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方晓红中国新闻史随园辅导班讲义笔记(9)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8-28


1948年7月8日,南京版也被国民党政府勒令停刊。
3.拒检运动
抗战生日后,为争取新闻界的民主自由,国统区以重庆为中心,掀起了有声有色的新闻联合拒检运动。
1945年8月下旬,重庆杂志联谊会33家杂志社发表声明,要求国民党取消新闻原稿审查制度,并提出不再将原稿送审。
1945年9月1日记者节,重庆《新华日报》发表时评《为笔的解放而斗争》。文中抨击国民党送审制度,号召新闻界“挣脱束缚在喉间的绳索”、“为笔的解放而斗争”。
9月15日,重庆《宪政》、《国讯》等10家杂志未经送审出版了《联合增刊》。此后,成都、昆明、桂林等地的新闻界也热烈响应,均自动停止送检,一时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拒检运动。
国民党迫于舆论,不得不宣布从1945年10月1日起废除新闻检查制度,撤销战时新闻检查机构。
4.羊枣事件
1946年1月10,蒋介石在政协会议开幕式上提出了保证人民自由、承认各政党的合法地位、实行普选、释放政治犯等措施。而第二天,即1946年1月11日,中共产党员、著名的军事评论家、国际问题专家羊枣,就在狱中遇害。
羊枣,本名杨潮,是三十年代活跃在中国新闻战线上的极具才干的新闻工作者,也是著名的军事评论家。他先后在《星岛日报》、《世界知识》等任记者、编辑或撰稿人。他的文章慧眼独具,见解独到,判断准确、言词犀利。有关抗日战争的评论,一再招致国民党当局的嫉恨。
1945年7月15日,羊枣被国民党政府逮捕,迫害致死。引起了新闻界的强烈反响。上海进步文化新闻界为之举行了盛大的追悼会。《文汇报》、《世界知识》、《文萃》等报刊的61名记者在报上发表声明,对国民党政府的假民主真独裁提出了强烈的抗议。
美国以斯坦因、爱泼斯坦、史沫特莱为首的24名新闻文化人士也致电国民党政府,呼吁蒋政府释放政治犯、履行给人们以公民权利的诺言。
羊枣事件使国统区人民看清了蒋介石集团的真实面目,也推动了国统区人民要求民主自由的正义斗争。
5.校场口事件
1946年2月10日,重庆各界团体在校场口召开庆祝政协会议成功大会,国民党特务和暴徒蓄意破坏集会,大会总指挥李公朴及大会主席团一些成员均遭暴徒的毒打。到会群众当时负伤和失踪的就有60多人,造成“较场口血案”。
当时,中央社却将此事件说成“民众互相殴打”,这种颠倒黑白的宣传机器了许多当时在场记者的愤慨,《新华日报》联络了重庆各报记者42人,通过报纸报道事件真相,同时联名发表致中央的公开信,在信中指出了中央社制造的谣言,并向对方提出报道应忠实于事实的忠告。
重庆地区《新民报》、《民主报》等报纸,均发文批评国民党政府的挑衅活动。
全国各地的民主人士也纷纷通电抗议国民党特务暴行,要求惩办凶手。
6.下关事件
1946年6月23日,上海人民举行反内战示威游行,并派上海人民和平请愿代表到南京向国民党政府呼吁和平。当天晚上,上海请愿代表到达南京下关车站时,遭到了国民党特务的围攻殴打,这就是震动全国的“下关惨案”。
当时被打伤的还有在场采访的上海《大公报》、《文汇报》、《新民报》的若干名记者。事件发生后,各报纷纷报道,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题为《南京惨案》的社论,指出国民党政府纵容特务制造这一惨案是影响中国和平民主的严重事件。
各地新闻界联名向全国人民呼吁,要求严惩凶手,保障人身自由,争取新闻自由。
7.沈崇事件
1946年12月24日晚,北京大学先修班女学生沈崇在东单练兵场遭到美国兵强奸。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一家私营通讯社最先发出了一条简讯,然而国民党却下令不许各报登载。第三天,《新民报》等报纸登出简讯,结果报纸被查封。北京各大学校园为此出版了各种学生报刊和标语,开展了抗暴斗争。
当时,美联社、合众社等肆意造谣,歪曲事实,《燕京新闻》因此接连发表了数片独家新闻,报道了事实的真相。重庆《新华日报》团结了76家新闻界同行联名登报声援学生抗暴斗争。《解放日报》也针对此事件,不断发表消息、评论、资料等近一个月。
各高校学生纷纷举行了游行示威活动。沈崇事件在全国引起了持续近半年的抗议美军暴行的活动。
8.“五二O”惨案
1947年,全国各地有爆发了反饥饿反内战的学生游行示威活动。5月20日,为镇压学生运动,国民党政府在首都南京派军警殴打逮捕了数十名学生,制造了“五二O”惨案。
第二天,南京《新民报》对此事发表了头条新闻,并发了数幅照片。上海《文汇报》、《联合日报晚刊》、《新民报》晚刊不顾国民党政府的禁令,均发表了本报南京专电,并对此发表评论。国民党政府勒令三报停刊。
当时,上海《学生报》、被评《清华周刊》等学生报刊也都转载了各界对学生的声援。学生的爱国热情鼓舞了国统区的人民,“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斗争运动在国统区广泛开展起来。对此,毛泽东曾给予高度的评价。
第十四部分

第二节.解放区的新闻事业
1.解放区新闻事业经历了发展、收缩、再发展的过程
㈠初期,解放区的地盘迅速扩大,新闻事业也随着敌我双方政治和军事力量的对比发生变化。
1原有报刊力量得到加强。
包括《大众日报》改为日刊。《晋察冀日报》迁张家口出版,并成为晋察冀解放区的第一张城市大报。晋绥解放区的《抗战日报》改为《晋绥日报》,扩大了发行地区等等。
2新报刊的出现
在晋冀鲁豫解放区,恢复出版《冀南日报》,新出版《新华日报》太岳版,太行版等。收复分线解放区,联结成大区,并创办大区的报刊。如中共中央东北局机关报《东北日报》。
根据华中局、华中军区的决定,创刊《新华日报》华中版。后成为华中解放区最有影响的报刊之一。
