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知识考研要点(7)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4-30


3、黄巾起义有何特点
黄巾起义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三次伟大的农民革命运动,这次起义比秦末和西汉末两次农民起义有明显进步,主要表现有如下三个特点:
(1)有计划,有纲领,有组织,有准备——张角及其弟子在各地,以传教为掩护,进行宣传革命的活动,时间长达十余年之久,信徒数十万之多。信徒按郡国组织划分为三十六方,各方有首领,准备同时起义。张角提出政治纲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2)提出了“平均”的思想。这是我国古代文献中,比较直接反映农民“平均”思想最早记录。同时也提出反对贫富悬殊,富人欺压穷人思想,反映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阶段矛盾深刻化的反映,也是中国古代农民战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的重要标志。
(3)利用宗教组织发动农民起义。张角利用太平道以组织农民起义,这是一个很大创造。黄巾起义也因此规模巨大,来势汹猛。
1、曹操为什么能统一北方而不能统一全国?
建安五年(200)官渡之战后的几年里,曹操乘胜追击,并且迅速的统一了北方。这是由于袁绍败亡以后曹操成为了北方最有实力的军阀,且“挟天子以令诸侯”有政治上的优势,再加上曹操个人主观不懈努力的结果。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试图乘胜追击统一全国,然而却在赤壁大败于孙、刘联军。这一方面是由于曹军远来疲惫,以己之短攻敌之长,且战术指挥失当;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孙、刘集团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总之,曹操没有能够统一全国是各种主、客观因素抵消其军事等各方面优势的结果。所以,赤壁之战后,曹操转而经营北方大本营,孙权也巩固了他在长江下游的统治,刘备则占据荆州一部,并进而入蜀、进入汉中,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2、三国鼎立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结束的?
曹操为吞并江南而与刘备、孙权进行一场决定“天下三分”的著名战役——赤壁之战。结果孙刘联合,大败曹军。战后,曹操自知无力吞并长江流域,退回北方。经过几年进攻,曹操统一北方,于220年曹丕称帝建“曹魏”。刘备则占据了益州、汉中等地于221年称帝,建立“蜀汉”。孙权在赤壁之战后,巩固了他对江南的统治。为夺得荆州,吴蜀发生“夷陵之战”,这次战役后,蜀吴处于均衡状态,但都弱于曹魏。为了共抗曹军,两国重新遣使通好,恢复联盟关系。229年,孙权称帝,建“孙吴”。至此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3、如何评价曹操?
曹操(155—220),三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沛国谯人(今安徽亳县)。曹操祖父曹腾,中常侍,桓帝时宦官集团的中坚分子;父,曹嵩,腾养子,曾买官至三公之一的太尉。因家世煊赫,曹操20岁时以孝廉举,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灵帝时组建新军又顺利成为西园八校尉之一。其一帆风顺的仕途和宦官集团的出身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曹操颇能审时度势,当他看到宦官集团正在走向没落时转而投向当时并未占统治地位的士大夫集团,甚至参加了诛杀宦官的绝密行动。这不能不说是他的政治远见。
此后数十年间,凭他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终于逐一削平了北方的割据势力,结束汉末以来长期的军阀混战局面。在他的统治区,实行了打击豪强,革除弊政,整顿不良风俗,组织军民屯田,兴修水利,以及破格选拔人才等一系列进步措施,对于安定人民生活,推动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曹操不仅在治国用人,行军作战中表现出卓越才能,而且能坚持勤奋学习,博览群书。他既“能明古学”,又精通兵法,对文学也有很深的造诣。他善于把所掌知识与现实灵活结合,制定和改革许多军令和政令,为后世留下不少宝贵经验。
由于阶级的局限,他也曾积极参与镇压过黄巾起义。在战争中,也进行过大规模的杀戮。但他一生的主要活动,对于推动我国历史的前进起了积极作用。
1、什么是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即“九品官人法”。曹丕建魏后,改变了这一用人方针,为了取得豪强地主的支持,他采纳陈群的建议,开始推行“九品中正制”。其办法是由司徒在中央选一批当大官的士族,让他们当原籍州郡的中正官,负责考察本郡士人,根据门第、德、才三项标准分为九品,写出评状,呈报吏部,作为选官用人的标准。这种用人政策与唯才是用相比,无疑是有所倒退。
2、诸葛亮是怎样治理蜀国的?
