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学院国关考研资料之三:国际关系史资料(1945-2002)(22)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5-06


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的演变战后美国全球战略不变的目标是谋求“世界领导地位”和“按照美国的构想塑造世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被认为是阻碍美国实现上述两大目标的因素。因此,战后美国对外战略主要围绕反共和争霸展开。但由于国际形势变化和美国自身实力消长,美国反共和争霸世界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特点。
⑴杜鲁门政府 (1945-1953年)的“遏制”战略遏制战略是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的一次重大转变,表明美苏已由战时合作走向战后对立和对抗,它奠定了战后几十年美国称霸世界战略的基础。遏制战略的主要内容有:①推行杜鲁门主义,对苏联实行冷战。②实行“马歇尔计划”,对西欧、日本推行扶植、援助和控制政策。③推行第四点计划,疯狂镇压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推行新殖民主义。帮助蒋介石在中国打内战,发动侵朝战争,企图在亚洲建立美国控制的反共堡垒,以遏制共产主义在亚洲发展。④对新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外交上不予承认的政策,妄图扼杀新生政权。⑤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把西欧、北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力量纳入美国的战略轨道。这个时期,美国对外战略的重点是欧洲,主要对手是苏联,主要目标是在亚、非、拉扩张和控制西欧、日本。

⑵艾森豪威尔政府 (1953~1961年)的“解放”战略和“艾森豪威尔主义”艾森豪威尔期间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一、解放战略这项战略于 1953年 1月,针对促使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而提出的。其核心内容就是要用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宣传西方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促进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和平变革”,最终促使东欧国家摆脱苏联的控制,把东欧人民“解放”出来,纳入到西方的自由主义世界中;并且要长期坚持下去,把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寄托到在第三代、第四代的身上。这项政策具有明显的进取性,表明了美国对外政策中意识形态成分的增加,成为美国冷战期间不断运用意识形态去软化,同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工具,也为日后美国促使雅尔塔体系的崩溃,苏联的瓦解奠定了思想基础。二、“新面貌”安全政策这是于 1953年 10月,针对美安全战略的调整而提出的一项政策。 “新面貌 ”的安全政策提出的依据主要为两个方面:第一,同苏联的对抗是长期的,必须有强大的经济力量作后盾,军事力量的发展不能以损害经济力量的健全为代价;第二,同苏联的对抗主要是政治的,而非军事的,军事上的强大主要是为了遏制战争而不是进行战争。据此,美政府提出了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的 “新面貌 ”政策: (1)同更多的国家缔结军事同盟,以对苏联 --中国形成更广泛的战略包围圈。这包括缔结 “日美安保条约 ”、“美韩共同防务条约 ”、“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 ”、“美台共同防条条约 ”、“中央条约组织 ”等。 (2)提出 “大规模报复 ”军事战略。这一战略重技术而不重人力,重核力量而不重常规力量。认为这样既可以实现 “无赤字的国家安全 ”,又可以在苏联的进攻面前 “能够即刻以我们的选择的方式和地点进行报复 ”。三、大规模报复战略


