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方晓红中国新闻史随园辅导班讲义笔记(4)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8-28


由于陈独秀被捕,李大钊避祸,《每周》从第26期起由胡适主编
1919年7月,胡适在《每周》第31号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引来《国民公报》编辑蓝公武首先撰写《问题与主义》予以驳斥。正在避难的李大钊看到此文后,也马上写了《再论问题与主义》。此文发表后,胡适又写了《三论问题与主义》、《四论问题与主义》坚持实验主义的立场。《四论》没来得及发表,该刊就被查封。
这次论战的结果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加快了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深入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进程。
4.《湘江评论》
湖南学生联合会的机关报。
1919年7月4日创刊,由毛泽东负责筹办并任主编。
《湘江评论》是一份4开4版的周刊,形式模仿《每周评论》,设有“东方大事述评”、“西方大事述评”、“湘江大事述评”等栏目。
《湘江评论》以“宣传最新思想为主旨”。其发表的最重要的政治论文是毛泽东撰写的《民众的联合》。毛根据十月革命的经验,分析了五四运动后我国革命发展的状况,提出了组织民众大联合的主张,他指出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在于没有发动和联合群众的力量。
《湘江评论》还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介绍世界革命形势,传播新思想,旗帜鲜明地进行了反帝反封的宣传。
他的出版,受到了反动阶级的仇视。1919年8月,被湖南军阀用武力查封。
5.《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天津市五四时期北方学生运动的中心地区,天津学生所办的报刊在全国青年中也有一定影响。其中初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周恩来主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该报创刊于1919年7月21日。对开4版。初为日报,两个月后,被天津当局查封。后经过斗争,该出三日刊。到1920年初停刊。发行量创当时学生报刊之最。
该刊设“时评”、“评论”、“新思潮”、“新闻”等栏目,内容极其丰富,是五四时期宣传新思想的重要阵地。
在创刊之初,以周恩来为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成员就清楚地认识到报刊是革命运动的舆论工具。创刊号上,周恩来以《革新、革心》为题发表社论,提出要改造社会,也要在这种运动中改造自己的思想,革除一切旧的传统观念和影响。另外,其尖锐明确地“打倒反动政府”主张,在当时学社报刊中所见不多。
(五四运动时期,以《湘江评论》、《天津学生联合会报》为代表的革命刊物,在全国大量出现,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它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广泛的社会影响,同时也体现出青年学生的反帝反封的强烈要求)
第三节.无产阶级新型报刊的诞生
1.《新青年》改组
1920年9月,《新青年》从第8卷第1号起进行改组,由民主主义刊物变成社会主义刊物,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进行理论宣传的机关刊物。
改组后的《新青年》发生的变化:
1        在组织成员上,陈独秀仍然是该刊的负责人,但是他已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社会主义者。此外上海发起组成员李达、陈望道等也加入编辑部。
2        在出版发行上,由原群益书局发行改为自行出版发行。这种改变,从组织上加强了共产主义小组对《新青年》的领导。
3        在内容上,改组后的《新青年》发表陈独秀的《论政治》,明确宣告以“建设劳动阶级的国家”为目标。
④        第8卷上还开辟了“俄罗斯研究”专栏。这个专栏翻译介绍俄国革命理论和实践的资料,介绍苏联政府的各种政策和经济资料。这一专栏的开设,为读者提供了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机会,也为建党的筹备工作提供了理论上的准备。
改组后的《新青年》,在理论宣传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开展了对无政府主义的批判,捍卫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对中国人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马克思主义宣传,阐明了在中国应该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道理,从而使许多知识青年和工人摆脱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的思想,逐渐走上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在组织和思想上为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由于经济、人力和政治等方面的原因,《新青年》出版至1922年第9卷第6号后停刊。
