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思想史(曹德本)考研复习笔记(8)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6-12-25


三教可一的政治哲学:以儒为主,援引佛道。如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是性之本;仁义是政教之本;礼是“道之旨”,守礼则“道在其中矣”。 以周孔之道为主干,兼容佛道,形成变通、无弊的统治思想,是王通政治理论的主旨。
2.王道论
分裂结束,渴望建立长治久安的理想社会,便是其王道政治论
王通称王道为“周孔之道”。主张做新时代的周公和孔子。君子得时为政,应学周公,不得时在野,应学孔子著述与讲学。
3.仁政论
周公从仁政和德治出发,做到了大公无私,安天下厚苍生,是古代仁政榜样。
仁政主张:爱民厚生;      轻摇薄赋(多敛之国,其财必削);  宽刑狱。

第七节、韩愈
1.生平:韩愈(七六八-八二四),字退之,南阳人。他是唐代着名的散文家和重要诗人。韩愈更是别开生面,也创建了一个新的诗歌流派。政治上是保守的,对当时的永贞革新等政治改革持否定态度。是当时反对佛、道德代表人物。
2.道统论
为排佛倡如而提出道统论。认为佛教是“夷狄之一法”,“不知君臣之义”,有害于维护君权。
认为儒家之道起于尧舜,止于孟子,立意接道而传。恢复和发扬儒家“道统”。
“道统论”对仁义道德的新解:仁为博爱;义为遵纲常;道为循仁义;德为求仁义不倦。
两者区别:儒家之道是心行合一:仁存于内,义见乎行。心行统一是为道。在修平齐治中得到充分体现。释老之道“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无补于社稷。
3.性三品
人性论的发展:性之根本和具体内容是“仁、礼、信、义、智”五德。韩愈的人性论,是对董仲舒的性三品说的直接继承。按照地主阶级的道德标准,他认为人性的具体内容是“仁、礼、信、义、智”五德。性本有,情后生,中性可上下。根据人性中是否具有和具有多少五德的 情况,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
韩愈的人性论就对孟轲的性善说、荀况的性恶说和扬雄的性善性恶混杂说,都作出了重要的改造和发展:  既避免了它们的片面性,  又强调了道德教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别是由于这种人性论把性和情相并提,认为善恶根源于性,而善恶的具体表现却反映于情,所以这种人性论即所谓因情以见性,不但在于为封建的等级秩序和儒家的道德教化作辩护,而且同佛教僧侣主义鼓吹的灭情以见性、即教人解脱君臣、父子、夫妇等世俗的封建伦理关系的出世的人性论,形成尖锐的对立,突出表现了它在反佛斗争中的理论意义。
4.崇君论
尊君体现在:肯定君主制度和等级制度的绝对性;从道、圣、君相通的高度论证尊君的合理性,此即他的圣人创制、拯救人类说。
第八节  柳宗元
一、生平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人,(773--819年)。《封建论》、《非〈国语〉》、《天对》、《六逆论》等著名作品,大多是在永州完成的。
1.天人不相干预论
宇宙起源于元气的不断运动,万物由元气构成。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是不相关的两个不同领域。
批判天人感应论,发展了天道自然论。
符瑞思想是天命论的一种表现形式,,他批评了这种思想和君权神授,国家兴亡取决于人事。
2.国家起源及本体论
国家起源于人类社会自身矛盾激化: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之争。故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国家产生是一种“势”,即必然趋势。
论述了分封制的起源,分封制是原初政体的一种表现形式,因而根据它探索中国古代早期国家的起源,具有本土化的理论方法特征。
基于“势”的理解,认为郡县制优于分封制。国家政体历史演变的总趋势是权利日益集中。
3、礼刑论
强调定罪量刑要以事实为根据,既要合法,又要合乎情理。
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心怀不满,赏罚公平,严明纪法的主张。
4、政治革新论
早年以“致大康于民”为理想,后来参加了永贞革新,提出了许多政治革新主张,包括政治制度、用人制度和税赋制度等


小结:
汉唐时期的政治思想有儒学、玄学、道学和佛学等。主要治国思想为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玄学为两晋时期的思想,但是影响不是很大。董仲舒将心性儒学改造为政治儒学,王通提出儒释道三教可一论,韩愈发展儒家思想,形成儒学“道统”。

