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333考研名词解释(3)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2-06





2、教师权利
  教师权利作为一种职业权利,与教师的义务相适应,主要由相关的法律给于规定和保证。
  教师享有的社会权利,除了一般公民权利包括的生存权、选举权及享受各种待遇和荣誉以外,还包括职业本身特点所赋予的专业方面的自主权。
  一是教育的权利,即教师依法享有的对学生事实教育。指导、评价的权利。
  二是专业发展权,即教师依法享有发展自己、提高专业和文化水平的权利。
  三是参与管理权,即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参与学校建设和管理,有权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出建议,或通过教职工大会以及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3、教师专业化
  教师的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和结果,以及社会为实现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努力的过程。
  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个体的专业化,二是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它的基本内容包括:
  (1)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2)教师专业化的实现是一个多方面多主体努力的过程,既需要教师自身的巨大努力,也需要国家、政府、大学的努力;
  (3)教师专业化有多方面的内涵,即服务宗旨或专门功能、专业训练、专业权限、专业团体、专业地位;
  (4)教师专业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4、“角色丛”
  教师的角色丛是指与教师特定的社会职业和地位相关的所有角色的集合。仅就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而言,教师就要扮演丰富多彩的多重角色。
(1) “家长代理人”和“朋友、知己者”的角色
(2) “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
(3) “管理者”的角色
(4) “心理调节者”的角色
(5) “研究者”的角色
 


5、高尚的师德
  一、高尚的师德
(一)热爱教育事业,富有献身精神和人文精神
  热爱教育事业,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
  许多优秀教师之所以能在教育工作中做出卓越的成绩,首先是因为他们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为下一代的成长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
  另外,教师还应具备基本的人文精神,要关怀学生的生存和发展、人生价值的实现,要关怀民族、人类的现实生存境遇和未来发展前景。
(二)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热爱教育事业具体体现在热爱学生上。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好学生的重要条件。
  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才能真正成为杜威所谓的“天国引路人”。
(三)热爱集体,团结协作
  教师的劳动既具有个体性,又具有集体性。
  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其他为教育服务的工作人员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团结协作,热爱、尊重并依靠教师集体,最大效度地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
(四)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都要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教师都能首先自律。

















第十三章 学校管理

1、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发挥学校人、财、物、时间、空间和信息等资源的最佳整体功能,卓有成效地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简言之,学校管理是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以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活动。它有下述显著特性。
1 、学校管理以育人为中心,具有教育性。
2 、学校管理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具有服务性。
3 、学校管理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具有文化性。
4 、学校管理是对校内外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具有创造性。



2、校长负责制
  校长负责制是指校长受上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委托,在党支部和教代会的监督下,对学校进行全面领导和负责的制度。
  在这一领导体制中,校长是学校行政系统的最高决策者和指挥者,是学校的法人代表,他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领导和管理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



3、学校管理体制
  学校管理体制是学校管理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的结合体,它是学校管理的枢纽,对学校管理功能的实现发挥着全局性、根本性和持久性的作用。
  学校管理体制包括学校组织机构体制和学校领导体制两个方面,前者规定了学校管理机构的设置、各机构的职、责、权划分及相互关系,后者规定了学校由谁领导和负责。
  我国中小学的管理体制是校长负责制。



4、学校管理目标
  学校管理目标是指学校管理主体对管理活动的要求和期望,也就是通过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状态、标准和结果。
  学校管理目标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既是学校管理活动的指南,也是衡量学校管理工作好坏的标尺。它有下述作用。
1、导向作用 2、激励作用 3、调控作用 4、评价作用



5、人性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是指学校管理工作要关注人的情感、满足人的需要、崇尚人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尊重人的主体人格和地位。
实行人性化管理,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要考虑人的因素,一切从人的实际出发。
第二,在分配工作任务时,要考虑人的个体差异。
第三,要强调人的内在价值,把满足需要作为工作的起点,通过激励的方式来提高工作效率。
第四,要努力构建一种充满尊重、理解和信任的人际环境,增强教职工和学生的集体归属感。
第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管理和育人功能。
第六,要转变管理观念,改变管理方式,贯彻管理即育人、管理即服务的思想。



