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之前的南京大学城市道路与交通考研真题的学姐答案(5)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3-26


一块板道路的车行道可以用作机动车专用道、自行车专用道以及大量作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形式的次干路及支路;通常适合机动车交通量较小,自行车交通量较大,或机动车交通量较大、非机动车交通
量较小,或两种车流交通量都不大的状况下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块板道路能够适应“钟摆式”的交通流,以及可以利用自行车和机动车高峰在不同时间出现的状况,调节横断面的使用宽度,并具有占地小、投资省、交叉口通行效率高等特点。
②两块板断面:利用分隔带分隔对向车流,将车行道一分为二;
下列情况之一一般采用两块板:
a.解决对向机动车流的相互干扰问题:设计车速V≥50km/h必须设置中央分隔带。此时主要用于纯机动车行驶的车速高、交通量大的交通性干路,包括城市快速路和高速公路。
b.有较高的景观、绿化要求:对于景观、绿化要求较高的生活性道路,可以采用较宽的绿化分隔带形成景观绿化环境。
c.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地段:将两个方向的车行道布置在不同的平面上,形成有高差的中央分隔带。
d.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离:对于机动车和自行车流量车速都较大的近郊区道路,可以用较宽的绿带分别组织机动车路和自行车路。这种横断面可以大大减少机动车与自行车的矛盾,使两种交通流都能获得良好的交通环境,但是在交叉口的交通组织不易处理的很好,较少采用。
③三块板断面:利用分隔带分隔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车流,将车行道一分为三;
三块板道路可以提高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行驶速度、保障交通安全。同时,三块板道路可以再分隔带上布置多层次的绿化,从景观上可以取得较好的美化城市的效果。
一般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十分大,而又有一定车速和车流畅通要求,自行车交通量又较大的生活性道路或客运交通干路,不适用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量都较大的交通性干路或要求机动车车速快而通畅的城市快速路。
④四块板断面:利用三条分隔带使交通分向、分流。
占地和投资都较大,交叉口通行能力较低。
四块板如果采用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行的组合断面将存在矛盾:机动车车速较快与慢速的非机动车之间的矛盾。
如果四块板横断面采用机动车快车道与机非混行慢车道的组合式,车道分隔带不间断布置,可以形成兼具疏通性和服务性的道路功能。
 
6.平曲线设计中缓和曲线的作用是什么?它的长度和形式主要参考什么因素来确定?
缓和曲线是指直线与圆曲线、圆曲线与圆曲线之间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主要采用的是与汽车行驶轨迹相一致的曲线形式。起到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车道行驶。
②通过曲率连续变化,缓和行车方向的突变和离心力的突然产生;
使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不致产生侧向冲击,使乘客感觉舒适。
③缓和超高,作为超高变化的过渡段,减少行车震荡。
④与圆曲线配合得当,增加线型美观。
缓和曲线要有足够的长度,使得司机能够从容的打方向盘,使乘客能够感觉舒适,线形美观流畅,同时要保证圆曲线上的超高、加宽过渡也能在这一长度内完成。
①旅客感觉舒适
汽车行驶在缓和曲线上,其离心加速度将随着缓和曲线曲率的变化而变化,若变化过快,将会使旅客有不舒适的感觉。
②按视觉条件计算
L=R/9—R(一般取5的倍数)
③行驶时间不过短
缓和曲线不管其参数如何,都不可使车辆在缓和曲线上的行驶时间过短而使司机驾驶操纵过于匆忙。一般认为,汽车在缓和曲线上的行驶时间至少有3s。(同济版2 P56 表3-2-7)
 
