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初试复习资料邱东版《国民经济统计学》(4)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4-07


 
一、指标分析法
1.历史:最早美国20年代persons预测商业和金融变动
2.指标选择:
标准:经济上的重要性:代表性和优中选优
                     统计上的充分性:统计报告制度(来源);统计方法(可靠性);统计时间间隔;误差的估计;数据修订;时间数列的起始时间;可比性
对经济周期长度的要求
方向的一致性
序列的平滑性
数据的及时性
3.指标的前期统计整理
(1)领先指标
(2)同步指标
(3)滞后指标
判断方法:图示和相关系数
4.指标的统计分析
单指标:好处在于简便,但反映局部问题,不准
综合指标:(1)简单综合指数:双重加权――权重,变异性
(2)专业综合指数
对称变化率Ct,标准化St
Rt和F
rt I(t)=I(t-1)*(200+rt)/(200-rt)
扩散指数:
优点:把经济景气变动指数化,提高时效;
既可以根据定量也可定性资料计算
可绘图
综合判断值
问题:变动幅度没反映出来、等权、短期可能不稳定
 
二、数理分析法
(一)时序分析法
三角函数和B-J法
(二)经济计量模型法
(三)评价
 
三、其他方法
1.景气调查
2.景气信号法:记分法和灯号法
3.临界值:从历史经验出发;借鉴外国的经验数据;参考经济调控部门的调控目标
 
四、中国的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
 
 
 
 
 
第六章 国民经济结构统计
 
 
第一节 产业结构统计
 
一、产业结构水平统计
(一)内涵
(二)衡量产业结构指标
1.霍夫曼比例(逆指标)
消费品工业净产值/资本品工业净产值
第一阶段5,
第二阶段2.5
第三阶段1 工业化国家
第四阶段小于1,基础工业高度发达
2.重工业化系数(正指标)
重工业部门增加值/轻工业部门增加值
3.工业加工度和高加工化程度系数
工业加工度=加工工业增加值/原料工业增加值
高加工化程度系数=加工工业增加值/基础工业增加值
4.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及其对比系数
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
对比系数=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一产业增加值或第二产业增加值
5.新兴产业增加值比重
=新兴产业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
6.技术密集型产业增加值比重和技术集约化程度系数
比重=技术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
技术集约化程度系数=技术密集型产业增加值+b资金密集型产业增加值   
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值+(1-b)资金密集型产业增加值
(二)注意
1.产业结构水平统计的基础指标
2.指标形成方法
3.产业结构水平统计的多维性和长期性
4.产业结构水平统计中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二、产业结构动态统计
(一)描述产业结构变动幅度的统计指标
1.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与结构偏离系数
r10相似系数处于0~1之间
2.产业结构变化总值和总变化率指标
变化总值和平均变化总值
总变动率w=CiYi求和
Ci单个产业结构变动率;gi=CiYi为第I个产业结构变化的贡献率
3.扩大(收缩)产业比重变动差额
=报告期扩大产业比重-基期产业比重
(二)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的统计
1.需求收入弹性
EY=产品需求量变化对国内生产总值变化之比
2.产业结构变动的反应弹性
E= ai+(ai-1)/r
  E=1,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加时,I产业比重没有变化
E>1,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加时,I产业比重也增加,
E<1
3.生产率上升率及比较劳动生产率
生产率上升率=(报告期某产业生产率/基期某产业生产率-1)*100%
比较劳动生产率=Yi/Li /(Y/L)
 
三、产业结构效应统计
绝对指标:SEV
相对指标:RSE
 
 
 
第二节 市场结构统计
 
一、市场集中程度的统计(IBM)
(一)市场集中程度指标的判定准则
1.市场集中曲线
累计百分比图
2.准则:等级准则;进出准则;并拆准则;传递准则
(二)市场结构绝对集中的度量指标
1.企业数的倒数
2.集中比和集中系数
集中比是指某产业最大的R个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主流作法)
问题:R人为定的,依据不足;n-r 企业间的兼并等,反映不出来
集中系数:CI=cr/(r/n)
3.H指数
H=所有厂商在一个给定市场中所占市场份额平方值总和
(三)市场结构相对集中程度的度量
 
