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知识考研要点(2)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4-30


4、论述西周时的宗法制
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等级制度。这种制度与分封制密切相关,是由父权家长制演变而来的,对于保证分封制的实行有重要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宗法制是分封制的补充,其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分封。天子、诸侯、卿大夫的法定继承人,首先是嫡子中的长子,庶子即使比嫡子年长,也不能作为继位者,即“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周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的嫡子和庶子应分封到地方去当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国君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继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士。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
宗法制旨在通过划分宗族等级来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为此从宗族的角度对“大宗”和“小宗”做了明确的规定。大宗与小宗是相对而言的。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是所有姬姓贵族的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地内对卿大夫而言又是大宗;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在封建内对士而言又成为大宗。各大宗均称作“宗子”,掌握祭祀与财产,代表贵族统治人民。大宗与小宗的划分,明确了下级贵族臣服上级贵族、全体贵族服从天子的政治隶属关系。虽然宗法制适应于同姓宗族内部,但异姓贵族往往与同姓贵族之间有婚姻关系,因而宗法制对异姓贵族也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在宗法制度之下,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层层隶属。这种情况反映在政治上即是下级对上级的服从。宗法制在各个社会等级之间划分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要求各级贵族各安其分,并必须尊奉他们的共同祖先。由于周天子是直接继承祖宗事业的人,因此,他们在尊奉祖先的同时,也要尊奉周天子。显然,宗法制把族权、政权和神权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以尊祖和敬宗为信条,确定了诸侯与王室的关系以及诸侯国的继承规则,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等级秩序,具有维护政权的作用。
1、商代农业的发展情况如何?
农业是商代最主要的生产部门。商王及各级奴隶主都比较重视农业,不仅经常举行各种仪式祈求“受年”,而且每年春季都举行“藉田”仪式,“王耕一坺,班三之,庶民终于千亩”。奴隶被大量投入到农业领域,农业有了明显的发展。当时奴隶主把田地分成许多小块。奴隶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木耒,石耜、石镰、石铲、石斧、石刀、铜铲等等。其中耒耜最为重要。耜,甲骨文从三力,即三人协力,三耒共耕。主要农作物有黍、稷、粟、麦(大麦)、米(小麦)、稻等。
2、论述商周时期的井田制度
井田制度是商周时普遍推行的土地国有制度,商代是井田制的发展时期,西周是其发达时期。
西周灭商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土地国有制。周统治区之内的土地和居民,都属于周天子所有。广大农业劳动者则以农奴的身份出现。周天子在名义上是全国土地和人民的最高主宰者,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王以天子的名义把土地和农奴分封给诸侯,诸侯再把封区内的土地和农奴分赐给自己的卿大夫,以至于士。受封的各级贵族对封国或采邑内的土地,只有占有权,没有所有权。农奴对土地连占有权都没有,只有在努力生产劳动,保证其为领主贵族提供规定的剥削的前提下,获得使用一块份地的权利。因为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所以不准买卖。这种土地所有制就是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历史上称之为“井田制度”。
所谓井田制度有两种含义,一种是田地的形式;井田的疆里,一般是以每一块为一百亩(约合今31亩),作为一个耕作的单位,称为一田,是当时一个劳动力所能耕种的标准。纵横相连的九田合为一井,面积约为一平方里。十井称为一成,百井称为一同。也有以一田为一夫,十夫为一井,再以百夫、千夫作为计算大田的单位。二是经营田地的方式,也就是剥削方式。在井田制下,农奴们在一起集体劳动。
1、什么是甲骨文?甲骨文有什么价值?
甲骨文是指商周时期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考古工作者曾在殷墟出土15万片甲骨,发现将近5000个单字。在周原出土1万余件甲骨,清理300余片,发现600多个单字。由于其内容多是占卜的记录,还有记事刻辞,因此亦称为卜辞。甲骨文实际上是商贵族的档案,保存了极其可贵的最原始的文献资料,是研究商周历史的重要依据。而且甲骨文还是比较成熟的文字,除象形以外,还有形声、会意和假借字,已经摆脱了单纯的线画性质。
2、什么是青铜器?商周时期怎样制造青铜器?制造了哪些类型的青铜器?