1946年5月15日,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在河北邯郸创刊。
此外,各省市党委机关报也相继创办。
这样从地方到中央,形成了县、市、地区、中央这样的多层结构的报刊网。
3新华社的进步
新华社的新闻数量迅速增长,质量也有了提高,总社和分社的联系加强。同时在解放区各地先后设立了若干分社,从而强化了新华社的整体力量。
到1946年4月,新华社在全国已建立了9个总分社、40多个分社,形成了一个颇具实力的新闻通讯网。
④新华广播电台
1945年9月5日,新华广播电台重新正式开始播音,在技术上有了较大改进,由于党和军队的威信空前提高,广播的宣传效果也比试播期间大得多。
⑤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
新闻事业的发展也促成了新闻教育的发展。
1946年2月,江苏淮阴创办解放区第一个较正规的新闻学校,由范长江任校长。
㈡收缩时期
1946年6月,蒋介石集团对解放区发动全面的进攻,解放区范围缩小,新闻事业也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在突围、撤退和转战过程中,解放区包括《解放日报》在内的大批党报停刊或缩小规模,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在这个时期损失惨重。
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充分运用新华社这个强大的武器。新华社承担起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的三重任务,除播发新闻外,还发表社论、时评、读者问答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947年3月,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撤离延安。新华社总社分两队撤离:一队由廖承志率领,东渡黄河,向河北涉县太行山一代转移。一队由范长江率领,跟随中共中央行动,负责收译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和外国通讯社电讯,为中共中央提供国内外情报;抄收新华社总社的文字广播等。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蒋介石军队尚未占领延安时,已经秘密转移。1947年3月19日,蒋介石军队占领延安,2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及开始进行广播,21日更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继续报道毛泽东指挥作战的消息。
㈢恢复时期
1947年7月,解放军开始反攻,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解放区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解放区新闻事业又进入了恢复和发展的阶段。许多被迫停刊的报纸,逐渐恢复出版,许多城市报纸纷纷创办。无产阶级的新闻事业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进入了迅速发展的阶段。
此时期,新华社发展迅速。
1948年4月,新华社两部汇合于河北平山。为加强对新华社的领导,中共中央任命胡乔木任新华社总编辑,廖承志任新华社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下设编辑部和广播管理部。
此时新华社不仅“一身三任”:集报纸、广播、通讯社为一体,充分发挥了正当新闻机构的强大作用,而且自身的规模和业务也得到了充分的扩展。
2.解放区新闻事业的两大宣传
㈠军事宣传
在国民党军猖狂进攻解放区的情况下,军事宣传被提到重要的地位。
大批记者随军采访,接着成为部队的成员,除向总社发稿外,还负责编辑出版各部队的战报。
在各个不同时期,军事宣传的重点也不同。
1        内战刚开始时,我军处于战略防御阶段,此时的宣传重点是帮助解放区军民树立起必胜的信心。
2        1946年7月,我军转入战略进攻,此时的重点在于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除了通过新闻宣传指导和推动整军运动,还加强了对蒋军的瓦解工作,大力宣传我军的俘虏政策、争取敌军起义投诚。
3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节目,在瓦解敌军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许多国民党士兵纷纷倒戈,投向解放区。
㈡土地改革宣传
土地改革宣传是解放区新闻战线上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它与军事宣传共同构成解放区新闻工作的基本内容。对于新闻工作的改革来说,它的意义应该更在军事宣传之下。
1反“客里空”运动
土地改革刚开始时,存在着右的倾向,并且在新闻宣传中反映出来。主要表现为过分渲染了地主主动“献地”的行动。这类宣传多为失实报道,由此造成农民对党报的不信任和不满情绪。
1947年4月,刘少奇领导工作委员会到达晋绥解放区,检查土地改革工作,发现了明显的右倾偏向以及农民对党报的某些不信任心理。6月,在中共中央晋绥分局的领导下,开始纠正右的倾向。
6月15日,《晋绥日报》刊载了苏联剧本《前线》中有关“客里空”的章节片断,并发编者按,指出要“肃清客里空”。“客里空”是该剧本中塑造的一个关于弄虚作假的战地特派记者形象。这位记者惯写假新闻,得到一点材料就添枝加叶,且捕风捉影,胡编乱造。最后被红军从前线赶走。