刘备死后,蜀汉军政实际上由诸葛亮葛亮控制,“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诸葛亮采取许多措施,改善蜀汉政治,发展经济。但蜀汉南部的“南中”土豪雍闓、朱褒、高定远等人却在孙吴的挑拨下不断反叛,直接威胁到蜀汉的安全。225年,诸葛亮用向南中用兵,首先击杀高定元等人,并用马谡之策,七擒孟获。最终平定南中,解除了后顾之忧。
平定南中后,诸葛亮决计北伐。227年他给后主刘禅上了著名的《前出师表》,进军汉中。228年率十万大军出祁山(甘肃礼县祁山堡),开始北伐。直逼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关中震动,但由于军事重镇马谡失去街亭(甘肃庄浪),迫使蜀军退回汉中。在此后的五年中,诸葛亮曾多次向曹魏发动进攻。在这个过程中,还发明了木牛流马和连弩。234年再从斜谷出祁山,屯军五丈原,隔渭水与司马懿对峙一百余日,终因积劳成疾,死于军中,后葬于勉县之定军山。
三国鼎立局面是怎样结束的?
在三国中,蜀是最弱的一国。为了生存,诸葛采取以攻为守的策略。他平定南中后,又率军进驻汉中,234年他进驻五丈原,病死军中,蜀军退。后蜀以姜维任统帅,屡次伐魏,都无进展。263年,魏派钟会、邓艾伐蜀,刘禅投降,蜀亡。曹魏后期,先后由司马懿、司马师、司马炎掌握大权,265年,司马炎废魏自立,建立西晋,魏亡。晋代魏之后,即在蜀地江岸大造战舰,训练水师,为灭吴进行了充分准备。而这时吴帝孙皓奢侈腐朽,政治黑暗,对人民剥削异常残酷。279年,晋调二十万大军伐吴。280年,孙皓被迫投降,吴亡。致此三国鼎立局面正式结束。
1、西晋的门阀政治。
西晋王朝是在世家大族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因此西晋政权建立起来以后给这些世家大族很多特权,从而形成了“门阀政治”。门阀即世家大族的标志,称“世族”,“势族”或“士族”。门阀士族即在政治上世代担任职闲望重的清要之官,在经济上广占田产,享有政治和经济特权的世家大族。门阀政治即依靠豪强地主所进行的政治。门阀政治的特点是:a门阀地主可以世代为官,且担任职显位高的清要之官。b门阀士族依靠政治特权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各种特权。c门阀制度之下的腐朽政风。由于政治上实行门阀政治,滋长了腐朽之风,西晋的官僚贵族、豪强地主凭借各自的经济实力竞相攀比。这种奢侈和贪图安逸之风败坏了吏治,并加剧了阶级矛盾,也成了西晋短期而亡的原因之一。
2、何谓占田制、课田制、户调制。
根据门阀政治的需要,西晋在经济上实行占田制、课田制、户调制。
占田制是西晋的土地制度。所谓占田,是指国家准许个人占有的土地数量,并不是由国家授田。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百姓占田的规定。普通百姓,男子占田70亩,女子50亩。一是对官员占田的规定。品官一至九品可占田50顷至10顷。
课田制和户调式是西晋的赋税制度。课田指的是应向国家纳税的田地数量。丁男(16-60)课田50亩,丁女20亩,次丁男(13-15;61-65)25亩,每亩纳粮8升。
户调就是户税,丁男之户每年纳绢3匹,绵三斤;丁女或次丁为户者折半交纳。与曹魏相比,田租增加一倍,户税增加了二分之一。
1、什么是门阀?
西晋王朝是在世家大族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因此西晋政权建立后,给这些世家大族许多特权,从而形成“门阀政治”。所谓“门阀”就是拥有特权、世代担任职闲望重的清要之官,广占田产的世家大族。门阀政治就是以门阀为核心的政治格局。
2、西晋的门阀政治有何特点?
