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考试要点(4)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3-23


⑤ 短距离的迁移以女性居多,在富有冒险性且距离遥远的迁移中男性居多。
⑥ 大部分迁移是年轻人,从祖国携家眷全家移出很少见。
⑦ 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农业地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主要动机是以经济为主。迁移距离越长,移民人数越少。
2、李(E.S. Lee)对迁移模式的研究---推拉理论
(1)特定地域内的迁移规模因包括该地域的区域多样性程度而不同
(2)迁移规模因人口密度而变化
(3)迁移规模与克服干预障碍的难度有关
(4)迁移规模因经济波动而变化
(5)除非严格阻止,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迁移的规模和速度趋于上升
(6)迁移规模和速度随一国或一地的进步程度而变化
3、人口迁移机制
1、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生态环境变化会引起大规模人口迁移
2、个人动机变化产生的因素,主要是经济方面,迁移是为了寻求改善物质条件的机会
3、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也是造成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例如大批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第三节 人种
人种(种族):即人类的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如毛发、肤色、身高、头颅形状、鼻形、血型。
世界种族的划分:以肤色为主的划分: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棕种人
地理人种:在相当于洲的范围内,由于地理隔离所形成的在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都具有一定共性的人群,又称洲区人种。包括亚洲地理人种、欧洲地理人种、非洲地理人种、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印度地理人种、澳大利亚地理人种。在地理人种下又分为地域人种、小人种。
种族主义:是一种自我中心的态度,认为种族差异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认为自己所属的团体,例如人种、民族或国家,优越于其他的团体。
种族与环境
各种族自然形态的形成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既受环境条件制约,又在环境长期影响下表现出自己的适应性。
(1)肤色:人体肤色的变化取决于人体内部色素量的变化,而色素量的多少又和光照强度有关。色素多肤色深的人大多集中在阳光充足的赤道地区,随着地球纬度的推移,纬度越高,阳光越弱,人体肤色越浅。
(2)鼻子、眼形、头发组织:热带人鼻孔一般是宽阔的,寒冷区的人较长而突出,可以将吸进的寒冷空气加以暖化后进入肺部;黄种人由于气候干燥寒冷皮肤紧缩形成直发,黑种人由于气候炎热而皮肤松弛形成卷发隔热防晒
(3)体重与长四肢:黑人体重轻而长,肢体善于投掷长矛,汗腺多,散热快,嘴巴大,厚唇,宽鼻便于气流通畅,手掌和脚掌的汗腺多而且大,毛细血管丰富,对体温调节较完善;因纽特人体重较重,脂肪厚,散热少
在种族分化早期自然条件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生产力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人类种族特征的“适应”意义减小。
第四节 民族
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是一种文化现象。
民族特征:
(1)共同语言:共同语言是构成民族的最基本特征之一。如果一个民族改变了自己的语言,那么就意味着该民族同化过程的开始
(2)共同地域:民族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极为密切。在同一地域内,由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相似性,长期生活在一起的人们逐步形成稳定的统一体,所以任何民族都有其形成的共同地域
(3)共同经济生活:由于长期生活在一个地区,使用同种语言,相互间交往频繁,同一民族就形成了共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4)共同的心理素质:共同的生活环境和历史进程,形成各民族特有的文化艺术、风俗习惯及心理情感等。
民族的分布
民族的分布可分为形式分布区和机能分布区。形式文化区是一个集中连成片的地域;机能分布区按民族的聚居地域而建立的行政管理机构。
在美国,少数民族聚居较为集中而且面积较大称之为民族省,较小的成为民族岛。
美国城市中民族的聚居区分为:
民族邻里:民族聚居而形成的街区。这种聚居的好处是彼此在语言上是相通的,生活习惯相同,思想上有亲切感,生活上可以相互帮助,参加本民族的集体联谊活动。
隔坨:指一民族受某种压力和歧视而居住在市区内某地区的民族聚居区。
中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分布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的特点
民族聚居区在城市发展过程与空间特点:
核心区——边缘地区、中间地区——新的聚集点和新的民族聚居区



第五节 民俗与流行文化
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具体反映在各民族服饰、饮食、婚姻、丧葬、礼仪、禁忌等方面。
形成:一定地域内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并具有很深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的地理根源,意味着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感情的形成,并表现为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深刻的社会性,有些民俗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民俗不是一成不变的,有利于生产与民族繁荣则获得发展,反之被淘汰。
流行文化:代表了当今风行的、大众的、时尚的文化,作为一种新文化动向,特点是变化快,尽管有时转瞬即逝,但有的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流变或成为一种新文化而长久存在。流行文化一般以城市为基础。
民俗与环境
民俗包括物质民俗(民居、饮食、服饰)、社会民俗(节日、岁时)、礼仪民俗(诞生礼仪、成年礼仪、婚姻、丧葬)、精神民俗(巫术、宗教、禁忌)、口承语言民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其中物质民俗中的民居、饮食、服饰在文化景观中最易辨别,最能反映民俗和地理环境的关系。
1、民居
① 建筑材料
建造房子所用的材料受地域限制就地取材,因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例如四川属于山区,石料丰富,多用石头建筑房子;傣族利用丰富的竹子资源建成竹楼。
② 建筑布局
主要有一栋房舍的单元结构和由不同大小、功能的房屋聚合在一起的组合。单位结构房例如彝族住房、藏族住房的分层形式;组合式房屋例如四合院。
③ 建筑外形和内部结构
我国北方干旱少雨、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不太高,降雨少。建筑主要以保湿防寒为主,墙体厚,内部严实不漏风,房顶坡度平缓。南方墙体薄、房屋顶部坡度大,利于通风、防热、减少雨水对房顶的冲击。
2、饮食
南方气候炎热而湿润适宜种植水稻,北方干旱缺水适宜种麦,南方爱吃米,北方爱吃面;亚洲大陆东岸,属于季风气候,草在春冬季缺乏,不利于喂养食草动物,于是就选择了农业生产与养猪结合的方式,西欧冬季气候温润,冬季草类不会枯死,以牛为主,东方吃猪肉,西方吃牛肉
3、服饰
东北、内蒙古地区喜欢戴皮帽、身穿棉衣;西北地区男子喜欢穿长衫、束腰带,长配小刀,妇女爱穿长裙。