二、市场结构的其他统计测度
(一)市场结构的结效量度指标
1.勒拿指数
L=(P-MC)/P  (0~1)
  特点:P326
2.贝恩指数
 B=经济利润/投资总额
注意经济利润和会计利润分开
(二) 对产品同质性的测度
利用交叉弹性系数来测度
Exy>0同质性强,替代品;<0同质性弱,互补;=0没关系
(三)经济规模及其测度
利润分析法:利润率越高的企业规模越好,但实际上不止企业规模这一个因素的影响
  适者生存检验法:Stigler
  统计成本分析法:长期平均成本与企业规模之间的模型
  工程法:重点访问和调查工程技术人员
(四)对进入壁垒的测度
1.贝恩标准
  销价与平均成本比较
2.植草益标准
  经济规模系数=市场的经济规模/市场的总规模*100%
 

第三节  区域结构统计

一、区域经济布局结构统计
(一)描述区域经济布局整体结构的统计指标
从宏观角度反映区域经济布局的均衡程度,可以采用产值密度变异系数、产值区域分布总差数、产值区域分布的基尼系数和区域产值集中指数等指标。
(二)描述区域经济结构特点的统计指标
描述区域经济结构特点的指标,应能反映区域经济发展与一般水平相比的差异程度,区域专门化产业的状况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等。
主要指标有:
产值密度比例、区位商和区域专门化率、区域资源优势系数和生产能力裕度系数、效率工资系数

二、区域经济联系统计
(一)直接计算法
直接计算法就是根据各流通渠道区域间商品(包括货物与服务)资料进行调查、整理和汇总计算的一种方法。
(二)“联行往来”法
区域间商品流转可以通过银行“联行往来”科目核算的资金流量间接推算。
(三)生产额与使用额平衡差法
(四)区域经济增长的结构决定因素分析
 

第四节 投入产出分析
 
一、投入产出核算与经济结构统计
列昂惕夫 1931年
我国50年代末,1979年山西第一张
 
二、基本原理
(一)部门划分时采用的是产品部门,而不是机构部门
(二)基本表式
四个象限:第一象限中间产品象限:横向,表明每个部门的产品提供给有部门使用的数量
纵向,表明每个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个相关部门的产品数量
第二象限最终使用象限
第三象限增加值象限
第四象限再分配象限
(三)基本平衡关系
从纵向看,中间投入+最初投入=总投入
从横向看,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总产出
每个部门的总投入=该部门的总产出
(四)直接消耗系数与间接消耗系数
直接消耗系数:两个部门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直接消耗的各个部门产品的数量
A=xij/Xj
总产出向量X与最终产品向量Y关系
最终产品=总产出-中间消耗
Y=X-AX
X=(I-A)_1Y 
列昂惕夫逆阵,完全需求系数,反映的是最终产出与中间投入总产出之间的关系
间接消耗系数:生产某种单位最终产品对另一种产品的完全消耗数量
B=A+A2+A3+。。。=(I-A)_1-I
反映的是最终产出与中间投入关系
 
三、编制
(一)直接分解法
将产业部门资料及机构部门资料分解成基层单位资料
对基层单位资料按投入产出表要求进行分解
平衡性检查和调整
(二)间接推导法U-V
产品*部门的投入表,部门*产品的产出表
U表              V表
最后得出产品*产品投入产出表
 
四、应用
1.计算生产的最终需求依赖度
2.部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
 

 
第七章 国民经济关系统计


第一节 国际贸易统计

(一)基本问题
1.确定进出口商品的统计国别
有三种选择:产消国;贸易国;运输国
我国外贸业务统计是贸易国分类,而海关统计则分别以贸易国和产消国分类
2.确定进出口商品统计中使用的价格
选择:离岸价,到岸价和成本加运费价格
我国,出口用离岸价,进口用到岸价
3.外币折算方法
(二)外贸业务统计与海关统计的差别
1.目的不同:外贸是看境内境外的,海关是看关境的
2.统计报告的渠道有所不同:外贸是按各公司报,海关是报关单
3.统计分组分类不同:外贸联合国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海关是从课税角度
4.记录的原则不同:国境;关境(转口、来料加工处理不同)
5.统计的时间标准不同:商品正式交接的日期;核准开关放行的日期
我国以海关数据为准
(三)国际商品贸易经济效益统计分析
1.出口换汇成本
逆指标
2.出口商品盈亏率
3.出口费用水平
4.进口每美元商品的赔赚率
5.出口商品盈亏率
6.进口费用水平
(四)国际贸易因素条件分析
1.产品贸易条件指数
2.总贸易条件指数(数量指数之比)
3.收入贸易条件指数
4.因素贸易条件指数
5.因素收入贸易条件指数
(五)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统计分析
1.进出口依存度
2.边际进口倾向
3.外贸乘数