青铜器是用铜、锡、铅的合金铸成的器物。
这类器物盛行于商周时期,可分为礼器、饮器、武器和工具四类。礼器如钟、鎛等;饮器有爵、鼎、觚、尊、甗等;武器有簇、戈、矛、戚、刀等;工具有斧、锛、锯、凿、钻、铲等。出土的青铜器大小不同,样式各异,装饰精美。说明当时的青铜铸造业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的历史已结束了野蛮时期,进入了文明时期。
试论春秋时的政治形势。
春秋时期政治形势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王室衰微
1、王畿锐减,财政困难。即周王室所直接辖的领地越来越小,诸侯定期纳贡的制度无法保证,致使王室财政十分拮据。周平王迁都洛邑初,还有约方圆六百里的王畿。随之因赏赐有功诸侯及被外部侵夺,逐渐缩减。最后仅剩下成周方圆一二百里。诸侯对天子的朝聘、贡献大大减少,王室财政越来越拮据,不得不仰赖诸侯的资助,周桓王、周顷王曾先后派人向鲁国“求赙(丧葬费)”、“告饥”、“求车”、“求金”。2、王权削弱,政令不行。王权衰微,周天子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政治上往往受诸侯的摆布,周襄王曾低声下气地向郑国“请盟”,后来又接受晋侯的召唤,参加诸侯召开的会议。3、礼崩乐坏,宗法解纽。天子共主的地位,此时已经名存实亡,“礼乐自天子出”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社会进入了一个动乱的时代,各种矛盾都在急剧发展,而且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
第二,大国争霸
1、齐桓公九合诸侯; 2、宋襄公以“仁”图霸 ;3、晋文公取威定霸; 4、秦穆公独霸西戎 ;5、楚庄王问鼎中原; 6、吴王阖闾破楚图霸 ;7、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第三,新旧交替
1、鲁君失国 ;2、田氏代齐 ;3、三家分晋。
1、战国时期有哪些重要的兼并战争?
战国中期以后,由于武器的进步、兵种的增加和战略战术的变化,列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愈演愈烈,不断升级。其中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乐毅伐齐、田单败燕和长平之战都是规模较大的战役。
①桂陵之战。桂陵之战是齐魏之间发生的一场激战。公元前354年魏国伐赵,包围赵都邯郸。公元前353年,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前去增援。孙膑采用了“围魏救赵”的战术,利用魏国空虚之机,直逼魏都大梁(河南开封),迫使魏军回兵自救。孙膑在桂陵(河南长垣西北)设下埋伏,最终大败魏军。
②马陵之战。马陵之战也是齐国与魏国之间的大战。公元前342年,魏军攻韩。次年齐王以田盼、田忌、田婴为将,以孙膑为军师,率军救韩。魏惠王撤回进攻韩国的魏军,命太子申和庞涓率十万大军迎击齐军。孙膑用“退兵减灶”之法迷惑魏军,引诱魏军深入,至马陵(河南范县西南十五里)围而歼之。从此,魏国一蹶不振,失去了霸主地位,代之而起的是齐国。
③乐毅伐齐。齐国强大时,曾对燕国进行过武装干涉。燕昭王即位后发奋图强,积极准备报仇雪恨。公元前284年,乐毅奉命率燕、秦、韩、赵、魏五国联军伐齐,在济水之西大败齐军。初战告捷后。乐毅遣还秦、韩之师,亲统燕军长驱直入,攻破齐都临淄。齐湣王逃至莒,为楚将所杀。接着,乐毅分兵五路,用六个月时间,攻下齐国七十余城,只有莒(山东莒县)和即墨(山东平度一带)未下,几乎使齐国陷于灭亡的境地。
④田单败燕。燕惠王时,乐毅受到猜忌,被迫出走。骑劫代乐毅为将,发掘齐人祖坟,引起齐国不满。即墨首领田单积极准备反攻。他把城中的一千多头牛集中起来,给牛身上穿上画有龙虎斑纹的大红外套,角上捆上利刀,尾部扎上浸过油脂的芦苇,并让人在城墙根下挖了几十个洞。天黑以后,点燃牛尾,放牛出城,五千壮士紧随其后,形成巨大的“火牛阵”。燕军束手无策,非死即伤,一败涂地,被全部赶出齐国。
⑤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是战国后期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秦赵两国投入兵力六七十万之多。由于赵国中了秦人的反间之计,任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为将,结果被秦将白起打败。四十万劲卒,一朝为擒,被白起坑杀。赵国元气大伤,再也没有能力与秦国争霸了。