6月25日和26日,《晋绥日报》发表了《不真实新闻和客里空之揭露》,刊载部分不真实新闻及其作者、编者的检讨文章,公开揭露了检查出来的新闻报道中的不真实现象。并号召群众加以检举,协助报社弄清真实情况。
由于反“客里空”运动对当时各解放区的新闻事业均具有普遍意义,中共中央决定在全解放区推广这一运动。新华社也于9月1日发表社论,号召解放区新闻界向《晋绥日报》学习,“彻底检查自己的立场与作风”。
解放区的各家报纸、新华社总社及各分社,均全面检查了“客里空”的问题,由此在解放区掀起了一个反“客里空”的运动高潮。
这次运动从1947年4月开始到9月告一段落。
此后,“客里空”便成为新闻界的一个代名词,以次泛指新闻界中不真实的报道和弄虚作假的新闻作风。
反“客里空”运动,即以反对弄虚作假的新闻作风为内容的新闻改革运动。这次运动纠正了土改中的错误宣传,推动了土地改革运动的健康开展,促成了新闻工作者的一次自我教育运动,从思想上、组织上纯洁了党的新闻工作队伍,增强了战斗力,维护了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挽救了党报在群众中的威信,同时也丰富了党的新闻理论。
2纠正“左”的倾向
从1947年下半年起,解放区在土地改革运动中又出现了一些“左”的倾向,在新闻宣传上的主要表现是:
在土地改革运动的路线宣传中,不是全面地宣传党的总路线,而是孤立地宣传贫雇农路线;
不是宣传无产阶级联合一切劳动人民及一切爱国分子,而是孤立地宣传贫雇农打江山、坐江山;
在整党的问题上有一定的唯成分论,错误地强调“群众要怎样办就怎样办”,助长了尾巴主义的作风。
当这些问题出现后,党中央及时发现并立即着手解决。
对于新闻界来说,这是继反右倾之后的又一次端正新闻工作者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学习运动。经过全面地纠正“左”倾宣传错误,解放区新闻工作者端正了立场、澄清了是非观念,改进了作风,同时也提高了新闻工作的能力。
3《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1948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领导人在经过晋绥解放区时,于4月2日在山西兴县蔡家崖村接见了《晋绥日报》工作人员,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土地改革中新闻工作的改革作了一个深刻的总结。
此讲话即后来整理成文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④《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1948年5月,党中央和毛主席到达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以此为领导全国斗争的中心。新华社总社也迁到这里。由于华北广大地区已基本连成一片,因此,《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于6月15日合并为华北《人民日报》,在石家庄出版。
1948年9月至10月间,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村召集华北《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华北总分社的一部分记者进行学习。10月2日,刘少奇对记者团发表了重要讲话,一方面立足于土改宣传的经验教训,深入地阐述了新闻事业的性质和任务;一方面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新闻工作者的修养问题。
此讲话即后来整理成文的《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第三节.国民党新闻事业在大陆的瓦解
1.“第三条道路”
在国统区,政治黑暗,新闻事业遭到严重摧残。国统区的进步报刊几乎完全不能出版。
此时,主张“第三条道路”的言论又在报刊上热闹起来,成为国统区新闻界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所谓“第三条道路”即:不满于国民党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也不愿实行共产党的人民民主专政,而希望走英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道路。
提倡“第三条道路”的报刊并非由此时始,,早在双十协定签订不久,储安平便在重庆创办《客观》周报,宣传这种主张。1946年9月1日,储安平在上海创办了《观察》周刊,成了这种政治倾向的代表。该刊经常登载一些不满国民党政府的言论,要求结束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同时对共产党及共产主义也时有微词。该刊在国统区影响较大。
这种政治趋向最初只是表现在以《观察》为代表的少数时事政治性刊物上,随着国民党的政权日渐崩溃,有些著名的大报也开始了这样的宣传。包括一直极力维护国民党统治的《大公报》。这也说明了国民党已经到了完全失去人心的地步。
当人民革命正处在节节胜利的时候,走“第三条道路”的宣传无疑是反动的。同时国民党也同样不允许“第三种势力”来与之争权夺利。因此,当《大公报》对国民党的出版发稍有微词时,国民党的《中央日报》竟连写两篇社论,指责《大公报》。并说《大公报》的总编王芸生是“新华社的应声虫”。7月19日,《中央日报》再发社论《王芸生之第三查》,表示要“三查王芸生”,终于使《大公报》噤若寒蝉。《大公报》的事实是众多人认识到,第三条道路终究走不通。