第三编  思想完善期
宋元明时期:
公元960年赵匡胤称帝,建立北宋,后周亡。五代结束。
公元1043年范仲淹实行新政。
公元1069年王安石变法开始。
公元1084年司马光完成《资治通鉴》。
公元1127年金兵攻入东京,北宋亡。宋高宗即位,南宋开始。
公元1271年忽必烈称帝,定国号为元。
公元1279年元军攻占厓山,南宋亡。
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明军攻入大都,元亡。
公元1403—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
公元1644年李自成建大顺政权,入北京,明朝亡;吴三桂降清,清兵入关。
社会特点:
经济状况:宋代科技发展,商品经济出现;明代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科技和生产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政治状况:宋代加强中央权力,官僚特权无限发展;明代建立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皇帝集中一切权力,分相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属皇帝一人。
文化状况:宋代出现功利政治思想,明代出现理学政治思想。

第九章  宋代的功利政治思想
第一节  李觏的政治思想
李觏(1009-1059),北宋思想家。支持庆历新政。
一、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提出了“安民”、“足食”的民本思想、“本于财用”的治国主张,即治理国家的根本必须以充足的财力为基础;“平土均田”的改良措施;义利统一的功利思想。
基本特点是注重功利,改革时弊的政治倾向,以其唯物主义天道观和通变的思想为理论基础的。李觏认为人们追求物质财富的欲望是自然的,为了满足这种欲望而进行的社会经济活动而求利,是礼仪产生的基础
二、“安民”、“足食”的民本思想
    “民为邦本”是儒家的传统思想.李觏继承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安民的主张: 他认为天道与民心是一致的.民心的相背不容忽视,君主要顺从天意,体察民心,把养民安民作为首要政务.
足食的主张: 衣食为民众生活的根本,是学好礼节的基础,要安民就必须使民众丰衣足食.
三、“本于财用”的治国主张
在治理国家的措施方面,李觏把财用放在首要位置.他认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就在于有充足的财用, 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到经济是政治、文化的基础的道理。李觏主张节省开支,反对挥霍无度,认为财富不是从天而降的,不能一味的广求,要节用。
治国以財用为根本,注意到经济是政治、文化的基础。
四、“平土均田”的改良措施
把土地看成是社会的根本问题,要解决社会弊病,首要解决的土地问题,由此提出“平土均田”的主张。这是在不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前提下一种改良措施。

