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知识考研要点(3)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4-30


2、战国时期的私营商业是怎样兴起的?
战国时期,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社会分工日益扩大。农夫要“以粟易器械”,工匠要“以器械易粟”,贵族、官僚地主也要通过商业换取大量的奢侈品。也就是说,社会上迫切要求扩大商品交换。另一方面,当时奴隶主阶级无力控制商业。新兴地主希望得到商人支持,加之金属货币增加,又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这样,原来的官商开始向私商转化。原来那些微弱的民间商业也冲破了官商的藩篱。《孟子•公孙丑下》载:“古之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无,有司者治之耳。有贱丈夫焉,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皆以为贱,故从而征之。征商自此贱丈夫始矣”。随着私商的增加,官府无法禁止,乃以“收税”的办法承认其合法存在。从此,私营商业便迅速发展起来。
战国时期的商人很多,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小商小贩;一类是富商大贾。小商小贩本小利微,营业及不稳定,是富商大贾鲸吞的对象,但其处境比农民要好。谚云:“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富商大贾有一定的政治地位,拥有雄厚的财富。以伙计、佣保、奴隶为劳动力,进行大规模的商业贸易。有的囤积居奇,操纵市场(如白圭),有的周游诸侯,长途贩运(如吕不韦等),往往富比王侯。当时的商人已经具有“唯利是图”的特性。尽管他们获利多少不同,但都是通过不等价交换实现的。即凭其经济优势,利用时间或空间上供需失调的机会,使商品价格大幅度脱离价值,或贱买,或贵卖,或贱买贵卖,从而既剥削小生产者,又榨取消费者,尽量从中获得高额利润。
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对旧的生产方式起了分解作用,对新的生产方式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冲击了闭塞的井田制度,使奴隶主贵族及旧官僚都与市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联系。奴隶主受到市场经济的刺激,消费胃口越来越大,从而逐渐破产。二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生产和生活需要。有市则民便,“无市则民乏”(《管子•乘马篇》)。贸易使“泽人足乎木,山人足乎鱼,农夫不斫削、不陶治而足械用,工贾不耕田而足菽粟”(《荀子•王制篇》)。三是加强了各地经济联系,满足了政府部门的需要:“羽毛不求而至,竹箭有余于国,奇怪时来,珍异物聚”,“上无乏用”。四是促进了陶、濮阳、陈等经济都会的出现和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此外,它还使铸币的流通范围越来越大,铜币趋于统一,黄金开始使用,推动了货币的发展。
1、简述战国前期的变法运动。
战国前期,吴、越衰落,韩、赵、魏诸国先后崛起,形成齐、楚、秦、燕、赵、魏、韩“七雄”对峙的局面,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加剧。由于封建秩序趋于解体,七国的地主阶级在取得争权斗争的胜利后,为巩固和扩展地主阶级利益,加强对农民的奴役和剥削,都先后在不同程度上展开了社会改革,掀起了变法运动。对旧的经济基础进行封建改造,以巩固地主阶级专政,变法遂成为历史发展的需要。
在“智能之士”的策划下,各国相继出现了变法运动。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齐威王的改革措施,申不害在韩国的改革,商鞅在秦国的变法,赵国的改革,燕国的改革。其中商鞅变法是最有名的。
各国的变法内容虽不尽相同,但都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旧贵族,扶持了新兴地主势力,废除了奴隶制的政治经济制度,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由奴隶制引起的社会矛盾基本上得到解决。从奴隶制进入封建制是历史发展中的一大进步。处在地主阶级统治下的农民比起奴隶主阶级驱使下的奴隶来,人身束缚相对减轻,这对提高劳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是有促进作用的。在封建社会初期,这种封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基本上是相适应的。所以在各国变法之后,社会经济和文化日益繁荣,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局面。
2、论述商鞅变法。
春秋后期,秦国的领主贵族势力强大。与中原各国相比,秦的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因此,秦在列国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前362年,秦孝公任商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开始进行变法。
商鞅变法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始于前359年,主要内容有:(1)编制户口,定“连坐”之法。(2)推行小家庭政策。(3)重农抑商。(4)奖励军功,严惩私斗。(5)制定十二级爵。第二次始于前350年,主要内容:(1)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2)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3)废井田,开阡陌。(4)统一度量衡。
商鞅的新法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得到较彻底的推行。在土地所有制方面,基本上废除了以井田制为基础的封建领主所有制,确立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在政治方面,基本上废除了分封制,确立了郡县制。又实行奖励耕战的政策,所以秦国很快富强起来。商君虽死,其法未败,商鞅的个人命运虽然是以悲剧结束,但他建立的新法却被继任的执政者继承和贯彻。商鞅变法的意义重大而深远。它从根本上改变了秦国的面貌,使之后来居上,成为战国七雄之首,并最终吞并关东六国,实现了统一。
1、试论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动,引起学术文化发生巨大变动,官学衰败,民间私学兴起,学术分裂,百家蜂起,各家都以自己的见解为标准来衡量别人的见解,“以是 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在诸侯割据纷争的时期,统治者还不可能推行封建的文化专制主义。所谓“诸侯并争,厚招游学”,诸侯国的国君和大贵族,都招揽大批知识分子为自己服务,礼贤下士成为社会风尚。当时的士,可以说各持一说,在诸侯之间奔走游说,“合则留,不合则去”,有相对的自由。收门徒讲学的风气也非常盛行,只要略为著名的士,差不多没有一个不是“率其群徒,辩其谈说”的,这就使各个学派有了发展的机会,于是形成了争鸣的局面。