2.《共产党》月刊
中共上海发起组为加强关于共产主义理论的宣传和教育,为建党做好准备工作,筹办的秘密出版的机关刊物。
《共产党》月刊于1920年11月7日创刊,这一天是俄国十月革命三周年。主编李达。
该刊首先大量介绍了共产党的知识,刊载了关于第三国际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材料,还特设“世界消息”专栏,报道各国共产党成立的消息。
《共产党》特别重视俄国共产党的经验和列宁著作的介绍;此外还发表许多文章,对“为什么要建党”、“建立什么样的党”、“党在中国应该干什么”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地宣传。
同时,该刊多方论证了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理,有力地批判了无政府主义的思潮,为党的建立扫清了思想障碍。
对于《共产党》月刊的创见,主编李达作出了卓越贡献。在《共产党》人手最紧张的时候,李达不仅承担了组稿、审稿、编辑、校对、出版等一系列编务工作,还要完成写稿任务。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中,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的刊物的主编,李达功绩显著。
3.《劳动界》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920年8月15日在上海创办。32开本周刊。1921年1月23日停刊。主要编辑和撰稿人有陈独秀、李汉俊、陈望道等。
《劳动界》的办报宗旨是“改良劳动阶级的境遇”。
《劳动界》还用浅近的语言向工人们讲解“劳动创造价值”、“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的道理。以十月革命的苏俄为例,鼓动工人们团结起来,为改变自己的地位而斗争。报道国际国内工人运动情况,尤其是各地工人开展罢工的消息。
通俗、亲切是《劳动界》的特点。为使识字不多的劳动者能看懂,每期还配图画。
4.《劳动者》
广州共产主义小组1920年10月3日创办于广州。周刊。1921年1月2日停刊。创办人陈公博、谭平山等人。
该刊对工人进行了一些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通俗宣传,强调工人必须组织起来,推翻现存制度,才能得到解放。值得一提的是,《劳动者》曾以《劳动歌》为题登载过我国最早的《国际歌》中文译文。
但是该刊也发表过无政府主义文章,有比较明显的无政府主义倾向。
5.《劳动音》
北京共产主义小组1920年11月7日在北京创办。周刊。1920年12月5日停刊。主要编辑邓中夏、罗章龙等。
该刊注重反映工人受压迫的生活,发动、指导工人的罢工斗争,曾详细报道过唐山煤矿瓦斯爆炸惨案和南京机织工人大暴动的消息。
(这三份刊物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为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创办的第一批工人报刊,是马克思主义宣传与工人运动初步结合的产物,它宣告了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
第六部分

第四节.五四时期新闻业务的发展
1.五四时期我国新闻业务的发展状况
㈠政论在报刊中再现辉煌
政论是中国近代报刊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我国国人自办报刊的兴起而发展。人们将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时期称作报纸的政论时代。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民国初年,政论报刊一度衰退,新闻报刊渐渐发展。
新文化运动时期,以《新青年》为首的刊物,从文化角度,以大胆言论,发时代绝响,从而在思想、政治、文学上一新时人耳目,产生了振聋发聩的作用,于是,争论重新受到时人的青睐。
这个时期,评论以杂糅政论与新闻报道的形式大量出现。较之过去的舆论文章, 评论这一文体,与时代联系更为紧密、紧凑,在引导舆论方面的效果也更显著。
同时,杂文这种短小精悍的文体,也开始融评论与文学之风格,以批评时事、世事为主题,被世人关注,成为报刊上一种常见的、独立的文体。
㈡文言变白话,文学革命大获成功
《新青年》创办前,文化界还几乎全部盛行使用文言文写作。自《新青年》始,才逐渐用白话做文章。
《新青年》对文言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公开宣判古文为死文字。
在提倡白话的同时,《新青年》身体力行,全部采用白话。在《新青年》的倡导和影响下,新闻界的白话报刊相继出现。
白话在报刊中的应用,首先在杂志类的刊物上,以后逐渐波及报纸的副刊,然后发展到社论。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文学革命,使报刊文体变为大众易读易懂的白话,扩大了读者群,由此也扩大了报刊的影响力。
与白话文的使用相适应的,是新式标点的运用。《新青年》从第4卷起开始采用新式标点,并公布了供统一使用的标点符号13种,此后报界相继使用。