6、校本管理
  校本管理是指学校在教育方针与法规的指引下,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来自主确定发展目标和方向,自主进行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
  简言之,就是以学校为本位的管理。
实施校本管理应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教育行政部门要简政放权。
第二,倡导集体参与、共同决策。
第三,开展校本研究,提高学校管理者的决策能力。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第一章 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1、学在官府
  “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奴隶主贵族为了管理需要,制定法纪规章,由文字记录并汇集成专书,由官员掌握,这是“学在官府”的历史现象。因为官府有学而民间私家无学术,只有到官府之中才有可能学习专门知识,这就是“学在官府”。
  “学在官府”这种历史现象的形成源于西周的生产水平和社会制度。其一,唯官有书,而民无书。其二,唯官有器,而民无器。其三,唯官有学,而民无学。 
  “学在官府”主要表现为官师合一和政教合一。在“学在官府”体制下,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较为完善的学校教育体质以及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主体的教育内容,并以“明人伦”为教育宗旨,培养治术人才。至春秋时,学术下移,此种状况才逐步被打破。



2、小学
  国学按学生的年龄与程度可分大学与小学两级。根据家庭政治地位的不同,学生进入小学的年龄有早有晚,越贵者人学越早,反之则晚。小学的学习年限为7 年。小学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德、行、艺、仪,特别强调德行教育,实际上是关于奴隶主贵族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生活知识技能的基本训练。



3、大学
大学入学资格有一定限制,体现了西周教育的等级性。王大子15岁入大学,其他人20 岁而人大学,大学学程为9 年。天子的大学和诸侯的大学名称不同,并存在着规模和等级的差别。天子所设大学有“五学”之称,即辟雍、成均、上库、东序、瞽(gu3)宗,其中辟雍是中心,四面环水;诸侯所设大学仅有一学,半面临水,称“泮宫”。大学的教学,服从培养统治者的需要,学大艺,履大节,分科教学,以礼乐为重,射御次之。


4,5、国学和乡学
  设在王都的小学、大学,总称为国学。设在王都郊外六乡行政区中的地方学校,总称为乡学。地方学校自乡以下有四学:乡校、州序、党庠和家塾。郊外为野,野分六遂,“遂”无学校。乡学由管理民政的司徒负责总的领导,教育内容有明确规定即“乡三物”。
  《周礼• 地官司徒》记载:“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乡学实行定期的考察和推荐,把贤能者选送司徒,经司徒再择优送至国学。乡学和国学等级有别,但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第二章 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1、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所谓“稷下”,乃是指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附近地区。它是养士之风的产物,其创设出于“招致贤人”的目的。
  它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学术自由和待遇优厚是稷下学宫的特点。
  稷下学宫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并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此外,在学生管理上,稷下学宫制订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



2、《学记》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被人认为是“教育学的雏形”。
  《学记》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侧重于说明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关系。
  其中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等几大部分。其中论述的主要教育原则有“预、时、孙、摩”、“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和教学相长。



3、藏息相辅
  藏息相辅即认为正课学习预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课外练习是正课学习的继续和补充,可以深化课内学习内容和提高对课内学习的兴趣,但二者需有结合。这样可以使学习有张有弛,让学生既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又感受到教师、同学的可亲可爱,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要。


4、长善救失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其多,或失其寡,或失其易、或失其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多,过多庞杂,贪多勿得;寡,知识面狭窄,贫乏浅薄;易,看的过分容易,自满自足;止,夸大困难,畏难而止。
  它们都是缺点,但因人而异。教师必须具体分析,全面掌握,如果教育得法,缺点也会转为优点。
  多则知识面广博,寡则精深专一,易则充满信心,止则认真对待。要求教师掌握教育辩证法,坚持正面教育,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5、教学相长
  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方面,教与学紧密相连,互相促进。“虽有佳肴、不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不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
  对于这段话,有人认为是专指教师而言,教学中遇到困惑之处,深感学识不足,更加努力进修。有人认为指教师与学生两方面说,教师教学生,学生也可以促进教师的提高。前者较合原意,后者为引申之意。



6、有教无类
  一般认为“有教无类”的意思就是: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孔子的教学实践切实地贯彻了这一办学方针,他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分布地区较广;弟子成分复杂,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大多数出身于平民。
  “有教无类”作为私学的办学方针,与贵族官学的办学方针相对立,它打破了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这是历史性的进步,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7、孟子“求放心”
  孟子的关于教育问题的基本主张强调教育的社会作用是“保民心”,而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则是“求放心”。人虽然先天具有善心,但只是一种端倪,人的贤与不肖、智与愚之分,决定于对这种善的存而养之,扩而充之。教育的作用就是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



