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考试要点(3)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3-23


3、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人口密度进一步提高;死亡率先下降,出生率先上升后下降;、随着工业化进程,人口增长及自然变动在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之间出现了分化,发达地区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趋于下降,发展中地区在后期死亡率才开始下降,出生率却居高不下。
死亡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在工业化和社会化过程中,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和日益完善的服务所起的作用最为直接,它们是大幅度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因素。
出生率上升的主要原因:经济良性发展使结婚年龄降低,从而使人们更易于多生育;城市地区曾一度持有和乡村地区同样的观念,即孩子作为劳动力非常重要。
出生率下降的原因: ①限制家庭规模的意愿;②婴儿死亡率的下降导致出生率的下降;③经济因素;④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观念,特别是传统乡村的大家庭观念也随着文化的普及得以削弱。尤其是对家庭的态度,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控制生育的方便可行性等方面的根本变化。
4、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科技发展,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提高,亚洲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速较快,欧美等发达国家人口增速较慢。随着发展中国家对人口的控制,出生率整体处于下降中,但人口基数过大,世界人口总量仍持续增长。
    人口转变理论与模式
人口转变理论: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人口转变模式旨在揭示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转变过程与经济再生产类型之间的相关规律。
1、兰迪“三个序列”理论
三个序列是人口过程的三个阶段,用出生率、死亡率好自然增长率三个人口增长要素来描述。
第一个序列即原始阶段,人口增长的典型特征是极高的出生率、极高的死亡率和极低的自然增长率。
第二序列是中间过渡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第三序列是现代阶段,先是死亡率持续下降、出生率却维持不变、人口增长加速,后出生率也开始下降、自然增长率由高又转入低。
2、布莱尔人口转变的五阶段
①高位静止阶段(HS):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并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处于静止状态;
②早期扩张阶段(EE):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逐渐加速;
③后期扩张阶段(LE):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出生率也开始下降,人口增长扩张至最快尔后减速;
④低位静止阶段(LS):死亡率和出生率先后降至低水平并重新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再次处于静止状态;
⑤减退阶段(D):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呈现负增长状态。
 
3、寇尔的人口转变模式
深化了诺特斯坦的人口转变理论,对五个阶段进行了重新命名,而且提出了各阶段的数量界限。如下表:
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并非始终由高往低降;出生率从前现代时期的43.7‰又升到转变时期的45.7‰;死亡率由现代时期的10.4‰升到现代静止时期的12.9‰。在这样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作用下的人口增长,是一个抛物线的形状。
 