㈢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副刊
长期以来,我国报纸副刊格调不高。新文化运动时期,报纸的副刊有了重大改革,从形式到内容,从作者群到读者群都有了根本的变化。
过去的副刊,常登载消遣性的、低级无聊的文章,此时的副刊成了先进知识分子宣传新思想、新文化,传播新思潮的真谛;
过去的副刊读者是城市小市民、旧式的无聊文人,改革后的副刊读者大多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
这一时期最有影响的副刊是《时事新报》的《学灯》副刊、《民国日报》的《觉悟》副刊、《晨报》的《晨报副镌》副刊、《京报》的《京报副刊》。前两个在上海出版,后两个在北京出版,时人共称“四大副刊”。
1上海《时事新报》的《学灯》副刊
《时事新报》创刊于1907年12月9日,研究系的机关报。五四时期主持人是潘公弼、张东荪等。它的副刊,原名《报馀丛载》。1918年3月4日,副刊中增加了《学灯》版。
《学灯》先后的主编有张东荪、俞颂华、宗白华等人。是一个综合性的学术副刊,为报纸学术性副刊之始。曾登载过讨论社会主义的文章,也大力提倡新文学。
《学灯》初为周刊,后改为半周刊、周三刊,同年12月改为日刊。《学灯》内容广泛,有各种周刊、专刊。后来趋于保守,1929年5月停刊。
2上海《民国日报》的《觉悟》副刊
《民国日报》是国民党党报系列中历史很长的一张报纸。1916年1月22日由陈其美发起创办,总编辑叶楚伧、邵力子。
1919年6月16日起,《民国日报》取消了原来具有副刊性质的两个栏目:《民国闲话》、《民国小说》,改出《觉悟》副刊。由邵力子主编,陈望道协助。从6月18日开始连载李达写的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还刊登了当时已是共产党员的恽代英、邓中夏等人的文章。
从1920年5月20日,《觉悟》改出单张随《民国日报》附送。设各种专栏,宣传民主主义思想,介绍社会主义思潮。此时的《觉悟》成为我党早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
直到“五卅”运动,《觉悟》一直表现出比较彻底的民主主义思想和初步的社会主义倾向。此后,邵力子离开《觉悟》,《民国日报》被国民党右派掌握,《觉悟》失去进步作用。
3北京《晨报》的《晨报副镌》       
《晨报》前身《晨钟报》,研究系的机关报。1916年8月15日创刊。
1919年2月7日起,《晨报》对第7版进行改革,增加了介绍“新修养、新知识、新思想”的《自由论坛》和《马克思研究》两栏。李大钊参加编辑工作,指导该刊出版了《劳动节专号》,从而使这一版成为积极宣传新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思潮的园地。
1919年10月12日,该报第7版改为单张发行,名《晨报副镌》,由孙伏园主编。开设讲演录、论坛、杂感、小品文等栏目。注重介绍新知识、新思想、新文艺,介绍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提倡新文学、发展新文学方面做出很大贡献。
1924年10月因总编无故抽去鲁迅的《我的失恋》,孙伏园愤然辞职。该副刊改为《晨报副刊》,由徐志摩主编,在新闻界渐失人望。
④北京《京报》的《京报副刊》
《京报》由民国时期著名新闻记者邵飘萍于1918年10月5日创办。孙伏园离开《晨报副镌》后,邵飘萍便邀请他到《京报》主持副刊。
《京报副刊》于1924年12月5日创刊,在第1号上就发表了孙伏园的《理想中的日报附张》,集中反映了孙伏园对于当时报纸副刊的看法以及他的一些新闻思想。他认识到报刊首先要考虑的是社会需求,副刊是要适应这种需要,但不是迎合,它应“作我们生活的指导”,并“负有批评的责任”。孙的这篇文章成为我们今天研究副刊的重要文献,也是对我们今天的副刊进行检讨的一种借鉴。
《京报副刊》1926年4月24日因《京报》被封而停刊。
《觉悟》、《学灯》、《晨报副镌》、《京报副刊》,这四大副刊在新文化运动中,成为先进的知识分子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园地,同时也积累了副刊的办刊经验,在新闻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
㈣通讯社有了较大的发展
1916年后,全国出现了一次创办通讯社的热潮。
邵飘萍的新闻编译社是办得较出色、也较具独立性的。新闻编译社既编采本国新闻,也选译外电向北京各报发稿,由于此社能及时报道北京消息,其常常提供独家新闻,故而影响很大。
到1926年,全国通讯社仍大多规模很小,值得提到的有三家:
1国闻通讯社
胡政之于1921年在上海创办。最初仅限于邮寄,1925年开始用电报传递新闻,
这在我国通讯社中尚属首家。
国闻社名义社长邓汉祥、胡政之负责编采等业务,下设汉口、北京两个分社。总部一直设在上海,1936年《大公报》创上海版,胡政之将国闻社员工转为《大公报》成员,国闻社停办。
2申时通讯社
1924年创办于上海,是《申报》和《时事新报》共同创办的。
最初是两报编辑业余精选专电编译,发给外地报社应用。使用数年后,很受欢迎,各报纷纷向申时通讯社订稿。申时遂另聘专职人员,编发中英文电讯,自此业务日盛。
3华俄通讯社
1920年夏秋,由共产国际工作组和中共上海发起组领导创办。共产国际来华小组成员兼翻译杨明斋主持,向《新青年》等报提供十月革命后俄国情况的稿件,同时选译京沪报纸中有关中国的消息用电报发往莫斯科。1921年夏停止活动。
㈤商业性大报向企业化方向发展