二、国际服务贸易统计
(一)国际服务贸易
四种存在形式
FAT和BOP
(二)对外运输贸易统计
对象、指标
(三)国际旅游贸易统计
对象、指标


第二节 国际投资统计

一、利用外资统计
(一)基本问题
1.外资的定义
2.两个条件P362
3.统计对象
(二)利用外资的统计指标
1.反映利用外资规模的分析指标
2.反映利用外资债务余额方面的指标
3.反映利用外资结构方面的指标

二、对外投资统计
(一)对外投资统计的基本指标
  1.对外投资总额
2.对外资本输出净额
3.对外投资累计额
(二)对外投资统计效益统计分析
1.投资回收期
2.投资收益率
3.投资带动出口指标


第三节 外债统计和汇率统计

一、外债统计
(一)外债和外债统计
1.外债定义及含义
2.外债统计与外资统计的区别
(二)外债统计的主要分析指标
1.外债总额和净额
2.外债构成指标
3.外债成本指标:外债综合成本率、外债换汇成本率
4.外债负担指标:外债负担率、负债率、利息负担率

二、汇率统计
(一)标价方法
(二)种类
(三)汇率指数:
有效汇率指数
名义汇率指数
实际有效汇率指数


第四节 国际收支统计

一、基本问题
(一)定义:P374
居民与非居民
经济利益中心
广义和狭义的国际收支
(二)国际收支统计
国际收支平衡表――流量统计
国际投资头寸表――存量统计
(三)基本统计原则
复式记账原则、计价原则、记载时间原则、记帐原则和折算方法
(四)国际收支统计与国民经济核算的国外部门(这部分不做重点掌握)
联系、差异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项目
1.经常账户
细类:货物和服务、收入、经常转移
2.资本和金融账户
细类:资本账户: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放弃
金融账户:按功能分: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储备资产
3.净误差和遗漏
我国的资本外逃测度
(二)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
1981年
(三)国际投资头寸表
1.定义
存量统计
2.净头寸
3.基本表式

三、国际收支统计分析
(一)国际收支差额分析
  1.按交易性质划分的国际收支差额
商品贸易差额、经济账户差额、基本差额、总差额
2.具体分析
(二)国际收支结构分析
1.经常账户分析
2.资本和金融账户分析
(三)储备资产分析
1.国际储备水平分析
2.储备资产的构成分析

第五节 国际经济比较统计

一、汇率法和世界银行图表集法
(一)国际比较中的汇率法
(二)世界银行图表集法
1.历史阶段:(四个)
2.1985年图表集法
(三)汇率法的缺陷
(1)货币汇率主要与国际贸易商品比价相联系
(2)汇率的变动与外汇市场的性质有关
(3)政府对进、出口不同的限制政策也会影响汇率,使其偏离实际购买力

二、国际经济比较指数和ICP的建立
(一)国际经济比较指数
1.时间指数与空间指数的不同
2.空间指数的性质
(二)国际比较项目(ICP)
从国民支出入手,以最终支出的分解作为比较的起点
(三)ICP的基本框架
1.制定国民支出分类体系
2.搜集数据(按基本项目类别
3.计算各基本项目类别的比值
4.综合各类比值
5.参比国经济指标的可比数据

