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考研复习讲义(26)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5-01


•    ③我跟你说啊,过去的事儿,全过去了,不过是一场湿了地皮的小雨,风一吹就干干净净了,咱们的疙瘩算解开了。

•    ④山风啊,成了进军的喇叭;松涛啊,成了庆功的唢呐。漫山遍野呀,都在为咱吹吹打打。(郭小川《大风雪歌》
•    有些暗喻的喻词可以省略,代之以标点符号。
•    如,边防战士,守卫边疆大门的一个铁闸。
•    再如,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
•    借 喻: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
•    例子:①天上张著灰色的幔(喻体)。(灰色的幔是喻体。本体是黑云,但不写出来。
•    ②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喻体)了,我再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
•    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博 喻
•    ①极光有时出现时间极短,犹如节日的焰火在空中闪现一下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有时却可以在苍穹之中辉映几个小时;有时像一条彩带,有时像一团火焰,有时像一张五光十色的巨大银幕。。(极光是本体,彩带、火焰、银幕、青丝等都是它的喻体,属于一个本体可以带多个喻体的类型)
•    ②若羽,若絮,若三月南国缤纷的落英,若六月北国的暖雪。

•    二、比拟(辽宁师大02:与比喻的同异)
•    比拟和比喻都是两事物相比,不同点是比喻重点是喻,比拟重点在拟,把此物当作彼物描写。
•    拟人:
•    以动物拟人
•    (1)……一只探险的蜜蜂正绕着布满的柳树枝头的金色的花朵嗡嗡着,看不见的云雀在天鹅绒般的绿油油的田野和盖满了冰的收割后的田地上颤巍巍地歌唱着。

•    以植物拟人
•    (2)高粱好似一队队的”红领巾”,悄悄地把周围的道路观察;向日葵摇着头微笑着,望不尽太阳起处的红色天涯。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快熟的庄稼。密集的芦苇,细心地护卫着脚下偷偷开放的野花。(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
•    以无生物拟人
•    ③枪口对准星星,
•    星星大吃一惊!
•    看它呀,躲躲闪闪,
•    看它呀,跳跳蹦蹦。

•    拟物:人拟为动物:
•    金色的太阳照耀着金色的麦浪,丰收的歌儿在田野里荡漾;维吾尔族姑娘插上金色的翅膀,在广阔的天地里飞翔。(阿不都热西提《女拖拉机手》)
•    人拟为植物
•    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了人,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便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 (孙犁《荷花淀》)

•    将物拟为物
•    包括以生物拟为无生物,以无生物拟为生物,以物拟为抽象事理,以抽象事理拟为物。
•      ①小D和妹妹常常没有晚饭吃,将门锁了,把自己焊在礁石上,挺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舒婷《梦入何乡》)
•    ②用非所学的大学生还成筐成筐地堆在那儿,哪年哪月才能轮到他呢?(张抗抗《在丘陵,在湖畔……》)
•    ③赵树理长期把根扎在太行山的土壤里,汲取乡土里的营养,开出浓郁的鲜花,结出香甜的硕果。

•    ④假如,一天
•    我没有了身躯
•    我不后悔
•    只要还有头颅
•    就要长出思想的新绿
•    (陈开潮《新绿》)
•    ⑤他拉过一条板凳,在她身边坐下。两个人都没有说话,有滋有味地咀嚼着一秒一秒流来的时间,而这时间也就一秒一秒地流去。(张贤亮《河的子孙》)


•    三、借代(北师大06:借代类型,与借喻的区别)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借喻侧重于象似性,借代侧重于相关性。借喻往往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借代不能。
•    例如:①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臧克家《有的人》)
•    例①中的“石头”,通常用来作纪念碑的材料,这里借“石头”代纪念碑,含蓄地揭示出与人民为敌的反动统治者想名垂后世的美梦终将破灭。

•    ②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路来森《韭菜•榆钱饭》)
•    “囤”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锅”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
•    ③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    第二个“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