企业化报纸的产生,必须具备主客观两方面条件,从主观来看,资本雄厚与办报人才缺一不可;从客观来看,报纸所在地应当是人口密集且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商业网点众多、交通发达的商业化都市。
新文化运动时期,全国具备上述条件的上海、北京等城市的商业性大报注重增强自身竞争实力,注重新闻的质量与实效,注重广告与报刊发行,管理趋渐现代化。
大报企业化是我国近代报纸向现代化报纸转变的重要标志之一。五四时期这类报纸以上海的《申报》和《新闻报》最具代表性。
2.民国初年,政论报刊衰退的原因
1政党纷起,党派间以政论为攻击敌党的武器,各为一党之私争论不休,持论不公,遂失去读者。
2政治黑暗,言论稍有不慎,小则受罚,大则查禁,主办人且有牢狱之灾,故而不痛不痒地写几百字,因政论自身缺少战斗力、说服力,所以在言论界也就没有了号召力。
3有的报纸只为赚钱,言论惹祸,自然是不谈为妙。
④政论报纸必须有一个好的主笔,一旦主笔离去,报纸则难以为继,索性向新闻方向求发展。
第五节.新闻学术研究和新闻教育
1.“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中国第一个新闻学术研究团体。
1918年10月14日由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发起,在北京大学成立,并自任研究会会长。
“北京大学新文学研究会”的主要活动是每周一、三、五及星期天上午听课、练习、研究、议事。由徐宝璜、邵飘萍担任导师。徐讲授理论新闻学,邵讲授应用新闻学。
1919年4月22日,研究会创办会刊《新闻周刊》,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新闻学刊物。
1920年12月停止活动。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虽然只办了两期,但它的成立标志了中国的学者开始将新闻学术研究和新闻教育引进大学殿堂,它对我国新闻教育事业和新闻研究有着启蒙和拓荒的作用与意义。
2.《新闻学》
我国第一部新闻学著作。
是徐宝璜在给“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会员上课时的讲稿《新闻学大意》的基础上写成的。该书于1919年由北大出版社出版。
该书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新闻学的相知、报刊的功能、新闻的定义、新闻事业的发展趋势,还设计了编辑、采访、评论、发行、广告等方面问题。
书中确定了新闻学的基本定义以及新闻学研究的三个范围;
总结了报纸的性质和三种职能;
重点探讨了新闻和新闻价值的定义,归纳出衡量新闻价值高低的三条标准;
探讨了采访艺术、编辑艺术和社论协作,提出写好社论的四个条件;
论述了报纸的经营管理,重点涉及了报纸的广告和发行工作。
全书理论性比较强,是一部比较全面地论述新闻学的专著,也是我国第一部新闻学理论著作,在中国新闻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
3.《实际应用新闻学》
邵飘萍新闻研究的代表作,主要论述新闻采访方法。作者在著述此书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地采访体会,为后学者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第七部分

第七章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共产党领导创办的报刊
1.《劳动周刊》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张全国性的工人报纸。
1921年8月,上海的共产党组织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机关。同时,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上海创办了机关刊物《劳动周刊》。实际负责编辑工作的是李启汉。
《劳动周刊》公开宣称,它是为工人阶级服务的,同时号召工人们“都来维护这唯一的言论机关”。
《劳动周刊》的宣传围绕着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中心任务进行。根据任务规定,《劳动周刊》把号召工人们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建立真正的工人工会,作为刊物的宣传中心。它反复强调工人们应当组织起来,才能有力量。
《劳动周刊》还广泛地报道了全国各地工人运动的情况,经常总结斗争经验教训,用事实说明:工人斗争只有团结一致,严密组织,才能取得胜利。
《劳动周刊》的宣传队工人运动起到了有力的指导作用,对教育工人提高阶级觉悟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受到了工人们的欢迎。
1922年6月3日,因“言论过激”被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查禁。
2.《工人周刊》
曾被誉为“北方劳动界的一颗明星”
1921年7月,由北京的党组织用工人周刊社的名义出版。
1922年5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由上海迁到北京,《工人周刊》便取代《劳动周刊》成为书记部的机关报,由邓中夏、罗章龙等负责编辑。
1924年改称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刊物。