补充:缓和曲线的省略
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设置缓和曲线之后,圆曲线产生了内移值△R。Ls给定的情况下,△R与圆曲线半径成反比,R大到一定程度时,△R值甚微,可用圆曲线直接与直线相接。下列情况可不设缓和曲线:
①计算行车速度小于40km/h时,缓和曲线可用直线代替;
②圆曲线半径大于表3-2-8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时,直线与圆曲线可直接连接。
7.在竖曲线设计中,为什么要规定最小竖曲线半径?
道路纵断面上的设计纵坡线是有许多折线组成的,车辆在这些折线转折处行驶时,会产生冲击颠簸。
a.遇到凸形转折处时,会使驾驶人员视线受阻;
b.遇到凹形转折处时,由于行车方向突然改变,不仅使乘客不舒适,而且由于离心力作用,容易引起弹簧超载。
因此,为了使线型平顺,行车平稳,必须在路线竖向转坡处设置平滑的竖曲线将相邻直线坡段衔接。
①凸形竖曲线 纵断面上转坡点处是凸形的
主要根据一定车速下保证行车有足够视距而确定;是否设置取决于转坡角大小与要求视距长度之间的关系。如变坡角较大时,不设竖曲线就可能影响视距。
一般主要及一般干道两相邻纵坡度代数差>0.5%,区干道>1%,其他道路>1.5%时设置。
②凹形竖曲线 纵断面上转坡点处是凹形的
主要根据一定车速下转坡角大小及离心加速度关系设置;其半径是按在一定计算行车速度下保证行驶平顺不发生颠簸条件下确定的。
实际设计工作中对竖曲线确定应根据道路交通要求、地形条件,尽可能采用大值。并按照100的整数倍取设计值,竖曲线长度一般至少20m。
8.环形交叉口是城市中常见的交叉口形式,请说明它的优缺点以及适用的情况。
环形交叉口的组织方式是在交叉口中央设置一个直径较大的中心岛,让进入交叉口的车辆一律绕岛作逆时针单向行驶,至所要去的路口即行驶离
优点:利用环岛组织渠化交通,可以使所有的直行和左、右转弯在交叉口不必停车而连续不断地通过;
可以避免红绿灯管制时交叉口周期性的交通阻滞,且可消灭冲突点,保证行车安全。
缺点:环形交叉口占地面积较大,在旧城中心区用地很紧时有时难以实现;
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一般来说在同样大小的用地情况下不及使用交通信号控制的交叉口;
非机动车在环道外侧绕行,它对机动车进出环道有很大影响;
相交道路交通量相差较大时,采用环交对主流方向行车不利。
下列情况采用环形交叉效果较显著:
①交叉口的交通量约为500-2000辆/小时,其中左转弯车辆比例较大;
②相交道路为5-6条;
③相邻道口很近,如采用色灯管制交叉口停候的车辆将影响相邻道口车辆行驶;
④接近交叉口的道路宽度沿着街道横向增添车道有困难,而在交叉口转弯处容易拓宽。
9.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路面各有何特点?
按照道路的使用特性和交通要求来分,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路面都属于高级路面,是城市道路常用的路面形式。从路面的力学特性出发,沥青路面属于柔性路面,而水泥混凝土路面属于刚性路面。
①沥青路面泛指以沥青材料做结合料,铺筑成面层的路面结构。因其路面呈黑色,又称黑色路面。
a.特点
使用质量和耐久性大大提高;
路面表面平整,坚实无接缝,行车平稳,舒适噪音小;
透水性小,能防止地表水进入路面基层和路基,从而使路面强度稳定;
适宜于机械化施工,施工进度快,分期建设和后期修补也方便。
b.缺点
土基和基层内水分难以排出,在潮湿地段,若路面结构处理不当易发生土基和基层变软;
沥青路面抗弯强度低,温度稳定性差,路面易变形。
c.沥青路面分类
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沥青混凝土路面及沥青碎石四类。
城市道路多采用沥青混凝土和沥青碎石路面。
d.沥青混凝土路面
由几种颗粒大小不同的矿料按照级配原理选配,用沥青做结合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合,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合,经压实成型的路面,其中一定数量的矿粉是其显著特点。
优点:密实度大,整体性好,抵抗自然因素破坏的能力强,是一种适合现代汽车交通的高级路面,适用于城市和交通量大的高等级公路。
其面层宜采用双层式或三层式,上层采用中粒或细粒沥青混凝土,下层采用粗粒或中粒,路面要求有十分坚固的基层,并对温度变化敏感。
②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指以混凝土路面板和基层、垫层所组成的路面。
a.特点
强度高 具有较高的抗压、抗弯压强度和抗磨和能力
稳定性好 受到水和自然气温影响时引起的强度变化小,抗侵蚀能力强,适用于过水路面
耐久性高 一般可以适用20-40年
抗滑性能好 即为粗糙度好,抗滑,保证较高安全行驶车速。
养护维修费用小 一次建设投资大,但是使用年限很长,每年养护维修费用小。
b.缺点
接缝较多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温度影响下,板面要伸缩,就要设置很多胀缝和缩缝,增加了施工和养护的复杂性。而且接缝被长期磨损后,车辆驶过时容易引起跳动,影响舒适。
养生期长 路面铺筑后一般要2-3周湿治养生后,强度达到行车要求才能开放使用。
10.北京的城市交通拥堵是目前全国关注的问题之一,请谈谈如何通过一些政策的手段缓解这一问题。 
主要体现在TSM,对交通源的管理,一种政策性的管理。
①优先发展策略
优先发展道路利用率高、污染低及能源消耗少的交通出行方式(公共交通)。
②控制发展策略
控制交通运输效率低、污染大及能耗高的交通方式的发展。
采用限制发展策略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在实施前必须对此策略可能造成的正面效益及负面效应进行全面的比对和分析,处理好控制发展、限制发展与不发展之间的关系。
③禁止出行
在特定的时间段、特定的区域内,对某些车辆实施禁止出行或通行。
如单双号、对特定的某种交通工具实行禁止等。
④经济杠杆
是介于无管理与禁止出行策略之间的弹性较大的管理策略。
其原则为:对鼓励的交通行为实行低收费,对限制的交通行为实行高收费。
11.某一高速公路与以城市快速路相交,现拟在此设一出入口衔接两条道路,要求只设一处收费站,请绘立交衔接示意图(两路北东—南西垂直相交,高速公路上跨,要求全立交,收费站位置设于东南象限)
 