三、ICP指标综合法
(一)双边比较
1.定义:是指一国与另一国之间有关国民支出的各个级别上的比较。
2.性质:
   (1)特征性(Characterasty)
   (2)基国不变性(Base-country Invariance)
   (3)因素反向检验(Factor-to-factor Test)
3.综合方法
三种权数可供选择,即基准国家和比较国家的支出额比重,或者是选用双重权数
“哥申克隆”效应
4.直接双边比较
优势:由于直接双边比较使用两个国家的资料,与把比较扩大到更多的国家相比,代表品样品在两国市场上的商品中,有更大的代表性,而且权数更接近两国的实际,即具有高阶的特征性,可以最充分地表现两国经济结构的特点。
问题:
(1)当纳入比较的国家更多时,收集数据的工作量太大。以n为比较的国家数,m为进行双边比较的国家对数,则有m = n(n-1)/2;
(2)直接比较时,由于计算每一双边比值都要采用与两国有关的特殊代表商品和权数,因而不同的双边比值间不具有传递性。
(3)直接比较不能充分利用全部价格资料,且比较结果易受基准国家的影响。
5.桥梁国双边比较
特点:桥梁国双边比较一方面大大减少了多国参加的双边比较工作量,另一方面也保证了不同双边比较关系的协调,也就是传递性。
缺点:(1)桥梁国的样本与价格权数未必反映出比较国的特征;(2)桥梁国的影响尽管是可以缩减的,但却是无法完全消除的。在基本类水平上搭桥,把桥梁国家影响局限在基本类内部,该国就对加总基本类时所使用的权数不再有影响,类内影响可能是相对间接的;(3)桥梁国法比较的结果会因桥梁国的选择不同而不同。
6.扩展的双边比较
优点:利用扩大的双边比较法比传统的双边比较法对同一国家能得到更多的价格比较。
缺陷:扩大的双边比较法因为空缺项的价格数据是以与第三国有关的价格关系估计的,所以会损失一些特征性。
(二)多边比较
1.多边比较(Multilateral Comparison)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之间的比较,从方法论上看它是一种具有更多期望的统计性质的国际比较方法。
2.性质主要有:
(1)传递性(Transitivity)
(2)矩阵一致性(Matrix Consistency)
(3)基国不变性(Base-country Invariance)
多边比较的计算方法:
    1.多边比较中的CPD法
     CPD法思路:利用多元回归方法来计算所有国家类PPP的。
    CPD法特点:是推广的桥梁国法,它利用了所有可能的桥梁国,使用了价格矩阵表的全部数据。CPD法特别适用于有空缺项的价格矩阵表,且满足基国不变性和传递性。
CPD法缺点:(1)在给定的基本栏目中,观测值数目较多的国将对回归系数有较多的影响。(2)CPD法通过回归方法填补各国详细分类一级商品价格的缺值,它对国家价格总水平的比较没有重要意义,只用于分析详细分组一级各个代表规格品在所有国家的相对价格。
   2.“星”体系法
“星”体系思路
优点:具有传递性
缺陷:1)使用拉氏指数以外的其他指数形式,传递性都不会得到满足。
2)在所有国家使用一套共同的规格品一览表,并以一套共同的价格即星中心国价格来估算数量,尽管矩阵一致性和传递性的条件能够满足。但一方面,共同的一览表对不少国家是非常缺少代表性的,另一方面使用某一国的价格也会严重削弱特征性。
3)星体系不具有基国不变性,基国的选择会影响比较的结果。
3.EKS法
思路:建立在双边比较基础上的多边比较方法,它由Elteto,Koves,Szule三人各自独立提出,故取名EKS法。EKS法首先要计算所有可能成对比较国家的双边PPP,然后用几何平均法综合这些双边比较结果,进行多边比较。
优点:1)它能在尽可能少地背离原双边比较指数的前提下,使综合比较指数获得传递性;2)EKS法能够填补双边PPP矩阵中的漏项,这样就可以间接使不具有共同可比规格商品的每对国家获得PPP;3)由于多边比较指数建立在双边比较的基础上,EKS法可以更好地满足所比国家典型商品的特征性要求。
问题:它没有充分利用全部基础资料,并且,它不能满足矩阵一致性要求:对于任何一个类目的价值,各参比国之间直接可比;一个国家的同一价值在各类目之间也是直接可比的,把所有类目支出相加得该国的人均GDP。
    4.Van Yzeren法
方法的实质:对每一个国家的商品都用所有其他国家的价格估价,得到以平均价格水平为基准的PPP。
Van Yzeren设计了三种相互关联的方法:异质组法、同质组法和平衡法。
特点:在于各国使用一套共同的商品篮子,它与EKS法一样都是建立于双边比较之上。尽管构造方式不同,计算结果却十分接近,几乎可以相互替代,在某种极端的双边比较情况下,两种方法的算式等价于F指数。结果也不具有矩阵一致性。
    5.Walsh法
两种形式Walsh指数
这两个指数都满足因素互换测验,这使得通过这两个指数的计算结果相同。
满足基国不变性和传递性,但不具有矩阵一致性。
    6.G-K法
   思路:计算各类商品的国际价格和各国货币的相对购买力,然后计算物量比较指数。在运用所有国家所有商品的数量和价格资料的条件下,如果每个国家某种特定商品的价格都按该国货币的相对购买力(设为已知)加以调整,则可以确定该种商品的平均“国际价格”( );另一方面,如果已知某种特定商品的国际价格,根据各国按本国货币计算的商品价格与其国际价格的比例,可以确定其货币的相对购买力( )。
优点:G-K法中的“国际价格”具有明确的经济意义,并且在计算中依据了所有国家的价格和数量资料。
问题:1)“哥申克隆”效应;2)G-K法结果容易受基础数据的影响,基础数据的任何修正都会导致最终结果的变化。