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推行的一种军事战略。侵朝战争的失败使美国政府意识到自身力量的局限性,要在世界各地维持庞大的地面部队在经济上力不从心。于是, 1953年艾森豪威尔担任美国总统不久即着手制定 “大规模报复战略 ”。1954年 1月 25日,国务卿杜勒斯发表演说,公开而详尽地对大规模报复战略进行阐述。他宣称,美国目前的基本决定主要依靠一支庞大的报复力量,它能够用我们选择的武器与我们选择的地方马上进行报复。这一战略主要把赌注押在核武器上,主张削减常规兵力,重点扩充导弹核力量和战略空军,在外交上提出要执行比杜鲁门的遏制政策更有利、更主动的 “解放 ”政策,即把社会主义国家从共产党的领导下 “解放 ”出来。该战略建立在美国具有核垄断和核优势基础之上。随着核垄断地位的丧失和苏联核力量的迅速增长,美国自己也被置于核武器的威胁之下。 60年代初,该战略为 “灵活反应战略 ”所取代。四、朝鲜战争后,艾森豪威尔政府调整了美国全球战略:①提出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解放”战略,其核心是力图用战争以外的手段,把社会主义国家“从共产党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纳入到西方“自由世界”中。军事上,艾森豪威尔政府提出了对付社会主义国家的“大规模报复战略”和“战争边缘政策”。②在亚非拉地区,加紧扩张。针对东南亚和中东局势,先后提出了“多米诺骨牌理论”和“艾森豪威尔主义”。五、艾森豪威尔主义:又称杜勒斯——艾森豪威尔主义。 1957年 1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提出的美国对中东政策。当时正值苏伊士运河事件后,英法因侵略埃及遭到失败,它们在中东地区的传统势力遭到严重削弱,出现了所谓“政治真空地带”。美国乘机加强在这一地区的扩张活动,企图排挤英法,填补英法留下的力量真空,同时抵制苏联势力的渗入。艾森豪威尔于 1957年 1月 5日向美国国会提出了关于“中东政策”的特别咨文,声称中东突然达到一个“新的紧急阶段”,指责苏联对中东感兴趣是为了“强权政治”,这将使西欧和亚非国家陷入危险境地,因此美国必须承担起责任。他要求国会授权总统在中东地区实行“军事援助和合作计划”。这一计划包括两年内向中东地区提供额外拨款 4亿美元的经济援助;使用美国武装部队,保护要求援助国家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以防止所谓“共产主义侵略”。这个特别咨文被称为艾森豪威尔主义。这一企图进一步控制中东的侵略政策出台后遭到许多中东国家的反对。 1957年美国策动约旦王室政变, 1958年 7月,美国出兵黎巴嫩,就是艾森豪威尔主义在中东的具体实施。其后,艾森豪威尔主义亦被用于中东以外的地区。六、大规模报复战略:美国五十年代推行的一种军事战略。侵朝战争的失败宣布了杜鲁门政府遏止政策的破产。 1953年艾森豪威尔继任美国总统,制定了“大规模报复战略”。用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于 1954年 1月 12日的公开宣称表述就是:美国将放弃无限期的进行区域性抵抗来对付“侵略”的传统政策,代之以建立一支庞大的报复力量,用美国选择的武器和选择的地点对共产主义进行迅速的大规模核报复。这种战略把赌注压在核武器上,以核武器为“剑”,常规武器为“盾”,重点打击和摧毁敌方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为此应缩减常规兵力,重点扩充导弹核武器和战略空军,以图用核威慑支撑美国的霸权地位。“大规模报复战略”是建立在美国占有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优势,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核武器打不到美国本土的设想基础上的。由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迅速发展,其他国家相继掌握核武器,特别是苏联核力量的迅速增长,造成美苏战略核武器的均势,从而打破了美国在垄断核武器及其地理上的优势,该战略遂走入死胡同,被“灵活反应战略”所取代。
⑶肯尼迪、约翰逊政府 (1961-1969年)的“和平战略”“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榄枝”的“和平战略”,其实质就是运用和平与战争的反革命两手策略,在社会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在亚非拉地区推行新殖民主义。在军事战略上,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实行“灵活反应战略”和针对苏联和中国的“两个半战争”。和平战略:美国肯尼迪政府推行的一种对外战略。肯尼迪在其竞选总统期间就宣扬要推行所谓“和平战略”,声称这一战略以“两种垄断为基础”,一是核武器,一是输出资本和提供技术援助。 1961年肯尼迪就任美国总统后,鉴于当时国际形势的变化,为了挽救颓势。继续推行其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肯尼迪对 50年代美国对外政策作了重新估价和修改,正式提出了“一手拿橄榄枝,一手拿剑”的“和平战略”。他以加强军事实力为基础,辅之以各种非军事手段,加强同苏联的争夺,企图同苏联重新划分势力范围。一方面在军事上采取灵活反应战略,代替过去的大规模报复战略;另一方面组织“和平队”“粮食用于和平”“争取进步联盟”“攀亲戚运动”等,借以在亚非拉笼络人心,力图将这些国家和地区纳入美国的战略轨道,加以控制。对东欧各国则采取软化政策,促进其“多样化”,使其朝着有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灵活反应战略:美国总统肯尼迪,约翰逊政府时期( 1961—1968)的军事战略。进入 20世纪 60年代以来,亚非拉人民革命斗争风起云涌,美苏核僵局日趋明显,这种形势下, 1959年美前陆军参谋长马克斯韦尔泰勒上将在《音调不定的号角力》一书中提出灵活反应战略,抨击艾森豪威尔的大规模报复战略对战争没有选择余地,提出应对国际政治,均势局势作出灵活反应。肯尼迪政府于 1961年同意了这一主张,下令发展多样化的军事力量,以便能够应付包括核战争,特种战争到局部战争在内的各种类型的战争。约翰逊政府执政后继续了这一战略,并将其具体化为“逐步升级战略”,主张在同对手打交道或对抗中,随时准备使冲突逐步升级,以达成威慑目的。约翰逊政府明确提出了“两个半战争”的理论,即同时在欧洲同苏联,在亚洲同中国打两场大战,又能在其他地方应付规模不大的“紧急情况”。这一战略失败后宣告破产。但其关于未来战争的特点和作战方法的基本原则被列为现实遏制战略的内容。

