织:公共组织广义的定义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关系为目的的组织,它既包括政府组织,

也包括了第三部门组织。而狭义的公共组织指的就是国家机关组织。

强制性公共组织:这类公共组织主要是指政府部门。强制性公共组织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得到根据宪法和法律的

授权,依靠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实行强制性管理。它对某一事务做出裁决,有关组织和个人必须遵

从,否则将会受到惩罚。例如纳税人必须接受税务部门的管理,逃避管理必须将受到处罚。

半强制性公共组织:这些公共组织实施管理更多的依靠市场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他们的管理行为对当事人有一

定的强制性,要求当事人遵守。但这类公共组织的强制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可对抗的,当事人也可拒

绝裁决。这类公共组织典型的如各种形式的仲裁委员会,此外,消费者权益保障委员会、各种行业

协会等也是现实生活中人们最常接触到的半强制型公共组织。

非强制性的公共组织:这类公共组织不仅数量多,而且同时担负着重要的公共事务管理任务。其最大特点就是非

强制性和服务性,其中多数是非营利性的组织。非强制性公共组织主要是各种院校、社区学校、研

究所、基金会、医疗保健机构、文化和科学技术团体、各种咨询服务结构等。

文化行为模型:在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下,行政人员的行为各不相同。民族文化包括五个维度:权力距离,指社

会接受组织结构权利不平等分配现实的程度;避免不确定性,指文化受到不明确性威胁的程度;个

人主义—集体主义;刚性气质—柔性气质;长期取向—短期取向。例如,美国文化的权力距离小,

人们不易接受权利不平等的安排,个人参与决策的热情较高;而法国和意大利的权利距离较大,人

们很少对美国式的决策参与表现出兴趣,下级愿意依赖上级。同样的,这也影响到对集权式组织或

分权式组织结构的选择。

公共政策主体: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一般包括立法机关、行

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利益团体、思想库、大众传媒和公民(选民)等。

公共财政:指的是仅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它是国家财政的一种具体存在形态,即与市场经

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具有以下四项基本特征:以弥补市场失效为行为准则:为市场活动提供一视

同仁的服务;非市场营利性;法治性。

公共财政管理:公共部门为保证公共财政职能的履行,而对财政收支所进行的决策、管理、监督等活动的总和。 行政国家: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垄断的进程相一致,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资本主义国家立

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国家权力主体关系中,行政权力和活动扩张,具有制定同议会立法效力

相当的行政命令和制定同法院判决效力相近的裁决权,大量直接管理和介入国家和社会事务,从而

起到最活跃和最强有力国家作用的一种国家现象。

组织: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通过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心理意识,并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按

一定的方式联合起来的有机整体。

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进行根本性的转型,以大幅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

并通过变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机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简单

地说,政府再造就是用企业化体制来取代官僚制,即创造具有创新惯性和质量持续改进的公共组织

和改革体制,而不必靠外力驱使。

治理:就是对合作网络的管理,又可称为网络管理或网络治理,指的是为了实现与增进公共利益,政府部门和非

政府部门(私营部门、第三部门或公民个人)等众多公共行动主体彼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

分享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由于该途径强调,多中心的公共行动者通过制度化的合

作机制,可以相互调适目标,共同解决冲突,增进彼此的利益。从这一意义上讲,治理实质上是一

种合作管理。

政府间关系:是指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它既包括纵向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

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同级地方政府之间以及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的非同级地方政府之间

的关系。

公共政策: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

治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是指决策者及其他参与者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及方法,特别是公共决策(政策科学)

的理论和方法来进行决策,并采用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

公共决策的民主化:是指必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种社会团体以及政策研究组织能够充分参与公共决策的过程,在政策中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并在决策系统及其运行中,形成民主的体制、

程序及气氛。

公共决策的法制化:是指通过宪法和法律来规定和约束决策主体的行为、决策体制和决策过程,特别是通过法律

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公共决策的民主权力,并使党政机关及领导者的决策权力受到法律的和人

民群众的有效监督。

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是政府机构处于履行职责需要,以购买、租赁、委托或雇用等方式获取货物、工程或

服务的活动。作为一种采购方式,政府采购具有法定的程序和规范的方法,是世界各国目前最为重

要的购买性支出管理手段。

第三部门:是指介于政府部门与营利性部门之间,依靠会员缴纳的会费、民间捐款或政府财政拨款等非营利收入,

从事前两者无力、无法或无意作为的社会公益事业,从而实现服务社会公众、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

