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复习资料(7)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7-14


二、判斷詞“是”的由來和發展 形容詞
偃之言是也。(《論語·陽貨》) 辭多類非而是,多類是而非。(春秋·察傳》) 代詞
是社稷之臣。(《論語·季氏》) 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莊子逍遙遊》)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戰國策·魏策》)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
上》
(二)動量的表示法 1.數詞+動詞
又与之遇,七遇皆北.(《左傳·文公十六年》) 田忌一不勝而再勝,卒得王千金。(《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2.動詞性詞組+者+數詞 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戰國策·秦策》)
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史記·項羽本紀》)
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史記·項羽本紀》)
彼路斯何?君子之車。(《詩經·小雅·采薇》) 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左傳·隱公元年》) 執事不以釁鼓,使歸即戮,君之惠也。(《左傳·成公三年》)
持其踵為之泣,念悲其遠也。(《戰國策·趙策》)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論語·里仁》) 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孟子·梁惠王上》)
兵革不完,戰車不修,此臣之罪也。(《說苑·臣術》)
荊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猶文軒之與敝輿也。(《墨子·公輸》) 子曰:“隠者也。”(《論語·微子》) 問何故。對曰:“翳桑之餓人也。”《(左傳·宣公二年》)
酣戰之時,司馬子反渴而求飲,竪穀陽操觴酒而進之。子反曰:“嘻,酒也。”穀陽曰:“非酒也。”(《韓非子·十過》) 語·為政》)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左傳·僖公三十年》)
日月星辰瑞曆,是禹桀之所同也。„„繁啟蕃長於春夏,畜積收藏於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荀子·天論》) 至攘人犬豕鶏豚者,其不義又甚入人園竊桃李,是何故也?„„至入人欄廄取人牛馬者,其不義又甚攘人犬豕鶏豚,此何故也?(《墨
子·非攻上》) 假令丹知而白之,此誣罔罪也;不知而白之,是背經術惑左道也。(《漢書·杜欽傳》) 此是何种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蔡人不知其是陳君也。(《穀梁傳·桓公六年》) 此是欲皆在為王,而憂在負海。(《戰國策·中山策》)
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史記·商君列傳》) 此必是豫讓也。(《史記·刺客列傳》) 問其人,果是偽書。(《史記·封禪書》) 朱家心知是季布,乃買而置之田。(《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其是吾弟與?(《史記·刺客列傳》) 固曰:“此是家人言耳。”(《史記·儒林列傳》) 是是帚彗。(馬王堆三號墓帛書) 余是所嫁婦人之父也。(《論衡·死僞》) 哀哉復哀哉,此是命矣夫!《後漢書文苑傳》) 若枯即是榮,榮即是枯,應榮時凋零,枯時結實也。(范縝《神滅論》)
此是鼂錯勸漢景帝早削七國事也。(《晋書·卞壺傳》)
夫殷、周之不革,是不得已也。(柳宗元《封建論》)
三、具有判斷意味的詞 (一)為
晉為盟主,諸侯或相侵也,則討之。(《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吾今日而知先生為天下之士《戰國策·趙策》) 項燕為楚將。(《史記·項羽本紀》) 余為伯鯈,余爾祖也。(《左傳·宣公三年》) 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論語·微子》) (二)惟(維) 爾惟舊人。(《尚書·大誥》) 萬邦黎獻,共惟帝臣。(《尚書·益稷》) 我馬維騏。(《詩經·小雅·皇皇者華》)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詩經·大雅·文王》) 蚩尤惟始作亂。(《尚書·呂刑》)為爾,我為我,雖袒裼裸裎於我側,爾焉能浼我哉!(《孟子·公孫丑上》)
(三)必,即,則,乃,亦 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史記·項羽本紀》 梁父即楚將項燕也。(《史記·項羽本紀》)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范仲淹《岳陽樓記》) 當立者乃公子扶蘇。(《史記·陳涉世家》) 孫臏亦孫武之後世子孫也。(《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四)非
堯、舜者,非生而具者也。(《荀子·榮辱》) 是非君子之言也。(《禮記·檀弓上》) 身非木石。(司馬遷《報任安書》)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詩經·邶風·柏舟》) 雖則如雲,匪我思存。(《詩經·鄭風·出其東門》)
此庸夫之怒,非士之怒也。(《戰國策·魏策》) 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史記·項羽本紀》) 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左傳·襄公八年》)
四、判斷句的語法意義 (一)謂語對主語進行解釋 南冥者,天池也。(《莊子·逍遙遊》) 趙,秦之深讎。(《戰國策·秦策》) 臣之所好者,道也。(《莊子·養生主》) (二)表示比喻 晉人,虎狼也。(《左傳·文公三年》)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論語顔淵》)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 (三)表示主謂之間的某種聯繫 夫戰,勇氣也。(《左傳·莊公十年》) 百乘,顯使也。(《戰國策·秦策》)
復讎、龐、長沙,楚之粟也;竟澤陵,楚之材也。(《史記·越世家》) (四)解釋原因 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論語·憲問》)
沃土之民不材,逸也;瘠土之民莫不向義,勞也。(《國語·魯語》) 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莊子·養生主》


相关话题/古代汉语