⑷尼克松、福特政府 (1969~1977年)的“尼克松主义”

所谓“尼克松主义”是指 60年代末、 70年代初,尼克松在美国实力地位严重削弱,国际战略地位下降的情况下,为了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而提出的一整套外交思想和对外战略。尼克松主义最初是 1969年 7月 25日,尼克松在关岛就美国的亚洲政策发表谈话时提出的。尼克松主义有三大支柱:“伙伴关系”、“实力地位”和“谈判”。尼克松主义的内容有:①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要求盟国在政策上协调一致,共同对付苏联;在经济上相互让步,帮助美国渡过难关;在军事上共同分担军费和防务责任。②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通过谈判制约苏联,维持美苏之间的均势。③利用中国制约苏联,积极打开对华关系大门。④在第三世界缩短战线、加强重点。尼克松主义的实质:尼克松主义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和表现。它是在美国处于战略守势的不利情况下提出的,目的是为了继续维护美国全球霸权。补充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这体现出美国对华政策的重大转折。这与当时美国内外交困的处境有关:①是美国调整亚洲政策的需要。侵越战争的失败,导致国内反战运动风起云涌,美国希望尽快从越南脱身;②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变化。尼克松提出五大力量中心说,中国是其中之一,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有助于美国与苏联的争霸;③美国经济霸权地位的丧失,美元危机的频频爆发,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最终崩溃,美国经济实力相对衰落。尼克松主义;又称“关岛主义”或“和平新战略”。60年代末 70年代初,美国为在新的国际关系格局下确保其日益衰弱的霸权地位而提出的全球战略。 60年代末,由于侵越战争的失败,经济日益恶化,美苏战略核均势的出现,西欧日本的崛起,第三世界的兴起,战后美国在世界上的霸权地位发生了动摇。尼克松担任美国总统后,与基辛格等人谋划,调整了美国的亚洲政策及全球战略,以加强同苏联争夺世界霸权。 1969年 7月 25日,尼克松在关岛会见随行记者时就美国的亚洲政策发表演说,强调在处理与亚洲盟国的关系时,将恪守条约义务。但在军事防卫问题上,将鼓励亚洲国家自己负责。尼克松的关岛谈话不仅是美国对亚洲的政策,而且是美国决心“收缩力量”修补和调整其全球战略的一个信号。 1970年 2月 18日,尼克松向国会提出了题为《 70年代的美国对外政策:争取和平的新战略》的报告,对尼克松主义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发挥,提出了尼克松主义三大支柱:即“伙伴关系”,“谈判”和“实力地位”。其实质是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以伙伴关系为核心,重新获得与苏联抗衡的主动权,但不轻易卷入地区性的冲突。尼克松主义是在美国势力衰退的情况下,美国为维持其霸权地位而采取的一种对策。现实威慑战略: 1969年尼克松政府上台后,在美苏核僵局一时难以打破的情况下,对美国的核战略和外交战略作了重大调整, 1970年提出了“实力”,“谈判”和“伙伴关系”的政策原则,主张调整全球军事部署,重点加强欧洲,扭转美国在越南战争后的被动局面。 1971年 3月 9日,美国防部长莱尔德根据上述原则提出了现实威慑战略,主要特征有: 1,常规力量态势”改打两个伴战争”为”一个半战争” ,准备在欧洲与苏联打一场大战 ,同时准备在东北亚 ,中东等抵达一场小战 .2,战略核力量一”充足论”代替”优势论” .同时认为在常规战争和核战争之间存在着一个战区核战争阶段 ,主张发展战区核力量 ,增加美国的选择余地 . 3,认为苏联对西欧的进攻将是一场闪电战 ,驻欧美均要随时做好应战准备 ,而且要与盟国之间实行”战略分工” ,”共同负责” .他的具体做法是 :加强武装”伙伴” ,推行”总体部队”原则 ,把伙伴纳入美国统一的战略计划 ;减少美军总兵力 ,提高向海外侵略的机动能力和动员速度 ;调整战略部署 ,收缩亚洲兵力 ,增强本土战略预备部队 ,保证战略重点 ,适应美苏全球争夺的需要

相关话题/国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