的宗旨的社会公共部门,其组织特征是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

行政体制理论(伦理):是相对于行政管理者个体道德而言的,它由行政体制内在的一系列分配权力和义务的原

则、规范所构成,并通过社会结构关系,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条例和成文或不成文的制度等环节

表现出来。体制伦理依附于体制而存在,与个体道德相比,体制伦理对于维系社会秩序、规范人们

的社会行为具有优先地位。

政府工具:一个行动者能够使用或潜在地加以使用,以便达成一个或更多目的的任何事物,是政府的作用方式以

及政府行动时的机制。简单地说,政府工具就是达成政策目标的手段。其特征是:政府工具有一些

共同属性,这些共同属性使得这些工具得以识别;每一种工具规定行动的结构,它不是随意的或者

临时的,而是一种制度化的行动模式;这种结构化的行动是一种集体行动,目的是解决公共问题。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是指为充分、科学、合理和有效地发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在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管理国

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而进行的资源配置、素质提高、能力

利用、开发规划及效率优先等一系列活动相结合的有机整体。

1、浅析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公共管理是一种客观的社会活动及过程,它构成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公共管理学要研究作为公共事务管理主体的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组织的结构、功能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研究公共管理活动的过程及其环节(如组织、决策、沟通、协调、控制、评估等);研究如何应用人类所创造的各种科学知识及方法来解决公共事务的管理问题,以促进政府及其他公共组织更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

公共管理学是一个研究公共管理实践的学科,可以将它界定为一门综合的运用各种科学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公共管理组织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性的学科。它的目标是促使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或者说,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组织(主要是政府)如何地提供公共物品的学问。

2、 为何将第三部门纳入公共部门?

因为其有如下鲜明的“公共”特征:

第一,第三部门主要是一些从事公益事业的组织,其产生或活动的基本目标是公益性,即为公共利益服务,这与政府机构即“纯粹的”公共部门的目标是一致的。

第二,第三部门市场化程度较低或非市场化,其生产、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往往由政府实行控制或必要的行政管制,因此它与政府组织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甚至被当政府组织用来实现其目标的一个重要工具。

第三,第三部门为社会提供的产品也往往是一种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这与政府为社会所提供的物品是一致的,至少基本是一致的。

第四,投资主体或提供资源的主体也主要是政府。

3、 公共组织的一般结构形式有哪些?其各自特点如何?

(1)、直线结构

特点是单一垂直领导,其结构简单,领导隶属关系明确,结构中每一层级的个人或组织只有一个直接领导,不与相邻个人或组织及其领导发生任何命令与服从关系。

(2)、职能结构

是相关部门在水平方向依职能不同进行分工,再分别对下级部门实施领导的结构。在职能结构中,每个上级部门并没有单一服从自己的下级部门,同样每个下级部门也不只服从一个上级部门。职能结构依靠水平分工领导,拓展课各层管理事务的范围,适合相对比较复杂的管理工作,但下级部门由于多头领导,容易出现正出多门的情况。

(3)、直线—职能结构

在综合直线结构和智能结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各级部门间既有垂直领导关系,又有水平领导关系。加强了对水平层次领导部门的协调领导,有助于克服政出多门,同时每个下级部门在只有一个明确上级领导的基础上,接受其他相关上级部门的指导和监督,有助于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但垂直领导有可能排斥水平领导,部门之间关系更加复杂。

(4)、矩阵结构

以完成某项工作为核心,从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临时机构来履行工作任务的结构。矩阵结构中垂直领导与水平领导是并重的。既保持了组织成员构成的稳定性,又有助于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综合优势,组织效率较高。

4、试述当代公共管理中“治理”的内涵。

治理就是对合作网络的管理,又可称为网络管理或网络治理,指的是为了实现与增进公共利益,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私营部门、第三部门或公民个人)等众多公共行动主体彼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享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

治理的主体是政府、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共同行动者共同处理公共事务的活动;治理除了要处理公共问题,管理公共资源外,还要解决涉及人群较少的集体事务;治理依靠网络的权威,由公共行动者在互动活动中运用非强制性权力进行协作,治理的机制是信任;治理的手段依靠开发出的新的管理工具,如合同外包、内部市场等;治理以满足公民的需求为出发点,强调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私域与公域的合作。


相关话题/公共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