该刊屡遭北洋军阀的破坏,多次停刊。终刊时间不详。
3.《真报》
1922年1月至1923年2 月,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高潮。工人运动的迅速展开,促使工人报刊有了显著的发展。湖北省工团联合会出版的《真报》是这批报刊中影响最大的。
《真报》于1922年10月10日在汉口出版。主编林育南,许白昊、施洋等参加编辑工作。
《真报》全力支持工人的斗争,揭露军阀破坏和镇压工人运动的罪行,在广大工人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当时中共北方区委在京汉铁路沿线先后成立了16个工会。为加强京汉铁路工人运动的领导,中共北方区委决定1923年2月1日在郑州召开京汉铁路总工会的成立大会,军阀吴佩孚强令禁止会议召开。 为了反抗军阀的野蛮行径,京汉铁路总工会决定4日举行全县共任总同盟罢工,汉口成了罢工中心,《真报》也成了罢工工人的喉舌。2月7日,吴佩孚血腥镇压汉口江岸罢工的铁路工人,造成了震动全国的“二七”惨案。第二天,《真报》被捣毁、封闭。编辑之一施洋被军阀杀害。惨案发生后,主编林育南等避走上海,发表《汉口真报宣言》,抗议军阀暴行,并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打倒军阀。
《真报》是为罢工斗争而被封建军阀封存的第一家报纸,在工人报刊史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4.《先驱》
1922年1月15日创办于北京,半月刊。1-3期在北京出版,由刘任静、邓中夏编辑。从第4期起迁上海出版,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中央的机关报。
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举行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建立了团中央,《先驱》正式成为团中央的第一个机关报。先后担任编辑的有施存统、蔡和森、高尚德等人。
1923年8月2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创办机关报《中国青年》。《先驱》在1923年8月15日出版了第25期后停刊。
5.《中国青年》
1923年10月20日创刊于上海,团中央的机关报。恽代英、萧楚女先后长期担任主编。《中国青年》出版4年,是当时影响最大的革命报刊之一。1927年10月被迫停刊。
《中国青年》在发刊词中谈到它是给青年以“忠实的友谊的刊物”,“要引导一般青年到活动的路上”。出版后立即成为进步青年的良师益友,在广大青年中产生了极大影响。
1《中国青年》以青年为读者对象,把教育青年、指导青年摆脱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引导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作为办刊的主要目的。
2创刊时,社会上正盛行不健康的文学风气和恋爱观,《中国青年》连苏发表文章,展开热烈的讨论,指导青年正确对待文学和恋爱这两个他们关心的问题,帮助青年消除消极思想,培养和引导青年树立革命的人生观。在《中国青年》的引导下,许多青年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走上革命的道路,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中坚力量。
3《中国青年》还针对学生中“读书救国”的思想,发表了许多文章。它大力倡导学习要有明确目的,不要作纯粹读书不问世事的自私自利的书呆子,要关心国家的命运,“到民间去”发动和组织群众参加国民革命,同时使自己在深入工农的过程中,受教育,取知识,获力量。
④《中国青年》通过报道帝国主义制造的一系列侵略事件,揭露了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及军阀的卖国罪行。它在报道国内外大事的同时进行分析,从而帮助青年认清帝国主义及军阀的真面目并激发青年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斗争热情。
《中国青年》所发的文章,既强调内容的“有益”,也重视文字的“有味”。深刻的思想、充分的说服力、晓畅流利的文笔,是《中国青年》所登载文章的特点。
《中国青年》的创办过程中,它的主编恽代英和萧楚女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在青年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当时《中国青年》搞过调查,征询读者对作者的意见,恽代英和萧楚女为认为是最受读者喜爱的作者。
6.恽代英
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著名的青年运动领导者,卓越的无产阶级政治活动家。一生主编或参与编辑的报刊有10多种。1930年被捕,1931年被国民党杀害。
他1921年入党,1923年在上海担任团中央宣传部长兼《中国青年》主编,而且是主要的撰稿人。作为一名卓越的政治家,它具有很高的政治素养和思想水平。它的文章善于抓住要害,说理透彻,既有精辟的科学分析,又有强烈的革命激情,极富感染力,青年们读了他的文章“全身就会像火烧一样的发热”。
7.萧楚女
中国青年运动杰出的领导者,卓越的无产阶级政治活动家,共产党早期的报刊活动家和政论家。