五、义利统一的功利思想
李觏一反历代儒家的思想传统提出“义利统一”、“人非利不生”的观点。他认为利和欲是人由以生存的根本条件。义利是统一的,义利统一有利于国计民生。进而提出“法十害,取十利”的思想。
评价:中央集权制更加完善和巩固的时期产生的,是北宋社会矛盾的反映,是时代的产物。总的说来其政治思想是从中小地主阶级利益出发,客观上有利于劳动人民,对当时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是一种积极进步的思想。
局限性:其思想缺乏实践,具有幻想性;中小地主阶级的本性决定了其思想具有矛盾性。他一方面同情下层人民的处境,另一方面当农民举行起义为争取自身利益斗争的时候他又害怕起来;他一方面反对豪强兼并,另一方面又崇尚其地位,主张在治国中发挥其作用。
第二节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卓越的文学家。
一、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王安石以变法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思想注重社会现实,是以解决当时社会存在的实际问题而提出的。其理论基础是以五行学说为核心的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朴素辩证法的思想。他认为世界的本源是太极,太极生五行。进而论述了社会的变化发展。王安石的政治思想具有强烈的现实性。
二、“养生保行”的功利主义
王安石的政治思想主张功利主义,他认为形体是人性的基础。批判了儒家宣扬的人性论和佛老的禁欲主义,把自然生命形体堪称是人性的基础,公开申明人的物质欲求是合理的,人性与形体不可分割,要保形必须养性。这种养生保形的人性理论,辟“新学”功利主义的新径,是其政治思想的重要环节。
三、“变祖宗之法”的政治主张
王安石变法主要包括富国和强兵两部分。富国:颁行了青苗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免役法,均输法,市易法。强兵:将兵法,保甲法
王安石的这些变法主张对抑制豪强兼并、均贫富、改革时弊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四、“抑豪强、伸贫弱”的均平思想
王安石痛恨社会的腐朽现象,关切广大群众的疾苦,极力主张解决贫富不均的问题。因此他提出的各项新法都贯穿着抑豪强、伸贫弱的均平思想。
五、急农事与良吏善法的理财思想
王安石认为为了发展经济,增加国库收入,必须注重理财。理财必须急农事:强调发展农业生产,认为理财的首要问题是重视农业。理财必须以良吏善法做保障:理天下之财必须有良好的法度作为保障,还必须有优良的官吏来遵守和执行法度。
评价:王安石的政治思想具有很强的进步性。他深知宋朝国势积弱,以积极有为的进取精神,以切实可行的行动规划,以新思想推动新政,把他的政治思想推行到政事活动中去。
局限性:变法即革新,只是缓和当时的阶级矛盾。他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制度,对农民起义抱着仇视态度。
第三节、陈亮
身世:陈亮字同甫,号龙川,其学派旧称永康学派,龙川先生。他的政治思想主要反映在《又甲辰秋书》《又丙午秋书》等。代表中小地主兼商人,提倡功利,反对空谈性命义理。
一、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陈亮以功利思想为核心的政治思想是与其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一脉相承的。他主张道在事物之中,是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道即事物根本法则或规律,存在于事物本身。
二、“人之同欲”的理欲观
他认为人欲合理。人的欲望就是人的天性,在这种政党的天性中有一种客观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准则就叫做天命。无论天性还是天命都必须以人的欲望为基础,只有满足人的正当物质欲望才是顺应天性和天命。
三、“正人心、活民命”的民本思想
陈亮注重民心的统一、人民生活的安危,把民众的问题提到重要的地位。
强调安定民心,和谐统一从而保障了国家的安定富强。
四、注重事功的功利思想
陈亮批判当时流行的空谈性命之理,积极提倡功利主义思想。认为要从事学问,应以适用为主。他尖锐接漏了士大夫阶层在理学思想禁锢下严重脱离实际的状况。
五、“君臣戮力”的君道观
陈亮对于传统君道观赋予新的内容,提出“君臣戮力,事无不济“的君道观。认为君臣各执职事,正确处理好君臣的关系,上下同心合力,才能治理好国家。
评价:注重实际,功利主义代表当时的进步倾向
局限:提倡功利的同时认为功利是“苟且之政”,表明其思想的不彻底性
第四节、 叶适
身世:叶适1150--1223心,永嘉学派。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其思想代表当时的进步倾向,同时还是一个爱国主义者。其政治思想反映在《习学记言序目》《别集》中。
一、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叶适以功利主义为核心的政治思想是以其哲学上的道在事物之中唯物主义自然观为基础的。

相关话题/中国政治思想史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详解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66292.html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 复习笔记  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论  第一编 思想形成期   引 言 先秦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   第一章 商代、西周时期的政治思想   第二章 儒家的政治思想   第三章 道家的政治思想   第四章 墨家的政治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04
  • 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含名校考研真题)+模拟试题】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78260.html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 章节题库(含考研真题)   说明:我们严格按照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教材内容进行编写,共分六编。每一编都精心挑选名校考研真题(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以及经典常见考题,并予以详细解答。所选考题具有一定的代表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04
  • 《中国政治思想史》(曹德本)考研笔记
    中国政治思想史导论 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论(了解)一、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科定位(一)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1.关于政治哲学问题就中国先秦的政治思想理论看,政治思想与哲学思想浑然为一体。 天人合一是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其政治思想系统。在《大学》中作了精辟论述。2.关于社会 ...
    本站小编 网络资源 2015-07-04
  • 南开大学2000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国政治思想史
    论述题(共四题,共100分) 1、评“刑名之术”(20分) 2、评“明君论”(20分) 3、论理学的政策思想(30分) 4、从汉代儒学 ...
    网络资源 免费考研网 2009-01-13
  • 南开大学1999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国政治思想史真题
    1、邵公论饵谤的政治意义评析 (20分) 2、析贾谊总结秦朝二世而亡之历史教训的借鉴意义 (20分) 3、论华夷之辨的核心价 ...
    网络资源 免费考研网 2009-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