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知识考研要点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4-30

1、为什么说我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
考古工作者在我国境内发现了一些重要的猿人遗存。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元谋猿人、蓝田猿人和北京猿人。
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元谋人,是我国已发现的较早的人类,距今约170万年。目前仅发现属于同一个体的两颗上颌侧门齿化石,牙齿硕大、粗壮,较为原始。
陕西蓝田县陈家窝和公王岭的蓝田人遗址。距今约80万-65万年。出土有残破头盖骨一具,上、下颌骨各一具,有牙齿十余枚。其特征是眉脊骨特别粗壮,骨壁厚,前额低平,牙齿硕大,脑壳较厚,脑量较小。头骨枕部宽阔而圆钝,外形轮廓呈楔形,说明蓝田猿人的体质还比较原始。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北京人遗址,是猿人阶段资料最丰富的遗址。从1927年开始,经过多次大规模的发掘,发现包括六个较完整的头盖骨在内的大量面骨、下颌骨、四肢骨和牙齿化石,分属于四十多个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个体。
上述情况表明:我国是人类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2、中国猿人在体质上有什么特征?
中国猿人在体质上有如下特征:颅骨很厚,颅穹窿长而低,额骨偏平,后倾,眉骨粗大前突,下颌骨粗大而明显地向前突出,牙齿大而粗壮,肢骨骨壁较厚,髓腔较小。
1、母系氏族公社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母系氏族制或母权制,是指世系按母方来确认和计算,成员死后财产归母方血缘家族继承的一种制度。母系氏族公社有三个特点:
(1)一个村落就是一个氏族。考古工作者在仰韶文化的重要遗址如西安半坡、宝鸡北首岭,临潼姜寨等处都发现了原始村落。说明,母系氏族阶段的人们已经定居。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标志,即图腾。图腾相当于族徽,或为动物,或为植物,或为无生物。此时姓氏也可能已经出现。这些都反映出氏族公社的血缘性。
(2)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主导地位。一方面,由于当时实行按性别、按年龄的自然分工,青壮年男子主要从事带有偶然性的狩猎、捕鱼和防御猛兽等活动,而妇女主要从事比较稳定的采集和原始农业,对氏族集团的生存和繁衍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当时实行族外婚,“民知其母,不知其父”,氏族成员的世系和财产,只能按母方确定。因此,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历史学家之所以把这一历史时期称为“母系氏族公社”,就是这个缘故。
(3)氏族首领由公选产生,没有特权,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平均分配食物。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因而当时尚无私有观念。氏族首领不脱离生产,氏族事务由大家决定。仰韶文化村落中的大房子,可能就是氏族的会议厅。文献记载:“神农无制令而民从”。“刑法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商君书•画策》)。这些记载,大概说得就是母系氏族全盛时期的状况。
2、我国有哪些重要的母系氏族公社文化遗存?
我国母系氏族公社的遗址遍布全国各地,到目前为止已发现六千余处。这些遗址,主要分展于六个文化系统:
(1)裴里岗文化:中心在河南新郑县裴李岗西北7.5公里处。文化层不厚,主要有一些灰源墓葬和器物群。同类文化在登封、郑县等地也有发现。年代约在公元前5千年以前。
(2)磁山文化:首次发现于河北省武安县西南20公里的磁山,面积约8万平方米,是华北平原最初被认识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有手制的陶器、琢制的磨盘等。
(3)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建国以来,已发现遗址千余处。以陕西关中、河南大部、山西及河北南部为中心,远及甘肃青海东部、河套平原、河北北部及湖北西北部。其中西安半坡遗址和陕县庙底沟遗址最为著名。
(4)河姆渡文化: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而得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对河姆渡文化进行了两次发掘,确认这一文化主要分布于宁绍平原东部地区。
(5)马家窑文化:有遗址四百余处,东起泾、渭河上游,西至龙羊峡附近,北入宁夏清水河流域,南达四川地区。因首次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窟而得名。
(6)马家浜文化:最初发现于浙江嘉兴马家浜,有苏州越城等十余处遗址。

1、父系氏族公社与母系氏族公社有何异同?