五四运动前后,曾任汉口《大汉报》副刊主编、四川《新蜀报》主笔。1923年编辑《中国青年》。1925年主编开封《中州评论》。国共合作时期,协助毛泽东编辑《政治周报》。1927年遇难。
萧楚女写过许多文章和小册子,他的政论文文笔犀利,分析精辟,情理交融。被广大青年誉为“革命的煽动家”。
8.《向导》周报
党中央的第一份政治机关报,1922年9月13日在上海创刊。共出201期。首任主编蔡和森,继任主编彭述之,1927年4月迁汉口后,由瞿秋白接任主编,1927年7月18日被迫停刊。
1        创刊后,《向导》首先集中力量宣传党的“二大”中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宣传建立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对完成这个民主革命任务的必要性。
2        《向导》紧密联系当时的政治现实,反复宣传党的民主革命的纲领,一方面高举反帝反军阀的旗帜,一方面和各种错误思潮进行斗争。其中对胡适《努力周报》的批判很有力度。
3        《向导》的有力宣传使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的口号日渐深入人心,为处在混乱的政局中的人民指出了正确的方向。

相关话题/中国新闻史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暨南大学2004年考研真题-中国新闻史笔记
    中国新闻史笔记(有些内容丢失了,不过后面几章不重要的)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第一节 中国传播活动溯源一 古代的信息传播:口语、烽烟、旗鼓、木铎(中国传播史上特有的媒介)、甲骨文、金文等二 两汉和三国魏晋时代的传播活动:驿、邸、竹、帛、纸、露布、檄文、烽燧、童谣第二节 唐代的新闻传播与早期的官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中国新闻史名词解释考研专题
    名词解释 进奏院状邸报定本制度《万历邸钞》 《急选报》报房京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遐迩贯珍》 《字林西报》 王韬《循环日报》 《弢园文录外编》 《万国公报》(上海) 《论报馆有益于国事》 时务文体《知新报》苏报案《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 黄远生戈公振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 范长江癸丑报灾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邵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20
  • 南京师范大学方晓红《中国新闻史》考研复习笔记
    南师大考研中国新闻史讲义资料 第一章 古代新闻传播的产生与演进 第一节.古代新闻传播活动 1. 在中华民族传统的传播形式中,最具影响、传播信息通道最长的是: ㈠ 金石碑刻 1 金石碑刻是指镌刻在金属青铜器具和石碑或山石上的金文和石刻文字。 金文又称钟鼎铭文。钟鼎文信息量更为集中,信息保存的时间更长。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4-05
  • 中国新闻史考研复习(大题)资料
    主观题 1、分别评述《察世俗每月统纪传》、《万国公报》、《申报》等著名报刊的创办经过,基本内容、性质与特点。 答:《察世俗每月统纪传》(1)创办经过:最早来华办报的是传教士马礼逊,1807年9月到达广州,成为第一个来华的基督教新教传教士。1813年,米怜受伦敦布道会派遣来华,协助马礼逊。1814年初,米怜前往南洋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4-04
  • 中国新闻史笔记-重点名词解释
    《中国新闻史》笔记重点名词解释 答题要点分析 ※名词解释(或简述)。考察范围一般为重点报刊、新闻界主要人物、重要新闻事件、名作、名篇等,答题六七句即可。 (一)关于报刊:首先,要回答出对新闻媒介要评价、归类、基本定性、特点、如:第一的报纸,某政党报纸。第二,何年何地出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3-19
  • 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103.html封面内容简介、编委目录 绪论 突破中体西用:论中国新闻事业的产生与发展  0.1 复习笔记  0.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0.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上编 八面来风:帝国晚期的新闻事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04
  • 刘家林《中国新闻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935.html封面内容简介、编委目录第一编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第一章 唐代的官报  1.1 复习笔记  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二章 宋代的官报和小报  2.1 复习笔记  2.2 考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04