4、人口转变模式
1、西北欧模式
代表大多数发达国家。人口转变模式伴随社会经济发展的自发性过程,出生率和死亡率自然、平稳、缓慢地下降。
特点:
① 发达国家人口转变的基础是发达的生产力水平和高度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② 人口增长的改变主要来自生育观念的转变。基本属于自发的演变过程而未受到政府的干预。
③ 人口转变开始的较早,进展缓慢,转变期长。如西欧人口转变的时间跨度从18世纪末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长达一个多世纪。
2、日本模式
日本产业革命进行的比较晚,整个19世纪大体均处于高位静止状态;战后进入生育高峰,使总人口急剧增长,造成社会的巨大压力。1948年在世界上率先颁布了“优生法”,大规模推进计划生育,造成出生率急速下降。20世纪50-70年代是日本人口的后期扩张阶段,进入80年代已经进入低位静止阶段,预计2010年前后进入绝对衰减阶段。
与西北欧模式相比,日本的显著区别是采取了人为干预生育的措施,故人口转变速度快.在几十年内走完了西北欧国家一两百年的道路。
3、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
旧中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是高位静止的原始型,1950-1970年间,属于早期扩张阶段。70年代初,中国开始实行大规模的计划生育政策,迅速而且大幅度降低了出生率,死亡率则相对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跨入后期扩张阶段。预计2020年前后,中国将进入低位静止阶段,2040年后进入绝对衰减阶段。
特点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育控制因素的作用更强;内部差异大,多种人口转变阶段同时并存。
4、印度模式
直到20世纪20年代,印度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高位静止阶段。此后进入早期扩张阶段。50-60年代,印度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高于20‰,一直到90年代仍未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印度的人口发展在发展中国家具有代表性主要是生育控制较弱,虽然政府和有识之士早就认识到计划生育的重要性,但由于文化传统和特定国情,导致实效不大。
5、促使人口转变的因素分析(理解)
(1)经济发展及其引发的生活方式、生育观念和妇女地位等进步和提高
(2)政府对节育的态度和相关的人口政策
(3)发达国家人口转变模式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不同
    人口与发展
1、地理环境与人口增长
自然环境对人类发展具有影响作用
(1)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人类是自然环境发展长期变化的结果
(2)自然环境给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生存资料的同时,人们所从事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一切物质条件也来源与自然环境
(3)自然环境的优劣对人口发展、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也会产生重大影响
社会机制的作用
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条件、文化及政策对人口增长都具有影响。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越富有,人口增长越慢。
2、人口与经济发展
①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因素表现两重性特征:即作为生产者又作为社会物质财富的消费者而存在。
② 作为生产者来看,人口是社会生产力必要前提,也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作为消费者,人口是再生产运动的起点和终点。
③ 人口作为消费者和生产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人口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对社会发展起着促进和延缓的作用。人口过多或过少都会对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3、适度人口
适度人口: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
适度人口有经济适度人口和实力适度人口:
经济适度人口: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达到最高生活水平(即按人口平均的最高产量和最高收入)的人口,也即获得最大经济福利的人口。
实力适度人口:指一个国家达到最大实力的人口,即除去考虑每人平均的最高生活水平外,还要考虑国家的政治和军事所需要的人口。因而实力适度人口在数量上要高于经济适度人口。
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 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
适度人口对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1)区域适度人口的确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区域规划和城市区划的修编,区域未来人口预测以及各专项事业的评价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2) 就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而言,适度人口的确定是是制定人口战略的基础和出发点,它利于更好地执行人口政策,有助于认识人口政策的科学性、稳定性、连续性。
3)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大多数国家人口已远远超过其适度人口。所以只有及早确定科学、合理的适度人口,才能采取政策手段促使人口转变,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
第二节 人口分布与迁移
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 它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人口算术密度:一般看做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用每平方千米常住的平均居民数量来表示,称为人口算术密度。
农业人口密度:一个地区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农业人口数量。
人口比较密度:指单位面积农用土地上的平均人口数量。农用地包括耕地、林地及草原牧场。
人口营养密度:一个地区单位耕地面积上的人口数量。
    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
1、分布特征:极不平衡
水陆差异、南北半球之间的差异、沿海与内地的差异、垂直分布上的差异、洲际差异、洲(或区域)内差异、各国之间的差异、城乡差异
指向:中低纬指向、近海岸指向、平原指向
2、一般规律:趋向暖湿地区、低平地区和岸边
四大人口密集区: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洲东部
四类人口稀疏区:高纬、高海拔、湿热、干旱
人类大陆图:为了揭示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著名学者邦齐等创建了人类大陆图。即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人类大陆。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第一个为东亚和东南亚;第二个为南亚;第三个为欧洲;第四个为北美洲东部,特别是美国东北部。这四个人类大陆的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14%,但是却集中了世界人口的2/3以上。人口最稀少的地区包括干旱地区、寒冷的两极地区、热带雨林地区和海拔5000m以上的高山地区。这四类地区的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3以上,人口却不足世界人口的2%。也就是世界人口趋向暖湿、低平地区和岸边集聚。
    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简单了解)
(1)自然因素
1.气候(温带气候最适宜人类生存生活;影响人机体,也决定土壤、植被、水文)
2.地形(人口分布一般随海拔高度升高人口密度下降:气温和气压随高度上升而下降——制约人生理机能、生产条件;坡度、坡向——生存条件)
3.土壤(土壤的天然肥力、适耕性——农业利用可能性和好坏程度)
4.水体(水是人类基本的生存条件之一——人口分布的近水性)
5.矿产资源(工业社会重要的经济资源——开发利用决定人口分布)
(2)社会经济因素
1.生产方式与生产力水平:决定因素
2.经济发展水平:举例我国人口分布的胡焕庸线
3.经济活动方式:不同产业对劳动力数量需求不一样
4.交通运输条件:哈尔滨城市的发展
(3)历史和政治因素
历史因素:如中原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人口密度差异
政治因素:如巴西首都巴西利亚
    中国人口分布差异(胡焕庸线、近海岸指向、平原指向)
1.东南半壁人口高度密集(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西北半壁人口分布极为稀疏;
2.人口明显地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
3.人口的低地指向性,绝大多数人口集中在较为地平地区,即人口垂直方向上的不平衡;
4.四大人口稠密区——长江三角洲、黄淮海平原、长江中游平原、四川盆地。
    人口迁移
人口移动:人口在空间上位置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改变原居住地的人口移动。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
人口流动:不改变原居住地的人口移动。如通勤、季节工、旅游 者、游牧民族等暂时性或不定期的人口移动。
1、人口迁移空间规律
英国拉文斯坦的7条迁移法则
① 大部分移民只是短距离迁移,长距离移民一般倾向于迁移到大的工商业中心,大都市的人口增长主要是人口迁移的结果,相对而言,人口的自然增长不大重要。
② 乡村人口向城市或其他地区的迁移具有阶段性。移民有从乡村到集镇、从集镇到小城市、从小城市到大城市的迁移倾向。
③ 两地间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从源地向目的地的任何迁移都会有一个从目的地返回源地的补偿流。
④ 乡村居民比城市居民更具迁移性;

相关话题/人文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