后来,《大公报》主编王芸生倍感苦闷彷徨。1948年10月,毛泽东派人与之联系,邀请他参加新政协,于是王芸生于1948年11月避走香港,1949年9月到达解放区。
鼓吹“第三条道路”最有影响的《观察》周刊,也于1948年12月被国民党查封。
在国民党的压迫下,大批有正义感、有爱国之心的新闻工作者不再对国民党统治集团抱任何幻想,因此许多新闻工作者纷纷转移到香港,利用香港的特殊条件开展新闻事业。
这些汇集在香港的新闻工作者,在最终认清了国民党的反动性质后,纷纷转变立场,从而大大加强了香港新闻界的进步力量。也有许多新闻工作者奔赴解放区,如《观察》被封后,奔赴解放区,加入了人民新闻工作者的行列。
第四节.共产党全国新闻事业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建立新闻事业的政策
以“保护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剥夺反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等原则为方针,中国共产党规定:
1 对反动的新闻事业一律予以没收、封闭;对于进步的新闻事业则加以保护;对中间性的新闻事业允许其依靠自己的力量继续出版。
2 一切报刊、通讯社(包括党报和新华社)都要向政府登记。对于新闻言论不实行事先检查的方法。
3 读与外国人在中国的新闻事业也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帝国主义通讯社非经允许不得在解放区发稿和私设电台。
 


相关话题/中国新闻史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暨南大学2004年考研真题-中国新闻史笔记
    中国新闻史笔记(有些内容丢失了,不过后面几章不重要的)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第一节 中国传播活动溯源一 古代的信息传播:口语、烽烟、旗鼓、木铎(中国传播史上特有的媒介)、甲骨文、金文等二 两汉和三国魏晋时代的传播活动:驿、邸、竹、帛、纸、露布、檄文、烽燧、童谣第二节 唐代的新闻传播与早期的官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中国新闻史名词解释考研专题
    名词解释 进奏院状邸报定本制度《万历邸钞》 《急选报》报房京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遐迩贯珍》 《字林西报》 王韬《循环日报》 《弢园文录外编》 《万国公报》(上海) 《论报馆有益于国事》 时务文体《知新报》苏报案《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 黄远生戈公振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 范长江癸丑报灾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邵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20
  • 南京师范大学方晓红《中国新闻史》考研复习笔记
    南师大考研中国新闻史讲义资料 第一章 古代新闻传播的产生与演进 第一节.古代新闻传播活动 1. 在中华民族传统的传播形式中,最具影响、传播信息通道最长的是: ㈠ 金石碑刻 1 金石碑刻是指镌刻在金属青铜器具和石碑或山石上的金文和石刻文字。 金文又称钟鼎铭文。钟鼎文信息量更为集中,信息保存的时间更长。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4-05
  • 中国新闻史考研复习(大题)资料
    主观题 1、分别评述《察世俗每月统纪传》、《万国公报》、《申报》等著名报刊的创办经过,基本内容、性质与特点。 答:《察世俗每月统纪传》(1)创办经过:最早来华办报的是传教士马礼逊,1807年9月到达广州,成为第一个来华的基督教新教传教士。1813年,米怜受伦敦布道会派遣来华,协助马礼逊。1814年初,米怜前往南洋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4-04
  • 中国新闻史笔记-重点名词解释
    《中国新闻史》笔记重点名词解释 答题要点分析 ※名词解释(或简述)。考察范围一般为重点报刊、新闻界主要人物、重要新闻事件、名作、名篇等,答题六七句即可。 (一)关于报刊:首先,要回答出对新闻媒介要评价、归类、基本定性、特点、如:第一的报纸,某政党报纸。第二,何年何地出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3-19
  • 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103.html封面内容简介、编委目录 绪论 突破中体西用:论中国新闻事业的产生与发展  0.1 复习笔记  0.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0.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上编 八面来风:帝国晚期的新闻事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04
  • 刘家林《中国新闻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935.html封面内容简介、编委目录第一编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第一章 唐代的官报  1.1 复习笔记  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二章 宋代的官报和小报  2.1 复习笔记  2.2 考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04