四、ICP的发展与评价
(一)ICP的框架发展(六个发展阶段)
第一、二阶段(1970年和1973年)  采用的是双边比较法。
第三阶段(1975年)        在全球采用多边比较方法。
地区划分方法:价格、价格数量或收入相似度的分析标准
第四阶段(1980年) 先在区域内进行多边比较,然后联接成全球性的比较。
价格向量相似度和PLS
第五阶段:本是要继续推进第四阶段的核心国家法,但推行失败。
第六阶段:(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  以核心产品法替代核心国家法。
核心产品法定义:
制定一套对参加国既有代表性又有可比性的商品,作为比较的共同的基础,也就是说,所选商品在不同国家间规格、性能相似,具有可比性,并且在国民总支出中占相同的比重,具有代表性。
核心产品法特点:
突出了那些更为普遍的商品和劳务在国际比较中的作用,减弱了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作用,另外,它利用所有的现有价格资料在两个地区之间建立联系,因而不受地区间连接所选择的核心国家的影响。
核心产品法问题:
最大的问题是它使得比较结果受规格品的代表性影响更大了,规格品的选择更加重要。
(二)ICP的时间发展
对非基准年的购买力平价进行推算,通常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
1.外推法
定义:外推法是利用对比国的GDP综合价格减缩指数,对基准年的购买力平价进行双向减缩而推算中间年份购买力平价指数的一种方法。
特点:外推法比较简单,只需要得到对比国的GDP综合价格减缩指数即可,可用于统计基础比较薄弱的国家进行比较结果推算,但是这种方法的推算结果比较粗略,推算的年份离基准年的时间也不能太长,一般在相临的一年至两年。
2.滚动基准法
定义:以最新基准年按基本分类一级的完整的购买力平价矩阵为基础,某些平价以下一年新计算的平价替代,而另一些尚未替代的平价资料则加以推算;然后,汇总矩阵提供该年的购买力平价 ;这种持续的替代、推算过程对原来的基准点比价至少被重新计算一次作为一个周期,最后,产生一个新基准点比价的完整的矩阵,所有原来的基准平价全部更换。
特点:利用滚动基准法不仅可以对照当年的GDP计算年度购买力平价,而且还能计算细分类一级的购买力平价。但是它要求推算国每年编制和计算细分类的消费物价指数和GDP支出分类,并且有能力每年收集投资品价格资料。
(三)ICP的空间发展
1.捷径法
基本思路:在ICP基准年的比较基础上,建立起ICP法人均收入与按汇率换算成美元后的收入以及其他变量的相关关系,用模拟的回归方程来估计非ICP参与国基准年的ICP法收入。
捷径法又可分为货币指标捷径法、非货币指标捷径法和混合指标捷径法三种。
2.减缩信息法
基本思路:依据有关统计抽样理论和相关回归技术,在ICP的框架内,用少于ICP基准年调查所需的信息取得ICP式主要结果的一种方法。
减缩信息法主要有判断样本法、回归样本法(利用相关回归技术来减缩信息的方法)和采用已发表资料的减缩信息法三种。
基于对估算结果质量的考虑,世界银行首推判断样本法。判断样本法又分为删除类目法和删除项目法两种。
(四)ICP的贡献及局限性
1.ICP巨大的贡献:
(1)ICP活动的开展,推动了经济指数方法与理论的发展,将经济指数的编制方法从时间推广到空间、从双边比较伸展到多边比较,充实了经济指数理论。

相关话题/东北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