2、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分为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战国时期的封建兼并战争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①魏国独霸中原。战国初年,魏国经过李悝变法,首先成为最强盛的国家,西攻强秦,北伐中山,东败齐军,南控淮、泗,声威大振。 但在齐、魏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魏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惨败,从此由盛而衰。
②秦、齐对峙。 魏国衰落以后,出现了秦、齐两大强国东西对峙的局面。两国彼此展开了争取同盟、孤立敌国的斗争,而魏、赵、韩等国内部也分成联秦抗齐和联齐抗秦两派,从而展开了合纵与连横的活动。所谓合纵,就是以韩、赵、魏三国为中心,北连燕,南连楚,再加上齐,联合东方六国的力量来对抗秦国。公元前318年,魏相公孙衍率先发起合纵,遂有魏、赵、韩、燕、楚“五国伐秦”之举。这次伐秦声势造得很大,但由于各国的利害关系不同,楚、燕二国没有出兵,韩、赵、魏三国的军队在修鱼(河南原阳县西)被秦将樗里疾打败。后来秦、齐两国争夺激烈,赵武灵王趁机实行“胡服骑射”,成为与秦、齐两国争夺土地的对手。公元前288年,秦昭王实施“连横”策略,约齐魏等国攻赵,准备将赵一分为三,但这个计划被苏秦的合纵策略破坏。不久,秦国进行反击,合纵计划亦宣告破产。这一时期燕国的乐毅伐齐,使齐国几乎亡国,国势从此一蹶不振。这样,秦、齐对峙的局面也就被打破。
③秦、赵大战时期。秦国采纳范睢的建议,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远交近攻策略即连结远方国家以攻伐近邻。这种策略是范睢在秦昭王时期为秦国筹划的外交政策。秦昭王三十六年,欲派穰侯越过韩、魏而攻齐,范睢对秦昭王说:这种方案不妥。出兵少不足以伤齐,出兵多则有害于秦。因为越过韩、魏两国的地盘去攻打齐国,即使得到土地也不能坚守,而齐国的削弱对韩、魏二国有利,这叫做“借贼兵赍盗粮”,不如远交而近攻,如此则得到的土地都是你的。你如果想成为天下霸主,“必亲中国以为天下枢”,对楚、赵二国进行威协。楚强则附赵,赵强则附楚,楚赵皆附,齐国必然恐惧!齐惧,必然会卑辞重币以事秦。只要齐国归顺了秦国,则韩、魏二国的就可以攻破了。公元前262年至前260年,秦、赵之间爆发了大规模的长平之战,赵国大败,从此无力与秦抗争。
1、铁器和牛耕的推广有什么意义?
铁农具是战国时期最先进的生产工具;牛耕则是战国时期最先进的耕作方式。与铜农具、木农具和骨农具相比,铁农具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不仅坚固,而且锋利,更适合于土地开发。牛耕是以畜力为动力的耕作技术。
《管子•轻重篇》说:“一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一镰、一鎒、一椎、一铚,然后成为农”。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铁农具对于发展农业的重要意义。桑弘羊在《盐铁论•水旱》中说:铁器是“农夫之死士”。又说:“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这是当时对铁农具的普遍认识。为了改进和推广铁农具,增加国家税收,政府部门也比较注意对铁的管理和经营。战国时冶铁之权掌握在官府手中,而铁器的经营权则归私人所有。战国时期改进和推广的铁农具主要有翻土用的犁、镢、锸、铲,中耕除草用的锄,收割用的镰,以及于用松土的双齿耙和三齿耙。这些农具式样繁多,规格统一,反映出当时的农具生产已经趋于标准化、系列化和商品化。
春秋以前,由于地广人稀,一般采用粗放式的经营方式。到了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粗放经营的弊端和精耕细作的优点,因而大力提倡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这一时期对牛耕十分重视,在缺牛的地方,还推广“马耕”。时人已经认识到精耕可以提高地力和施肥可以增加产量的道理。《庄子•则阳篇》说:“深其耕而熟耰之,其禾繁以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耕者且深,耨者熟耘也”。《韩非子•解老篇》云:“积力于田畴,必且粪灌”。《荀子•富国篇》亦云:“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

相关话题/中国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