8、荀子“化性起伪”
  “化性起伪”,要实现“涂之人可以为禹”,必须注意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三方面的因素。环境,即荀况所说的“注错习俗”,或者说“渐”。教育的作用则显得更主动,它是依一定的规矩对人加以改变的过程,也就是类似木工对“枸木”“檃(yin3)括蒸矫”,使之变直的过程。个体的努力,荀况称之为“积”,即知识和道德的积累。



9、思孟学派
  孔丘死后,儒家内部分为八派,“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以孟柯为代表的“孟氏之儒”和以荀况为代表的“孙氏之儒”。
  有学者考证,“子思之儒”、“孟氏之儒”和“乐正氏之儒”三派实为一派,即思孟学派。
  思孟学派的讲学主要是在邹鲁地区,也常往来于邻近一些中原国家。这一派私学在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颇有造诣,《大学》、《中庸》、《学记》 等一些著名先秦教育论著都与之有关。思孟学派在教育史上地位重要,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



10、深造自得
   孟子认为知识的学习,并非从外而来,必须经过自己主动自觉地努力钻研,才能彻底领悟。深入的学习和钻研,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如此才能形成稳固而深刻的智慧,于是才能左右逢源,挥洒自如。据此,主张学习独立思考和独立见解,“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对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就是要遵循和发展人的内在能力,强调个体认知中的自觉性。



11、性恶论
   荀子关于“性恶论”与教育作用的观点可以归纳为三点。
  (1) “性伪之分”。“伪”是与“性”相对的一个范畴。“性”即是指与生俱来的生理本能和感知能力;“伪”是指人为,是泛指一切通过人为的努力而使人发生的变化。荀况以为,孟柯所说的人性“善”, 实际上说的是“伪”,而不是“性”。
  (2) “性伪合”。性与伪是区别乃至对立的,但也是联系与统一的。性与伪就是素材与加工的关系,没有素材,就无以加工文饰;而缺乏加工文饰,素材永远是那么原始和不完善。只有素材与加工的结合,“性伪合”,才能实现对人的改造,实现对社会的改造。
  (3)“化性起伪”。要实现“涂之人可以为禹”,必须注意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三方面的因素。环境,即荀况所说的“注错习俗”,或者说“渐”。教育的作用则显得更主动,它是依一定的规矩对人加以改变的过程,也就是类似木工对“枸木”“檃括蒸矫”,使之变直的过程。个体的努力,荀况称之为“积”,即知识和道德的积累。



12、大儒
  出于走向统一的时代需要,也出于荀况礼法兼治的政治理想,荀况认为教育应当培养推行礼法的“贤能之士”,或者说是具有儒家学者身份且长于治国理政的各级官僚。荀况把当时的儒者划分为几个层次,即俗儒、雅儒、大儒。
  俗儒徒有儒者外表,仅会作教条诵读,全然不知其用且无操守;雅儒的言行能合礼义,虽不能知类通达,却能承认无知,光明坦荡;大儒是最理想的一类人才,他们不仅知识广博,而且能“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 以已知推知未知,自如地应对从未闻见过的新事物、新问题,自如地治理好国家。显然,教育应当以大儒作为理想目标。

13、以法为教
  “以法为教”是对商鞅“燔诗书明法令”的发展。“以法为教”即一切律令条文都由官府统一制定,然后公之于众,坚决实施执行。
  法是一种依据或准则,有了法,就使人的行为有规矩可循,使得社会处于安定。官吏知法、守法,百姓就不会受残害。因此实施“以法为教”,采取“信赏必罚”、“鼓励耕战”等形式。



14、以吏为师
  “以吏为师”即是由国君直接操法之大权,主持制定律令,让全体官吏都去做施行法制教育的教师,教民学法。这样法家的法制教育就得到全面的普及。
  “以法为教”主要表达了法家推行法治的内容,而“以吏为师”则表达了法制教育的实现手段。“以吏为师”就是在于减少从事文化知识工作的人,这样的人少了就不会破坏社会秩序。