  • 刘家林《中国新闻史》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53062.html封面内容简介目录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2014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18新闻与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712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824新闻传播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04
  • 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53164.html封面内容简介目录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2014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18新闻与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712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824新闻传播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04
  • 南昌大学本科《中国新闻史》期末要点
    名词解释:(性质、地位、时间、地点、谁创办的、特征、内容、是否变革) 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2《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3《蜜蜂华报》4《中国教会新报》5《新民丛报》6《国闻报》7实务文体8《苏报》案清政府为镇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而发起的文字狱,是辛亥革命钱的著名反清政治 案件。1903年,邹容、章太炎分别写出轰动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1-11
  • 2016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考研:中国新闻史结构图
    中国新闻传播史(理论框架梳理) 上古 甲骨、金属铸件(金文)、岩石是最早的文字传播载体 集市贸易、经济广告、3000年以前的上古时代 两汉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1
  • 厦门大学中国新闻史复习讲义
    1、中国古代报纸主要有三类:朝廷官报邸报,非法民报小报,合法民报京报。 2、对唐代开元杂报有详细记载的是唐代孙樵的《经纬集》的《读开元杂报》一文。 3、报房京报从崇祯末年以后才普遍使用活字印刷。 4、我国唐朝出现的古代报纸是有史料为证的,约发行于887年的敦煌进奏院状的发现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1
  • 厦门大学中国新闻史名词解释
    1.朝报(附开元杂报)---唐孙樵《读开元杂报》中,记载的开元时期一种每天条布于宫门外的朝政简讯的的载体。每天公开发布,内容完全是宫廷新闻,作为中央政府公开发布宫廷新闻的工具,直接向民众宣布,时效迅速。无固定名称,后唐和宋代方称之为朝报,该传播工具没有随王朝覆灭而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1
  • 刘家林《中国新闻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935.html 封面 内容简介、编委 目录 第一编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第一章 唐代的官报   1.1 复习笔记   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二章 宋代的官报和小报   2.1 复习笔记   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2.3 考研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04
  • 刘家林《中国新闻史》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53062.html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2014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18新闻与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712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824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