  • 刘家林《中国新闻史》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53062.html封面内容简介目录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2014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18新闻与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712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824新闻传播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04
  • 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53164.html封面内容简介目录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2014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18新闻与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712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824新闻传播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04
  • 南昌大学本科《中国新闻史》期末要点
    名词解释:(性质、地位、时间、地点、谁创办的、特征、内容、是否变革) 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2《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3《蜜蜂华报》4《中国教会新报》5《新民丛报》6《国闻报》7实务文体8《苏报》案清政府为镇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而发起的文字狱,是辛亥革命钱的著名反清政治 案件。1903年,邹容、章太炎分别写出轰动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1-11
  • 2016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考研:中国新闻史结构图
    中国新闻传播史(理论框架梳理) 上古 甲骨、金属铸件(金文)、岩石是最早的文字传播载体 集市贸易、经济广告、3000年以前的上古时代 两汉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1
  • 厦门大学中国新闻史复习讲义
    1、中国古代报纸主要有三类:朝廷官报邸报,非法民报小报,合法民报京报。 2、对唐代开元杂报有详细记载的是唐代孙樵的《经纬集》的《读开元杂报》一文。 3、报房京报从崇祯末年以后才普遍使用活字印刷。 4、我国唐朝出现的古代报纸是有史料为证的,约发行于887年的敦煌进奏院状的发现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1
  • 厦门大学中国新闻史名词解释
    1.朝报(附开元杂报)---唐孙樵《读开元杂报》中,记载的开元时期一种每天条布于宫门外的朝政简讯的的载体。每天公开发布,内容完全是宫廷新闻,作为中央政府公开发布宫廷新闻的工具,直接向民众宣布,时效迅速。无固定名称,后唐和宋代方称之为朝报,该传播工具没有随王朝覆灭而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1
  • 刘家林《中国新闻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935.html 封面 内容简介、编委 目录 第一编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第一章 唐代的官报   1.1 复习笔记   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二章 宋代的官报和小报   2.1 复习笔记   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2.3 考研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04
  • 刘家林《中国新闻史》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53062.html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2014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18新闻与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712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824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