在激烈的争鸣中,也有相互融合的趋向。而且随着争鸣的发展,此种融合的趋向也愈来愈明显和加强。人们在争鸣中愈来愈认识到各种思想学派并存的合理性和它们之间的互补性,逐渐自觉走向互相吸引、互相融合的道路。战国末年吕不韦主编《吕氏春秋》,是融合各家思想的一次尝试,虽未成功,但它昭示了文化学术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我国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以后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础,决定其发展方向,以后2000年中国古代文化学术发展的道路,特点及其中的各种问题、思想。都可以从先秦百家争鸣中追溯到其源头。在认识学术文化发展规律方面,先秦百家争鸣也给了我们重要启示。
2、为什么说孔子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首先,他用大量精力搜集整理了《诗》、《书》、《乐》,删修了鲁国史书《春秋》,对《易》也进行了整理与研究。《易》、《诗》、《书》、《礼》、《乐》、《春秋》在当时称作“六艺”,后世称作“六经”,成为学校长期使用的课本。
其次,他打破了官府独家办学的格局,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使我国的教育制度有了重大的改革。他在实践中,打破了等级、地域和种族的界限,接收贾人、贱人和农家的子弟入学。在一定程度上说,孔子促使“私学”走向兴盛,并为战国社会的变革奠定了基础。
再者,他提出了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如要求教师本着“有教无类”的原则,采取启发式教学模式,“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温故知新”、“不耻下问”、“举一反三”。孔子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强调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这些教育理念对我国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学与思的关系、学习与复习的关系。启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独立思考是孔子教学方法的重要特点。孔子还善于“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坚持不同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还针对各人的个性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孔子培养了“德行、言词、政事、文学”等各方面各具专长的人才,就是因材施教的结果。
在培养目标上,孔子倡导“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打破商周以来选材任官上的贵族性宗法性,为广大学有专长的下层人士参与国家管理开辟了道路;同时主张出仕后还要不断学习,提出了终身受教育的思想。这是春秋后期社会下层人士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反映。在我国教育史和选官制度变革上,具有划时代的进步意义。
此外,他还以六经教授生徒,讲解为人之道与治国之道,培育教育了众多的弟子。《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现在有姓名可考的有70余人,其中一部分人出仕为官,另一部分则从事教育,在社会上发生很大影响,形成了儒家学派。两千多年来,孔子倡导的和谐、友爱、克己、为人、团结、凝聚的群体主义伦理道德,孔子倡导的三大教育观,在中国历史上起了巨大的影响。孔子已被国际学术界尊为世界古代十大思想家之首。
1、秦为什么能统一全国?
秦统一中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首先,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①从经济方面看,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地联系加强,这为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②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大多废除了分封制而实行县制,有的还实行中央集权制,从而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③在民族关系方面,经过春秋战国长期的民族融合,在中国境内,出现了一个基本上具有共同经济、共同文化生活、共同风俗习惯和共同语言文字的,以华夏族为中心的民族共同体。④统一是人心所向,各阶级、各阶层人民都渴望统一。⑤长期的争霸战争,形成了局部统一。
其次,六国的虚弱。东方六国的改革都不彻底,政权落后又黑暗,统治集团内部经常发生权力之争,互相残杀,一再削弱国力。六国统治者们为了应付频繁的战争需要和满足他们奢侈腐朽的生活,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也极其残酷,使得阶级矛盾尖锐。此外,更重要的是旷日持久的战争使各国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
最后,经过长期的大国争霸和兼并战争,改变了大国之间的均势,逐渐使秦国成为实现统一的力量。①秦的综合国力强大。秦商鞅变法,深度和广度超过了六国,而且宗法贵族势力较小,因而改革也最为彻底,因而建立了比较先进和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国在统一前已向东扩张,占领了六国不少比较富庶的地方。因此,当时秦国的强大,已非其他国家可比。②秦国新兴地主阶级力量较强,封建经济发展迅速,军队战斗力强。③秦为统一做了充分准备。在人才储备方面吸引大量人才,制定远交进攻,先易后难的正确战略战术,有效分化瓦解东方六国。六国受威胁,而合纵抗秦的联盟始终没有完全形成。④秦国地理位置优势,秦居关中四塞之地,攻守均得其便。⑤秦始皇本人热衷于统一事业,又具有雄才大略。
因此秦统一中国是“天时,地利,人和”综合优势造成的结果。
2、秦统一中国的经过如何?
秦始皇在统一全国之前,派人刺探各国情报,首先从宏观上把握了天下大势。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战术。远交近攻对东方六国起到了瓦解的作用,杜绝了六国结盟反秦的可能性,使各国陷于相对孤立状态。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又根据形势的变化,针对特定战役制定了比较具体的作战方案,如采用“金间政策”,即用金钱实行反间计,使敌方自毁长城,丧失战机。在这种情况下,秦国集中优势兵力,逐个灭掉六国。
公元前230年,秦始皇开始统一全国。这一年,秦始皇首先派内史腾灭韩国。前229年秦始皇派王翦向赵国发动进攻。前228年,秦军进入邯郸,赵王迁被迫献出地图降秦,公子嘉逃到代郡。前227年,秦派王翦等领兵在易水之西击溃燕军主力。次年,攻下燕都蓟,燕王喜逃往辽东。前225年王贲率兵十万攻打魏国,水灌大梁,魏王假投降。前224年,王翦率六十万大军进攻楚国,次年占领寿春,俘获楚王负刍。前222年又平定了楚国的江南地。同年,王贲俘虏了燕王喜和代王嘉,燕赵两国彻底灭亡。前221年,秦始皇命王贲挥师南下,很快打进齐都临淄,齐王建投降,齐国灭亡。至此,秦始皇经过十年实现了全国的统一。秦灭六国后,分天下36郡,秦王政更号“始皇帝”,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相关话题/中国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