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复习资料(4)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7-14


2、前義和後義有內在聯繫
廢天之所廢,誰能興之? (《左傳·襄公二十三年》)
於是為之調琴,廢一於堂,廢一於室。(《莊子·徐無鬼》)
擾民有寢廟,獸有茂草,各有攸處,徳用不擾。( 《左傳·襄公四年》)
二曰敎典,以安邦國,以敎官府,以擾萬民。” (《周禮·天官·大宰》)
五、詞義引申的規律
(一)從具體到抽象 同於己者為是之,異於己者為非之。(《莊
(二)從個别到一般 子·寓言》)
(三)從實義到虛義
六、詞義引申引起的詞性變化和詞的分化
(一)詞性變化 (二)詞的分化
封布早虛素極 唱倡知智說悅
乳樹絕至 酷慘 要腰 昏婚 受授
孤①無父②特指為國事犧牲的人的後代③沒有子女的人④憐恤⑤單獨,孤獨⑥特出的,杰出的⑦古代王侯的自稱⑧古代官職,位于三公之下⑨遠⑩古代方術語(11)戲曲名詞 第五講
詞類活用
居則曰:“不吾知也。”(《論語·先進》) 武丁朝諸侯。(同上)
朱熹注:言女平居則言人不知我。 1.不及物動詞使動用法
元·盧以緯《語助》 我能起死人。(《呂氏春秋·別類》)
清·劉淇《助字辨略》 而子何故乃肯逃我?(《韓非子·外儲說左清·王引之《經傳釋詞》 下》)
馬建忠《馬氏文通》 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論語·季氏》) 傳天下不足多也。(《韓非子·五蠹》) 其勢無所得食,可無戰而降也。(《史記·淮樓緩又不能必秦之不復攻也。(《戰國策·趙隂侯列傳》)
策》) 2.及物動詞使動用法
義不殺少而殺眾。(《墨子·公輸》) 嘗人,人死;食狗,狗死。(《呂氏春秋·尚士也罔極,二三其德。(《詩經·衛風·氓》) 德》)
一、使動用法 晉侯飲趙盾酒。(《左傳·宣公二年》)
(一)動詞的使動用法 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戰國策·齊孟子將朝王。(《孟子·公孫丑下》) 策》)
(二)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寡君以爲盟主之故,是以久子。(《左傳·昭公二十四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韓非子·說林下》) 三寸之管無當,天下弗能滿。(《淮南子·說林》)
(三)名詞的使動用法 1、一般名詞使動用法
吾見申叔,夫子所謂生死而肉骨也。(《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乘勢,則哀公臣仲尼。(《韓非子·五蠹》) 天子不得而臣也,諸侯不得而友也。(《新序·節士》)
得其地,不可郡縣也。(《漢書·嚴助傳》) 2、方位名詞的使動用法 令尹南轅反旆。(《左傳·宣公十二年》) 故王不如東蘇子,秦必疑齊而不信蘇子也。(《史記·蘇秦列傳》) 齊桓公置射鉤而使管仲相。(《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二、意動用法 匠人斫而小之。(《孟子·梁惠王下》)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太山而小天下。(《孟子·盡心上》)
(一)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見棠姜而美之。(《左傳·襄公十五年》) 是以聖人不高山,不廣河。(《淮南子·脩務訓》)
以道觀之,物無貴賤;以物觀之,自貴而相賤。(《莊子·秋水》) (二)名詞的意動用法 然則仲尼之聖堯,奈何?(《韓非子·難一》) 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穀梁傳·僖公八年》)
君以爲雄,誰敢不雄?(《左傳·襄公二十一年》)
三、名詞用如動詞
(一)一般名詞用如動詞 天帝使我長百獸。(《戰國策·楚策》) 范增數目項王。(《史記·項羽本紀》) 晉靈公不君。(《左傳·宣公二年》) 陸處者農。(《淮南子·齊俗》) (二)方位名詞用做動詞
我不可以後之。(《左傳·隱公十一年》) 秦師遂東。(《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三)名詞性詞組用如動詞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史記·刺客列傳》) 故齊冠帶衣履天下,海岱之間斂袂而往朝之。(《史記·貨殖列傳》) 四、名詞作狀語
(一)普通名詞作狀語 1、表方位或者處所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蛟龍水居,虎豹山處,天地之性也。(《淮南子·原道》) 河渭不足,北飲大澤。(《山海經·海外北經》) 二十九年,始皇東遊。(《史記·秦始皇本紀》) 2、表工具、方式或者依據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柳宗元《黔之驢》)
文王貌受,以告諸侯。(《呂氏春秋·過理》) 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史記·陳涉世家》)
3、表對人的態度
彼秦者„„虜使其民。(《戰國策·趙策》) 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記·項羽本紀》) 4、表比喻
射之,豕人立而啼。(《左傳·莊公八年》) 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孫子·謀攻》) (二)時間名詞作狀語 1.表時間
長驅至齊,晨而求見。(《戰國策·齊策》) 2、時間名詞“日,月,歲”放在動詞前,表動作經常發生。 吾日三省乎吾身。(《論語·學而》) 是使王歲以六城事秦也。(《戰國策·趙策》) 3、“日”放在形容詞前,表情况逐漸發展。 事日急,諸公莫敢復明言於上。(《史記·魏其武安後列傳》)
鸞鳥鳳皇,日以遠兮。(屈原《涉江》) 4、“日”用在句首主語前,充當全句當修飾語,往往有追溯過去的含義。
日君以夫公孫段為能任其事,而賜之州田。(《左傳·昭公七年》)
日者荊王兼有其地,今死亡後。(《漢書·高帝紀》) 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論語·先進》) 城濮之湛,晉軍風於澤。(《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上》) 宋公不王。(《左傳·隱公八年》 五、詞類活用的條件

相关话题/古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