门阀政治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东汉时期随着田庄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世家大族。魏晋之际,实行“九品中正制”,“台阁选举,徒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居中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形成“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局面。由于“九品中正制”具有保护当朝王公贵族利益的特性,故世家大族的势力日益巩固,成为统治者依靠的主要支柱。为了保证他们的世袭特权,门阀士族与庶族之间保持着一条严格的界线:不与庶族通婚,甚至不与庶族同乘共坐。
门阀政治虽在一定的时期内有利于统治的稳定,但这种制度具有很多消极因素。首先门阀士族长期把持朝廷要职,缩小了选官司的范围,出现了“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的怪现象,降低了统治集团的素质。其次,门阀士族争高官、抢要职,以致出现“因人设官”的现象,造成大量的冗员。如西晋的武职除骠骑、车骑等大将军外,还有西征(东西南北)、四镇、四安、四平将军及众多的杂号将军。再者,极大地助长了奢侈的风气。石崇与王恺斗富的事就是这时发生的。太傅何曾日食万钱,还说“无下箸处”。
1、什么是占田制?
占田制是西晋的土地制度。所谓占田,是指国家准许个人占有的土地数量,并不是由国家授田。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百姓占田的规定。普通百姓,男子占田70亩,女子50亩。一是对官员占田的规定。品官一至九品可占田50顷至10顷。
2、课田制和户调式的内容是什么?
课田制和户调式是西晋的赋税制度。课田指的是应向国家纳税的田地数量。丁男(16-60)课田50亩,丁女20亩,次丁男(13-15;61-65)25亩,每亩纳粮8升。户调就是户税,丁男之户每年纳绢3匹,绵三斤;丁女或次丁为户者折半交纳。与曹魏相比,田租增加一倍,户税增加了二分之一。
1、“八王之乱”是怎么回事?
门阀政治的发展,给西晋王朝带来了许多不安定的因素。特别是西晋分封的宗室诸王,与中央的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发生了“八王之乱”。290年,晋武帝死,其子惠帝是个白痴,不能控制朝纲,皇后贾南风荒淫无耻,垄断朝政,挑起一系列政变,史称“贾后之乱”。291年,贾后密诏楚王玮入京,杀死当政大臣杨骏及刚刚辅政的汝南王亮。又以“矫诏擅杀”为 名,杀掉了楚王玮。这件事引起了朝臣的不满,296年,贾后诏赵王伦入京稳定政局。赵王伦设计使贾后杀死太子,又以为太子报仇为名杀贾后及其党羽,然后废惠帝,自称皇帝。齐王冏、成都王颖、河间王顒起兵讨伐赵王,双方大战六十余日,死伤十万余人,赵王被杀,惠帝复位,但诸王又相互撕杀,内战越来越大,长沙王乂和东海王越也被卷入。306年,东海王入朝专政,毒死惠帝,另立怀帝,杀死仅存的河间王和成都王,八王之乱才宣告结束。八王之乱历时十六年,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2、为什么西晋的统一是“短暂”的?
西晋在灭吴后统一了全国。但它的统一是很短暂的。因为在统一后不久就发生了八王之乱。周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出现所谓“五胡乱华”的局面。接着,西晋王朝为匈奴汉国所灭。东晋建立后,北方相继出现“十六国”,我国再次陷于大分裂的状态。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与西晋王朝实行的政治、经济政策有直接的关系。
1、“王与马共天下”是怎么回事?
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江南侨姓士族王谢庾桓和土著士族朱张顾陆诸家的支持下,在建康称帝,建立东晋政权。在东晋政权建立的过程中,王导曾发挥过重要作用。据说司马睿在即位时,曾要拉王导共升御座。故当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
2、东晋发生了哪些内乱?
东晋王朝北伐不能成功,与其内乱有一定的关系。东晋一代,内乱不止。主要有王敦之乱(322-324)、苏峻祖约之乱(325)、桓玄之乱(402)。此外,还有孙恩、卢循起义。可以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种长期动乱的情况在前代是很罕见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东晋王朝的力量。
1、“十六国”指哪些政权?
    所谓十六国即指一成,一夏,二赵(前赵、后赵),三秦(前秦、后秦、西秦),四燕(前燕、后燕、南燕、北燕),五凉(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十六国并非同时存在,淝水之战前有六个国家,淝水之战后有十个国家。

相关话题/中国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