•    四、拈连(利用上下文,把用于甲事物的词巧妙地用于乙事物)
•    ①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
•    ②你别看我耳朵聋,我的心并不聋
•    ③织渔网啊织渔网,织出一片好风光。
•    ④电车开动了!这一把城市的梭子,在渐渐透亮的街上,织起黎明的诗句。(王家新《北京速写•织》)
•    ⑤春雨滋润了大地,也滋润了每个人的心田。
•    ⑥乡愁这支歌/震荡耳旁/吟也无味/嚼能生香/我把家乡的榕叶/卷成青笛/轻轻的吹/竟吹出个铅球般的惆怅/(张诗剑《乡愁》)

•    全式拈连
•    甲乙两事物都出现,拈连词语不可少。它像锁链一样,使前后拈连在一起。例如:
•    ①好哇,大风,你就使劲地刮吧。你现在刮得越大,秋后的雨水就越充足。刮吧,使劲地刮吧,刮来个丰收的好年景,刮来个富强的好日子。
•    ②秋雨啊!可是天上的织女,织出这江南的秋意?你织彩布千万匹,任我装点大地。秋雨,秋雨,五彩的雨,叫我怎不喜欢你。(李幼容《秋雨江南》)


•    略式拈连
•    甲事物省略,或甲事物中的拈连词语省略,乙事物必须出现,借助上下文,省略的内容还是清楚的。例如:
•    ①冬—冬—冬冬冬。声音单调吗?一点也不觉得。因为每一声冬冬都敲出对旧事物的诅咒,敲出对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美好的祝愿。(萧乾《鼓声》)
•    ②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流过。(宗璞《紫藤萝瀑布》)


•    五、夸张:扩大、缩小、超前夸张
•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杜甫
•    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    ①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    ②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    辽宁师大2004:举例简述借喻与借代的同与异。(15分)
第五节   辞格二
•    一、双关(辽宁师大05简述,20分)
•    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让语句同时关涉到两种意思。谐音双关、语义双关。
•    两舟并行,樯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八音齐奏,笛清(狄青)难比箫和(萧何)。
•    齐人蒯通,知天下权在韩信,欲为奇策以感动之,以相人说韩信曰:“……相君之面,不过封侯;相君之背(背叛),贵不可言。”

•    二、仿词:仿造现有词语造的新的词语
•    鸳鸯道:“……我是横了心的,当着众人在这里,我这一辈子,别说是宝玉,就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着我,一刀子抹死了了,也不能从命!”(红楼梦第四十六回)


•    三、反语:反话。以正当反,以反当正
•    这些个“专家”从小扯到大扯,从短扯到长扯,在扯皮中得到了好处,锻炼了“意志”,增长了“才干”。(舒展《论扯皮》)
•    四、婉曲(借用一些与某事物相应的同义语句婉转曲折地表达)
•    韩宝全一颗善良的心跳了六十五年零三个月,被区区蛇毒弄停了。(祖慰《蛇仙》)
•    五、设疑:不说关键性的内容,以造成疑义。也叫歧疑。
第六节   辞格三
•    一、对偶:正对、反对、串对
•    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    ①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    ②年年难唱年年唱,处处无家处处家。
•    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④春江水暖鹅鸭城成群鱼跃,青山草茂牛羊遍野猪肥。

•    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    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②浪费好似河决口,节约有如燕衔泥。
•    ③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懒惰是埋葬天才的坟墓。  ④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串对(流水对、走马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①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顺承)②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因果)(李绅《古风》)③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因果)

•    二、排比:结构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的句子。
•    延安的歌声 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    三、层递
•    四、顶真:头尾蝉联的句子。
•    五、回环:把语句组织成循环往复的形式。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自我突破,突破自我。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第七节   辞格四
•    一、对比:对比是内容上的对立,对偶是形式上的对称。
•    不信有时是是傻子的毛病,而轻信则是聪明人的缺点。
•    对别人述说自己,这是一种天性,认真对待别人向你叙说他自己的事,这是一种教养。

相关话题/现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