IX. 2006年真题
1.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行车阻力主要有哪些?是如何产生的?
汽车的前进是由发动机所产生的能量,通过汽车的传动系统传动到驱动轮上,转换成为牵引力,由它克服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到的各项行车阻力而实现。这些阻力有:
①滚动阻力 由于汽车行驶时,轮胎与道路发生震撞,轮胎和路面产生变形而消耗能量所引起的。
②空气阻力 汽车行驶时,受到迎面空气的压力,侧面空气的摩阻力,以及汽车后面因为空气稀薄而产生的真空吸引力,三者所共同组成空气阻力。
③惯性阻力 由于汽车行驶中的变速,而引起汽车机械转动部分所产生的惯性力和发动机所产生的热惯性力所组成。
④升坡阻力 汽车在坡道上行驶,由于位置做竖向变更而消耗了能量所引起。
2.简述车流密度的概念,并说明它与车速的关系。
车流密度是指单位长度的道路上容有车辆的数量,即某一瞬间内单位道路面积上分布的车辆数或者行人数量。
间距平均速度与车流密度的直线关系,车速随着车流密度的不断升高而成比例下降,当车流密度高到极限状态即拥塞时,车辆停止了前进,这时的车速也就等于0。
(图)
3.何谓服务水平?一般用哪些因素来衡量道路的服务水平?
服务水平是指交通流中车辆运行的以及驾驶员和乘客或行人感受的质量量度,亦即道路在某种交通条件下所提供运行服务的质量水平。服务水平一般由以下要素反映,即速度、行驶时间、驾驶自由度、交通间断、舒适度和方便以及安全等。
服务水平等级的划分一般综合考虑行车速度和服务流量与通行能力之比(C、V比),用以区别道路上出现的各种不同车流。
在设计车速确定的前提下,服务水平的好坏,主要与路段上的交通量大小有关系。在达到基本通行能力之前,交通量越大,则交通流密度也越大,而车速越低,运行质量也越低,即服务水平也越低。达到基本通行能力之后,交通量不可能再增加,而运行质量越低交通量也越低,但是交通密度仍越来越大,直至车速及交通量均下降至零为止。

相关话题/城市道路与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