相同点: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成的原始社会的亲族集团,都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人们结成比较持久的、稳固的集团和进行集团间的联系的新的社会组织―氏族必然产生。
不同点:(1)文化遗存不同:母系氏族公社分为6个文化系列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仰韶文化,其次是河姆渡文化,父系氏族公社分为5个文化系列,其中有代表性的是龙山文化。(2)社会组织不同:母系氏族一个氏族是一个村落;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氏族公社里实行民族民主制,一切大事由氏族成员大会决定;子女的血统关系按母系计算世系,“民知其母,不知其父”。父系氏族公社中家庭成为氏族内重要单元;男子在社会生活居主导地位;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产品有了剩余,出现私有财产。 (3)婚姻制度不同:母系氏族流行对偶婚制度,父系氏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姻。男子凭着自己经济上的优势地位,必然要求按男系计算世系,按父系继承财产,从而打破了母权制的婚姻秩序改变了群婚形态下的对偶婚从妻居的传统,转变为从夫居,并且夫妻间建立起较为巩固和持久的结合,形成新的经济细胞。这样对偶婚被一夫一妻制所取代。
2、原始社会是怎样解体的?
生产力的提高是原始社会解体的重要动力,而生产工具的发展又反映出生产力的提高。中国远古人类已发明了弓箭,标枪等新型工具,这是旧时器时代生产力最高发展水平的标志,在此水平上,人类步入氏族社会。在母系氏族时期各类农具的出现是母系氏族社会农业繁荣的标志。另外原始手工业也有突出成就,包括编织,雕刻和制陶等,到了父系氏族时期生产力迅速发展,其标志是锄耕农业,快轮制陶工艺,纺织业的出现和治铜的萌芽。生产力提高引起农业和手工业分工进一步发展。由于社会劳动分工和产品交换,一些人能够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成为富裕的人,并利用已占有的财富奴役贫穷的人,这样出现了贫富差距,出现了剥削人的现象,也就出现了阶级、私有制产生,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了。
1、夏文化的范畴如何?有哪些代表性遗址?
夏文化的中心区域在豫西伊洛河流域和晋南涑汾河流域。其中又以河南的洛阳平原以及登封、禹州一带和山西西南部汾水中下游一带为中心。考古工作者曾在这一区域发现介于河南龙山文化和郑州二里岗早商文化之间的文化遗存。其代表性遗址是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从已发现的宫殿基址、青铜工具、兵器、礼器及墓葬特征来看,应属于夏代的文化遗存。夏文化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仍以石、木、骨、角、蚌制品为主,但许多工具比以前的精良,金属的冶炼已经开始。在夏文化遗址里,还发现有骨器制造作坊和陶窑遗址,出土的陶器在形制、纹饰和器物群的组合等方面,都有鲜明的特征,既继承河南龙山文化的特点,又在某些方面不同于河南龙山文化,与商前期的二里岗文化也有一定的差别。综合来看,偃师二里头文化出现了不少新的内涵,很可能反映了夏朝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
2、简述武王伐纣的经过
周文王死后,子发继位,是为武王。周武王继位时,“殷之叛国”越来越多,商王朝内外交困,由周代商而王天下的形势已经形成。在这样的形势下,周武王扩建都邑,在沣水东岸镐京,积极做灭商的准备。经过几年的准备,武王九年,大会诸侯于孟津。前来参加大会的诸侯和部落首领,据说有八百之多。在大会上,周武王举行了誓师仪式,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孟津之誓”,是一次“诸侯所由用命”的重要盟会。从此。众多的诸侯都听从周的指挥,灭商已有充分的把握。在孟津之会以后不满两年,周武王便兴兵伐商。武王亲率兵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5000人进军伐商。还有由各地来会的诸侯军旅和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南方的部族军队。大军从孟津渡河,沿河向东进军,于周武王十一年正月甲子日清晨到达殷郊牧野,周武王在此举行大战前的誓师。商王纣仓忙出兵应战,“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叛纣”。战斗一开始商士便纷纷倒戈,商军溃败,商纣见大势已去,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商亡。这一年大约是公元前1045年。
1、简述商周王位继承制度。
商代的王位继承,基本上是父亡子继,辅以“兄终弟及”。王位继承制度并不严格,故商代中期曾出现“弟子或争相代立的局面”。到了康丁以后,商代的嫡长子继承制才逐渐确立。西周时随着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的实行,王位继承制度趋于严格,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确定了贵族的亲疏、等级、分封和世袭的关系,保证了嫡长子继承王位。天子是法定继承人,首先是嫡子中的长子,庶子即使比嫡子年长,也不能作为继位者,即“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2、商周王权是怎样发展的?