15、三纲领八条目
  《大学》 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是儒家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达。“三纲领”表达了儒家以教化为手段的仁政、德治思想。为了实现三纲领,《大学》 又进一步提出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八条目”。八条目前后相续,逐个递进而又逐个包含,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基础,一个人政治能力的形成是与个人修养合一的。

















第三章 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

1、鸿都门学
  鸿都门学创办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 年),因校址位于洛阳的鸿都门而得名。鸿都门学在性质上属于一种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是宦官为抵抗官僚势力而办。
  鸿都门学在教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首先,它打破了儒学独尊的教育传统,以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诗、赋、书画作为教育内容,这是教育的一大变革。其次,鸿都门学是一种专门学校,作为一种办学的新形式,为后代专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在前后三次回答汉武帝的策问时,提出“独尊儒术”等三条建议,为汉武帝接纳,成为汉代政府的三条文教政策。
汉初在文化教育上采取宽松政策,给各学派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但各学派之间相互争雄,势必危及政治思想的稳定。
  董仲舒站在儒家的立场上,从《春秋》 大一统的观点出发,论证了儒学在封建政治中应居独一无二的统治地位,从而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鼓励儒学的发展,对其他各家学说采取排斥态度,达到以儒学统一思想的目的。



3、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是董仲舒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他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仁、义、礼、智、信。
  “三纲五常”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道德教育的中心内容。除此之外还有相应的忠、孝、仁、义等内容。



4、五经博士
  博士是掌管典籍簿册的咨政议政官员,战国时就有博士,秦汉承袭此制,也设立博士官,其职责主要是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
  汉武帝建元五年“置五经博士”(《诗》、《书》、《礼》、《易》、《春秋》每经只有一家,每经置一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故称五经博士。)此后,博士的职位就只有被官方认可的儒家五经大师才能担任。这一措施是“独尊儒术”的集中体现。




5、经学教育
  汉武帝“罢黜百家,表章六经”之后,儒学取得定于一尊的地位,带来了儒家经学教育与研究的繁荣局面,出现了众多的传授儒学的经师。在为数众多的儒学流派中,可以归结为两种大的学术流派: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
  今古文经学者因在治经立场和观点上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学术风格。东汉后期,今古文经学最终走向融合,经学大师郑玄作出了重要贡献。
  汉朝经学教育中多采用章句的形式教学。章句实际上是经师教学所用的讲义。古籍本无标点段落,经师依照经文的顺序,进行断句并划分章节,然后逐字逐句地进行解说,这祥便形成了章句之学,也可称之为经说。
  因为章句之学表现了不同经师的学术风格,所谓师法、家法,正是体现在不同的章句之学之中。一般来说,师法是指汉初立为博上或著名经学大师(如董仲舒)的经说。如果大师的弟子对师说有所发展,能够形成一家之言,被学术界和朝廷承认,便形成家法。
  两汉皇帝会召集一些著名学者对儒学进行讨论,借此达到统一经学的目的。其中最重要的两次经学会议是石渠阁会议和白虎观会议。为了统一经学教材,蔡邕(yong1)等人于东汉熹平四年( 175 年)倡议镌刻石经,立于太学门外,作为规范的经学教科书。
  经学会议是为了提供经学研究和教育的规范思想,石经创立则是提供经学的规范教科书,旨在将教育纳人政府所希望的轨道。



6、太学
  元朔五年(前124 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标志着太学的正式设立。同时,也意味着以经学教育为基本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太学的设立是汉武帝实施“独尊儒术”政策的重要步骤。太学产生以后,规模不断扩大,到东汉则盛极一时。以后,太学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以及不同时期的帝王对教育重视程度的不同,时有兴衰。
  汉朝太学的正式教师是博士。两汉对太学学生的称谓有“博士弟子”(或简称“弟子”)、“诸生”、“太学生”等。太学实际上是一所儒学专门学校,所传授的知识是单一的儒家经典。太学的教学形式因不同时间的不同条件而有发展,有个别教学、集体上课、次第相传等教学形式。太学里没有严格的授课和年级制度,“设科射策”的考试形式尤受重视,学生通过考试取得一定的科品,获得相应的官职。
  太学设立后,有了集中培养统治人才的教育机构,朝廷把握教育大权,利用教育这一有力手段控制着学术的发展方向,这是地主阶级在统治策略上走向成熟的表现。







7、郡国学
  汉朝除了在中央设立官学外,还在地方设立官学,地方官学又称为郡国学。

相关话题/教育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