第五章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农业的起源
    农业的起源理论
1、人口压力说
代表人物:博塞洛普
理论观点: 在冰后期,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的生存环境扩大了,人口的增长,采集和狩猎的强度加大,食物出现短缺,为了生存不得不想方设法寻找新的食物来源,设法制作新的工具,发明新的方法,增加食物来源与数量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在新的食物来源中,植物的种子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于是在距今一万年前出现了驯化植物的农业。
2、宴享说
代表人物:海登
理论观点: 与人口压力说相反,海登认为,在农业出现的起始时期,其生产量是不大的,所以在人类原来的食物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不可能很大。因此,海登考虑在这种条件下,农业所驯化的种类,与其说是为了补充食物的短缺,还不如说是扩大食物的品种结构,增加美食种类更加重要。
3、最佳觅食模式
代表人物:贝廷杰
理论观点:认为动物的觅食一般集中在一种或少数几种猎物上,即所谓的最佳觅食。这种最佳觅食是那些平均食物收获量与平均食物处理时间比值最大的那些种类,即花费最少时间和力气而获得最高回报的那些食物。人类也是如此,在自然环境的压力下,往往需要寻求最便捷的方式以获取食物维持自身生存。最佳觅食模式被用来解释更新世末到全新世初人类从狩猎采集的利用经济向农业的生产经济过度的原因。
4、发现论
这种观点认为,与原始社会采集狩猎获取食物相比,农业是更有效率、更有优势的获取食物方式,由于原始人智力发展水平有限,在漫长的原始社会初期并未发现农业的这种优势。只要有人一旦发现或发明这种生产方法,农业的优越性就会马上体现出来,并被其他群体所采纳而迅速传播开来。
    农业起源起点推论
索尔认为最早发生驯化的区域和人群满足下列条件:
⑴ 植物驯化不可能发生在实物不足的地区;
⑵ 驯化区必须位于一个动、植物种类繁多的区域;
⑶ 首先不可能出现在大河的河谷内;
⑷ 耕种不得不从林地开始;
⑸ 必须掌握使之倾向耕种的技能;
⑹ 原始的驯化着必须定居
推论:植物驯化的最初中心在东南亚,多样的生态环境。气候常年湿热,有利于植物生长。驯化者是中石器时代居于溪水旁以捕鱼为主的人;驯化植物在这里获得成功的艺术,在旧大陆向北传播过程中,谷物栽培技术的艺术就发展起来。

第二节 农业的发展和类型
    农业发展阶段
1、原始农业,又称迁移农业
原始农业:农业起始阶段的农业类型,又称迁移农业。在原始的自然条件下,采用简陋的石器、棍棒等生产工具,从事简单农事活动的农业。
特征:农业起始阶段,土地开发不足,生产力水平低下,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土壤的自然肥力需要靠休闲来恢复,无法长期耕作,因而对土地进行轮作而非对作物进行轮作。
2、传统农业,又称生计农业
传统农业: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以自给自足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
特征:由原始农业发展而形成的,是一种生计农业,家庭成员不分男女老幼,都参加生产劳动;传统农业水平低,整个社会农民占绝大多数,二、三产业的人比例低,人数少;在土地私有制下,进行生产的劳动者占用很少土地,甚至没有耕地。
3、传统农业类型
(1)旱作农业:分布于温带大陆的东岸以及副热带干旱的山地和高原,小麦占重要地位,经济作物有棉花、烟草、亚麻等。作物主要靠自然降水,降水量年差较大,不仅影响作物产量,甚至造成严重自然灾害,在人口和经济可能造成严重影响;该农业类型地区多是易受灾地区,往往利用地面水或地下水进行灌溉,解决降水不足或不及时问题,对稳产或高产起重要作用。为了节约用水,发明了喷灌和滴灌新技术;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多采用梯田。
(2)水稻农业:水稻喜高温潮湿,分布于热带和副热带地区,,因而决定其生长需要充足水分和高温以保证其生长,还需要平整的土地,方便排灌,同时利于机械化劳作;水稻农业是劳动密集农业,因而需要大量劳动力资源。
(3)地中海农业:主要集中在地中海周围地区。气候是夏季干热,冬季温和多雨。主要种植小麦、大麦、葡萄、油橄榄,新发展的有果品业、花卉业与旅游业。
(4)游牧农业:是一种在干旱地区以放养食草动物为主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类型,气候类型为干旱气候,主要靠草场放牧获得收入。
4、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又称商品农业,产品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获得利润为目的。主要分布于工业发达的国家与地区,如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一些国家与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
特征:
(1)现代农业的产品主要为居住在城镇中的非农业人口提供生活消费品,保证制造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顺利进行。
(2) 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农场多依靠机械和现代科技成果,所以从事现在农业的人口在该国或地区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比传统农业区低得多。
(3) 现代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超过传统农业。
(4) 现代农业的农场规模比传统农业生产规模大得多
(5) 现代农业纵深发展,形成完整的农业生产体系,与其他农业企业形成联合体,使农业社会化程度很高。

相关话题/人文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