首先,从观念上,商代称“王”,并非至尊的称号,只是表示统治者身份的称号,而周王又称“天子”,意即“天帝之子”。周王在人们心目中地位至高无上,周王被视为天下的共主,这种观念的确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周王权的强化。
其次,从外部形式来看,商代方国林立,西周诸侯国众多,而商王的地位具有盟主的性质,商王对诸方国的权力是建立在方国联盟的基础上的,而商代的方国联盟又是松散的和不稳定的,因而商代的王权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稳定性。而西周的诸侯国对国王室有多方面的从属关系,周天子对诸侯拥有广泛的权力,所以周王的权力远大于商王,控制天下的能力远在商王之上。
第三,从制度上说,商时天子与诸侯没有君臣关系,天子只是诸侯的盟主而已。而西周新封诸侯多是王室至亲或功臣,天子地位至尊,又通过宗法礼制确立了天子与诸侯的君臣关系。这也说明王权得到了发展。
第四,从王位继承制度上,商代的王位继承以兄终弟及为主,父死子继为辅。这种方法使王室内部连续发生王位的纷争,致使王国政局混乱,王权一度中衰。而西周的王位继承是父死子继,嫡长子继承制,这就从制度上完善了传子制,进一步明确了王位传承。商周王位继承制度的变革,也反映了王权强化的趋势。
3、论述西周时的分封制。
所谓“分封”就是封邦建国:把天下划分为若干区域,分封给宗室子弟和功臣,让他们代表周王朝对这些地方进行直接统治。西周前期曾进行过两次大分封。第一次是在武王克商后,第二次是在周公东征后。第二次大分封后,分封成为一种常规制度,直到西周中、晚期,王室还陆续分封过一些诸侯。
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很多。《吕氏春秋•观世》说:“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其中比较重要的诸侯国有卫、晋、鲁、燕、齐、宋等。卫是武王之弟康叔的封国,都城朝歌,在今河南汲县之北。晋是成王之弟叔虞的封国,都于唐(今山西翼城西)。鲁是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国,都于奄(今山东曲阜)。在西周的诸侯国中,鲁国是周礼最为完备的国家。燕是召公奭的封国,都于蓟(今北京)。召公奭系周初重臣,与周公旦、太公望并列为开国元勋。周初分封时被封于燕,但他没有就封,而是派长子前去建国,自己仍然在室辅政。齐是异姓功臣吕尚(太公望)的封国,都于营丘(今山东临淄)。宋是异姓贵族微子启的封国,都于商丘(今河南商丘)。
从分封的实际情况来看,周代的诸侯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同姓贵族。即文王、武王和周公的后裔。这些人建立的诸候国称为姬姓封国,在周初的封国中数量最多,是西周诸侯国的主体部分。《荀子•儒效篇》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第二类是异姓贵族。这些人虽不是王室子弟,但在武王灭商和周公东征的过程中立有大功,或与周人有世代同盟关系,齐国和宋国就属于这类情况。第三类是“先王”后裔。《史记•周本纪》说:“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这类封国一般都比较小,在西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不大。
西周王朝在分封时在举行“受民受疆土”的仪式。明确诸侯的权利与义务。周天子授予诸侯土地、人口和进行实际统治的权力。如授鲁公伯禽“少昊之虚”及“殷民六族”等。允许诸侯按照王室体制建立地方性的政权机构,但规定诸侯国的上卿一般不超过三人,其地位只相当于王室下的卿,对天子称陪臣。诸侯国的军队不超过三军,都城不超过三百雉(九百丈),大的城邑不超过一百丈。同时规定诸侯对天子的义务。诸侯要定期朝见周王,定期向王室缴纳军赋和贡税,并随王出征。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分布在天下各地,形成了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


相关话题/中国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